播放地址

罗塞塔

剧情片法国1999

主演:艾米莉·德奎恩  法布里齐奥·隆吉奥内  安妮·耶和诺  奥利维埃·古尔梅  伯纳德·马尔拜  弗雷德里克·波茨  弗洛里安·德兰  克里斯蒂安·多瓦尔  米雷耶·巴伊  托马斯·克拉  莱昂·米肖  维克多·玛丽特  科莱特·赫什布  克莱尔·蒂凡尼  索菲·勒布特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  吕克·达内  

 剧照

罗塞塔 剧照 NO.1罗塞塔 剧照 NO.2罗塞塔 剧照 NO.3罗塞塔 剧照 NO.4罗塞塔 剧照 NO.5罗塞塔 剧照 NO.6罗塞塔 剧照 NO.13罗塞塔 剧照 NO.14罗塞塔 剧照 NO.15罗塞塔 剧照 NO.16罗塞塔 剧照 NO.17罗塞塔 剧照 NO.18罗塞塔 剧照 NO.19罗塞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27 20:06

详细剧情

  对于在贫穷中挣扎的人们,活下去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18岁的萝赛塔(艾米莉·德奎恩 Émilie Dequenne饰)就是这么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她的母亲是个自暴自弃的酒鬼,没有谋生能力,沉湎于和底层男人们的性事当中,生活的担子,完全落在了萝赛塔的肩上。
  母女俩住在流动车上,萝赛塔还没能找到固定的工作,但她的心底却有着倔强的求生意念。在这样恶劣的人生境遇中,为了求得一份工作,她甚至不惜与唯一的朋友交恶。只因友情在生存面前显得太过脆弱。命运没有眷恋这个顽强的少女,她终于在人生的半路陷入崩溃,选择自杀。然而,命运又一次给了她无情的嘲笑。

 长篇影评

 1 ) 长评 | 达内兄弟电影中的人物

文 / Annihilator


达内兄弟的电影常常以其巧妙的结尾而闻名,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开场的方式:女孩在工厂狭窄的走廊中奔跑(《罗塞塔》)、中年男人冲向卡住的机器(《他人之子》)、年轻女人抱着孩子急匆匆地上楼(《孩子》、)小男孩逃向院外广阔的自然(《单车少年》)……

罗塞塔, 1999

在片头简单短暂的黑幕之后,总是这样一个强烈的、迅疾的动作跃入我们的视野,如牛顿所设想的宇宙星辰的“第一推动力”一般狠狠地拨动起影像的节奏轮盘,使得电影开始于其力度和速度的最高点。

不仅如此,这一动作还以其强烈的“正发生”的张力,开辟了一个几乎独立于影片叙事之外的、处于进行时态的时空,在其中,人的存在从日常中抽离而出,在剧烈的身体动作中涌动着清晰的主体性,一个鲜活的“人”的面貌立刻向我们浮现出来。

一般的电影中,人物总要在影像与叙事的层层铺垫下方才粉墨登场,多少带着些添油加醋的表演性;与之相较,达内兄弟显然掌握了向观众介绍主人公的更好方式——那就是完全不介绍;他们就那样直接地、不由分说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然后,电影就开始了。

所有叙事电影都有“人物”,但只有它们中的很少一些有“人”。区分二者的关键就在于人物是拥有真正的主体性,还是仅仅是随着一个名为“作者意图”的幕后黑手起舞的提线木偶。

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排除诸如哈内克、法斯宾德、雷加达斯、梅尔维尔、大卫·芬奇、金基德等人的电影,他们对人物的独裁式控制是如此不加掩饰,以至于我们甚至将这种控制当做一种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去崇拜——一种影迷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冷血的观察家、尖酸的讽刺家、义正言辞的批判家已经在电影史(乃至往前的整个叙事艺术史)上堆积成山了,而事实证明,他们所生产的一部又一部追随潮流(或者用他们的话术:“切中时弊”)的傲慢之作在终被潮流所弃之前,也根本发挥不了哪怕是最低限度的社会意义。

《班尼的录像带》,一部可耻的电影……人物在其中像牲畜一样被杀

但比起这些赤裸裸的暴君电影,更值得警惕的是那些裹着糖衣的软毒品,也即,那些虽然嘴上标榜着“人文关怀”,但却在行动上走向人物主体性的截然反面的电影。

在这一点上,李沧东是一个很好的反例:《密阳》和《诗》两部所谓的“大女主电影”看似是对他此前作品过强的男性视角的反思,但在这两部电影中,尽管女性角色作为主角的确被分配了大量戏份、甚至占据了叙事的视点,但并未因此获得主体性,而仍然是某种韩国式现实主义写作的绝对对象;她们仅仅是行走在作者预先编排出来的轨道之上,而这轨道则穿行于各种被强硬设定出来的情境之中,以便传达出作者的一些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的(甚至被认为与“女性主义”有关的)社会思考。

两部电影中的两场性爱戏(一场色诱、一场卖淫)是堪比《隐藏摄影机》中的割喉自杀一般的暴君式场景,此时,无论摄影机投向女性角色的目光是羞辱还是同情——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故意模糊于两者之间,以便寻找开脱的借口——都只是深深地反映出了导演对人物的近乎肆意的权力,别无其他。

密阳,2007

由此而观,任何朝向人物的“现实主义”关注,都绝非人物主体性的保证;相反,在题材和风格上的遮羞布之下,这些电影往往比其它类型的电影更轻易、更不知廉耻地落入到非人化的作者意志独裁之中。在这些电影中,不存在作为主体的人物,唯一的主体只有像上帝一样高高在上地安排一切的作者。于是,在观察家、讽刺家、批判家之后,我们又得到一类新的作者-操纵者——虚伪的同情家。在近十年的电影节电影中,我们已经看到太多的这类“现实主义”电影了不是吗?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所有电影——除了完全意义上的即兴电影——都至少一定程度上处于某一预先编制的文本的限制之中。那么,究竟为什么有些电影在表面上精湛的表演和“生动”的人物之下只会让我们清晰地察觉到导演的控制,而有些电影却能让我们(通常是在忽略诸多缺点的前提下)感觉到真的有一个活生生的“人”存活在银幕的彼端?电影中人物的主体性永远是一个充满悖论的问题;事实上,一旦问出“如何塑造主体性”,主体性的秘密就已与我们失之交臂,因为“塑造”一词本就包含了将人物对象化的意图。

也许秘密就隐藏在“塑造”一词的反义词中:如果说“塑造”意味着一种针对人物的目标明确、结果清晰的设计,那么与之相对立的另一种描述人物的方式,则选择向模糊性、神秘性和不可定义性敞开怀抱。

前者以其对应严格、适合分析的特征而长久以来被教科书视为创造人物的最佳途径,但基于此类方式的写作和拍摄越是精湛(不如说,“精于算计”),人物也就越被严格地定义——我们对人物(正如作者对人物)总是一种全知的视角,将哪怕最小的一点细节都看在眼里——也越不可能生成真正具有主体性的“人”;

而后者则承认,“人”是流动的、复杂的、不透明的(哪怕是对于自我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对处于外部的观众),不能也不应被任何预设所框定。“人物弧光”永远是一个糟糕的词汇,因为它用一个静止的、预先编制的发展曲线代替了动态的、不可把握的生成过程。

达内兄弟最好的几部电影的人物正是这种生成的一个典例,他们第一次出现在镜头的方式就已经说明了一切:剧烈的动作带有一种绝对的模糊性,不仅不可在任何静态的写作中被预设,而且在片场也最无法为导演所控制,甚至无法被摄影机充分地捕捉——在《罗塞塔》开场的小景别镜头中,身体总是(仿佛有意逃离一般)越过景框的局限,只在视野中留下一些残影余像的局部。模糊性是一种不用向他人(在电影的语境里通常指我们——观众)展示其内在的自由,而正是这种自由确证了主体的存在。

罗塞塔,1999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内兄弟对待人物的立场也在不断变化,这尤其明显地体现在《罗塞塔》(1999)与《单车少年》(2011)完全相反的拍摄方法中:尽管这两部电影都以主人公与其他人之间的“追逃”开场,以至于像是某种意义上的姊妹篇,但我们很难不去注意到,前者贯穿始终的小景别-浅景深跟拍长镜头,与后者更“常规”的调度之间存在着悬殊的差距。在我看来,这一差距意味着观众-人物之间的位置与联系的一种深刻转变,而这一转变则划分了两种不同的赋予人物以主体性的方法。

在《罗塞塔》中,摄影机总是紧紧地贴着罗塞塔,时而让她那张泛着忧郁表情的脸占据整个景框,时而在肩或背的高度摇晃着跟在她的身后匆匆行走。首先,我们当然不能将这种拍摄手法仅仅视为一种现实主义影像策略(除非是从符号化的角度),因为相对于并不会如此狭窄、更不会频繁晃动的正常人的视野而言,《罗塞塔》中的手持镜头与其说是写实化的募仿,不如说更是一种风格化的表现主义。

罗塞塔,1999

更确切的说,这种表现主义指向的是一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正如斯德潘·德落寞在《电影手册》的一篇文章中指认的那样;但与此同时,这种沉浸又决不能等同于文学上的第一人称——借由罗塞塔的目光去看世界、进而理解她的生存状态——这太理想化了。事实上,在电影的许多段落中,达内兄弟不是让我们看到罗塞塔所看到的,而恰恰是让我们看不到她所看到的,以制造一种悬念张力。我们的视角与罗塞塔的视角存在许多重合,但更多的却是一种不可弥合的断裂;镜头贴得越近,这种断裂就越以一种无法忽视的方式向我们涌来。

当罗塞塔看到她背叛的男孩时,我们并看不见后者,只能看到前者一下子僵住的脸

与一部“沉浸”式电影(如《1917》或《索尔之子》)想尽办法让观众代入人物的心理(为此不惜将人物降格为一个观众意识的载具)、以体会到某种虚假的主动性所不同的是,我们虽然没有一刻不是跟随罗塞塔生活在这个世界中,但却从未真正进入过她的“第一人称”。罗塞塔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脾气古怪的、被生存的劳累折磨得精疲力尽但又不断奋力抗争的少女,她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如此强烈,无时无刻不在行走或劳动,以至于我们很清楚地察觉到,银幕上(或电脑荧屏上)的那具不断运动的身体绝不属于在影院静坐(或在家中躺卧)的我们。

罗塞塔,1999

不如说,在《罗塞塔》的影像中,我们——习惯于居为主体的观看者——却仿佛第一次成为了客体,成为了罗塞塔这个主体分裂出来的一双多余的且无能为力的眼睛,被强制地裹挟在小景别之中,仿佛稍不留神会被迅疾地晃动着的镜头甩下。

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在《孩子》以及之后的任何一部达内兄弟的电影中,叙事和影像都是“为观众服务的”,换言之,是以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与情节的方式特意编排的。我们再也不用像《罗塞塔》中那样,几次三番地跟着女孩穿越树林、换鞋、偷猎、买华夫饼、痛经、搬运煤气罐……这些“乏味冗长”的自然主义细节悉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精心编排的、兼富戏剧性和叙事效率的情节。只需看看《罗尔娜的沉默》的开场便能明白达内兄弟的技艺之精湛:一场存钱戏与两通电话,不到两分钟内便将核心人物和戏剧冲突和盘托出。

罗尔娜的沉默,2008

戏剧的胜利宣告了人物主体性的消亡。《罗塞塔》真正的姊妹篇《两天一夜》将前者的故事、主题甚至反转几乎完整地重新演绎了一遍,但却采用了一个非常讨巧的设定来作为情节的框架:女主角轮流拜访十六位同事,向他们拉票以保住自己的工作。于是,电影一边在既定的轨道上行进,一边在一次又一次登门拜访中不断自我重复;尽管达内兄弟不无炫耀地展露了自己在重复中制造新意的能力,但整部电影中依旧不存在任何未知与模糊,而只有如游戏通关进度条一般的剧情流程。玛丽昂·歌迪亚的出演更是泯灭了女主角最后一丝仅存的主体性——这并不是在指责她的表演不够好;相反,恰恰是因为她的表演太过于完美和精确,让我们尤其心安理得地在台下欣赏这出虚假的戏剧。

两天一夜,2014

《无名女孩》和《两天一夜》一样,是一部由明星(这次是阿黛拉·哈内尔)出演、从一开始就冲着表演奖而去的僵尸电影,但这一部比达内兄弟之前的所有电影加起来都更加可耻,几乎是一部拙劣的侦探片与一部更拙劣的哈内克电影的缝合;并且就像所有的悬疑类型电影会做的那样,它将人物作为棋子,只为故意向观众摆出一盘谜局。

无名女孩,2016

在平庸的《年轻的阿迈德》之后,新片《托里与洛奇塔》毫无好转的迹象,反而一方面向儿戏与愚蠢持续堕落(小男孩擅闯毒贩窝点简直是儿童动画才会出现的情节;而被发现后二人坐着一张垫子滑下山坡逃生有多么像是主机游戏中的追逐战),一方面却又前所未有地暴君(洛奇塔被迫卖淫一段以及结尾的一枪,难道不是对米歇尔·弗兰克《新秩序》之类的电影的复刻?)

托里与洛奇塔,2022

如此看来,《单车少年》也许是达内兄弟的中后期电影中仅存的奇迹。在更大的景别、更稳定的镜头和更松弛的剪辑中,小男孩西里尔的确比罗塞塔要更接近一个被观众观看的对象,而不是一个强制观众跟随其行动的主体;但作为一个对象,他十分反复无常,难以为成人们所理解。

单车少年,2011

这种作为对象的不可把握性恰恰是西里尔身为主体的证据:正因为他有着不屈服于任何外界条件的主体性,因此他才会在作为其它主体——观众——面前成为一个不可预设的他者。在演员-人物的层面,这种不可预设转换成孩童式的丰沛的身体性:骑车,奔跑,爬树,扭打,不断眨眼和摆动肢体……

这样一个有着童年创伤的、桀骜不驯的男孩形象在电影史上有着诸多对应,如特吕弗的《四百击》或肯·洛奇的《小孩与鹰》,但最重要的源头显然来自皮亚拉的《赤裸童年》:一个“赤裸的”孩童,但同时又是一片黑洞,拒绝任何心理表现主义的透视;我们只能看见他的外表,但却无法深入他的内心——在克莱尔·西蒙的纪录片《课间休息》中,这种“孩童性”也清晰地体现出来。

赤裸童年,1968

如果说《罗塞塔》是作为主体的人物将观众作为客体卷入影像风暴之中,那么《单车少年》中观众的位置更接近于电影中的那位母亲,作为主体尝试和另一主体——小男孩西里尔——建立对话甚至情感联系。这一点也体现在两部电影区别鲜明的结尾:前者结束于小景别中罗塞塔的脸,是主体向作为客体的我们投出的视线;后者则结束于大景别下西里尔骑车离开,是客体消失在作为主体的我们的视野之中。

《赤裸童年》结尾

《罗塞塔》结尾

但无论具体在电影中(相对于观众)表现为主体还是客体,罗塞塔和西里尔都是有主体性的、无法被定义的人物;在《托里与洛奇塔》开头结尾虚情假意的独白表演后,我们还能奢望现在的达内再创造出这样的人物吗?


评分表

*四星制评分,最高★★★★,×代表零分。


往期推荐

长评|PLAYBACK:三宅唱《惠子,凝视》

长评 | 洪常秀《草叶集》

圆桌 | 英格玛·伯格曼《沉默》


 2 ) 秘密源于羞耻

达内兄弟的电影总是关于秘密,秘密的私人属性来源于羞耻:住在阴冷营地、穿越泥沼前换上胶鞋、母亲以身体换取食物与酒精、告密老板背叛朋友、搬运煤气罐企图自杀。罗塞塔的动物本能(奔跑、冲撞、撕咬的动作)为影片提供了持续不断的能量来源,而这些秘密的全貌往往隐藏于能量翻滚的间隙,如狂风呼啸而过后树枝折断的回响。换言之,令观众投入情境永远先于厘清事件真相,在立场选择前不给予足够的申诉时间,又被迫卷入下一场汹涌而来的情绪漩涡。

为什么对人物的共情总是发生得突如其来又摇摆不定?因为达内兄弟不轻易让人物建立情感联系,不归因亦不求果,设立难以拆除的屏障并且攥住他们的表达欲永不放手是他们最坚定的控制。所以他们的手持镜头绝不仅以蔓延在人物周身形成冲撞作为目的,而是以准确的剪辑点尽力维护着人物的尊严,令我们不用越线就足以感知对于人物的爱。

开篇罗塞塔狂怒着向工头索要工作的机会,她不断地开门关门在工厂中暴走,镜头永远停留在门被关上的一刹而拒绝继续向前;罗塞塔躲避着急行的汽车穿越公路,镜头永远在路的另一边停驻远望;罗塞塔揭发男主令其丢掉工作后,镜头再也没有主动地给予男主关怀,没有正反打甚至摇镜,拒绝眼神的对视;镜头永远不会滑向任何有暗示意味的物件以激起观众的怜悯和警惕。

克制而纯净的叙事与运镜避免了对观众形成干扰,也令观众对人物的爱也变得犹疑、胆怯与慌张。设置了情感的底线,反而令我们的情感愈加深不见底。

唯一的例外是罗塞塔绝望之时来到男主家后的长镜头。男主做了法式吐司给她,她主动要来啤酒一口喝了半瓶,男主给他放自己的打鼓录音,拉着她一起笨拙地跳舞。全片唯一的配乐让这一幕焕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温柔,想必罗塞塔也无法负荷这样的甜蜜时刻,她的腹痛袭来,推开男主跑出房间,镜头依然停留在原地,冷静记录着这一切。

然后,罗塞塔回来了,她说“我不想住在拖车里了”。这大概是全片最浪漫的一句话,达内兄弟也试图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秘密,不仅仅因为羞愧,也可能因为爱。

 3 ) 罗塞塔

10分。

「孩子」是我第一部看过的达顿兄弟作品,前不久在戏院看的,对于他们的镜头语言、叙事手法感觉陌生,所以花了些时间去习惯。影片的许多好处都是看完电影后,静静回想才感受到的。而观看「美丽萝赛塔」时,第一个反应是,它跟「孩子」很像:一样地像是纪录片跟拍般摇晃、贴紧的镜头,一样地把焦点紧缩在几个人物的身上,一样地准确传达了生活的困境与人心的无助,一样地有着骤然停止却有微小光明的结尾……。

也许是这样的对照,让我觉得兄弟两人很厉害,他们非常明白自己在做什么,技艺高超,就像是顶级大厨,不需要花俏的新技术,同样简单的刀工和俐落的烹煮过程,换了材料,又熟练地提引出食物的特殊之味。

有人说,影像对于人心描写有其区限性,很多细微的心情可以用文字描述,却很难用抽象的影像表现出来,比方说「承担了很多,走起路来很沈。」这类形容词不是个动作,很难由演员表演出来。「美丽萝赛塔」令我惊叹的就是,它可以用很纪实的方式去述说故事,但利用「象征」来引导人对于角色心理之描述又非常精准。

例如最后萝赛塔搬着瓦斯筒蹒跚着跌入泥地中时,就让观众清楚体认到种种她所无力负担的现实,几乎压垮了她的身体与心灵。这样的述说用文字都嫌文艺腔,可是导演整片铺陈下来,用一个场景就表现了细微的身心状态,又毫无做作之势。例如「孩子」或是「美丽萝赛塔」片中,掉入水中的片段,都使得原本写实的故事产生一些戏剧性、象征性,而这些真实生活中的戏剧成分又镶嵌的恰到好处,有冲击力却又毫不煽情。

以剧情来说,和「孩子」相比,「美丽萝赛塔」女主角的心情,我更能瞭解。

Rosetta是一个18岁的女生,她不天真、她好强,她想要过着跟别人一样的「普通生活」。她想维护自己的尊严,她想要过着不难堪的日子。

Rosetta住在露营地,每天从城里回来都要在草丛中换上雨鞋。别人听到她住在露营地都会吃惊。她有个令她无力招架的母亲,母亲酗酒而自暴自弃,常随便跟别人发生关系。她没有工作没有朋友没有医疗保险。

她偶然认识一个男孩。 男孩问她喜欢听什么音乐,问她要不要来点酒,男孩拉起她跳舞。她夺门而出。冷冽中的一点微温,只会显得原本世界的孤独更真实,只会让原本武装的坚强崩溃。就算是那么寒伧的愉快,也是不属于她的。

最令人难过的是片中她一人分饰两角自言自语:你有工作。我有工作。你交到了朋友。我交到了朋友。你会过着正常的生活,我会过着正常的生活。你不会流落街头。我不会流落街头。

很心疼,这些事情竟然对她而言都是奢侈品。

片中有些规律的重复,穿越城市的公路、换鞋、捉鱼、让老妈戒酒、找工作和失去工作。固定的循环中,女孩的所要面临的处境却在每次的轮回中,越来越严苛,越来越无望。

之前有个老师曾谈及,每次从统联下车时,他常遇到看似平常的人跟他伸手要零钱,他很好奇,一个人是如何被环境逼迫或是被自己逼迫,才会放下自尊乞讨?身为一个人而非动物的活下去,所谓的「尊严」是很重要的。当生活周遭一切变的艰难,要如何身为一个人而活下去?

女孩面临的是这样的,维持尊严而活下去的难题。她非常早熟的背负这个命题,她曾迟疑着要见死不救,她决定要出卖朋友,她所要面临的礼让,不是个无伤大雅的梨,而是攸关生活的残酷抉择。

最后女孩连想自杀,瓦斯都不够,需要自己去换。真是黑色到极点了。这样写实的电影,通常都会难以收尾,毕竟,幸福美满大团圆在这种处境下是难以迄及的。

不过导演没有给个完全不说明的开放性结局。在女孩自杀未遂的最后段落,高潮力道逼紧,被出卖的男孩骑着摩托车轰轰地绕着抬着瓦斯筒的女孩。女孩被逼到临界点,没有力气再掩饰、伪装。她跌倒在地上,像往常一样狼狈。男孩放下了敌意,拉了跌在地上的她。也许他知道,压迫彼此的是那个大不可敌的现实。这是片中结尾带着光明的救赎,没有伪善或过多的同情、好心。

========  

很可怕的一部片,更可怕的是听到导演达顿兄弟详加解释拍摄的理由,更是可怕。

关于达顿兄弟的特色,在『浅谈孩子』一文中有提到,在此就略而不谈。因为表现上其实是很相似的,我就直接来讲感想。

这是一部让人看了会很难过的片。难过的是女主角不断的跟环境对抗,而不断的受挫。受挫除了现实的压迫之外,她自己与世界隔绝的人生观更是严重。所以她为了顾面子、装扮、武装,与掩饰自己,而断绝所有跟外人的情感接触。不管对方是好意或是坏意。但是我们偏偏又从导演的铺陈中,可以看出萝赛塔是有着丰厚的感情的,只是她不知道该如何的解放,也不知道该如何的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所以拼命的抵抗,却都不成功。

影片中有两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忍不住哭了出来。

一个是快餐车小弟对她有好感,让她进了自己家门。而她由原先的冷漠抗拒的态度,转而接受小弟的热情。然后小弟邀她跳舞,她拙劣的跳着舞,那样的真挚的互动。一个充满善意,一个不知该如何接受。而最后她还是抗拒了冲出门,却又回头,最后住在男生家。而她在被窝里喃喃说着:『妳交到一个朋友…我交到一个朋友』…如此的情境不知怎么就让我热泪盈框。

然后就是最后的开放式结尾(他们就喜欢开放式结尾呗),萝赛塔最后在庞大压力下,终于哭了的场景,实在是动人至极。整个场景调度的撼动人心的指数,绝对够资格列名影史(比如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面,被吴大维抓着在火堆前逼供的情景-这个只有到戏院看才能感受其威力-我运气很好,分别在两个影展看到了两次的完整版-耶)。而所有的观众在此心也就提得老高,最后影片结束的时候,大家都说不出话来死命鼓掌(因为知道导演也在场看咩)。这是电影感动人心的最高境界。也难怪会一举拿下1999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影片。

会后导演座谈。我问他们为什么要不断的让女主角重复换鞋子的场景。听到他们的回答之后,我立刻后悔问了这个问题。但是这几乎是所有人都想问的问题(我的前后左右都在讨论这件事)。他们的回答是:因为要分场用,而且也可以控制步调(众人发出不满的声音)。而且他们想将女主角塑造成一个战士,她的人生就是战斗。所以她重复换鞋子的动作就是一个象征,就像一个士兵每天拿起步枪上战场,回来后又放下枪一样的意思。而她回家与去外面,也是不同场景的转换,用换鞋子是分开气氛用低(这样听起来动机超逊的,众人的不满声更大了)。而且有人问了片尾高潮的部分,为什么女主角要做出那样的决定。导演竟然详细回答女主角的动机,以及为什么要她这么做的原因。让我一愣,想说,靠!原来动机这么通俗啊!遐想空间都没了!听到这就发现拍这部片的时候,导演保留的影片的多重性与歧异性非常的低。因为他们都完全的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布局,对于拍片所常有的『意外收获』,在这边好像就没了ㄋㄟ!真是可惜啊!

不过还是一部会留名影史的好片,


注:关于意外收获,就是有时候导演会去补抓电影拍摄过程中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结果与变化。比如演员突然神来一笔的动作,或是换台词等等。关于这个意涵的具体例子,就是楚浮的『日以作夜』一片。就是在探讨这样的主题。

 4 ) 罗塞塔:关于尊严

    《罗塞塔》是一部“小”电影。这里所谓“小”,不是指《罗塞塔》预算不够高,场景不够宏大。说它“小”,首先是指它的主题缺乏大师般的深沉——《罗塞塔》没有晦涩难懂的情节,不过平实地讲述了一个女孩求生的故事;其次是指它关注对象的狭窄,《罗塞塔》从头到尾只出现了一段音乐(还只是一个初学者错误不断的摇滚歌曲),但是,艺术美感的缺乏却并不代表它在冷峻洞悉社会问题。事实上,罗塞塔的困境似乎与社会制度毫无关系,这个女孩倒更像是陷入了一个荒诞的魔咒,她的一次次失败怎么看都像是导演为她安排的命数。
    那么《罗塞塔》究竟讲述了什么呢?这样一部电影还能讲述什么呢?
    《罗塞塔》讲述了一个渺小的女孩和她微不足道的尊严。罗塞塔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朋友,母亲是个自暴自弃的酒鬼,可以为了一点酒和任何男人发生关系。罗塞塔活得很努力,可是她的每一次努力都注定要失败——我们不妨将失败看作这个封闭戏剧空间里的一项不可改变的背景设定。因为处处碰壁,罗塞塔对外部世界充满戒备和敌意,她性格倔强,棱角分明,咋一看很不讨人喜欢。可是罗塞塔其实很诚实(或者说很现实),她懂得对于在贫穷中挣扎的人来说,活下去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因此她从一开始就主动拒绝了和别人友好相处的可能性。为了一份工作,罗塞塔不惜出卖了唯一的朋友,但与其说这是卑鄙,到不如说是悲剧,因为从根本上说,罗塞塔的行为首先伤害的其实并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
    磨难还没有结束,眼看找到了工作,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酒鬼母亲却又忽然回来了,于是坚强的罗塞塔终于崩溃,她打开煤气炉,准备自杀,然而导演却又和罗塞塔开了个残酷的玩笑——煤气罐没气了,穷人甚至几乎丧失了自杀的权利——亦即,就在观众都认为尊严最后还是得到强调时,导演却又极其激烈地提醒我们,缺乏了物质,尊严可以在多大的程度上得不到保障。于是死而复生的罗塞塔终于陷入了一个并不新鲜的困境(而在此之前,她的态度一直是坚定的):她搬着将置她于死地的新煤气罐,一步步走向自己和母亲的尊严,这时候被她出卖过的朋友出现了,他的出现鲜明地提醒着罗塞塔曾经抛弃尊严的举止,这让罗塞塔以死亡换尊严的企图完全成为一场徒劳(徒劳感,也是导演精心布置并使之贯彻全剧的感受之一)。
    因为“小”,导演可以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形式上,这也正是《罗塞塔》另一个有趣之处。从头到尾罗塞塔总是在奋力做着什么,或者是与解雇她的老板对峙,或是在努力奔跑,或是与母亲争执,在这些过程中,环境总是不那么友好,简陋破旧的住宅,充斥大街的刺耳噪声,铁丝网…二者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罗塞塔奋力求生的写照。另一个细节是罗塞塔不断的失败,找工作不断碰壁,钓不到鱼,痛恨母亲的举止,却又无法改变,甚至连死亡都不能如愿,这种徒劳感,似乎是在隐喻某种生活常态。罗塞塔还曾经不止一次地躲在墙后窥视,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女孩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是渴望尊严的——其实, “活下去”如果作为一个人文意义上的概念,从来都是需要尊严的,不是吗?
    在电影最后,罗塞塔接受了朋友温情的搀扶,她哭了。整部电影里她哭过一次,笑过一次,都是在她唯一的朋友面前。——原谅我啰哩啰嗦,含混不清。《罗塞塔》是这样一部电影,它主题平常,没有什么广泛意义,它只描述了一个女孩的一段经历,而这样一段个人的经历也只是出于虚构,并且带着明显的强制性设定。这样一个故事能有什么意义我难以描述,我只是在结尾处看到这个虚构的女孩时,隐隐感到了一丝感动。

 5 ) 《罗塞塔》的反抗性叙事话语

摘要: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至今,达内兄弟(Jean-Pierre&Luc Dardenne)的电影一直延续着他们标签化的作者风格,写实主义倾向配合极简叙事,表现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探究与思索。而《罗塞塔》(Rosetta, 1999)是一部典型的代表作,从影像到叙事的建构走出一条极为鲜明而极端的道路,可以说确立了达内电影的影像体系,同时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反抗性”叙事特征。本文即从叙事学的角度,具体分析了视听元素对于其反抗性叙事的建构以及影片在这种叙事特征背后所流露出来的社会话语。

《罗塞塔》主要讲述了一个失业的少女为找到一份工作、像其他人一样过正常生活而到处奔波,以至于在重压之下走向崩溃,而最终得到了救赎的故事。影片延续了达内兄弟对社会边缘和底层人物的关注,对比利时以及家乡瑟兰的社会问题的思考。同时,这部影片作为他们作者电影序列的第二部,较第一部《一诺千金》(La promesse, 1996)表现出更明确的个人化风格建构,从对于长镜头的坚持、贴身近距离拍摄、到外聚焦叙事、以单一视角观察人物,呈现出一种反抗性的极简主义的叙事特征。这一特征也或多或少表现在了其后的创作中(如《他人之子》(Le fils, 2002)、《单车少年》(Le gamin au vélo, 2011))。而这种反抗性所形成的叙事话语与导演秉持的创作精神和信念是一脉相承的。

一.反抗性的人物和叙事

罗塞塔作为影片的唯一主角,从出场就是一个反抗者的形象。第一场戏表现她失去工作后的歇斯底里,质问同事和老板,用身体和周围的一切对抗,被警察带走时竭尽所能地挣扎抵抗。这一场景可以说是片中最为强烈而直接的影像部分,赤裸裸地揭示出罗塞塔的处境和对事物的反应,她强迫症式的性格,以及她遭受的暴力和她如何同样以暴力的方式去反抗[1]。另外一次失去工作时她也表现出同样的强烈情绪,那是位于影片中间点位置被松饼店老板辞退的场景,而这次失业也直接导致了后半部分罗塞塔对朋友的两次背叛(第一次来自对他落水时的见死不救心理,第二次是更为直接地揭发他干私活以取代他的位置),并引发她对自己生命最终的判罚。罗塞塔的反抗性是伴随她这个人物而生的,反抗就是行动,贯穿电影始终,渗透在她跑着穿过马路、跨越围栏的背影中,她回到“大峡谷”营地前换鞋的重复性动作中,以及见到母亲酗酒堕落的气急败坏,面对男孩帮助时心有戒备甚至不惜为工作除掉他的极端心理。她孤立于也被周围的世界所孤立,封闭自己,渴望远离生存给她带来的过于残酷的现实同时又无时无刻不被迫去面对。

这种反抗性的人物和行动同时被叙事所建构,而叙事的反抗性和达内兄弟拍摄纪录片的经历存在着某种关联。他们将拍摄纪录片时无法掌控的外在现实对摄影机产生的反抗特质放到剧情片中,“拍摄那些反抗我们的东西”,“试图不去呈现所有事物,不去看到所有东西,角色和他们的境况依然处于阴影之下,这种不透明性和反抗性赋予我们拍摄的对象以真实和生命”。[2]这一创作理念成为建构《罗塞塔》叙事的主要要素,即通过极简主义的方式营造人物和她所处环境对摄影机的“反抗性”,并通过纪录片式的真实感直抵人物的本质行动[3]。这种“不呈现”和“不看到”所有东西具体表现即如,影片起始就直接抛出并展现了罗塞塔的一系列强烈行为,同时并未解释工作对于她何以如此重要;罗塞塔持续的奔跑、步行、跨越动作,以及她随手提的包和雨靴、装鱼饵的铁盒、钓鱼的瓶子等生存物品,几乎不加解释地存在并呈现于影像中;她的面无表情和偷看行为起初让人难以理解她在想什么和做什么事,甚至经常发作的腹痛也只是呈现并未直接说明。影片几乎完全通过演示(showing)而不是叙述(telling)来提示情节的因果联系,但这种演示不刻意展现这些联系同时保留了许多信息。如此来看,其具有一种外聚焦叙事的特征,即导演作为叙述者所述比人物知道的要少,形成了一种“行为主义”叙事[4]。叙述者此时仿佛也站在了受述者(观众)的位置,尽力取消自身的话语霸权。

二.视听元素建构反抗性叙事

(一)运动长镜头、近景跟拍及色彩感知

从视觉表达上看,与外聚焦叙事相应的是影片的零视觉聚焦。摄影机从外部单一视角观察人物,手持摄影和运动长镜头实践着纪实性美学,只在必要的时候才剪切旨在最大程度取消经典剪辑对叙事的人为操纵,影像的自主性和画内外的时空完整就保证了导演对于镜头前的叙事空间的“反抗性”的建构。如影片25’26’’时的长镜头,罗塞塔在老板那里培训,突然画外敲门声响起,镜头没有展现门外是谁而是跟随罗塞塔拿面粉而向左移动,她经过那个女人身边时,画面只对女人的身体和她与老板的交流做了局部展示,信息几乎全部来源于画外音对白,接着镜头继续跟随罗塞塔向右移动,画面后景显示老板走开进了里屋,而在罗再次去抱面粉时镜头才完整显示出那个女人的样子和她的位置。类似处理也出现在73’45’’的长镜头,罗塞塔第一天取代男孩上班卖松饼的过程,镜头几乎只对着她拍摄,仅靠画外音对白和前景局部背影表现顾客和她的互动,同时她的表情在开始时即暗示了男孩的出现,将近一分钟后他的声音出现在画外,直到又过了26秒罗塞塔递给他松饼时镜头才摇过去拍到了他。

可以看出摄影机几乎完全跟随罗塞塔的行动而运动,多近景和面部特写,靠近人物身体拍摄而对于周围环境只有局限性的展现,这种方式使得观众在视觉体验上更靠近人物及其内心,突出她作为影片行动主体的位置。而当镜头与演员越近,越是与人物的不透明性发生碰撞,身体上的靠近带来心理上的距离。[5]因为即便是特写,也几乎是罗塞塔不动声色面无表情的面孔(除了最后一个镜头的情感宣泄)。另外,大量背对镜头的画面也建构着她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传达她与环境之间的隔阂。

影片的色调灰暗,少有的几处街景也展露出一种阴暗衰败的老工业城市景象,而其中跳跃着罗塞塔身上高饱和度的红色。她外出时穿的运动服上醒目的红黑区间传达着她的坚韧、激烈和不可洞察的自我封闭,仿佛是她作战时的盔甲。而在大峡谷营地时面对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她的浅绿色背心、蓝色运动服则具有一种更安静的感觉,在她失去庇护时坦承着她的无助和痛苦。色彩和服装在画面元素中补充了一部分叙事功能。这在导演的其他作品中如《单车少年》里男孩西里尔的红/蓝T恤、《两天一夜》(Deux jours, une nuit, 2014)里玛丽昂·歌迪亚的亮粉/绿色背心也体现出某种延续。

(二)画外音叙事

相应于长镜头对画内外叙事空间的完整性建构,声音的运用实现了叙事空间的真实性,并开拓了画外空间的叙事功能。例如对白的画内外衔接,先于镜头暗示出画外空间的存在;罗塞塔所处的营地树林中的自然音响和城市街道周围的交通和工业音响,建构着不同时空下的声景(soundscape);某些音响的运用,如摩托车的引擎声和煤气罐的嘶嘶声都直接参与了叙事。影片在男孩出场时先闻其摩托的引擎声后见其人,从而建立了这一声响和他之间的联系纽带,之后几乎每次这一声音出现都传递了他在罗塞塔身边的或亲密或愤怒的信号。如罗塞塔晚上离开家时在马路上追一个远处骑摩托的身影,镜头主要利用画外的摩托引擎声暗示她要找的人是男孩;罗塞塔揭发他后被追的几组镜头,以及结尾购买煤气罐的长镜头,引擎声也提示着男孩的逼近同时直接传达了他内心的愤怒;罗塞塔看到管理员骑摩托车走掉——发出同样的引擎声——之后偷偷钓鱼,结果误以为听到的引擎声是来自管理员而赶紧扔掉瓶子,再朝画外看后返回便暗示我们那声音来自男孩。而影片结尾,罗塞塔煮鸡蛋时的嘶嘶声提示了我们煤气的打开,这一关联直接建构了叙事。之后嘶嘶声出现于她剥完鸡蛋后再次打开开关,接着关上门塞住门缝,持续到她躺在床上静静聆听的时刻。画外的嘶嘶声明确说明了她自杀的意图和过程,直到嘶嘶声的突然停止暗示煤气用完了,她不得不出门购买。这种强调声音叙事功能的处理配合了影片极简的反抗性叙事,影像中不做说明或极少呈现的部分由声音做了暗示补充,同时声音又是环境中自然存在的,反过来解放了镜头,使之可以完全靠近罗塞塔这一人物主体。

另外,影片中没有配乐,只在吃饭场景和男孩跳舞时使用了有源录音播放的摇滚乐,反衬罗塞塔当时的抵抗和局促不安,因而也不同于导演其他影片中有源音乐更多作为人物情绪的映照。竭力取消音乐对人物情感的渲染和宣泄作用,对于只保留人物本质行动的反抗性叙事也起到了作用。

三.社会话语的反抗性

(一)写实主义与本质探寻

总体来说,影片《罗塞塔》通过独特的视听语言手法建构了其反抗性的叙事特征,而其手法突出表现为对纪录片创作元素的利用,手持摄影、实景拍摄、自然光、非职业演员表演、同期声录音等一系列手段建构出一种类似真实电影的纪录风格影像。其影像风格延续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英国“厨房水槽”电影的欧洲写实主义传统,也体现着Dogma95之后作者电影的写实追求。内容上追求对现实的真实表达,描摹关怀底层人物的生存和命运,流露出一种左派价值观。

然而影片虽然是对失业问题的探讨,其社会/政治话语却并没有肯·洛奇(Ken Loach)影片中的显而易见。影片并不像传统的现实主义影片,它过滤掉因果承接的中间环节,意欲直接触碰一个道德问题的本质,让罗塞塔在失业的困境下面对生存和死亡的抉择。如前文所述,摄影机几乎时刻贴近罗塞塔的身体,屏蔽掉她周围的社会环境,此时,人处于一切的中心。她遏制自己的一切,为的是隐藏症候而只显露信号,这就使影片摆脱了误入歧途的、主张对事物进行铺陈的现实主义。[6]这种社会话语是将人性和人的生存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式。同时,叙事上的留白实则包含着导演对观众的期待,引发他们主动探索并思考,即他们越不去揭示社会不公正的起因,就越促使人们去思考它的残酷[7]。于此相映照,影片公映后引起巨大反响,催生比利时政府颁布了旨在保障青少年工作权益的“罗塞塔计划”[8]。而影片结尾也为罗塞塔带来了人性的救赎,镜头定格在她流泪的脸庞,续写着典型的“达内”时刻。

(二)单一视角美学和他人之“脸”

影片的社会话语同时也体现在贯穿始终的单一视角。始终位于罗塞塔身边并和她保持一致的视角,传达着一个被排异人物的感知,也暗示着一种权力关系和社会差异。首先,这是对正-反打镜头所建立的平等对话关系的排斥,特别是当主角身处的阶级/地位位于社会底层/边缘位置时。单一视角美学所刻画的现象表明社会空间是一个战场,所有人都要选择自己的阵地。其次,单一视角的建立还在于对差异性的承认和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替代,是对于观看机制的不信任,通过一种有距离感的场面调度取消煽情和同情,即不愿意操纵观众是出于对银幕上人物差异性的尊重。[9]

这似乎体现了来源于伊曼纽尔·列维纳斯(Emmanuel Lévinas)的观点,“与脸的关系直接就是伦理的”[10]。实际上,导演确实受到了列维纳斯关于“面对面”、他人之脸的“他者”伦理哲学的影响[11],比如片中对于近景和脸部特写显示出一种偏好,这在达内的后一部作品《他人之子》中也表现的非常明显。在列维纳斯这里,他者不再是传统哲学中能被自我主体所吸收同化的他人,而是根本外在于任何自我之外的绝对的他者,是不能被对象化的东西。因而他者相对于自我的在场就只能是某种伦理性的相遇,即“面对面”,他者的一切都集中体现在了“脸”(face, visage)上。他人之“脸”就意味着他者对于我的权力和占有的抵抗,而且激发和召唤着我对他人的责任感。[12]而达内兄弟的电影创作也包含着这种伦理精神,导演以零视觉聚焦观察/拍摄人物、营造影像的纪录风格并不断简化叙事,从而将人物与其叙事空间融为一体并尽力突显人物的他者性,“脸”的存在(即特写)正是作为他者性的一种“标识”。它标明了人物相对于摄影机/导演、以及观看主体的他者性的在场,同时依据这种他者的在场来取消并抵抗拍摄者和观者的操纵和占有,而且进一步让观者主体在一场道德体验中激发出责任意识。

纵观达内兄弟的电影作品,它们或多或少包含着同样的叙事话语,相似的形式手法复现着导演在社会关系、他人和主体、人性和道德等层面的价值观念和追求。他们的影片是反抗的,同时也是无比温柔的。

参考文献:

[1]伯特·卡尔杜洛,宋嘉伟.反抗的电影:达内兄弟访谈[J].电影艺术,2015(05):130-137.

[2]同[1].

[3]同[1].

[4]安德烈·戈德罗,弗朗索瓦·若斯特,刘云舟.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第176页.

[5]让-弗朗索瓦·皮古利,曹轶.达内兄弟和社会电影新时代[J].世界电影,2016(04):156-160.

[6]艾玛努埃尔·布尔多,单万里.洛塞塔:勇敢的拓荒者──评比利时导演达尔戴纳兄弟的《洛塞塔》[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9(04):15-18.

[7]同[5].

[8]王佳音.后工业时代图景下的作坊电影——达内兄弟的影像世界[J].电影艺术,2015(05):119-129.

[9]同[5].

[10]Emmanuel Levinas.Totality and Infinity [M].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79.转引自李荣.列维纳斯他者视阈中的伦理主体[J].学术研究,2011(08):20-25+35+159.

[11]同[5].

[12]李荣.列维纳斯他者视阈中的伦理主体[J].学术研究,2011(08):20-25+35+159.

 6 ) 达内兄弟的短兵相接

“罗塞塔和里特笨拙的舞蹈”

自37min10s起,《美丽罗塞塔》开始了它最为动人的桥段,多亏了这么一小段一头热的爱怜,让罗塞塔的命运不至于飘荡于暗夜的街头,有了些许的温度。但是这仅有的一点温度也只是捂在了金属片上,在晚风中一散而过。

之前的这个上午,罗塞塔与酗酒又滥交的母亲厮打成一片,扭打时被母亲推入池塘,险因淤泥而丢了性命。而在傍晚,她换上雨靴,穿过拖车(住所)与城市相隔的树林,穿过街头,来到里特的家。

里特在逼仄的公寓内为罗塞塔介绍着拖车里没有的暖气,淋浴,还有坏了的烤箱。这些基本的生活设施对失业的罗塞塔也是奢望。里特为罗塞塔表演倒立时,罗塞塔第一次露出了微笑。法式吐司就啤酒是仅有的晚餐,罗塞塔自始至终都缩在坚硬的壳里,低头不说话。

达内兄弟的手持镜头一直随着罗塞塔手中的餐刀在局促地抖动,而这轻轻的晃动则具象了二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张力。里特为罗塞塔播放自己初学打鼓的录音,凌乱的鼓点似乎和二人凌乱的心跳同步着频率,里特强拉着罗塞塔跳舞,害羞的罗塞塔四肢僵硬、笨拙无比,完全没了穿栅栏时的利索。这时强劲的兔子舞音乐伴着鼓点响起,房间也随之荡漾起来。

这是全片唯一一段非自然环境原声的背景音乐,它恰到好处的卡顿精准地描绘了罗塞塔的心跳曲线。它也是全片里唯一的一剂多巴胺,让这两个举步维艰的年轻人暂时达到了虚幻而忘却的顶点。

在众多夜晚之中的这个平凡的夜晚,撑着松饼摊的里特和失业的罗塞塔在狭小破旧的公寓内跳着奇怪又滑稽的舞蹈,戳中了镜头外面的所有人。是什么令我们暂且轻舒了了一口气呢,是填饱了肚子的罗塞塔暂时忘记了生存困境的袭扰,露出了一点儿本该属于她的跳跃火苗。极度紧张的罗塞塔落荒而逃,她不容许自己快乐,生活朝不保夕却无处可去。回到里特公寓的罗塞塔在这个寂静的夜晚蜷缩在床垫上,疲惫不堪的她闭着眼睛对自己轻声地呢喃:“你叫罗塞塔,我叫罗塞塔。你找到工作,我找到工作。你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朋友。你过正常的生活,我过正常的生活。你不会一成不变,我不会一成不变。晚安,晚安......”

“比利时达内兄弟”

这是比利时著名兄弟导演,让-皮埃尔·达内和吕克·达内于1999年拍摄的影片《罗塞塔》中最为动人的一段。二人身兼编剧和导演,将目光聚焦于一个长期失业的年轻女孩儿罗塞塔,记录了她十八岁时一段艰难无比的人生时刻。影片凭借极其浓郁的人文关怀以及出众的艺术风格在1999年的戛纳电影节一举夺得最佳影后及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成为了当晚的最大赢家,达内兄弟也获得了全球性的关注。六年后,他们凭借《孩子》再次摘取金棕榈枝,跻身于伟大的“双叶金棕榈俱乐部”。比利时政府看过《罗塞塔》后,意识到本国青少年工作权益并没有得到良好的保障,因此修改相关的法律措施,该计划被称为“罗赛塔计划”(百度百科)。

“罗塞塔倔强的脸”

《罗塞塔》是达内兄弟电影艺术的代表之作,也奠定了达内兄弟日后一以贯之的文本主题:对底层的注视与关怀,对恶的探讨与对人性的呼唤。《罗塞塔》以其凌厉的写实风格,在世纪末作对dogma95运动的进行了一次遥远的呼应。影片对现实生活与真实生命所进行的深入探寻、平静镜头下蕴含的众多细节凶猛地刻画了人物在生存边缘生命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体征,深深地震撼着在场的他者。

《罗塞塔》标志着达内兄弟镜头美学的成功。在接下来的《罗尔纳的沉默》、《他人之子》、《两天一夜》等作品中,达内兄弟将这种“肩扛摄影”方式延续下来,形成了独特而出众的美学风格。这种极具辨识度的“肩扛摄影”对摄影和表演有着极高的要求,摇晃而不能过火,要移动中需保持画面良好的构图,对焦距的掌控也要根据叙事需求而恰到好处。拍摄过众多记录片的达内兄弟清楚地知道通过“肩扛”的方式,将极大地拉近观众与影片的距离,使得观众更好地带入情感。“肩扛”所产生的“呼吸感”也使得影片产生了极大的生命力,它可以灵活地和演员互动,放大表演的每一个细节,激发演员的表演张力。在由它制造的类真实氛围中,你仿佛就站在事件的现场,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全片没有任何配乐,唯一的有源音乐是里特家中的舞曲,它恰到好处的卡顿精准地描绘了罗塞塔的心跳曲线。它也是全片里唯一的一剂多巴胺,让这两个举步维艰的年轻人暂时达到了虚幻而忘却的顶点。“其余无处不在的是罗塞塔急速走路的呼吸声、克特摩托车的引擎声,这个声音一度成为罗塞塔拥有友谊和爱情的见证,而在她出卖德里克之后,引擎声音的每次出现成了罗塞塔的梦魇,直至悲剧的发生。而其他的自然声效如川流不息的车声、呼啸的风声、工业城市冰冷的金属声都很好的把这座没有生气、没有情感的城市个性凸显了出来。”

“罗塞塔与母亲厮打过后”

“用吹风机暖暖小肚皮”

影片截取了罗塞塔十八岁时一段艰难无比的人生时刻。她反复寻求一份工作而不得,母亲终日酗酒没有生活能力,二人维系在林子后面的简易板房里。她其貌不扬,四肢粗壮,没有一丝女孩浪漫柔美的气息。“家和母亲”在罗塞塔的生活中几乎是失位的。简易板房丝毫不能带给她安全感,来例假时肚子疼痛难忍,她只能拿着吹风机暖暖肚皮,饿了只能拿便宜的松饼充饥。达内兄弟为我们展示了两次罗塞塔用玻璃瓶偷鱼的熟练过程,她小心翼翼藏起绳子,钓上来的两条小鱼可能是她晚餐上为数不多的稀罕物。“母亲”则是罗塞塔心中的耻辱,为了喝酒而随意委身男人的母亲压得她抬不起头,影片不止一次的描述了二人的厮打和言语上互相的咒骂。罗塞塔在一次厮打中被母亲推下河,险些因淤泥而丧命,在水中不住扑通的罗塞塔大口呼喊却也是“妈妈,妈妈”。

影片中的罗塞塔十八岁,本是一个孩子从家的庇护下独自走向人群的年龄。如果不是那条灰色的裙子和折磨人的例假,我们甚至不会注意罗塞塔的女性特征。达内兄弟应是有意弱化罗塞塔的女性身份,将她还原为一个底层社会中的普通年轻人,吃尽了生活的苦头。“社会没有给她属于性别上的优待,罗塞塔更似一个孩子并且也用近乎于孩子的执拗、坚持甚至凶狠来应对生活带给她的一切,在困境面前,她不断的用身体向这个社会推搡、冲撞,这是一种孩子天生具有的保护自己的能力,无关乎性别。”

“罗塞塔被保安强制请出”

影片由无数的冲突构成,罗塞塔因为被辞退和老板大吵直至出手,因为母亲和邻居交恶...这些冲突紧紧地围绕着罗塞塔,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解读空间。《罗塞塔》的文本最为深刻的地方在于,达内兄弟试图探求这样一个问题:罪恶感是否会唤起一个新的人性,人类在铸下无法弥补的事情之前,是否会试图找寻曾经的自己。(《电影手册》访谈)

“与里特爱情的萌芽”

亲情、友情、甚至爱情的萌芽在生存面前,在吃和活下去面前似乎显得如此的孱弱不堪。罗塞塔为了得到工作出卖了唯一给予自己关心的里特,甚至在里特调入河中而邪念骤起。在她接过里特的松饼摊后,罗塞塔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之前从不主动说话的她也会和顾客进行三言两语地寒暄。我们之前对罗塞塔所积累起来的怜悯与同情,甚至也被这样的事件稍稍消解,它促使我们开始关注罗塞塔生层层面之外的一些东西。比起一份工作,罗塞塔似乎更在乎工作带给人的尊严,这是为什么她在一开始就回绝了里特背着老板做饼的邀请。可是当里特再次出现在松饼摊,罗塞塔最终还是无法面对里特和良心的责问,放弃了这个唯一的工作机会。罗塞塔还是还是无法舍弃自己的底线和尊严。

“罗塞塔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的街道”

在里特走后,罗塞塔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的街道,我们能够敏感地意识到罗塞塔似乎变了。回家的路上,她看到了烂醉如泥的母亲,这一次她很平静地面对母亲,在艰难地回到家后,她将母亲拖到床上,为自己煮了鸡蛋,锁好了门,堵住了窗。令我们震惊的是罗塞塔竟然毫无预兆打开了煤气罐准备自杀,她嚼着鸡蛋,委屈地睁着眼睛,等待着生命的结束。她的身体随着呼吸一起一伏,罗塞塔到了最为人牵动的结点,我们的心也被提了起来。

然而命运似乎与她开起了玩笑,煤气放着放着却没了,起身换煤气的罗塞塔在里特摩托车刺耳的声音中,抱着煤气罐摔倒在地,趴在地上痛苦起来。我们提起来的心也随着罗塞塔的哭声而落地,一个女孩子竟然第一次用哭声宣泄着内心的情感,一个人一旦有了哭泣的冲动,那也一定会有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里特也不再围着罗塞塔绕圈了,他将罗塞塔轻轻地扶起,靠在了墙边。这个扶起的动作类似有上帝搭救的意味,镜头里边里特救赎了罗塞塔,而在镜头外达内兄弟则希望给予整个底层社会一线生机。罗塞塔靠在墙边,面庞不断地抽泣,影片在此时结束。

“罗塞塔被搭救而起”

达内兄弟早已确立了自身欧洲写实主义大师的地位,而《罗塞塔》无疑是达内兄弟电影谱系中最为风格化的一部。生活才是是最有魅力的故事蓝本,个人非常认同写实主义的基本观点,“所谓的情节和所谓的故事,并不该是虚构的,甚至不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拼凑的,而是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实在发生的,具有偶然性和具有情节性的东西才是电影要表现的。”

《罗塞塔》几乎放弃了一切商业元素,最大化了电影的艺术权重。在笔者看来,达内兄弟的现实主义电影与门罗、卡佛的小说有着同样的艺术水准,它真切地注视人群的生活与命运,与人性和城市的昏暗地带短兵相接,引导着我们去看更满更好地月亮。

注:本文引号内容引自《从<罗塞塔>看达内兄弟的写实主义表达》

 短评

“我们的许多影片都包含了适应/归属的概念。社会没有罗塞塔的位置,她从来不知所属。所以在执导的时候我们就尝试着替她找到位置。我们总是让摄影机跟在她后面的某个‘错误的位置’上,造成对观众来说角色不够清楚,而如果你感觉正在失去这个角色,你就会产生更多的兴趣。……我们不想去讲述一个对明天茫然无知的人的故事,拍罗塞塔,摄影机总在是在她身后,如果我们认为她想左转可实际她转向右,摄影机必须迅速调整跟上,有点像是战场中的摄影机。你正在拍摄某人,但你却不能控制他,这是一种纪录片式的风格。甚至对话的时候镜头也要表现出我们对他们并不熟悉。”……长期以来达内兄弟总是一齐创作剧本现场指导幕后剪接出席庆典接受媒体访谈。简称:齐达内。

5分钟前
  • 赱馬觀♣
  • 力荐

晚上凉面就吃了两口,看他们总是在吃松饼,一直在想淋点糖浆,肯定很好吃。。。这么悲惨的生活竟然被我看出一丝幸福感。。药丸!

8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少见的对西方社会底层人物的刻画。着迷于精神享受法国人永远不会拍这种题材。手持镜晃过头了,直对人物的脸和动作,观众与其共呼吸,展现而不是表现。隐忍、克制,情绪无从释放。无缘由的动机,精神上的迷离都拜生活所赐。讽刺的是:想过普通生活的人无法得到工作,而无所事事的人却拿着救济金过活。

10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如果单从电影内部看,达内作品都趋向于一种完满性(五星)。但这种小品极度道德化倾向,反过来弱化影片社会性,这也是达内面上有力但实质最无力地方。专注拍摄底层是永远看不到社会结构性问题,结果就是底层与底层之间不体面互掐,进而还引发中产观众发出“可怜之人必有...”简直助纣为虐

14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达内兄弟的突破之作,获1999戛纳金棕榈与影后。1.如此残酷而无望的底层现实,永无休止的重复人生:跑着穿越马路,翻越篱笆,在草丛管洞中换鞋,用自制饵瓶钓鱼,还有一次次拼尽全力的过激抗争。2.达内兄弟完美诠释了“展示,不要告诉”的真谛:摇晃的手持跟拍长镜头,景别以近景和特写为主,限制性视角,充分利用画外空间的自然声叙事,零配乐(仅有一段叙境内舞乐作为唯一的欢愉时刻),对主角内心活动不作任何说明与解释——风格与内容卓然贴合。3.令人酸楚的腹痛时刻与电吹风带来的微末暖意。4.罗塞塔一路奋战,仅仅只是想要一份工作,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这也成了贯穿达内兄弟作品的母题(从[一诺千金]至[两天一夜])。5.吃鸡蛋的段落极具真实感,而那段时长5分多的苦苦搬运煤气罐(与环绕身边的摩托声)的长镜头,更是点睛妙笔。(9.0/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感情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人生就是这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状态。

17分钟前
  • 还行

手持镜头的压迫性,空间狭小,暗喻人物在社会底层生活艰辛,随之将观众的紧张感充分缝合。画外音使空间外延,尤其是摩托车的轰鸣声,创造性使用,与省略叙事相得益彰,浮出凝练而生动的人物白描。

1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万恶穷为首,挨过穷的都懂的。

21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力荐

达内的片子,挑厉害的看个三部就应该是极限了……

2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一个有生命的人物, 始终难忘. 她叫Rosetta, 她有一个朋友, 她就是想找份工作, 她撬了朋友的工作, 她把名字绣在白围裙上. 她只想过普通的生活, 就那么难, 想死, 煤气罐又那么重..超16mm, 手持, 销魂地疯狂跟拍, Alain Marcoen. 红色的衣服, 蓝色的煤气罐

28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故事本身远没有达内兄弟的手法好看。老是顶着拍,不松,但是也不急,不像有的导演喜欢一上来就推到脸上去。达内保持距离,但是绝对不会丢。人物走动,手势,重复做事,全部卡在镜头里,真实是一个,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镜头拍得苍凉,苦涩的苍凉。

31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原来达内兄弟这么坚持地拍底层命运啊!基本模式就是全程的绝望和结尾的零星曙光。城市里的树林、河岸频繁地出现,那里藏着穷人的宝贝、赃物和所剩无几的秘密。把一句台词改写成罗塞塔之问:这样的状况会一成不变吗?

35分钟前
  • 57
  • 力荐

想自杀,瓦斯用完了,买瓦斯,搬不起,倒在地上大哭。穷是恶之阴霾,生死都逃避不开。

3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最后她哭的时候,这片子才算完满。

39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无愧金棕榈(以及最佳女主),生活的痛和命运的玩笑啊,都在这里面了。最后她的哭就像紧绷了一个半小时的弦,突然断掉

41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女主角的表演贵在真实,牵动人心。

42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然后...我就迷上了达内...

47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用吹风机一次次烫向的肚子,有着难以言说的疼痛。背负着这样的母亲(安于在男权结构里沉沦的女性们),坚强的Rosetta到底有没有出路呢,她迎向生活、迎向不公平的就业市场、甚至利用唯一给她一点帮助的人,只为成为真正的人,但注定不能,她还要拼劲全力的去死。怎么能不伤心呢!摄影太棒。

50分钟前
  • xīn
  • 力荐

“你叫罗塞塔,我叫罗塞塔。你找到工作,我找到工作。你有一个朋友,我有一个朋友。你不会一成不变,我不会一成不变。”被罗塞塔的喃喃自语戳中泪点;影片结尾,罗塞塔拧开煤气,准备和酗酒的母亲一起死,结果煤气不够用,只好出去买煤气,这悲惨又冷幽默的一幕让人哭笑不得。

53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白描的手法很高级,高速叙事让短时间的电影充满了转折和悬念,人物特写又格外贴近真实。但也有缺点,人物在达内的电影中习惯性只做不说,导致行为缺少动机的表达。极简写实主义的典型。

5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