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破浪

剧情片其它1996

主演:艾米丽·沃森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凯特琳·卡特利吉  让-马克·巴尔  阿德里安·劳林斯  桑德拉·沃  乌多·基尔  米克尔·盖于普  鲁夫·拉加斯  菲尔·麦考尔  罗伯特·罗伯特森  芬利·威尔士  David Gallacher  大卫·巴特森  Dorte Rømer  克劳斯·赫朱勒  

导演:拉斯·冯·提尔

 剧照

破浪 剧照 NO.1破浪 剧照 NO.2破浪 剧照 NO.3破浪 剧照 NO.4破浪 剧照 NO.5破浪 剧照 NO.6破浪 剧照 NO.13破浪 剧照 NO.14破浪 剧照 NO.15破浪 剧照 NO.16破浪 剧照 NO.17破浪 剧照 NO.18破浪 剧照 NO.19破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5:59

详细剧情

  上世纪70年代的苏格兰,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子贝丝(艾米丽·沃森 Emily Watson 饰)不顾宗教束缚嫁给了石油工人亚恩(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 饰)。恩爱生活并不长久,亚恩在一次石油作业中身负重伤,沦为瘫痪。贝丝非常难受,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欲望导致了这个悲剧。为了唤醒丈夫的生命力,贝丝挑逗不同的男人,和他们发生关系,让亚恩的病情可以被情欲的力量征服。丈夫的病情竟然有了好转,然而,村里的人都对贝丝投以唾弃的目光,贝丝亦被送进精神病院。为爱牺牲的信念在贝丝心中强烈燃烧,将再一次把她逼入绝境。

 长篇影评

 1 ) 摆正天枰的圆环

                    摆正天枰的圆环
                                 评电影《破浪》及Dogme95运动
    
    DOGME95是新浪潮后一次全球范围内的电影创作方式上的革命。拉斯·冯·特利尔成为在丹麦电影史上与德莱耶平起平坐的风格化电影作者。他的地位将会在今后的电影研究中被不断评估与加强。本文将其作品《破浪》置于DOGME运动的大背景下,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本身存在对于电影创作、电影史研究上的意义。

                     技术至上主义的叛道者

    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电影制作工艺上的巨大发展,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行业里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电影工业生产将这种倾向发挥到极致。科技暴风酝酿了一场真实与虚幻的爆炸,人们有了新的技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清洗真实,制造幻象。电影成为了由科技构成的造物机制,隐藏在真实的背后。如果说有声电影之于无声电影,彩色电影之于黑白电影的意义在于从无到有,还原现实,是对于物质现实的复原,那么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数字技术之于电影现实的意义在于创造现实,科技成为新的造物主,新的上帝。
    《破浪》虽然不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DOGME电影。(“金心三部曲”《破浪》、《白痴》和《黑暗中的舞者》中唯一有DOGME编号的就是《白痴》。)但是,《破浪》的意义在于,这是拉斯·冯·特利尔创作上的一个拐点。他抛弃了之前过分追求技术层面精巧的审美倾向而转向DOGME原则的创作实践。1996年《破浪》横空出世就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同时获得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和评委会两项大奖。DOGME宣言作为一种电影制作规范在某种层面上说是一种限制,是对电影制作工艺日益精湛化的反讽,DOGME的导演们直接的口号就是反对好莱坞。他们认为好莱坞的技术至上主义直接是对电影真实性的曲解。追求外在的形式被过度的吹捧,真实的内在情感反倒被置于附加的位置。“故事”和“角色”是电影最具有魅力的本质属性。他们宣称:“我以导演的名义发誓,要克制自己的个人口味,我已不再是艺术家,我的最大目标是要在角色及环境中找出真理,我发誓会用一切办法包括牺牲我的个人口味及美学考虑去达到此要求。”
    DOGME宣言的规则类似《圣经》中的十诫,而小组成员则扮演着牧师的身份,他们的职责是评判每一部申请加入的影片,如果认定符合规则就会给这部影片一个DOGME的编号。到目前为止,总共有240部影片获得证书。中国香港导演崔允信的《忧忧愁愁地走了》、韩国Dogme # 7: Interview(Directed by Daniel H. Byun)和新加坡Dogme #128: Tales from the Void Deck(Directed by Joseph Chiang)也位列其中。
其规则如下:

影片须在实景现场拍摄,不可搭景或使用道具;
不可制作脱离画面的音响,不可制作脱离音响的画面(除非存在于现场的有声源音乐,否则禁止使用音乐);
须手持摄影机拍摄,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摄影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但影片的拍摄须在故事的发生地点进行(任何移动或固定镜头只允许在手提摄影里完成,不得使用脚架);
影片须是彩色的,不接受特别的照明(如果现场灯光太弱不足以曝光,这场戏就必须删除,最多只能使用摄影机附件的单一灯光);
禁止进行光学加工或使用滤镜;
影片不可包含表面行为(如谋杀、武器等元素的禁用);
禁止背离当时和现场(也即影片必须发生在当时当地);
不接受类型电影;
影片规格须为学院标准35毫米格式(注:Academy 35毫米,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35毫米影片技术规格);
导演之名不可出现在职员表中。
    DOGME所有的规则和教条都是关于电影语言的,何被允许,何又被禁止。
    DOGME把影片的重心完全放在了人的层面上,拉斯·冯·特利尔在拍摄过程中完全摒弃了传统的电影技巧,手持摄影,无技巧剪辑,所有精致外化的形式被抛弃,取而代之的则是人物自身的情感流变。《破浪》的直接观感让人觉得这是一部家庭录像式的电影,完全的作坊式手工艺电影。就像一个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拿起DV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它对准人物的脸一样,影片大量的特写镜头都把焦点放在了角色的脸上。人的脸是人身体上最为外化表现的器官,我们完全可以透过脸部表情的变化来猜度人物的心理状态。我们甚至可以说,《破浪》是部由脸部特写镜头构成的影片,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场面都是特写镜头的功劳。
    故事片的角度上说,特写的丰富表现极力需要演员表演上的强度。特里尔采取的方法建立在演员和导演完全信任的基础上,女主角艾米利沃森在此片之前从未上镜,导演完全放任演员的表演,他采取即兴表演的方式,从未指定演员具体需要何种表演动作,何种走位。轴线规则,演员的动作是否连贯都不成为限制表演的条件,演员与镜头的直接交流被允许。唯一的追求就是增加演员自身动作的张力,解放了演员,解放了表演。抛开了技术因素,真正达到了表演的自由。而特里尔在剪辑方案的选取上也秉承了自由随性的原则。不同于传统方法,剪辑摆脱了视觉连贯性的规则, 人物情感为结构影片的中心。传统的电影规范技巧被漠视与涂改。
                    
                      DV浪潮史前史的书写者

    拉斯·冯·特利尔毕业于丹麦国立电影学院。他曾拍摄过四十多部商业广告片。离经叛道的《金心三部曲》之前使他成名的作品是《欧洲三部曲》。创作倾向上追求精致的电影技巧,是技术至上主义强大的支持者。他说过“我对电影技术有一种近乎恋物癖的喜好”,而电影学院提供的设备可以创造“无穷无尽的可能性”,“能够用它们来一展身手才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然而令评论家大跌眼镜的是,《欧洲三部曲》之后的特里尔一反其作风,于1995年与同是丹麦导演的提出了DOGME95的创作宣言,随后的《家庭聚会》、《白痴》、《敏郎悲歌》等影片为当时的电影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画面不稳定,焦点犹豫是DV拍摄本身所带来的缺欠,但任何技术缺陷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出发点。DOGME不仅反对好莱坞的技术至上主义,同时也对新浪潮电影的精神内涵提出质疑。60年代的新浪潮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电影创作的风景,“摄影机自来水笔”,“作者论”是其中精神价值的体现,但归根结底,新浪潮电影仍旧是中产阶级创作的中产阶级浪漫情调电影,这场运动最大的效果或许是让一批战后的新鲜导演进入观众的视线。DV创作的特点强调即兴,自由与夸张的个人色彩。摄影机告别了自来水笔时代而迎来了圆珠笔时代。电影作为话语权威和意识形态暴力机器的身份被改写。如何克服话语权威,抵制意识形态暴力更成为其电影创作的出发点。
    这样造成的终极结果就是影像的民主化,影像既是电影又区别于电影,比电影表达形式更直接,表达内涵更深刻,表达范围更广泛。传统观念上故事片与纪录片有区分,但今天影像民主化时代的电影称之为影像,将故事片与纪录片,虚构与真实概念的界限虚化,成为真正的电影、真正的影像作品。戈达尔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如果说,戈达尔的意思单就指阿巴斯将故事片与纪录片的分野重新合并上的话,那么,可能DOGME在这点上比其做的更为的彻底,更为的果断与坚决。我们或许可以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DOGME。
 
                      北欧电影学派的光大者

    北欧电影学派(也称斯堪地纳维亚电影学派)无疑在世界电影版图上具有重要的位置。北欧独特的地理环境滋养了伯格曼,德莱耶这两位电影史上的大师。丹麦和瑞典也就成为了北欧电影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两个国家。北欧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漫长而严酷的寒冬都为北欧电影带来与其他地区风格上的迥异。
    北欧文化上有其自身特点,古代北欧有着神秘的异教文化崇拜,又有迥异于其他地域神话的北欧神话。北欧神话不同于其他神话形态中的时态,它具有独特的末世情节,而其他神话却以开天辟地作为其出发点。同时来自西欧的基督教文化也在这里同本地文化冲撞,形成了独有的文化气质。易卜生、斯特林堡甚至是童话作家安徒生都有着沉痛悲怆,严酷冰冷的内质特征。拉斯·冯·特利尔承接德莱耶,他的作品同样蕴含着相类似的成分。这一点《破浪》相较《金心三部曲》的其他两部更为突出。
    拉斯·冯·特利尔在各种场合的访谈中反复提到德莱耶对他的影响。他本人就曾拍摄过德莱耶编剧的电影作品《美迪亚》。宗教,女性是德莱耶电影中两个重要的主题。“年轻的时候,被灌输过不少宗教的观念。作为一个年轻人,你可以寻求一种更为极端的宗教。就这件事来说,我觉得我更趋于德莱耶的观点。因为德莱耶的宗教观点的精髓是人文主义。他在他所有 的影片中也指责宗教。收到指责的是宗教而不是上帝。《破浪》中的宗教观点,也是如此。”故事发生在一个长老派教会所严酷管制的村子里。其中一个安排的细节是村子里的教堂没有钟。文艺复兴时期,铸钟需要十分复杂的工艺才能完成,因此上帝被称为铸钟者,因为只有上帝才能完成这项工作。钟声代表着天堂之音,民众拉响钟声为此祈祷。女主角贝丝死后,村子里的神父判定她下地狱,而影片结尾一个从天空中的俯拍,天堂里的钟声大作,为贝丝奏响,最终的评判者不是人间教会里的长老而是上帝。可见对于特里尔来说,他所要反对的并不是宗教内在的精神实质。教会采取各种规范来压制人的本性,特里尔所反对的就是这种世俗化的方式,外在形式上的压制与教会的严酷统治。
     德莱耶惯常把女性作为故事的中心,特里尔也是如此。如同古典文学小说一样,《破浪》全篇分为八个章节,分别是贝丝结婚,与简的生活,孤独的生活,简的病,怀疑,信念,贝丝的牺牲,葬礼。从情节上就可以看出,特里尔把影片描写的重心放在这位受尽苦难的女性身上。《金心三部曲》的名称源自特里尔孩童时代看的绘本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天真善良的小女孩在森林里旅行,随身只带了面包果腹,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需要帮助的人们。小女孩很乐于把自己身上的一切分享给这些人。最终小女孩变得一贫如洗,赤身裸体。即使这样,小女孩也仍旧充满信念的说“这一切我都能应付。”《金心三部曲》中的女性都有绘本小说里女主人公的影子,或者说,这个善良的小女孩是这些女性角色的原型。伯格曼曾说,“人与人之间有爱,上帝因此而存在”。贝丝的人物自身充满深刻的宗教信仰与自我牺牲精神。整部影片安排了贝丝八次自己与上帝的对话,她拥有信仰,她时刻向上帝祷告,就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相信她所要面对的是上帝对她的惩罚。她需要受到惩罚,惩罚以勇敢的殉道来完成。
    DOGME运动其自身的对电影自身形式层面的探索远远走在了当代电影的前端。它所倡导的艺术精神远超丹麦本土而在世界电影版图上开花结果,极大的改变了当时电影创作的倾向。尽管在此之后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的电影运动悄然沉寂。其主要代表导演也纷纷转向其他形式的电影创作。但是,它作为新浪潮后又一次电影运动深深的影响了当代电影创作的风貌,它电影语言上的风格出现在大量的商业片以及个人DV影像作品之中。2007年Michael Winterbottom讲述《华盛顿邮报》战地记者丹尼尔•珀尔故事的电影《坚强的心 》(A Mighty Heart)在外在形式上就深受DOGME风格的影响。而DV时代出现的大量创作群体或显或隐的将其规则作为其自身创作上的标尺,独自完成着更多的可能。电影《破浪》可以看作是DOGME95运动的始作俑者。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它既是一种对电影最原始初创时刻的回归,又是对电影未来方向的指引。如果整个电影的历史可以看作是一条直线,那《破浪》就是将这条直线弯成一个圆环的那个交点。

参考文献:
【英国】司迪格·鲍戈曼 《与拉斯冯特利尔的对话》,《画面与音响》1996
【丹麦】彼得·伦德尔 Dogme官方网站
Edvin Vestergaard Kau Auteurs in Style The Heresy or Indulgence of the Dogma Brothers p.o.v. A Danish Journal of Film Studies
Trier, Lars von and Thomas Vinterberg. "The Vow of Chastity." http://
www.dogme95.dk
                

 2 ) CC花絮:拉斯·冯·提尔谈《破浪》

本文转自公众号“CC标准电影”

以下是标准收藏发行的《破浪》小册子里的访谈,原本收录于Stig Björkman1999年出版的《冯提尔谈冯提尔》。英文版由Neil Smith翻译。

《破浪》用了五年制作,花了四千两百万克朗。最初从哪里想到了这个主意?

我偏爱极端的想法,而且想拍一部有关“善良”的电影。我小时候,读过一本童书叫《良心》,我清楚地记得这本书让我很开心。这是本图画书,讲的是一个小女孩口袋里装着面包什么的去森林里。但到了结尾,当她穿过了森林,她全身赤裸,什么都没了。书里最后一句是——“但至少我没事”,良心说道。看起来这极致地表现了殉道者的极端境地。我读了几遍,虽然我父亲认为这完全是垃圾。《破浪》的故事可能来自于此。电影中的贝丝就是“良心”。我也想拍一部宗教主题的电影,有关奇迹的电影。同时,我也想拍一部完全自然主义的电影。

随着年岁增长,这故事变了很多。起初,我想在日德兰半岛西海岸拍摄,后来想去挪威,又想去比利时的奥斯坦德,然后是爱尔兰,最终决定了在苏格兰拍。许多电影在天空岛(the Isle of Skye)取景,这可能不是巧合。十九世纪罗马统治时期的英国,也有许多画家、作家在那里创作。那几年,我在《破浪》的剧本上花了很大功夫。我有点像德莱叶,一点点地精简提炼。而之后,就在我们开始拍摄前,我失去了对它的热情。筹备这部影片花了太久,我有些厌倦了。

我能理解。长时间坚持投入在一个项目上可能变得很困难。那段时间里你总有拍电影的新想法。

是的,还有加入新素材的风险,你想让这个项目进步,可未必总是好主意。你冒着失去本来所有的风险,忘记你开始时想要诠释的一切。但给《破浪》争取投资确实花了很久。

那很奇怪不是么,因为感觉《破浪》比你其他电影更容易吸引投资啊。

是的,有个好笑的故事。我们在某个地方搞到剧本的投资,我想是什么“欧洲剧本基金”(Europe Script Fund)。有讲师朗读剧本的申请,然后会有许多批评。所以为了维护地位,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脑程序来评估给他们的十个剧本。电脑能帮他们计算出一个项目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相连程度。《破浪》拿到了最高分!很好笑。它一定是有所有正确的成分:水手、美人、浪漫的风景——都是电脑喜欢的!

电影用的技巧——手持摄影和CinemaScope格式——这是你构思故事时同时决定的吗?

不是,那来自我拍《医院风云》(The Kingdom)的经验。在这部电影里,有着和《医院风云》一样俗套的元素。这让我觉得把它拍得尽可能真实是很重要的。更有纪实风格。如果我用常规技术拍摄《破浪》,我觉得一定是无法忍受的。

我认为要让一个项目可操作,决定一种特定的风格是很重要的。通常,你为电影选择一种能强调故事的风格。但我么做了相反的事。我们选择了和故事抵触的风格,给它尽可能弱的重点。

是的,如果你把《破浪》处理得太温吞,它可能会被认为过于浪漫主义或者情节剧。

电影本可能过于令人作呕。它本可能是难以忍受的。我们做的是选择一种风格,把它放在故事上面当做过滤器。这就像是你付钱看电影,电视机解码信号。在这里我们给电影编了码,观众需要解码。我在电影中运用的纪录式风格,实际上溶解了、抵触着纪录性。意思是我们接受告诉我们的所有。至少那是我的看法。有点理论性了。然后我们以电子方式操控图像。我们把胶片转成录像,修正颜色,再重新转制成胶片。

如同《美狄亚》(Medea),你先用录像带拍摄,再转制成胶片,然后又复制到录像带上。

不,直接从电视监视器拍摄时,那更应该说是基本过程。《医院风云》中,转录程序更先进。《破浪》的时候就更精细了。把Panavision转成录像再转回胶片是很有趣的。可能这太吸引人了……这其中,有完全数字的全景镜头,引入电影各个不同部分。

这也让他们想起经典英国小说,有章节名称来表明每个部分的内容。

我和丹麦艺术家佩尔·科克比(Per Kirkeby)合作了这些图像,他的风格建立在浪漫主义绘画上。他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们的成果非常有趣。浪漫主义绘画有很多表现的方式。有人们挂在墙上的画,还有画廊里更纯正的作品。我们的画面可能比我当初构想的更抽象。



1995年,你发表了道格玛95 (Dogme 95)宣言,目标是“抵抗当今电影艺术的某些倾向”。宣言攻击了虚假的电影,用一系列规则推广自然主义电影,比如实地拍摄、手持摄影、自然光线、直接收音。最后一条规则是导演不署名。除了电影的高预算,《破浪》非常遵循宣言。

是的,确实很幸运……但是宣言更进一步,这对我自己来说很重要,因为我想遵照规则拍一部电影。如你所见,《破浪》并不完全遵守规则。我无法不修补电影的颜色和技术外观。或许我不该这样做,如果我想忠实于自己的理论。但我感到限制自己的需要,那是创造这个宣言的精神。

你也打破了不署名的规则。《破浪》无疑是一部“拉斯·冯·提尔作品”。法国作家保罗·瓦雷利(Paul Valéry)说过:“艺术的退步始于签名”。换句话说,一部作品会因为它的创造者而受到评价。你觉得这是正面还是负面?

我认为是正面的。对于这我没问题。比如,我年轻时喜欢大卫·鲍伊。他尝试围绕自己构建一种神秘学。这和他的音乐一样重要。如果鲍伊创作音乐时不需要自己的签名,他本可能学做别的事。我不认为在艺术家和观众关系之中,不承认作者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作品诞生的过程。

宣言完全是理论性的。但同时,理论比个人更重要。那是我想表达的。不知为何,导演的身份总会出现。谁导演了某部道格玛95片变得很明显。

当然,我认为无论他们的特征是否明显,大多数严肃电影人总会容易分辨。

是的,我总觉得光靠看就能分辨是不是我拍的电影,这点很重要。

你觉得你特征的特别之处是什么?电影里的什么能让我们发觉是你的作品?

这可能听起来太装逼,但不知为何我希望人们能发现每个图像都蕴藏着思想。可能听起来太自大,也可能不太准确。但我认为每个影像、每处剪辑都经过了缜密思考。完全没有巧合。

《破浪》有很强的宗教背景。是什么让你把这些包括在电影里?

可能因为我自己就信宗教。我是天主教徒,但我不向天主教祷告。我感到从属于信仰群体的需要,因为我的父母是忠实的无神论者。我年轻时轻率地对待宗教。年轻时,可能被更极端的宗教吸引。可能消失在西藏,或者寻求最严格的教义,完全禁欲之类的。

我认为我现在对宗教有着“德莱叶式”的视角。德莱叶对宗教的观点首先是人道主义的。 他也在所有作品中探讨宗教。《破浪》的情形是,宗教被攻击,而非上帝。

电影里,宗教被描述为权力结构。权力的机制和它的问题是你在之前几部作品中探讨的东西。

我的目的从不是批判某种信仰。我完全没兴趣。这太简单了,不是我想涉及的问题。培养一种普遍的观点就像浅水里钓鱼。从许多方面来说,我能理解被精神问题困扰的人,以一种极端的方式。但我不要,如果你想创作情节剧,你得包含某些障碍。我发现宗教是一个合适的障碍。

贝丝和上帝的对话很直接、亲密,给人声一种虔诚的调子。

贝丝也是宗教的外现。宗教是她的根基,她毫无疑问地接受它的条件。在电影开头的葬礼戏上,神父判决死者在地狱受永恒诅咒,贝丝认为这完全正常。她完全没有不安。但另一方面,我们会不安。贝丝与许多权力结构对立,比如医院和医生的介入。她也凭内在的善良采取了某种立场。

在很大程度上,《破浪》由演员成就。你觉得拍摄过程中你对演员的态度有变化么?

可以说有吧。但我也用了不同的技巧,根据导演和演员相互信任的技巧,实际上是经典的技巧。可能在这部片里我更接近演员。但我也终于学到了!之前的电影里,我故意不想太接近演员。

你怎么找到艾米丽·沃森来演贝丝的?她表演十分出色,虽然当时只是新手。

制片时找投资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的主角没有什么大牌。我们很早就发觉了,找不到想参与的大牌。他们都害怕里面的角色。

是因为性爱戏么?

可能是因为整个故事。这是宗教、性爱和迷思的奇异混合。我们接洽的知名演员不想拿职业生涯冒险,比如海伦娜·邦翰·卡特,在最后一刻退出了。所以我认为找到真正想参与的演员很重要。我觉得看得出来,我们最后选的演员全心全意参与了演出。

我们为贝丝一角试镜了几个演员。然后我和本特(冯·提尔的合作者)一起看试镜带,她认为明显艾米丽·沃森应该拿到这个角色。我也被艾米丽的表演迷住了,但主要是她的热情感染了我。我记得艾米丽是唯一一个没化妆来试镜的,她甚至赤脚来!她身上有一种耶稣似的特质吸引了我。

艾米丽之前没拍过电影,意味着她更依靠作为导演的我。我们的合作完全很轻松。有趣的是,艾米丽出现的场景,我都选的最后一遍,完全一致。而有凯特琳·卡特里奇的场景,我几乎总是选的第一遍。不同之处在于她们不同的表演方式。我们用了不少即兴演出,不管衔接,给了演员更多自由。而凯特琳是更有经验的演员,她表演的强度每多拍一遍会减少。而至于艾米丽,我给她更准确的指导,她的表演就更精细。

男演员呢,你怎么选择的?

男主角我本来考虑《欧罗巴》里合作过的杰拉德·德帕迪约。我在巴黎见了他,但他工作太忙,对这角色也不太感兴趣。我开始写剧本时这角色更像德帕迪约。但这角色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变得对德帕迪约来说太老了。

后来,斯特兰·斯卡斯加德成了自然的选择。他也有适合角色的生理特质。而且他很优秀。他也是个很好的人。如果有合适的角色我可能会一直想到他。

凯特琳·卡特里奇呢?我知道这角色本来是写给芭芭拉·苏科瓦的。

对。因为我们合作过《欧罗巴》。但因为很多因素,这里不适合她。卡特琳是起初为贝丝试镜的,但她不适合——或者更应该说角色不适合她。她是个非常出色的演员,非常聪明。但我给她多多这个角色,她要了。所以组成了精彩的三人组,艾米丽、斯特兰和卡特琳。并且我认为让·马克·巴尔在《破浪》里献出了他最精彩的表演之一。


你剪辑的方式很不正统,打破了所有规则。花了很久吗?

不,剪辑很简单。我们拍了很长的镜头,没有一个是像别的。演员们可以在场景中随意移动,不需要遵循某种准确的计划。

剪辑的时候,我们唯一的目的是加强表演的强度,不需要担心图像是否锐利、是否精心布置,或者镜头是否保持在轴线上。结果是场景中时间很跳,几乎不能说是时间上的跳跃。这些产生了压缩的效果。我基本上是发展了《医院风云》中的所学。

如果要你从《破浪》选出一个影像来代表整部片子,你会选哪个——为什么?

嗯,你很清楚的,作为一个导演,你拍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一个影响是不够的。在戛纳电影节,我们有一张全黑的海报因为我们不能决定一个影像来代表整部片子。这张海报全黑,只有标题和一些姓名。看上去像是演出海报,印刷在某种软绵绵的材料上,我很喜欢。我得说选不出某个影像来代表整部影片。

电影里一张影像常被用作海报,肯定是你从几百张里选出的,是一张艾米丽·沃森直接看镜头的特写,因此变成直接看着观众。你为什么选那张?

剧照常常是偶然的。不是总有剧照师在边上,而且剧照不总是符合成片里的镜头。那张特写是她第一次和观众直接接触。但我没那么喜欢那张图片。如果电影中某一刻让我发现艾米丽表演中的诡计,就在那儿。我记得那镜头我们拍得很好,我们试过许多不同方式。可能因为这不是需要相互影响的表演的镜头,更像是计划好的场景,从属于一个想法。

看艾米丽出演电影总是让我开心,但那张图片确实不是我的最爱。

但如果要你再选一张艾米丽的图片……

我喜欢的?那我可能会选贝丝和医生(Adrian Rawlins 饰)对峙的场景,在电影结尾处。那是很早拍的一场,情感上非常令人满意,但很难拍。那是我认为艾米丽几乎展现出壮丽的地方。

如果我要选自己喜欢的艾米丽单独出现的镜头,我可能会选那段短蒙太奇,配乐是T. Rex的,她在跳舞那里。那些是很快乐的镜头,有点“新浪潮”,我特别喜欢。



《破浪》充满戏剧化的事件,表达了强烈感情——爱情、激情、信仰、背叛——但也很注重细节。比如贝丝家的内景,墙上有猫狗的图片,或者医院,在一场很戏剧性的戏里,你能看见背景里一个女人坐在病床边安慰丈夫。你能说说那是怎么做的吗?

《破浪》是关于许多事故发生的电影。美术指导卡尔·于利松(Karl Júlíusson)做得很好,由他决定不同的场景怎么布置。但我们最后拍摄时看到的是完全的巧合——当然,在你手持摄影机时发生。布景中有许多细节我们永远不能在电影中看见,其他的更明显。但我们拍贝丝家里狗的图片时玩得很开心。它们完全是庸俗的作品,我们确实想过是不是太过了。但另一方面,它们符合情景。它们强调了真实感。

至于医院的戏,还有其它像这个的,我们尝试创造可信的地点,大多数后来都剪掉了。临演在那里做的都是为了为演员创造可信的气氛。事实上病床边的夫妻出现在镜头中完全是巧合,而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戏里演员发生的事。在我早期片中,我花更多时间担心那种细节,而不是演员。现在都变了。

我认为在电影角落瞥到那样的细节很不错,因为让人感到除了我们关注的真实,还存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你怎么选择章节的画面?你能说说那些图画和他们的背景吗?有一副让我印象很深刻,就是终章的那幅,流水上有座桥。

那些全景大多数在剧本里就描述了,但有些改变了不少。我和摄影罗比·穆勒(Robby Müller)、制片人维比克·文德洛夫(Vibeke Windeløv)在苏格兰游览了很久,我们给风景拍了大量照片,甚至有录像。这是开始拍电影之前很久。之后一个阶段,我们联系了画家佩尔·科克比,他在电脑上修描这些画面。我特别希望佩尔——是艺术家也是理论家——做的是,找到表现浪漫主义风光的不同方式。我感觉,这种浪漫主义应该反叛更深的平庸,但佩尔起初的建议相去甚远。成果可以说是融合了我和他的想法的圆滑的混合物。他做的使图片更有趣、更模棱两可。也许我更关注华而不实的东西。

桥的图片实际上是我们做的第一张章节画面,它在佩尔参与之前就出来了。这座桥在天空岛上,但它在一个村庄中间。所以我们把桥摘取出来,配上后面的山和下面的瀑布。佩尔后来又加工了一下。他在图上加了特殊的光线感。他的想法是在图中间的桥拱下加上更强的光。没有加亮遥远的风景的自然主义光线。

我很喜欢那张图。你可以尽可能诠释它的象征义。你能把桥看成生与死的连接。水代表着永恒。等等。但我还没想过。每个人都能自己诠释它的象征义。但我认为这是一幅很有表现力的图片。而且我觉得配了大卫·鲍伊的《火星生活》也很棒。

比起其他的,我更喜欢某些章节画面,特别是桥那张。我也喜欢那张有彩虹的城市剪影。

天空岛的自然风光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只知道许多英国浪漫主义画家、作家去过天空岛。那里的风光极其浪漫。不像丹麦浪漫主义。它浮夸得多。那里风光的对比给我印象尤其深刻。在昏暗的群山中间,会有植被茂密的裂缝。

当你现场拜访我们,我们在山上拍电影里墓地戏的那里。我们确实想要墓地在山上,但做不到。我们本可以量好地面,开始建造墓地,但人们会来抗议,他们几乎准备向剧组扔石头。所以我们只好把墓地移到更隐蔽的地方,在水边。我们尝试找到有着和山上一样规模的地方。

墓地还在那里。拥有那块地的人想把墓碑和其他道具卖给BBC,但他还没成功。所以成了个景点,人们去那里看、野餐。但他们想把它清走。因为它毕竟是墓地——而且几乎所有剧组人员都埋在那里!我们得把名字刻在墓碑上,所以剧组人员用了自己的名字。



你常提到德莱叶,作为灵感来源。你是否认为这部电影也是这样?

是的,我可以说《圣女贞德蒙难记》(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和《葛楚》(Gertrud )对《破浪》来说很重要。德莱叶的电影自然更偏学术,更文雅。对我来说新的是女性主角的故事。当然,所有德莱叶电影都是女性为主角——同样是受苦的女性。电影原来题目叫《爱是一切》(Amor omnie),德莱叶电影中葛楚希望能成为她的墓志铭。当我的制片人听到这标题,他爆炸了。他无法想象有人会想看一部名叫《爱是一切》的电影。

《破浪》结尾,受伤又被驱逐的贝丝回到教堂,她反对教会中女人要安静的规定,说:“你无法爱誓词。你只能爱一个人。”那句泰克可以看成是对德莱叶的致敬和回应。

可能有写过度解读了,但那实际是很少几句我当场改写的台词之一。剧本里,有些啰嗦多的基本没形成的语句。她爆发是为了选出教堂会众说的、支持的几句话——然后反对它。神父谈到要爱誓词、爱法规。那是你唯一要服从的东西,那是让一个人完整的东西。但贝丝曲解了概念,说唯一能使一个人完整的是爱另一个人。那实际是这部电影的道德观。

但台词就在拍摄前重写了。在剧本里,贝丝应该说:“敬爱的上帝,感谢你神圣的爱的礼物。感谢你创造让人成为人的爱。敬爱的上帝……”艾米丽·沃森和我讨论了台词,说她不理解。我很感谢她,因为它们确实很烂。根据剧本,教堂里在这之前没人说话。不,后来的台词好多了。她和神父辩论也很好。所以你可以说贝丝代表了对抗厌女的神职人员的女权主义。她的嫂子,多多,也是差不多。

是的,尤其是结尾贝丝的葬礼。

是的,多多反叛了权势者,男性等级制度。

延续你之前大多数作品的一个概念、一个元素是讽刺意味。《破浪》中却没有很多讽刺内容。

我在电影学院时,他们说所有好电影都有某种形式的幽默的特征。所有电影,除了德莱叶的!他的许多电影都毫无幽默。你可以那么说,某种意义上,当你在你的电影中灌输幽默,你就创造了距离。在这部片子里,我不希望我和情节与角色蕴含的情感之间有距离。

我认为这种情感的强大介入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我在一个文化激进的家庭长大,这里强烈的情感是禁止的。看过这部电影的我家庭的成员都很挑剔它——我的兄弟和叔叔(Børge Høst,丹麦短片、纪录片导演、制片人),他也参与了电影。我的兄弟认为电影冷漠又呆板,我叔叔认为它从头到尾都是错误。但另外,他非常支持我的早期作品。或许《破浪》是我的青春期反叛之作……

《破浪》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它获得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在世界上不同的电影节得了无数奖项。评论压倒性地好,观众蜂拥去观看。但是不久,在丹麦和瑞典出现了逆反应,电影受到女权主义评论者的批评。她们反对贝丝为丈夫牺牲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形象。《破浪》被指控为厌女,充满无耻的操控。

我还没有直面过这些指控。当然每人都有权对于电影形成他们自己的观点。唯一要说的是我很惊奇花了这么久才出现这样的批评。我本来以为会更早。早在我们找投资、只有剧情梗概的阶段,到后来为电影选角,我们面对着这类批评。大多数女性读了故事有相同的反应,同样强烈。

但后来,电影有了自己的权力。剧本中挑衅的部分到成片里没那么挑衅了。如果你用几句话概括电影故事,当然会显得挑衅。在丹麦,没有影评人认为这是问题。甚至《信息》(Information),这是一份很学术的日报,也表扬了影片,这是很厉害的,因为他们总是很挑剔我的作品。但后来他们发表了一群愤怒的女权主义者的观点,一场我没兴趣参与的辩论。我了解到这很大一部分复制于瑞典的评论。

这部电影的一个想法是尝试这种极端挑衅性、完全令人难以相信的情节,我认为如果我们获得了接受这些的观众,如果我们能使一个观众接受,那么我们就成功了。但是在操控观众以外,我从不想这样做。我认为《破浪》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但是对它的反应没有让我惊讶。在那种意义上,电影又奏效了。它应该是让人参与辩论的天赐之物。女权主义者和其他人应该庆幸找到一部作品能激起这种辩论,欣然用它佐证自己的观点。

美国一位女性艺术史教授在瑞典开启了这个辩论。她用小仲马对新人作家的建议总结她的评论:“让你的女主角受难!”

但是,天哪,大多数美国电影也遵循那条建议……!

作为回应,同样是激进女权主义者又是基督徒的Maria Bergom-Larsson,把电影描述为一位现代圣徒的故事,提出圣母的赞美诗作为电影的格言:“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

这是很美的想法,我全心同意。另一方面,丹麦的女权者几乎不能提出宗教的解读。赞美诗是她们立刻会攻击的东西。这只会使她们更愤怒。提醒您,丹麦女权者这几年可能变好了。十年前,她们精明得多。她们当时可能想看到我被阉了。

 3 ) 《破浪》电影剧本

《破浪》电影剧本

丹麦Zentropa Entertainment ASP法国La Sept和Eurimage1996年联合出品
编剧:皮特·阿斯木森、拉尔斯·冯·特里恩
导演:拉尔斯·冯·特里恩
主演:爱米莉·沃特森(饰贝丝·麦克奈伊),施泰朗·斯卡斯加德(饰简),卡特琳娜·卡特丽吉(饰陶陶),亚德里安·罗林斯(饰里查德森大夫),桑德拉·沃(饰母亲)
本片获1996年度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1996年菲利克斯欧洲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7年法国恺撒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奖,1997年美国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编译:单万里

1.教堂·内景·日
教堂里,两名牧师在跟贝丝谈话,贝丝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
贝丝:他叫简。
牧师:我不认识他。
贝丝:他在海上钻井平台工作。
另一牧师:你知道,我们是拒绝跟外乡人结婚的。
牧师:你知道结婚意味着什么吗?
贝丝:是两个人在上帝面前的结合。
牧师:你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能够承担你和另一个灵魂的婚姻的责任吗?贝丝:我能够。
牧师:你能举例说明这个外乡人带来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吗?
贝丝(想了一会儿):他们的音乐。(贝丝说完得意地笑了)
牧师(显然对她的回答感到不满):你先出去等一会儿,贝丝·麦克奈伊。

2.教堂前·外景·日
贝丝走出教堂大门,来到教堂前的院子里,陶醉地闭上了眼睛,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然后她睁开眼睛,冲着镜头甜蜜地微笑着。
音乐起,伴着欢快的歌声。
山峦起伏,云雾缭绕。远处,一架直升飞机向前景飞来,叠印字幕:

第一章 婚礼

3.乡村广场·外景·日
身披洁白婚纱的贝丝,与嫂子陶陶和一些亲戚朋友来到村外的海边广场,等待新郎的到来。结婚仪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是还不见新郎的身影,贝丝显然十分着急。海边的春天乍暖还寒,贝丝只穿着婚纱,不安地在广场上来回走动,眼睛急切地望着远方的天空。
贝丝:他迟到了!
陶陶:可是他会来的。你把大衣穿上,要不会把婚纱弄脏的。(陶陶边说边拿着大衣追赶贝丝)
贝丝(挣脱陶陶,生气地):他迟到了!
陶陶:别犯傻(她追赶上急躁不安的贝丝,试图给她穿上大衣),快来把大衣穿上。
贝丝:大喜的日子别让我扫兴!
贝丝再次挣脱了陶陶。随着一阵轰鸣的马达声,一架直升飞机出现在他们的视野。
飞机刚一降落,贝丝就迫不及待地朝飞机跑去。
舱门打开,一行人走下飞机,新郎倌简也在其中,他英俊潇洒,身材高大魁梧,留着长发,脸上露出喜悦的情色。贝丝朝他跑去,简也快步走向贝丝,准备拥抱她,可是贝丝好象是受到了委屈,一把将他推开,两只手不停地朝简的胸部捶去。过了一会儿,两人还是紧紧拥抱在一起。
飞机上的其他人正在陆续下来,他们都是简在钻井平台上一起工作的朋友,来参加简的婚礼,其中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只提包。
泰里(简的一位好朋友,对那个拿包的同事):把酒瓶拿出来。
他们朝一排停放整齐的小汽车走去,各自上车,车队朝位于村子另一边的教堂开去。

4.教堂·内景·日
教堂里参加婚礼的人们。简站在讲坛的前面,他的好朋友泰里站在他身边,看到简的领带有些不整,就顺手帮他整理了一下,可是简又将领带恢复了原样。泰里再次给他整理,简又一次将领带复原。
简(小声地):这是我的婚礼。
贝丝的母亲和嫂子陶陶坐在第一排长椅上,后景是前来参加婚礼的其他人。
牧师(站在讲坛后,对所有的人):请大家起身迎接新娘到来。
所有的人都站起来,唱起圣歌,转过身看新娘步入教堂。
贝丝身披洁白的婚纱,手里捧着一束鲜花,在爷爷的陪伴下缓缓走向讲坛。贝丝面带喜悦的微笑,她的爷爷却面带忧郁之色。贝丝并没有注意到爷爷的神色,她边走边看着简,满面的笑容就象手中那束绽开的鲜花,情不自禁。
歌声停止,牧师开始诵读婚礼致辞。
牧师(一只手放在脑门上):上帝啊,我们在这里期待着您的到来,我们钦佩您——创造了一切善良和完美事物的造物主(将手从脑门放下来)。基督喜欢教堂,并为此献出了生命。我们的义务是赞美基督,并向他奉献我们的生命。也许我现在说这样的话不合时宜,不过我仍要说,你,贝丝,在自己的生活中已经表达了对上帝这份爱心和诺言。我们经常在这里看到你,你在这里奉献了时间和精力跟上帝交谈(贝丝微笑地点点头)。我知道你这样做,并不是仅仅为了在尘世做个好人,而是还由于爱,为了存在于天上的上帝。
婚礼仪式结束,人们纷纷走出教堂。刚才为婚礼致辞的牧师站在大门口,前来参加婚礼的人跟他握手道别。牧师跟贝丝和简握手,接着跟贝丝的母亲、嫂子、父亲等握手。
泰里(一边跟牧师握手一边说):您的致辞真精彩,牧师。
人们陆续从教堂里出来,外面天气晴朗,遍地春光。长老会的几个成员在议论着什么。泰里看到美妙的天气,似乎感到缺少点什么。
泰里(象是自言自语):敲响教堂的钟声啊!
站在他身边的一个牧师:我们的教堂没有钟。
泰里感到奇怪,他朝教堂的顶端望去,镜头跟随他的视角,拍摄教堂的顶端,果然,教堂的顶端没有钟。
泰里:真可笑。
泰里感到这事不可思议,跟一同事相视而笑。
刚才还是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雨来,人们纷纷朝村子跑去。

5.宴会厅·内景·日
贝丝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宾朋们已经来到宴会厅。贝丝与陶陶相互拥抱。
贝丝(向简):我来向你介绍陶陶。
简(边跟陶陶握手边说):是你嫂子吧,哦,我们还没见过面。
陶陶:是啊,一切都进行得那么快。
贝丝在旁边听到嫂子这么说,有些不快。
贝丝(对嫂子):你怎么这样说?
陶陶:我只是想说……这难道不是真的吗?
贝丝:你不为我感到高兴吗?
陶陶:我当然为你高兴,祝贺你。
前来参加婚宴的宾朋们尤其是年轻人在音乐声中尽情跳舞,贝丝跟一个小女孩跳舞,简坐在一张桌子旁,高兴地看着贝丝和欢乐的人群。然而,贝丝的爷爷、母亲以及长老会的牧师们却对年轻人的这种热烈行为感到不满。他们呆坐在座位上以冷静的目光看着这些年轻人。
简跟泰里掰手腕,贝丝跳舞刚好经过简身边。
简(一边继续掰手腕,一边叫):贝丝!
贝丝吻了一下简。坐在他们身后的老人们看着这一切,对年轻人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
简掰手腕战胜了泰里,简的另一同事打开一听啤酒递给简。贝丝看着简高兴地笑起来,再次亲吻简。简喝了几口啤酒,起身与贝丝跳舞。
泰里拿起一大听啤酒打开盖子大口喝起来,将一大听啤酒一口气喝得干干净净。一个长镜头表现了他喝酒的全过程。在他喝啤酒的时候,坐在他身边的长老会的会长一直以奇异的目光看着他那表演性的和具有挑战意味的喝酒动作,泰里也似乎有些意识到有人在看他,所以喝得更加显得有水平。喝完后,他用手抹了抹嘴角,挑衅般地看了看会长。会长将一只大啤酒杯里的啤酒倒入一只玻璃杯里,也一口气喝干。
泰里一边看着会长,一边用手将啤酒听捏扁;会长也不甘示弱,将玻璃杯用手使劲一捏,玻璃杯被捏碎,会长松开手,玻璃渣掉在地上,他的手在流血。坐在一旁的贝丝的爷爷和母亲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贝丝和简在尽情地跳舞。现场伴奏的乐队。
音乐暂停,陶陶来到麦克风前,手里拿着一张讲话稿念起来。
陶陶:亲爱的贝丝,我认识你已经六年了。我从未见过任何人象你那么胸怀宽广。(客人们停止跳舞,听她的祝词)我跟山姆结婚的时候,对我这个外乡人来说在这里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镜头摇至贝丝和站在她身边的简)但你热情地欢迎我,诚恳地接纳了我,这让我永难忘怀(镜头又摇回到陶陶)。你无比宽宏大量,就象那次把一辆自行车借给杰克。只是,这辆车是我的,而我不得不步行上班!(她边说边笑,听众们包括贝丝和简都跟着笑了起来)那天,我对你很生气,后来我就为这事感到遗憾,你那样做是出于你的本性。你将一切奉献给所有的人。(她用手捂着嘴咳嗽了一声,然后继续)当山姆去世以后,我失去了丈夫,你失去了哥哥……我们相互支持,并发誓终生相伴。正是为了你……(她用手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正是为了你我才没有离开这个人情冷漠的地方。(贝丝依在简胸前,高兴地听着嫂子的讲话)今天,你如此开心,你向另一位外乡人敞开心扉,他叫简,我对他了解不多,但我知道他有权利在这里生活,为了你。假如他不悉心照料你,不让你感到高兴的话,我可饶不了他。感谢你给予我的一切。我爱你……非常爱你。
话音刚落,大厅里响起阵阵掌声,贝丝跑上去拥抱陶陶。

6.卫生间·内景·日
贝丝拉着简来到二楼的卫生间。贝丝脱下鞋子,撩起裙子,脱下丝袜和短裤,带着几分期待和忐忑不安看着简。
贝丝:现在给我吧。
简(若无其事地):在这儿吗?
贝丝:你不喜欢在一个更加浪漫的地方吗?这儿,很漂亮的。
简勉强地走近贝丝,镜头左摇,框入卫生间墙上的镜子,镜中影像:简轻吻贝丝的面颊。
简:你肯定吗?
贝丝点点头,简轻轻地将两手放在贝丝的肩上。
贝丝:不,搂紧我,给我。
简有些无动于衷。
她轻轻推开简,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露出些微不快的表情。
贝丝:我该怎么做?
简用双手轻轻扶着贝丝的两臂,将她推到门后的墙边。
简拥抱贝丝,抚摩她。贝丝睁大眼睛,怀着几分恐惧与炙热的期待体味着初次做爱的欢乐。这一过程是短暂的。
简:你没事吧?
贝丝似乎还没来得及品味刚刚发生的一切,轻轻地点点头。
简(看看贝丝的裙子):你裙子上有血。
贝丝提起白色的婚纱,果然看到上面有血。
简:我在楼下等你。
贝丝看着简。简轻轻地吻了她一下,转身走开,贝丝以好奇的目光看着简离去。

7.楼梯口·内景·日
简走出卫生间,恰好碰到上楼的陶陶,简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与她擦肩而过。

8.卫生间·内景·日
贝丝在清洗婚纱上的血污。
陶陶慢慢推开卫生间的门,朝里面看了看。然后又将门轻轻关上。
贝丝还在洗婚纱上的血污,没有发现陶陶打开过门。洗完后,她看看镜子中的自己。

9.楼梯口·内景·日
陶陶坐在楼梯上,听到贝丝打开卫生间的门,她站了起来。两人相互看了看,显然都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事。贝丝走到她身边,似乎还沉浸在对初次做爱(或初次做爱的序幕)的回忆中,脸上发出幸福的笑容,与陶陶拥抱在了一起。之后,两人坐在楼梯上交谈着什么。

10.院子里·外景·日
婚宴结束,新郎新娘及客人们在苏格兰风笛的演奏下走出宴会厅,春日明媚的阳光给婚礼增添了欢乐的气氛,贝丝和简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亲朋们也为他们的美满姻缘感到高兴,尤其是简的一帮同事更是开心。
贝丝走向一辆小汽车,陶陶陪伴着她。待她坐到车里,陶陶捧着她的脸亲吻了一下。
陶陶:你多保重。
泰里将一根挂有空啤酒听的绳子拴在简的腰带上。简跳着舞来到贝丝身边,解开自己头上扎头的皮筋,一头金色的头发蓬松开来,他将贝丝从汽车里拉出来,将贝丝抱起来亲吻,周围的人一边欢呼一边鼓掌。亲吻完毕,简抱着贝丝朝院子的另一边跑去,拴在他腰带上的空啤酒听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客人们欢呼雀跃,婚礼达到高潮。后景,长老会的几位成员以冷峻和不可思议的目光与年轻人的欢快场面形成了对比。

11.海边·外景·日
海边,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坐落在岛上的村子静静地倾听着海涛声,天上低垂的云彩缓缓变换着形状、色彩和位置。画外传来音乐声。字幕:

第二章 蜜月

12.卧室·内景·夜
洞房里,简脱衣服,当他解衬衫袖口的纽扣时怎么也解不开。
简:他妈的。
贝丝坐在床上,看着他解纽扣时的样子感到好笑。
简(终于解开纽扣):这很好笑,是吗?
说着,他自己也笑起来。
简脱光衣服,贝丝初次看到赤身裸体的男人,感到是那么新鲜好奇。她仔细欣赏着简高大健壮、富于男性美的躯体,对有些东西感到不可思议,不时地笑起来。
简来到床上,贝丝依然穿着洁白的婚纱。简将她搂在怀里。
简:你是怎么应付那些家伙的?
贝丝:我等待。
简笑起来。
贝丝:别笑。
简:你肯定感到很孤独。你跟谁说话?
插入镜头:
贝丝在教堂里跪在耶稣像前祈祷。
贝丝:感谢您赐予我最精美的礼物,爱的礼物。我替简谢谢您,我有幸得到如此的恩赐。
贝丝(模仿上帝的声音):但是,不要忘记,贝丝,你要听话,做个乖孩子。因为,你知道吗,我所给予的,我还将收回……
贝丝:什么?我不想要您说这个。是的,我会听话的。我会非常非常乖。
镜头回到卧室。
简和贝丝双双赤身裸体站在窗户边,他们相互欣赏着对方的躯体。然后,上床尽情地欢爱。初尝云雨之欢的贝丝抑制不住兴奋、激动和感激之情,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
贝丝:谢谢。
简正在尽情做爱,显然没有听清贝丝在说什么。
简:你说什么?
贝丝:我说谢谢。
一番欢爱之后,简已是精疲力尽,鼾声大作。
贝丝躺在简的怀里,依然沉浸在爱的欢乐中,回味着爱的乐趣,看到简熟睡的样子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13.海边·外景·日
简与贝丝在海边兴奋地大喊大叫,贝丝作出要从悬崖上跳入大海的样子,简抓着她的衣服,以防万一有什么闪失。

14.海边小屋·内景·日
他们进入海边的一座废弃的小屋,相拥相抱,和着衣服,疯狂地亲热了一番。

15.公路·外景·日
简驾驶汽车沿公路而行,贝丝坐在他身边。
当汽车行驶到村边的公用电话亭时,他们看到一名牧师朝电话亭走来。简停车,下车后绕过汽车尾部来到车的另一边,为贝丝打开车门。后景是田野中孤零零的教堂。
牧师看到从汽车里下来的是他们俩,便转身往回走。
简(向牧师发问):你们的教堂为什么没有钟?
牧师(转过身,冷冰冰地回答):我们没有必要用钟表达对上帝的敬佩。
牧师说完,转身扬长而去。
简和贝丝倚靠在汽车门上,看着牧师离去的背影,不禁大笑起来。
贝丝:我喜欢钟。我们给教堂挂上钟怎么样?
简(吻一下贝丝):你开心地玩吧。
两人朝教堂走去。

16.教堂·内景·日
星期天例行的教堂弥撒,牧师布道后,教民们发表自己的感想。
一名村民在谈自己的感想,大部分村民们都在洗耳恭听。
村民:可是现在,我的朋友们,事情发生了很大变化(贝丝坐在母亲身边,看到牧师满脸的严肃不禁笑起来,可又不敢笑出声)。应该说这令我伤心,可是我们教堂的有些成员,好象更喜欢沉溺在这个世俗的世界(贝丝低着头,母亲看了看她,接着,贝丝跟坐在她另一边的妇女交头接耳),而不是要逃离这个世俗的地方。认真听我讲话的人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感到担心,而且我知道我不是孤单的。
他说完后坐在座位上。
牧师(对座位上的另一名村民):多纳德·约翰·比顿先生,请您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位名叫比顿的年轻小伙子看上去有几分腼腆,从座位中站起来。
比顿:谢谢牧师大人的恩典……

17.教堂·外景·日
教堂大门前,教徒们做完弥撒后走出教堂,贝丝也在人群中。
贝丝(既象是自言自语又象是对走在她身边的爷爷):只有人能说话,这真是件蠢事。
爷爷(对贝丝):住嘴,妇道人家!

18.墓地·外景·日
离墓地不远的地方,停放着前来参加葬礼的人们的小汽车。贝丝、简和陶陶坐在他们自己开来的汽车旁,看着那边举行葬礼的地方,他们边看边吃点心。简不时轻轻亲吻贝丝。长老会的一名长老从他们身后经过,朝墓地走去。
依照当地长老会的规定,妇女不能参加葬礼,甚至自己的亲人的葬礼,只能在远离墓地的地方观看。陶陶和贝丝只能乖乖地呆在离墓地较远的地方。贝丝出于好奇,仰着脖子想看清楚些墓地那边发生的一切。
贝丝(对简):他们在埋葬安托尼。(贝丝笑笑,看看简,又看看陶陶,陶陶什么也没说。贝丝对简)你去听听牧师在说什么。
简:什么?
贝丝的话其实也正符合陶陶的心意。
陶陶(对简):你可以去听,要是你愿意的话。男人可以参加葬礼。
听到嫂子也这样说,贝丝趁机敲边鼓。
贝丝(对简):你去呀。
简起身朝墓地走去,边走边不时地回头看看贝丝和陶陶。
十多名男人站在墓穴周围,牧师在葬礼上致辞。
简站在他们不远的地方听牧师的致辞。
牧师:安托尼·多德曼特尔,你犯了罪过,你活该下地狱。
简回到贝丝和陶陶面前,陶陶此时已站了起来。
简(坐在贝丝身边):牧师说他(安托尼)要下地狱。
陶陶:他是这样说的吗?
简:真是这样说的!
贝丝:安托尼是要下地狱的,所有的人都知道。
贝丝说完,倚靠在简怀里,简理理贝丝的被风吹乱了的头发。
简:你知道吗,我很快将要走了。
贝丝听罢,神情不悦,独自来到一边,坐在地上,低下脑袋,两手捂住脸。
简也站起来,一只手摸摸脑门,慢慢朝贝丝走来,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简走到贝丝面前蹲下来,试图安慰她。
简:这事你是早就知道的呀……
贝丝依然双手捂着脑袋,不作声。待她终于抬起头来,简看到的是贝丝微笑的神情。然后,她孩子般地偎依在简的怀里。

19.贝丝家里/餐厅·内景·日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进行用餐前祈祷。
爷爷:上帝呀,我们愧对您的仁慈。我们感谢您赐予我们食物。看在基督的份上,原谅我们的罪恶吧,阿门。
祈祷完毕,他们开始用餐,餐桌上的气氛有些压抑。贝丝与简坐在一起,简装作旁若无人,只管大口地吃起来,陶陶看了一眼表情严肃的爷爷。
爷爷(对简):您什么时候走?
简正在咀嚼满嘴的食物,没有能立即回答爷爷的问话,贝丝赶紧替简回答。
贝丝:你不知道吗,简要跟我呆在一起,他离开钻井平台,我们是多么幸福。
她说完,将一勺饭菜送入口中。
简:贝丝,别说了……
贝丝听到这话后,停止吃饭,一动不动地呆了一会儿,表情悲伤,几乎要哭出来,起身离开饭桌。爷爷、母亲、简、陶陶此时也都没有心思吃饭,场面十分尴尬。
简:我喜欢这样。

20.卫生间·内景·日
贝丝来到卫生间,在水池前洗去泪水。
母亲(跟着她来到卫生间,一边走一边冲着贝丝嚷嚷):我不想在家里发生这样的事情。
贝丝:对不起,妈妈。
母亲:你要是再不能控制自己,就再回到医院去!

21.贝丝卧室·内景·日
贝丝坐在床上,母亲站在她面前。
贝丝(困惑不解地):你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这个村子里所有的女人都得学会独处,而男人们都得到海上去工作。(贝丝趴倒在床上)
母亲:你也能学会忍受这一切。
母亲说完,离开贝丝的卧室,使劲地将门关上。
贝丝依然趴在床上,独自悲伤。

22.餐厅·内景·日
爷爷也离开餐桌,此时餐厅里只剩下陶陶和简,陶陶将餐厅的门关上。
陶陶:我甚至不知道你是谁。(简坐在餐桌旁,笑了笑)我对你一无所知。说实话……我很遗憾,可是,你无法让我感到信任。(简还是一言不发,只是微微一笑)她是非常多愁善感的。你能够说服她……去做任何事情。
简:不,我不这样认为。
陶陶:我现在该怎样照顾她呢?
简:你想怎么做?把她留在这里吗?把她关在这里?
陶陶:她确实不怎么坚强。
简:她比你我都要坚强。
陶陶:你还不明白吗,她有些神经质。
简:她想活着,这就行了!

23.贝丝卧室·内景·日
贝丝和陶陶并排坐在床帮上,简在收拾自己的行装,手里夹着一支烟卷。他将一件衣服装进旅行包,走到房间的另一边,打开壁橱,从里面拿出一个包裹。
简:这是什么?(他回头看看贝丝)
贝丝:什么?
简(将包裹拿出来):这是什么?(他将包裹递给贝丝,陶陶看着这一切)是件礼物。
贝丝(高兴地接过来):我能打开吗?
简:当然了。
贝丝解开包裹,里面是一件连衣裙。
陶陶:颜色真漂亮!非常不错。
贝丝站起来,走到简面前,给了他一个热烈的吻。

24.院子里·外景·日
简、贝丝和陶陶从房子里走出来,贝丝已经穿上简给她的连衣裙。
院子里,来接简回海上工地的两位同事泰里和皮特从简手里接过旅行包,放入小汽车的后备箱里,看到贝丝的漂亮裙子,一同事发出赞叹声。

25.海边·外景·日
小汽车载着简、贝丝、陶陶和简的两同事来到村头的海边,等待直升飞机的到来。
泰里来到简和贝丝面前,手里拿着一只可以挂在腰带上的扁状酒壶,递给贝丝。
泰里:你想喝一口吗?
贝丝接过酒壶,小心地尝了一小口,酒壶里装的显然是烈性酒,贝丝直咧嘴。泰里笑了,回头看看陶陶,陶陶摇摇头。皮特接过来喝了一口,又将它递给简,简也喝了一口。
简站在海边,点燃一支香烟,遥望远方,听着大海发出的波涛。贝丝看着简的背影,不禁露出伤心的表情。简回头看了一眼贝丝,毫无离别的伤感,这就更增加了贝丝悲伤。此时,大家都在望着大海,又好似在欣赏大海,谁也不说话。贝丝突然跑向村子。
简回过头来,去追赶贝丝,贝丝头也不回地只顾跑。
贝丝来到村子场院里,在一架脱粒机前停下,拿起一根铁棒敲击机器,发出类似钟声的声音。她一边敲,一边发出神经质般的叫喊。简来到她身边,从她手里夺过铁棒,贝丝的双拳雨点般地朝简袭来。正在高压电线架上施工的几名工人停下手中的活计,观看眼前发生的一切。简将贝丝抱在怀里,也许是贝丝终于折腾累了,暂时消停了一会儿。然后,她又离开简,朝另一方向走去。简拿起地上的铁棒,象哄孩子似地用力敲击那架脱粒机,发出的声音比刚才更加响亮。之后,他将铁棒扔在地上,追上贝丝,将她抱在怀里。
简:别这样,啊!
贝丝抬起头,简理了理贝丝的被风吹乱了的头发,轻轻地吻了她一下。
直升飞机已经降落在海边,泰里开车来接简和贝丝。
简和贝丝走下汽车,简搂着贝丝朝飞机走来。
简将旅行包拿上飞机,一切准备就绪,离别的时刻真的到来了。
简来到贝丝身边,将她抱起,原地转了几个圈,将她放在地上。
飞机马达轰鸣,泰里和皮特也都上了飞机,简也不好再耽搁,转身上了飞机,进入机舱后,急促地向贝丝和陶陶挥挥手,然后将舱门拉上。
飞机的马达声越来越响,螺旋桨加快了旋转速度,贝丝的心也越来越悲伤,她站在陶陶身边,脸上现出难以控制的伤心的表情。飞机就要起飞,贝丝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突然朝飞机冲过去,用力拉开飞机的舱门,毫不犹豫地要上飞机。简急忙从机舱出来,走到舱门中间,贝丝扑到简怀里,紧紧地抓住他不放。
简使劲地将贝丝从怀里推开,一边劝慰她。
陶陶来到贝丝身边,紧紧搂住贝丝。
简看看贝丝稍稍平静了一些,才放心地再次进入机舱。
飞机的螺旋桨发出的风将陶陶的帽子吹落到地上,陶陶只顾紧紧地搂住贝丝,以免发生不测。
飞机已经离开地面,飞向天空。

26.机舱里·外景·日
飞机已经上升至一定高度,简透过窗户看着海边的贝丝和陶陶。

27.海边·外景·日
贝丝偎依在嫂子怀里,依然在哭泣,她不敢抬头看那架远去的飞机。
过了好一会儿,陶陶将贝丝从怀里推开,又从自己衣服口袋里掏出一只小药瓶,从里面取出一粒药丸,递到贝丝手里。
陶陶:吃一粒。(贝丝接过药丸)张开嘴,咽下去。

28.大海·外景·日
大海中一艘孤独航行的船只。字幕:

第三章 孤独

29.机舱·内景/外景·日
简坐在飞机的座位上,闭着眼睛,象是睡着了。摄影机透过飞机的舷窗拍摄窗外的景色:耸立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的钻井平台,此时飞机已经离海上作业工地不远了。

30.教堂·内景·日
贝丝坐在教堂里的长椅上忏悔。
上帝(贝丝装作模仿上帝的声音):你犯下了自私的罪过,贝丝。你都没有想象一下你那样做会给他带来多大痛苦。你在别人面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当你这样做的时候,我没有感到你是在爱他,你答应过学乖一些的。
过了一会儿,贝丝抬起头。
贝丝:我答应学乖一些。
贝丝忏悔完毕,转过身来,妈妈在打扫教堂。贝丝走到妈妈面前。
贝丝:很抱歉我做得不好。
妈妈:没什么,贝丝。
贝丝:妈妈,简不在的时候我能回到家里去住吗?
妈妈:当然可以了,贝丝。

31.工地·内景·日
海上石油勘探基地的钻井工地上,简和同事们在作业。
从井架的最高处拍摄的镜头,表现出井架的高度。
泰里:再加点润滑油。
简用一把刷子沾上油抹到钻头上。

32.洗澡堂·内景·日
简和两名同事在洗澡,皮特已经洗好,准备穿衣服,在他拿衣服时差点儿将放在衣服旁边的收音机弄掉在地上,收音机里正在播放音乐,伴随着嘈杂的噪音。
简从浴池里出来,泰里递给他一支点燃了的香烟,简接过来吸一口,又还给泰里。简开始穿衣服。
泰里(对皮特):嘿,你他妈的在干什么?
皮特刚做完俯卧撑从地上爬起来,拿起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不小心将收音机摔在地上。他来到泰里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香烟,吸了一口又还给他。
泰里:把你的收音机扔了吧,在这里什么也收不到!
皮特走到收音机旁将收音机摔在地上。接着,他拿起水龙头朝泰里身上喷水,泰里站起来,拿起拖把朝他还击。
简:嘿,跳舞吧,你跳吧。
泰里和皮特继续耍闹。

33.走廊·内景·日
简、泰里和皮特在走廊里行走,经过一个灭火器旁边时,泰里开玩笑般地大叫救火。
泰里:救火啦,救火啦!
或许是这事大家遇到多了,谁也不当真。

34.村边·外景·日
镜头从教堂摇至村边的电话亭,贝丝站在电话亭里等简的电话。
陶陶骑着自行车从电话亭前的公路经过。天下着雨,陶陶身上披了件白色雨披。看到贝丝在电话亭里,陶陶放慢速度,来到电话亭前停下,掀去头顶上的防雨帽。
陶陶:他该打电话来了,是吗?要我跟你一起等吗?
贝丝(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好吧。

35.海上工地·内景·日
勘探作业不能停止,工人们采取倒班的方式轮流作业。由于另一班工人还没有来接班,简不得不延长作业时间,想起已经约好跟贝丝通电话,他有些耐不住了。
简:另一班人呢?我得去打个电话!

36.村边·外景·日
陶陶陪着贝丝等了好一段时间,还是没有等到简的电话,陶陶还要到医院去上班。
陶陶:我得赶快去医院了。(临走前,她又来到贝丝身边,看到贝丝衣着单薄,关切地问)你不冷吗?(陶陶帮她整理一下衣服)你没事吧?(贝丝微笑着点点头)别等得太久了。
陶陶说完,骑上自行车走了,贝丝目送着她离去。

37.海上工地·内景·日
待下一班工人来接班以后,简才从工地抽出身来。待他洗完澡,拿起手表看看时间,早已经过了给贝丝打电话的时间。他赶紧跑向工地的电话室。
简:比姆,我得打个电话,你离开一会儿。
一边值班一边看书的比姆丢下书本,很不情愿离开电话室,还站在一旁观望。

38.村边电话亭·内景·黄昏
电话亭里的电话机的特写,电话铃响起来,一声,两声,三声……电话铃响了好长时间都没人接。镜头渐渐后拉,原来,贝丝已经坐在电话亭的地上睡着了。

39.工地电话室·内景·黄昏
简没有放下电话,依然怀着希望耐心等待。

40.村边电话亭·外景·黄昏
一名戴礼帽的老年男子推着自行车路过电话亭旁,听到电话铃声,将自行车放下,进到电话亭里拿起听筒。
男子:喂!
简:喂,贝丝在吗?
男子(看到地上的贝丝):贝丝,贝丝!
贝丝听到喊声,如梦初醒,无精打采地站起来接电话。

41.工地电话室·内景·黄昏
看到比姆还没有离开电话室,简拿出一盒香烟扔给他,听到简是在跟贝丝打电话,他会意地笑笑,慢慢地退出电话室。
简:是你吗,贝丝?

42.村边电话亭/海上工地电话室·内景·黄昏
贝丝接电话。
简(电话里):很抱歉我没能早些给你打电话。
贝丝:没什么。
(以下场景在海上工地电话室和村边电话亭之间来回切换。)
简:你不再爱我了吗?
贝丝:我当然爱你。
简:那你就说出来呀。
贝丝:我已经决定不再说那句话。大家都说我爱你爱得太多了,你要是知道我是多么爱你,这会让你伤心的,因为我们不在一起。
简:你永远不要停止说你爱我,听到了吗?
贝丝:听到了。
简:不要管别人说你什么。
贝丝:是。
简:那你现在就说一句让我听听。
贝丝(犹豫了一会儿):我非常爱你!
她终于说出了想说、却又一直压在心底的话,还没说完,就哭了起来,泪流满面。贝丝的哭声通过电话线传到简的耳朵里,传到简的心里。
简:我也爱你。
贝丝:我都听到你的呼吸了。你能听到我的吗?
两人握着电话机听筒,良久无语。

43.卧室·内景·夜
夜晚,已是睡觉时分。贝丝和陶陶住在一间卧室里,陶陶已经躺下或者已经睡着。
贝丝躺在床上,兴奋得难以入睡。她打开收音机,为了不影响嫂子睡觉,她把音量开得很小,又将它放在被窝里,贴在耳边。她似乎将收音机当成了电话机,边听边回忆、边幻想。
下面这段对话是贝丝在幻想跟简通话,或者是她躺在床上对黄昏时分跟简打电话的回忆或继续。

44.工地电话室·内景·黄昏
简(对着电话机的话筒):你在想什么?
贝丝:我在想你要是在我身边就好了。
简:你在干什么呢?

45.村边电话亭·内景·黄昏
贝丝:我在抚摩你的臂膀……你的胸部……你的腹部……(她边说边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中)还有那个(她回头看看身后)……家伙……

46.教堂·内景·日
贝丝用拖把打扫教堂的地面,陶陶坐在她身后的一张椅子上。贝丝在干活时显得有些心事重重,提不起精神来。她停下手中的活,象是说给嫂子听,又象是自言自语。
贝丝:简再有十天就回来了,能住一个礼拜。
陶陶:什么?
贝丝(转过身):简再有十天就回来了,能住一个礼拜。
皮特微笑着快步走进餐厅。贝丝看到他进来,急忙问简的情况。
贝丝:哎,你怎么回来了,简在哪里?
皮特:我是自己回来的,我的手腕扭伤了。他们把我送回来的。简说他爱你,他让我给你带个吻。
皮特说着走到贝丝跟前,亲切地吻了她一下。
贝丝:你有几天假?
皮特:只有三天。
皮特看到陶陶走过来跟他打招呼,非常高兴。
陶陶:你认识我吗?
皮特:当然认识。

47.贝丝家里·内景·日
贝丝和陶陶回到家里,母亲坐在客厅的沙发里睡着了。贝丝坐在旁边的长沙发里发呆,神情十分忧郁。陶陶走出客厅,到另一个房间去了,临走前又回过头来。
陶陶:我马上就回来。
过了一会儿,陶陶回来了。
陶陶(问贝丝):她睡了很长时间了吗?(贝丝一言不发)你是怎么了?你哑巴了还是怎么的?
贝丝:你拿走我的日历了吗?(贝丝又重复一遍)你拿走我的日历了吗?
陶陶来到婆婆身边,将婆婆的眼镜摘下来。接着她一边收拾房间里的东西,一边回答贝丝的提问。
陶陶:没有,我拿你的日历干什么?
贝丝:我跟你说正经的呢!是你拿走的!
陶陶:我没有。我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什么样的日历?
贝丝:我的日历在哪儿?
贝丝不屈不挠,大有不找到日历誓不罢休的样子,陶陶停下收拾东西,想想最终还是拗不过她,进入卧室拿出那页日历,可是,日历已经被撕成碎片。
陶陶:你必须停止这样做。生活不会因为他离开而停止。他没有死,你也没有,你明白吗?
她将日历的碎片递给贝丝。见此情景,贝丝愈发感到伤心,将撕碎了的那页日历重新拼上。
陶陶: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贝丝只顾将碎片拼在一起。在那页日历的空白处,是贝丝自己画的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头像,中间是一行字:我爱你,简。看到被撕碎的日历,贝丝感到被撕碎的不仅是那页日历,还有她的心。她越想越伤心,以至于不能自制,站起来又蹦又跳,发出歇斯底里般的叫喊,然后离开客厅,进入卧室。母亲被吵醒,陶陶忙过来安慰她。
陶陶:您接着睡吧,没什么事。
婆婆:是贝丝吗?
陶陶:不是,没什么。
婆婆:真是歇斯底里!
陶陶:我去照看她。
婆婆:这事可不要发生在我家里。
陶陶:我知道,我去照看她,您接着睡觉吧。
她跟随贝丝进入卧室。
婆婆(自言自语):真丢人!

48.海边·外景·日
海边的礁石丛,海浪拍打着巨大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贝丝站在海边大声叫喊,那气势,似乎想压过海滔的声音。

49.教堂·内景·夜
深夜,贝丝独自来到黑暗的教堂,她打开灯,面对神像忏悔。象以往那样,跟上帝对话。
上帝:贝丝·麦克奈伊,许多年来你一直在渴望爱情,我应该把你的爱情收回吗?你想要我这样做吗?
贝丝:我很感激这份爱情。
上帝:那你还想要什么呢?
贝丝:我祈祷简能回来。
上帝:他十天之后会回来的。你应该学会耐心等待,你知道吗?
贝丝:我已经无法等待了。
上帝:这可不象你做的事呀,贝丝。其他人也需要简,需要他工作。你考虑过他们吗?
贝丝:我无所谓。我对一切都无所谓。我只想他回来。我求您了!您不能让他回来吗?
上帝:你肯定你想这样吗?

50.卧室·内景·夜
陶陶与贝丝睡在一张床上,陶陶睁开眼看看贝丝。看到贝丝仍在睡觉,她又放心地接着睡。

51.海上工地·外景·日
简及其工友们在作业,他们一边下钻头,一边小心地观察各种仪表上显示的数据。突然,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看到即将发生井喷,他大声喊叫起来。
老工人:井喷!
伴随着他大声的叫喊,泥浆从井底喷射出来,老工人指挥工人们赶快撤离。正在用扳手拧螺丝的泰里来不及躲闪,被喷出的泥浆击倒在地,当场昏厥过去。简大喊一声“泰里!”,立即扑上去,抱住他,使劲摇晃他,从脖子上解下自己的围巾擦去泰里脸上的泥浆。过了一会儿,泰里苏醒过来,他醒来后笑笑,看来伤得并不严重。简将他扶起来,就在简刚刚站起来的时候,正在旋转的钻机的手柄朝简袭来。
泰里:当心!……
话音未落,手柄已经击中简的脑部,简当即昏了过去,倒在地上。泰里跪在地上,使劲地摇晃简,简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泰里(一边扶着简,一边大喊):快去叫医生!

52.贝丝家里/厨房·内景·日
贝丝心不在焉地煮咖啡,听到门口的说话声,她放下手中的杯子,小心地来到门口,原来是牧师在跟母亲说话。牧师看到贝丝过来,又将事情简单地跟贝丝说了一下。
牧师(对贝丝):我们在谈简的事,他出事故了。
贝丝闻言,一阵头晕,当即倒在客厅的长沙发里。

53.村边·外景·日
直升飞机从天而降,飞机刚一落地,早就在地面等待的医护人员(陶陶也在其中)立即冲进机舱,贝丝惊慌失措地站在机舱旁,陶陶又从机舱里下来,带着贝丝进入机舱。简躺在担架里,头部裹着绷带,还在打着吊针。
贝丝:简,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看到简伤成这个样子,贝丝伤心地落下泪水,她摸了摸简的手。
简:你在做什么?
贝丝:我在摸你的手。
简:不要碰它。(贝丝还在抚摩他的手,简大声喊到)不要碰它!你放开……

54.医院·内景·日
一群医护人员推着担架匆匆穿过走廊,陶陶手里拿着吊针的瓶子,进入手术室后,数名医生护士立即进行手术。

55.医院/走廊·内景·日
贝丝坐在走廊的长椅上,陶陶陪伴着她。贝丝欲哭无泪,不知如何是好。
陶陶(握着她的手腕):别哭,深呼吸。跟我说话。(贝丝只顾哭,陶陶将她搂在怀里)很快就会好的。

56.手术室·内景·日
手术室里,医生正在给简输血,手术在紧张地进行。

57.走廊·内景·日
贝丝稍稍安静了一些,不情愿地坐在走廊的长椅上,很想进入手术室。
医生(从手术室出来,对贝丝):我们正在进行手术,需要几个小时,你最好在外面等候……
贝丝不顾医生的劝告,径直进入手术室。
陶陶跟着贝丝进去,将她拉出来。
陶陶:你不能进去。
贝丝:我想跟他在一起。
陶陶:我知道,你还是跟我来吧。
贝丝:我想一直看着他。
陶陶:你这样想可不是个好主意。
医生:你不能呆在这里,这是不可能的。
贝丝感到受了委屈,固执地摇摇头。
陶陶(对医生):你过来,我能跟你说句话吗?(对贝丝)你在这里等着(她把医生拉到一边)。

58.手术室·内景·日
手术台上,手术在进行中。贝丝在陶陶的陪伴下,站在手术室外边透过门上的玻璃看着手术的进展。

59.走廊·内景·日
贝丝:我想让你跟我一起祈祷。(看到陶陶有些犹豫)求你了。
贝丝跪在手术室门口的地上,陶陶也在她对面跪下,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贝丝:尊敬的上帝,我们请求您保佑简,保佑他平安无事。阿门。
祈祷完毕,陶陶轻轻亲吻了一下贝丝的手。

60.手术室·内景·日
手术已经接近尾声,为了做颅腔手术,简的左前额被切开巴掌那么大,现在已经缝合起来,简处于昏迷状态,一名护士在用药棉擦去手术部位的血迹。

61.病房·内景·日
手术进行了很长时间,或许是因为太受刺激、太累了,贝丝已经在一张病床上睡着了,陶陶守护在她身旁。一名护士来到她们身边,陶陶把贝丝叫醒。
护士(对贝丝):太太,您能过来一下吗?

62.诊断室·内景·日
贝丝从床上起来,跟随护士来到一间诊断室,里面有几名医生,其中有一名年长的医生,他是这次手术的主刀,另一名是叫里查德森的年轻医生。
贝丝(问年长的医生):他会活下去吗?
年长的医生:目前我们稳住了他的状况。
贝丝:他会活下去吗?
里查德森(站在贝丝身后):会的,贝丝,他会活下去的。
贝丝闻言脸上露出充满希望的笑容,她朝年长的医生看了看,终于松了一口气。
年长的医生:您丈夫伤得很重。没有必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全生命。
这话令少不更事的贝丝感到有些不解。
贝丝:您这是什么意思呢?
里查德森:他的意思是想说……有时……当生命不值得继续下去的时候,或许选择死亡更好些。
贝丝(困惑地):你们不了解简,你们不要这样说。
年长医生:您丈夫也许终身不能走路了,我们认为他可能会全身瘫痪。
贝丝:可是,他会活着。
年长医生:他会活下去,好象不会有什么问题。

63.街头·外景·日
贝丝独自坐在一家露天咖啡馆里,叫了一杯可乐。可她没有心思喝饮料,而是在祈祷。
贝丝:上帝,您在吗?您始终都在吗?
上帝:当然在,贝丝,这你是知道的。(过了一会儿)出什么事了?你是想让简回来。
贝丝:我改变主意了。我为什么要这样要求呢?
上帝:因为你是个小傻瓜。我该让你经受考验的,你对简的爱是要经受考验的。
贝丝:感谢您还让他活着。
上帝:没什么。
贝丝独自坐在露天咖啡馆,呆了很长时间,伤心得直落泪。

64.村庄·外景·黄昏
晚霞掩映着村庄,火红的云彩不断变换着颜色,缓缓地运动着,一道彩虹出现在天空。字幕:

第四章 疾病

65.教堂·内景·日
牧师在布道。教堂里座无虚席。
牧师:我告诉你们,如果这些戒律中有一条你们不尊重,那么,在天堂的餐桌上就不会有你们的位置。
布道完毕,众人齐唱赞美诗。贝丝坐在母亲身旁,虽然也跟着唱,却不象其他人那么表情严肃。教堂里工作人员在分发圣血,贝丝也得了一份。

66.教堂·外景·日
走出教堂,贝丝遇到了一位好久不见的女友。
女友:你好!
贝丝: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两人行拥抱礼。

67.医院·外景·日
贝丝骑着一辆轻骑来到镇医院,她将轻骑放在院子里,朝病房走去。

68.病房·内景·日
简斜躺在病床上在静养,脑袋上打着绷带,脖子上打着夹板,头部无法转动。
贝丝上身只穿一件紧身的T恤衫,坐在他身边,轻轻抚摩他的手。
随着一阵敲门声,泰里和皮特拎着一包啤酒来看简,他们看到简都非常高兴。
泰里:这啤酒的泡沫好棒!
简:你们好,伙计!
泰里:你怎么样,小子!
简:我很好,你们呢?
泰里和皮特来到病床的另一边。
简:你们找到什么了吗?
泰里:找到天然气了,没别的重要东西。我们还要往北面去勘探。
简:去北面,很好。
皮特:你说过那边有石油。你怎么办呢?我们还要去钻井!
简:我想休息了。我以前对你们不够信任。
简说完,三个人都笑了起来。泰里和皮特打开三听啤酒,将其中一杯放在简身边,两人举起啤酒邀请简跟他们一起干杯。
简:我的胳膊骨折了,不听使唤。再说,我也不渴。
泰里:噢,是这样。(他端着自己的啤酒走到简身边,亲自递到简嘴边)来!
由于简脖子上打着夹板,泰里在给简喝啤酒的过程中,啤酒洒落在他脖子上。
简(差点儿呛着,咳嗽了一声):对不起,伙计。
泰里和皮特站在床边,看着简,他们相互笑笑。
简:他们是不允许有人来探视我的……
泰里:我们也是路过,没有多少时间。那你就好好照看自己,我们走了。
皮特:祝你尽快恢复健康。
简:再见,伙计们。
泰里和皮特离开病房,此时只剩下简和贝丝。
简:你能帮我做件事吗?
贝丝(来到简身边,握着他的一只手):什么?
简:你下次来的时候,换件别的……宽松点的衣服。那样的话……我就看不到你的身条了。
一个快速闪过的特写镜头展现了贝丝高耸的胸部。贝丝没有说话,轻轻亲吻一下简的额头。
陶陶推门进来,随即把门关上。她手里拿着药品,准备给简换药。
陶陶:贝丝,你该回去了,简需要休息。
贝丝很不情愿,依然站在门口看陶陶给简换药。

69.办公室·内景·日
陶陶换完药,将贝丝带到自己的办公室。
陶陶(坐在办公桌前,背对着贝丝):应该避免情绪激动,这对他恢复健康不利。
贝丝(倚靠在门上,情绪沮丧地):对不起。
陶陶(转过身来):你应该帮助他提起精神来。
贝丝:他在睡觉吗?
陶陶:他应该休息,我刚给他吃了药。
贝丝:我能去看看他吗?
她说着就要去看简,陶陶犹豫了一下,可还是勉强地点了点头。

70.病房·内景·日
贝丝进入简的病房,随手关上门。她来到简身边,简已经睡着。
贝丝:我爱你,简。
她深情地看着熟睡的简,将头部贴近简的面部。
贝丝(模仿简的声音说话):我也爱你,贝丝。你是我的终身之爱。
贝丝说完,轻轻地亲吻一下简,然后才离开病房。

71.贝丝家里/卧室·内景·凌晨
贝丝到很晚才回来睡觉,或者是她睡到半夜从家里出去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陶陶被她的动静弄醒,从床上坐了起来。
陶陶:贝丝,你刚才去哪儿了?
贝丝(一边进被窝一边回答):我去教堂了。
贝丝躺下。
陶陶:凌晨两点?(她打开床头灯)我不想看到你生病,就象山姆去世以后你生病那样。
贝丝(翻过身来):我刚才是去教堂了。(说完又将身子转过去,背对陶陶)
陶陶:这跟教堂没有任何关系。你听到我的话了吗?(贝丝没有回答)你听到了吗?我不想看到你生病。我跟理查德森大夫谈过了。他说明天可以见你。
贝丝(似信非信地):真的吗?

72.医院/诊断室·内景·日
贝丝坐在理查德森医生的诊断室前的长椅上等候。
诊断室的门打开了,一名病人走出来,理查德森医生将他送到门口,叫贝丝进来。
理查德森:贝丝,进来吧。
贝丝无精打采地走进诊断室,坐在理查德森医生的办公桌对面,刚一坐下就伤心地哭起来,掏出一张面巾纸擦眼泪。
贝丝:陶陶让我过来一趟。
理查德森:她想让我给你做一些治疗。(他翻看病例)我的前任大夫给你做治疗已经是好几年以前的事情了。那时是因为什么?
贝丝:我不知道。
理查德森:我也不知道。你哥哥的死令你极度伤心。现在是你丈夫的伤势让你不安。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贝丝:您不给我一些药吃吗?
理查德森:我跟我的前任不一样。对于正常的情绪反应我是不用药物治疗的。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你们这里也许是不允许的。但这绝对不是什么病。
贝丝:过去发生的事情都是我的不对。
理查德森:什么事情?
贝丝:我向上帝祈祷让他回家。
理查德森(摇摇头,笑笑):你真是有能耐呀!你真的相信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吗?你这样做具有很强的主观作用。还是多为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的命运哭泣。要是你觉得我说的话对你有用,就常到我这里来聊聊吧。
贝丝(不知所措地哭起来):对不起。
理查德森:现在他回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轻松欢快的迪斯科音乐起。

73.教堂·内景·日
贝丝跪在地板上擦地。

74.医院/病房·内景·日
简躺在病床上,陶陶刚刚给他换完药,贝丝站在简身边,手里拿着一件小礼物,孩子般地摆弄着,又蹦又跳,心情十分高兴。

75.海上工地·外景·日
天在下雪,泰里和工友们在作业,雪花飘落在他们身上。

76.贝丝家里/走廊·内景·日
简的病情见好,泰里和皮特将他接回贝丝家里。泰里抱着简上楼梯。贝丝和陶陶跟在他们身后。

77.卧室·内景·日
贝丝和陶陶一起在照料简,贝丝将便盆拿进卧室……
迪斯科音乐停止。
今天是简的生日,陶陶端来为简的生日特别准备的午餐,她边走边唱《生日快乐》,不过对歌词作了改动,贝丝也随着她一起唱起来: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土豆清炖鲜牛肉,你看起来象只猴子,人们看到过一只象你一样的猴子。”
两人边唱边笑,躺在床上的简也跟着笑了起来。
陶陶将放着午餐的托盘放在简面前。
陶陶:看,这是特别为你做的。
贝丝:我带来了一件礼物。
她将礼物放在简面前,简的手动弹起来不方便,贝丝坐在简身边准备帮他打开。
陶陶:那是什么?
贝丝(问简):我能打开吗?
简点点头,她将礼物打开。
陶陶:里面装的是什么?
贝丝(一边解开包装,一边说):打开以后你就知道了。
盒子里面装的是一个发条玩具人,他骑在自行车上。
陶陶:你是在哪里弄到的?
她将玩具上紧发条,放在托盘里,玩具人骑着自行车转圈,当他碰到托盘的边框时,摔倒了。
贝丝带来的这个玩具把简和陶陶都逗笑了。
陶陶(边笑边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脆弱的家伙!(她将玩具扶起来,由于发条的劲用完了,玩具人一动不动了)现在他不动弹了。(仰卧在病床上的简会意地笑了)真好玩!(三个人笑得很开心)真好玩……(陶陶轻轻吻了一下简的前额)生日快乐,简。呆会儿见。(陶陶说完转身离开卧室,临出门前,又看了看简和贝丝)
贝丝(坐在简身边):你喜欢它吗?
简:喜欢,太好玩了。
贝丝:你的药。
她站起来,走到桌子旁取药,回到简身边给他吃药,并用一个奶瓶一样的瓶子给他喂水。简喝了几口,贝丝将瓶子拿回。
简:我再喝点。
贝丝又将瓶子拿回来,接着喂他。简又喝了一气。
贝丝:还要吗?
简:不要了。
贝丝将瓶子放回桌子上,来到简身边,轻轻亲吻了他一下。
贝丝:生日快乐。
简:我真没有希望了,贝丝。
贝丝(摇摇头):不。
简:你去找一个情人吧,不用隐瞒什么……(贝丝对简的话感到困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听着)可是你不要离婚,他们是永远不会同意的。
一个长长的特写镜头对着贝丝,她从困惑到委屈,经历了复杂的表情变化。她感到简有些误解自己,觉得十分委屈。她转身走出卧室,待至贝丝走到门口,简想让她回来。
简:贝丝。
贝丝没有回头,还是关上了房门。
过了一会儿,贝丝哭着回来了,她哭得十分伤心。
贝丝(边哭边说):你以为这是我想要的东西吗?你这个可怜的残废!
贝丝说完,将房门关上,离开了卧室。

78.村子·外景·日
村边的山坡上,贝丝坐在秋千上来回地荡起来,她神情忧郁。

79.教堂·内景·日
教堂里,牧师在安慰贝丝。
牧师:你们还是和好吧。丈夫和妻子应该是可以沟通的。他需要帮助,你应该表现得坚强些。你去对他说,你对自己生气感到抱歉。(贝丝在认真地听着)你是有上帝的,你的忠诚会赋予你力量,这种力量是他不具备的。

80.卧室·内景·日
简独自仰卧在床上,神情沮丧。他想吃药,可是双手不听使唤,在他拿药的过程中,托盘里的其它东西掉在地上。后来,他费了很大力气才将药瓶拿到嘴边,没等送入口中,瓶子就掉了下去,他自己也差点掉下床去。
陶陶推门进来,赶紧将他扶起来。
陶陶:她干什么去了?她丢下你不管就离开了!
简:你得承认……我们结婚时她是很幸福的。她那时非常高兴,不是吗?
陶陶抚摩着简的脑门,点点头表示同意。
简:我不能这样下去,我甚至无法跟她做爱。必须让她离开。必须让她过自己的生活,帮助我把她解放出来。
陶陶(看着他良久无语,过了一会儿):她为你不惜一切代价,这你是知道的。为了使你开心,她付出了一切。你明白吗?
简:你说得对。谢谢你告诉我这一切。
陶陶:没什么。我给你读书听好吗?(她起身走向书架旁去取书,在取书前回头看看简)好吗?
简点点头。

81.花园·外景·日
贝丝从教堂回到家里,脸上重新绽开笑容,经过花园时,她采摘了一朵玫瑰花,高高兴兴地朝房子里走去。

82.卧室·内景·日
贝丝手拿玫瑰花,轻轻推开卧室的门,却发现卧室空空,简已经不在床上。贝丝感到惊慌,急忙走出卧室,刚出门,遇到母亲从楼梯走上来。
母亲:他们又把他送回医院了。

83.医院/走廊·内景·日
贝丝来到医院,急匆匆沿着走廊朝病房走去,刚好遇到陶陶。
贝丝(焦急地):出什么事了?
陶陶:他失去了知觉,我们又把他接回医院了。(生气地)你那么不精心地照顾他,他没法呆在家里!
贝丝:对不起。
陶陶:够了!
贝丝:我没有权利吻他一下吗?
陶陶:你听听他怎么说的吧。一切都在于你,他再没有其他人。你要让他产生继续活下去的想法,任何医生都做不到这一点。
贝丝无言以对,陶陶说完,转身朝走廊的另一头走去。背景,一名清洁工在拖地。

84.病房·内景·日
贝丝轻轻走进病房,乖乖地坐在一张长椅上。简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听到脚步声,他轻轻地叫了一声贝丝的名字。
简:贝丝。
贝丝:对不起。
简:那是我的错。你走过来些,静静地站在床边。
贝丝从长椅上站起来,慢慢走近简的病床。简笑笑,贝丝的心情也轻松了一些。
简:爱是一种真正的力量……不是吗?
贝丝点点头。
简:要是我死了,那将是因为爱无法将我留在人间生活(贝丝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而是继续听简说话)。我已经很难回忆起做爱的滋味,要是我忘记了,我就将死去(贝丝脸上露出极度伤心的表情)。你知道吗?当我在工地上给你打电话的时候,就象是我们一起在做爱,虽然我们不在一起。
贝丝(脸上露出一丝希望):你想让我再这样给你打电话吗?我很乐意这样做。
简:我想让你找个男人……跟他做爱。然后你向我讲述做爱的经过。(贝丝依然感到迷惑不解,简继续说)这样就象我们俩在一起做爱一样。这样……这样做将能延续我的生命。
贝丝(摇摇头,还是无法相信他的话):我不能那样做。
简:今天上午当我对你说让你去找情人的时候,我考虑的不是你,而是我。我不想死。我害怕死亡。你明白吗?那将是你跟我在做爱,贝丝。去为我做吧。
贝丝(坚决地):我不能那样做。
简:求你了。

85.医院·内景·日
贝丝心情忧郁,无精打采地从病房出来,走下楼梯,恰好遇到上楼梯的理查德森医生。
理查德森:你好吗?(贝丝犹豫了一下,点点头)真的吗?
贝丝强打起精神,继续点头,表示自己挺好,还勉强地笑笑。然而,就在理查德森医生要离开的时候,贝丝突然晕倒,理查德森赶忙将她扶起来……

86.浓雾笼罩中的一座建筑物的废墟。字幕:

第五章 犹豫

87.诊断室·内景·日
贝丝躺在理查德森诊断室的病床上,现在,她已从昏迷中醒来。
理查德森:你需要好好睡一觉。我在花瓶里插上了一朵玫瑰。(他边说边指着放在办公桌子一角的玫瑰花)刚放进去的时候,它有些发蔫,现在又精神起来了。(贝丝一边看着那朵玫瑰花,一边听他说话)你也考虑一下自己吧,从忧郁的状态中走出来。比如跳跳舞什么的,我看到过你跳舞。你喜欢跳舞的。(贝丝无精打采地听着理查德森的话)

88.病房·内景·日
贝丝手里拿着一枝玫瑰花,推开病房的门,看到简不在里面。
贝丝(问护士):简在哪里?
她沿着走廊朝手术室跑去。

89.手术室·内景·日
手术室里,简躺在手术台上,几名医生和护士在忙着给他做手术。贝丝想进手术室。
陶陶(一边关门一边对她说):你在这里帮不上什么忙。

90.教堂·内景·日
贝丝独自坐在教堂里的长椅上祈祷。
贝丝:不要让他死去。
上帝:为什么呢?
贝丝:因为我爱他。
上帝:你不断地这样说,可没见你为他做什么事情。
贝丝(委屈地):我无能为力。什么也做不了。
上帝:那就向我证明你爱他,我就让他活下去。

91.理查德森的居所·内景·晚
贝丝手里拿着一瓶香槟酒和一枝玫瑰花,兴冲冲地来到理查德森的居所。她按响门铃,理查德森打开门,贝丝将香槟酒和玫瑰花递给他,没等理查德森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贝丝已经进入客厅。
贝丝(边说边脱去外套):我来跳舞!
她将录音机打开,和着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音乐,旁若无人地跳起舞来。
理查德森(坐在椅子上,感到莫名其妙):你跳得很好……可是你倒是跟我说句话呀?
贝丝只管自己跳舞,看起来心情十分高兴。她边跳舞边打开香槟酒,倒入两只杯子,将一杯递给理查德森,自己端起另一杯,一饮而进,喝完后继续跳舞。
理查德森(无心喝酒,将那杯酒放在茶几上):别跳了,跟我说话!
贝丝就象没有听见,依然忘我地独自跳舞。理查德森走到录音机旁,将音量调到非常小。
理查德森:贝丝,我们聊聊天好吗?
贝丝(停止跳舞):给我五分钟时间。
她走进理查德森的卧室,将门关上,理查德森坐在椅子里,看到这一切,更加感到莫名其妙。过了一会儿,他听到卧室里没有动静,就走向卧室,将门推开,没想到贝丝赤身裸体地躺在自己的床上,她两只手捂着乳房。
贝丝:过来抚摩我。(她将捂在乳房上的两只手松开,张开双臂)你可以跟我做爱。
理查德森:你听着,贝丝,我们不做爱,请你穿上衣服。
贝丝(失望而气愤地):你不想要我?你不喜欢我?你说过你非常爱我。
理查德森:是的,贝丝,我喜欢你。你把衣服穿上。
贝丝(感到自己不被理解,委屈地):你不明白。(她几乎哭起来)我是善意的。我想我们做爱。
理查德森:贝丝,如果你想跟我聊天,我们可以到医院见。(贝丝真地哭了起来,理查德森走近床边)现在,你把衣服穿上。求求你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你。穿上衣服回家吧。
贝丝只顾伤心地哭,哪里听得进理查德森的话。她将床上的毛毯裹在身上,朝侧面翻了个身。

92.病房·内景·日
贝丝(站在简的病床前):我仰身躺在床上,光着身子……他……他走进来……看着我。(贝丝讲讲停停,显然是在寻找词句)他抚摩我的乳房……呃……然后,他进到我那里面……啊……接着,他就跟我做爱……很轻柔……呃,他很快活。
简已经不能说话,只能靠写字与人交流,他半信半疑地听完贝丝讲述她编造的“做爱”经历。贝丝看到他想问自己问题,赶忙将纸和笔放在他手边。
简拿起笔,吃力地在纸上写到:“谁?”
贝丝(想了想):理查德森医生。
简也想了想,然后笑笑,在纸上写到:“不是真的”。
贝丝摇摇头,想否定他的看法,可是这怎么能瞒得过简呢。

93.村子·外景·日
贝丝骑着轻骑,村子里的几个十多岁的小男孩看到贝丝,贝丝停下车跟他们打招呼。
一个男孩:你去哪儿?
贝丝没有告诉他们就骑车走了。

94.病房·内景·日
理查德森(对简):我们将给你断掉氧气罩5分钟,以便你运用自己的肺呼吸。现在放松,慢慢来。
陶陶(按照医生的吩咐,给简断掉了氧气罩):好了,你开始自己呼吸。……深呼吸(陶陶将一只手放在简的前额),慢慢地。(简按照陶陶说的做了,在慢慢呼吸)很好……继续……(贝丝站在一边看着)好,深呼吸。
看到简的状况没有什么问题,医生和陶陶都离开了病房。
简(声音微弱地叫道):贝丝。
贝丝轻轻答应了一声,慢慢朝简的床边走来。
简(吃力地小声说):你在公共汽车里做什么了?
贝丝:什么汽车,简?
简:靠近我。(贝丝靠近他,轻轻摸着他的前额)我在那儿,(简有些神志不清)我在那儿,在后部,在汽车的后部(简说完昏迷过去)。
陶陶恰好进来。
陶陶(对贝丝):快去叫理查德森大夫。我马上给你接上氧气罩,简。(她拿起氧气罩)你听到了吗?(她将氧气罩给简戴上)你醒醒,跟我说话。

95.汽车站·外景·日
医院门??

 4 ) 生活中的悲剧,悲剧中的信仰

    当我看一部拉斯.冯.提尔的电影时,就心理的预期来讲,跟看一部恐怖片的心理预期相似,看恐怖片是准备被吓着,看拉氏的电影是准备被震住,不是那种强烈的震撼,却足以让你呆在坐位上发一会呆,或者看完电影后半天在心里寻思“怎么会这样?!”。
    提起拉氏的电影,很多人恐怕首先想起的是那部让人看了叫好,却又因看后心理憋闷还不愿意看第二遍的《黑暗中的舞者》。在我看来,早于《黑暗中的舞者》拍摄的《破浪而出》也有这种感觉,甚至两部影片有很多相似之处,可谓一脉相承。同《黑》片一样,《破浪而出》中,导演设计了一个如同黑暗中起舞的塞尔玛一样的角色――贝丝,她同样是个平凡的女人,同样有些“毛病”,同样却有着自己的精神寄托,同样的她也富于牺牲精神,同样的她也在不经意间,毫无察觉的迈入悲剧的结局。
    悲剧往往需要一个幸福,热闹的铺垫,拉氏在这里用的是一场爱情和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这让人想起了电影《猎鹿人》,同样以一场象征着幸福的盛大婚礼开场。贝丝的婚礼并不盛大,却很热闹,她与外乡人简相爱结合,在幸福中她不住的傻笑。但是,在这场幸福的婚礼中,导演已经埋下了日后剧情转折的伏笔,影片一开始就表明贝丝生活的环境是一个保守的小镇,那里的人们对宗教非常虔诚,神职人员和乡绅似的德高望众人士掌握着话语权。而贝丝的爱情是不被认可的,她的婚姻也是不被祝福的,所以在她的婚礼上可以看出一种压抑的怪异气氛。事实上,婚姻往往是人生的一次转折,而我们往往祝福进入这场转折的人生大戏的两人幸福,希望他们转向生活更加美好的一面,而无论是现实还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都有太多的例子说明婚姻,特别是在一种压抑气氛中开始的婚姻往往将生活引向一团糟的局面,导演接下来就逐层递进式的开始了贝丝生命的转折。
    首先在贝丝和简一次次狂乱的性爱和幸福的对视后,简要长期离家前往海上油井工作,对新婚夫妇来讲,有什么比分离更糟糕的事?而在分离时,贝丝一再的歇斯底里的表现又揭示了她精神上的问题,在爱情中有个脆弱的歇斯底里的角色,这样的爱情还能令人觉得稳定?何况这也是贝丝后来更“荒唐”举动的铺垫。接着,贝丝祈祷丈夫归来,多么痴情的举动,她向神的祈祷也确实换来了丈夫的回归,可是确是工伤事故后瘫痪的丈夫。接下来贝丝的丈夫做出了奇怪的举动,他让贝丝去和其他男人做爱,然后回来讲给他听,他告诉贝丝,如果她不这样做,他就会死掉。换了其他人或许不会当真,可是贝丝,这个有些神经质的女人当真了,而简显然也是来真的,而非考验贝丝,于是一出“闹剧”上演了,是的,最初剧中的其他人物,还有屏幕前的我都认为这是“变态”的简和贝丝一起上演的一出荒唐的闹剧,用剧中的医生责问贝丝的话就是,简这个“变态”让贝丝“跟全世界做爱”。
    贝丝有她的精神世界,她常常祈祷又模仿神的声音与自己对话,她对小镇长老宣示的神产生怀疑,她只相信自己心中的神。所以,贝丝的信仰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苦难,这却是她避难的寄托和勇敢的前进的动力。于是,她打扮成妓女的模样与陌生人做爱,她无视简不稳定的病情,总是将简一时的病情向好当作她与陌生人做爱带来的奇迹。于是,她希望简好的更快,她需要更大的奇迹,她不顾危险来到了那艘轮船,面对凶残的船主和水手,她曾经害怕,但是终于为了爱人走入险地。最后,当垂死的她发现简的病情并没有好转时,她不得不承认她错了,她向现实低头了,她也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可怜的死去。而最大的奇迹和最大的悲剧也这样发生了,简真的就此好转,不但逃离死神,而且重新站立,而这时的贝丝已经带着绝望离开,当她在最后放弃了信仰,未能见到奇迹的发生时,这无疑是她莫大的悲剧。
    和《黑暗中的舞者》一样,导演并没有导演一场撕心裂肺或是惨不忍睹的悲剧,而是静静的推动这个过程。拍摄上依然以一种纪实片般的手法拍摄,所以镜头很写实,但是没有后来《黑》片那么强的晃动感。而同样的,本片没有那种绝对的恶人出现,没有让我们在悲伤之余可以发泄愤怒和不满的对象,如贝丝看上去冷酷的母亲,在最后也伤心不已,让我不忍心再责难她;而由于没有赤裸裸的展示船上水手最后对贝丝的暴行,所以也无法让我展开对他们的憎恨;还有那些保守的长老,教士们也是显得迂腐、冷漠但很难令我憎恨。而贝丝事实上又一直受到不少好心人的照料,使得这出悲剧的上演显得顺其自然而又让人无法相信,在拉斯.冯.提尔的电影中似乎总是在向我们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杀机”,那些冷漠的人心,那些狭隘的观念,那些不起眼的小恶都又可能逐步导致令人遗憾的结果。拉斯.冯.提尔通过电影拷问着观众的良心,让人反思平静生活中可能的罪恶的因子,也难怪《破浪而出》和他的《白痴》、《黑暗中的舞者》并称为“良心三部曲”。
    拉斯.冯.提尔同样一再揭示的一个主题还有“信仰”,所以,他的片子虽然显得很黑暗,却又时刻闪现信仰带来的希望。贝丝对爱情有着虔诚的信仰,正因为如此,为了爱,这个柔弱的女子愿意不顾危险,为爱人的生存努力。所以,在片子的末尾,剧中人理解了她的所作所为,理解了一个女人真诚的信仰,而相信观众也理解了她,理解了这个虔诚少女的单纯信念。在片子的最后,导演献上了一个超现实主义的结局,简将贝丝的尸体偷出,将她的尸体沉入海中,而第二天,简和工友们听到了悠远的钟声,抬起头,他们发现那是天堂的钟在摇摆,贝丝终于破浪而出去敲响了天堂的钟,划破天际,让人微笑。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244216.html

 5 ) 每个章节的配乐

图片版 http://www.douban.com/note/509724100/

第一章:新婚(Chapter One:Bess Gets Married)
All the Way from Memphis
Written by Ian Hunter
Performed by Mott the Hoople

第二章:蜜月(Chapter Two:Life With Jan)
In a Broken Dream
Written by Python Lee Jackson
Performed by Python Lee Jackson and Rod Stewart

第三章:孤独(Chapter Three:Life Alone)
Cross Eyed Mary
Written by Ian Anderson
Performed by Jethro Tull

第四章:罹难(Chapter Four:Jan`s Illness)
A Whiter Shade Of Pale
Written by Keith Reid and Gary Brooker
Performed by Procol Harum

第五章:怀疑(Chapter Five:Doubt)
Suzanne
Written and Performed by Leonard Cohen

第六章:信念(Chapter Six:Faith)
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
Written by Elton John and Bernie Taupin
Performed by Elton John

第七章:牺牲(Chapter Seven:Bess`s Sacrifice)
Child in Time
Written by Jon Lord, Ritchie Blackmore, Ian Gillan, Roger Glover and Ian Paice
Performed by Deep Purple

第八章:葬礼(Epilogue:The Funeral)
Life on Mars
(theatrical version of film)
Written and Performed by David Bowie

 6 ) 爱情

本片讲述了一个被笼罩着浓厚宗教气息的村子里,可怜得使人心痛的爱情故事。
没有激烈的煽情处理,缺少悲剧性的脸庞,连人物都显得过于平淡。故事在爱情之中产生,爱情在故事里延续,一切都那么自然,可接下来的

故事却不那么平淡了。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搞得破碎不堪,爱情也在暗自哭泣。失去求生意识的男人仅靠着欲望而残喘,深爱丈夫的女人为

换取奇迹而做着可怜的付出,这一切都只为了爱情,只为了延续他与她之间的爱情。
爱情永远属于悲剧的的牺牲品,失去了悲伤也许爱情就不再是爱情了。拉斯·冯·提尔式的独特爱情,看后没有眼泪,但心里却流着伤心的血

 短评

拉斯冯提尔的“痴情女苦情戏”,圣徒般的女人为爱痴狂献祭给了整个小镇,而结尾的圣钟敲响更像是耶稣受难后对世人精神的洗礼和训诫。冯提尔用宗教式的寓言故事来蔑视、讽刺宗教本身,想到《幸福的拉扎罗》则是用现代的寓言呼应圣徒的虔诚。冯提尔的偏执狂(疯子)属性带来的往往是毁灭,而毁灭本身充斥着变态的快感。

9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很遗憾,按照古老的习惯,任何一个人把爱情当作信仰,最终都会有悲剧的结局。

12分钟前
  • X
  • 力荐

Emily Watson的演出是“一生一次”那种级别的。

15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深情既是一桩悲剧 必得已死来句读。 实在不喜欢这片,女主的太过依赖自私 让事情都走了样 爱情不应该是这么揪心的

20分钟前
  • 妄想代理7
  • 还行

别跟我说你善良。也别跟我说你喜欢善良的人。人们向来歌颂执念,是因为人们从心底不相信执念。其实拉斯冯提尔片中的人物都是异化的,却恰恰最贴近社会的教条。他质疑一切,如同在血液之中播撒一场瘟疫。

2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拉斯冯特里尔自始至终是个疯子,难入法眼。

2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如不因前几天才正准备看狂恋大提琴 | 想搞重的 最后还是虚的 | 如真的恶 吐后怎会拿右手扶帽 | 佩服自己 两个半小时就这么坐下来 ARTE前 原来是解决块状化之方 | 其实想打4星 但那是"推荐" 念及已太神叨的 不能推 | 我是说怎么看的时候不禁想起黑暗中的舞者呢!

31分钟前
  • 不是方先生
  • 还行

查拉图斯特拉下山,在森林里碰见一位白发老圣人。老人见查拉图斯特眼睛纯洁,口角上下却藏有一点邪恶,走起路来像舞蹈。查拉图斯特拉说他因为爱世人,所以要去往人世。老人宣称他只爱上帝,不爱世人。告别老人,查拉图斯特拉继续下山,心中惊诧老人竟不知上帝己死。

35分钟前
  • 花地
  • 推荐

又一位holy fool。女性受害以满足男性幻想,女性死亡以换得男性重生。拉斯确实是宗教权威、封闭社会和男权社会最一以贯之的控诉者(至于这种控诉是否有深度和有效则是另一回事,个人非常不喜欢把“goodness“放入讨论之中)。| 35毫米胶片拍摄,扫描成数字文件,再把修改过的画面重新洗印成胶片,获得了水洗褪色的画面颜色。

38分钟前
  • Trillian
  • 推荐

这样的电影,有点艰涩,需要一种定力来观摩,我不很感兴趣。

39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

又是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人.我想我是不是应该开一个神经质的女人的豆例了.

4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1.曾经看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百子湾厅要在2017年4月16日放映《破浪》就关注这部电影了,当时在天津的我没有特地赶去北京观影就打算后面独自找来看一下,结果一拖再拖,直到2022年8月10日才终于观影了;2.拉斯·冯·提尔那么爱英格玛·伯格曼,然而他导演电影的风格却感觉与伯格曼相差甚远,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中他埋怨伯格曼与托马斯·温特伯格关系密切却没与他联系,我现在不禁怀疑伯格曼是不是不太喜欢他的电影?…… 3.影片中间的部分剧情台词不时让我联想到获得第77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2004年电影《深海长眠》: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人觉得“痛苦地生活不如痛快地死去”;……

4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油画绘片+部分动态划分章节,教堂钟的缺失与重回--女主新婚/犯教与死亡构成讽刺。以自我与上帝对话,虚构上帝。自我即神谕,充沛即他人。好像一个正反打都没有。

48分钟前
  • 闵思嘉
  • 还行

"the deceased was suffering from being good. perhaps this is the psychological defect that led to her death."

53分钟前
  • 林檎
  • 还行

It's all about how to prove your love...看到后面有点看不下去了....

57分钟前
  • raisonneur
  • 还行

昏黄的现实与灿烂的梦,冯·提尔一如既往地将他对男性女性的见解投射到银幕中,荒芜刮风的山坡和被宗教束缚的小镇,看似蠢笨的女孩看着路边野兔,心底是善良和可爱,而这座小镇则开始显现其恶毒的面目,在阴暗扭曲矛盾的山穷水尽后,我们在最后开始相信,这确实是一个“因爱之名”的故事。

1小时前
  • TWY
  • 推荐

丹麦导演的这三部曲其实让我后悔看过。。。女主角都带点神经质,然后一种怪异到偏执的念头促使她们去做导致最后的悲剧的事情。。。可是即便bess的丈夫活下能行走,selma的儿子可以治愈眼睛,失去了她们,那意义又何在?导演一直在讲一种类似变态的女性牺牲。。。

1小时前
  • 蘭女
  • 还行

画面的镜头不停地摇晃,看得我晕晕乎乎的,是为了然大家感受到贝斯的痛苦,纠结吗?很不舒服。而且,我觉得应该让简和贝斯一起死去,想他那样瘫痪了这么久,忽然让他站起来,这是不是因为贝斯用她所谓的爱去拯救了简?那样,如果贝斯不死,那她会更加深信不移。不过,那样就没人取运贝斯的尸体。。。诶

1小时前
  • Hephaestus
  • 还行

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实在讨厌Emily Watson

1小时前
  • hitchhiker
  • 还行

艾米丽真正小兽模样,圆眼时刻流露着不安,依赖性,楚楚可怜,但会在意外的地方变得狠厉坚强。她说,每个人都有专属的天赋,我的是能够相信。只是她悲剧在分不清爱与信仰。粗粝的海风荒凉的镇,没有钟声的教堂以及被诅咒的葬礼。是被剧透了近十年才终于观看的电影,谈不上喜欢,但一定忘不掉。

1小时前
  • 水仙操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