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灭2021

剧情片法国2021

主演:本杰明·瓦赞,塞西尔·德·弗朗斯,文森特·拉科斯特,泽维尔·多兰,莎乐美·德瓦斯,让娜·巴利巴尔,安德烈·马尔孔,路易多·德·朗克桑,热拉尔·德帕迪约,让-弗朗索瓦·斯泰弗南,Candice Bouchet,让-玛丽·弗兰,Saïd Amadis,Isabelle de Hertogh,Laurence Ferraro,让-保尔·米埃尔,亚历克西斯·巴尔博萨,米歇尔·克莱门特

导演:泽维尔·吉亚诺利

播放地址

 剧照

幻灭2021 剧照 NO.1幻灭2021 剧照 NO.2幻灭2021 剧照 NO.3幻灭2021 剧照 NO.4幻灭2021 剧照 NO.5幻灭2021 剧照 NO.6幻灭2021 剧照 NO.13幻灭2021 剧照 NO.14幻灭2021 剧照 NO.15幻灭2021 剧照 NO.16幻灭2021 剧照 NO.17幻灭2021 剧照 NO.18幻灭2021 剧照 NO.19幻灭202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03

详细剧情

  Lucien是法国19世纪的一位充满抱负的年轻诗人。他离乡别井,告别以印刷为生的家族前往巴黎碰碰运气。在这座五光十色的城市裡,Lucien意识到自己来到一个充满谎言,一切以利益主导的世界。在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里,政治、感情、名气、灵魂... 万事也皆可买卖,每名 记者都变成了大作家。Lucien尝试爱,尝试挣扎,尝试在一切幻象中求存。

 长篇影评

 1 ) 缅怀法国荣光

罪恶大道的纷繁熙攘活色生香,难道是翻拍马塞尔·卡尔内(Marcel Carné1906-1996) 《天堂的孩子》?恍惚间于连和市长夫人情挑红尘,又以为翻拍《红与黑》。虽然原著持批判法国社会的态度,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丝毫没有遮蔽司汤达和巴尔扎克的一颗荣耀之心,法国电影也一直传递这份荣耀。 如果将2021年的《幻灭》更换为英语对白,很难分辨是否好莱坞出品制作。百年来,法国人在与好莱坞竞争中不断探寻自己的电影叙事,1945年《天堂的孩子》到达一个峰值,也更接近好莱坞,不断抗衡不断合并,终于,只剩下一种方式存活,唯有致敬马塞尔·卡尔内。 声色犬马鸡鸭牛猴,缅怀启蒙运动之后文化空前繁荣自由的副产品,就是讽喻当下互联网流媒体时代的互相倾轧。包括原著者巴尔扎克和导演,共四位编剧打磨的故事,近2000万欧元的豪华制作告诉我们,现在与巴尔扎克笔下社会并无二致。

 2 ) “上流社会”这个梦,榨干了多少年轻人

人总喜欢追求,而且是朝上追求。这种向上无疑是想要改变自己的现状,从而让自己跃升到另一个阶层当中。当然,这种追求也可以说是奋斗,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自己不断地朝前走着,不断地获得之中,直至自己来到自己想要的某一个阶层。尤其在当下,跨越阶层似乎是每一个人都想要去做的事情,然而阶层的跨越并不代表着当你来到某一个阶层之后就会被人所接纳,这样是不是残酷了些?抱歉,这个道理很多时候都通用。

看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观众们自然对于这一点心知肚明,但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可不是那部电影。《幻灭》改编自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本片依旧是在为我们讲述一个传统的故事,当阶层跃升发生之后,主人公的命运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

吕西安是一个印刷厂的小工,当然,这是他的家族企业,虽然从事着印刷行业,但吕西安自己却有着一个文学梦,他喜欢诗歌,喜欢文学,喜欢畅想着自己跟上流社会的贵族一样的生活,然而当梦醒来之后,吕西安却总是发现自己的现状依旧冰冷,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吕西安抓住了一个机会,他决定要举全身之力为了自己的梦想搏一把。

吕西安来到了巴黎,巴黎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这个是城市代表着梦想,承载着辉煌,这对于一个爱好文学的人来说,尤其是对于一个乡下人来说,吕西安被眼前的花花世界弄迷糊了,他迫切的想要融入到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跟自己之间的距离好像比乡下时候自家的印刷厂跟贵族的城堡之间的距离还要远。吕西安一方面很迫切的想要追求眼下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不得不接受自己以及是一个失败者,这一次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大城市的失败者依旧是失败者。

即使吕西安身着华服来到上流宴会之上,他依旧是被人瞧不起,没有身份的加持,吕西安在巴黎一文不值。但就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报社的记者,并很快跟他打成一片。记者带着吕西安来到了报社的世界,在那个时代,报纸俨然承载着一切,这种承载就跟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有着印刷行业知识且有着不俗的文学修养的吕西安很快的融入到了这种体系当中,并飞速的成长为一个更加有价值的记者。于是,吕西安发达了。

发达后的吕西安纵情声色,且有了一个对于自己死心塌地的女演员作为伴侣,两个人的阶层并没有本质的提升,但是虚名之下,吕西安飘飘然了,他提前预支了稿费但却将其花在了讲排场之上,甚至于邀请各种名流来帮他背书,吕西安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完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阶级跃升,然而眼前的一切好似一场梦,吕西安的身后,一个巨大的黑洞正在逐渐的朝他靠近。

迅速积累着的财富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使得现实中的他丢掉了判断力,他将自己的成功看作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却忘记了这种表面上的成功有多么的不稳固。一件小事之后,吕西安成为了两个派别争相拉拢的对象,然而当他背叛了其中一个走到了另一个当中之后,却发现现实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吕西安一夜之间体会到了“人间情感”,他所获得的一切如梦幻破碎,吕西安依旧是一文不名,甚至于连之前的生活也彻底地丢掉了。

看到这里,基本上对于本片的核心内容,我们大家都会有一个直接的观感。纸醉金迷的生活到头来不过梦一场,这是吕西安所遭遇到的,同时也是对于我们所有追求完成阶级跃升者的一种警示。像吕西安这样的年轻人,他们都有梦,但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或者说梦想到达的地方究竟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去追随的地方,这一点有疑问。

吕西安究其一生想要去追求的生活或者说是群体并不愿意与一个完成阶层跃升的人走在一起,虽然他们可能有着表面上的媾和,但是内心深处,他们这群人对于吕西安是有着本质的排斥的。吕西安忙忙碌碌好一阵子,终于完成了跃升之后,他迎来的不过是另一种的尔虞我诈,这种虚伪并不是他一开始想要去追求的梦想生活,然而即使这样,当生活再一次向下,吕西安总是会被轻易的抛出来。

他努力了很久终于爬了上去,然而却被别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他彻底剥夺了参赛机会。这对于上流社会来说不过是一次玩笑,但对于吕西安而言,这样的失败,只要一次就可以让他万劫不复。他拼命的努力完成了阶层跃升,到头来的贵族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他依旧是个打工人,喜剧继续上演,不过换了人间。

……

你好,再见

 3 ) 抛开 幻灭 感悟 觉醒

自由 文化与阶级撕扯的年代 喷薄而出的是灵魂的不羁 随性 狂妄与写意 不经意敲打着混沌和虚伪 各个阶层的真实吟唱 宣泄着那个年代的压抑 只有在欧陆文化的中心 才能唯美的呈现 自由文明的开端 交织着腐顿的文化挤压 欲念裹挟着锈蚀 摧毁着逆现实主流的存在

当眼神碰撞 灵魂绞杀 震动的是最初向往的真挚和情念 衍生出迷失 妥协 坠落的现实 是内心的不甘和不解 加速了魔念 如何摆脱 可能会有这么一天 但这个过程需要摧毁和沉淀 需要明白最初的自由 必须经历虚荣和侵蚀 再 立足于阶级和政治之上 可能 繁荣在世俗与高雅的相互渗透之中

腐朽的高贵必会消融 文化斗士的成长 经历着所有不解和鄙夷 坚持着自己的狂放不羁 他努力 可能也是是羁绊 塑造了一代甚至是几代自由文化的灵魂 乃至今日 在那片激斗 随性 探索的土地上任有着当初的向往 唤醒 真正的道德 社会 政治和艺术 实现真正的觉醒

幻灭 到来 觉醒 永恒

 4 ) 巴尔扎克《幻灭》新解读

本版《幻灭/Illusions perdues》通过巴尔扎克经典《幻灭》的故事和其所处的19世纪的法国社会现实,而内涵上依托当下时代热点,是一部值得品味的著作改编电影。

讲述的是一个充满灵性的青年诗人,为了生存、为了欲望、为了虚荣、为了复仇、为了爱与救赎;如何在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巴黎罪恶大道;从默默无闻乡下少年,凭借自身的才华于努力,成为举世瞩目的著名记者;而后又因内心的迷茫,被各种饱含欲望、嫉妒、阴谋的敌人撕裂,而后落寞的谢幕。

选角造型和画面场景的营造方面,也将19世纪的巴黎各个阶层的真实场景演绎的可圈可点。

影片将视点集中在原著背景关于“新闻媒体”这一特定产业上,评论、炒作、诋毁等各种手段从内核与当下无异,给人一种跨时代的共情,当今的网络、自媒、推手又何尝不是呢,幻灭终将到来,哪些才是永恒的?

 5 ) 幻灭的是自己

太喜欢这样扎扎实实的名著电影了,而且看这样的电影是要读过小说了解历史并热爱彼时文化才能感受到的,那种做作下的无奈与自然是真的好看的不要不要的,当然我不知道为啥还要有旁白的插入,可能是给不了解那段文化的人以贯穿,但是旁白的加入就略微的会让整个电影有一下的剖离感,也是一种遗憾。

瓦赞的表演又进了一步,当然不是仅仅因为他的颜,哈哈哈,他最近会开始慢慢地控制眼神了,虽然他的眼睛也很吸引人,当然这就是上天给的饭呀,莫嫉妒。瓦赞最后还是因为面子而丢失了最爱他的人,而最爱他的人也因为最终还是在病痛中离去,在失望中丧失自己的生命,而一世悲哀,但这不就是演员的50%归宿吗?而瓦赞,终究也明白了,在名利场,越强越拥有一切,而当强者有了弱点时,便是最危险的时刻,而这个弱点恰恰是人性之情感深处,假如需要这份情感,激流勇退,不失为国内前车之鉴的参考之榜样,名著就已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教育了,只是现在的人读书少了而已。

最后的湖水,不管冰凉与否,那缕照在平静湖面上的暖阳才是他的重生,而这个重生是用尽了爱的代价。

 6 ) 假新闻和辟谣,都是生意,200年前的巴黎文人就已经明白

“假消息有一个特定术语:鸭子,轰动一时的假新闻,就如同野鸭互相追逐。为了引起轰动,一家报纸可以刊印任何传闻,无论真假,不会有人在乎细节。这些人懂得,假新闻和针对它的辟谣是两件事,唯一重要的真相,就是销量。所以假新闻或者说鸭子,都无人治理,至今也一样。”

2022年法国凯撒奖最佳影片《幻灭》的中段,伴随着19世纪初巴黎两家小报合并时、激奋人心的庆典,画外音说到。

确实,“至今也一样。”不知真假的新闻,和接踵而至同样不知真假的辟谣,最近成了我们生活里新的日常。丰县、俄乌、上海,消息与辟谣,都和200年前的巴黎一个样。此刻,2022年4月14日14:58,在微博输入“辟谣”,头三条分别是:1、看到一条辟谣消息,说钱太太人没事;2、#上海辟谣网传有卧底在楼宇里播毒#;3、#上海辟谣团购肯德基致55户居民感染新冠#。

电影《幻灭》,改编自巴尔扎克同名小说。读过这位文豪原著的人,自然不会满意太满意导演的“节选”。但不读书的我认为,片中高频出现的“金句”,理应也出自语言大师笔下,很大部分,也似乎要成亘古不变的真相了。

本杰明·瓦赞扮演的男主人公吕西安,是为在外省印刷厂打工的年轻诗人,因才情而跨阶层地征服了侯爵夫人。悲剧的基础在于,这种征服只是短暂的,阶层势必不可跨越,至今也一样。两人私奔至巴黎后,迫于社交圈压力,两人关系也就被单方面终结。于是,一则以写作技能为武器的复仇好戏上演。

在小酒馆,吕西安结识了文娱小报主编鲁斯托,得知,“一个剧院会为好评付钱给你,接着你向他的竞争者提供一篇差评,然后继续提高赌注,无差别写一篇好评一篇差评,署上不同名字,就能财源滚滚。”那个勒索为王的时代,剧院和妓院林立的林荫大道,就是文人们的地盘,此地财源滚滚。

显然,早在200年前,巴黎新闻业的文人们,就已经掌握了左右手互博的吃饭技能。这不像极了当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风景?经常一篇建议“静下来10分钟”好好读一读的“深度好文”,刷屏朋友圈几小时后,成为撕裂朋友圈、识别SB率的又一好工具。第二天,另一篇观点相左、驳斥前文的雄文继续刷屏、继续被叫好。有心人一番辛苦查阅后,会惊讶发现,两篇收割了大量情绪、流量和打赏的互斥好文,竟都来自同一家内容生产和运营公司。而后,再来一篇如“台湾老师是怎么教导学生看待威尔史密斯颁奖礼掌掴事件”的好文出炉,继续霸屏,教导人们要有独立自主的思考和见解。这当然不是说,课堂教导也来是收割情绪流量,而是不自觉地又迎合和引导上分裂而扭曲的公众思维。而且,从一开始坚持自我就一定值得肯定吗?难道就不存在不跟随人云亦云的观点发展和变化吗?

电影中200年前的巴黎,是从剧评和书评引导公众情绪。剧场里,甚至早就有了职业氛围组,且煽动方式和能力远超现在。光头辛加利,是一位职业起哄组的粉头,接受最后一分钟的报价最高者,将订好的烂番茄瞬间变为新鲜百合花,扭转乾坤。

巴黎两家自由派小报强强合并,出版人隆重将文娱高手鲁斯托,推为主编,高赞道,“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良心”,全体采编在得意的自嘲中狂笑。鲁主编跟着发言:“通知所有剧团、作家、演员、赞助商和音乐家,每篇文章不能低于150法郎。我们的编辑守则很简单:将可能看作真理。”从此,报社变成了商店,新闻、辩论和观点是其中的商品,向公众出售一切他们想听的。记者们就是语言的零售商。

金句频出的电影中段,小报合并后,对一部新近作品,巴黎采编们又是怎样决定褒贬秩序的呢?方法是办公室的一只猴子,看它的小手摸向司汤达还是夏多布里昂。这当然是几年后狄更斯在双城记中所定义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这确实也是报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阅读和八卦需求,促进着印刷机的进步。广告开始勾引读者,售卖他们原本不需要的东西。剧场的那位职业起哄人,甚至发明出踏板掌声机,名为“荣耀机器”。

这么对比看来,200年后的舆论场,难道摆脱了文娱八卦趣味,而专注公共重大舆情事件?当然没有,只是从粉丝对垒到三观撕裂,早已从文人掌控的传统媒体,下放至公众手机。另一部2018年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指导的法国电影《双面生活》里,角色们争论着移动互联带来的创作下放,其实会不会更促进文学的进步,哪怕当下的文学只是段子。

《幻灭》通过一场文学差评稿的起劲讨论,阐述传统报业的书评压根就不需要深刻理解,甚至不需要读书。“一本书感人?就说故作感伤;古典气质?就说匠气;有趣?说它肤浅吧;充满智慧?那它就是做作;启发民众?一定在哗众取宠;结构清晰?老套极了;个人风格突出?那是言之无物;体量宏伟?作者令人困惑没把握好;充满奇思妙想?彻底就不连贯嘛。”从传统报业到专业公号,这套评论八股语系,至今也一样。

可能是太过于依赖巴尔扎克的频频金句,电影本身并不能说是出色的。其中对主角吕西安笔头功夫的描述,更是做了一场实在没有信服力的夸大场面。一出戏剧过后,像人体素描画家那样,吕西安端坐在以后成了他爱人的女演员面前,上下打量着快速动笔,完成了一篇主要赞美演技的剧评。带着复仇的笔杆子,抛弃吕西安的贵妇所属的保皇派,感受到了自由派文人的威胁。举债迁居豪宅的吕西安,也迎来了新闻皇冠加冕的高光时刻。出版人上前,向跪下装作授勋的年轻人说到,“优秀骄傲的骑士,毫不畏惧也毫无原则,以不诚实、假新闻和广告的名义,我为你受洗,成为记者。”

对新闻的嘲讽和记者职业的自嘲,贯穿影片绝大部分时间,也实在应景当下可谓消失殆尽的新闻业。疫情以来,我们不该早锻炼出把新闻当连续剧看的“阅读方式”了吗?内外环境决定的道德之外,当然也与当代吃瓜人不再能憋得住一泡尿的功夫有关。这与200年前的巴黎很不同。

如片名所指的阶层“幻灭“悲剧,几乎被对报业无节操的狂欢式呈现所掩盖。在金钱和复仇追逐中忘了自己文学初心的吕西安,被保皇派媒体收买,又被自由派利用。短暂的王冠必将失去。吕西安的年轻恋人终于成了舞台上的女主演,将要完全失去权力的“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窗棂间的窥探视野下,试图搞到巴黎贵族圈“身份证”的外省人,目睹着氛围组粉头最猛烈的火力。

 7 ) 世间尽是被困的灵魂

一个圈子,如果跨越不进去,也许后退一步,是海阔天空。可人有时候偏偏就是执拗,拿起很容易,放下很难。有野心的年纪,怎么能放弃了追逐呢,可现实时常是打脸的,就会给你沉重的一击,告诉你:你不配。人最难走的路就是心理历程。毕竟成功的人是少数,大多数获得了满心的沧桑。不得不宣布自己的“失败”,但是,什么算是失败呢。也许自己得到的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生命模式和生活方式。人总是拧巴的。

不自信会让我们漏洞百出,在一无所有时不如就简单朴素,真实自然。重要的是内心的力量和真实的才华。他极力讨好的圈子,其实也不过如此。距离很远,但人性相同。多么高贵,多么优雅,还是一样的在身下。所有的,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不需要对任何人感谢。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伯乐。自己不够强,无论怎么样的真诚,真情,实意,讨好,希望会被无情的抛弃。关键是自己的价值。都很现实。保暖才能思淫欲,老祖宗早就把故事讲给我们听。可我们就是要叛逆,起初都会觉得爱可以战胜一切。但只可惜,成人的世界大多数时候都是凶残的。权衡利弊也许成为了必修课。

真实一点,无欲则刚,做好自己,也许不会被现实很多的困扰绑架,一切都只是虚假的梦幻泡影。好的,坏的,终将消散。不如大胆一点与释怀一点。一切无所谓,但只为了让生命精彩一点。接受人性,原谅人性,原谅只是放过自己,让自己好过一点。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即使历尽沧桑,苟延残喘,把生命坚持到底。看看到底什么样。起落起落是每个人的人生。深入到每个圈子,就会发现世间尽是受苦的人和煎熬的灵魂。

 8 ) 伟大的巴尔扎克

这部作品是根据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的同名小说改编,在今年第47届法国凯撒电影奖上获得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十四个奖项或提名,这也体现了法国对两个世纪之前大文豪巴尔扎克的热爱。 本片是叙事体形式,单一故事线,以第三人称讲述的方法,记录了18世纪法国小镇青年诗人吕西安在巴黎新闻界为了名利理想,奋斗、成功、失望、毁灭的故事。导演、编剧把巴尔扎克对18世纪法国巴黎的描写作了生动演义。当时社会阶层等级严重,贵族阶级和新兴民主资产阶级利益的争夺,社会名利涌动,荣辱得失,此起彼伏,平民年轻人们随波逐流,名利转瞬即逝。 影片的服装、建筑、道具完美地再现了18世纪法国各个阶层的典型风貌,富丽堂皇,又透出沉腐奢靡的气息,艺术设计与当时的社会氛围十分的相称。 巴尔扎克这部伟大的小说,不但是精确地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青年理想的幻灭,更惊讶的是,具有无与伦比的现实参照作用,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文艺界、娱乐界,新闻界种种的幕后资本的操作的潜规则内幕,令读者对现实的折射参照作用是如此的强烈,简直怀疑是巴尔扎克在现代复活以后写的一部最新小说。套用一句俗语就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

 短评

美貌、才华、野心;挣扎、奋斗、沉沦。能把这六样东西讲清楚的名著改编电影都不容易。拍得很工整,当然支撑我坐满两个半小时的还是独挑大梁的本杰明·瓦赞,又帅又敢脱的美少年都是折翼天使555~

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这么多男人,为什么没有男人之间大做爱的戏?为什么!?为什么!?

5分钟前
  • Spy Liu🌈
  • 还行

理想与现实的困境,爱情与阶级的鸿沟,试图挤进奢华富贵的上流社会,却沉溺于纸醉金迷和靡靡之音。投机取巧或许能土鸡变凤凰,但利欲熏心到头来只会落得满盘皆输。巴尔扎克笔下的Lucien,俨然成为了一个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

9分钟前
  • Captain_C
  • 推荐

不觉得这是电影,这是有声书。

13分钟前
  • 德小科
  • 较差

拍的很商业很华丽,看得出投资蛮高。可是问题是旁白也太多了,甚至把交代人物内心活动的任务也交给旁白了,真的是有点懒。前半段Lucien成名前节奏还不错,可是到了后面Lucien开始命运起伏了之后就开始赶进度。而且各位演员的表演也有点不平均,Lucien的演员表现还是比其他人稚嫩了不少。明明是可以拍成Barry Lydon那种史诗气质的片,可惜了。

18分钟前
  • VincentP
  • 还行

本来只想看个电影,误打误撞参加了法国电影月的活动开幕。如此似曾相识的场景,如此熟悉的大环境,彼时即此时,相信看到最后的人,都会恍然大悟一番最后一句台词,好一个“剧中剧”。沉沦的人极尽沉沦,高傲的人极至高傲,而不上不下的那个,成为了主人公,他更有故事更有说头更令人津津乐道更挣扎更drama。剧中情到深处的船戏,也丝毫不让人感觉色情法语电影的魅力也在此。还想再看几遍。

21分钟前
  • 我要我的回笼觉
  • 力荐

「幻灭」可谓是一次非常扎实(毫无创新)的戏剧呈现,人物的姿态被华丽(做作)地倾泻出来,戏谑(自大)的语气被(生硬)安置在情景的各处,流畅而又惊诧(无趣 过誉)。卢西安沉醉于声色犬马的巴黎(趋近于零的说服力),却仍眷恋诗歌爱情的闪光(令人疲倦的矛盾与挣扎),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理想主义自缢者形象与其它青年作家故事同样脆弱撕裂(老套),巴尔扎克原著的魅力在影片中熠熠生辉(除却文本,影像部分完全不值一提),足以带人们回到那个思想被党派之争碾碎的19世纪(现代性的延伸匮乏),多兰的第三视角旁白确实为之增光添彩不少(仅剩的亮点)。这个极具张力(无节制)的故事最终能够警示(说教)和启迪(造作)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两个相互纠缠的灵魂,稍不留神就会被时代的迷雾所无情吞噬。——来自您熟悉的朋友吕邦普雷(夏东)

25分钟前
  • 低级趣味
  • 推荐

经历繁华与幻灭,对于一个立志成为作家的年轻人是多么好的际遇,但他最后转身离开了,把素材留给了那个旁观者。改编也尽力关照了当下,总体还是不错的。

26分钟前
  • 苏莫
  • 推荐

19世纪初的法国新闻业,早已学会和习惯了左右手互博,如今天靠贩卖对立情绪、收割流量财富的公众号。假新闻和辟谣,是同样值得报道的两件事。以戏剧和文学批评为开头,自由派的报业因此致富,也给保皇派留下可供碾压的口实。也如我们的新闻黄金时代,富有文学才华的小镇青年,来到都市大小报社,暂时埋没文学理想而靠笔杆子创收。幻灭来得也快,如戏中戏的《埃及艳后》,不是那个阶层的终将退位,在窥视舞台的一切旁观吃瓜视角下卑微退位。没看过巴尔扎克原著,不知道改编程度如何,但故事确实很好,就是男主角对着演员像画素描般写完第一篇剧评那段实在太扯。

27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原著粉狂喜! 完美还原!全场爆笑!

29分钟前
  • 铃铛搞
  • 推荐

@小西天。1.旗帜鲜明地喜爱本片所谓旁白的有声书式使用。巴尔扎克这类作家本就是强在场性叙事者,行文间的嬉笑怒骂、辛辣尖刻无法只靠纯电影语言书写的情节剧实现。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幻灭》跟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情节与主题几乎一致但影视改编前者无人问津而后者一拍再拍的缘由。本片的旁白插入得流畅丝滑,既保证了叙事的风格化,也让观众透过影像得以感受到原著作者的气质。部分段落的预叙更制造出比悬念更强的张力。2.二百年过去,技术演进,媒介迭代,观念革新,但所谓媒体与文坛,生存之道似乎从未更易。3.名著翻拍遇冷且有限作品几乎都充满了自负又拙劣的当代重写的今天,看到这样一部谦虚而扎实的改编作,真是神清气爽。p.s.今日资料馆差评:映前官样文章磕磕巴巴双语读稿会,下次别搞了。观众花了钱买票,凭什么被你们绑架听20分钟这种东西?

34分钟前
  • 奥兰少
  • 力荐

4.5巴尔扎克是善良的,他让吕西安在经历了理想的幻灭后仍然能活下去,但这个被金钱、权力与虚荣所绑架的社会究竟会往哪里走下去了?这个在文学与艺术中寻找价值的年轻人最终败在了那一丝丝虚荣之上,名字在电影中成为了他的阿克琉斯之踵,击穿了尊严的铠甲,在看清了现实之后,在被一场游戏玩弄之后,在牺牲掉所爱之后,内森在最后说,幻灭是每个作家必须经历的,你会感谢我的,指鹿为马、逢场作戏的假面,戏剧场上的演员反而是真实的,但坐在下面的观众却是戴着面具的演员,迷失在浮华世界的宿命,巴黎会为理想与才华打开它尊贵的大门吗?还是这终究是丢失自我之地,不管是邪恶的、嫉妒的、真诚的、可惜的,生活总会以相反的面貌让你学会与看破面具后的脸,电影非常尊重原著的同时加入了幻想场景等诸多的现代元素,让电影有了些迷幻与虚无相伴的意味

35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这是年轻诗人的幻灭 更是复辟王朝的幻灭;巴尔扎克的内容总少不了金句

37分钟前
  • 超人叔叔
  • 还行

扎扎实实的大部头,各方面都很平均的发力,细腻敏感得还原了文学巨匠的精神和内核。男主角很有看头,稚嫩但极具魅力。就是电影本身的可看性差了点。

39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县城文青的爹是当地土著,妈是去三线建设的阿拉上海人。文青去上海追求文学梦后,被纯文学刊物拒之门外。经过高人指点,他进入了新媒体行业,尤其擅长收钱给新片写好评,再收一遍对家的钱下黑通稿。闲暇时,日日追热点炮制100w+爆款文,并很快赚得盆满钵满。可文青骨子里很是鄙夷,还惦记着出诗集和转户口到老妈故土(上海市黄浦区)这事,最终被上等人重捶。他准备回县城了,见证一切的局外人提笔写下《小时代:幻灭时代》。——————————————不是我瞎编,是史诗巨作只拍出了地摊文学的感觉。And,到底是谁选泪沟哥本杰明挑大梁的?文森特和多兰都比他好太多了!不过,文森特什么时候能瘦回当年啊?本片旁白最好,功劳归于巴尔扎克,和导演无关。

44分钟前
  • 妙脆吱吱
  • 还行

nethan一出场我:他要不是同性恋我吞一千斤铁。哦原来他就是多兰

49分钟前
  • 两头烧蜡烛🌕
  • 还行

借用小报的批评方法:结构工整但并无新意。看完之后影像几乎没有留下印象,只会记住这个故事及其中个人在阶级壁垒前和斗争大旗下被撕碎的悲剧性,但那大部分是巴尔扎克的功劳。(当然也会记住少年的美丽肉体)7/10

51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很久没有看到过经典文学名著改编的新电影了,这部改编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同名小说《幻灭》的新作,非常值得观看!巴尔扎克堪称文学巨匠,可我们上中学、大学时就看过一部他的作品改编电影《欧也妮.葛郎台》(还是前苏联拍摄的),风靡一时,引得多少学子们去读他的数十部的《人间喜剧》大部头小说!那时候公映的改编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狄更斯的《孤星血泪》、莎士比亚的《汉姆莱特》、托尔斯泰的《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等等,都成为了那一代青年人走进人类文学戏剧大师们宝库的引路人。电影比连续剧短、精炼,也更容易普及。本片获得去年法国电影的最佳电影奖,可见也得到了作家祖国人们的认可。主人公吕西安是个于连式的典型人物,一个应该被记住的文学形象。

5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我觉得很久没看到扎扎实实拍好名著的电影了,当然一部分也是归功于巴尔扎克的剧本,这本子用来阐述当下的演艺圈及上层社会和媒体圈乱象依旧不过时,人类真是毫无进步感

56分钟前
  • katherine
  • 力荐

更像是一部19世纪的历史书 燃起我对原著的兴趣

1小时前
  • 不是洪水猛兽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