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女萧萧

剧情片中国大陆1986

主演:娜仁花,邓晓光,张愚,倪美玲,管宗祥,刘清,曾鹏,吴文斌,张帆,贾大中,唐元通,蒋红

导演:谢飞,乌兰

播放地址

 剧照

湘女萧萧 剧照 NO.1湘女萧萧 剧照 NO.2湘女萧萧 剧照 NO.3湘女萧萧 剧照 NO.4湘女萧萧 剧照 NO.5湘女萧萧 剧照 NO.6湘女萧萧 剧照 NO.13湘女萧萧 剧照 NO.14湘女萧萧 剧照 NO.15湘女萧萧 剧照 NO.16湘女萧萧 剧照 NO.17湘女萧萧 剧照 NO.18湘女萧萧 剧照 NO.19湘女萧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22

详细剧情

20世纪初,中国湘西偏远山村,一顶花轿千里迢迢向杨家坳走来。轿子中的女孩名叫萧萧(娜仁花 饰),对于这个只有12岁的女孩来说,结婚更像是一场热闹、好玩的游戏。婚后,萧萧承担起洗衣做饭的家务,还要带着比自己小很多岁的丈夫玩。转眼六年时光过去,萧萧已经成长为顾盼神飞的大姑娘。婆婆为她缠上裹胸部,却无法挡住她对外部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偶然机缘,萧萧与长工花狗萌生爱情,但在这个封闭的山村,等待他们的注定是一场悲剧……   本片根据沈从文的原著小说《萧萧》改编,并荣获1988年法国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1988年西班牙圣赛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

 长篇影评

 1 ) 萧萧的“叛逆”:一场关于自由好还是不好的讨论

挑夫挑着轿子在山上行走时,坐在轿子里的萧萧突然嚷嚷起来,她要尿尿。但按照习俗“新娘还没到婆家是不能出轿门的”,于是侄父便让她在轿子上尿尿。尿液从轿子底渗到草上。导演以这场有点滑稽可笑的送新娘戏开场,用孩子尿尿的“好笑”来消解结婚的庄重与神圣,与沈从文在小说里描述的“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的观点是契合的,结婚并不是神圣庄严的事情。个体的生理欲求在封闭的轿子里解决,也似乎早就奠定故事的基调以及暗示了故事的结局:欲望是不被允许的,是错误的。萧萧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于是萧萧以一种遮掩的方式释放欲望,但萧萧并没有逃出“轿子”。 刚到婆家那几年,萧萧过得很顺利。此时电影更侧重如沈从文般“风俗画”式的渲染,出现大量的湘西景物的空镜头以及对农家日常生活的安宁与平静的反复渲染。美丽的田园风光、可爱的弟弟、边洗衣服边调皮戏水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日子、喂猪朴实踏实的农家劳作、宁静的夜晚、在夜空中荡漾的童谣,这些元素的出现使电影的开场让观众产生“岁月静好”的感觉。 随着磨盘一转,时序更替,萧萧变成了十六岁的大姑娘。萧萧第一次听到女大学生这个词,是在晚上一次夜谈,到城里去过的花狗提起的。萧萧对女学生充满好奇,当面对“做不做女学生”的调侃时,她摇头否认。但是面对花狗的调侃,她却说出:“做就做,我不怕。”的话。这看似不经意的一句气话,暗含萧萧对自由、对“喜欢谁就跟谁好”的女大学生的好奇。虽然萧萧矢口否认自由不好,但是不能否认,萧萧对自由的女大学生是充满好奇的。 后来萧萧和春官跟着花狗进城,在发现自己可以进城后,导演给了萧萧一个脸部特写镜头的微笑。与其将这个微笑解释为萧萧对花狗的喜欢,不如解释为她对城里的生活、对城里的女大学生的好奇。这是她“嫁”到这边以后第一次渡河到外面,她见识了女大学生,见识了新奇的事物。而面对其他人对女大学生的调侃,她也是不屑的。这可以看出她对女大学生并没有厌恶,反而有一种略微的维护。在回去的水路上,她受到花狗的调戏,收到花狗送的红花。这朵花狗送的红花是当初她在城里看到的,代表着城里的新事物。这意味着城里的新鲜事物通过花狗在她心里播下了种子。 萧萧慢慢地觉察到自己身体的变化,触摸自己挺起的双乳。她喜欢漂亮的花鞋子。她慢慢地从一个女孩长成一个女人。青春期的女生荷尔蒙总是旺盛的,但是萧萧却受到婆婆用白布裹起她的挺起的胸部,婆婆通过这个来压抑萧萧的欲望。后来,在磨坊避雨,她胸前的白布被花狗扯开,尽管当初的她是不情愿的,但是她作为一个妙龄少女的欲望的确也受到启蒙、得到满足。当欲望释放出来,便再也收不回去了。 电影通过水闸的释放和磨坊的转动来表现花狗和萧萧两人的情欲的释放。水磨在电影多次出现,成为电影一个重要的意象符号,具有隐喻的功能。但水磨的每一次出现,其实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第一次出现在片头,是代表乡村生活的意象,第二次出现,萧萧从十三岁变成十六岁,水磨的转动代表日复一日的劳作生活,代表时间的流动与轮回。第三次便是花狗强奸萧萧的时候,水从渠里哗地流出。第四次出现,就是巧绣娘的沉潭。巧绣娘被一根拴着磨盘的绳子绑着。“啊”的一声,随着磨盘沉到河底,巧绣娘也被沉到河底。这里的磨盘代表封建礼俗对女性的压迫。 巧绣娘沉潭后,萧萧想逃到城里,因为城里有“自由”。但是花狗被沉潭吓跑了,欠了哑巴三百吊钱没还。二百吊钱形成一个穿插在整部电影中的一个小故事,并与花狗和萧萧的关系形成奇妙的呼应:花狗一出现,就是问哑巴借二百吊钱进城看戏,这也是他第一次调戏萧萧的场景。这说明花狗这个人的欲望,但是他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没有“权力”光明正大追求萧萧。因此这个人物是带有郁闷的。后来在黑屋里,花狗对哑巴说,二百吊钱会还给他的,第二天他强奸了萧萧。最后,二百吊钱没还,对萧萧做出的行为的责任并没有承担,留下他在萧萧肚子里种下的种,他自己偷走了。还二百吊钱的承诺,就像是花狗对萧萧的赌咒一样,只是停留在口头的话而已。沈从文在《萧萧》中形容花狗“个子大,胆子小。个子大容易做错事,胆量小做了错事就想不出办法。”无论是对二百块钱,还是对萧萧,电影都精妙地体现了人物的这两个特点。但笔者对花狗这个人物并没有批判的意思。花狗这个人物的行为,体现的是人的强烈欲望与无能力实现欲望的矛盾下的一种释放方式。 花狗走了,留下萧萧一个人愤怒地打着自己的肚子。起初萧萧对女学生充满好奇,但是当她通过暗地里的方式,获得像女学生一样的自由之后,自由所带来的结果却是她一人不能承担、无力解决的。这时她陷入了花狗的境地。她唯一的办法与花狗一样,就是逃跑。她在河边推船,但推不动,河成了她追求自由的阻碍。 在电影中有过多次渡河的描写。第一次,萧萧渡过河到杨家坳成了童养媳,从此成为婆家的一个劳动力,在管饱的同时,也受到限制,她的一生只能是服侍春官一个男人。从此,成为童养媳决定了她的生存欲望与另一正常的生理欲望相矛盾。这一次渡河意味禁锢。第二次,她渡过河到城里看到女学生,好奇心、花狗的“性启蒙”以及身体的荷尔蒙使她的情欲释放。这一次的渡河意味着更新。后来,她从河边目睹了寡妇沉潭,河是封建礼俗的帮凶。这一刻,河再次成为村庄习俗的同谋者,它使萧萧的逃跑成为不可能。这条河,阻碍新事物进入这个村庄。这一次,这条河使封建礼俗在这个村庄谋害女性成为可能。 在小说中,并没有细讲春官娘。但电影则对春官娘这一个人物增添许多细节的刻画,侧面反映春官娘这位女性的命运。春光娘是典型的封建女性代表,对于巧绣娘沉潭的命运,她虽然觉得可惜但同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春光娘对萧萧是严厉的,时时约束她,使她成为贤良淑德的女性。当看到萧萧对织木笼子感兴趣,她是开心的。当她看到萧萧发呆不干活,或者知道萧萧的大脚后,她是生气的严肃的。在知道萧萧做出出格的事情后,她更是恨不得杀死萧萧。可以看出,她对萧萧并没有爱,对于她来说,萧萧只是她的一个工具。当这个工具不符合法度,便失去其价值。但是春官娘尽管如何贤良淑德,日日在家里等待丈夫回来,但是丈夫却是“听说春官爹在外面有了女人。”所以,丈夫即使过年也并不回来。父权社会并不给她福祉,但她仍自觉地维护父权社会的封建礼俗。因为只有维护,才能生存。 要说电影在悲观中多了一份温情,那便是姨婆这个人物。虽然姨婆同样是封建的,她甚至是迷信的。但姨婆对巧绣娘是同情的,对萧萧是怜惜的。她的迷信,最终帮了萧萧一把。姨婆是一个能理解女性的苦的人。在萧萧得救后,姨婆在帮萧萧接生时,惋惜女人的苦。而春官娘和春官爷爷,只顾着商量孩子怎么处理:要是女伢子,就要淹掉。可知传统封建社会对女性是多么冷漠。所幸萧萧生的是男孩,男孩成了家里的一员。萧萧也不需改嫁。萧萧最终逃过惩罚,其中也有因为春官家封建父权的缺席。除了春官爷爷外,春官爹是缺席的,而春官则仍是一个小孩,并未成长为封建夫权的代言人。因此,在两个封建父权的话语的缺席的情况下,萧萧的幸运才更有可能。而这些在小说中并没有细写。小说更多的则是强调所生的男孩作为劳动力的作用。但是这个男孩之所以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正是因为家中劳动力的缺乏。电影春官爹的缺席这一情节的强调使故事变得更为合理。 这样的改编,其实暗含着改编者自己的价值立场。如果说沈从文更多是以一种客观、不作评判以及艺术审美的方式来描摹人性,而电影则多了一层鲁迅式的批判色彩和反封建意味。 回到爷爷调侃萧萧的问题:“自由好不好?”在萧萧进城看到女大学生,在萧萧受到花狗的挑逗,在萧萧想和花狗逃到城里,我相信,萧萧是认同自由是好的。而萧萧之所以逃跑,也正是因为内心的欲望需要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光明正大地被满足。但是花狗的背叛,逃走的无果,怀孕被发现,这些都让她对自由的追求成为不可能。在萧萧逃跑的画面中,导演用了远景镜头,其中可以看到萧萧在大山中显得是多么渺小与无力一个女性对自由的追求是无力的,是四处无援的。最后,萧萧也放弃了对自由的追求,成为了像她婆婆那样的人。因为这种方式,才是女性得以生存的唯一方式。女性想要生存,则必须压抑自己的一些欲望。这样的道理萧萧并不懂,但她为了生存无意识做出的选择的确说明这个道理。“自由好不好?”萧萧用她的选择告诉我们答案:“自由是不好的,因为自由并不能活命。” 电影最后,春官成了城里的学生。女学生知道他家里的妻子后,采取的是嘲笑的态度。这更说明萧萧的孤立无援----获得进步的女性对处于束缚中的女性并没有理解和启蒙,反而是嘲笑与讽刺。女学生的态度,进一步说明了萧萧追求自由是不可能的。最后春官返回村庄,他撇下行李望着大山。接受过新事物的春官,到底是选择逃呢?选择圆房呢?还是什么其他的办法?春官能否跨过这条封建大河的阻隔,我们不知道。但是对于萧萧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了。她将会像她婆婆一样,在夜里聊天时,嘲笑着女学生,像女学生嘲笑她那样。 那年萧萧十三岁,她坐进轿子里,乘着船过了河,嫁到婆家,从此变成童养媳,就永远成了童养媳。是的,萧萧以一次对湘西法则的失败叛逃证明自由的不可能性。湘西的生活是如水磨般轮回的,并不能越轨。萧萧最终也没有成为女学生。但电影比沈从文的《萧萧》多了一丝安慰,它对以春官为首的新一代,是抱有依稀的期待的。

 2 ) 第四代导演的艺术风格极其创作特征——以谢飞《湘女潇潇》为例

       这篇文章是读本科时,中国电影专题研究专业课的期末作业,现在看来,有很多地方还不到位。很呆板。

    影片《湘女萧萧》再现式地改编自沈从文短篇小说《萧萧》。沈从文用笔书写自由,导演谢飞却以现实主义的视角解构他心中的“自由”。

   戴锦华以“站在斜塔上的一代”形容第四代导演,斜塔虽然必将倒塌,但作为从“十七年”电影和文革时期压抑禁锢时期喷薄而出的一代,他们的创作力量就像是影片中闸门里关不住的春水,肆意流淌着,冲击着传统的创作理念和模式。

   沈从文在刻画“萧萧”这个人物时,不失含蓄内敛的美,她与众人相同,12岁嫁人,坐花轿,照顾着3岁的小丈夫,甚至最后重复着婆婆的命运,成为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的死循环者;她又与众人不同,文中说“也有做媳妇不哭的人。萧萧做媳妇就不哭。”萧萧精灵活泼,从来都是渴望着属于自己的“自由”,不管是对于成为“女学生”的臆想,还是对于和花狗之间爱情的幻想,以及最后因为偷人怀孕打破族规后的逃跑,都表现了她内心对于“自由”最真挚最淳朴的渴望,但这种质朴之下隐藏得却是作为一名山里农村妇女可悲的蒙昧与愚蠢。沈从文对于《萧萧》中萧萧的刻画是人性的全面的,对于湘西这片土地的风俗人情也展示出了淳朴的写实主义风格。这样的文本对于第四代导演来说是绝妙的,不用过多的进行删改,就能还原出最本真的湘西风貌以及萧萧这一类的典型人物。

    当技术的革新为电影带来了质变的同时,也对电影艺术进行阉割。在电影的创作中,特别是当代中国电影,难以看到脚踏实地的创作之风,当艺术的内驱力变得曲意逢迎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八十年代的电影,是否会因为其粗糙的画面,璞玉般的人物造型以及不加修饰的自然音效而感觉不自在?或者我们因为它们诗意般的气质和对物质主义的抽离而多加沉思?

    巴赞在《摄影摄像本体论》中指出,“摄影影像具有独特的形式范畴,这也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绘画,而遵循自己的美学原则。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电影成为艺术,它与现实影像区分开来,用更加诗意的方法展示视听艺术,虽然电影的真实曾被强调为人主观构想的真实,不是真实世界本身,但不能排斥电影媒介在对真实生活记录方面的强大作用。第四代导演“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正是来自于这种纪实主义美学的影响(也有学者称之为“误读”)。影片选取湘西作为主要的拍摄地点,片中大量呈现泛着磷光的梯田,汲水的水车,带霭的远山,炊烟,水牛,落日等一系列自然景物的场景,充分运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注重对自然光效,自然音效的选取,营造出一种独特净化的风格,集中反应了自然社会环境下人物的生存状况。影片的一开始,便展示了关于湘西的人文自然景观,观众被镜头带到了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山村,这里的人淳朴蒙昧,他们历代沿袭着相同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院子里的乘凉夜话打发上半夜,恪守着不成文的族规,以封建落后甚至惨无人道的方式处决犯错误的人。没有矫揉做作之风,只是用镜头平铺直叙的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这是第四代导演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在打破十七年电影和文革电影模式化,墨守成规,刻板的戏剧化要素之后,在镜头上的解放。在对电影语言的表达上,镜头终于回归了最本真的状态,不再为政治唱颂歌,为英雄涂抹色彩。电影画面开始对准真正的生活,这时的镜头像一个阅历深厚的老人,开始向人讲诉最朴实的故事。正如这片湘西土地,冷峻的色调,以及内敛的风格,一开始就向观众暗示这是一个以悲剧而收场的故事,同时对于自然景物大量写实的摄取,似乎在传达一种人力无法的战胜的规则,而这个规则正是引导萧萧悲剧故事的强大悲恸因素,影片中我们人无法直接述说的话,就交给了周遭的环境,春去春回,花落花开,四季轮回,而萧萧的人生也是这样,她重复着这样的死循环,最终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者和守卫者。

   “一种心灵现象之所以有意义,全然是因为它超越了自我的局限,表现并象征着某种精神上更为宽广、普遍的东西。”在四代导演的典型性作品中,不难看出导演对于自己心灵诉求的表达。特别是张暖忻《青春祭》,黄蜀芹《人鬼情》将写实与写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多得表现得是导演自己的内心写照。在《湘女萧萧》中,不难看出关于谢飞的“自由”诉说。沈从文的原文以萧萧与小丈夫生孩子结尾,而在电影中,谢飞却以长大后的小丈夫,杨春官因接受文明教育后离开仍受封建思想笼罩的家而结尾,表达了导演对于传统道德的批判性反思。沈从文小说与其说一种宿命论的演绎,那谢飞的重新解读可以看成是,虽然社会的主体仍在粉饰这种宿命论下传统的道德,但是新的社会因子已经出现。《湘女萧萧》中丈夫的离开对于萧萧而言是悲剧,但是以丈夫为代表的新一代对于传统道德的反叛,已经萌发,并且将在社会中发挥摧枯拉朽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刚跳出文革空白期的这一批导演,他们对于社会传统的反思,并且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即社会各领域已经孕育着革新的因素,传统闭塞带来的痛楚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为过往。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上,谢飞遵循生活化的原则,力图使演员的表演反应现实的生活以及全面的人性。萧萧的悲剧在于,她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她的命运完全是交与他人安排,从小失去父母,伯父的抚养,十二岁嫁为童养媳,在婆家渡过青春时期,与花狗偷情,怀孕后逃走,最后因为婆家迷信鬼神让生了男丁的萧萧继续留在家中,最后萧萧为自己的孩子娶了童养媳,自己成为了婆婆。从媳妇到婆婆,这是一种封建权利的交接过程,影片的开始和结尾以相同的形式来表现宿命的轮回,但在这种形式下,其实内容已经在萌发质的变化。于传统而言,萧萧绝对是再幸运不过了,她没有沉塘,反而因为命运眷顾生了男婴,而继续留在婆家,但在与传统相悖的新的社会下,萧萧是可悲得,她失去了丈夫,失去了接受“新”的机会。谢飞,在对萧萧的形象塑造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于这种新与旧的处理,丈夫的离开是悲剧也是希望,这也表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扬弃时的矛盾,传统固然根深蒂固,但革新却势在必行,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这需要更多的思考。但在对萧萧与花狗的关系处理中,谢飞选择了用“情欲”来表现,沈从文在小说中只是说到,萧萧到了该听歌的年龄,而花狗,把萧萧变成了妇人。这一句简单的过度,含蓄内敛,而在影像的呈现中,情欲占了过多的成分,萧萧与花狗的私会似乎破坏了这份意象,对欲望赤裸的表达,可以看成是这样封建礼教禁锢下人们的泄欲,少女之情,变为一种对欲望的尝鲜,萧萧与花狗,不存在丝毫感情因素,他们间的情欲就像夏季的满盈之水终将溢出。谢飞采用传统的叙事手法塑造萧萧、花狗、小丈夫、哑巴、婆婆、爷爷这一类典型人物,每一类人,都尤其典型的性格特征,萧萧的挣扎反抗与最后的屈从,花狗的始乱终弃,小丈夫由儿时对于萧萧的母性依恋变为成年后的反叛,哑巴憨厚老实,婆婆封建顽固,爷爷更是宗族权利的最高捍卫者,单一的叙事线将着一个一个的典型人物穿在一起,故事内容并不特别,甚至普通平庸,但是我们之所以深深沉浸于这个故事,除了我们天性中对于悲剧的同情外,更多的是我们看到了这种悲剧的力量——悲剧之美。谢飞旺盛的导演力,在不同的时代留下了典型之作,作为老一代导演,能够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抛弃德高望重的先辈姿态,躬身亲自实践作品创作,并且用利用新环境丰满自己的创作,这对于老一辈电影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第四代导演对于真实的追求,人性的刻画,以及独特审美意蕴的创作表现出一种独特气质,这滥觞于他们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人艺术修养的提升,当然也与他们独一无二的电影工作经历有关,当他们在艺术中太沉浸,太投入,似乎达到一种对于真实本身的背离时,我们不难看出,历史的苦痛在第四代导演身上割下了刀口,他们在绝对的压制中喷涌而出,表达了最深沉的人性的渴望,而属于东方特有的含蓄内敛将他们包裹在一种有口难开的悲恸中,所以他们将自己的一切倾注于电影这个用虚幻构建起来的真实世界中,青春的缺失固然是人生最不叹的遗憾,但这样固执的述说却形成了第四代特有的导演风格,但对于电影而言,这就像是一根绿色的导火索,催开了明艳的花朵,也催开了属于80年代电影独有的绿色年华。

 3 ) 湘女萧萧

沈从文在刻画“萧萧”这个人物时,与众人相同,12岁嫁人,坐花轿,照顾着3岁的小丈夫,甚至最后重复着婆婆的命运,也没能逃过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又与众人不同,文中说“也有做媳妇不哭的人。萧萧做媳妇就不哭。”萧萧精灵活泼,从来都是渴望着属于自己的“自由”,不管是对于成为“女学生”的臆想,还是对于和花狗之间爱情的幻想,以及最后因为偷人怀孕打破族规后的逃跑,都表现了她内心对于“自由”最真挚最淳朴的渴望,但这种质朴之下隐藏得却是作为一名山里农村妇女可悲的蒙昧与愚蠢。沈从文对于《萧萧》中萧萧的刻画是人性的全面的,对于湘西这片土地的风俗人情也展示出了淳朴的写实主义风格。这样的文本对于第四代导演来说是绝妙的,不用过多的进行删改,就能还原出最本真的湘西风貌以及萧萧这一类的典型人物。

 4 ) 2009年12月底CCTV6看了这部影片,很好

湘女潇潇,看名字就知道是沈老先生的原著拍的电影,马上有一股欣喜,毫不犹豫看了,演员表现的很不错,虽然没看到开头,还是不影响我欣赏,因为我看过原著,脉络清晰......我想看的是电影如何表现,会和原著有哪些不同


婆婆选择再度用一块裹胸布,将萧萧裹成一个类似于自己的角色。我没看到,是从其他的影评人的贴里看到的,相对于大众都知道的裹脚布,用裹胸布来表现封建桎梏,角度更新颖,方式更清晰,着眼点更为独特。
这薄薄的一片裹胸布,如何遮的住萧萧的青春,身体的发育,思想的成熟,对于外界新潮的好奇,向往,喷薄的激情终于爆发,同样成熟,有如火的身体和爱美的心思的花狗,每天都有机会接触潇潇,和小丈夫相比,男人花狗,会唱情歌,会开玩笑的他,更有新鲜感,更有吸引力,于是终有一天,让她成了妇人。
女人的肚子是掩饰不住的,肚子大了,婆婆发现了,把出走的潇潇追回以后,气愤之极,通知潇潇唯一的长辈,懦弱的伯父很没有颜面地被叫来,当面说处置方案(是处置),浸猪笼,还是再转嫁出去........
请了媒婆说媒,一直没有人来领走大肚子的潇潇,最终,潇潇无处可去,
因为肚子里的可能是儿子,从而母凭子留,留在这个家,继续照顾他,自己带大的小丈夫,离不开自己的小丈夫。
    岁月如水车,不停循环,反复,潇潇的儿子出生,长大,如同小丈夫一样,潇潇如同她的婆婆,也给儿子娶了个童养媳。一个不知道几十年还是几百年的循环.......
        记得电影和原著的结尾有所不同,电影中小丈夫去外面上学了,慢慢和潇潇疏远了,认识了外面的世界,对自己有童养媳很不好意思,很惭愧,认识了自由,民主,对于家里的封建,逐渐无法接受,因为无法改变,只有离开........
       而这个封建,落后闭塞的家庭,仍然是女人做主,儿子为尊,屋子仍旧是那屋子......10多年一代,一个循环......

 5 ) 自然的轮回

一、封闭的静态世界 电影里的湘西,导演营造出一个悠远飘逸又自然的世界,让每个观影者都感受到小说里所描绘的那个清雅的地方。这一切的“美”得益于它静态的本质,这是世世代代流传锻造出来的,正如流水一般,缓慢地流开来才形成的世界。这里的人也是自然孕育出来的,电影里的她萧萧美丽动人,碧波微目,应和了书中的描绘,“萧萧是风里长,雨里长”,自然而然就长大了。她像是一个自然的小精灵,在这个干净的的小世界里游玩。但是,静态的本质意味着封闭的精神。萧萧作为一个童养媳,村民们是觉得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萧萧第一次在爷爷的嘴里听到女学生这个新鲜的名词,爷爷打趣她,她连忙拒绝说自己不当女学生。但是,后来在集市上亲眼见到女学生的样子时,心里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于她们的向往。这是萧萧心里对于自由的渴望,这是她第一次产生对自由的想法。“女学生”其实不是一个具体的生命个体,只是存在于爷爷的嘴里和萧萧的想象里,是一种隐喻的符号,是对这个封闭静态的生活空间的一种冲击和打破。 二、循环轮回的自然之悲 影片的开头就是吹着唢呐,打着锣鼓,萧萧坐在红轿子里准备出嫁。萧萧急了,赶忙地跑出去上厕所。萧萧也才12岁,她仍然用孩子般的心性去思考问题,这是她本能的反应。后来对于跟花狗之间的情愫,不能说是爱情,但也是两个青春男女之间最原始的欲望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这个静态的世界中,他们的情爱却被认为是出格的行为。在影片的最后,萧萧也在为儿子的“婚礼”忙碌着,为自己成为“他人的婆婆”而高兴着。又是一次新的轮回,可怕的是,这种轮回是自然的。 三、赤裸裸的“恐怖异世界” 影片改编与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影里增加了一些小说里没有的情节。一开始,萧萧嫁过来,因为她的“丈夫”还小,不肯拜堂,抓了一只公鸡来代替他。那场面好笑,有些喜剧作用,又带着些可怖。晦暗的天气,明亮的礼堂,诡异的氛围油然而生。用公鸡替人拜堂,真的荒诞。还有增加了寡妇偷情被人发现,情夫被殴打,而寡妇被沉塘的画面,简直细思极恐。寡妇赤条条地被绑在木榻上,村民们举着篝火,站在河滩边看着他们一点一点地把寡妇沉入水中。不顾寡妇的儿子激烈的哭声,那样面无表情,那样冷酷。像是一众教徒,看着祭祀品在火焰中燃烧消亡,令人绝望、恐惧。 小说里更注重描绘的是湘西的美,是在这美丽的风景人情背后有着淡淡的忧伤,而电影则是更大力度地批判,效果也显著。

 6 ) 古老的房檐压抑着多少苦闷的灵魂

向谢飞导演致敬!

属于我最喜欢的讲故事的国产剧情片类型,很适合作为拉片子的教学使用。

一、大山中的女人

1.十二岁的萧萧竹筐里背着“弟弟”,“弟弟”说 你是我媳妇;萧萧长大了一些后,与长工偷吃禁果几次,情窦初开尝到了做女人的甜蜜,再看着还有十年才能长大的弟弟,不由心生烦恶;村子里的女人不守妇道被扔到河中,萧萧害怕,与此同时发现自己怀孕,拼命想打掉,却被婆家人发现,被送回娘家,娘家人不留,最终生下一名男婴,萧萧母子却没有被抛弃。

2.听着爷爷说村里来的女学生,萧萧看她们的眼神,又畏惧、又激动、又嫉妒。女学生穿着及膝的裙子,齐耳短发纤尘不染,昂首挺胸目光平视前方自信淡然,萧萧只能背着小她十岁的“丈夫”去做农活。

3.错位的情感。萧萧的丈夫长大成人后,去外面学了知识,绕到家后,闻听母亲悄声对萧萧说,今天春官(即“弟弟”)回来,给你们圆房,萧萧对她的孩子说,没有哪个男人不成亲的,你叔结婚的时候还吃奶呢!公婆背后张罗着爷爷叫萧萧和春官圆房,萧萧给她的孩子说你叔叔怎么怎么样,萧萧也要当婆婆了。山村仍在沉睡,音乐绵延不绝,世代的人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二、人物的层次与结构

“弟弟”受伤了找萧萧,萧萧把他的手指含在嘴中,眼神憧憬;萧萧的公婆听闻其夫不回家是外面有人了,晚上找不到“弟弟”发现其被放置在公婆身旁熟睡;小男人连接着萧萧的性渴望与公婆当其做“丈夫”的依恋,“山外的世界”虽没有实际展示却影响了留守山中的女人。

公婆家族,对萧萧和外面男人生下的男婴包容,是因为这也终归传了家中的姓,作为家族的成员,男人是根。十分巧妙地表示了/讽刺了男权社会下女性作为生育工具的作用,而男性归根到底只是传宗接代的象征,即使不是家族血脉的延续,但是随了家里姓,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本质,因此“男”也不过是取之得利的“符号”罢了。

三、环境之于

古朴的房檐,房檐的瓦片,房顶的饰物,一种不可侵犯的架势,仿佛在这里的一切习惯即使延续千年也被当作理所当然,如果没有外面的冲击,这里的一切行为构成的生态环境是那么“牢不可破”。就在这般风景优美的地方,却令人们看到闭塞落后的观念而无比惋惜。冲击之于落后,落后之于文明,宁静如画与动荡不安,凄风冷雨,此情此景,麻木了我们的思考,混淆了我们的判断,加剧了对这片土地上落后思潮的叹息。

tips:看完电影要立马写影评,最好先从word打底稿,我总不长记性,好几次莫名丢失(哭笑不得)随便写写,可能理解的不对,欢迎交流批评。

 7 ) 光影书香的碰撞

  当光与影的传奇展现在我的眼前时,老实说,自己不是没有过动摇,一度怀疑自己对于书卷清香的信仰是否过于纯粹,抑或只是没找到一种更好的介质。在我把沈从文的《萧萧》同谢飞、乌兰导演,娜仁花主演的电影《湘女萧萧》做了一个横向的比照后,才意识到这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融通与悖逆。
  
  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同原著不一样的情节。电影中的桥段是萧萧迫于风俗习惯,而选择在花轿中解手的场景,这是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镜头捕捉,这也掩盖了原著中对于迎亲场景概述的遗憾。
  
  本人特别喜欢电影中关于萧萧裹胸布的场景。当然她婆婆处于湘西一个闭塞的环境中,处于被封建思想压榨多年的民国初年的时代,处于七大姑的口、八大婶的眼的“监督”之下……所以,婆婆绝对地站在一个曾经是“受害者”的角度,而选择再度用一块裹胸布,将萧萧裹成一个类似于自己的角色。裹胸布的涵义与裹脚布如出一辙,不过角度更新,着眼点更为独到。遗憾的是,薄薄一片裹胸布,遮不住萧萧喷薄的激情,挡不了萧萧如火的青春。这是一种令文字汗颜的诉说。我承认在这一点上,影象把抽象的东西给具象化,使我收获更为直观的气氛,这是文字无法企及的高度。
  
  但是,在花狗和萧萧偷尝禁果的那场戏上,我丝毫没办法领略影象所应带给我的美感。或许,一切将含蓄赤裸化的结局都不尽如人意,留待我们参看原著中的那一笔——终于有一天,萧萧就给花狗变成了妇人了。只此一笔便足矣,因为它省略了花狗贪婪的眼神,因为它概括了萧萧的蒙昧,因为它将想象的主权赋予给了读者自己。在这一点上,小说逾越了光影的表述,用寥寥数字,直扣我的心扉。
  
  其实无非是一个挺老的故事,若非说花狗对萧萧有爱的话,那也是一份粗鄙的爱,而留给萧萧的则只是怅然怅然还是怅然;若非说萧萧希望去追求那种女学生的生活,那也只是一种狭隘的求索,而这才叫血淋淋的生活。
  
  特别无奈的是萧萧的后代牛儿,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同样迎娶了年长数年的媳妇。可见儿媳妇便是萧萧的轮回,当然沈从文笔致从容,着墨不多,但我们仍可以依稀猜想,儿媳妇会不会重蹈萧萧的覆辙,甚至会否陷入更为悲苦的命运之中。许是她们都无法逃脱这社会与时代强加给她们的不幸,许是她们已弥足在那种宿命景象中了。
  
  诚然,在电影中对湘西世界的刻画,无疑给沈从文的《萧萧》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那里的确相对闭塞,但又有谁可以否认那夜对孤灯、晨读鸟声的生涯是沈从文一生所珍惜并将摩挲不辍的过往。



  在光影与书香中,冲突,赢了人的泪!

 8 ) 谢飞导演的寓言集。

首先,我想说一说电影的文本性,沈从文先生真的很会写,他总能把偏远湘西的民风民俗描绘得绘声绘色,无论是含情脉脉的悲剧故事《边城》,还是这样带有侥幸意味正剧的《萧萧》,电影的文本上是有浓重的戏剧情节在内的,但经过谢飞导演散文诗式的刻画,叙事就隐于幕后,而将更深刻的批判反思性显于台前了。

影片通过讲述童养媳萧萧死里逃生而苟活的讽刺传奇故事,投射出一幅少数民族民俗奇观的寓言,剧作结构上轮回式的故事不断在这个与世隔绝的村落里上演,女人悲剧的命运会世代相传,展示出深刻的寓意性,和使人毛骨悚然的启示感。

影片里长焦镜头和场面调度的运用,是谢飞导演的拿手绝活,而正是这样的人物突出效果,使得影片中环境的重要性无处不在,四面包围的深山孕育了少数民族独特神秘的民风,也好似一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压迫,压抑着这里的人性,压抑人内心最纯真最朴实的感情。正是这样一种与世隔绝的地理背景,使得人民生活与法律相隔甚远,取之代替的则是口头相传的族规。封建礼教就像一层迷雾似的包围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能决定人的命运。人性的解放与自由都被所谓的“规矩”所束缚,命运的裁决也由礼和规来决定。而这样一种愚昧的社会氛围,却也成了萧萧活下来的救命稻草,封建迷信思想害死了偷情的寡妇,最终也因人对鬼神的恐惧而救了萧萧。萧萧的幸存也使影片有了种魔幻现实主义,或许真是那个抱着孩子的王母,将慈悲降临于这个悲惨女孩的命运之上。

影片中春官家的男性主体地位始终是丧失的,十岁不到的春官、年老色衰的爷爷、无法言语的哑巴哥,都是这样一种男性权威衰弱和缺乏,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下,花狗就别具一种男性荷尔蒙的吸引力。在影片中,女性的诸多特征是被压抑的,如裹胸、小脚,但青少年的萧萧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是从女孩到女人的一种成长过程,胸部等女性部位的发育,也象征着一种对性的渴望渴求,年轻的男女们自然会在这样一种,充满青春与情欲的氛围中,在生理与心理共同的催发下,走向性的交合,走向所谓的“伤风败俗”。这是礼教对人性压迫中,一种内心自由的解放,一种对于自我的追求。然而即便是这样一种难以抗拒,花狗的角色设置,还是简单的出于生理需求的动机,最终的逃跑,也证实了封建经济地位导致男性主体地位不在场的这样一种隐喻表达。那其实在观看过程中,一直有一位被观众忽略的男性权威是在场的,那就是春官,在许多次春官的台词设置上,导演始终用了“长大”这个关键词,包括送花、含手指等性隐喻的表达,都在暗处揭示着春官对于萧萧主权的宣誓、男性权威的树立,最后春官护着萧萧,说要和她好,也是一种在黑暗童话中,导演抒情化的表达,也揭示人物的带有先进与进步的思想价值发展。

与其他第四代导演相比,谢飞导演的纪实性可能会较弱,但他对影片文本的把握、对主题思想的剖析、对镜头场面的调度、以及场景的刻画,都是充满诗意又不失其寓意性的,总能在讲述民俗故事的同时,又给观众启发深深的思考,如今的中国电影依旧很缺乏谢飞导演这样,将视角聚焦民族,讲述民族情感民族奇观的新时代导演。

 短评

2012June17 九亭VCD,以前应该看过,印象不深了,再看一遍。没有看完,不是电影不好,VCD的质量已经太差了,声音听不清楚,画面也有点模糊。八十年代居然连着拍了沈从文小说改编的电影,现在这么多年了都无人再做,看我有没有机会吧。将来买一个好的DVD版本收藏。

4分钟前
  • 骑马的丁丁
  • 推荐

月影下的人物剪影,伦勃朗的光,伏在稻草堆上等待初尝禁果的半裸少女,一山一水一绿一瓦都值得截屏当做油画欣赏。萧萧以为死是命运的结束,殊不知比死更可怕的是陷入悲苦的轮回。那个留下雨具和包袱仓皇而逃的少年丈夫要出去寻找成长,而一代代童养媳悲剧只能循环绵延。性爱是万恶之源,似乎是有道理的

6分钟前
  • 朽木立夏警部殿
  • 推荐

看的版本少了近二十分钟。大概也猜到为什么春官的爹不回来了,他妈妈当初也是这样来的吧,现在是这样,以前也是这样,未来还是这样,男人或许还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不管不顾的逃出去,而女人只能留下生孩子,不仅是封建文化的荼毒,还有人性中的那种习以为常,绝不能让个体有快乐,男人婴儿女人母亲

11分钟前
  • 若你遇见她
  • 推荐

电影用很多镜头展现萧萧吃东西的样子,每当看到她狼吞虎咽吃食物的时候都能感到一种人的蓬勃的原始欲望,无论是食欲还是性欲,还是对自由的渴望,都是人的天性,而这些东西,都在封建礼教下被强制性的压抑了。

14分钟前
  • 丸子同学
  • 推荐

1.梯田,水牛,镜头极具有农趣2.湘西山歌挺露骨3.雨天磨坊里花狗和萧萧的对峙,用正反打特写,男女主角的表演也发挥到极致4.相比沉塘的寡妇,萧萧已算很幸运5.影片开头便通过杨家人对女学生的点评,婆婆对裹胸以及大脚的态度暗示了故事文化背景6.电影对湘西风俗的刻画十分到位7.最后萧萧自己也成为了"婆婆",像一个宿命的循环8.影片以一个远景镜头结尾,春官站在山头。暗示着童养媳这个陋俗面对尽头

16分钟前
  • Theron
  • 力荐

好难过的影片,好造孽的女人,好恶心的男人,好可爱的小孩。小时候看和现在看都觉得小春倌好过那个粗鄙的男人。情欲使人野蛮,果然。然而禁欲与纵欲一样不妥。

21分钟前
  • 一实
  • 力荐

残酷而内敛,隽永而清淡,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渐渐丧失了这种传统。

2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旧中国农村女性悲苦宿命双重轮回。萧萧没法躲过更大的那个:从童养媳的自己到童养媳的婆婆。导演以近乎同样一组村舍屋瓦叠嶂镜头首尾呼应,视觉寓意高仿了六零年代日本武士剧——小林正树的切腹夺命剑,同表封建礼教对人性的遮头盖顶重重压迫。但萧萧幸运地躲过了更为残酷的不守妇道沉潭处死。并非之前便对巧秀娘作过此事的乡人们突然良心发现不忍下手,而是封建意识之中另外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小丈夫离不了;大肚子卖不出;生了个男丁)频繁介入才阴差阳错救了她一命!可谓令人唏嘘酸楚的黑色幽默……三星半。

24分钟前
  • 赱馬觀♣
  • 还行

磨坊偷尝禁果一段娜仁花极媚,石磨的旋转、开闸放水的象征,音乐的和风也巧妙融入,加入了一段寡妇被沉塘,结尾小丈夫与之前提到的女学生暗合,童养媳循环,以开阔视野结局。

28分钟前
  • 衣中钵
  • 推荐

@中传西配楼220 连着三天看谢飞导演的片子,能用三个关键词大致勾勒出来其母题——女性、民族与现代。之于女性,一个细节表现在姨婆说只有婆婆命好,也在表明生男孩给这位女性带来的好处,同时也让他成为了男性的存在,当观众为萧萧分娩揪心时,小孩性别想必是唯一牵挂着的,因为此时只有男孩能给她带来好命。孩子给萧萧带来了祸害,又给她带来了“好命”,这种矛盾也正是民族性的体现。本片胜在沈从文原著的绝妙,也胜在傅靖生的摄影。在看似轮回的命运中,也引出学生这一身份作为一条新的出路,结尾处巧妙在长大的男孩没有回到原家庭中,而是面向大山——似乎期望在封闭的大山中寻求现代化的路径。但摄影机最后又落在覆盖宅院上的砖瓦,不言中也在传达着作为遮蔽的却易碎的规范。

31分钟前
  • 三岛
  • 力荐

封建父权,循环不止。电影语言很不错,尤其水磨坊那段,以开水闸比喻宣泄的感情与性欲。结尾较原著展现出了小小希望,扔下的包袱,逃避或者寻求解脱,总希望能有所改变。

34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有次听张艺谋采访说过,论故事,没人能讲的过第四代。一个童养媳的故事,结尾春官面向大山无言,就是呐喊,没看过沈从文的小说,猜想可能对大山里的环境描写读起来会比电影来的强烈。谢晋谢飞吴天明看的最多,爱。

35分钟前
  • 一窟杯
  • 力荐

谢飞虽然已经算是第四代里面文化反思比较彻底的,但是他和第五代仍然有着历史性差异。萧萧的结果太温存,平淡的有点出人意料。春倌最后走了,所有的男人都走了,他们都是无能的承担者和无力的反抗者。命运不过是轮回。

40分钟前
  • 李子鲤|Lilith
  • 推荐

选修课老师放的电影,潇潇的相好真是太渣男了,结局潇潇为她的儿子娶了一个童养媳,又一个年轻的姑娘要走潇潇的老路,真是太讽刺了

45分钟前
  • 长夜云天
  • 推荐

1、融合了沈从文的三篇小说,以《雪晴》、《巧秀和冬生》中巧秀的悲剧对应《萧萧》中萧萧阴差阳错的幸运,前者是对封建礼俗泯灭人性的直接批判,后者是对命运轮回中“我也吃了人”的揭露。两条叙事线都饱含冷峻笔触,却在镜头中贯穿流动的诗意——“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电影显然已超出这一范畴,诗意田园仅仅是载体,其中依然有可怖而奇观化的沉潭风俗,这种揭露是鲁迅的,而非沈从文的。2、镜头语言:萧萧不断进食/ 水的释放与流动/ 舂米机器在关键情节后反复出现。3、配音稍微有些出戏,如果是方言效果会更好。「改编电影对标韩少功《爸爸爸》:用沈从文的手法完成“鲁迅的国民性批判”。」

48分钟前
  • symore
  • 推荐

再现了沈从文笔下湘西的原始、淳朴与厚重。女性的生命与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像蝼蚁一样贴着地表前行,在蜿蜒的山坳里,开出最美的野花。

53分钟前
  • 踢迩达
  • 推荐

具有1980年代的罕见开放特征的电影,和张艺谋《红高粱》、更早的费穆的《小城之春》一样,那个时候对性风俗的表达具有一种殊异的自然、淳朴、含蓄,浊中见清,清中显浊,淡化原罪观念,强调繁殖力的‘实用主义’,对保守礼仪制度的批评深刻而委婉。不像90年代之后,加入了消费主义和性原罪的视角,对相关主题的讨论也更咄咄逼人。此部电影虽然不脱沈从文的乡土乌托邦神话,但对人身上自然节律的表现,对礼法与原欲张力关系的刻画,以及摄影上的优美、克制,中国画式的剪切和留白,都让人印象深刻。一些细节,比如,潇潇跟狗娃在磨坊交欢,镜头切换到屋檐的雨水;潇潇婆婆看到潇潇在墙壁上投下的影子,才意识到其怀孕;胎儿-雏鸡;某女沉塘之后,塘边的水波往岸上漫了一圈。还有其他角色/场景的对位:婚礼-葬礼;沉塘女-潇潇;童养媳-姐姐;城市-乡下……

55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力荐

1.又一部让我感受到自己偏爱现实生活题材的电影;2.浓厚的乡土气息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而剧情则反应了曾经中国山村生活的一部分样貌;3.草地野合情节联想到1988年的《红高粱》;4.台词:-女人呐是受苦受难的命,姨婆我生了六胎,一个伢子也没有给我留下。……-要是生了就更卖不出去了。-我看呐,春官这伢子也实在离不开她。-可是那个崽儿怎么办呢?要是个女伢子就淹掉她。-生了!生了!恭喜啊,生了个大胖小子。… 5.观看高清修复版也给个人观感加了些分;……

5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修复版真是赞!对第五代那些结论,“东方主义”也好“空间对时间的胜利”也罢完全对这部片子也适用……放在整个历史文化反思运动大背景下这部片特别逻辑,张艺谋的高粱地抄的是这里的甘蔗地吧……虽说谢飞并不像侯孝贤从沈从文的书里悟出来调度,但是那个结尾真的很棒。

59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影片始自萧萧出嫁,终于萧萧给儿子娶童养媳。萧萧见过女学生,也释放过自己的欲望,但最后,她并没有走出愚昧的轮回,是张爱玲《金锁记》中的女性的“低端”切面。关于情欲的表现,欲说还休,借景见性,含蓄而不失激情。

1小时前
  • Clyd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