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2018

动作片印度2018

主演:阿贾耶·德乌干,沙鲁巴·舒克拉,伊利亚娜·狄克鲁兹,阿米特·西亚尔,拉维·汗维尔卡尔

导演:拉杰·库马尔·古普塔

播放地址

 剧照

袭击2018 剧照 NO.1袭击2018 剧照 NO.2袭击2018 剧照 NO.3袭击2018 剧照 NO.4袭击2018 剧照 NO.5袭击2018 剧照 NO.6袭击2018 剧照 NO.13袭击2018 剧照 NO.14袭击2018 剧照 NO.15袭击2018 剧照 NO.16袭击2018 剧照 NO.17袭击2018 剧照 NO.18袭击2018 剧照 NO.19袭击201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17:54

详细剧情

  在有人神秘地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证据之后,一位无所畏惧的所得税官员袭击了勒克瑙最有权势的人的宅邸。

 长篇影评

 1 ) 2008年孟買系列恐怖襲擊的主腦「虔誠軍」

「虔誠軍」表面上看就是普通的聖戰組織,實際上是與巴基斯坦有關部門存在鬆散聯繫的自幹愛國組織。90年代因為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綁架西方遊客而得到世界媒體的注意。

孟買系列恐襲的初步計劃是由「虔誠軍」方面提供武器與軍事訓練,具體行動由在印度境內招募的對現狀不滿的穆斯林青年負責實施。這一計劃遭到印度有關部門的破獲,已經偷運入境的武器被全數繳獲,於是只能將籌備工作轉移到巴基斯坦境內實施。

籌備工作的焦點在於提供合適的訓練,而不是對候選人進行洗腦。 訓練提供方是巴基斯坦有關部門的退休人員,訓練標準效仿巴基斯坦有關部門的行動單位,各種科目由簡到難,逐級進行考核淘汰,直到最後挑選出十名素質最優的青年投入行動。

根據前總理謝里夫的說法,在恐襲籌備階段他得到報告稱:巴基斯坦有關部門已經發現「虔誠軍」有實施國外行動的跡象,然而有關部門給他的建議是不要干涉。美國中央情報局也通過技術手段發現了蛛絲馬跡,但是出於不可說的原因,決定不知會印度方面。

 2 ) 《孟买酒店》:真实还原恐袭,看得浑身发抖

不像其他恐袭相关电影总是侧重受难者亲属,或后续等边缘内容,尽量避免直接展示恐袭经过,以免让观众难以接受,本片则是选择直接呈现两个小时不间断的杀戮,躲藏,逃亡,每一分钟都让人提心吊胆。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08年11月,印度孟买五星级酒店泰姬玛哈酒店遭巴基斯坦恐怖分子袭击,160余人丧生。

导演对残忍的凶杀并没有收敛或遮掩,整部电影下来,多次让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角色被屠杀。片中的枪响恐怕都有数百次,而且次次都让人胆战心惊,最终走出影院都像自己经历了一场噩梦般禁不住浑身发抖,彷佛亲临现场。这可能是近年来对发生在世界范围内恐怖袭击最长时间且真切的一次呈现,但也确实因此恐在发行上遇到困难。

几个角色都塑造得相当细腻,艾米·汉莫( Armie Hammer)角色一家人的遭遇十分曲折,无时无刻不让人揪心;戴夫·帕特尔 (Dev Patel)则出演了一名英雄酒店工作人员,协助游客逃跑。几位枪手居然也花了很多时间去展示他们如何被宗教极端分子洗脑和控制。整个电影的节奏非常紧凑,没有浪费一点时间,成功营造了恐惧感。

本片比一般的恐怖电影可能更吓人,只因为类似的恐袭事件在这是十年里接连不断。但欧美国家目前都还没有准备好拍摄这样的直观还原现场的电影,以避免触及死者家属的悲痛,和挑起种族、宗教纷争。不过作为一部澳大利亚出品的电影,讲述的是印度十年前的事件,本片可以作为借鉴用来纪念这些在恐袭中死去的人们,和那些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

更为难得的是,影片有细致刻画了几位恐怖分子,让人们了解这些年轻人是如何被一些宗教极端分子所控制、洗脑和欺骗的

我本来就对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更偏好,这部又如此写实,气氛渲染极佳,感觉看后久久无法平静下来,所以强烈推荐。

(多伦多观影)

 3 ) 10年前这场恐怖袭击,至今让人心有余悸

上月HBO出品的现象级迷你剧《切尔诺贝利》的热度尚未完全褪去,本月再度迎来一部讲述现代人类史上重大灾难的优秀电影作品,它便是根据孟买恐怖袭击中的真实事件改编的《孟买酒店》(Hotel Mumbai)。

截至目前,《孟买酒店》已经累计收获IMDb7.7,豆瓣8.4的高分,是本月口碑最佳的非院线新片。影片无论是叙事节奏,还是事件还原、氛围渲染都非常的到位。

很难想象这样一部手法工整、叙事沉稳的电影并非出自好莱坞的职业导演之手,而是由此前仅仅拍摄过三部短片的澳大利亚新人导演安东尼·马拉斯(Anthony Maras)完成。

孟买恐袭事件是当今世界上最惨重的恐怖主义袭击之一,在国际舆论上有“印度9.11”之称。它的发生不仅给印度社会造成巨大的动荡和损失,还进一步激化了亚洲中东部各民族、宗教间的仇恨,是21世纪恐怖主义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2008年11月26日晚到29日,在持续约60个小时的时间里,印度孟买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将近200人死亡、超过300人受伤的惨剧。据悉,此次袭击由巴基斯坦的极端宗教组织一手策划,主要的袭击场所为车站、酒店、商店和居民住宅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地区。

孟买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最著名的豪华酒店泰姬陵酒店,是这场恐怖袭击中死伤和经济损失最为惨重的区域之一。影片《孟买酒店》便是基于泰姬陵酒店里发生的恐怖袭击而创作的。

时间回到2008年11月26日下午,10个不明身份的成年男子乘坐皮艇登录孟买,他们人均携带着装满不明物品的旅行包,很快分散消失在了人群当中。这些人正是巴基斯坦极端宗教组织派遣过来大屠杀的枪手,他们的旅行包里装满了大量的枪支弹药,此次行动的目标仅有一个:尽可能多地杀人。

在这座印度经济最为繁华、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城市里,当地居民和外国游客一如往常络绎不绝,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一场恐怖的灾难正在逼近。

因出演《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涉外大酒店》、《雄狮》等片而在好莱坞站稳一席之地的印度裔演员戴夫·帕特尔,在本片中扮演泰姬陵酒店的职员阿尔琼,他的家庭艰苦贫困,妻子即将临产,养家糊口的负担由他一个扛着。

26日当天,阿尔琼因照料生病的女儿而延误上班时间,等他赶到酒店时,才意识到自己忘了带工作时所需穿的鞋子。穿着拖鞋应付检查的阿尔琼险些丢掉工作。最后,在主厨奥拜罗的通融下,阿尔琼才得到了一双不合脚的备用鞋以继续工作。“鞋子”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一个细节线索。

泰姬陵酒店是孟买最负盛名的豪华酒店,这里每天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社会名流。工作人员每天都业务繁忙,无暇顾及与工作无关的琐事,对外界发生的一切都无法即时回馈。

因此,酒店人员并没注意到孟买车站发生的枪击案,这也导致当恐怖分子袭击酒店时,工作人员全都显得手足无措,没有任何有效的应对措施。

萨拉·卡沙尼、她的美国丈夫大卫·邓肯和出生不久的婴儿入住泰姬陵酒店。正当夫妇二人在酒店餐厅享受二人时光时,酒店外被大批逃难的民众包围,工作人员尽管不清楚情况,但最终还是选择让他们进入酒店避难。

混在避难人群里的恐怖分子们伺机进入酒店,手持枪械进行无差别的扫射,惊慌失措的民众们就像待宰的羔羊一样,被恐怖分子们一一击倒在地。

影片分别从几条线索展开叙事:以“顾客就是上帝”为准则的酒店职员们对客人们的帮扶营救是影片的主线,而另一条主要线索则集中在大卫·邓肯只身一人救援自己的孩子上。

大卫·邓肯的扮演者是艾米·汉莫,相比早年烂片扎堆,近两年汉莫的选片水准显然也在不断提升,《孟买酒店》是继《夜行动物》、《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性别为本》之后,汉莫出演的又一部口碑不俗的作品。

整部作品的恐怖氛围营造得非常出色,从情境代入角度看,电影各方面均作足了功夫,对每个恐怖元素都能恰到好处地利用,就连一辆普通的送餐车和电梯也能组装出一种惊心动魄的情景。当恐怖分子接近其他人物时,观众也会不自觉地跟着紧绷情绪,导演调动观众感官神经的功底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电影还运用了一些独特的设计来制造恐惧,最突出的便是“婴儿”这个角色提供的不可预测的危险性:在被恐怖分子重重包围的酒店里,婴儿就像一枚不定时的炸弹,他随时都有可能发出刺耳的哭声,招引恐怖分子的袭来。影片中就多次刻画了在婴儿哭声中,令人感到窒息的环境氛围。

孟买恐怖袭击悲剧的背后

从最直接的角度归因,孟买恐怖袭击的罪人毫无疑问是极端的宗教主义者,是他们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但在孟买恐怖袭击悲剧的背后,还有另一重我们不应该忽视的“人祸”。

实际上在孟买恐怖袭击发生前,相关部分已经预测到,而且也掌握了一部分恐怖分子的行踪。此前,印度也曾发生过多起恐怖袭击事件,但由于相对规模较小,始终未促使印度政府进行有效的打击和防范。

在孟买恐袭发生的过程中,当地的警署力量始终处于很被动的状态,孟买没有自己的特种部队,最快的特种力量也要在事件发生的几小时后才能赶到。缺乏专业化的防御系统,使得孟买恐袭的死伤情况进一步恶化,仅十人参与的恐怖袭击就足足造成了600多人的伤亡。

恐怖分子的诞生

当恐怖分子控制了酒店,电影才逐渐地揭晓这些人的“真实面目”:他们甚至从未见过能冲水的马桶!

他们之所以选择杀人,一方面是听信极端宗教分子蛊惑性的言论,认为此次屠杀是一场改变人类命运的圣战;另一方面,参与枪击也是为了借此获取金钱。

影片中受伤的恐怖分子忍着腿上的和必死的觉悟,打电话给父亲报平安。当他向询问父亲是否收到钱时,我们才意识到这些恐怖分子也不过是为窘迫生活出卖性命的底层。

恐怖主义是人类文明进入21世纪的一个负面标志,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习俗、宗教价值观间的交流需求也更为频繁。在只注重冰冷资本的、缺乏柔软的过渡过程中,摩擦是无可避免的。

尤其是在一些宗教信仰占据民众生活主导地位的国家里,更容易滋生极端宗教主义和暴力。经济的不平衡也加剧了阶级间的仇恨冲突,被逼上绝境的穷人也是恐怖组织吸纳的重要对象。

英雄主义

作为一部以美国为主要制片地区的合拍片,主旋律的弘扬自然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但这一次并不泛滥和偏执,反而克制得令人钦佩。

影片《孟买酒店》中的英雄主义是一次集体主义的体现,“顾客就是上帝”是泰姬陵酒店的精神指导,正常的酒店运作状态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是确保每位客人得到最完善服务。

而在被恐怖分子控制的生死攸关的时刻,仍然有绝大多数的职员,在酒店管理者领导下主动帮客人避难,而不是选择自保。

在当时有一千多位客人入住、五百多位员工上班的泰姬陵酒店内,尽管发生了数次爆炸和枪支扫射,死伤人数仍然被控制到极低的程度。据悉,泰姬陵酒店内的伤亡人员中,有一半是留下来保护人员的酒店员工。

影片中还有不少弘扬人性光辉的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男主角阿尔琼的脚部特写镜头贯穿了整部电影。影片开头,他因为赶往酒店而忘带工作时穿的鞋,镜头特写的是那双穿着与酒店氛围格格不入的拖鞋的脚;

阿尔琼使劲穿进那双不合脚的备用鞋时,电影也给了特写,甚至多次拍了他走路别扭的镜头;

在酒店人员被成功就出后,慌乱的人群之中,阿尔琼驾着他的电动车出现在镜头面前,当镜头特写聚焦到他的脚下时,观众才发现他光着脚。我们知道,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止阿尔琼回到心爱的人身边,哪怕是缺少一双体面的鞋子。

另一处细节是阿尔琼的头巾。在避难房间里,一位英国妇人对阿尔琼的头巾感到不安,阿尔琼向她解释,锡克教教徒出门必须佩戴头巾,头巾神圣不可侵犯,摘下来是一种对家庭而言的耻辱。但后来,他却解下头巾给受枪伤的外国游客止血,丝毫没有片刻的犹豫。

诸如此类的细节影片中不胜枚举,它们不仅丰满了阿尔琼等重要人物的形象,同时也侧面表达了电影传达的价值观:对人性美的歌颂与赞美。

9.11、孟买恐怖袭击、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伦敦地铁爆炸案、斯里兰卡连环爆炸案……世界各地的和平地区的恐怖袭击事件接连不断。尽管这样的事实令人感到悲观,但可以预见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各国政府仍需与恐怖主义作斗争。

但就像电影所表达的,一个更好的世界的需要美好的人性照耀。《切尔诺贝利》向观众揭示可怕的核泄漏事故和政治阴谋的同时,也向那些被历史湮没的英雄人物予以了至高的敬意。

而在展现孟买恐袭的阴霾的同时,《孟买酒店》同样也是对参与那次救援的酒店员工们的一次纪念。英雄主义也许早已经成为当代电影银幕世界中的俗套表达,但它永远都是不该被贬低、被忽视的不灭精神。

作者| 多尼达克;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4 ) 认知差异能带来多大伤害-观《孟买酒店》

拖着疲惫的身躯坐在八小时车程的高铁上,打开了之前就想看的《孟买酒店》。说实话当年正读高三的我对这件实际发生的事儿并无感知和了解,直到看到这部改编的电影,准备写下这篇文章的此时手还在不断地颤抖。

全程精神紧绷

高铁上人来人往、环境嘈杂,但影片情节相对紧凑,开始不久就陷入精神高度紧张状态,随着情节发展更是经历了震惊、忐忑、愤怒、温暖、绝望、愤怒、恐惧的情绪波动。

让人震惊,一个2000万人口,印度最富裕的城市,却在光天化日下发生如此有预谋、有组织的恐怖主义行为!

继而转为忐忑,镜头的切换、配乐的选择让人有很深的代入感,深陷其中的潜在受害者在不知具体情况的前提下要如何才能躲过此劫...

接着变为愤怒,这些年龄上还是个孩子的杀手竟开始了扫楼式无差别、极其残忍的杀戮!

幸而过程中导演给了观众喘息的机会,全片除了杀手外,人性的光辉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体现,更是有像主厨Hemant Oberoi、服务生Arjun等人的存在,心甘情愿地想法设法保护自己的“客人”;即使最让人不舒服的也就是一位白发老太在极度恐惧的状态下表示对是穆斯林的女主的质疑和对服务生Arjun头巾胡子的担心,但经沟通后也稳定下来。

然后又陷入深深的绝望,时间一分一秒流失,伤亡人数持续增加,救援却迟迟不能到来,先来的还是没什么战斗力的小队,要知道现实事件中将近60个小时才解决此事,深陷其中的人该有多么绝望......而身为旁观者的我们只能出离地愤怒,此时此刻印度政府在做什么?更让人无奈的是直播中的媒体还透露了一些被困人员的藏身之地,间接地造成更多伤亡!

随着特种部队赶到解决了战斗,电影也逐渐接近尾声,但我依然被深深的恐惧笼罩——“杀手们”到死依然在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思考了两天,我意识到是「认知」,认知的差异带来的伤害之大,真的是我们不能承受之重

认知差异的影响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人的认知能力与人的认识过程密切相关,可以说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低(信息越少或加工程度越差),想法也就会变得越单一,就像马克吐温讲过的一句话「对于手里拿着锤子的人来说,看什么都像钉子」。

对杀手来说,手中的“锤子”即家中的贫穷皆由异教徒造成的怒火,而所有的异教徒都变为了“钉子”,可怜的是到死都未曾认知到个人的贫穷需要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而不是怨恨他人。

对于“帮凶”媒体来说,媒体的身份和工具化身“锤子”,任何信息都要散播,却未曾认知到有些内容对别人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形成鲜明对比的主厨Hemant Oberoi愿意帮助“难堪”的员工,愿意理解一些“自我保护临阵逃脱”的员工,更愿意留在危险之地保护“客人”的安全!

其实认知的差异对每个人的职业、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对所处行业的认知水平决定个人/公司的上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下猎豹移动 CEO 傅盛的经历详细了解;生活上对事情的认知差异决定家庭争吵的频率,别说“越吵越爱”这种“鬼话”,每次争吵相当于在已有的裂缝敲打一下,缝只会越来越大直至分裂。

提高认知

提高认知着实是一个“庞大”的话题,这里只做些简单阐述。提高认知即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顾名思义,需要增加信息的获取量及提高信息加工能力,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记住这五个词足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己勤悟」,先从增加信息的获取量开始迈出第一步,后面有机会再分享一些诸如读什么、如何读……的方法论。

结语

转眼十一年,逝者安息,生者如斯,就像主厨Hemant Oberoi相信的「从创伤中恢复的唯一办法就是继续生活」。

提高认知,刻不容缓!

 5 ) 一个乱世之下的人物群像

“感谢真主,把电话接通,让全世界听到你们的怒吼” 那两个年轻人,几乎还是孩子,举着枪站了起来,被警察击中,倒在了被他们枪杀的尸体堆里 这是一部震撼的电影,有恪守职责的员工,也有为爱牺牲的情侣,有为了尊严拼死一搏的勇士,也有为了生存不惜伤害他人的胆小鬼,有恐怖分子“圣战”时的狂暴,也有他们对家庭的爱。 导演凭借着断断续续高潮的节奏和优秀的摄影,营造了一个既有热血又有温情的孟买酒店恐怖袭击事件,达到了观赏效果的刺激和紧迫感。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勇气,也不是恐怖分子单纯的残暴,我们看到的是面对危机时的人物群像,包括恐怖分子,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在看完之后,我们并不会对任何一个人物产生反感,这就是电影人物塑造的优秀之处

 6 ) 好看却?

《Hotel Mumbai》

大发善心的恐怖分子和横冲直撞的主角团一样愚蠢。

阖家欢聚转眼即成阴阳两隔,金壁辉煌不久便为人间炼狱。天堂和地狱不是活着与死去的距离,是一群富人举起酒杯庆祝欢愉,一帮孩子端起枪械收割生命,是你与我的分化、善与恶的分离、爱与恨的分裂。无论商贾巨富抑或平民百姓,鲜活的生命绝不应死在恐怖主义的枪火之下;无论恐怖分子抑或罪犯恶霸,鲜有的人性也不足以博取怜悯收获新生。不过是涉世未深被人利用的棋子,不过是办事不力决策混乱的警方,想要活着需要实力更要运气,可想要死去无需子弹只要鲁莽,主角一队可以全活偏剧情需要,却剑走偏锋。顾客就是上帝,就算舍身取义吃下枪子、摘下头巾蒙受羞愧、苦口婆心良言相劝,可惜愚蠢无药可救,慌乱唯死能止。

幸好还有Arjun和大厨相拥,无语终是泪如雨,汗颜终是喜笑颜。

 7 ) 从孟买酒店开始,了解真实的孟买恐袭

《孟买酒店》取材于2008年11月26日至11月29日发生在孟买12处地点的恐袭事件,主要聚焦在孟买最地标、也引发了最大国际及媒体关注的Taj Hotel。故事节奏和气氛渲染都把握的非常好,让观众非常有代入感,甚至有些情节太过于惊险了(比如Nanny抱着宝宝躲在套房壁橱里,歹徒在研究抽水马桶啦,或者David躲在电梯餐车后面,歹徒在吃披萨啦之类的),虽然知道肯定有dramatize的成分在,但我好奇的是,对于恐袭主题的真实事件改编,导演和编剧对dramatize的度在哪里;并且电影还是引起了我对原始事件的很大兴趣,想看一下剧中人物的塑造和故事叙述的真实度有多少,于是看完追加看了HBO的纪录片Terror In Mumbai, 其中除了对事件亲历者及唯一一名被活着捕获的袭击者的采访外,还有事件当时印度情报部门截取的袭击者与组织高层的实时通话录音记录,结合采访整理了一下对比。

酒店服务员Arjun (Dev Patel 饰)

Arjun这个角色在片中拯救酒店客人这条线中非常中心,还起到了带警察去CCTV室的重要作用。这个角色有两个原型:一个是当时在餐厅中的服务员,在发现歹徒在大堂开始攻击后快速关闭了餐厅的灯光,并让客人躲到桌子之下;而将警察带到CCTV室的剧情是结合了另一名酒店保安的经历。Arjun的人物背景应该是虚构的,他的妻子孩子包括在监控中看到得到自己极力想去的私人派对美差的Sanjay倒在血泊之中(呼,好长)应该都是额外的设定。

夫妇David(Arimie Hammer 饰) & Zahra (Nazanin Boniadi 饰)

这对夫妻角色应该糅合了亲历事件的几对夫妻的经历和抉择过程,其中包括在Taj酒店之外的一对惨遭杀害的犹太夫妻。歹徒在11月26日晚上进入了孟买的一处犹太社区中心/教堂(为当地及旅途中的犹太人提供宗教及社区服务),枪杀了经营此处的拉比和他的妻子,而救出拉比夫妇两岁儿子的是在这里工作了五年的印度保姆Sandra,和夫妻在一起的保姆Sally这个角色可能有参照这条线。而Zahra在歹徒即将枪杀她前开始吟诵Salal的剧情,有可能参照了当晚在另一处被袭击地——孟买四季酒店中被劫持为人质的土耳其夫妇的经历,被劫持是妻子曾大喊表明自己也是穆斯林,在歹徒枪杀了其他人质后,让他们进入另一间房间,当丈夫表示就让歹徒在这里开枪时,歹徒用英语对他说“No kill, you, brother.”

俄罗斯富豪 Vasili (Jason Issac 饰)(有人发现这是卢修斯爸爸吗?哈哈)

Vasili & Zahra

部分台词惊世骇俗的俄罗斯富豪,在危机之际充分显示了战斗民族血统(aka好莱坞电影对所有俄罗斯人角色的stereotyping),什么拉开衣服斜着右肩到左腹一道十寸大疤啦,吐口水到持枪歹徒的脸以表不屑啦,总之跟只会求饶的美利坚游客不同,很杠很共产;并且从David和Zahra夫妻分离后一直在保护照顾她(嗯?)。这个角色是当时事件中一位真富豪和一个退役特种兵的合体,因此和Zahra的互动应该也大多属于虚构。

主厨Hemant Oberoi (Anupam Kher饰)

Chef Oberoi & Arjun

在片中组织手下厨师,解救保护了大批酒店客人的主厨确有其人。导演表示因为主厨的英雄行为在印度家喻户晓,即使隐去真实姓名观众也都能猜出是谁,因此就干脆使用了真实姓名。主厨这条线与当天的情况基本吻合,他带着手下的厨师将客人护送至在酒店侧翼、较为安全的chamber,厨师们甚至用身体形成屏障,保护客人从服务出口疏散至酒店后门逃出生天;可惜歹徒在客人逃离疏散时开枪的场景也真实地发生了,厨师们之前安抚客人的话术——不用担心,子弹会先穿过他们的身体,不会射到他们——竟一语成谶。最最乌龙的是,袭击者之所以知道chamber的位置,是因为印度电视台报道了客人藏身于酒店chamber内很安全,而在密切关注媒体报道的虔诚者组织高层通过电话告诉了袭击者。


其他一些基于现实但略有变化的地方:客人逃至的Chamber位于酒店底楼侧翼,而不是位于Taj酒店顶层;劫持警车的两名歹徒最后进入了一家女子医院,没有到Taj酒店;从巴基斯坦农村来到孟买的袭击者们的确对现代都市的一切觉得新鲜十足,不知道马桶和披萨的事情是否真实,但录音中,当袭击者闯入Taj酒店客房时,的确在电话中对组织高层赞叹了一番电脑的大屏幕;电影中事件持续了一整夜,而实际上真实的恐袭从26号开始29号才真正结束。

孟买警察像电影中一样令人绝望,孟买没有配备特种兵,因此要从800多英里之外的新德里调部队来应对10个恐怖分子,而孟买警察在这之前几乎毫无作为。在两名歹徒袭击车站时,他们聚在车站外部,完全无法掌控现场情况,决定先不轻举妄动(??)。和现实相符也让人觉得恐惧的是,巴基斯坦的极端组织虔诚军的确仅仅派了10名袭击者——他们带着AK47和一些手榴弹劫持了一艘船,上岸后像电影中一样坐上出租车,潜入到了孟买的各个目标地点,造成了这场持续几天、引发了世界关注的恐怖袭击;而背后的操纵者,也像电影中一样用电话与他们交流,操纵他们进攻,杀戮,告诉他们天堂在等着他们,死亡是他们最终的任务。

Armie在某个采访里说,现在枪击、恐袭过于频发,很多人倾向于sit through it,发生了,关注了,忘记了,周而复始,对媒体上出现这类事件习以为常并很快遗忘。《孟买酒店》除了给我们带来一场身历其境的惊险观影体验外,更重要的是它与其他恐袭片的意义,教世人不要忘记恐怖主义带来的伤害和恐惧,也总会歌颂勇气、善良与生命。

 短评

孟买从1990年到2008年之间发生过7次恶性恐袭事件,最近一次是2006年的孟买郊区铁路连环爆炸案,死亡200多人,这特么够恶性了吧?然后到了2008年孟买仍然没有可以快速反应的反恐部队,要从德里运过来?!!WHAT?!!

4分钟前
  • H.C.McTang
  • 推荐

1.危险面前才能看清一个人。扎赫拉曾说瓦斯利是流氓,但当大妈说她和恐怖分子是一伙时,瓦斯利却站出来帮她;面对恐袭,大部分员工选择留下来保护顾客。阿琼甚至愿意取下神圣的头巾为顾客包扎伤口。在这里,“顾客就是上帝”不是一句空话。2.舍身取义。在欺骗顾客和被枪毙之间,两位前台选择了后者,宁愿死也不害顾客。3.媒体的良知。无良媒体竟然把受害者的逃生计划播出来,导致被匪徒看到。为了收视率,他们连良心都不要了。4.父爱的伟大。戴维看见有人逃出酒店,其实他也可以这么做,但他选择了上楼寻找孩子。一个人往外跑,一个人往里跑,形成鲜明对比。因为他爱孩子胜过爱自己。5.团队精神和坚守岗位。一位员工说:我在这儿工作了35年,这儿就是我的家。让人联想到《泰坦尼克号》的船长,人在船在,船毁人亡。

5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这么高档的酒店如此轻率地放一群杂人进去;如此大的城市没有自己的警力,等新德里派人过来,而几个小时后新德里的人还在新德里;进入酒店的警察每人只有6发子弹;电视台负责为歹徒报告酒店里人员的逃生地点;人质逃出去完全靠自己;

9分钟前
  • kitty62888
  • 还行

全程仿佛置身在那场恐袭之中,紧张到手心出汗,充满绝望却又有人性的故事,同时很让人心碎。配乐非常棒,代入感很强,Dev Patel的表演真的很吸引人。

11分钟前
  • larawebb
  • 力荐

100分钟近乎窒息的观影体验,不到20分钟就进入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并且一直延续到了最后,要是影像上更写实一点就真的是一部极其出色的真实事件改编惊悚片了,不过就目前导演的水平来说,依然让影片高潮迭起、刺激抓人,群戏的处理更是非常到位,恰到好处,而导演专注于体验本身的创作理念让人忍不住拍手叫绝!

1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其实电影是能给一个比较勉强的 4 星的。电影的前三分之二都很好,氛围营造的相当出色。所有演员的表演也都很棒,可惜最后结局时忽然崩了,之前铺垫了 100 分钟的氛围荡然无存。作为一个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如果想要超越「好」的基准线,就得跨越表象,进入悲剧背后的故事。但可惜这个电影没能跨过这条线。电影只展示了如何摧毁美好,但没有让我们看到悲剧背后的力量。

20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本来上周要去,NZ的事缓了几天。全程捂嘴发抖,现实照进电影,极端穆斯林和极端反穆斯林在两个世界交汇,这种感觉太超脱了

22分钟前
  • Mina
  • 力荐

8分,没有歌舞。

27分钟前
  • 秀山鲤鱼
  • 推荐

穆斯林、安拉胡阿克巴、真实事件、屠杀。。就这些关键词,能在国内过审吗。。。不是说片子不好,只是电影立场很特别..以恐怖分子为第一视角,甚至感觉部分设计是在说恐怖分子也有爱。全片笼罩在恐惧的气氛中,人性美好什么的,即使有,也被吓得当然无存。看完只觉得,人性的美好真战胜不了邪恶。好人死的早且死的惨,活下来靠运气。看完有种金陵十三钗be版压抑感,就是13钗以13个人当场被杀为结局,差不多就是这种观感了

31分钟前
  • 肉山大魔王小可
  • 力荐

感觉几个主要角色都是作死的吧。

34分钟前
  • Columbium
  • 力荐

緊張氣氛表現出來了,真實呈現就算了,有些事情並不適合在電影裡表現出來。如果本片不引進,那也是因為顧慮到中巴關係,而非虛揚穆斯林恐怖行動。

37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所有的无差别杀戮都是反人性的,不管以何种理由。可惜这部片子仅只记录了犯罪过程,而没有深挖背后的故事。最后,想对印度警察/媒体/政府大喊一句:你哋都食屎啦!!!

42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我是天真地以为Armie Hammer演的会是个什么孤胆英雄,结果……?全程紧张刺激喘不过气,一部电影里杀的人我看能顶十部《大逃杀》,最后一看imdb上写的时长是123分钟,北影节放的是107分钟,电影节放的果然也是特供版啊……

4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襁褓中的婴儿似乎更幸运,硝烟里的飞鸟仿佛更自由。孩子持枪发动圣战向往天堂,便把酒店变成炼狱。婴儿好奇看向燃烧建筑,尚不知历经怎样浩劫。恒河里运送的是魔鬼,开门后迎接的是撒旦,穆斯林的经文祷颂并非苟且,锡克教的头巾摘下并不蒙羞。穿了小号鞋子的世界,还在对抗因贫穷仇恨异教而畸形的脚。

48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他解下头巾的瞬间,仿佛是神。

51分钟前
  • 聖荷西市長
  • 力荐

如果不是真实事件改编,实在无法相信一个国家的警力可以无能到这个地步……拍得还是挺工整的,全程紧张出汗最后流泪的类型片,节奏非常棒。商业片嘛,就不探讨政治立场的问题了,导演大概也没立场吧……想说的是,锤子压根就是配角啊,因为腕儿大所以非得名字排第一是么……Dev真是了不得,演技越来越扎实,尤其眼神,太有戏了,大高个儿加片中艺术家范儿的造型贼性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印度版Adrien Brody,相当可以,小哥加油!#BJIFF

53分钟前
  • 变形的文科生
  • 推荐

有几点印象很深,一个是恐怖分子在酒店端着AK屠杀了一天,阿三哥的特种兵才赶到。一个是幕后指使让恐怖分子随时开着电话,他想听到受害者的哀嚎。一个是,最后一批幸存者本来可以全数撤出,但牛逼的记者问牛逼的受访者你现在躲在哪,受访者说我在哪哪哪准备撤了,幕后指使看了电视直播,让恐怖分子赶过去端着枪扫了好几轮。

55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看到Arjun和大厨活下来了,我真的松了口气。俄罗斯大叔无愧国籍,真的莽,死得很可惜。

56分钟前
  • Lacie
  • 力荐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作为灾难片,该有的气氛虽然有,可其他东西全部流于表面,特别是灾难里每一个人物的刻画,无论正派反派,全都只是蜻蜓点水。另外,这个片子确定不是在黑印度警察吗?就这种应急措施和速度,怕是整个国家被毁了警察也没准备好吧?

58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开着手机,我要亲耳听到他们的哭喊声” 恐怖分子是没有情面的,见人就杀,不留余地。片子在这种剧情上的讲述残暴直接,观众也更能代入被害者情绪,战战兢兢。挺身而出的主厨,只有4个警力的警官…不敢相信真实事件也是如此。美好梦幻的五星酒店如何变成人间地狱,艾米·汉莫的结局竟然毫无主角光环、且毫无意义。面对近在眼前的死神,只能像没法控制的婴儿哭啼般无助无力。“如果你感到害怕,那就纵身一跃,即便会摔倒,但也可能会飞翔”

6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