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王之王

剧情片美国1998

主演:马特·达蒙,爱德华·诺顿,约翰·马尔科维奇,格瑞辰·摩尔,法米克·詹森,约翰·特托罗

导演:约翰·达尔

 剧照

赌王之王 剧照 NO.1赌王之王 剧照 NO.2赌王之王 剧照 NO.3赌王之王 剧照 NO.4赌王之王 剧照 NO.5赌王之王 剧照 NO.6赌王之王 剧照 NO.13赌王之王 剧照 NO.14赌王之王 剧照 NO.15赌王之王 剧照 NO.16赌王之王 剧照 NO.17赌王之王 剧照 NO.18赌王之王 剧照 NO.19赌王之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3 05:05

详细剧情

  迈克(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是一个法律系二年级的学生,但他却因为一次跟赌场老板泰迪(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饰)的赌博输掉了所有的积蓄。在朋友克尼什(约翰•特托罗 John Turturro 饰)劝慰下,迈克立下誓言,从此不碰赌博。不过,他还是在教授的牌局上露了一手,技惊四座。在接老朋友虫子(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出狱的时候,迈克违背了自己的誓言,重出江湖。为了帮助虫子,他甚至延误了模拟法庭的实习。此后,女友乔发现了迈克涉赌的证据,与他分手,这令他非常沮丧。迈克在虫子的怂恿下,接连参与赌局。事后,却发现自己被虫子摆了一道,欠下了巨款。他找到虫子,后者在被逼之下吐露了实情:原来虫子被凶悍的债主逼得走投无路。为了友情,他接受了债主苛刻的条件,但是却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困境……

 长篇影评

 1 ) 科普一下为什么男主开场在牌桌上坐下之前就注定没戏了

清晨时分,男主悄悄地从家里取出自己藏的全部积蓄,默默吻别爱人,前往赌场。

这里有两个很明显的问题:

1, 男主的资金管理出现严重问题。如果认为自己能完爆对手,那么一般的现金局玩家用来打牌的钱应该至少有30个买入(这个钱一定要与自己交房租水电费吃喝生活的钱分开)。后面一场我们会看到,男主一般的牌局是2/5或者5/5,那么他的这三万块是非常没有问题的。

但是他把所有的钱都投入一次牌局之后问题就来了:他现在的资金管理无法抗衡德扑这个游戏里的变数(variance),AA对任何牌都仍然有百分之20的可能性会输,把所有的钱都一次压入,他就无法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为自己取得长久的盈利,因为这些钱输完就完了。(当然,像他这么做的牌手,也一般谈不上有什么‘技术优势’;不过他打5/5能把钱攒到三万,说明他在5/5这个游戏中是表现不错的)

2, 男主到处藏钱,说明没有家人的支持。而身边的人如果不支持,那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很难长久维持下去的。默默吻别爱人这一点很说明问题,如果他长时间都能在业余时间通过扑克稳定盈利,那么女友应该没什么可反对的。结合他严重的资金管理问题,他女友反对的原因只可能是因为他有严重的赌博倾向,不是冒然升级,就是把赢的钱都挥霍到21点之类玩家必输的赌博游戏上。

前往Teddy的地下赌场/俱乐部

3,地下赌场的问题是,水钱过高,长久下来你的技术优势(edge)实现会大打折扣。优秀牌手的最重要素质之一是选择正确的游戏,男主对此完全没概念。

4,接上一点,凌晨去地下赌场,你想吃什么鱼呢?什么鱼会凌晨到Teddy那里打呢?没事玩玩的鱼和大鲸鱼在这个时间和这个地点的出现频率是非常少的。男主人在纽约,想要试试升级来一次大的,应该去新泽西啊,那里应该有大量水钱低、鲸鱼多的桌子。

在门口换筹码,Teddy问你还是买入500块吗,男主说三万,Teddy换给他筹码,然后问了一句你吃不吃饼干。男主随口回答了一句不吃

5,后面会看到,男主这次玩的是50/100。他居然从5/5直接升级到50/100(!!!)这个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试试升级也没有一次压上身家升级这么多的。他肯定没有50/100这种游戏的经验,对在场的50/100玩家——也就是他的对手们——肯定也没有任何交手记录,所以也就不会对这些人有任何了解。

6,问你吃不吃饼干,是为了测试你说实话时的基础线(和测谎仪的原理类似),牌桌上问你牌大不大的时候好用来比对你的反应。这个常识连我都知道,男主竟然明显完全不知道这么回事,bad regular的本质暴露无遗。

遇到Joey,手上拿着三万筹码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也不听劝

7,Joey是当地的一个pro,他估计是在那里等着,观察哪里有鱼的,这时候没什么鱼所以也就暂时不打。这样的话男主也应该想想自己应不应该坐下,应该选哪个桌子。一上来就找Teddy那个鲨鱼桌,就是不自量力地找死,你升级试试赌一把也要找个软一点的桌子吧...

8,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总结:说男主是个bad regular都有点高抬他了,从以上诸多理由可以看出,他基本就是个赌徒,赢多少都会倒回去输个倾家荡产。影片中表现他有‘技术优势’,其实这没啥意义,因为资金管理、牌桌选择、现场经验都属于‘技术优势’,而且比实际打牌时的技术要重要得多得多。

注:“鱼”就是你我这种没啥钱、水平不咋样但是还喜欢去打牌的人;“鲸鱼”是那种爱打牌、没水平但是不在乎钱的大老板之类的。

(具体牌局懒得说了,不过,A9撞AA这种牌,你翻牌中了顶两对之后下一个两倍底池,Teddy跟注之后你还能觉得他在听花,这也真是醉了,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冤家牌”。再说,资金管理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你能够顶得住这种变数和偶然性的。)

 2 ) 5年了 破产的牌手有话说

5年前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 觉得迈克勇敢无畏 为了自己的梦想敢于放弃一切 对朋友讲义气 人帅还有个不错的女朋友 尽管不支持他打牌

当时我表弟19岁高中毕业没有上大学 在我一个朋友影响下职业玩起了德州扑克

看着一个没上过大学的高中生通过打牌每天几千的进账 一个月赢10几w说不动心是假的

我也想像迈克一样在牌桌上战胜对手 拿下一场世界锦标赛的冠军

我当时26岁 在武汉到处帮人办贷款 每个月几乎月光看不到未来 这部电影和身边人的经历

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如今5年过去了 自己也经过了从每月打cash一个月赚7 8k就很满足

到几千场的线上锦标赛 一年下来只有不到5w的盈利 再到遇到好局赢到几十w 再到后面升级失控破产 再回头看这部电影 感觉很不一样了

首先说下电影的时代是90年代 那个时候没有GTO 没有很多线上牌局 基本上都是线下 迈克的策略其实是偏ABC 有牌打牌 没牌就弃 然后会在有利位置埋伏对方就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在当今职业玩家都会使用GTO和hud数据软件的时代是无法生存的

但打牌只有技术吗 刚打牌的时候认为技术很重要 现在觉得技术最多只能占一半 你的资金管理挑选牌局甚至包括找局的能力 和情绪控制远远大于技术

迈克开头输掉的第一把牌A9葫芦遇到AA葫芦 AA翻前慢打很好的隐藏了牌力 超级冤家 但是他上桌就已经错了 即使赢了也是大错特错 你只能用你最多百分之5的资金 去参与一场牌局 因为德州扑克的盈利不是来自于某一场 而是长期概率占优的情况下和对手博弈 你拿全部的身价去和别人赌一场 就是赌博 因为你经受不住一点badbeat 和cooler 当然当你觉得自己水平可以 局也好 但是资金不足的时候 你很难抵制住那种赚钱的诱惑 我也不例外

还有就是辞掉学业去打牌这个事情 就和我辞掉工作去打牌一样 看上去是不是放手一搏 很有浪漫主义色彩 实际上是没有脑子的表现 5年了 我也从26岁到31岁了 输掉了打牌赢来的几十W 我才明白没有后手和保底去打牌是一件多么高风险和高压力的事情 你是不是不能辞掉工作学业去打牌 我的答案是可以 当时你必须赢到最少5到10年你们当地的平均工资才行 而且一部分还要存起来用于稳健型的投资和小生意 游戏环境和玩家水平是不断变化的 17 18年的很多牌手都已经破产 或者有的转行 或者有的通过扑克赚到钱用于其他投资失败了 结局都很惨 很多事情不亲身经历一遍 有的时候别人说再多 你是没有感觉的 当你破产后 你发现你借不到钱 回归正常社会也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 和打牌赚钱一天几千的进账 那种落差是很大很大的 当你做不了正常工作 也没有资金去打牌的时候你就成了废人一个

还有在当今中国德州扑克这个东西是地下的 你能看到的公开的什么锦标赛几乎长期无法战胜

所以地下的就有很多问题 比如挑选一个局是不是干净就很重要 很多局有高科技 伙牌 或者重抽水

你都无法战胜 甚至就是杀猪盘 我见过一个银行小职员一个月在杀猪局直接被人宰了30个给父母打电话筹钱的场景 也见过线上 20 40 80 8max 4个伙牌围剿玩家 结果自己还输了 以及局头结不出账

直接跑路了 我自己也被人跑过好几千 这条路可以说是险象环生

最后说说迈克曾经让人激动人心的和女友告别去参加WSOP准备拿下100万刀的冠军的事情

一个锦标赛需要500到1000场来平衡其中的波动 人数越多波动越大 平均买入1万刀 冠军一般是总奖池的20到30 那么迈克参加的这个比赛起码是300到500人 锦标赛后期跑马基本上就是运气为主

而且要跑10几次 迈克更有可能 是输掉了这个比赛买入 剩下的钱去拉斯维加斯打cash

结局也就2种一种是继续打高额 破产了 还有一种是从小额开始 慢慢积累了资金成为一个职业玩家

一些事情当你作为旁观者的时候充满了浪漫主义 你在事中才明白其中的残酷和不易

最有一句话 当你不尊重资金管理破产的时候 需要再次从0开始的时候 没什么浪漫可言

只说明你的贪婪和愚蠢超过了你的牌技

 3 ) 一个没有拿到奥斯卡也不是top250的电影,却是我最喜欢的

00:01:12 [旁白] 这里的人会告诉你...(Listen, here's the thing.翻译的不太好)你可以靠玩牌为生的,这就是一种工作.你不赌博. 那你只能去干苦差事.你的目的是在一小时里赢一个大注, 就这么简单.在最好的时机出手,不好的时候就守着.不能输任何东西. 我法律学院的一半学费,就是这么来的.一个真正的苦干者. ------------ 00:20:12 虫子监狱出来坐在吉普车上耍牌技的时候,一个人在走术,另一个在走道 ------------ 00:27:00 [旁白] 一个成功的扑克牌手的自白里, 杰克.金 说到,"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少有赌徒记得自己怎么赢的,不过他们每个人很精确地记得...自己是怎么样惨败“对我来说是正确的.因为当我走进这里的时候,我记不得我是怎么把钱赢来的,但我不能停止想自己是怎么输的. 这儿的叙述和李笑来老师《把时间当朋友》里的观点截然相反(那里面说人的本能会自然遗忘痛苦)。两个人都在自圆其说,又都多少让人信服的东西,其中的差异和融合值得琢磨。 叙述这段话的时候他走进了乡村牌局,跨过了大众对玩牌的偏见,找回了自己玩牌的正念,也就有了后续和女友的争辩(解释): --------------- 00:42:12 m为什么每年都是同样的5个人...世界杯扑克比赛的决赛哪?他们是什么, 是拉斯维加斯最有运气的人吗? m 这是需要技术的, 乔. --- j很好. 那你为什么要对我撒谎? m因为我知道你不理解. j理解什么? m昨天晚上, 我坐在桌子边.这是我在克格勃失败后,第一次感觉到我的存在. j你刚刚告诉我你在赌桌边,第一次感觉到你的存在. m不, 但是... j你想要我理解什么?? m[叹气] -------------- 00:52:45 哦, 上帝. 迈克, 她把你给甩了. 我一直告诉她,她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牌手.-知道何时把最差的牌脱手. No, she was a good... I knew it.I fuckin' knew it. 面对女友的分手,他竟然用牌来解释,就像当年喜欢魔兽的小子拿金币当一般等价物一样,比方三个馒头##金币而非1元钱 00:54:00 这段背景声音赞爆了 ----------- 01:30:16 主角去找克尼什借钱,说明了去电影开始的那个牌局是因为自己有能力在哪儿,此前自己战胜过世界冠军陈 两个牌手价值观不一样,克尼什拥有冷静近乎没有人性的职业理念,而迈克喜欢牌想成为最强的。 尽管没有借到钱,但得到了朋友+前辈的认可 ---------- 01:37:12 [旁白] 我经常看见这些人们,这些牌,在桌子边.短期的大赢和长期的胜败,他们都出局了,最后一张牌能帮助他们.我总是在想,他们为什么玩得那么差劲...他们为什么还认为能扳回来.在这里走着,让我有点不安.砖墙.赌桌边那些闷闷不乐的人们.很重的霉味.但是我还有什么选择呢? 最后一个情节安排的不太好,可能是出于电影这个框架的需要,把情节压缩到一个气氛紧张情绪饱满的牌局里。 但实际上它脱离的了牌手的原则,靠长久的统计和概率,现场的人性洞察,对运气(不确定性)的处理能力。 然而在一个短的场景下要一个确定的“赢”,就到了“赌”的层面。比方拉斯维加斯竞技大赛里,走到最后的总是那五个人,但得到第一的人却不总是一个人。 ------------------

如果“错过”了这个电影的第一句,就基本错过了整个电影,你错过了吗? 我喜欢产品一样就好像迈克喜欢打牌一样,尽管我可能没他聪明,好在“产品”这工种在当下的大环境还蛮招喜欢。其他不表

 4 ) 被低估的电影!

相当不错的独立制片电影,看过导演拍的Red Rock West。马达的表演很不错,norton一如其在fightclub里的发挥,把角色诠释得很出彩。马达是不是因为自认为长得太正,感觉他总想演些这样的角色,例如天才瑞普利、伯恩之类,有点善恶之间的意思。片子里还有X战警的凤凰女和DEXTER里那个拉丁侦探。马尔科维奇总是那么有感觉。
故事很好,没有大起大落,但很紧凑写实。没有煽情的点,牌桌上的气氛交代得很好,不像有些赌片光靠装酷和拿好牌来赢得场面。结尾稍微有点弱的感觉,而且完全不交代norton的角色,还是有点感觉少点什么。这样的片子我喜欢,不为了表现什么,只是生活的感觉。剧本出色,演员精彩,显然是一部被低估的电影。

 5 ) 赌未来,赌人生,赌婚姻,赌人品

马克达蒙主演的电影里似乎总会陪伴着一个人生导师,自然也是这位人生导师改变了电影情节的走向。不同于香港电影里的赌场风云,更没有浮夸的视觉和听觉渲染。

影片利用温和,舒缓的方式在要不要赌这一主题中穿插着友情在利益面前的拷问,爱情在抉择面前的信任与追随,以及一位老者发自于信念的同情,在电影中都得以直舒铺开。

生活处处是赌博。我们要赌未来,赌人生,赌婚姻,赌人品,赌眼光判断,十字街头赌向左转还是向右转。 赌是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唯一应对方式,除非你自大到以为一切尽在我手,人定胜天是一种无知,是对自然宇宙失去客观的敬畏,最终自然会惩罚无知者的无畏。

 6 ) 不能逃避的是追求自己的梦想

   主角导师所说的:our destiny chooses us ,其实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马特达蒙为了自己的选择,心中的向往,再次赌博。

一直觉的这部电影要表达的并不是赌和赌徒的事,而是追寻内心自己真

正想要做的事。其中女友因为马特赌博而离开他,电影里到最后马特也

没和女友重新在一起,也是因为这不是一部爱情电影。

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关于追寻自己理想的故事。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被迫向生活妥协,因为很多因素,而放弃自己的

追求,性格决定了我们想做的,我想谁都不会忘记自己以前的追求的,

总会梦想如果能实现梦想的话会如何如何,被许多牵绊的我们为什么不

能坚持自己当初的梦想??!

   
    有点感触,写的其实是质问自己。坚持努力!!

    (以及有关影片里华人赌神的资料:

华裔赌神Johnny chan陈强尼


德州扑克,(英文名字为Texas Hold'em ),它和桥牌,围棋,象棋一样,是一项智力竞技体育运动,玩扑克靠的是长期训练得来的技巧和智力的高低以及临场发挥的好坏,再加上一点点运气。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重于心计,更增加了在各种智力竞技运动中的优势。比如说桥牌,围棋,象棋,国际象棋这些运动中,中国人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并且长期占据领先地位。德州扑克也一样,在这里,我们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华裔赌神Johnny chan。

Johnny chan,原籍广东,现在移民美国,常住赌城拉斯维加斯,职业靠扑克赢钱来生活。他是第一位赢得过两次世界扑克大赛WSOP的华人,也是第一位入选世界扑克名人堂的亚裔人士(2002年), 那里的人们尊称他为"中国陈 China chan",并且有"外号东方快车"(因为他赢钱的速度非常快而得名),是我们华人的骄傲。德州扑克最顶级的比赛WSOP(World Series of Poker 世界扑克锦标赛)--相当与扑克的奥运会,Johnny chan, 在1987和1988年连续两次拿到WSOP冠军,1989年与冠军仅仅一步之遥,屈居亚军。和奥运会一样,WSOP(世界扑克锦标赛)也有各种级别的比赛,Johnny chan 在WSOP 各项比赛里共拿到10个WSOP 的冠军金手链,这个成绩在世界上是排名第一的绝佳成绩。

WSOP 主要是举办各种大型的比赛,Johnny Chan 已经把重点转移到现金桌游戏上了,他通过德州扑克赢得的现金,已经超过20亿人民币,这在中国可以和一个大公司的业绩向抗衡。德州扑克的能量就是这么巨大。由美国著名影星Matt Damon主演的 Rounders(中文翻译为《赌王之王》,很多网站都有下载,并且有中文配音和汉字对白 )一片中曾经引用了Johnny chan 在1988年的世界扑克锦标赛(WSOP)决赛上最后一手牌的高潮画面:Johnny Chan在手上握有大牌的情况下仍选择不跟,诱使对手出错,不但获得冠军金手链,还捧走了近千万美元的奖金。这些使得Johnny chan在美国德州扑克界乃至整个社会都享有非常高的名气和声望,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他名下的徒弟之一Jamie Gold 在2006 年的WSOP里,获得冠军,并且是WSOP里等级最高,参加人数最多,奖金也是最多的一个比赛冠军,冠军奖金就是 1200万美元,奖金总数换算成人民币接近一亿元。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仅仅是WSOP里的一个比赛,一次比赛就是人民币一亿元的收入。德州扑克给我们的冲击是多么的巨大。 Jamie Gold 在比赛结束获得冠军的那一刻,走下台来第一个拥抱的就是Johnny chan,感谢他的师傅给他带来的荣耀和冠军。

赌神Johnny Chan在玩牌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在赌桌上放一个橙子,作为打心理战之用,令对手以为橙是他的幸运物,心中有所顾忌。这记怪招近年惹来不少赌徒跟风,纷纷在赌桌摆放不同水果,希望仿效赌神的赢钱秘技。Johnny解释橙其实只是一道幌子,他最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最大的本钱就是玩牌的经验和技巧以及懂得什么是赌,知道几时要忍,而且喜怒不形于色,令对手难以捉摸虚实。"他强调真实的赌王之战,并非电影中那样靠特异功能或出千致胜,赢钱主要凭经验和实力,还要事前做足功课,摸清对手特性,做到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

     

 短评

电影其实说的挺现实的,约翰•马尔科维奇好帅!而且中译名翻得不怎么好,差点意思

6分钟前
  • 杨大志°
  • 还行

John Malkovich, what a man. 牌技什麽的看不懂但是小馬特的眼睛好藍啊。看似對白簡練風格樸實的一部電影,其實各種花裡胡哨:又是戴斯特尼,又是最後時刻逆轉,又是師生情深/誤交損友/愛情愛好二選一,簡直老橋段大串燒好嗎。以為找馬特達蒙來演就能裝淳樸?導演你騙不了老影迷的。

11分钟前
  • 席德
  • 推荐

两个演员都挺喜欢的,片子与其说在讲赌博,不如说在说人生梦想。最恨恶俗的中文译名。EdwardNorton出彩的地方不多,结尾也没交待他,有些遗憾

16分钟前
  • 随心随性
  • 还行

马特达蒙那时候真年轻啊,电影一般般吧╮(╯▽╰)╭

21分钟前
  • 师诗尸
  • 还行

0 译名好烂。1 Norton演人渣还真有味儿 2 Malkovich的这支戏骨施展空间不足啊 3 Turturro还真是啥戏都搀和 4 整个故事倒是够规矩的,从一个庞大的泥潭里,一步步地从外到内的接近边缘,然后奋力一跃,带着希望离开。

26分钟前
  • 章鱼酥
  • 推荐

看完21点之后,想起这一部了,不过不是poker看这个没意义

31分钟前
  • 半边番茄
  • 力荐

有没有淫和我一样喜欢诺顿的声线(¯﹃¯)

35分钟前
  • _▁PSycHo。
  • 推荐

喜欢玩扑克的应该比较喜欢这部电影,但对我来说这电影仅仅讲了一个不算太有意思的故事,讲的也不够精彩。吸引我的是演员卡司。马特·达蒙是经常演聪明人啊,虽然长了副楞样;爱德华·诺顿演个赌徒小混混,把那痞样刻画得入木三分;约翰·马尔科维奇这样的老戏骨就不用多说了,法米克·詹森也有出演

38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1.目前位置最棒的Poker电影,爱德华诺顿展示了演技,马特达蒙刺激了梦想. 2.Johnny Chan这龙套走的,太无语了. 3.周润发吃巧克力,马尔科维奇却吃奥尼奥,太有老头子的味道了. 4.老教授的那句"What Choice"是全剧点睛之笔.

42分钟前
  • Fantasy
  • 推荐

我真觉得这是一部好片子,欠缺的是好的摄影和精彩的配乐。若再加上这两点便是完美至极了。出色的励志片,主题“Respect Your Talent”尤其符合我的胃口,搞得我都想从医学院退学了……我们天生都Born This Way,要做的事情便是take it,然后heat it。做自己才是真理。

47分钟前
  • 波澄酒
  • 力荐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与救赎的故事,赌博只是一种途径

5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诺顿哥总是fucked up everything,达蒙哥总是聪明、冷静。贪心是是赌徒的大忌,更是股民的大忌。。。

55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力荐

“对我们来说这是现实,电影一直在改变,”达蒙说。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不再拍摄《Rounders》,他们也不再拍《Good Will Hunting》(心灵捕手),他们不是不会,而是拍不出了。取代DVD市场的是国际票房。当今的电影市场是快餐化的,制作商需要的电影是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是大家都能够很好理解并接受的。这一导向意味着少说话,让事情更简单,每个人都知道好人是谁,坏人是谁。这样才会有人埋单,电影拍摄是有高额成本的,所以票房很重要。《赌王之王》的上座率可能达不到预期,就电影业来说能看懂的人群并不多。“

60分钟前
  • 莫库什勒
  • 力荐

“虫子”(诺顿)这个人物没深挖,有点可惜;表演上,约翰·马尔科维奇最赞,前后只出现了两场戏,吃着奥利奥、穿着运动服,但压迫感全在;马特·达蒙年轻的时候真适合演这种上进屌丝,演爱情戏不行;独白写的不如对白,但用得好,让人有立刻跳电脑前来把德州扑克的冲动。

1小时前
  • 老晃
  • 推荐

和战争之王一样,它让你去做你最擅长的事情,你天赋所在的事情,无论那是什么。命运所指。

1小时前
  • 阿倞*海纳百创
  • 推荐

老式又快活,看着挺有趣的。

1小时前
  • 心生
  • 推荐

事后,却发现自己被虫子摆了一道,欠下了巨款。他找到虫子,后者在被逼之下吐露了实情:原来虫子被凶悍的债主逼得走投无路。为了友情,他接受了债主苛刻的条件,但是却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困境……

1小时前
  • (๑⁼̴̀д⁼̴́๑)
  • 推荐

看这种讲赌博的电影对我这种不会打牌的人来说都好难理解啊

1小时前
  • 🧸
  • 还行

诺顿后来去哪儿了啦?

1小时前
  • 燕爷
  • 还行

We can't run from what we are, and our destiny chooses us.总有一点事情是我们不能逃避的,天赋所致,或被环境所迫。John Malkovich小配角戏太赞了!ps.各种赌牌的玩法基本看得云里雾里的...

1小时前
  • MaxZ 等等等等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