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默夫妇

剧情片美国1979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简·亚历山大,贾斯汀·亨利,霍华德·达夫,乔治·科,乔贝兹·威廉姆斯,比尔·穆尔,豪兰·张伯伦,杰克·拉梅奇,杰斯·奥苏纳,尼古拉斯·霍曼,埃朗·帕克,谢尔比·布拉默,卡萝尔·纳德尔,唐纳德·甘特里,朱迪丝·考尔德,彼得·洛兹,凯瑟琳·凯勒,丹·蒂拉,彼得拉·金,梅利莎·莫雷尔

导演:罗伯特·本顿

 剧照

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1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2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3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4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5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6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13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14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15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16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17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18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19克莱默夫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05

详细剧情

  克莱默夫妇像普通的美国夫妇一样,克莱默先生(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饰)在外工作挣钱,克莱默夫人(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则在家照料照料6岁的儿子比利(贾斯汀•亨利 Justin Henry 饰)。由于克莱默先生忙于工作忽略了家庭,克莱默夫人某天愤然出走,留下了父子两。  克莱默先生现在一方面要忙于工作,一方面又要照顾比利,生活一时陷入麻烦中。克莱默先生不善家务,在照料比利时洋相百出:第一次为比利煎西多士、过程十分恐怖;比利不吃饭要吃雪糕,克莱默先生想阻止却不懂沟通……  幸好在女邻居的帮助下,克莱默先生逐渐适应了单身父亲的生活。父子两越来越亲密,互相依赖。  这时,克莱默夫人回来了,她已经是纽约一名出色的设计师了。她回来要拿回比利的抚养权……

 长篇影评

 1 ) Love is everything

成人的世界里,爱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在孩子的世界里,爱就是他的全部。谁领他上学、谁在他需要时及时出现、谁给他evening kiss,...,他就知道谁在爱着他。而孩子,会用最最直白的方式回复你所给的爱。

Kramer夫妇在法庭上的那一段给我印象很深。的确,双方律师为达目的尽展唇舌之战,但是他们让Kramer夫妇彼此开始真正反思。Mrs. Kramer,当她不得不在律师的苛刻提问后回答Yes时,她才意识到自己曾经是那么的自我;Mr.Kramer,也在律师的发问中才意识到曾经在事业上的成就,并不仅仅是源于自己一个人的努力。

Think in others' shoes.别等到旁人质问时,才猛然醒悟:该换位思考。



 2 ) 时间是贼 偷走一切

这是一部极其普通的电影,普通得像电影台平素晚上最爱播放的美国不知名电影。内容也很简单——一个平凡的父亲因为妻子的离去不得不面对家庭与事业的压力,而妻子回来后又与她争起了孩子的抚养权。这又是一部极其眩目的电影,它曾获九项奥斯卡提名,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剧本五项大奖。

乔安娜离开时,泰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电梯缓缓下降;乔安娜说“我来带比利回家,却不知道这才是他的家”时,泰德心怀感激地目送着她走进上楼的电梯。
第一次充当“家庭妇男”时,泰德在厨房里的手忙脚乱,比利不断的叹气声;父子俩“最后的早餐”,泰德已是可以从容而又娴熟地烤出法国土司,当然还有比利坐在旁边一脸的伤感。
熟睡中的比利听到母亲的那一句“别让臭虫咬了你”;在经历过冰淇凌大战,父子俩和解之后,比利对着泰德说出了“我爱你”,紧接着之后的“别让臭虫咬了你”。

导演总是在有意无意地用似曾相识的场景,将整个片子,连成一条线,环成一个圈。我不知道用“轮回”两个字形容这部电影是否恰当,让我怎么说呢,世界是圆的,轮回也是圆的。最后谁也跑不掉。由“分”和“离”组成的单词,总是漂白在深处的颜色,被许多黑蓝灰绿衬得距离遥远,即便是想努力地嗅到一些酸楚的齐心,最后依然是融化的黄色路灯下,用着也许是某一种的“微笑”说了声“那么,再见了。”

乔安娜不能忍受整天单调而又没有追求的家庭主妇生活,选择了精神出走,最终在外闯荡了一圈之后,事业上的成功也只能够让她越发地记起内心的愧疚和母亲的责任感。所以,她回来了,想要夺回比利的抚养权。
泰德在乔安娜离开时,虽然不习惯却闪着对未来的坚定,他开始抛开过往,反思自己。开始关注比利,试图让儿子的各种愿望在缺少母爱的环境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与满足,他开始像母亲一样给比利耐心的讲故事,开始在比利熟睡时给他盖上滑落一旁的被子。泰德不再是那个为了案子整天整夜不回家的“工作狂”,他是个父亲。
最开始,比利在厨房里对父亲赤裸裸的嘲讽,到去超市买东西时母亲深入骨子里的影响,在父亲粗暴对待的时候想起母亲的温柔。比利无法忍受母亲的离开到与父亲相濡以沫的生活,以及那句“别让臭虫咬了你”,那是比利将母亲对自己的爱深切地转嫁到了父亲的身上。
《克莱默夫妇》英文片名叫做“Kramers VS Kramers”,事实上这更适合片子的本意,克莱默夫妇俩的内在冲突,也正是“女权主义”和“男权思想”的对抗。


娜拉走后怎样?

影片一开场,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乔安娜克制不住眼泪楚楚动人的脸庞,紧接着,她温情脉脉地向入睡的儿子告别,母爱在此时是何等的脆弱。乔安娜心不在焉地开始收拾行装,她在苦恼的折磨中决定离家出走了。
作为一部20世纪70年代的影片,影片中的乔安娜是勇敢的,她在不堪忍受生活的无意义与无追求之后,虽然残酷,却是勇敢地跨出了那扇大门,去追寻自己人生存在的意义。这从根本上说是女性意识的觉醒,即作为女性个体对自我认知的恢复与思考,她不甘心成为泰德“强权”之下的错误定位,她出走了,像一个世纪前的娜拉一样离开了。

很自然地想起了19世纪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那部给世人留下悬念的剧作《玩偶之家》。女主人公娜拉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却发现在最需要丈夫和她同舟共济的时刻,自己的丈夫也不过是一个虚伪而卑劣的市侩罢了。娜拉终于明白,自己婚前不过是父亲的玩偶,婚后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从来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于是,她毅然决然抛弃丈夫和孩子,从囚笼似的家庭出走了。
娜拉的离家出走给后人留下了津津乐道的悬念,娜拉走后怎样?为此鲁迅先生也曾经作过一个类似的演讲,他认为“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鲁迅在那场“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告诉所有的“娜拉们”必须先获得经济上的主动权,在社会上获得男女平等的权利。
当时间拨到20世纪70年代,另外一个娜拉——乔安娜出走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年收入31000美金,比泰德的年收入还要高上许多,她甚至很快就再有了很多男朋友。

鲁迅先生曾经担心的问题霎那间灰飞烟灭,女性不再受经济的束缚,只是最后当乔安娜找到工作,有了钱有了地位,却真的得到了独立自由幸福的梦想了吗?乔安娜回来了,她忘不了自身作为母亲的责任,她回来找寻自己当初扔掉的儿子和亲情。
绕了一个圈,又回到了原点。就像在最后对簿公堂时,律师说得那般“我根本就不明白你到底有什么理由非要离开丈夫和孩子?问题不在于婚姻,原因在于你自身!”事情发展到最后,当鲁迅先生所说的“经济、社会”等其它一些外部因素都无法在困扰你的时候,自己却始终无法获得归宿的认同感,最深刻最难以克服的问题始终是自己的内心。
乔安娜最后放弃了自己的抚养权,认为维持现状是对比利最好的选择,只是不知道,此刻,她是幸福的吗?

爱是责任,男权的反思

忙碌的泰德似乎永远都没有时间好好听妻子说说话。他没日没夜地工作,以为事业有成,给家里人一个好的生活就是自己最大的责任。可是当他回家来之后,面对着乔安娜缓缓下降的电梯门,他只能留下了那个还没有来得及说出的好消息——升为美术总监。
可是当妻子离开之后,事业有成又有谁来分享呢?乔安娜离开之后,泰德父子俩的生活陷入了一片狼藉。第一天早晨,父子二人在厨房作早餐那段让人忍俊不禁的戏实在经典,父亲手忙脚乱,儿子不断叹气。比利时不时会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会抱怨父亲手上汗太多,会指责父亲做的饭不好吃,甚至在超市购物时也会提醒他买妈妈经常用的牌子。

虽然手忙脚乱地开始应付生活,但是泰德的眼里始终闪耀着对未来的坚定和生活的希望。泰德在妻子离去之后开始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影片通过了一场非常巧妙的戏来解释泰德对男权思想进行反思之后的结果。在那场急风暴雨的冰淇淋戏之后,比利被泰德关了紧闭,当比利惴惴不安地担心父亲是不是也会因为不乖也离开他,是不是他不听话所以妈妈不回来时,泰德向儿子作出了解释,同时也对他自己,对无数的观众作出了解释。“我想让妈妈成为某种人,变成我想要的那种太太。可她不是,我以为我开心她就会开心,但她没有。不是你的错,是我。”这种类似于独白式的描写并不会显得可以,反而以一种非常自然的过程总流露开来。

泰德的父爱形象是成功的。为了孩子,他作出了种种努力:因为比利被别的同学欺负,老师电话有约,泰德便在一次重要的报告中中途离席;因为比利发烧,她曾耽误大西洋航空公司的截稿日而使公司付出巨额赔偿,也要陪着儿子度过最艰难的日子;也因为比利在玩的过程中不小心掉下来,一组描绘泰德抱着儿子奔跑寻找医院的镜头让观众深深地体会了父爱的味道;在比利要忍受缝10针的痛苦时,“我是他父亲!我要去陪他!”是泰德,让比利感受到了坚强,获取到了足够多的精神支持。甚至是在最后,当与乔安娜打官司时,不幸失业的泰德为了争夺抚养权的需要,不得不作出妥协,在24小时之内靠着自信和坚强接受了一份不是与实际能力足够相符的工作。

最后,当法庭把抚养权判给乔安娜时,泰德仍在寻找最后一丝机会,“如果我上诉呢?”当听到律师说:“这回你得付出孩子的代价,我必须传唤孩子作证”时,泰德纵然不舍却还是放弃了上诉的权利,因为他,不能伤害自己的孩子。
泰德用自己坚守的爱,完成了蜕变,“女人可以拥有事业和野心,男人也可以拥有母爱”。当最后比利知道自己要和妈妈一起生活时的悲伤眼神,“如果我不喜欢,是不是可以回家”时,我知道,泰德早已经征服了比利。在母亲不在的日子里,他们两个携手走过,那是乔安娜怎么也感受不到的浓浓父子情。

比利的独白

我叫比利。
妈咪离开我的时候,五岁半。
那个时候,我早上醒过来,奔到爸爸的房间,却只见父亲一个人酣睡着,床的另一边不见踪影。我不知道父亲对我说了什么,只记得我的梦境终于成为了现实。
山不见了,水不见了,妈咪也不见了。窗台上只有我的心,还在孤独而又顽强地一跳一跳。

爸爸说,你很快就会回来的。你离开的第一天,我和他一起在厨房里做早餐,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模样,其实我的心里充满了不屑。我是那么想念你。我记得你带我逛超市时的场景,我知道你最爱买什么牌子的洗衣粉,我很爱你。
可是你还是走了。虽然父亲还是在说你很快就会回来。可是我知道,你不会再回来了。我寻思你离开时说的话,你离开时说过话了吗?什么时候你动了离开的念头了呢?我想总该有些什么是我忽略的吧。
你说你不能做我家里的妈咪,只能做我心里的妈咪。是不是我不乖所以你要离开呢?
我的记忆里只有你,父亲难得能见上几面,你给我做早餐,你送我上学,你给我念故事书,你伴我入睡……记忆美化了全部值得的信息。我知道你经常愣着发呆,不开心。可是你是我全部的意义啊。没有了你,我该去祈求谁呢。谁能替我解决所有不开心的事。

我一直忍不住觉得这是一个骗局。我们被粉饰在一个时间错位的太平里。这样的戏码也许只会在各大赚人热泪的电视中出现。却不曾想到它切切实实地出现在了我的生命里。
妈咪走了,我不开心,会有小的恶作剧,我想引起爸爸所有的注意。
我担心,有一天,爸爸也会离我而去。
我觉得爸爸变了呢。他的早餐越做越好吃,他给我念故事书,他在我生病的时候陪着我,他抱着我跑向医院,他给我坚强,他24小时里找到了一份那么美好的工作。我对他说:“如果妈妈知道了,她会重新嫁给你的”。
妈咪,你像是分叉在心里的一个路口。过了那么长的时间,居然还清晰地留存着。

记得你离开之后第一次见你,我迫不及待地奔到你的怀里,在心愿实现前总有无数分享不尽的欣喜。
可是很久以后,在我和父亲相处了这么久,在我已经习惯没有你之后,在突然听到要回到你的身边,我很不习惯呢。

我忘了说,那18个月的时间,那时的心里,也没有遗憾,也没有寂寞。都是平平整整的。因为我和父亲一路携手走过。


“……想起那年七月,天空逐渐在安静里远去,远处轰鸣着隐约的雷声。母亲撑伞送来了红豆,希望我带走。她的笑容和红豆的味道,就如同四周的蝉时雨般清晰,自回忆里一次次卷土重来……”

 3 ) 家庭角色的解构与重构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克莱默夫妇》

       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五四时,传到中国。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所追求的其实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男女平等。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处在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如政治、工作、教育等,而即使是在家庭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女性通常作为一种居家的角色出现在家庭中,掌管家庭内部的琐碎杂物,而男性作为在外闯荡,养家糊口的角色。可以说,女性的天空只有家庭,而男性的天空覆盖整个社会。
       从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美国影坛掀起一股女性主义电影风,形成这一股风潮的原因主要是70年代开始盛行于美国的女性主义思潮以及女性解放运动。许多优秀的女演员也在这一段时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女性自身也受到女性主义的影响,她们不愿意再以充当银幕花瓶为满足,愿意向复杂而有深度的女性角色挑战。
因为女性电影还在发展阶段,所以想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比较困难,现在普遍认同的女性主义电影的定义是:探讨女性活动、女性题材的电影。在一些女性电影当中,导演擅长刻画女性情欲,这会让有些观众将其误解为为男性服务的情色电影,其实这跟男性所表达情欲是有差别的,女性主义电影探讨的是心灵,关于情欲的描述不是摄影机对女性身体的描绘而是女性对自身身份上的寻找、认同。女性主义电影通常是以女性为其主角,描写这一些女性在父权以及时代的倾轧下奋力求取生存尊严的故事。
  关于女性主义的电影有很多,如《陌路狂花》《永不妥协》等,这些电影中的女主角都是以比较激进的方式最后获得了社会对自己的尊重以及灵魂的自由,虽然这些都是典型的女性主义电影,但是我更想分析的是另外一部电影《克莱默夫妇》,虽然在电影分析上,电影《克莱默夫妇》更注重的是家庭伦理以及家庭成员关系,而且整部电影之中只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涉及女主角看,影片没有具体反映女主角离家前的婚姻生活,也没有正面关注她离家后自我挣扎、重获自信的艰辛过程,虽然并不是一部侧重反映自我实现、独立意识觉醒的女性主义影片,但我认为这部影片是可以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的,因为当今女性主义最基本的体现就应该在家庭关系之中,在家庭关系中与男性权利的对比下,女性主义才显得有意义。
      《克莱默夫妇》是1979年拍摄的美国的经典家庭伦理片,而当时美国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克莱默夫妇》的出现,是对美国当时家庭关系的一种反思。该影片的英文片名直译为中文是《克莱默对抗克莱默》,这个片名直接反应了问题的矛盾点,即男女主角在婚姻家庭中的抗衡。影片中的乔安娜是一位独立意识较强的女性,婚后她听从丈夫的意见放弃了自己的职业来照顾家庭和孩子,但她逐渐感到迷茫,却无法与丈夫沟通。8年的婚姻之后,她决定走出家庭,找寻自己的价值,最终找到了工作,也重新找到了自信和自尊。
       乔安娜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的代表,她的出走也代表了这类女性对传统家庭角色的反抗和不满,她拒绝继续做一个贤妻良母式的传统女性,同时坚持认为作为女性同样拥有追求自我价值和个人发展空间的权利。影片开始,乔安娜满脸忧郁,灯光阴沉昏暗,此时的乔安娜正深陷在追求自我价值与母亲角色的两难之中,但最终她选择了追寻自我价值。乔安娜离家之后,她的丈夫泰德愤恨地质问“离开一个7岁的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勇气”,此时很多观众也会产生同样责问,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抛家弃子,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其实这也是女性的现实困境,“为了孩子,回归家庭”,可能会是大多数女性在自身与家庭徘徊犹豫后的最终选择,也是男权社会对“理想女性”的期许。而观众之所以会有这种责问,是因为观众在内心深处已经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女性就应该是在家照顾家庭孩子的角色,不应该为了自己的价值就抛家弃子。但其实没有任何一则法律或道德规定,照顾家庭的就不该是丈夫。所以影片中乔安娜坚决地走了,采取了主动的方式来争取完整自我的实现。当乔安娜重新回来,并非只是为了得到儿子的抚养权,而更多的是象征她的自身价值已经得到了实现,她现在是一个独立的女人而非靠丈夫养家的家庭主妇。
       因为影片当中涉及女主角的篇幅很少,女性的缺失使得观众很容易误解,认为这部影片在更大程度上是同情男主角的遭遇,批评女主角的出走。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女主角的缺失是创作者在其中独到的安排,因为女性的缺失,观众们,尤其是男性观众得以认识到曾经他们认为在家养尊处优的妻子的责任并不比在外闯荡的男性的责任小。电影同名小说的创作者艾弗里•科尔曼在谈到其创作想法时谈到:当时女性主义运动正值高峰,对男性的看法有些过激,其写作的目的是矫正这些过激错误,创造一个理想父亲的形象。创作者的主要意图并非宣扬男权主义,而是在女权与男权激烈对抗的时期,期望人们能够走出两性的对抗而非一味赞成某种观念。
       电影三分之二的镜头集中在泰德这一男性人物身上,传播了男性回归家庭、分担家庭责任的理念。妻子离家前,泰德是一个典型的“称职的”家庭供养者,自信于自己的家庭角色,也自信的认为妻子可以在“贤妻良母”的角色中获得满足和幸福。妻子的离开使泰德不得不开始担当起照顾孩子的责任:忙乱地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却不知孩子在几年级等细节反映出泰德以前在家庭生活中的职责缺失。泰德把自己的家庭责任仅仅定义在工作领域,这和现实中很多家庭的男性成员是一样的,只是单纯将自己定位在物质位置,而忽略了情感。在全面担当起父亲职责的过程中,泰德其实也逐渐反思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反思了自己以前丈夫职责的不完整。他意识到是由于自己没有顾及到妻子的感受、没有尊重妻子的选择和个性才导致了彼此的隔阂和家庭的解体。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的缺失迫使男性改变了以前单一的家庭角色,获得感情和信赖,也完成了男性父亲形象的重建。
       影片中法官最后将孩子判给了母亲,很多人将其理解为女性主义的胜利,而我认为最后乔安娜的选择才体现了女性主义的胜利,她的最后的选择其实体现的是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因为影片最后乔安娜所做的选择已经完全出于她自己的内心而非听从任何人的劝告。影片结尾似乎告诉我们:两性的对抗无益于家庭问题的解决,对抗中也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北京大学法学院马忆南教授在谈到克莱默夫妇的问题时说:“社会中存在的对父亲、对母亲的刻板印象使得丈夫只能在外拼命挣钱养家,而妻子则成为家庭主妇、做家务、照顾孩子和丈夫。被局限于狭小的家庭之中,失去自我。这其实是对男女两性的共同伤害,也是各种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的根源。”两性从对抗走向和谐的根本是二者平等关系的真正建立,家庭问题的解决需要男女双方相互理解、相互满足彼此独立个性的需求,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男女平等的实现需要女性自身的独立意识,也需要男性主流社会自由平等思想的建立和同步发展。保持家庭和事业的平衡不是女性单方面的责任,而是婚姻中男女的共同职责,我想《克莱默夫妇》正是从这个层面去体现了女性主义,当两性能够互相尊重对方的选择,共同承担责任,女性主义所追求的男女平等才能得以完整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美]弗里丹.女性的奥秘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5
[2]马忆南教授解读《克莱默夫妇》:家庭生活应避免刻板角色
[3]百度百科 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电影
[4]为女权主义正名-李银河新浪博客

 4 ) 父母对孩子的爱总是嫌不够多

看了这部80年代老片子,被男主的父爱感动落泪,即使输掉官司也不愿让孩子看到父母对簿公堂。为人父母者最基本但也最难得的就是考虑孩子的感受,在儿童的世界里父母的爱就是全部。

台词简洁有力,演技醇厚不腻。没有用极端化去加强冲突,使片子与观众的距离更近,更能触动观众,引发思考。泰德与乔安娜两人的性格成长是亮点,泰德写好了整个影片就成立了。不要用婚姻和爱去绑架伴侣,不要以为有了孩子就代表成熟。

像电影里妈妈对家庭的逃避,像爸爸之前对家庭忽略,最后伤害最大的还是小孩子。所以也会问出让人心碎那句,“爸爸,妈妈离开我们是因为我不乖嘛?”

整部电影三位主演,演技全部在线,让我看的很入戏很融入。好电影,推荐~

 5 ) 婚姻的残酷

上大学的时候,外教曾经在视听课上播放了《克莱默夫妇》这部据说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但我基本没有看懂,至今对剧情也没有印象。如今重拾起来,看得直掉眼泪。此一时彼一时也,23年前,我连爱情的滋味都没有尝过,遑论婚姻?我同样搞不懂的还有一件事:上研究生的时候,常有已成家的大龄博士生和我们打牌时说你们单身真好。细问下去,他们就跟你说天凉好个秋这一手牌真臭。我那时候不幸还是个老处男,不明白单身有什么好。 不过如电影《移城别恋》里有句台词说的那样:婚姻好残酷(Marriage is brutal)! 这句话比婚后将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种空洞许诺实在得多。《战争与和平》里的安德烈,为了逃避庸常的婚姻生活,跑去打仗了。人类历史上征战不息,明知跑去可能马革裹尸还,甚至成为无人认领的无定河边骨,可还一直有人去。对一个理想主义者来说,比当炮灰更可怕的,是由着生活的琐碎,把生命消磨。 人和人的追求实在相差十万八千里。若彼此接受不同,不试图互相改变,日子勉强还能过,否则实在艰难。我都不知道剩女和光棍们有什么好急。“磨合”有可能是一辈子也完不成的事。我昨天去一个教音乐的老教授家。他的夫人在家做一门婚纱生意,老教授很烦。我都不知道他们一起是怎么配合的。出门的时候我看到了秘诀所在。他们家的车库不是和房子连在一起,而是在一个单独的地方,在院子对面。车库边上有个小房间。夫人的客户来看婚纱,老先生就跑到车库边的房子里做自己的事去了,双方互不干扰。 包括婚姻在内,世界上的好多事情,如果没有人的参与,那会简单得多。人这种古怪的动物,使得割舍都可能藕断丝连,很难一刀两断。《克莱默夫妇》拍摄前,导演找到达斯汀·霍夫曼,那片子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不过霍夫曼那时候自己在伤筋动骨闹离婚。和现实比较起来,他看了剧本都觉得太肤浅。很多女性没有同理心,穿越不到对方的处境,只想到自己的不如意,想不到婚姻的挫败对男性伤害也很大。霍夫曼自己那时正为婚姻失败所困,接拍此片未免对自己太残忍。第一次和导演约见,他从宾馆房间下来,到了大堂,是不想让其到房间长谈,准备匆匆打发。结果,出于心灵治愈的考虑,他接了下来。拍摄前他和导演住到一个宾馆,一起打磨了剧本好久,然后才开始拍摄。这跟戒烟是一回事,把烟藏得一根都找不到也是戒烟。有的人把烟可以摆得到处都是这也是一种戒法。霍夫曼最终选择去面对离婚话题的各种刺激,用拍摄离婚来应对现实中的离婚。 这部片子说的是婚姻失败后孩子的抚养问题,几乎涉及到离婚中子女安置问题的各个方面:弃子、亲子、争子与归子。电影改编自小说《克莱默夫妇》,作者是Avery Corman, 他的最著名作品即为这部《克莱默夫妇》,以及1987年出版的《50》。这两部作品充满才华,但是作者后来倒没有更大的作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家里职业和生活的优先顺序没有处理好,顾此失彼了。他的妻子是出版商Judy Corman,是她把《哈利波特》经营到了美国。她去世的时候,是Scholastic 公司的副总裁。他们有两个儿子,两个事业上都很顺的人在一起,又有孩子,总得一个作些牺牲。一个家庭里,如果夫妻双方都只顾自己,不肯为了家庭妥协,倒霉的会是孩子,然后是全家。 七十年代原作者写作《克莱默夫妇》一书的时候,女权运动的硝烟还没有消散,女性走出去追求自己的话题还很新鲜。女主人公乔安娜也是高学历女性,婚后在家相夫教子,感觉失去了自我。丈夫忙于工作,对她关注不够,以至于她决心抛夫别子,离家出走。影片一开始是乔安娜(梅丽尔·司特里普饰)的特写,她满含深情地给孩子道别,因为她即将离开。仅从事实上去看,一个女子这么狠心,连孩子都可以舍得抛弃,人们若去论断,也无可厚非。可是下水三尺后,看到的又是不同风景。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希望大家先打消任何关于这个女子是混蛋之类偏见。乔安娜其实母性未残,她爱孩子, 孩子放学的时候她常到对面的咖啡馆里,远远地隔着玻璃看。她意识到自己的心理不健全,属于在沉默中内爆掉的那种类型。她已经深思熟虑过,继续呆在家里不仅自己会疯掉,也会连累孩子。她出走图的也不是物质,走之前只带走了自己婚前入伙的2000块钱。她是想发现自己。 在感情上,大部分人可能还是更同情又当爹又当妈的丈夫。霍夫曼扮演的泰迪最终理解了妻子出走的原因,他更多是自责,也不让孩子去怨恨妈妈。片中他告诉儿子,当有人跟你说了对不起的时候,就不要再去怀恨在心,让对方长时间心里不安。这位父亲是个极其负责的真男人。这样的品质,平时是藏匿着的,到了妻子出走的时候,全都给激发了出来。也可能舐犊之爱,让他脱胎换骨。夫妻后来为了争子,对薄公堂,虽然律师唇枪舌剑毫不留情,但是这些辩论也搅翻了各自的五味瓶。夫妻双方是在离婚之后真正认识了对方,可是伤害太多,破镜重圆已不复可能。 电影打破了人们对于夫妻、父母角色的很多成见。泰迪在法庭辩论上的一席发言,非常经典。他说他能够理解家庭妇女出去寻找自己,他也可以接受。如果社会能够破除这种成见,可是为什么打不破母亲就一定是更好“parent”的谬论?《克莱默夫妇》放映之后,泰迪的那一番追问,迫使整个社会重新反思父母亲的角色,这甚至在婚姻法庭上,改变了不少法官的思路。离婚案中,尚且年幼的孩子常常被判给母亲,父亲只寄钱来抚养,只剩下义务,看望的次数也不多, 不能充分享受父子间的天伦之乐。影片中孩子果然被判给了母亲,这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现在,孩子不一定都会判给母亲了。片中男方律师一再提到的“持久性”(permanence,包括对一个关系能否持久经营) 、“稳定性”(constancy,包括职业的稳定)这些品质,比单纯的性别差异更能影响法官的判决。法官更多在考虑在哪一方对孩子成长最好。这样的变化,也有这部电影的功劳。一个母亲也有可能朝秦暮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一想到婚姻的失败,人们往往会想到丈夫的原因,比如好吃懒吃喝嫖赌只顾工作不顾家庭。这些人的存在是事实,但也别忘了, 不负责的女性也比比皆是。她们把关系经营的挫败,责任全推给男方,责怪男方缺少对自己的爱和关注,等等,形成了对丈夫过高的期望值,而对自己不作要求。女人也可能是关系失败的主要原因。 婚姻里可以说没有什么坏人。夫妻两个可能都是好母亲,好父亲,甚至可以说大家都是好人,可是双方在一起合不来也是寻常事。硬性建立距离吧又苦了孩子,这就演绎出了无数悲欢离合。影片最后,赢了官司的母亲,考虑到父亲营造的家对孩子更有利,主动把孩子还给父亲,这可以说是不团圆中的小团圆。 这个结果从艺术上说是不错,可是现实地看,它又过于浪漫化了。大部分离婚和分手,过程非常丑陋,争财产争孩子,丑态百出,闹得外人都看不下去,可是谁也无法插手,任何一个决定,都是伤筋动骨。离婚就好比截肢手术,手术做得再成功,胳膊没了,或是腿没了,这种缺憾是终身的,无可修复。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终于不需要去理睬配偶的家庭了,但是又制造出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养育。这些新的问题,未必比旧的问题更容易解决,而且每一家都不一样,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婚姻是一条不归路,真的不到死不得完结。唯一的解脱,可能是变得什么都不在乎。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无所谓。可是一旦成人开始无所谓,孩子就可能跟着学,最终玩世不恭,缺乏爱的能力。所以此事几无万全之策,无论哪种结果都是伤害。要是离婚的话,最好赶在有孩子之前。有孩子后处理得很好得也有,可毕竟凤毛麟角。 明知离婚结果很乱,美国离婚率还是很高,甚至有一半的婚姻以失败告终。 他们不大容易苟且、将就、凑合。牙齿坏了,中国的牙医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拔,因为他们认为牙齿和胃口和身体的其它部分息息相关,另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弃。美国牙医就很激进,可拔可不拔的时候倾向于让你拔,免得坏的牙齿影响整个身体和生活质量。这种思维也体现在婚姻家庭上,对于质量低劣的婚姻,他们多半选择终结,各自寻找新的人生。这时候孩子的安置成了中间最大的问题。 中国多年生存经济下来,人们过于看重物质带来的安全感,到如今,即便生存问题解决了,大部分人还是把物质看得高于一切,对别的方面很马虎,一说到离婚,比如前不久李阳的离婚,我看了不少评论,评论中人们首先提到的是财产的分割。美国人离婚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呵护儿童心理的健康,这是离婚中比什么都还要大的事。我觉得他们这么做是对的。残害了孩子的心灵,你争得金山银山又能怎样?人活一辈子,连子女的快乐与安宁都可以不顾,活着跟行尸走肉又有什么两样?离婚后的孩子,通常会自责,怀疑自己的错误或不足导致了父母婚姻的破裂。影片中霍夫曼扮演的父亲十分负责,打消了孩子这方面的顾虑。泰迪的冤屈很大,但毕竟大人对付不幸的能力更强一些。让小孩去应对与其心智不称的问题,实在过于残忍。泰迪坚决拒绝让孩子上法庭回答问题。另外,离婚过程中,夫妻吵闹、仇恨,孩子非常为难,一边是父亲,一边是母亲,你让他们选谁站队好?还有的人渣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当间谍,打探对方的举动,或是让孩子来当信使传话,强迫孩子做这种事的人,实在不配做父母,甚至不配做人。挑拨孩子去仇恨对方,或者对方家庭,好赢得孩子的爱,这种做法不道德也不理智。孩子总有明白事理的一天,他们会鄙视父母的这种自私和小量。 做人父母,成为一个parent, 这是非常重大的责任。一个只顾自己,只指望别人来照顾自己,不打算照顾、关心他人的人,单身是更好的选择。培育一个个合格的父母,这才是一个民族应该着重关注的事,它远比孝顺重要。与此同时,婚姻已经够脆弱了,大家庭如果不能呵护小家庭,让其和谐、健康发展,这也是长辈的不负责任。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人类总是要往前走的。

 6 ) 别再让本片教你怎么当一个好父母了

克莱默夫妇可谓是当年奥斯卡的最大赢家。然而仅从故事层面而言,他讲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这样庸常的故事,每天在全世界无数个家庭里上演。

妻子作为一个全职太太,因不能忍受丈夫的冷漠离家出走。丈夫被迫手忙脚乱的照顾自己的儿子,18个月后女方事业有成,回来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在法庭的对抗中彼此获得了谅解。

影片的名字Kramer VS Kramer 很形象的体现了这种对抗关系。我不确认在1979年时,美国的家庭环境里这样的事情是否新奇。但在今天,这样的困境再普通不过,而讽刺的是,时至今日,面对近40年前影片留下的问题,我们依旧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在告诉我们怎么成为一个称职的父母,一个称职的另一半。而我认为,如何让每一个家庭避免再陷入这样的困境,可能更需要我们思考。这绝不仅仅是提倡双方互相体谅,或者为了子女做更多的奉献所能达到的。

克莱默夫人为自己的孩子奉献了5年,牺牲了自己最热爱的事业。她是心有不甘的,他希望把这样的心理波动跟丈夫分享,但是丈夫以工作太忙的理由总是忽视他的感受,这最终导致了她的离家出走。但回过头来想,丈夫的不体谅仅仅是一个导火索,事业与家庭的必然冲突才是这个问题的根源,不是吗?堆在库房里的炸药被一颗火星点燃,我们要追责的不是谁点燃了一个火星,而是为什么会把这么多的炸药堆在一起形成安全隐患!

后续的事情我们也看到了,克莱默先生自己照顾比利。为此错过了会议,错过了截稿日期,导致公司丢了大客户,最终自己落得被辞退的下场。而在这期间,克莱默夫人的工作有了起色,也拿到了体面的薪水。如果抛开亲情的感情光环,我们会发现,孩子就像是一枚核按钮,无论对着家中父母双方的哪一方按下,都会给对方的事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而我们的企业只会在家长手忙脚乱的时候,催促他们不要忘记会议,迫使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在公司上。影片的最后夫妇俩达成了合解,电梯门缓缓合上。可当电梯门日后无数次再次打开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克莱姆先生要在新的公司承受每年薪水少3500美元的损失,或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他都要用这份工作维持事业和照顾孩子之间的平衡。换言之,他可能再也回不到之前那份广告公司的行业地位了。

一部好的影片和一个复杂的问题,都可以让大家从多种角度来进行解读。在本片中有人看到了家庭关系维系的艰难,有人看到了女权意识的觉醒,而我看到的是公共设施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缺位。

影片似乎把孩子和事业天然对立了起来,而现实生活里,即便有时候我们不愿意承认,情况也确实如此。我们曾经想出过很多的模式来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在片中那个时代,我们采取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之后我们尝试着邀请上一代来协助,讨论一个屋檐下的代级关系的作品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这方案当中的任意一种都无法帮助我们获得幸福,而目前的年轻一代似乎找到了终极解法,不结婚不生孩子,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我们的公权力在这个阶段终于开始着急了,但我们必须承认,即便在今天的环境下,我们做的仍然很不够。高标准的行业门槛,系统的监控体系,甚至幼托设施的数量,尤其是针对6个月到三岁婴幼儿的托管设施,还远远不够。克莱默夫妇的悲剧还在一遍遍重复上演。

别再呼吁大家看了这部影片之后,去反思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了!因为克莱默先生不仅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克莱默女士不也不仅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他们同样是一个广告人,一个设计师,而让他们以广告人和设计师的身份在这个社会里体面的生活,工作,进步,也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应尽的一点义务。

 7 ) 结尾无言以对

一开始还以为是要拿女二作女一的对比,现在看来,导演大概想表现的不是女性解放,而可能是反对女性解放吧。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女一的离家对孩子的伤害,但回避着男主五年以来对孩子和大人两个人的忽视以及伤害,何况女一号五年以来的温情脉脉比不上男主的一年,最后甚至说出了男方才是孩子真正的家这种话。

用温情脉脉的父子之爱作为挡箭牌,来遮盖父子俩以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来掩盖妈妈对孩子的关心。最后观影者可不基本都倒向了男主?

确实,这部电影没有女主,只有男主。还用克莱默夫妇作为影名,讽刺。煽情。

 8 ) [影评]克莱默夫妇:美国市民生活的完胜

1979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部大明星小制作的《克莱默夫妇》取得了完胜,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四座沉甸甸的小金人把如日中天的弗朗西斯·科波拉大导演拉下了马。当之无愧的越战电影No.1《现代启示录》仅以两个技术奖项草草收场。同年法国人颇具深意地把金棕榈颁给了科波拉,然而这也丝毫无益于《现代启示录》的票房惨败。尽管科波拉由此被与第一位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相提并论,但《现代启示录》的失败并非如当年《党同伐异》那般过于超前,而是完全输给了不愿再次正视越战伤痛的美国人民。《克莱默夫妇》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说一句它“抚慰了美国人民受伤的心灵”也不为过。

这部片子除了演技真的乏善可陈。在我看来,《克莱默夫妇》为鼓吹女权主义运动所做的的工作甚至更加重要。影片讲述的故事很普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达斯汀·霍夫曼对家庭妇女梅丽尔·斯特里普关心不够,导致她抛夫弃子愤而出走。霍夫曼只能一个人带儿子,在经历了种种混乱生活之后两人的生活刚刚步上正轨,而霍夫曼因为要带孩子经常耽误工作,被公司炒了鱿鱼。此时经历了心理治疗并找到了工作的斯特里普突然出现,并为了要回孩子的监护权而将霍夫曼告上法庭。虽然霍夫曼败诉,但斯特里普终于意识到父子情深,决定不再硬把孩子带走。影片正面刻画的是以霍夫曼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男人的问题:婚姻的七年之痒、工作和家庭的关系、父子关系等等,而隐含的叙述则是以斯特里普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美国家庭妇女们在女权主义感召下,走出家庭而去寻找自我的意义。两段叙事在最后的法庭合二为一。分离之后的旧情复燃使得对簿公堂的夫妻俩的对手戏各种精彩,剧本设计的不错,然而表演绝对一流。这一段的剪辑尚可圈可点,避免了二十分钟法庭戏的冗长。诸多细节的前后对应上上也达到了好莱坞的编剧技术标准。

然而说这些并无益于这部影片折射的社会心理意义。1978年越战反思电影一统天下之后,科波拉不幸地被挤到了1979年。这个时候美国人民真的太需要心灵的抚慰了。于是这种标准的中产阶级价值观念的家庭情节剧作为疗伤的良药应运而生。正如剧中人物,虽然曾经犯下错误,虽然曾经迷失自我,然而家庭和爱是化解这一切的良药。所以我丝毫不意外最后的Happy Ending,美国大城市的街头依旧繁忙,这种回避毋宁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于是吵架或者离家出走,以及淘气的孩子变成了生活的主角,因为战争毕竟在半个地球以外,真实的还是自己的小日子。

 短评

2002.1.26 cctv6 佳片有约“多重主题下的情感故事”

8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好莱坞保守时代的产物,回归家庭,回归中产,回归伦理。无所适从的中年婚姻家庭危机,不急不慢地铺展和形容,最后仍然要以温情脉脉的上扬结局收尾。三星半。

9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Meryl Streep 年轻美好的难以置信。

10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1979年的片子,里面传播的概念是父母虽然分开了,但是都是爱孩子的。而21世纪,我们所见影视剧里凡是离婚必定是一方有着不可宽恕的错误,若两人都爱孩子就要为了孩子复合。若是没复合,必定有一个人是不负责任的……世界并不总是在进步

11分钟前
  • 王姐一斤没瘦
  • 还行

无论如何这夫妇俩都是好人,生活中真实的离婚及子女抚养权官司可丑陋残酷得多。

1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故事背后值得思考的是,当时的女性觉醒为什么带来的是这种结果?是否忠于自我就等于要背叛家庭,电影展现了一个非常煽情痛苦和讨巧的片段,完全是靠两个演员的演技支撑看起来才显得顺理成章。

1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没人会理解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感受

22分钟前
  • Vince♫
  • 力荐

这是一部教材..

27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剧本够好的,工整通顺,如涓涓细流般妥贴,而冲突的爆发处理地也很好;克莱默父子之间有两个运动长镜头:一是比利受伤时泰德抱着他去医院,二是两人行将分离时在公园,用法极妙;还有的就是教科书一般的表演,霍夫曼在要求上诉后听到律师说需要传唤儿子出庭的一处实在精彩;只是整体主题上平淡了些。

3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家庭成员的集体生活总是有矛盾的,有时矛盾以妥协的方式蛰伏在平静下,有时其中一方更多是女方会以自我意识的觉醒而破坏掉集体生活所暂时达成的和平协议。这不是个人的错误,而是整个社会“进步”与“保守”之间的抗衡,社会发展速度越快,这样的生存悖论就越凸显。

34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不逃避的说,2020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婚姻故事》就直接变形于此片,只是叙述视角换成了女方,并让男女更平等了而已。但两个作品,力道还是克莱默更胜一筹!一说表演,本片中霍夫曼和梅姨区区几场“交手”,但却能让人感受到两人由亲密突转分手的不适,并完形填空一般脑补到俩人亲密的过往与种种。二说细节,本片最大的两个泪点,1是孩子学妈妈的话,让爸爸别被虫咬2就是父子做“法式吐司”。这两个微小到不值一提的细节,却像黑洞一样拥有吞吐万千关爱的超能,令人猝不及防就见证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小男孩的成长。三说结尾,私以为结尾见高度。《克莱默》的结尾有小反转,并给了大留白:前一场两人法庭出来后,妻子是看着克莱默坐电梯“坠入深渊”的,但结尾克莱默是看着妻子坐电梯“再次升起”的,虽是和解,但更多是男人学会了让步。

35分钟前
  • 平坦
  • 力荐

没有花哨的情节,却让人潸然泪下。一定要找一个爱的人,生一个孩子,然后给他很多很多的爱,要自己带他,听他没有逻辑的傻话,收拾乱七八糟的房间,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成天围着他转,偶尔怀念一下单身的自由时光,然后还得收拾扔的满屋子的玩具。能慢慢感受到来自他的爱,那时我也就老了。

38分钟前
  • 孤傲雨杉
  • 力荐

人生多么复杂多么艰难,每个人都有难以言说的地方。Ted在被告席上朝证人台上的Joanna摇头做出No的口型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个男人实在太好了。It has to do with constancy; it has to do with patience; it has to do with listening and pretending to listen when you can't even listen any more.

39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演的太好了!!!!

43分钟前
  • 偏时差
  • 力荐

我只想说,年轻真好。。

45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切入点很小的剧本诞生在美国离婚率上升的时代,除掉开头烹饪以及小孩受伤那段稍突兀外,对白安排得很流畅。实力影星的表演果然让我对斯特里普法庭上那段恨得入骨,好歹意外的结局安慰心情。当年的奥斯卡上打败我偏爱的《现代启示录》,还是有些不释怀地觉得"主题的时效战胜了艺术的永恒"。(四星半)

46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倆人的生活從一頓混亂的法國吐司開始,中間夾雜著平凡瑣碎的片段:彼此彆扭後輕聲説出的那句愛你,講述自己小時美好記憶的夜晚,懷抱中的他嘴上還帶著牛奶痕,宣告倆人生活終結陽光斑斕的午後,意外地生活又重新開始於一頓夾帶著眼淚的法國吐司,克拉瑪對克拉瑪,父親對兒子,如此平凡卻動人的親情

48分钟前
  • Pin
  • 力荐

每一对爱人,在结婚生子前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为人夫为人妻为人父母了。PS1:初识此片,是在日剧「亡者之声」里的某集,是剧中一对夫妻的最爱。今日补片,果然佳作,想必以后还会翻出来看很多遍。PS2:扮演儿子的小童星演技光芒万丈,丝毫不输影帝影后父母。

49分钟前
  • 麻油
  • 力荐

或许家庭的分离有着众生相,但这绝对是比例最大的其中一种,枯燥、一尘不变的家庭主妇生活对于女性来说绝对是一场的慢性自杀。男人总是会在习惯中把另一半的付出看成是一种义务,甚至是视而不见,忘记了婚姻生活始终需要一些小乐趣,需要一些不一样的花样,需要浪漫!

5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霍夫曼在饭店打翻杯子的那个动作是他的临场发挥,剧本并没有,斯特里普是真的被他吓到了,牛叉的方法派啊!

54分钟前
  • 37°2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