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走

剧情片美国2020

主演:戴安·琳恩,凯文·科斯特纳,莱丝利·曼维尔,凯莉·卡特,波波·斯图尔特,杰弗里·多诺万,威尔·布里顿,亚当·斯塔福德,布拉德利·斯泰克尔,格雷格·劳森,瑞恩·诺斯柯特

导演:托马斯·伯祖查

 剧照

让他走 剧照 NO.1让他走 剧照 NO.2让他走 剧照 NO.3让他走 剧照 NO.4让他走 剧照 NO.5让他走 剧照 NO.6让他走 剧照 NO.13让他走 剧照 NO.14让他走 剧照 NO.15让他走 剧照 NO.16让他走 剧照 NO.17让他走 剧照 NO.18
更新时间:2024-06-25 12:26

详细剧情

  基于Larry Watson所著同名小说,讲述退休警长乔治·布莱克利奇和妻子玛格丽特在失去儿子后,离开蒙大拿州的牧场,去达科他州寻找与外界隔离的危险一家人,解救他们年幼的孙子。而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发现那家人并没有意愿放人。

 长篇影评

 1 ) 情怀满满的西部挽歌

一对住在乡村牧场的夫妇,儿子牧马时意外摔死,儿媳带着孙子远嫁他乡一个渣男。老两口放心不下,决定千里迢迢去看看孙子,如果可能,接回来抚养也不错。

最终老两口在渣男的家乡与渣男家族爆发冲突,结尾老太太带回了受虐的孙子和儿媳,但是老头也和渣男家族的人同归于尽。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不算惊悚故事。

因为刚看过《黄石》,凯文科斯特纳的乡村牧场和造型基本还是那个风格。雪山、松林、草地、牛群、迟暮的牛仔,情怀是满满的。自从《与狼共舞》之后,凯文对西部、对印第安部落、对西部风情一直保持着浓厚的情怀,也是几个老派演员的共同特点,比如克林德伊斯特伍德。

女主的表演很不错,老两口的相依为命和曾经沧海的阅历演得很到位,很有气质和内涵。不禁想起如今的国内影坛,一群既无阅历又无演技的靠张脸和流量就霸屏的小鲜肉,女演员一过四十,给小鲜肉演个妈,导演都不要。

影片整体是舒缓写实的,最后冲突也没有通常西部片的神勇枪战大戏,或者兰博独闯龙潭虎穴。先是被恶霸家人在农场各种嘲讽和嘲笑,然后被堵在旅馆剁了手指,小镇警察也不管,限令赶紧滚蛋。最后只能独自硬闯,一通乱战,儿媳孙子救走了,老头中枪,和恶霸一家人永远留在了燃烧的农庄里。

个人感觉挺好。毕竟是老头了,好汉不提当年勇,正常情况下只有被扁的份,也是准确表达了一种迟暮和无奈的伤感,老头也用生命维护了家人,捍卫了逐渐逝去的西部精神。

 2 ) 9分神作背后的男人,又杀疯了

提起西部片,你能想到什么?

黄沙漫天的荒野、无边的高峰密林、静谧的西部乡村。

以及。

潜藏在树林里,暗潮汹涌的杀机。

犯罪,于无声处听惊雷。

表面平静的西部原野孕育了无数的传奇故事。

有家族纷争的;有种族仇恨的;有历史遗留问题的;有各方势力争斗的的;

今天,南瓜君要推荐的这部西部片,比上面任何一种类型都带感。

充满血腥味的战争就此拉开帷幕——

《让他走》

Let Him Go

男主角凯文·科斯特纳,西部片中的“老牌硬汉”。

他曾经主演过《完美世界》《未来水世界》《刺杀肯尼迪》等一系列经典影片。

后来又转为导演,自导自演了横扫奥斯卡7项大奖的9分神作《与狼共舞》

女主角戴安·琳恩,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虽年过半百,但在片中仍然美得不可方物。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两人第三次在大银幕上饰演夫妻,已然建立了充分的默契。

影片围绕平凡的一家五口展开。

父亲乔治(凯文·科斯特纳 饰)是一个退休的警察。

母亲玛格丽特(戴安·琳恩 饰)是个善良温婉的家庭主妇。

他们的儿子詹姆斯也已经娶妻生子,生活得其乐融融。

然而好景不长,詹姆斯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让夫妻二人无比崩溃。

可生活还是要继续。

儿子去世三年后,儿媳改嫁给了小镇青年唐尼,住在离婆家不远的地方。

乔治和玛格丽特也很欣慰,儿媳重新找到了幸福,而他们也可以什么时候想念孙子就什么时候去探望,十分方便。

可某天,在大街上,玛格丽特在街上看到了令人气愤的一幕——

唐尼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老实,反而十分暴力,稍有不顺心就对儿媳和孙子非打即骂。

玛格丽特看不下去了,次日便做了糕点想去看一下孙子。

可没想到,他们一家人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搬走了。

房东告诉玛格丽特,唐尼带着妻子和孩子回老家了。

放心不下孙子的玛格丽特将此事告诉了老伴乔治,并希望乔治能带他去找孙子。

拗不过玛格丽特的乔治,只能驱车前往。

乔治先是动用关系查到了唐尼家的地址。

唐尼家祖辈经营农场,地处偏僻。

在多番打听下,乔治夫妇才找到了唐尼的家。

唐尼的母亲看着很和善,听说有客人,还准备了丰盛的晚餐欢迎乔治夫妇。

可渐渐地,乔治夫妇却发现唐尼一家人并不怎么欢迎他们。

唐尼母亲先是在饭桌上暗讽乔治夫妇自私,暗示他们失去儿子后对自己的儿子也有控制欲,直戳老两口的伤疤;

紧接着,看到玛格丽特抱着孙子依依不舍,又强行让儿媳带孩子上楼休息,完全不顾乔治夫妇的感受。

当玛格丽特对他们的行为表示不满时,唐尼的叔叔又出言威胁:“在谁家,就该守谁家的规矩。”

唐尼一家仗着人多势众,完全不把乔治夫妇放在眼里。

乔治夫妇没办法,只能离开。

可不甘心的玛格丽特不想就这样放弃孙子,第二天便到儿媳工作的地方,想让儿媳能将孙子交给他们抚养。

儿媳思虑了一会,并不同意。

一方面,是不舍儿子与自己分离;

另一方面,他深知唐尼家族庞大,并不好惹。

再加上这里又是对方的地盘,稍有不慎就很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老两口知道,如果让儿媳和孙子再继续呆在这里,他们早晚会被这变态的一家折磨死。

于是,一场拯救儿媳和孙子的冒险就此开启……

接下来,我们能看到极具痛感的打斗,观感十分刺激。

像是拳拳到肉的贴身肉搏;

冷兵器短兵相接的打斗;

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爆破场面.......

作为一部西部风浓厚的电影,这部片子不止是一场“战争”那么简单。

正面,是西部浪漫。

虽然乔治已经到了爷爷的年纪,但硬汉的骨子里依然透露着那股不服输的傲气。

背面,是混沌、纷争、危险、守旧、残忍......

因时代落后,到处滋生野蛮专横。

这里,人情世故要远远超过法律的效力。

比如好人,以礼相待。

恶人呢?则有仇必报,绝不姑息。

在乔治夫妇的内心世界里,亲情是他们的依靠,美满的家庭是他们的良药。

爱子的死亡,毁掉了他们的理想。

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孙子身上。

所以当他们最后的理想被人觊觎甚至剥夺时,他们誓死也要进行反击。

血浓于水,家永远是人类心灵最深处的眷恋,这是经典片《教父》经久不衰的精神内核,也是《让他走》的魅力所在。

除了家庭结构很相似,乔治这一精神内核也和教父极其相似。

他不仅有面对腥风血雨时的镇定自若,也有面对家人时的温情脉脉。

儿子桑尼被乱枪打死,教父对入殓师说:

你看,他们是这么对我儿子的。

这一幕至今让人泪目。

乔治在对抗外敌的时候也展现出了铁汉柔情的一面。

看到儿子死在树林中,他将儿子的尸体放在马背上,还悲伤地抚摸着儿子的后脑勺。

这一幕,也让人为之动容。

月催人老,英雄终迟暮,是这世界上最无奈的事情。

但在有限的生命里,为了保护最珍视的人,他们从未停止过战斗。

当你七老八十的时候,还有想要拼命保护的人吗?

南瓜君希望到那个时候,你依然能像乔治一样握紧手中的枪。

 3 ) 让他走|老外的监护制度是个什么鬼

其实故事蕴含了好多“和往事干杯”的无奈。

凯文科斯特纳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大概一直都没有走出丧子之痛的阴影。

让他走,他大概从来没走过。

儿子的离去,暂且放在一边。

儿媳妇带着孙女改了嫁,凯文虽然心疼孙女,但老外的监护制度就是这样,而且执行得相当到位。

从法律上讲,父母确实是孩子的第一监护,这个顺序没错。但法律不外乎人情,咱大天朝这个制度执行还是相当人性化的,爷爷奶奶基本还能对自家的孙子保留一定的权利。

但放在老外身上就不一样了。

想再看到孙女,难上加难。

也别说,凯文的前儿媳,眼光绝对有问题。

凯文作为一个大男人,又是前执法者,对法律条款理解得相当彻底。

儿媳妇不让看,那就不看。

可惜的是奶奶心疼自己的孙女,总是想方设法的去看看孙女。

这么美好的家庭,或者说这么“伟大”的家庭,也不知道这个前儿媳妇究竟是因为什么,想着赶着急着要嫁人。

嫁人嫁个好点的不行么?

凯文最后被迫走上寻找孙女的旅程。

这个旅程,充满了无奈和悲伤。

故事有点古老的西部片的意思,也让人惊奇,在标榜“自由”的老美,竟然还存在着如此“不可理喻”的家族。

和“往事”干杯,这份潇洒,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不是每一份痛苦,都能愈合伤口。

让他走,这个片名实在蕴含了太多的韵味。

究竟是让谁“走”呢?

或许,凯文心底里也想着让自己走吧。

那一份恪守,那一份坚持,都是化不开的愁怨,既然如此,还不如体面的离开。

故事的反派,可是当年刚过郭达森的狠角色。

 4 ) 面对霸凌和强权你应该有的态度

这部片没有得高分,我觉得某种意义上也很正常,现在电影选择繁多,大众都喜欢带点“刺激”的情节,要么搞笑,要么悬疑,要么血腥,要么超能,想要平平淡淡讲个故事,然后让人去悟,可能会被觉得太累。我想从这个层面上,那些诺兰电影之所以得高分,可能在大众眼里,也是更多的分数还是从“画面感”那里拿的,你要跟我说大众是悟出了深奥再给的星星,那我觉得那是高估了普罗大宗的审美。

本片的故事背景没有《惊爆十三天》有高度,没有《布鲁克斯先生》那么刺激,也没有《瓶中信》那么有温情,可能一开始想评个压轴高分的观众想象着这个沉默寡言的丈夫会突然间像《家园防线》或者《紧急救援》的男主一样,突然就特种兵灵魂附体,然后三下五除二把坏蛋都干倒,最后“烈火雄心”,American Hero……

然而让等着这样高能画面给高分的观众失望了,男主即使当过20年警察,也并没有突然之间就高人附体……但这也恰恰是电影所要的全部——事实上,对强权和霸凌的反抗,不能永远等着超人的出现,从被压迫者,被凌虐者自身就应该奋起反抗。

男主沉默寡言,但一家人都对人彬彬有礼,有时候这样的为人常让那些胡搅蛮缠,欺行霸市惯了的人觉得是老实好欺负,这一类对人有霸凌习惯的人,通常是在一次次从遵循基本社会礼仪的人那里得逞而助长开来的,ta们一次次得迫使别人违背自身意志以满足自己的私欲,甚至仅仅为了在群体里彰显自己的格外强大而通过欺凌弱小的方式制造威慑,再加上一些保护伞的加持,而在某一范围内变得有恃无恐——影片里的伟博一家就是典型村霸,于是霸凌惯了的家长就很可能教育出来到学校里霸凌的孩子——这些案例,各位,我们从地方一路念书升学的那些年里见得还少吗?

通常这些霸道的学生和家长都是怎么得逞的?就是每当有事情发生,当事人都选择息事宁人,都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连老师、校长要么就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甚至就是被收买,当然也不排除连老师、校长都沦为霸凌对象的,于是乎,校园霸凌就生生不息,社会霸凌、黑恶当头的时候,如果没有被压制,也是如此。

所以这是一个霸凌和反霸凌的故事,是一个讲述对待霸凌和强权态度的故事。

伟博一家显然是在当地霸道惯了,方圆百里都知道他家不好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显然要制造这种在当地影响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不知道有多少欺行霸市、胡搅蛮缠、霸道横行的行为才造就了伟博一家这种远近闻名的“声誉”。

所以霸道入法炮制,因为他们太有经验了,我们就是人多,我们凶神恶煞,我们够狠够粗,我家人都死光了就剩这几个种,这里从来都是我说了算,我说一没人敢说二,不听话就敲打一下,我们嘴够碎,手够黑,两下就让他明白怎么做人了,还敢不照我说的做吗?

所以即使沾亲带故,来了照样我先跟你来宣示主权,让你知道你敢“造次”我就让你知道我的厉害。当然他们也让男主知道厉害了,五个人闯进屋里一顿胖揍,连女主都不放过,甚至还想绑架、性侵女主,仗着人多,剁男主几根手指让他长记性——这基本是不夺人命的霸凌行为的高配版了,历史常见的有剁手指、挑脚筋、打残废、打砸抢等等——这是威慑力,霸凌者的惯常“谋生工具”,目的就是让你知道我厉害,因为从小到大,他们屡屡得逞,至少90%的机会他们得逞了,另外10%就是他们也不敢惹的。

香港回归前,各种帮派林立,黑社会就是靠恐吓为生的,但他们不能把人都整死了,要不然即使整死了他们还能活,他们也没了营生;但据说当年谁也不敢去碰张子强这样的人,说去碰他难道是要去“吃屎”吗?张子强也不搞恐吓,跟警方聊天还文质彬彬,在香港脱罪还是靠打官司赢的,为啥黑帮还不敢惹?因为人家不是搞恐吓为生的,人家是次次搞真的!

伟博一家次次得逞,远近闻名,从未失手,只是没想到这次碰到两个“拧巴”的,这个不怎么说话挨了揍的老头男主更加“拧巴”。记得知乎有过一个提问,如果亲眼看到自己的女朋友(妻子)被侮辱你会怎么办?我想每个人都可以脑补一下这种场景,你会怎么办?

男主的最终选择是停止容忍,拒绝沉默,本来想“智取”一下,但是暴露了,那么就干!霸凌的伟博一家最终把自己在外蛮横点燃的战火烧到自己家里,你会说如果男主一开始就狠一点,在旅馆里举枪就射,那么也不用搞到他们家里了,但这就是常人,常人面对这些霸惯了的人也下不去狠手,于是我也看过新闻说,歹徒半夜只身一人潜入别人家里作案,但是一家六口不敌他一个,统统被他干掉的,我觉得或许未必是家里的男主人们打不过他,而只是关键时候即使手握武器下手也对方狠!

对待霸凌,包括本片在内的诸多案例告诉我们,阻止霸凌要从最初的第一次开始,任何的容忍都是助长,任何的示弱都会招来更变本加厉的欺凌,不能认为霸凌者会跟你讲道理,他(们)上来了你还要跟他讲仁义礼智,从正当防卫的角度出发,一上来就是利用身边的所有有利条件能放倒一个是一个,你也要制造自己的威慑力,这是我们要教育给子女的,最好的防卫是反抗,最好的抗击是暴击!

当你的孩子回家告诉你,他无故被谁打了,被谁恐吓了,噢,请相信我,不要告诉他去报告老师,老师能做的顶多也是把坏小孩叫过来说当面道个歉,但是你的小孩在他眼里就是个软蛋,随时可以再捏一下,老师顶多充其量也就是把事情再告诉给对方家长,对方家长如果是明事理的,可能会来跟你和你的小孩主动道歉,然后教育自家小孩,但是会这样做的孩子,就像伟博一家一样,你要想碰到讲道理的人家也恐怕很难;你也不用马上带着孩子去学校找老师,找对方家长哭诉,这样你也变成软蛋!你要告诉孩子,下次当对方动手的时候,好不客气的还手,而且目的只有一个,只管照疼里打!如果你的孩子不懂,请教他防身术,并告诉他哪里疼。

相信很多人知道拿破仑的故事,个子矮小的拿破仑倔强是从孩子开始的,被人教训,打不过人家,第二天再去找人家打,再打不过再打,反正打输可以,不能认输,直到把对方打怕为止。我们不是为了跟恶霸变成一样的人,而是让霸凌少来烦我们,毕竟大家都有正事干,要来挡道的话肯定要让你疼,你才不敢来烦我,如果你不厌其烦地要来,那我就每次都让你疼,我确保让你疼,把握这个基本原则就好了。

当然男主最后也是一损俱损,这也是我们很多人不敢反抗霸凌的原因,因为怕搞不好伤害到自己,所以不是说反抗强权霸凌需要勇气,你更多地是需要克服恐惧,练就强大的心理素质,这时候《家园防线》的斯坦森倒是可以给到一些提示了。

 5 ) 放不下所以才拧巴

影片开始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片子个人觉得豆瓣目前评分7.0高了,我都不想给及格。影片前后风格很不搭,前面亲情荡漾诗情画意,后面画风急转居然变成了《隔山有眼》《致命弯道》那样的在蛮荒之地和一群怪异hillbilly浴血鏖战的惊悚片,最终以两败俱伤的悲剧收场。拜托,标题不是Let him go吗?我理解就是放手的意思啊,看了一半我觉得最终也就是超人爹妈要不到孙子,伤感寂寞地踏上归途吧,谁想到会是这样一个无比惨烈的结局。小说原著真是这样写的吗?哪位看过原著的同学说一下?多大的矛盾呀,值得赔上几条人命。看下来我倒是觉得冲突激化超人他爸有很大的责任,他给我的感觉像不会说话的毛头小伙,哪里像退休的经验丰富的老警察。

片子里已经是有汽车的年代了,看车型,貌似故事背景是五六十年代,可是北达科他州的那些hillbilly感觉像是上世纪初的西部牛仔,无法无天,随便就剁人手,警察也拿他们没办法?我还以为剁一个手指,谁知一斧头五个手指全剁了!就是剁一个手指在美国也算是重罪了吧。超人他爸也傻,当那帮人冲进宾馆房间时手里的枪是干嘛的?吓唬人吗?你是老警察难道不知道在美国非法入侵私人领地完全可以当场击毙而不负责吗?结果白白被人抢了枪剁了手,还被恶人先告状。

哎,这片子如果把背景设置在兵荒马乱的西部大开发年代也就算了,现在这个样怎么看都拧巴!可惜了里面优美的摄影和音乐。

在国内从小就被灌输美国人亲情淡漠,孩子长大了就搬出去自力更生,爷爷奶奶不帮带孩子,这部片也算是颠覆三观了。以后哪个再重复前面那套cliche的,放这片子给他看!

 6 ) 英雄可以迟暮,但是英雄永不沉沦。

此片,就是一个迟暮英雄最好的写照,剧情慢慢发展,情节娓娓道来,高潮慢慢凸显。

人,无论你年轻时多么英雄或者多么的风光,到了一定年龄,要不享受天伦之乐,安享晚年,就像这老两口,儿孙满堂,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儿子意外去世,儿媳带孙子远嫁他方,此时,一般人估计就要听天由命,老两口每天在悲痛愁苦中凄凉过完一生。

但是,有些人不同,他们会抗争,所以他们踏上了寻找孙子的道路。

但是,寻找之路并不好走,另一家人十分强势,而且暴力之极,孙子收到虐待。

此时,该怎么办?

英雄永远都是英雄,人老了,血性应该还在,英雄即使迟暮,也不能卑微的活着,所以有了最后的枪战。

 7 ) 悲剧生活,希望还在

一个充满温情,和暴力的片子。剧情比较沉重。部分配乐十分好听,开场和结尾都有。有些场景画面很美,有美国西部牛仔风情。

孩子应该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主要是养育的人给予的爱是控制还是自由。国外国内都会有思考。

爷爷奶奶为了解救孙子,付出巨大的代价,面对现实,人往往会感到沉重和无力,为了爱的人,更多的破釜沉舟,结局悲情,但是黎明的朝霞给予希望。

 8 ) 一半是优雅,一半是惊悚

韩浩月

《让他走》是一部2020年公映的美国电影。《与狼共舞》的导演与主演凯文·科斯特纳在片中饰演爷爷,65岁的凯文不再敏捷、霸气,也失去了战斗力,但有着一股看透岁月的睿智与淡定;代表作为《情定日落桥》的戴安·琳恩在片中饰演奶奶,55岁的她,刻意地扮老了一些,但这并不影响她在《让他走》中展现出一种难以言述的美,这种美,掺杂了成熟女性的优雅,小女孩般的任性与冲动,对激烈情感的克制,还有对内心自由一面的放任,让这个奶奶时常散发出令人动心的气质。

在故事上,《让他走》有逻辑缺陷,儿子莫名其妙的死亡,缺乏必要的交代,儿媳另嫁他人并远走高飞,也没有铺垫,至于影片的高潮戏——爷爷奶奶上门抢夺被新家庭虐待的孙子,面对空前的危险,两人的做法也显得颇为不成熟。但这些不重要,作为一部惊悚、犯罪题材电影,这些情节,是导演托马斯·伯祖查要完成的一个任务、一个交代,他的表现重点不在此,而在于另外一些方面。

他重点表现出了家庭情感的“残疾”一面。婆婆对儿媳有凌驾的姿态,动作柔软但却不容抗拒地把还是婴儿的孙子从儿媳的怀里抱过来,放在温度适宜的水盆中洗澡,回忆起孙子依恋地趴在她怀中的时候,有着母亲一般的表情,这是一种代俎越庖,从心理学层面解释,是嫉妒儿媳的存在,取代了她在儿子心目中的位置。面孔忧郁的儿子在开场之后不久便坠马而死,似也是一个隐喻。

影片中的反派家族,则是一屋子躁郁狂,反派家族的话语权也是被奶奶控制着,这个奶奶有严重的分离焦虑症,不但把逃走的儿子抓了回来,还控制着身边的每一个亲人,对于别人家的孙子,也决不允许再离开半步……影片成了两个奶奶之间的战争,控制欲虽然不在一个等级上,但两个奶奶碰面,不产生厮杀才怪。

值得注意地是,影片还有一个居住在荒野的印第安年轻人,如他所诉,他也是“残疾”的,他失去了所有亲人,最重要地是,他失去了母语,只能说简单的英文……

联想到《让他走》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代的美国,或能理解导演的用意。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经历了大萧条、二战,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经历了越战、反战、民权运动,处在中间的五十年代显得很是平静,平静得就像片中爷爷奶奶的家庭生活那样,但平静之下,分裂正在发生,那个时代美国人试图维系的美好生活,在内里其实无比脆弱,《让他走》把观众的视线带回到那个时代,还是容易让人滋生一些对于历史的感概,那个丢失的、又被争抢的婴儿,是一个象征,象征着那代人的不安全感,需要一个无害的、能让人宁静的婴儿来安慰。

如果不是家庭发生变故,凯文与戴安在西部牧场的生活会一直优雅地进行下去。把简单的饭菜端上桌,早餐的时候打开收音机听听音乐,趁儿孙不在的时候说几句调情的话,哪怕出门散步也要追求仪式感……《让他走》在这方面,简直是一部讲述老年如何优雅活着的教学片,在处理气氛、表情、微妙表达等方面,导演实在是高手,这方面的强大,完全弥补了剧情逻辑的不足。

王小帅最近在分享自己拍片经验说,“一百分的导演可以把空气拍出来,把味道拍出来,就像小津安二郎,像侯孝贤”。这个说法,用在《让他走》的导演托马斯身上也非常合适,托马斯不仅拍出了空气与味道,也拍足了情绪与节奏,因此《让他走》的沉浸感很足,这样的电影,观看的时候不是让人挑毛病的,而是让人享受的。

 短评

这个女的让我想起黄石的monica,无耻之徒的fiona

5分钟前
  • 疯子
  • 很差

仿佛是由Kevin Costner独立领衔的《黄石》外传衍生电影,配搭同样优秀的Diane Lane,用极为扎实的演绎和沉稳古朴的西部故事气质静静地等待能发现它的观众。主题离不开“一报还一报”、“亲情-家庭联系”等等老生常谈,也未曾追求太多耸动的场面,只讲好George和Margaret两人如何处理和帮助自己的亲人。死去的儿子、遭受着虐待的孙子与儿媳,两人上路,便踏上一段征程,用最平凡的故事完成了最不凡的身份撰写—家长。

7分钟前
  • 基瑞尔
  • 还行

每一个“幸存者”残破的家庭,迎着曙光预示所换来的新生;电影本意中的老西部精神(科斯特纳)和新女性权利(黛安莱恩)在当下的语境下,被无心插柳的Weboy姓氏(会联系到“We-Proud Boys”)和Weboy rules的强权观念取代,成为远看北达科他代表“保守”观念的类比

9分钟前
  • [Deleted]
  • 还行

揪心又气愤,女人有时候对于孩子的执着简直是个魔咒,两个母亲看似一个强一个弱,一个邪恶一个内敛,但实际上都一样,对于家庭的绝对控制,对于权利的至高无上,其实一开始男人就知道结局,只是女人从来都一意孤行。

13分钟前
  • 木兮
  • 还行

开头以为是情感剧,结果是解救妇女儿童纪实剧

15分钟前
  • DuoDuo🐿️
  • 力荐

3.5星,对于电影的结局不知道该怎么说,真不知道这样究竟值不值得。。。黛安.莲恩有点像荆棘鸟里的简.西蒙斯,步入老年的科斯特纳几乎像是老年韦恩和老年伊斯特伍德的混合体,这点太有意思了。电影的结构其实和七十年代的不少西部惊悚片如出一辙,片尾更是奉上了典型的西部片大结局,那着火的大房子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荒漠怪客里那场火。PS莱丝利.曼维尔扮演的反派女家长够味道

19分钟前
  • 秦诺诺
  • 还行

老凯文拍了一辈子的西部片,有垃圾的吗?吹就完事了!

20分钟前
  • 北极
  • 力荐

6.9?你们都是XX之地雇来的黑粉吗?

21分钟前
  • 山上的困惑
  • 力荐

3.5/5 点开影片前只看到两人的大头海报 以为是黄昏恋 看了一会儿以为是温情伦理片 结果走向惊悚西部片 但不得不说 目前没有人比Kevin更适合这种寡言西部风男主了❤️ PS:最初觉得反派设置有点不合情理 但转念一想 穷山恶水出刁民 也不是没道理的

24分钟前
  • Torrilla
  • 推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谨以这十六字送给65岁的凯文·科斯特纳!

26分钟前
  • 木石子
  • 还行

也算是另一种意义的“与狼共舞”吧...

2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这样一部电影,才称得上是当代的西部片。冷峻、利落、细腻,毫不拖泥带水。晚餐对峙那场戏的张力几近爆棚。Kevin Costner 和 Diane Lane也算得上是他们那代演员里最让我欣赏的了。看着他们不复当年(却魅力依旧)的沧桑容颜,再听前者说出“Sometimes that's all life is, the list of what we've lost.”这样的台词时,实在是心有戚戚焉。

32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音乐6 画面6 导演6 故事6 表演6 印象6 平均6/10 “人生就是一个个的失去,列成清单。”

33分钟前
  • 终结者
  • 还行

7分。两个偏执狂老妇人的战争。我觉得片名不应该翻译成“让他走”,而应该翻译成“送他上路”。一个老妇在儿子意外死亡后非得把孙子弄回来身边,另一个老妇也是莫名其妙对儿媳带来的拖油瓶不放手。前者家里就是只能有一个男性,后者家里本来儿子挺多,这一作全玩完了。电影里的男人做错了什么?一个个被女人送上了天堂,还好没对印第安男孩下手,这哥们也太无辜了。莱丝利·曼维尔演得真好,俨然就是一个刁蛮的仗着儿子多就胡作非为的凶狠老太太。

37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太傻逼了

41分钟前
  • 天王君1/7魂魄
  • 较差

好片分低只有一个原因:你让观众不爽观众就得让你不爽

42分钟前
  • zebramaomao
  • 推荐

很久没看过这么好看的电影了,值得回味。

43分钟前
  • 发条鱼
  • 力荐

黄石看的太上头,所以西部题材+凯文叔组合的电影可以在S4之前多来点!

46分钟前
  • 大叔
  • 推荐

这片子除了吃演员,哪好了,逻辑根本不成立,太结局走向了,每个人物都别别扭扭的,哪哪不对

48分钟前
  • 嘻兵
  • 很差

穷山恶水出刁民,从家庭伦理片中变奏出的西部惊悚片,开篇对一家五口以及儿子意外死亡的轻描淡写一度令我产生“为何要执着于寻回孙子”的不解,但这一疑问又随着后续剧情推进而逐渐释然,影片的重点从来就不在“寻找”这一动作上,而在两位老人身上。凯文·科斯特纳的角色简直就像是从《黄石》里走出的一样(甚至《黄石》里也有一场营救孙子的戏码),他和戴安·琳恩饰演的老年伉俪很难不让人联想至近年银幕上一些同样由老牌影星出演、同样令人感到唏嘘的暮年形象,当这些曾叱咤风云的银幕传奇迎来迟暮之年时,给到他们的角色和故事似乎也都写满着某种凄凉和悲壮感。实际上后半段情节一度脱线甚至带有几分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但饰演恶人的莱丝利·曼维尔给出了极具说服力的表演,结合单枪匹马一心赴死的科斯特纳来看,或许角色的动机和结果已不再重要。

53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