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千金1996

剧情片其它1996

主演:杰瑞米·雷乃  奥利维埃·古尔梅  Assita Ouedraogo  

导演:让-皮埃尔·达内  吕克·达内  

播放地址

 剧照

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1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2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3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4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5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6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13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14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15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16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17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18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19一诺千金199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19:18

详细剧情

  十五岁的伊戈成长的世界,奸恶无大碍、台底交易是正常秩序。一天,父亲雇用的西非籍非法劳工堕楼垂危;父亲为免官非让他流血致死,且设法隐瞒真相。雇工临死前,伊戈许下承诺要照顾他的孤儿寡妇。自此,他无忧的世界崩溃,对父纯粹的效忠不再,罪疚感正义感又阳光又阴霾。达登内兄弟以欧洲当前时弊为剧情框架:移民潮、多种族杂居、非法劳工等。一段简单的道德醒觉,透过强烈的质感、细节及流畅的手摇摄影,把观众领进比利时边境的边缘人世界,重新焕发出写实主义的光辉。

 长篇影评

 1 ) 电影 的精确度

上一次看的是《单车少年》,同样的90分钟,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导演向达内兄弟这样精确,每一帧画面都是叙事内容中,又不会让你感觉疲乏,另一方面会觉得是否你所有的想象都被导演禁锢,只留下他的审判的眼光。但确实是一部好片,而且是一部学习剧作应该看得电影。
1、同样是父子关系。一个很简单的父亲控制儿子,儿子处于青春期既听从于父亲又随时可能被外面世界所触动。片中父亲说“别叫我父亲,叫我罗杰。表面父亲希望这种关系简明化,自己少些动摇,同时又可以轻易控制儿子。儿子觉得父亲是爱自己的,所以一心效忠于父亲,尽管他可能还无法区分忠诚与爱的区别。儿子的形象十分立体,早熟少年,当然生活所迫。父亲生活在底层,找到一种能有效发财的手段。直到后来伊格开始动摇,我觉得也有他被妇女身上那种母爱的光辉所触动,他看到一种有别于父爱的柔软。
2、涉及内容很现实。移民人的生活,上一部看的是《非法入境》,并没有太多关于移民者的生活现状,而这部则很写实:生活的不稳定、种族的歧视等,当然这些都是我们所能料及的。
3、看这部电影让我感觉无论你要写哪方面的东西,你都必须捕捉素材,生活中的一切素材,这样等到你有创作冲动时,你才能去组合排列。
4、镜头的摇晃、微粒质感。
5、谈片中的迷信、开始有点疑惑为什么安排妇女杀鸡来确定丈夫是否还活着。直到后来她又去找所谓的法师后,才觉得一方面可能是非洲人本来就具有普遍的仪式崇拜,二是导演希望给妇女一个推动力,一个坚强存活的理由。

 2 ) 诚信的坚守

承诺与失信,你会选择什么。一诺千金,在某些人嘴里,一字不值,但在一些人嘴里却千金难买。菊花之约的故事,更让人感慨,你绝做不到。故事最后说道;不久范生真的来了,二人相聚甚是欢悦,只是面对酒菜范生不食不语。张元伯问其缘由,范聚亲说,兄弟我其实是鬼。去年回到故乡,考试未成便做起生意,日日繁忙竟忘了约会之事,到了九月九想起菊花之约,已经迟了,听古人说,人不能日行千里而鬼可以,便拔剑抹了脖子,乘阴风前来赴约。为了赴约,竟不惜死去,令人敬佩。 天使的翅膀碎了,散落人间,成为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落到世上,成为撒旦的魔杖。建筑商人孙水林为兑现节前给农民工发放工钱的承诺,携26万元现金及全家连夜赶回武汉,不曾想在途中遭遇重大车祸,一家5口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忍着悲伤,再次上路,终于在除夕的前一天,把薪水全部发到60多名民工手中。这是一次让人心痛的诚信接力。于是“信义兄弟”的美名扬名天下,于是更多的工人愿意与他们携手并肩。

 3 ) 达内兄弟《一诺千金》节奏表

4“10 1、伊戈在修车厂打工,帮一位女士修车时偷了她的钱包,却熟练地装傻糊弄过去,把钱拿出来,钱包埋在院子里。伊戈的修车厂师傅教他电焊,外面却有车喇叭不断催促,师父教训他想当学徒就不该早退,伊戈不听,离开修车厂。

9“30 2、外面催促的是伊戈的父亲,他们带着一车的偷渡客来到他们经营的地下酒店。父亲招待偷渡客,跟他们要钱做假护照,伊戈在旁帮忙。其中一个黑人把妻儿接来了,可是他赌博输光了钱,交不起房租,只好跟伊戈父亲求情,其他人也抱怨房租太贵,父亲让他们给自己装修房子来抵房租。

14“20 3、伊戈和父亲在酒店里向众人要钱,众生相。伊戈在仓库偷看新来的黑人女人,阿西塔,黑人前来问他要瓦斯给妻儿取暖,但没钱,求情,伊戈给了他。

14“50 4、伊戈父亲去酒吧见接头人,得知市长在偷渡问题上被媒体施压,警察需要抓住四个人完成业绩。

18“26 5、伊戈和朋友们玩自制改装车,父亲叫他,伊戈去帮忙招呼四名新来的,带他们去了一家餐厅,伊戈去厕所抽烟,外面警察冲进来抓走了他们。事成后父亲送了他一个和自己一样的戒指,还让他开车。伊戈在家帮忙做护照,做到阿西塔时,他用浆糊涂自己的牙齿。

23:04 6、伊戈和朋友骑改装车到酒店,看到偷渡客们聚在这赌钱,他把护照交给阿西塔,看到她正给孩子做驱邪仪式。

24:40 7、伊戈去修车厂上班迟到,正被师父骂,突然接到父亲电话又要走。师父告诉他走了就别回来,伊戈依然离开。

34“52 *****8、条子来视察,伊戈急忙回酒店通知众人,黑人正在脚手架上,听闻要跑,却摔了下来。伊戈把他藏在小巷里,黑人托付他照看妻儿,伊戈答应了。应付完警察,父亲看到濒死的黑人,回绝了伊戈要送黑人去医院的想法,让伊戈拿板子把他盖起来,这时阿西塔追着鸡经过丈夫,没有察觉。当晚伊戈和父亲把黑人埋进了混凝土里,回家洗澡清洁。父亲让伊戈去套阿西塔的话

39“30 9、次日伊戈在工地见到阿西塔,帮她做了点事,她说酒店的供暖停了,伊戈把酒店的炭炉搬了过来。这时有人上门讨债,黑人欠了钱,她问伊戈她丈夫是否因赌债而消失,伊戈说不知道后离开。父亲责怪伊戈不欺骗她。

43“40 ***10、伊戈找到酒店里他父亲的人,让他转交一千块给阿西塔。父亲得知这事,打了他一顿,之后安抚他,帮他纹身,并让他不要再去找女人,还问起了他是否有过性生活。

47“05 11、父亲带伊戈去酒吧找女人,唱歌喝酒。

51“30 12、酒店里,男人强奸阿西塔,父亲出现救了她,假装询问黑人的事,并提议她离开这里,她执意要等丈夫,还说要去报警。原来强奸者是父亲给了钱特意安排的。听到阿西塔的回答后,父亲去找公证人密谋什么,并支开伊戈让他去招待新来的韩国人。

58“40 13、晚上,伊戈来到酒店,找到黑人的收音机,拿给阿西塔。她让他进屋,抓了只鸡来占卜,说丈夫没有走远,就在附近。伊戈有些紧张。这时来了一封电报,号称是黑人来信,让她明天到车站见。伊戈要走时,父亲在门外,她说她丈夫要她明天去车站见,父亲提议开车送她。伊戈和父亲回家,父亲责怪他又去见阿西塔。

1”00“47 *****14、次日父亲开车接阿西塔,伊戈趁父亲不在,开车带她离开,并告诉她黑人不在车站,她不解,拿刀威胁他停车。伊戈只能告诉她,电报是父亲发的,他要卖她去做鸡。阿西塔要求伊戈带她去警察局。

1“04”58 15、二人在警察局录笔供后,去码头等待,阿西塔被两个人从桥上尿了一头,还开摩托车把她一直带在身上的神像压坏了。

1“07”45 16、伊戈带阿西她去修车厂过夜,她提到有个亲戚在意大利,伊戈想让她去意大利找亲戚,可她不愿意,执意等丈夫,伊戈很着急,二人一番争执后,伊戈突然抱住阿西塔哭泣。

1“13”18 17、伊戈在车里抽烟,给父亲打电话,告诉了父亲他开走的面包车的下落。回到修车厂后发现阿西塔不在那,他去街上寻找,发现阿西塔在拦车,她的儿子生病了,要去医院。阿西塔责怪伊戈,说他们都要害自己,儿子才会生病的。

1“14”23 18、在医院看病,伊戈没有钱,一个黑人清洁工看到,上前把钱付了。

1“18”57 19、二人跟着黑人清洁工,来到一个非洲巫师家,巫师的占卜显示,阿西塔的丈夫没有死了的迹象,但是建议她去意大利找亲戚。三人离开巫师家,但阿西塔没有护照去意大利,清洁工答应把自己的护照给阿西塔用。

1“21”44 20、伊戈把父亲送自己的戒指卖掉,在公车上遇到玩车的朋友,朋友打趣他说他有了女人就不玩车了,伊戈没有否认。

1“28”04 ****21、二人在修车厂,伊戈帮阿西塔修断掉的神像,父亲出现,扭打中,伊戈把父亲锁了起来,并说他必须告诉阿西塔真相。父亲狼狈地说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伊戈,为了给伊戈买个房子,求他放开自己,伊戈没有理他。

1“31”17 22、伊戈和阿西塔走去车站,在车站,伊戈告诉了阿西塔黑人死去的真相。阿西塔没有说话,走开,伊戈站了一会,追了上去,二人走远。

 4 ) 一诺千金 La promesse, 1996

以前总在想这样一件事情:达内兄弟得两次金棕榈,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兄弟啊!不光是达内兄弟,像科恩兄弟、塔维亚尼兄弟,都应该比别人多拿一倍,因为他们是两个人啊!总的来说,事实情况也的确如此。譬如科恩兄弟,拿过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这个最佳那个,达内兄弟更是拿遍了戛纳近乎所有奖项。当然,“兄弟”和“拿奖”之间显然是没有什么必然联系了,毕竟我猜世界上有无数兄弟在为电影事业奋斗终生,可奖项终归还是几个大师之间的来回流转。所以后来,真正让人感兴趣的就不再是兄弟是否有更高得奖率,而是这两位大师——达内兄弟,为什么技高一筹。
《一诺千金》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作为达内兄弟第一部可以算作是“成功”的作品,这部电影几乎可以被称为一座丰碑。在它之后,达内兄弟无往不利,再无人可以望其项背。然而建造丰碑并不容易;让-皮埃尔•达内有一次对采访者说,在本片开拍之前,“我们之间达成了两点默契:第一,电影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这次还拍不出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就改行干别的……第二,我们需要重新找回当初拍纪录片时的兴趣点和自由度,因为那个时候只有我们两个可以对自己的片子发表见解。”
看来大师最开始也非常害怕故事片。不过这也正是达内兄弟过人之处。正如他们知道如何安排和选取镜头,他们也非常清楚自己拍摄电影时的优势和劣势。他们永远不可能拍一部高成本好莱坞科幻大片,因为他们不过就是小小比利时的小小普通人;这无疑是个劣势,但在他们手中,这就是个优势。普通人的一个承诺可能根本就微不足道,但对他们来说,这个承诺绝对价值千金。
故事发生在比利时的边境小镇。小男孩伊格和他的父亲以为非法移民提供住房和工作为生。有一天,移民专员突击检查,黑人阿米杜情急之下从脚手架上摔落在地,虽身受重伤但一息尚存。小男孩父亲为了逃避责任和风险,直接把阿米杜铸在自己楼下的水泥台阶里。黑人临死之前托付男孩,一定要照顾好几天之前刚刚移民来到楼里的妻子和孩子。小男孩犹豫地给出了自己的承诺;为了信守这个承诺,男孩就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
到最后我们发现,这个承诺所涉及到的意涵已经远远超过了承诺本身的含义,因为男孩要想实现承诺,就不得不暗中保护阿米杜的妻子,而这是与他父亲甚至自己的切身利益背道而驰的。因此,一方面,影片是从“诺言”切入,从对人的许诺一步步转向对道德的许诺;另一方面,伊格的转化也展现出他从父亲的生活逐渐迈向自己的生活、从放荡不羁、偷奸耍滑转向道德自持的过程。
这个过程看上去容易,实际上却是阻碍重重,因为作为生命当中唯一的依靠,父亲给予伊格的不仅仅是经济和物质支持,更有精神支持和价值层面的影响。对伊格来说,像“如何生活”这种问题,父亲无疑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发言权的。父亲并不是把伊格当做自己的劳工看待,而是经常予以奖励(无论是零用钱还是金戒指),必要的时候还会带着伊格出去见见世面,甚至他还坦言如此努力挣钱的终极目的就是把整栋房子买下来留给伊格。父亲绝对不是慈父,有时甚至大打出手,然而父亲非常清楚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构建父子关系、如何让伊格成为自己财产和精神气质上的继承人。但矛盾的是,伊格的遵守诺言恰恰就意味着背叛父亲的财产和精神气质。最开始矛盾还是比较隐性的,直到有一天伊格清楚地发现父亲要把阿米杜的妻子贩卖到德国边境的科隆,矛盾就彻底激化了。父亲不可能纵容孩子成天跑到一个黑女人身旁服侍左右,更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把自己挣来的血汗钱让给一个毫不相干甚至身份低贱的人;毕竟,他们父子为什么要赎罪呢?阿米杜自己掉下脚手架,没人应该为他负有什么责任,非法移民、死不足惜。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问题就不仅仅在于承诺本身了。诺言本身只是一个起点,其原因就在于,阿米杜妻子在本质上是具有三重身份的:其一,她是阿米杜的妻子;其二,她是非法移民;其三,她是黑人。这三重身份互相交错、层层递进,直到最后一层才真正可以说明问题的本质。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当时阿米杜的妻子正在桥下等待伊格,突然天降暴雨,妻子猛然抬头,发现这哪儿是暴雨,明明就是当地人故意往自己身上撒尿。阿米杜的妻子随口一骂,未想更引怒火,两个白人男子从桥上下来骑着摩托车碾过她的行李,把包中物品悉数碾了出来。没人知道她是谁谁谁的妻子,两个素昧相识的人也不可能知道她是非法移民;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她是个黑人。也许我们要问,为什么黑人会受到如此广泛的歧视、权利任人践踏却毫无还手之力?原因就在于,她不仅仅是个黑人,更是个没有本国合法权益的移民、还是一个失去了丈夫无依无靠的妻子和母亲……
正是基于这三重身份,伊格才陷入了比实现诺言更为恐怖的泥沼之中。因为他逐渐发现,能否实现诺言其实不过是个形式问题,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伊格是否道德、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更为残酷的是,阻止诺言实现的外部力量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如果与阿米杜妻子的身份对应起来看,实现诺言既是在挑战自己,也是在挑战父亲,更是在挑战伊格一直以来所能接受的道德上限。这样一来,形式就转向了本质,人性就浮出了水面。
有得必有失。伊格最终选择帮助阿米杜的妻子以摆脱对自己良心的谴责,但他无疑失掉了亲情。父亲被儿子像狗一样拴在铁链子上动弹不得,请求儿子为他松绑,这一幕的出现一点儿也不解气,反倒让人感到心酸。影片结束之时,妻子听闻阿米杜已死,全无登上火车前往科隆之意,而是转身掉头、原路返回。谁也不知道之后发生了什么,只有一点确定无疑:伊格的道德成长成为了无休止的代价,三个人都已经两两成为了对方的牺牲品。真正的冲突已经开始了。

笔者骚情地称这部电影为“丰碑”,自然不只是因为达内兄弟鲜明却又暧昧的立意。在《一诺千金》里,达内兄弟之后创作中的所有手法已经初现端倪。从摄影角度来说,非常风格化的手持摄像和相对黯淡的色彩给人一种强烈的记录感和真实感,这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可信度和震撼度;从编剧角度来说,以小见大、剧情突变开始成为达内兄弟电影剧情中的重要元素。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剧情时常突变,但给人感觉并不突兀,这说明变化的铺垫十分充足,变化的节奏十分恰当,变化的逻辑也十分自然。现实中的声音也是达内兄弟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处摩托的轰鸣、阿米杜落地的闷响、打电话时的呼吸……种种声音都有极强的表现力,有一些更是成为整部影片情节转折的强烈暗示。
除了这些,本片中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道具——金戒指。作为父亲赠给伊格的一个物件,无论是在表层的剧情还是深层的含义中,戒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父亲手上的戒指配对,甚至可以称为父子关系的凭证和信物。戒指在片中几个关键的地方都有出现:第一次出现是父亲把戒指交到伊格手中,伊格异常欣喜、连声道谢,这体现了父子关系融洽、生活幸福美满的一面。待到戒指第二次出现,就是两人埋了阿米杜之后洗澡,父亲取下儿子手上的戒指进行清洗,一方面是要清洗血污、销毁证据,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父亲用这种方式逃脱责任、洗刷污点。再下一次,镜头故意停在拨打公共电话的伊格的手上,戒指随着手的移动闪闪发光。这似乎暗示着有一种父子之间看不见摸不着的魔力驱使着伊格给父亲打电话,告诉他阿米杜妻子的所在地。此刻以戒指为象征的父亲战胜了阿米杜的妻子,后者情况岌岌可危。好在伊格回去之后发现她居然自己跑到路上来希望打车到医院给孩子看病,因此躲过了一劫。最后一次出现,伊格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卖掉了金戒指,用换回的钱买了车票。这则是在告诉我们,伊格已经与父亲或他所代表的道德观决裂,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戒指既是在牵引、也是在跟随整个故事的流动,形成了一条十分完整的线索,这是达内兄弟惯用方式,也是他们的高明之处。

自《一诺千金》开始,达内兄弟以每三年一部的速度拍摄电影,至今已经有六部作品问世。两次金棕榈最高奖、一次评委会大奖、一次最佳男演员、一次最佳女演员,还有一次最佳编剧,如此斩遍戛纳这棵棕榈树上的棕榈叶,达内兄弟无疑已经成为在世导演当中数一数二的大师了。大师往往可以创造自己的风格,刷新人们对于电影的认识;看了大师,我们便会发现,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原来这么有质感啊。

 5 ) 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结合得天衣无缝

达内兄弟初次夺得戛纳金棕榈前,其实已拍摄了三部长片,1996 年的《一诺千金》算是他俩在影坛上打响名堂的首部作品。这部影片彻底告别了头两部的晦涩与颓势,真正确立起他们的美学方向,以及对社会问题、人性道德的持续关注。他们似乎从《我想你》的惨败中汲取了教训,悟出了道理:小成本制作才能更好地控制质量,于是他们开始选用关系紧密的团队拍摄,破格选用不少陌生的新演员,让这部反映社会底层生活的作品流露出生猛逼真的纪实质感
如果你从没看过达内兄弟的电影,这部绝对是最佳选择,因为它涵盖了两人之后所有作品的风格与主题。故事讲述的是15岁的主人公伊戈和他父亲,父亲雇用的非法劳工堕楼垂危;父亲为免官非让他流血致死,且设法隐瞒真相。雇工临死前,伊戈许下承诺要照顾他的孤儿寡妇。自此,他无忧的世界崩溃,对父纯粹的效忠不再……

▲大街上飞驰的少年

90 年代中期,由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掀起的“道格玛95”运动席卷全球影坛,达内兄弟的拍摄未必是对此运动的响应,但是两者却有着美学意义上的相似。他们分别都主张摒弃过分的虚饰。而在达内的作品中,更注重人物的动作,往往是不停歇的运动状态,好比是主人公骑着摩托车在大街上飞驰的形象。这种充满速度感的画面在之后的《罗塞塔》和《单车少年》等作品中反复出现,由此,达内兄弟打造出专属的“行动现实主义”风格。
除了美学上的考虑,这种独特的手法也与他们的拍摄对象密切相关。达内的忠实影迷都知道,他们作品中绝大部分都是社会底层的边缘人,用最自然、亲近、不加修饰的镜头才能捕捉到这些群体的真实形象,于是,手持摄影、快速剪辑、无配乐等方式成为了达内作品的标准配置。既然边缘人成为叙事核心,他们的作品自然免不了带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过,达内兄弟并非完全是社会批判者,他们更精于刻画人物的道德困境与人性的善恶,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总是结合得天衣无缝。

▲有爱的父子

首先,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春成长题材电影,其重点是父子关系。描写男孩与父亲的场景比比皆是,从父亲送的戒指,到两人台上深情合唱,都看得出这是一对充满爱的父子,父亲对儿子尤为关心。然而,剧作将父子关系置于备受质疑的角度里展示,令人愈加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感情过于自私,充满了控制欲,甚至向儿子灌输错误的道德观念,最终导致儿子与父亲决裂。这种原生家庭里复杂的父子关系在达内多部作品里有不同层面的刻画,可以说是他们最得心应手的主题。其次,在核心的父子叙事里不断引入社会现实描绘,如资本主义、非法移民、种族歧视、道德焦虑等,交织出一幅比利时底层社会的图景,充满血泪与残酷,也留存着未曾泯灭的人性光辉。
导演首次采用剧情关键点的留白手法,劳工堕楼伤亡的细节被略去,却直接引入题旨:诺言。究竟男孩是否遵守承诺为劳工照顾好孤儿寡妇,他会否将事实真相告知劳工的妻子?这些悬念成为了后半段情节吸引的关键点。这个突如其来的命运转折促使主人公陷入与内心的恶意、道德困境作斗争,同时再结合上父子关系的对峙,将这个青春成长故事的立意瞬间提升。

▲初次涉及移民问题

达内兄弟总有最意想不到的魔力,在平淡的日常情节里演变出最扣人心弦的戏剧张力,其最得力的法宝莫过于刻画底层人物面对道德和人性的考验。在这个故事里,起初男孩是一个小偷小摸、对父亲唯唯诺诺、作恶而不自知的角色,经历劳工坠伤而父亲见死不救的变故,他心目中父亲的形象开始坍塌,也开始陷入复杂的道德困境之中。
导演有意忽略掉人物的内心戏,或者是心理变化的分析,却又无时无刻不让观众感受到人物处于道德煎熬之中。取而代之的是用接连不断的事件,或者说是主人公对事件做出的即时反应,暗示其心理状态,比如他背着父亲向熟人借钱给寡妇,偷偷驾车带走寡妇和孩子,最后将父亲绑在车库后亲自送走那对母子。这些事件发生得相当紧密迅速,将主人公的道德醒悟与良心未泯刻画得淋漓尽致。

▲余韵悠长的结局

随着情节发展,我们误以为影片会以主人公将母子送走画上句点,却在最后一幕猝不及防地迎来反转。主人公在最后一刻才向后者透露真相,随之以母子漠然返回来时路的场景落幕。这个终极悬念的释放并没有将事件画上圆满的句号,因为生活还在继续下去。这种开放式的结局往往最有感染力,让人思绪万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同的观众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答案。电影大师的作品莫过于此,并不为图一时宣泄快感,而是看完之后能继续思考与回味。

 6 ) [Film Review] The Promise (1996) 8.0/10

THE PROMISE is Dardenne Brothers’ third feature, which heralds their incredible rising into the stratosphere of cinematic auteur-land, and reaping coveted top-shelf international awards almost with every each feature henceforward.

Starring a 14-year-old Jérémie Renier in his breakthrough role as the young Belgian boy Igor, an apprentice mechanic often at beck and call of his single father Roger (Gourmet, also a bonanza due to the brothers’ discovery), THE PROMISE plays its realism trump card implacably through DP Alain Marcoen’s handheld camera, staying ultra-close to the involving incidents, mostly inside a mangy tenement house dwelled all sorts of immigrants in Belgium.

Setting the story in an unnamed city’s twilight zone with a subdued palette, Dardenne Brothers resolutely eschews any imagery that betrays a semblance of a developed Western country, Roger is a stony-faced backdoor organizer of illegal immigration, in a purely business manner, all he cares is the money (transportation fee and rent), meantime, employing several immigrants to refurbish his own house, also it is not above him to sell any of them down the river when situation demands.

During a police raiding, one of the African immigrants Amidou (Rasmane Ouedraogo) accidentally falls from the scaffold and is mortally wounded, naturally Roger will not allow him to be taken to the hospital, against Igor’s supplication, and before Amidou kicks up the bucket, he solicits a promise from Igor to look after his wife Assita (Assita Ouedraogo) and their infant boy, who have newly arrived on the premise. So how far Igor, ridden with cumulative guilt, will go to keep this promise, when his inchoate moral righteousness doesn’t see eye to eye with Roger’s high-handed, callous directives?

Dardenne brothers’ no-frill narrative seldom takes our attention away from their characters, and withholds a stamina of matter-of-factness so pertinacious that the story never slumps into mushiness, for instance, Assita’s hardened hostility towards the father-son duo hardly ever relents (she appears more bemused than touched when Igor impulsively embraces her), even in the film’s most emotive moment, a simple gesture of gratitude is more than enough. In a typically veiled case of mollifying a white person’s own guilt, that is as good as that person can expect.

Both Renier and Assita Ouedraogo exude an unalloyed rawness from a novice performer that befits their characters, from a street-smart, small-time crook to a brave adolescent rebelling against his violent, amoral father, Igor’s rite-of-passage is rendered with steely conviction and persuasion from Renier’s simmering, unshowy, tender presence. As for an unprepossessing Gourmet, combing an elemental savagery with a soupçon of canniness, he becomes a lodestone on the screen, and serves as a self-reflexive vector for some viewers to muse upon his outrageousness, which isn’t at all far from reality.

Also THE PROMISE has a killer ending, Dardenne brothers is judicious enough to bring down the curtain right after Igor finally makes a clean breast of that gnawing whopper (with both actors’ muted reaction and a final and finally static shot gazing at the duo walking back to grasp the nettle), and leave its aftermath merely to audience’s own imagination, yet what will happen is fairly clear, certainly no requirement of a justice-prevailing denouement to flog a feeling of satisfaction to death, since the story is hinged upon Igor, when his moral compass is set in the right direction, that is where it should end.

20-odd years after, one can feel a shade dispirited to see that THE PROMISE and its thematic refrain are still painfully topical today, but for Dardenne brothers’ unique stock-in-trade and immense humanity blossoming from their canon, we should all tip our hats to them with a this-world-doesn’t-deserve-you postscript.

referential entries: Dardenne Brothers’ THE SON (2002, 7.9/10); THE KID WITH A BIKE (2011, 8.0/10); TWO DAYS, ONE NIGHT (2014, 8.6/10).

 7 ) 返回向未知的远方

她摘下了头巾

露出许久没洗的头发

背上的孩子因为母亲驼背

掉到了腰间

她的丈夫死了

15岁的少年因为一句承诺

什么也做不了

除了掩埋真相

就是说出真相

面对父亲的毒打

他懂得敏捷地蜷缩

但是命运无法抗拒的丑恶

已成为闪着金光的戒指

在拳头上对弱者讥笑

谁能告诉他什么是长大

摩托车穿梭在风中

快感从未带他

找出生命的答案

只有

来自善良的恐惧

让剪断的戒指戳伤了皮肤

螺丝钻进神像断裂的头颅

少年悔过的泪水

洗刷干净女人

头顶洒落的尿液

 8 ) 摘录|达内《一诺千金》电影手记

最近在阅读吕克·达内的电影手记《影像背后》,里面有一些导演自己创作作品的心路历程,对于理解影片很有帮助。我想摘录其中关于每部电影的部分,帮助达内影迷们更好地走进达内的电影世界。

十分推荐大家阅读这本《影像背后》,达内兄弟对于哲学的思考和对于生活的观察都在其中有所体现。

影评字数不够,粘上我的短评吧:

一场道德上的自我觉醒,以戒指为线索,影票中伊格一步步摆脱情感上的顺从和亲情上的依赖,以一种失去一切为代价的姿态赎罪。善良不能从一,作恶不能而终。人性的矛盾就在这样的撕扯中形成悲剧,但同时也闪烁着道德的光辉。

 短评

达内兄弟太好了,剧作完美。他们的故事都像一根紧绷的弦,牵动到影片的最后一秒,越来越紧。片子太沉重,比“诺言”本身更沉重。雷尼耶金发飘逸的样子真是太好看。恶爸竟然是他人之子的男主,两个完全不同的角色,骨灰级演员啊。。

4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达内兄弟回顾展奔忙的人生,在路上开始,路上结束。非常凝练,车,戒指,眼泪等等都成为线索,越拴越紧。被忽视的社会问题终究内化到个人身上,甚至代际传承。千金的是直面,承担,无畏,最终能看着受害者的眼睛说出真相。工业机器能补好雕像吗?

5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被震到九霄云外短期之内回不来了。

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达内的片总是犹如一碗没有味精的料理,却依然盛满了生活的况味。

13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推荐

【5】太厉害了。从情节到矛盾,从道德困境到人物弧光,一切是精密设计的,但一切又完美的融入这般自然的现实主义风格之中。在迅捷的剪辑下,观看紧密到失去了喘息,直到这个即是结局又是新漩涡的终点,我们方才有时间大口呼吸,自然力度无穷。

18分钟前
  • DeckardYang
  • 力荐

作为纪念的第1234部,是一直留着没看的达内兄弟。没有多余的形容词,我就是想拍这样的电影。

21分钟前
  • 撕撕撕
  • 推荐

达内电影世界更多是一种人性的演绎【它带有既定道德和价值立场】,而非是对道德自身界限和标准探讨。在这个框架内,他们已经把对剧作打磨和对演员控制推到了某种精确极致。这种表面上的自然主义恰恰是搭建在一种极其细致工作之上。达内的小成本是可以通过长年努力习得的。

25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尽管西非神秘主义仪式有些噱头的嫌疑,尽管少年忽然变成了天使,但剧作仍是惊心动魄地好。手持摄影机+长镜头+自然光(效),长镜头捕捉激烈的动作,结尾的那个长镜头饱含情感强度。扮演恶魔父亲的Gourmet之后凭借《儿子》里上帝一般的表演拿下戛纳影帝,两部影片造型判若两人

30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当年的达内兄弟风格尚未像其后的作品那样风格统一而保留了相对较多的剪辑和景别的变换。优点在于,在达内的作品里,关键性的台词总是以毫不煽情的方式自然流露。然而由于一贯的片段叙事,故事起因仍旧显得突然。最大的问题则在于,作为影片名的“诺言”在片中缺乏强调或无足轻重,丝毫不影响其后剧情。

34分钟前
  • 小易甫
  • 推荐

达内兄弟的片子在我这儿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不断刷新TOP榜单

3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虽然少年突然从冷血随从变身温暖天使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可剧本依然是一顶一的好,原本只是个社会新闻版块的普通边缘人物的故事,被流畅的手摇镜头,些许饱满的长镜头,还有通篇的自然光打磨得惊心动魄。达内兄弟部部如一部却部部精彩,从后往前看,真是十几年如一啊。此时的Jérémie Reni真是水嫩…

38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力荐

达内兄弟的电影都有浓郁的DOGMA95范儿,也喜欢专注屌丝题材,没有配乐了反而增加了写实感。想起不久前和朋友闲聊电影,无意中说出一句,“假如90%的恐怖片没有了配乐,那岂不都成了逗逼片了。”想想也是。

39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剧本后半段不如前半段洗练,但技术层面的无情弥补了这一点。自然光、长镜头、无配乐和手提摄影,把这四种技巧合而为一的结果是消灭技巧,只留下灰色的比利时小镇。而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其实是Jérémie Renier。只要注视着他那受阿波罗祝福的金发,我便永远无法说出「这是一部写实主义电影」之类的蠢话。

42分钟前
  • godannar
  • 推荐

飞驰吧,少年!看到那个在小摩托上奔驰的金色头发的男孩,心中忍不住的雀跃与惊叹。他的生活虽充满欺骗、奸恶、丑陋,但是他本身却又保有责任、诚实、纯真。最爱场景:老爸跟儿子在酒吧中的和声演出,愿时间留驻。这些美好的永存于电影的灵魂。

4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达内兄弟是比利时的良心

48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不动声色间点滴渗透直至巨变,有如重击。

5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娄烨都比不上达内的手持...

53分钟前
  • 大宸
  • 力荐

颓废青春转至道德坚守。1.达内兄弟奠定题材与风格的成名作:关怀底层人物境遇的写实主义,手持摄影,自然声光,粗粝质感,毫不炫技。2.聚焦非法移民与种族歧视。3.碾破的雕像接起来了,然而父子裂痕,贫富差距与阶级鸿沟何时能弥合?4.一个人如果在祖先的墓地上没有坟墓,他会死在异乡。5.收尾干脆。(8.5/10)

5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估计因为这个没拍过瘾,所以后来又有了《罗尔娜的沉默》,如果再拍同类题材,导演还可以给出第三种结局吗?达内的细节张力总是这样,时时转折,处处变奏。

59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替父辈赎罪的小小少年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