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

剧情片大陆2018

主演:井柏然,周冬雨,田壮壮,曲哲明,刘启恒,苏小明,邹倚天,张子贤,施予斐,李剑青

导演:刘若英

播放地址

 剧照

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1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2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3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4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5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6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13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14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15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16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17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18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19后来的我们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3 00:26

详细剧情

大学生林见清(井柏然 饰)与同乡方小晓(周冬雨 饰)在春运的火车上相识,两个北漂青年开始了共同的奋斗生活。东北小城的除夕夜、中关村的电脑配件城、下雪的北京街道、地下通道的小贩、出租屋的各色租客都见证了他们的喜怒哀愁,在情感上屡次被骗的小晓终于与刚毕业的见清走到了一起,一年又一年,不管生活再不如意他们都一起回家,在见清父亲(田壮壮 饰)开的小餐馆里吃年夜饭,亲密的就像一家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消逝,两个人开始有了分歧,恋爱、分手、错过、十年后重逢.......后来的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长篇影评

 1 ) 电影滥用了周冬雨那张没被生活摧残过的脸

周冬雨长了一张没有被生活摧残过的脸,所以她可以在每一部电影里天真无邪,然后被生活撕裂,又在下一部电影中满血复活。好的导演只用在适当的时候撕裂这张脸,就可以让观众感到真实的痛苦。

不过我觉得电影滥用了这张脸。明明是后来的我们,最后却只有后来的林见清。

方小晓呢?

相对于电影所展现的林见清相对完整的社会关系和人生经历,电影对于方小晓的刻画几近潦草。她的母亲一闪而过,她没有自己的朋友,甚至久别重逢后,她,除了坐经济舱一个确定因素,观众和林见清对她的现在都一无所知。

这作为刘若英这位女性导演的作品实在有些诡异,更合理的解释可能是,女文青刘若英希望塑造男人眼中的小晓,甚过真实的小晓。

我很喜欢林见清和方小晓在一起的时候,年轻人恋爱时眼睛都会放光,那种相濡以沫,是很真实的甜蜜。但电影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有着明显的差距,如果说前半段的两个人还在写实,后半段的两人就开始沉溺在导演的自我表达中,逐渐崩坏。

电影的后半段,连两个人的争吵分离都表现得支离破碎,这种破碎在于它并不打算告诉你林见清和小晓真实的心理状态,只能看到他们的对抗。对抗世界,对抗彼此,我们不知道这两个角色为什么明明如此相爱却要如此伤害,只能笼统地将其称之为“作”。

然后穿插着看着黑白镜头下的井柏然和周冬雨,听他们矫情地问着“你爱过我吗”?

雪地里为了点题出现的对话出现得非常突兀,是一段为了表达而引起的发问,难道当年不是因为确认爱着才感受到幸福吗?为什么要在多年后再度确认?

唯一的解释是,导演太想摇着观众的肩膀说——看看吧,周冬雨是白月光啊!

为了体现这段白月光,电影让林见清的父亲给小晓写信,让林见清在之后的婚姻生活表现得毫无幸福感,好像拥有着周冬雨的林见清才是闪光的,之后的他被抽走灵魂了。

至于小晓,我们只看到她在多年见面后的面无表情,泪流满面,看到她只在回忆过去时才开心的笑。这些年她过着怎样的人生毫无意义,她只为多年后的重逢存在着。

这部电影,真的配不上周冬雨这张青春的脸。如果说林见清尚且能从这段感情中找到了做游戏的灵感,小晓却只是得到一段情伤,并且在多年之后依旧未愈,它为了成就伤痛而被迫让她表现伤痛,实在是太浪费了。

 2 ) 情怀啊就是这样被用烂的。

讲北漂的,我一直不爱这种讲着情怀却无病呻吟的片子,打着情怀的幌子拍个那么长的mv,不累么。

整片冗长,全程坐下来腰疼,两位主演演的北漂爱情故事并没有那么感人,剧情也啰嗦,人物刻画不足,好似台词堆砌出来,金句很多但反倒让人觉得有些架空,拍个mv就好了,拍啥电影啊。

演的最好的田壮壮演的老爸的那封信,有点意思。

 3 )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后来的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北漂的故事,关于漂泊、青春、爱情、成长。

影片算不上多么优秀,却能票房大卖,成功之处在于:共鸣。

故事里的北京可以是任何地方,换成广州、上海、深圳、成都,或许就成了你我的故事。

小晓和见清从相遇到相处再到分手的过程,也让无数观众想起自己的经历。

也许你的爱情故事和他们不尽相同,但你一定有过一个深爱的前任,有过一起生活的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

小晓和见清并非一开始就在一起,他们互相都有好感,但小晓不停的在和他人谈恋爱。

小晓刚刚踏入社会,把物质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只要你有车有房、有高学历、有好工作,哪怕你对我不够好,我也跟你过。

她明知道男朋友对自己不够好,为了面子,却要打肿脸充胖子:他对我很好。

电影中,她的第一段感情,男友面对母亲对小晓的不尊重一句话也不敢说。还没结婚都这样,结婚后岂不是更严重?

而第二段感情,男友其实是有老婆孩子的。

相比之下,见清就好多了,他敢爱敢恨,敢说敢做。他可以为了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哪怕交不起房租也咬牙坚持;也可以对言语轻薄小晓的人拳打脚踢。

可能是因为专一,也可能是因为贫穷,见清没有那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除此之外,见清的父亲也对小晓很好,他关心小晓,尊重小晓,把小晓当成自己的女儿。

也正是和见清一起生活,小晓才发现,和那些有车有房的人相比,这个物质匮乏的男生,其实才最适合她。

见清从来没有教育小晓,小晓却在和见清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转变了三观。她开始不在乎房、车了,她愿意和见清一起吃苦,陪伴见清的人生,帮助他实现梦想。

也是在这时,见清和小晓在三观上产生了分歧。小晓愿意过这样的生活,见清却不愿意。

他知道小晓想要房子,所以暗暗发誓,有钱后第一件事就是买房。

小晓换了一份更辛苦但收入更高的工作,目的是给见清减轻负担,让他全心全意去研发游戏,不用操心衣食住行的问题。然而见清辜负了小晓的好意,反而放下了梦想,去做一名客服。

人们总是说,男生总是比女孩更晚长大,更晚成熟。

当小晓已经从当初向往物质变得甘愿吃苦、甘愿和见清一起过苦日子,见清却没能理解对方、包容对方。他把小晓的成熟懂事、愿意和他一起过苦日子,当做是小晓认为他不能成功。

尽管他们仍然深爱着对方,他们却已经没办法在一起了。

小晓提出分手,多少是有点失望的。她对目前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但见清却总是觉得自己给不了小晓想要的生活。

见清没有挽留小晓,因为他觉得小晓跟着自己太辛苦了,她应该找到更好更优秀的男朋友,过更好的生活。

其实,她不需要见清给她怎样的生活,只要有见清就足够了。只要有见清一起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其实,小晓根本不在乎见清有没有车,有没有房,有多少存款,她觉得和见清一起生活得很幸福。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她说:如果当时你跟着我进了地铁,我会和你过一辈子。

见清成熟得太慢了。即便是事业成功,腰缠万贯,他仍然不知道小晓想要的是什么。

见清以为小晓想要的是房子,其实小晓想要的是家庭。

见清以为钱可以买来爱情,其实小晓在乎的不是钱,在乎的是对方爱不爱他,只要对方爱她,她就心满意足了。

小晓不在乎身外之物,只是希望和见清踏踏实实过日子。在她看来,有相爱的丈夫、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比物质更加重要。她不奢望得到别的,她只想要她爱的男人。

但见清太在乎事业,忽略了爱人和家庭。

因此,他们即便是一起生活了多年,也避免不了分手的结局,终究是有缘无分。

小晓想要物质的时候,见清给了她爱。而小晓想要爱的时候,见清却只能给她物质。

小晓也是可怜的。她花了多年时间,让见清成为了更好的人,但最后见清却离开了自己。小晓为见清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却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为见清的妻子做好事,让见清的妻子不需要调教、不需要付出就能得到一个好丈夫。而见清就这样浪费了小晓多年青春。

我们应该感谢现任的所有前任,是他们让我们的现任变成更好的人。

同时,我们也要好好对现任,和Ta长相厮守、白头偕老,不要再为Ta的下一任做嫁衣。

见到小晓后,见清的生活变成了彩色;失去小晓后,他的生活重新变成了灰色。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故事。如果可以的话,见清可以不要故事;

见清是离不开小晓的。如果可以的话,他为了和小晓继续走下去,可以什么都不要。

可惜,并没有如果。

正是因为爱情的打击,促使见清在事业上大获成功。如果当年他挽留了小晓,也许收获不了事业,但能得到小晓。

十年前,他不知道应该在爱人和事业之间如何选择;十年之后,当他终于考虑清楚的时候,却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

年轻的时候,有些道理他不懂得;而当他懂得这些道理的时候,他也已经不再年轻。

小晓说过,她从没开过红色跑车,也许是见清太想念她所以觉得见到她了。也许,见清和小晓重逢的故事都只是见清的想象,分手之后,他们一辈子也再没有见面。

后来,见清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小晓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后来,他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

 4 ) 异乡人

《后来的我们》评价毁誉参半,仔细想想最打动我的并非前任情结,或北漂奋斗史,而是那不断回归又一直在远离的故乡。人们在讨论见清和小晓的时候,往往给的标签是创业者、初恋、贫贱时相伴的人,却忘记了他们是老乡的身份。这个设定,遥远的北方小镇的家乡,父亲的年夜饭,以及《回家过年》的原作标题,其实并非爱情主线的佐料,而是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情绪的非常重要的背景。

电影中的开端就是两个人在春节回家的火车上相识,小晓在拥挤的火车上遇见见清和他的一干同学,打牌喝方便面汤。这是整部电影几乎最有烟火气也离真实最近的地方(还有一处是他们在冬日的北京等不到公交车,又舍不得打车的晚上)。多少年前的我们曾经多少次在绿皮车的硬座上颠簸一整晚回家,热热闹闹的一群人并不觉得难熬,车在寒风呼啸中穿过沉默的平原,我们挤在一起打牌、吃东西、听老罗的段子、在午夜来临后回忆高中一起哭一起笑的时光、盖着蓝色的外套沉沉的睡着,一睁眼,就回到了亲爱的家。

大概是对于家的渴望那么强烈,所以即使是硬座也不会觉得疲惫,反而内心充满了兴奋和欢喜。那时候每个假期回家都是大件事,还没出火车站就急急地发短信宣告,行程满得需要分上中下好多场,从第一日排到最后一日,有那么多朋友要见,那么多牌要打。就仿佛电影里第一年的年夜饭,热热闹闹一大桌子的人,只有坐在其中才有“回来了”的妥帖感。

特别特别喜欢小晓放爆竹在见清家饭店门口偶遇的桥段,以前喜欢听周华健“我们都在这个城市里面,却没有再见面,却只和陌生人擦肩。”在北京这样大到虚无的城中是不会有偶遇的,在家乡却可以,即使在大连这样并不算小的城市,从当年上学时在大楼梯上碰到,到后来在青泥洼桥的二路车站,或者百年城上面的游戏厅,如今再想起这样的偶遇总会觉得仿佛是自己的臆想,却会真真实实的发生。

在漫天的花火和沉默的江水前,他们大声喊,以后要“衣锦还乡”!最开始时不知为什么,总是笃定自己有一天会回来的,和所爱的朋友生活在一起,聊聊别去的日子仿佛一段冒险故事。

电影里的家,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褪色和远离,从最开始急急的排除万难走回家,到后来因为不可抗力的拘留无法回家,再到之后因为拮据和忙碌胡乱找借口不再回来。故乡的意味对小晓而言远比见清要重,她会在已经没有亲人的情况下执着地挤春运回家,会在明明现实一团糟的情况下在年夜饭上大撒其谎报平安,会帮父亲默默的收拾东西带粘豆包回来。而见清慢慢地不再在乎这一切,他会开始嫌弃拮据的家是桎梏自己发展的原罪,会对日渐年迈老眼昏花的老父失去耐心,会开始觉得北京宽敞明亮的房子和温柔现代的妻才是自己的归宿,会急急地想抹去自己在远方的根和牵挂,一股脑的嫁接到新生活去。这也是他在故乡和小晓的最后一场争吵,是他们裂痕渐大无法弥补的一个深渊。

已经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回家的时间变的愈来愈寂静,朋友四散有的在他城有的在海外,更多的忙于生活负累,或只是生活渐远相对时除了不断回忆往昔的情结不再有话题可以交流,见面的安排一个接一个从行事历上划掉,最后可以出来喝杯咖啡吃顿饭的,仅剩下来一两个名字。大部分时间不过对着窗外的后山读书、翻看旧时的日记和信件照片,过去仿佛一枚过去时效性的书签,此去经年翻开依然停留在那一页,只是不断发黄变脆。

然后如果打开电脑收发邮件,拨入电话会,时间又呼地一下并入了北京时间。

开始习惯于和朋友在魔都或其他什么地方相见,开始习惯于年节假期带父母去海外旅游,那座美丽而干净的海滨城市渐渐成为心中遥远的图腾,是幸福之所只是不再归去,直到某一日繁忙的电话间隙凝神算算,竟然以为是此生最爱的人已经有五年未见,竟然彼时回去尚在襁褓中的干儿子都已经蹒跚学步。失去了故乡这双重国籍的庇护,我们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如果不再还乡,那么这一切的意义何在呢。

电影中我第一次落泪是他们二人感情最甜蜜之时,小晓问见清,如果有一天伊恩再也找不到凯莉了会怎么样。见清答,那么伊恩的世界可能再也没有色彩。我觉得心酸并不是因为这文艺的台词,而是年少时这样无所畏惧的骄傲与自信,敢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彼时的他们坚信二人不会分开,就如我们看的所有故事,晴子当然要喜欢樱木,Carrie一定会等回Big,Ross兜兜转转一定会和Rachel结婚,因为他是她的Lobster啊。

然而真相是,年轻时候的我们是多么自大而天真啊,以为只要自己一味孤勇便所向披靡定然可以达成所愿。事实是我们与这世界上所有悲喜剧中的凡夫俗子毫无分别,人生的真爱可能永不相见,最好的朋友可能杳无音信,你说世界会变黑白,世界就可以变成是永远黑白的,你不过依然要继续活在这黑白的世界中朝朝暮暮,孜孜以求,继续将没有色彩的人生过下去。而已。

那时的ta,怎么会想象没有对方在生活中的人生呢。

无论是有意识努力向前甩脱故乡的见清,还是和我一样刻舟求剑一次次回头想回乡的小晓,他们的远方的羁绊都最终越来越淡。刘若英喜欢用年华来叙事,被人诟病是蛇足的后半段,主要是为了凑齐这十年的故事,一年都不肯少,与她在《生日快乐》中几乎一模一样,大抵是她总没有什么狗血的桥段来证明情深,所有的感情都不过是这样经年累月的守护与等待,如同一年一次的拜年,以及一年一次的生日快乐,仿佛不经意的轻飘飘的一句,隐含了背后全部盛大而未言明的牵挂。只是,无论多么努力的用手拽紧与远方联结的那根线,它不过都愈来愈淡,最后化为青烟。

5月2日这一天我去君合大连分所上了半天班,窗明几净的国际金融大厦,和友善的同事聊了一圈天,六点准点下班,蹦蹦跳跳沿着高德的指引坐上了地铁,觉得好兴奋想掏出手机拍个照,后来觉得好笑这不就是大连生活的日常吗,我因为偶尔一次就新鲜成这样。忍不住想,如果我在这里长久的生活和工作,会是怎样的日子。这个命题好奇怪,因为这本来就是我长大的城市。

吃完午饭走在阳光明媚的人民路上,一时间会觉得时空错乱,仿佛看见小时候成群结队一起去打游戏过千禧年的短发自己从身边跑过,又仿佛觉得自己在出差随机走在陌生的街口。不过是喝再多酒也可以熟练的把电脑拿出来过安检上飞机,看舷窗外的城市,不知自己下次回来又是何夕。

而无论走多远,即使每次回来都更加清晰的感觉这里其实已经没有我存在的位置,但依然执拗在北方的城市有我最好的记忆和最深爱的朋友,这样刻舟求剑不肯放手的羁绊,大概就是我喜欢这个片子的原因。

 5 ) 《后来的我们》哪些细节触动了你?

“如果有一天伊恩再也找不到凯莉了会怎么样?”

“伊恩的世界可能再也没有色彩。”

林见清和方小晓,如同这世间的许多人,为了梦想在北京闯荡。

幸运的是,那段贫穷而艰难的日子,有他们陪伴着彼此一步步走过来。

偌大的北京,卑微而渺小的两个人,在这座城市的高楼大厦,霓虹繁华的对比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两个人在大学的夜里舍不得打车回家,起分同一碗泡面。

林见清总是会在方小晓被伤害后出现在她身边。当方小晓看到自己的男朋友在跨年夜搂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出现在商场时,林见清拿下方小晓为了取悦男朋友而戴的长发假发,带到自己头上,说:“我说了不好看的吧。走吧,回家。”在方小晓每一个崩溃而悲伤的日子里,林见清就像黑夜中最后一盏灯。这偌大的黑暗中,有这一点温暖的光亮,就不算太糟糕。

林见清进了局子,方小晓替他回家过年,替他给了老父亲温暖,维护住了他的尊严。方小晓回去的路上,边走边哭,我想,肯能是亲情的感动,生活的艰辛,坚持的倔强,未来的迷茫。无论多艰难,她都陪着林见清度过了拘留的那段日子。

他们,就好像刚好出现在彼此生命中的天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有彼此的拥抱,日子好像也就没有那么苦了。

“他对你好吗?”

“特别好!”

“怎么好?给你买手机不是对你好,他可以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吗?”

方小晓在经历了很多个前男友后,终于找到了这个可以为他她上九天揽月的林见清。他们就像阴暗的出租屋窗口倔强盛开的小花一样,靠着彼此给对方的信心和温暖,就可以坚持下去。他们因为找到了一个旧沙发而兴奋不已。一起创业的伙伴一个个离开,所有人都不相信他们会成功,只有方小晓坚定的相信他。而这个陪他度过最艰难的日子的人,最后却没有在一起。

“如果那天你没有走,我们会在一起吗?”

“如果那天你跟我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对不起,在那个倔强而无所依靠的年纪里,我们错过了彼此,我们似乎没有勇气再去面对焦头烂额的生活,支离破碎的感情。没有了方小晓的林见清,在经历了几天的颓废后,看到窗口倔强开放的小花,似乎明白了什么,要在这座城市生存下去,需要的不只是拼命。也许就像方小晓说的,如果没有她的离开,就不会有他后来的成功。

他的游戏终于火了起来,失去了凯莉的伊恩,向每一个遇到的人说:“如果看到凯莉,请帮我跟她说声对不起。”在小摊吃着面的方小晓,看到电视中那个熟悉的身影,诉说着自己游戏的由来,她热泪盈眶的笑着,对!他成功了!我就知道他会成功的。

“I miss you”

“我也想你”

“不是,我是说我错过了你”

十年后相遇,像第一次相遇一样,大雪纷飞,交通滞留。我们又遇到了彼此,但我们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我可以和你笑着谈论当年青涩懵懂傻乎乎的往事,却也会沉默不语暗自神伤。我们还是错过了,不是吗?

“你爱过我吗”

“我一直都爱你”

我们分开了,但我一直爱你。谢谢我们陪伴在彼此生命里,谢谢最艰难的时光有你陪伴,谢谢你教会我勇敢,谢谢你让我懂得如何去爱。你一定会找到那个愿意为你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人。就像《后来》里面唱的:如果当时不那么倔强,是不是也不那么遗憾。

最后找到了老父亲写给小晓的那封信,伊恩也找到了凯莉,就在父亲那幢亮着昏黄灯光的小房子里。外面风雨飘摇,这里永远是温暖的港湾。老父亲言语不多,却什么都明白。父亲想要的,从来不是什么繁华的都市,宽敞的房子。不过是希望孩子好好的,生活顺心,开心。无论你们两个最后有没有在一起,在外面累了,就回家。

每个人的青春中都会有这样一个人吧,无论友情爱情,陪你走过生活的荆棘,冬天的寒冷,也许已经从彼此的生活中离开,也许正在经历。谢谢你,陪伴过我的青春,谢谢你教会我的,我们都会坚强,勇敢,笑着去面对以后的一切。你曾经出现过,便已不再是遗憾。还有,在外面累了,记得回家。

整部电影就像奶茶本人的气质一样,平静温婉却又倔强,没有青春影片中烂俗的情节,两个人回忆着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却能让每个人在其中找到自己或者那个人的影子。找不到凯莉的伊恩,生活没有了色彩,终于明白为什么2018的镜头都是黑白的。而收到老父亲信的那一刻,伊恩和凯莉在爸爸熟悉的房子中重新相遇,生活也重新有了色彩。我们都明白彼此都回不去了,但是依旧爱着你,愿你一世安好。

就像《后来》这首歌中唱的一样,你都如何回忆我,带着笑或者很沉默。每句歌词都可以对应到林见清和方小晓的爱情中,也映衬着芸芸众生的爱情。最后彩蛋刘若英《后来》大合唱结束后潇洒的转身,就好像方小晓,这个倔强的女孩,一定会找到那个可以为她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男人。

所以啊,如果你也处在生活的残酷和爱情的繁琐中,请你好好转过头,看看身边的那个他(她),如果可以,让我们放下那些无关紧要的争吵,彼此都放下一点点自己的坚持,好好的度过余生吧。愿后来的你们,终不再错过。

 6 ) 北京男子图鉴

1999年,刘若英发行专辑《我等你》。专辑中有首改编自日本歌曲、由施人诚重新填词的《后来》,词曲中都充满怨悔,是写给那些错过的恋人。和声部分还请来另一个双子女梁静茹演唱。

那时候,不,一直以来,刘若英都是歌坛哀怨(并非苦情)代言人。她在歌坛的人设(那时候还叫“定位”)是苦恋师父陈升不得而为爱痴狂的女弟子,是当爱在靠近却不知该去往哪里的结婚狂,是很爱很爱你但最后还是会成全了别人的坚强女子……直到突然宣布结婚的前一刻还在唱着《一辈子的孤单》。

但不得不说这样奋不顾身爱错了人又假装坚强放手抽身的女人(的人设),实在太得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心。谁的青春期没有爱而不得又非要故作潇洒的小倔强呢(不然又能怎样?难道让自己承认对方其实并没有那么爱自己吗!);谁的青春期没有四十五度角望天的惆怅?谁的青春期没有在QQ空间写下:“我爱你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无关”……

青春期过了呢?

2016年,五月天在时隔五年之后发行新专辑《自传》,这张专辑有种自我回望,自我检视的意思。其主打歌就叫《后来的我们》。MV男主角是王大陆,而王大陆9年前就曾在五月天《突然好想你》MV中出演。

多年之后,刘若英开始做导演——是的,现在的歌手、演员仿佛都要当一次导演来证明自己还没有过气,还是有才华的——她改编了自己的小说《过年回家》,但因为已经有张元的电影《回家过年》,于是刘若英的电影名就叫《后来的我们》(看到用歌名作电影名就让人隐隐不安,之前这样的电影是何炅的《栀子花开》、高晓松《同桌的你》……)。

后来的我们怎样了?后来的我们如果遇上会怎样?

电影用黑白和彩色影像分别间隔起过去和现在。但与我们一贯的观影经验不同,《后来的我们》过去部分是彩色的,后来他们相遇是黑白的(郑大圣的《村戏》也是这样的,只是显然《村戏》对过去回忆大红大绿色彩的运用比《后来的我们》意味深长且深刻多了。)。

井柏然饰演的男主角和周冬雨饰演的女主角多年之后在飞机上相遇,曾经相爱的他们已经渐行渐远。一个坐在商务舱,一个坐经济舱。然而因为航班取消而又不得不十年之后重新共处一室(此处不要纠结细节的真实性,为的是推进情节嘛。)。而在十年之前,他不认识她,她也不认识他,也是在回家过年的火车上,两人因为意外而相识,交往。

之后像很多爱情电影的男女主角,两个人注定要相爱。这一段看得出刘若英明显致(jie)敬(jian)《甜蜜蜜》。两个人都是从小城来到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谋求未来,女主角成日里打工挣钱,渴望物质的改变,为了钱为了房子,周旋在各色男人之间。而男主角只是一个租住在合租房里的吊丝男,除了年轻帅气一无所有。女主角后来无处可去,就来求男主角收留,在一次喝多之后,两个人终于上床了。

恋爱原本是美好的,如果人们不那么做作和虚荣的话。男主角春节回家,一定要租车,要给每个同学带烤鸭,要和同学们吹嘘自己在北京混得多好……后来,两个人开始吵架,男主角会埋怨都是为了女主角才湮灭了自己的梦想——奇了怪了,明明整天在家打游戏不好好工作的人是你自己啊?!

其实分手之后两人还在家乡小城见了一面,女主角仍旧扮作男主角的女朋友去见田壮壮扮演的他的父亲(可能演员、歌手现在纷纷当导演了,于是导演们多年之后也都只好开始过演员的瘾)。那时,男主角已经将做的以他和女主为原型的游戏卖掉赚了钱在北京买了房——这时就看出女导演的性别鸿沟来了,现实里这样的游戏是不会挣钱的!电脑游戏的主力消费群是直男,直男要玩的是竞技类游戏,他们不会想在游戏里和卡通人物谈恋爱,何况还并不是前凸后翘的卡通人物!

男主角想和女主角重来,他是这样求复合的:“你不就想要房子么?我有房子了!”

女主角回他:“你有病啊!”

我们当年为什么会错过?因为我们当年其实并不知道对方真的要什么?也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空有一腔孤勇,根本不懂得如何去爱就生生让对方消失在了人海。后来,我们再相遇,男女主角共处一室把酒言欢,男主角的孩子突然打来视频电话,女主角只能跌跌撞撞在房间里躲来躲去。

曾经少年的美好,都变成中年的狼狈。后来的我们,依然没有学会如何相爱。

说到底,我们都还是太过爱自己。电影中最动人的人物并非把作天作地当作相爱的男女主角,而是田壮壮饰演的男主角的父亲,留在小城里,守着一个小饭店,默默支持着男主角,他要走就让他走,他回来就好吃好喝招待他回来。尊重男女主角的每一个决定。直到最后,他去世了,留给女主角一封信,告诉她其实已经知道她和儿子分手,但“你永远是我的家人”。深情,又不越界。

而男女主角却让我联想到正在播的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后来的我们》到底没有拍成另一部大时代里的小人物传奇《甜蜜蜜》,而是拍成了《北京男子图鉴》。不过同《女子图鉴》里女主所有的成功都与男人有关不同,《男子图鉴》告诉我们:女人有碍事业,只有失恋才能使男人奋进(恋爱的时候男主角成天无所事事、做客服、卖黄碟、跟人打架,还口口声声是为了女主角牺牲……失恋之后他才不打游戏改做游戏拥有了一番事业?是不是恋爱误国?)!

电影结尾,刘若英的《后来》响起,伴随着字幕是许多普通人举着字板:“XX,你过得好吗?”“XXX,我很想你!”“XXX,当年的我对不起。”我只想问,你征得消失在人海的对方的同意了吗?就这样在电影上写出Ta的名字?想过对方看到时的尴尬吗?所以你们说到底爱的还是自己吧!多年之后感动也都只是自我感动!

所以,《后来的我们》有前任的慎看!

至于带着现任去看的……哭倒在你怀里的Ta的眼泪,不是为你而流,又是为谁而流?我的闺密项老师说:“《前任3》在中国票房高到惊人,如今又有了《后来的我们》,还有那些层出不穷缅怀校园爱情的青春电影(感觉《后来的我们》的监制张一白就可以在这个领域吃到死。)……原来,真的有那么多懦弱的我们,把前任细细收藏在心中,却什么也不去做,只能在电影院里哭一场。”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短评

不知道多少人看过网飞出品的《蓝色杰伊》,这故事确实让我想起那部有关重逢和错失的电影,同样的黑白影调,同样的当下和过去之间的交缠。如果说哪里不好,或许在出租车上向北京喊话的桥段太尴尬,或许男孩儿最后的成功太浮夸,但细节和情感都还好,带着真实生活的蒸汽和茸毛。

8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现在还把北京设定为梦想之城的,大概受众也是瞄准了小镇青年吧(多次冲北京喊话真是挺尴尬的)。剧情拖太长,唯一的泪点还是田壮壮演的老爸,周冬雨老演这种角色不会腻吗?

10分钟前
  • 末药煎肉塔
  • 较差

1.羡慕你们长得好看的,坐个火车就能艳遇。不像我,坐火箭都没用。2.周冬雨对69真执着,《奇门遁甲》里扇大鹏69个耳光,《后来的我们》说她69岁。3.为什么现在的电影全是拍北京,可不可以给广州上海成都一个机会?4.应该彩色部分倒叙,黑白部分正叙,至少8.5分。

13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荤段子还是挺搞笑但不懂片的三观飞机延误住酒店前任俩人进了一间房假如男主妻子没打电话来谁知道会不会发生啥后面还牵着手跑现任绿油油分手分的不明不白 挽回时周冬雨的拒绝也让人不明就里看的真尴尬唯一看点就是田壮壮想不通前任片怎么这么火年轻人更应该学学怎么沟通和表达爱

15分钟前
  • Vivi
  • 较差

刘若英实在是太让人惊喜的导演,全篇架构简单却感情真挚细腻,更难得的是在前任的故事再加入了长辈的视角,全篇都没有《后来》反而是一些街角流浪歌手的民谣,好好听,票房超不过前任3我真的要气气气死了!

16分钟前
  • G弦上的咏叹调
  • 力荐

最后半小时你哭完我哭、我哭完你哭的观感特别煎熬,结尾用亲情来煽情好鸡贼。这电影就是清理ddrk义务宣传片。

18分钟前
  • 永恒星鲈鱼
  • 较差

不止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追梦过程中的得到与失去,与人生的大是大非相比,爱情是那么微不足道,却又弥足珍贵啊,它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方和特定的人身上,哪一个不对都不行啊。除了周冬雨最后的选择之外,没有太多戏剧化的处理,但也正因为这个不同寻常的选择,将整个文本升华了。

19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台词矫情的令人发指!

20分钟前
  • 烦烦
  • 较差

是《七月与安生》那挂的文艺片,看的时候边上一堆东北大姐在那里泣不成声……前半部:我日井柏然太帅了吧想跟他在隔断房里疯狂做爱了;后半部:追梦男孩不能沾不能沾,长井柏然那样都不行!男主最后成功的那个游戏核心创意根本就是抄Love You To Bits 的吧……

24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我能指出这个片子一大堆问题,但是,还是会被一些细节所感动,就好像周冬雨说i miss you的时候。看完之后,你就明白,这确实是刘若英的电影,整个电影都非常刘若英。另外,这差不多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周冬雨了。

2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最好的是演员,周冬雨完全开辟出自己的戏路。小井进步惊人,已长出美丽。最差的是编剧,没有一场完全连贯的戏,几乎都是攒的。

31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拜托田壮壮老师多接戏接好戏!!!!太会演太催泪了。

33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没有田壮壮的表演 这应该就是崩了吧 符号化的北漂故事 不成熟的认知 生硬的转折 刘若英还是挺活在自己想象里的

36分钟前
  • G2
  • 较差

7分妥妥的。周冬雨迄今最佳状态了吧,角色写的好,演得更好。刘若英做导演就是自带剧透😂。最佳前女友之外不忘占个亲情戏。宾哥很卖力。黑白段落比较符合刘若英气质,歌太多,结尾崩了。拿「如果爱」或者「相爱相亲」做参考系的话,如果真的是刘若英本人把北漂题材拿捏得这么地道,那真是天才了。

4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i miss you, i missed you. 田壮壮才是电影的镇海魂啊。“缘分这事,只要不负对方就好,不负此生,太难了……”人生,全在这封信里了。

44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卖光盘的地下通道,鼎好电脑城,北京的地下室和隔断房,舍不得打车,老家的辣椒酱…07年的北京汇成一道回忆光景。“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了我们。“想不负此生真的很难” 前半段和结尾有抹泪…

4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奶茶的少女心太尬了。男女主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突然开启青春疼痛对白。怕是对能火的网游有什么误解,整个网吧都在打纪念碑谷。。。。井柏然很赞!!!!!!!!!!最后,对不起,还有,谢谢你,你比北京美哈哈哈,感觉最感人的地方是片尾出现的北京站,总是能想起在那里送走的人。

54分钟前
  • 茶不思
  • 还行

看电影真的是一件太个人太感性的事 实实在在地被戳中了 就算有瑕疵 也没办法说不好

58分钟前
  • C.shaw
  • 推荐

田壮壮老师连续发催泪大招,简直不给金士杰留活路

59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上九天揽月不难,难的是踏进的车厢没有你;下五洋捉鳖不怕,怕的是后来的结局没有我。我戴上自尊的假发,回到故乡换不回尊重;你留恋幸福的沙发,来到他乡弄丢了幸福。故乡容纳不了灵魂,他乡安置不了肉身。游戏里滚动千句抱歉,现实中只剩沉默。火车停运飞机晚点,现实黑白回忆彩色,最难是不负此生。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