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2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3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4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5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6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3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4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5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6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7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8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19帝国的毁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4

详细剧情

  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
  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饰)和情妇爱娃(茱莉安·柯勒 Juliane Köhler 饰)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 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
  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倍尔(乌尔里希·马特斯 Ulrich Matthes 饰)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
  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长篇影评

 1 ) 驳Berliner同志的《希特勒的罪行与过错》

目前关于二战的翻案文章,基本都围绕两点,一种是二战是欧洲反犹主义的最终爆发,另一种是二战是一战后列强压迫德国的结果。前者演化为犹太复国主义阴谋论,在黑犹太人的同时也黑了西方文明,后者则把二战变为另一场狗咬狗的利益之争。

这两种观点看似有理,其实大谬不然。比较要命的是,Berliner同志的大作《希特勒的罪行与过错》就是说的这两种观点,而且应者甚众。看此情景,我只好跟着说两句。

先说说犹太人问题。

犹太人遭到迫害的传闻最早在42年就有流传,在1945年以后才逐渐为西方民众所知,而真正广为人知,已经是冷战高潮了。事实上到50年代大多数人对纳粹罪行仍然没有概念,而二战中的人们在讨论邪恶德国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到犹太人的问题。对于当时的盟国来说,反犹纯粹是希特勒假公济私干的一件事,美英为此叫好的政治家不在少数,说盟国会因为德国反犹而反德,完全是笑话。

把二战简化为反犹主义和犹太人利益集团之间的战争,这种观点是冷战,具体说是中东战争的一个副产品。这种理论的起源和目的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它完全不符合二战历史。对于二战中的盟国民众来说,德国威胁的是所有人类的生命,也只有面对这种危及,苏联和美英才有联手的可能。

如果有一个国家,用2年时间占领了整个欧洲,无论是与它毫无利害关系的小国还是世界顶级强国,都毫无还手之力。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被他打得奄奄一息。半年时间占领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的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唾手可得。它的盟友占领了北非,整个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世界第二强国完全被逐出太平洋。那么,这个国家到底是邪恶还是正义,其实根本就无关紧要。

二战后的美苏仅仅因为有世界第一的军事力量就成为全世界惧怕的对象,那么有这种力量而且毫不犹豫地使用它实现自己目标的德国,必然成为全地球所有国家的敌人。至于纳粹的理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纯洁的雅利安地球到底是不是天堂,我想没人会在乎。

所以真正的问题不是正义与邪恶,也不是领土争端经济利益,甚至意识形态也无关紧要。真正的问题只有一个——生或死。

1943年,美国向英国抱怨,苏联人对盟国的援助丝毫不表示感谢,丘吉尔说了这样一句话,“在一个人被凶手扼住脖子,奄奄一息的时候,你还要求他对待别人礼节周到,是毫无道理的。”

所有质疑反法西斯战争乃至抗日战争正当性的朋友,这句话就是对你们的回答。



然后再说说“协约国欺人太甚”这种观点。

如果客观评价德国在一战中起到的作用,那么任何不能让德国亡国的处理方式,都是对公正这一概念的极大讽刺。德国在一战的所作所为,只比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帝国更为丧心病狂。

与犹太问题不同,德国投降条件过于严苛的问题并非后人的捏造,而是确实存在,早在一战当中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但是这不是一个正义性的问题,仅仅是单纯的政治考虑。当时对德处理意见有两派,一种是比较体面的和平,一种是彻底毁灭德国,前者是美国主张的,后者则是欧洲其他国家的意见。结合立场问题,两种意见的根源也就很清楚了。

对于美国来说,参加一战是个标准的赔本买卖,战后他只想赶快拍屁股走人,因此任何甩包袱的烂摊子都是他乐于见到的。对于英国来说,过去的欧洲均势政策已经被证明是个绝大的错误,但是劳合乔治考虑到英法一战中的各种不愉快,仍然需要一个能够压制法国的完整。主张坚决消灭德国的,不用说就是法国了,两次被敌人打到巴黎城下,大半国土沦陷4年,克里孟梭建议的肢解德国,已经算得上最仁慈的做法了。其他被侵略国家的意见自不必说,实际上,即使是德国的同盟奥匈帝国,对德国的怨恨也不亚于法国。俄国的意见虽然与法国相同,但是因为革命问题,它的主张只会起到反作用。

于是,最后对德处理意见就是一个折衷各方诉求的结果,必须强调的是,由于整个欧洲都背上了美元债务,美国在和谈中的影响远远超过它的贡献。如果让欧洲人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对德惩罚绝不可能仅只于此。如同曼京说的,如果投降协议不是在柏林签订,那么惩罚将很快降临到整个欧洲头上。

由于历史教育的偏差,一战史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是个空白,很多人遵循着毛时代的解释,将其归结为帝国主义国家间黑吃黑的战争,于是一战似乎变成了一场不分黑白的乱斗。在很多人口中,一战爆发的原因似乎就只是“帝国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卢沟桥之前,中日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又能少到哪里去呢?这些矛盾是谁引起的?是谁一直在扩大矛盾?

这些人不知道威廉二世在一战前和一战中的所作所为,不知道他在投降谈判中带着仅剩的德军去全国各地镇压人民起义,不知道德国发明的无限制潜艇战,不知道施里芬计划对比利时和卢森堡的侵略,不知道德国甚至在投降时还强烈要求留下占领的比利时领土。

如果这些都可以不考虑,那么抗日战争也不过是一场中日之间的黑帮乱斗,满洲国独立是因为中国政府对东北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七七事变是中国驻军与中国军阀间的擦枪走火,淞沪会战真的就是惩膺暴支,南京大屠杀是“例外事件”。既然如此,还有什么不能洗白的?东京审判中被判死刑的日本领导人,包括东条英机在内,哪个不比德皇威廉二世更无辜?如果世界上可以有这么多如果,我相信很多朋友现在一定快乐地生活在大东亚共荣圈,然后开心地围剿中国游击队。

 2 ) 冷静,严肃,纪实,扼腕

二战题材的电影有很多,也有不少拍的很惨烈或很感人的,但是像《帝国的毁灭》这样强烈纪实风格的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自然,它是出自冷静严谨的德国人之手。由正宗的德国人来演的纳粹和由德裔美国人甚至非德裔来演是绝对两样的。德国人的那种独特的冷静和纪律,信仰和职业道德是哼哈奔放的美国人绝对模仿不出来的,比如前几天看的《猎杀U-571》里的德军就是典型美国人演的。

《帝国的毁灭》着重描述了希特勒的最后12天的历程,影片一部分取材于历史著作,更有一部分取材于片中的线索人物,希特勒的秘书Traudl Junge以及其他一些历史见证人的回忆录(诸如发生在地堡之外的剧情基本取材于军医Ernst-Günther Schenck的回忆录)。一个秘书的回忆录通常是基于亲身经历的,大是大非的史观问题牵涉较少,这就让《帝国的毁灭》中的希特勒比其他作品中的纯恶魔或喜剧角色更加有立体感,最大可能的从一个先前罕有的角度还原了这个历史风云人物的最后一刻。这也是本片最大的看点所在。

片中绝大多数人物,上自希特勒和戈培尔,下至狼穴碉堡里的电工和柏林街头尽职的军医,都是活生生的真实人物。影片的结尾用字幕交代了这每一个人物后来的命运,这给我带来的真实感和命运沉浮的感慨,是其他二战电影无法做到的。

《帝国的毁灭》的第一主角自然是希特勒,其扮演者Bruno Ganz是著名的剧场出身的扎实演技派演员,为了演好希特勒,他专门花了四个月时间研究希特勒的生平和行为习惯,在电影中甚至出色的还原了希特勒那独特的奥地利口音德语。这个希特勒正如史书记载的一般狂热,在3小时长的影片中他大概对各将领歇斯底里了七八回,每一次都那么的传神,让我由衷的敬佩这位演员的功力。另外他对待秘书这样的助理人员又是和善宽容的,他与爱娃的爱情也是真挚的,显示出了一个真实人物的立体感。这些细节显然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秘书回忆录的贡献。

3个小时的时长,大部分场景都在底下碉堡中。可能会让人感到一些漫长和沉闷,但这正是强烈的纪实风格所需要的。Bruno Ganz出色的撑起了全片的主架,同样出彩的还有周围的几个人物,以爱娃与戈培尔一家最为突出。爱娃知道自己是来和希特勒共赴黄泉的,但她并不后悔,对轰炸置若罔闻,主持着一个个舞会和晚餐,坚强的用乐观的姿态活跃了这最后的12天的地堡内沮丧绝望的氛围。她和希特勒在临终前办的婚礼也是令人叹息,主持婚礼的牧师甚至要查看元首的身份证这样的细节再次印证了本片强烈的纪实性。以撰写回忆录的秘书的视角来看,爱娃是一个积极热情,和善温柔的人,自己慷慨赴死,同时又希望其他人能够好好的活下去。

戈培尔一家是希特勒之外的另一个重心。戈培尔的演员貌如鹰隼,比我以往见到的所有戈培尔都要阴森恐怖。仅仅靠气息就已经锁定了纳粹宣传部长的不二人选。作为纳粹罪行的第二责任人,他冷酷无情的组织未成年的少年冲锋队去抵挡苏军的坦克,还发表了这样的结论:“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现在,该是他们为自己的选择献身的时候了。” 这句话不得不令人深思,战争责任是否就应该全推在希特勒和戈培尔身上?

戈培尔夫人是一个气质高雅的狂热分子,在最后的几天她带着6个孩子住进了地堡。影片着重渲染了这天使般的6个小孩子,然后在最后一刻,戈培尔夫人坚决的毒死了自己的所有孩子,再与丈夫一起自杀。理由是:不能让孩子生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天空下。

除此之外《帝国的毁灭》还描绘了一系列外围人物,如爱娃的妹夫,鼓噪逃跑的Hermann Fegelein,纳粹德国的经济领导人Albert Speer,希特勒高大的私人警卫员Otto Günsche,坚持冲锋到最后一刻的党卫军Wilhelm Mohnke,柏林守备总司令Helmuth Weidling等等,当然也少不了希姆莱、戈林、凯特尔等人。其中军医Ernst-Günther Schenck是作为发生在碉堡之外的所有剧情的线索人物存在的。柏林已成为人间地狱,他目睹宪兵队肆意以“不抵抗苏军的逃兵”名义处决平民,也目睹了一些甘愿为第三帝国陪葬的狂热年轻人。

在这些年轻人中间有《帝国的毁灭》中唯一的非真实人物,12岁的“希特勒敢死队”队员Peter Kranz。本片对他施以浓墨重彩,描述了他从一个被洗脑的无所畏惧的小敢死队,甚至因为摧毁了苏军坦克而被希特勒授勋,直到珍视生命勇敢生存的转变过程。影片最末的场景也是他和线索人物秘书Traudl Junge骑着自行车,迎着初升的阳光,脱离了重重包围。

事实上这个人物也是有原型的,那便是下面这张真实的历史照片,左侧的希特勒在1945年的柏林为据称是最年轻的铁十字勋章获得者,12岁的 Alfred Czech授勋。然而真实的历史毕竟不会像电影中结局那般美好,我们无从知道这个孩子的命运,很可能他没能在战争中幸存。不禁再次扼腕。

http://www.fatdudu.com/2011/02/der-untergang/images/

在影片的最末,白发苍苍的Traudl Junge在采访中说道:“当我在纽伦堡审判知道有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这一最震撼我的事实,但我看不出与我的过去有任何关联。我没有罪,也不知道那些事。直到有一天我经过树立的索菲萧尔纪念碑,看到她是和我同年出生,在我开始当希特勒秘书那年,她被处决了。这时我才发现,年轻并不是借口。”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3 ) 尼禄法令——希特勒最后的疯狂呓语

本文授权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编辑并发表。本来这篇要写日志,但日志草稿有别的东西,想给一本关于第三帝国末路的书写个读书笔记,但也似乎没办法写,就把相关内容写在这里吧

导语

人性之深渊不可凝视,在这样的深渊中,毁灭欲是一个绕不开的人性之恶。暴力,打砸抢这类的行为背后都可以看到毁灭欲的影子。当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有毁灭欲时,造成的灾难可能就更大一些。古罗马的皇帝尼禄因为一些不可名状的原因把罗马城点了,从此遗臭万年。不过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相对应的破坏力也不很发达,就算是有人想毁灭世界,也顶多毁了一家一城而已,比如崇祯皇帝上吊之前砍了自己的几个公主,诸如此类的,也就这样了。

那么,到了技术发达的20世纪,如果有人的毁灭欲爆棚,会怎么样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党真的有一个毁灭德国的计划,被称为“尼禄法令”。提出这个计划的人是希特勒,但这样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的疯狂念头根本无法得到执行,再加上纳粹败亡的过于迅速,这样的“尼禄法令”也就根本没有实施,只是沦为了历史上的疯人疯语。

1945年3月20日,希特勒检阅在劳班立下战功的希特勒青年团员,这是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如果我们失败了,要拉上整个世界给我们陪葬”

关于希特勒的心理,相关的各种研究和不靠谱的说法满天飞,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希特勒不止一次地说,“如果战争失败了,那么整个世界都要为我们殉葬”。时间到了1945年,纳粹德国的战败已经确凿无疑了,希特勒这个时候开始很严肃地考虑“毁灭世界”这样的事情。当然,那个时候的纳粹毁灭不了世界,能毁灭的也就只有盟军苏军的战俘,全德国的军队和民众,当然还有他们自己。

1945年元旦,纳粹德国试图在“底板行动”中用空袭扭转战局,但未能如愿。元旦当天的挫败预示着这一年的流年不利。关于底板行动,本公众号2018年元旦发过文章《底板行动:二战德国空军的绝唱(附尼伯龙根工厂新年贺词)》

所以在1945年初,希特勒开始有计划地毁掉他能毁掉的一切了。2月,宣传部长戈培尔鼓动希特勒废除《日内瓦公约》,在戈培尔看来,德国之所以沦为现在的田地,都是因为士兵作战不勇敢。如果士兵们知道他们在沦为战俘后将得不到任何的保护(战俘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他们就会更勇敢地与敌人战斗。不过,戈培尔疯了,元首身边的将军和一众纳粹高官还没完全疯掉,在这些人的全力劝说下,戈培尔和元首最终没有走向“自绝于世界”的道路。

在戈培尔和希特勒看来,德军的投降是因为“对战俘太好了”

《尼禄法令》

《尼禄法令》的核心内容是彻底地破坏德国的工业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电力,水管系统等。猛一看,这似乎就是焦土政策的延续。德军在1943年逐步从苏联撤退时就在实行这样的焦土政策,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资源被敌人所用,减缓苏联红军追击的速度。这样的焦土政策在军事上是有意义的,所以也就得到了德军的执行。

1943年冬,德军用这种“枕木破坏车”来系统地破坏乌克兰地区的铁路,相关内容请参阅本公众号《铁流: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铁路运输小考证》

到了1944年8月,盟军兵临巴黎城下。希特勒决心炸毁巴黎,“让盟军只能得到巴黎的废墟”。德军城防司令肖尔蒂茨将军接到了命令,在巴黎的各大历史建筑和纪念碑上安放炸药。摧毁历史文物在军事上毫无意义,这纯粹只是希特勒“我不好过,别人也别想好过”的毁灭欲发作而已。最终,肖尔蒂茨将军决定留下巴黎,向盟军投降。因为这个举动,他被纳粹德国缺席判处死刑,但也被称为“巴黎的守护者”而在战后的法国声名远扬。事实上,肖尔蒂茨在东线作战时执行焦土政策相当无情和彻底,“巴黎的守护者”并非对所有的地方都一视同仁。

签署投降书的巴黎城防司令肖尔蒂茨将军

从毁灭东线的村庄到毁灭巴黎,变化的不仅是焦土政策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变化。基于务实的冷酷让位于单纯的毁灭欲,这也就是“毁灭巴黎”的命令不能被彻底执行的原因。如果硬要说“毁灭巴黎”有一丝理性成分在,那就是这里过去不是德国人繁衍生息的地方,摧毁这里对德国人而言,并没什么物质上的损失。 但是到了1945年3月,希特勒签署的《尼禄法令》是根本不想给德国人留活路了。关于这一点,希特勒在一些私人谈话中流露过他为什么如此憎恶德国人,希特勒说:“如果战争失败,德意志民族也将灭亡。没有必要为这个民族维持最原始的生存基础,恰恰相反,最好我们亲自动手把这些基础毁灭掉,因为这个民族将被证明是最软弱的民族。” 也是在1945年3月,希特勒同参谋总长古德里安将军的争吵中,还恶狠狠地说:“我这一生都在为德国人民而苦苦奋斗”。那么,希特勒到底爱不爱德国人呢?他自己当然不可能给口头答案,但在历史中,他用尼禄法令回答了这个问题。 1945年3月18日,纳粹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抵达元首地堡,参加夜间战局研讨会。他带来了一篇3天前就写好的备忘录,准备呈送希特勒,备忘录上写着这样的内容—— “预计在6到8周内,德国经济将无可避免地总崩溃。到了那时,战争也就结束了......人民在这场战争中已经履行了义务,并且在远比以往任何一场战争都要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任务”,施佩尔写道,“我们有义务将所有能够保障人民在遥远将来重建德国的条件留给人民。”

纳粹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图右)在1942年的一张照片

希特勒看完这个备忘录之后一言不发,随后就签署了前文中提到的《尼禄法令》。这样的命令被立即下达到了国防军指挥部,又从那里被传达给前线和后方所有能联系上的指挥官。在当时,极少数狂热的纳粹分子试图认真地执行这样的命令,但绝大多数官员都对这条命令视若无睹。如果关系到生存的基础设施都要没有了,他们自己的生存就要受到严重的威胁。毕竟,绝大多数德国人,包括绝大多数曾经忠于元首的人,并不想为希特勒殉葬。

施佩尔的努力

施佩尔在得知《尼禄法令》的内容之后,认定了这将“给德国人民判死刑”,于是施佩尔尽自己一切所能派助手往返于柏林和前线,告诉当地官员一些工厂和基础设施对德军的调动和战斗至关重要,不要摧毁。到了3月27日晚间,施佩尔接到了觐见希特勒的命令,他遭到了希特勒的质问,后者怀疑施佩尔的忠诚,并威胁他“如果不执行尼禄法令,将以叛国罪论处”。施佩尔面对希特勒咄咄逼人的盘问,首先说自己绝对忠于元首,而且自己决不相信战争已经失败了,仅仅是这样的表态就已经让希特勒感动到不行了。于是施佩尔趁热打铁,要求希特勒将尼禄法令的监督权授予自己,希特勒也答应了。 于是,施佩尔用这样的权利在德国境内奔走呼号,全力地阻止尼禄法令实施。当时,德军B集团军群被包围在鲁尔工业区,这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了。施佩尔要求集团军群司令莫德尔元帅在战斗时远离工厂。施佩尔重新起草了一份破坏命令,争取使工业设施处于瘫痪状态而不是全面破坏。不仅如此,他在1945年4月发表的演说中,禁止继续进行破坏,并号召武装部队枪毙所有违背这项命令的人。有了这些强制措施,德国的工业设施和基本生活设施终于得以保全。

视察时在门口坐下休息的纳粹军备部长施佩尔

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施佩尔愈发觉得希特勒不可理喻的疯狂会随时爆发,届时一切将不可收拾。于是他萌发了刺杀希特勒的念头。当时希特勒已经住进了柏林的元首地堡,施佩尔的计划是从地堡的通风口向里灌毒气或者投放挥发性毒药,杀死地堡内包括希特勒在内的所有人。但是,希特勒在经历了720谋杀案之后变得风声鹤唳,对任何可能的危险都谨小慎微。地堡的通风口远离地面,这种情况下,刺杀希特勒的想法也就落空了。

元首地堡,那个带尖顶的建筑侧面就是地堡的通风口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施佩尔并不需要多大的努力就可以阻止希特勒的尼禄法案。如前所述,稍有理智的德国人并不想要追随元首去瓦尔哈拉,保证战后的最基本生活条件这件事情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除此之外,1945年3到4月间,盟军和苏军进攻迅速,纳粹德国很快土崩瓦解。就算是有人想要破坏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有足够的时间。

1945年4月20日,施佩尔作为纳粹的高官出席了希特勒最后的一个生日聚会,两天后,希特勒决定留守柏林直到自杀。4月24日,施佩尔来到柏林同希特勒做最后的告别。在同希特勒的谈话中,施佩尔坦言自己并没有遵照尼禄法令毁灭德国,而希特勒也没有处死他。到了这个时候,谈论“毁灭德国”远不如“元首必须留在柏林”或者“施泰纳去了哪里”重要了。

电影《帝国的毁灭》当中的希特勒(前)和施佩尔(后)

1945年5月向盟军投降时的施佩尔(左),希特勒的继承人、新任德国元首邓尼茨海军元帅(中),德军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约德尔大将(右)。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7天后,德军无条件投降。希特勒那个在濒临灭亡时提出的尼禄法令,就这样化作了历史的云烟。有些历史著作说,纳粹德国的历史对人类是一个警示,它告诉后人,人类曾经那么残忍。 但是人类的可悲之处在于,人性的深渊一直都在。所谓太阳之下无新事,诸如纳粹这样的思想和行为,在后世反复的上演,有些甚至比《尼禄法令》还要丧心病狂。看起来,人类不但曾经那么残忍,大约还将一直残忍下去吧。

比如网上一些“野生国师”所发的这种疯狂言论,实在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完)

 4 ) 当恶魔走向终点

    当美国人把萨达姆从更应该是耗子居住的地洞里揪出来的时候,看着当年飞扬跋扈的独裁者的一副落魄样子,我竟也有了一丝恻隐之心。而当今年他那幅自己洗衣服的照片被英国小报披露后,我也为一个老人的晚年的凄凉动容。但是,想想他所制造的那些罪恶吧,他杀害了多少人,他又带给了多少家庭以死亡和凄凉。当恶魔走向终点,总是见令受害者大快人心的事情,他们的感受来得干脆真实,而对相对的局外人来说,感情就有些复杂了。描述希特勒最后日子的《帝国陷落》就因此,获得了不同的评价,陷入了巨大的争议。

    影片从一个相对“平民”的视角入手,由希特勒的女秘书特露德尔.容格的视角讲述了这位恶魔最后的日子。影片中的希特勒还是那个恶魔吗?他在最后的日子里显得如此无助与落魄,一只手在后背绝望的颤抖,佝偻的身体摇摇欲坠,心腹们的背叛令他歇斯底里。这就是走入末路的希特勒,和其他带有妄想心理的征服者一样,绝望又不甘心失败,在交织着自尊与自卑的心情下走向死亡。应该说看完这部影片感觉它并不是像先前看到的宣传那样是要为希特勒翻案,或是要不希特勒“还原成人”的影片。影片对战争还是一个明显的批评立场,同时冷酷的揭示着战争给德国人民造成的痛苦,以及战争中人性的丑陋和良知。
    在这部影片中从各个角度揭示了第三帝国行将陷落时,帝国人的状况,有那些政治家,有那些将军,更有那些平民。最让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帝国极端思想对孩子们的毒害,在最后的时刻,德军甚至将深受帝国思想熏陶德孩子们派上战场,片中几个孩子操纵着笨重德高射炮射杀坦克,而当战争开始的时候,绝望的一个女孩竟请求一个男孩将她打死,而男孩打死了那个女孩后竟也在不知所措中向自己的头颅开枪。是的,绝望,这是被包围的柏林中弥漫的情绪,绝望的将军们陆续自杀,绝望的前线士兵对稍有些反抗的平民无情的射杀,绝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放纵的喝酒狂欢。最令人心悸的绝望是绝望的戈培尔的夫人亲手毒死她的六个孩子,这该是这样的不幸,她走进孩子们的房间,孩子们已被药物麻醉,不知道将要发生的可怕事情,接着她将装有氰化物的胶囊一个一个塞入孩子们的口中,并把它打碎,做完这件事,她也绝望的抽泣,接着绝望的跟丈夫自杀。影片就从这些片断中放映着第三帝国对人们的影响,反映着战争给人带来的苦痛和绝望。

    但是,影片也展现着希望,在展现着罪恶的同时展现着人性的点滴光芒。当一个日尔曼青年团的孩子从战场跑回家时,他母亲对他父亲说,“他发着高烧”,而父亲面带欣慰的说,“可他还活着!”。活着,就意味着希望,就意味着可以弥补过去的遗憾与错误,可以有幸福和快乐的可能。影片末尾,柏林防卫司令要大家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时,人们从战壕和屋中走出,孩子开始在废墟中奔跑。而片末,逃出的女秘书特露德尔骑着自行车,载着小男孩在一片温馨的阳光中前行。

    最后,晚年的特露德尔回忆说,在纽伦堡审判时,她才知道了德国人犯下的那些恐怖的罪行,她当时认为她是不知情的,当时的感觉只是震惊而没有负罪感。可是,当一天她经过一座纪念一个被纳粹处决的女孩的纪念碑时,她被震撼了,在她为希特勒工作的那年,这个女孩被处决,她突然明白了,“年轻不是借口”。当她说出这句话是,我有一丝感动,这毕竟是一个有良知的老人,而日尔曼民族也是一个有良知的民族,他们在以后也诚心的对待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他们做到了,他们重新建立起了家园,他们也重新迎得了世人得尊重。作为中国人,我们总是为德国人和日本人的对比而感叹,日本当年的参与者们也有不少人向中国人表示了忏悔,可是日本社会始终没有一种对那段历史真心忏悔的社会氛围,连许多曾经直接参与杀戮的人中都还有人冥顽不化,何况当时许多入德国的特露德尔这样的“间接”参与者了。

    在我看来,这实在是一部反思历史的优秀影片,至于一些犹太人对影片中对希特勒过于人性化的描述的抗议,我完全可以理解,对于一个曾经对他们要斩尽杀绝的魔头,他们的愤怒理所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没有立场的饶恕。如果国内有人不能理解,那么想想吧,日本拍一部描写东条英机最后日子的影片,如果也展现他的可能令人产生同情的落魄一面,想必我们也是会义愤填膺的。事实上,如果在看这部影片开始,我还对希特勒的落魄有些触动的话,那么随着影片一步步揭示人民遭受的痛苦,我只能说这是希特勒应该承受的,为他所造成的罪恶他理应遭受这样绝望的折磨。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都在做着我们的思考,做着我们的选择,做着我们的事。我们或许在不知不觉中会做出错误的事来,那么,当我们知道了我们曾经造成的错误时,我们是以当时的无意作为推脱的借口,还是勇敢的承认和弥补自己的错误?这或许不仅仅是个假想的问题。

 5 ) 转贴:影片中由荣格夫人速记下来希特勒的遗嘱

    自从我自愿参加了强加给帝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30多年了。

    在这30多年中,我所有的思想、行为和生活中都充满了对自己人民的热爱与忠诚。它们赋予我作出最困难决定的力量,有的时候作出这些决定是极度痛苦的。说我或者任何一个德国人想发动1939年的战争,这是谎言。要战争并且执意发动战争的只是那些国际国务活动家。他们要么是犹太人出身,要么是为犹太人的利益而工作。

    多少年过去之后,几百年过去之后,从我们城市和纪念碑的废墟中将产生对那些犯有罪责的人们的仇恨,他们就是国际犹太人和他们的帮凶。

    我在德波战争开始前3天,曾经建议英国驻柏林大使调停德国和波兰问题,就像调停在国际监督之下的萨尔州问题一样。关于这一建议是不能够被遗忘的。它没有被采纳的原因是因为英国执政的政治阶层出于商业原因想发动局部战争,想发动局部战争的另外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受到国际犹太人宣传的影响。

    假如欧洲各国人民将被当作国际阴谋家、银行家和金融寡头们棋盘上的卒子,则那时候在这场罪恶斗争中的真正有罪的人犹太人将对这一切负责。这次不仅将有成千上万的欧洲人的和雅利安人的孩子们遭受饥饿,还将有成千上万的成年男子走向死亡,成千上万的妇女和儿童在城市大火和炸弹之下丧生。但是我决不怀疑,这次确实的罪人将受到惩罚,尽管是用比战争更为人道的手段。

    6年战争不管损失多大,必将成为往事,正像为了民族的存在而进行无上光荣和英勇的斗争一样。我不能够用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首都的这座城市作为牺牲的代价。因为面对敌人在这个方向继续发起的攻击,我们的兵力实在大少了,我们的抵抗最终也将被那些变成了没有思想伪机器的人们所攻破。我想将自己的命运和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们还留在这座城市中。我不会落在将要表现新暴行的犹太人的手里,让他们大肆歇斯底里一番。因此,我决定留在柏林并在即将看到我不能继续当元首和总理之时自愿死去。我将怀着喜悦之情而死去。我意识到我们的农民和工人无比的功勋和成就,意识到青年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支援。青年组织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因此,我向他们表达我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谢,也是自然的,就像我希望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投降一样,只要哪里有可能,就在哪里与祖国的敌人继续斗争,忠于伟大事业的原则。基于我们的士兵的自我牺牲精神和我对他们至死不渝的忠诚,我希望,在我死后我的精神将在他们之中永存并永远与他们同在。
愿他们残酷,但是永远正义。

    愿恐惧永远不会主宰他们的行动并愿民族的荣誉在他们心中高于一切。

    最后,愿他们最终可以理解,为完成我们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需要数百年时间并需要每一个人永远将共同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我号召所有的德国人,所有的党员、妇女和德国武装力量的士兵效忠于新政府和它的总统……

    除此之外,我命令民族和人民的政府将种族法律和与全世界的敌人——国际犹太人的无情斗争进行到底。

    1945年4月29日4时于柏林

    希特勒

       见证人:戈培尔、布尔格多夫、鲍曼、克列鲍斯。

 6 ) 梦想的陷落

“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是不值得生存下去的。”

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夫人这样说。于是在柏林陷落的前夕,她毒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于是她和自己的丈夫一起自尽。

早就听说过《帝国陷落》,却一直没有时间看。终于抽空看了看。这段历史很熟悉,不少书籍都有介绍。但是描写这一段的电影,却是第一次看到。

小时候学历史,看到介绍希特勒的结局,记得原文是“……纳粹头子希特勒畏罪自杀……。”

希特勒从来没有畏罪。什么叫畏罪?在他的哲学里,弱肉强食的世界,自己选择做强者,这有什么错。他不离开柏林,因为“落幕”的时候,他要留在台上。他要和自己的梦想一起终结。如果这个世界不能容忍他的梦想,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值得生存下去。

自从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挫败纳粹以后,希特勒的梦想就在走向死亡。晚期的希特勒已经陷入自欺欺人的境地,在地图上指挥已经溃不成军的军团,顽强阻击苏联红军的攻势。因为没有将领胆敢告诉他,我们已经失败。

希特勒自己也知道,注定失败,却不能接受现实。晚年的希特勒已经崩溃,一直靠药物维持自己的身体。由于长期服用药物,对药物的依赖,他的手不断地颤抖,已经不能稳稳地拿起刀叉。

直到苏军攻入柏林,希特勒仍然在欣赏施佩尔为他做的柏林中心市区的规划模型。那是一个千年帝国的首都的模型,是他梦想可以看得见的部分。

一个不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英勇地献身,一个成熟的男人是为了某种高尚的事业而卑贱地活着。

当自己的事业注定要灭亡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他终于选择了死。

与他一起死的还有他忠实的追随者们。其中就包括那位著名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的全家。

戈培尔博士,是纳粹高层里面唯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鼓吹“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的人”,也是纳粹高层中少数几个至死忠于希特勒的人。

大树要倒,猢狲要散。帝国元帅戈林要另立中央,党卫军一把手希姆莱和英美盟军秘密谈判,军需部长经济一把手施佩尔对希特勒坚壁清野的计划阳奉阴违。

板荡识诚臣。戈陪尔是希特勒的“诚臣”。在他知道元首打算让他离开柏林的时候,这个狼一样的人,居然流泪了。

他违抗了希特勒的命令,选择了留在希特勒身边,并且在最后一刻选择了尽忠。

与他一起尽忠的还有他的一家。

“……他的夫人毒死了她的六个孩子……”书中是这样写的。

苏军攻入柏林的时候,他的夫人和她的六个孩子般进了总理府下面的地堡。她知道,其实他并不忠于她。但是他们都忠于元首,都忠于自己的理想。

这里,孩子们不会因为没有煤炭而挨冻,不会因为没有吃的而挨饿,不必因为没有电而在黑暗和恐惧中摸索,不必为了躲避炮击而随时卧倒,也不必担心随时飞进来的流弹。

这里对他们唯一的威胁就是步步紧逼的死亡,无法逃避的死亡。

她的六个孩子,仿佛地堡中的天使。活泼的孩子,给地堡带来了生机。

她的六个孩子,仿佛等待屠宰的羔羊,在进入地堡的时刻,就被他们自己的父母决定了命运。苏军推进的速度,决定了他们剩余的生命。

其他人家的孩子,没有这样温暖的避难所,他们要上战场。

《帝国陷落》特意描写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皮特。小小年纪穿起黑色的军装,抗起“铁拳”火箭弹上战场。

一个娃娃兵击毁了两辆苏联坦克,受到了希特勒的嘉奖。

希特勒说:“希望我的将军也象你一样勇敢。”

与皮特一起作战的老兵,不让皮特太冒险,小孩子不知道危险。皮特死里逃生。老兵自己却没有这么幸运,被苏联狙击手一枪打穿了钢盔。皮特没有死,不是苏联狙击手没有发现他,大约狙击手在想:“我不杀孩子。”

皮特的父亲只有一只胳膊,在战争中失去了另一只胳膊。父亲不想让儿子去当炮灰,儿子坚决不听。因为,战友们在阵地上等他。

皮特的阵地是一门88高炮,皮特的战友是一群孩子兵。皮特回到阵地的时候,阵地上所有的孩子兵都死了,自杀或被击毙。皮特在弹坑里躺了一晚上,看到身边死人的碎块,终于跑回了家,回到了父亲身边。

戈培尔的六个孩子,无须象皮特那样,小小年纪,穿起党卫军的军装,冒着枪林弹雨,拿着“铁拳”,蹲在坑里,瞄准苏联人的坦克。他的六个孩子,也不能象皮特那样,看到噩梦之后的早晨。

皮特的父亲也没有看到噩梦之后的早晨。在战争结束之前的最后一刻,被“英勇”的铲奸队员吊死了。一起遇害的还有皮特的母亲,她被枪杀。

世界即将崩溃,理想就要终结,生命结束之前,还应该干些什么?

希特勒妻子爱娃的妹妹身怀六甲,妹夫擅离职守与其他女人鬼混,被希特勒下令枪毙。被枪毙之前,他整理好了自己的军装,然后喊着“希特勒万岁”,被冲锋枪打死。万岁的不是希特勒,而是希特勒为所有纯阿利安人描述的千年帝国的梦想。

希特勒的侍从们,纵酒狂欢,因为地堡里有喝不完的酒。党卫军一把手希姆莱在向英美盟军送秋波,企图逃避审判。宪兵和铲奸队在处决不肯当炮灰的老人。一位党卫军内科医生,第一次拿起了手术刀,挽救伤员的生命。军需部长施佩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冒着被枪毙的危险。挽救德国的工业潜力。一对老夫妇在家里,静静等待着命运的安排,死亡或是黎明。

终于,希特勒死了,一切都要落幕了。

在希特勒死后,仍然有1000多名党卫军和外籍士兵死守总理府,为自己的理想战斗到最后。他们宁可和自己的理想一起去死,也不愿意生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他们选择与自己的梦想一起消失。

片子的结尾,小皮特和希特勒的女秘书,骑着一辆拣来的自行车。对他们来说,新的世界开始了。

这场战役中,究竟死了多少人?不清楚,查了一下,苏联阵亡30万人,德国死亡(士兵+平民)60万人。还有一种说法是苏联伤亡30万,德国伤亡60万。

30年代,三大主义在世界流行:美国、英国、法国的自由资本主义;轴心国的法西斯主义;苏联的共产主义。在那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哪一种主义都不比别人干净多少。45年,法西斯主义落幕。90年代初,共产主义苏联倒掉了。现在只有自由资本主义还幸存,却已经日薄西山了。新的世纪会怎么样?不知道。一个没有主义的时代。有趣的是,前两个主义崩溃时,有纪念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柏林。未来会在哪里发生呢?

自己好好活着,也给别人平等生存的机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此而已。

将来有一天,如果我去欧洲的话,我一定会去柏林,去看柏林的菩提树大街和柏林墙遗迹,去看梦想结束的地方。

 7 ) 毁灭的不只是帝国

这是一部我看了很多很多遍的电影,当初有DVD时就买了正版,再后来为了练习德语看了许多遍,很多的对话都反复听过,再后来,那个“元首的咆哮”风靡网络,各种恶搞,我见过的版本不下十个。

现在,我很绝望的时候,也会翻出这个电影看看——这才是真的绝望。

做这个电影的评论其实不需要注意剧透的问题,电影讲的就是真实的事情,就是纪录片,柏林围城,帝国毁灭,等等。

但德语的名字很简单——Der Untergang,没有 Das Reiche的字样。那么,毁灭的不止是帝国。

记得么,柏林街头到处吊着的死人,身上挂着牌子——我被吊死在这里因为我是个胆小鬼。

记得么,希特勒那些咆哮说的什么——我们就算死,我们也要拉着一个火光冲天的世界为我们殉葬。

等等等等,还有一些电影没有体现的内容,比如,苏联红军在东欧的暴行,知道这个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德国人宁愿自杀。

在这里,我不想对希特勒做太多的评价,但是我引用一段听来的话放在这里——他有一个天才的一切才能,却缺少一个正常人最起码的人性。

还是那段元首的咆哮吧,那段话虽然被各种恶搞,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你们背叛了我,我一个人白手起家,一个人征服了欧洲,你们会什么?

我不知道他临死时有没有想过,当初那些将军们的劝告他听进去了几句。古德里安不是劝过他不要分兵基辅么?隆美尔不是劝过他拿下马耳他岛么?加兰德不是劝过他喷气飞机最好不要改成轰炸机用么?曼施坦因不是劝过他,东线的防御要有机动空间么?等等等等。

更不要说,当年德军挺进苏联时,乌克兰老百姓夹道欢迎德国解放军,可是,怎么这些人后来都跟德国有仇了?

这个人直到死,都无所悔悟。那个电影中的秘书荣格真有其人,她的谈话录我看过,确实如此,直到元首立遗嘱,直到他自杀,他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他一个人的死,拉上了好多人给他垫背,不说奥斯维辛,但只说守卫柏林的孩子们,十几岁的年纪就死了,还有不少女孩子。

确实够毁灭的,我以为这个场景中,毁灭的不只是帝国,那是人性。

1945年4月,德国柏林,人性被践踏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然后,是铁幕,冷战,红色暴政在东欧的肆虐,柏林墙,等等。

换个文艺的说法,这之前,是辛德勒名单,是卡廷,在这一切与柏林毁灭后,我看到的是铁皮鼓,是狗年月,是古拉格群岛,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是窃听者,等等等等——我看见,在红色的铁幕后,人性被践踏到了更没有底线的地步。

今天是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他执政的时候,这一天是全国的节日,即使到了战局不妙的1944年,这一天被炸毁的建筑上还有“向德国最伟大的工人希特勒致敬”的标语。但到了1945年的这一天,我在电影中看到的希特勒,颤颤巍巍地走出地堡,给保卫柏林的孩子们授勋——十天之后,他自杀身亡。

孩子们大概也没几个活下来的。

1945年4月,人性在柏林死了。

 短评

【B】绝望下的人性百态,没什么剧情,拍的更像是纪录片,而且我觉得是不是有美化纳粹的嫌疑?总之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向来对政治军事题材不感冒。PS.在看完N个恶搞元首愤怒的视频后,已经无法直视那段发飙戏了= =

3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

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带给我的震撼比任何一部同类都来要得深刻

12分钟前
  • 达立
  • 力荐

该片将希特勒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而不再让所谓的“魔鬼”充当人类良心的替罪羊。

16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挺客观,偏冗长

18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除了元首全是渣渣 完全是因为鬼畜的二次元才看这片的

20分钟前
  • moer
  • 还行

罪孽者歇斯底里的信仰,没有任何煽情的渲染,可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赤裸裸沉痛与残酷的直感。

24分钟前
  • Ragdoll™
  • 力荐

渣渣,尼玛死!拿根帮帮捅死他!ps:男主很牛逼,一个瑞士人把元首的上奥地利加巴伐口音说的那么好。

25分钟前
  • Österarm
  • 力荐

我到河北省来

28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六百人的资料馆大厅几乎座无虚席,所有人安静的看完这部沉重、冷静、真实、严肃、压抑、沉闷、悲痛、漫长、痛苦的希特勒最后12天。历史重现,战争无情,电影还原的细节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值得深刻铭记

29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即使是从传记电影的角度去讲述,本片也显得过于漫长和沉闷..剪辑上下的功夫不够,但是演员们的演技都十分到位.希特勒的奥地利沙哑口音还原得很好,歇斯底里时候的声音连我这个老德国听起来都有些吃力.战争场面不能算壮观,只能说是逼真地还原了一些场景..疯狂和破败错落有序,为那些小细节给四星

30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元首最后的失意时刻,帝国毁灭的萧条前夕。Bruno Ganz演技精湛!从第三帝国的视角出发,竟对元首一丝同情。对元首的赤胆忠心,至死效忠,负隅顽抗,自杀殉葬,与丢兵弃将,谋求保命,违令背叛的对比引发触动和深思。纳粹德国虽注定失败,但其宣扬的思想和形式化符号及精神却成功根植到每个人的骨子里。

32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当年共我阅兵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戈培尔:“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人民,是他们选择了我们。”

36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一部勇敢的片子。

39分钟前
  • TJ
  • 力荐

素材啊 拿根帮帮捅死他! 尼玛死渣渣斯大林 好棒好棒的我到河北省来!!

44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落幕的时候你必须站在舞台上,我庆幸我不知道一直信仰的东西突然倒塌了的感觉。全片两个半小时可是没有感觉丝毫拖沓冗长,直击心灵的点接连不断,真的很久很久没有过不暂停一口气看完这么长的片子了。真实、痛苦。

45分钟前
  • 白日美人_S
  • 力荐

他们说我的萌点都是渣渣!!

50分钟前
  • 六壁坂
  • 力荐

自从有了元首的愤怒系列 我再也不能好好看这个了

53分钟前
  • |
  • 力荐

absolutely fair and objective

5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这是一部伟大、勇敢、详尽、不煽情的电影。演赫曼的Thomas Kretschmann是个很帅的德国军官专业户,在《钢琴师》《刺杀希特勒》里都看到他。

56分钟前
  • yuanha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