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海啸与樱花

记录片美国2011

主演:内详

导演:露西·沃克

 剧照

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1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2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3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4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5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6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13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14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15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16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17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18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19海啸与樱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9

详细剧情

  2011日本311地震海啸灾后纪录短片
  官网预告片地址:
  http://www.thetsunamiandthecherryblossom.com/
  导演露西·沃克是去年奥斯卡提名纪录长片《垃圾场》的导演之一
  2012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8部短名单之一

 长篇影评

 1 ) 虽然海啸来了,但樱花还是开了。

这是关于2011年日本311地震海啸灾海和灾后重建的纪录片。

影片刚开始迎面而来的真实灾难影像令人震惊难忘。灾难就在眼前,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朋友在眼前被海啸淹没冲走,而无能为力。

然而,虽然海啸来了,但樱花还是开了。

影片进入第二个主题:希望与力量。

关于海啸与樱花,关于灾难与希望,关于日本民族文化的内核,我觉得这部纪录片拍的温柔、优雅又充满力量,像樱花一样。

但见樱花开,令人思往事。

樱花开了,人们记起了很多很多美好的往事,有樱花树下的新婚甜蜜,有年少时樱花树枝的嬉戏,也有关于陪母亲看樱花的约定。

想想那些人,那些事,似乎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樱花,在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是有特殊意义的存在。也许别人看来把樱花和重生划等号有些牵强,但我觉得这对于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日本来说恰恰是合情合理的。

“绝对不会被打败的,振作起来,我要活下去”。

这也许就是信念的力量。

无论如何,祝福所有历经苦难的人好好活下去,活的更好。

 2 ) 胡说

看一个叫《海啸与樱花》的短片。纪念日本2011年3月11日海啸与地震的。40分钟。很短。结构很简单。就是两段。第一段镜头直接记录的是海啸来临时那种毁灭性的破坏力量及灾难的现场。第二段镜头对准的是海啸之后春天来临时绽放的樱花。这前后的照应是,面对灾难与樱花的人们,他们的心境。这是一个拍出了一个民族最内在的气质的片子。同时提供了一种观望人世的一个视角。一个属于樱花的视角。人不再那么傲慢与唯我独尊,而是谦卑的,谦卑地承受一切,无论是劫毁,或是如樱花般的、易逝的美与哀伤。看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我们这个民族为汶川地震拍一个纪录片,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毕竟我们如今是那么热衷于纪念碑的啊,即便在灾难面前,估计也绝不会忘记要去树立纪念碑的。很多时候我对纪念碑总感觉十分惧怕。它的阴影能够把人直接就淹没了。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我还是喜欢它汉唐时候的那种气度。

 3 ) 不會好起來,只希望今天能比昨天好一些

       四年前在豆瓣標註想看的片子,當時苦尋不到片源,時間一長,想看的念頭也慢慢削減,我們會逐漸遺忘生活中的某些片段然後慢慢向前,就像影片里做人們做的一樣。
    片中一位老伯說自然美麗而又恐懼,而人們,因為日常,往往會忘記那股恐怖的存在。災害發生,活著的生命離去,希望湮滅之時自然又給了你充滿生命力的事物,似乎逝去的都得到了妥帖的安排似的有了去處,而活著的則被給予了寄託。痛苦一直存在,早先我們的祖先就在責怪天地不仁,視萬物為芻狗,但看到那呈現的美麗,又會如木心先生所說,不知怎的,誠覺事事皆可原諒。苦痛是深深的刻痕,而瞬間的美好則將這些刻痕填滿,於是生命殘缺但仍舊堅韌。(From. Wechat:M_Mangata)

 4 ) 樱花与民族

看到这个海啸与樱花的标题,不禁让我想到刀与菊。日本这个民族历来都都能让人想起樱花这种美丽而又短暂的花。

在海啸的面前所有人都无能为力的站在山顶望着房子的坍塌和同班被自然所淹没。那种无助真的很让人心痛,生活了六十年的家与几十年的老友,也许只能在记忆中再见了。

这就是海啸

在水退后看到的是一片片的破瓦,和坍塌后各种交叉在一起的金属,还有一个樱花树。一个尚未被毁灭的樱花树。这也许就是自然,它毁灭万物,它也创造了万物。

也许在我们严重的樱花只是一种飞舞起来十分美丽的花,在日本樱花却象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精神。一种生命的意义,虽然樱花很美但却很快凋谢,但来年又会重新飞舞。这也象征日本人的一直精神,哪怕失去了一切来年也会重新飞舞。

这也鼓舞了灾后的人民,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一个名族那么强大的原因,一种精神,能把人拧成一团的精神,哪怕失去一切依旧可以重新再来的精神。

这就是樱花

 5 ) 希望

同样是灾难,在我大鸡国,总是会渲染悲情,各种卖惨,总是拿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说事。老百姓只关心死亡数字,死的越多内心越感叹,然后就是键盘上悲愤的骂,进而辗转找贪官。接着就是英勇的官兵捐款多的慈善家,领导人去现场逛逛。

但是霓虹国,很安静的在倾听所有人的内心,讲述的重点不是灾难,而是希望,有希望就有未来嘛。

福岛地震已经过去了6年多,据说岛上的老鼠都有麂子大了,非当事人已经渐渐忘了这事儿。

愿世间少点灾难,多点希望。

 6 ) “荒芜大陆 作何高歌 方能再度光彩焕发”

▷GASSHOW-illion

2018.3.10 认认真真的看完了。其实初衷是因为羽生结弦选手,除了家乡之外,我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与仙台能够有这样亲密的心灵链接。开头画面真实又急迫,有人在哭,有人说着这不可能,可是他们无法阻止海啸吞噬生命和家园。被房屋、街道和汽车占据的小乡镇,仿佛一切都被人类好好的把握着,可当天灾来临时,唯独他们无处可逃,眼望自然收回它的馈赠。

脑海里跟着浮现的是《唐山大地震》里漫天的蜻蜓,和汶川地震公祭日默哀的汽车鸣笛声。我生在平原地区,从未遇到过这样可怖的灾难,但看到这些画面时依然止不住泪水。他们坐在凌乱的临时住所里,平静的诉说着一个月前的遭遇,短暂的时间却并没能抹去眼中的悲伤。啊,一个人哪怕一无所有也想要换回重要之人的生命,哪怕身处危险环境也想要守护家乡。他们微笑着,在一片废墟的背景中。这比直观的悲恸还要令人不忍。

三月和四月,一直是日本最受欢迎的樱花季。淡淡的小花从南到北次第开放,即使是遭遇重创的东北,樱花也没有错过。“由冬入春的信号”,让我想起同在东北的家乡,漫长严寒过后一场春雨,满城的丁香花瞬间被唤醒,嫩粉的小小花瓣倔强的冲破萧索的白,香气随着料峭春风四处飘散,那是儿时每一年中我最期待的日子。海啸后的日本东北,一定经历了比严寒更加难熬的时光,看到樱花开放时的心情一定也是更加激动的吧。一年又一年,樱花能够开放的日子屈指可数,可它们依然可活千年,我们又怎么能因为一次打击就倒下呢?“绝对不会被打败的,我想活下去”,带着逝去的人的寄托,带着仍在世的人的期待,将生活重新拾起。那棵枝条低垂挂在电线杆上的樱花树,满开时仿佛染红了半边天空,依然那么美丽。

十多分钟后就是3月11日了。最近在跟朋友计划去日本旅行的事宜,看到多次往返签证的要求,瞬间感受到了“樱花共同开放”的美。三年签首次到达必须前往东北六县,是为了重振那片怀有伤口的土地啊。羽生选手在平昌冬奥会上斩获连霸金牌后,仙台的人民说,“从前每到三月,都是笼罩着悲伤气氛的时刻。但是今年就觉得很欢欣,是羽生选手为我们带来了(超越伤痛的)幸福。”纵然是我这样不恋家的人,都被这样的联系深深触动。伤痕让人们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馈。幸福来之不易,不论是羽生选手的梦想,还是日本东北的复兴,人们共同经历了许多泪水与欢笑,这份感情所搭建的桥,是任何困难都无从斩断的,因此也是治愈伤痛的最好良方。

今天是我的奶奶过世一周年,观看了这样一部有关生命哲学的纪录片,我想也是有所旨意。人的成长伴随着不断的失去,而失去的一切又会以另一种形式灌注到我们的生命中,宛若锦囊,在前行的路上给予提示和动力。希望奶奶在那边平安健康,无需挂记后辈,过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又想起微博上有一位粉丝小姐姐,探访过仙台的一个311纪念展,电子蜡烛下记录着灾民们的声音,这个设计一下子戳到我。忘记不是真正的强大,能够铭记伤痛并乐观前行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纪录片本身运镜很好,镜头语言十分丰富,不过海啸到樱花转折的有点突然。但是这个故事本就动人,朴实的记录是非常好的选择。今年的樱花开的很早呢,希望四月出发的我们能够赶上吧。东北加油,我会听牛哥的话去仙台花钱的(⁎⁍̴̛ᴗ⁍̴̛⁎)

 7 ) 2011年3月日本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死亡1.5万人

以下是我看到的“爱国者”的评论:

——我只能说活该,这是报应!!!不死你几十万人,中国的亡灵都不会得到安息!
     (回复):你说错了几十万怎么能够,岛国男人都要死留下女人就可以了毕竟我们能报仇不是吗?

——日本不灭,仇恨不灭
 
——为什么要日本天天地震,震一次日本人全死光就好了!

——我会让自己的后代永远不原谅日本人

——一个英国网友见面和我说的第一句话:”草TMD日本人”。我当即问他是谁教给你的,他说:“我的一个中国朋友,听他说这样可以拉近与中国人的距离。”

——日本最好每天都12级地震,把鬼子们都震海里去




今天突然明白,这个世界上有一批人,他们只会恨不会爱。
我想,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些爱国者们应该也是没感觉的吧。
我不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是不是真的。

 8 ) 海啸与樱花

樱花和富士山让我爱上日本这个国度,海啸和樱花让我对日本的认识不再局限于一个中国东南边的小岛。海啸发生的时候,人们在高地上哭泣,眼睁睁地看着海水淹没了自己的家园,顷刻之间,他们的家支离破碎,他们的或许还未来得及撤走的亲人被洪水吞噬。他们无能为力,只有悲痛地叫喊;他们无能为力,只能用余生的伤痛来为这次灾难赎罪。
      一个日本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最好的朋友也在这场灾难里没了。他就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他向我伸出手,然而距离太远,没法够到。他就在我的面前死去”,“我可以不要房子,不要衣服,不要一切,我只要他回来,只要他能够回来。”这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只要有你,我失去所有都愿意。
      海啸是天灾,于人是人祸。海啸过后,幸存下来的人们纵使挽留了生命,也挽留了悲痛的心情。海啸过后,一切都没了,房屋变成一块块的木板,昔日房屋在的地方变成了空洞。人们指着某处地方说,那里曾经是个小学;那里曾经是个医院。海啸过后,樱花,照常开放。
      我发现我的想法与日本人有些相似的地方。女生说,海啸发生的时候,这棵樱花树看到了一切,它看到了我们的伤痛;我想说的是,樱花啊,你继续看着我们吧,看着我们重新振作起来。
      樱花大抵是撇开日本人好斗顽固的性格外,格外美好的东西。种樱花树的第十六代传人说,当樱花树再长个几百年,它的身体里就会住进来一个神明。日本人崇尚自然,我亦如是。自然陪伴着人类的长成,目睹人类从少到多,从愚昧到智慧,从野蛮到文明。自然不是神明,但更似神明。当微风缓缓吹过,丛林深处的某朵花瓣静静飘落,它飘得如同在小溪里荡漾的一只小舟,怡然自得,初看似乎包含着某种悲伤,细细赏来,是极为深幽的某种宁静。倘若在心中朝它丢一粒石子,恐怕是泛不起波纹的。
      樱花是日语里的“优雅”的代名词。樱花蕴含着希望、力量和勇气。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便是“士气”又一次高涨的时候。樱花是每年一度的朝日;樱花是日本人的信仰。樱花飘落在水面,于是有了“花筏”这美丽的词汇。
      海啸让日本悲痛、无奈又害怕,樱花是这一场精神虐恋的解救者。在日本人眼里,人的一生当如樱花一般,花期虽短,当绚烂不已;凋落的时候,往往是眨眼间的事。生如樱花般绚烂,死如樱花般壮美。

 短评

其实一开始主题从海啸转到樱花时很不适应,311后正好是樱期,多美丽的巧合却拍出强行点题命题作文的感觉。毕竟镜头记录下的真实海啸冲击力太强,模糊晃动的镜头里眼睁睁看着浪潮把一切吞没,人类的无力与渺小在此刻无比绝望。不过后来发现,导演的意图是通过樱花展现日本民族性,灾难只是附带而已

9分钟前
  • 风蚀蘑菇
  • 推荐

從津波轉到桜的時候有點硬與做作了。

12分钟前
  • クーナ
  • 还行

第一次看这部纪录片,虽然是好多年以前的事,观影同时眼前浮现了很多海啸当时短视频,很恐怖的自然灾害。纪录片用日本的樱花寄托一个民族的精神,非常精彩。

13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力荐

凋谢并非一件悲伤的事,还会有重生。

18分钟前
  • 大旗
  • 推荐

「絶対負けない!」只要櫻花還在開,就有希望。

23分钟前
  • GengOK
  • 力荐

坚强并勇敢的活着。

25分钟前
  • Freia
  • 力荐

没有中文字幕,听着日本看画面,日本的确是一个坚强的国家!

27分钟前
  • 纯真的漫游人生
  • 推荐

被好看的电影海报吸引着看这部纪录片,前半段讲海啸的部分,呈现的是混乱画面和悲伤故事,后半段讲樱花的部分,温暖也充满希望。片中出现的那棵千岁树龄的樱花树看起来真的很有灵气呢。

28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还行

是日貳零壹貳年叁月拾壹。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0分钟前
  • l.m.
  • 力荐

活过千年的樱花树,会住进神明,也会接纳死者。

32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第一分钟就掉泪了。就像影片所表达的大自然所赋予我们人类的不仅有我们熟悉的积极方面的,如生命力顽强的花开花落,也有消极方面的,如地震海啸。给予日本民族的坚韧和顽强表现在对待生命很生活的态度真心鼓掌。

36分钟前
  • 火龙果不耐受者
  • 力荐

温柔而又有力,祝福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41分钟前
  • 十夜
  • 推荐

if you give up ,it's all over

42分钟前
  • 麦田橘子小姐
  • 推荐

片子短了点。幸好有樱花的寄托。

46分钟前
  • 么什叫定决能不
  • 推荐

“自然是美丽与恐惧并存的 可以毁灭一切 亦有创造的力量”

50分钟前
  • ✟✰ナギサ✰✟
  • 推荐

所谓的世界末日大概就是这样吧……与此同时不管是怎样的灾难,可能更是因为这样的灾难,所以才会有劫后余生的各种心情,这就是一种幻灭重生。

5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灾难过后的美好世界。

59分钟前
  • Vicky Ma
  • 推荐

海啸与樱花,绝望与治愈。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This is pure beauty. 我预测今年的赢家。

1小时前
  • The_Carrot
  • 力荐

A poetic portrait of human/cultural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Highly emotional, empowering, though bit redundant in the second half.

1小时前
  • V_Lachesis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