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女孩

剧情片英国,美国,比利时,丹麦,德国2015

主演:埃迪·雷德梅恩,艾丽西亚·维坎德,本·卫肖,塞巴斯蒂安·科赫,艾梅柏·希尔德,马提亚斯·修奈尔,尼古拉斯·伍德森,皮普·托伦斯,克劳斯·布埃,埃默拉尔德·芬内尔,理查德·迪克森

导演:汤姆·霍伯

播放地址

 剧照

丹麦女孩 剧照 NO.1丹麦女孩 剧照 NO.2丹麦女孩 剧照 NO.3丹麦女孩 剧照 NO.4丹麦女孩 剧照 NO.5丹麦女孩 剧照 NO.6丹麦女孩 剧照 NO.13丹麦女孩 剧照 NO.14丹麦女孩 剧照 NO.15丹麦女孩 剧照 NO.16丹麦女孩 剧照 NO.17丹麦女孩 剧照 NO.18丹麦女孩 剧照 NO.19丹麦女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2 15:05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我想说说格尔达

我觉得电影叫丹麦女孩看似主要讲的是小雀斑的故事,但是还有一个人我觉得她比主角精彩———格尔达。话说我要先声明这里边的爱情太伟大,不是我等凡人可以轻易理解的,刚一开始我觉得格尔达好尼玛凶像个不善解人意的母老虎虽然觉得她有自己的风格却又夹杂了市井感所以对她有所反感,小雀斑则是迷人而又温柔体贴让人垂青。结果看着看着这尼玛我观念就彻底颠覆了,格尔达在我心里变得是个不折不扣的伟大女性形象,让我佩服的虽不说是五体投地但也肃然起敬。那才是真爱啊,是真的爱啊!!!
影片开始没有多久格尔达和丈夫深夜在街上游走时她用粗犷的嗓音高声一句He is the top one 当时就给我了一个so man的第一印象,甚至到后边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她早就超越了女汉子的级别形象。格尔达和丈夫同为画家,自己的事业却远不如丈夫艾纳,艾纳帮她介绍关系却并没有起到任何帮助,这让格尔达的尊严受挫而乱发脾气,和丈夫的温柔相待产生很大对比,还有她和丈夫的生活细节中都让人觉得她太过强势,当她在给一个男人画肖像时几句对白便体现出了她的占有欲和征服欲。和在当时我管是觉得像她这样的女人好作啊!!当宴会上艾纳谈起他们相识相连的过程,和晚些在卧室和丈夫调情时,你便会发现格尔达是一个开放,野性,主动还有点风骚的人(此处褒义),我又在想这个女人还是挺有一套的而有一点嫉妒。不过这里要插一句由于之前艾纳帮她做模特而出发了内心深处女性的一面,因此宴会结束那晚格尔达发现丈夫穿着自己的睡衣时,虽然开始有点惊讶但紧接着就是完美转换了男人模式来临幸艾纳,或许她当时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而玩了一把情趣,但不管怎么说一般的女人可不会像她一样表现的如此自然大胆。虽然我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女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也不知这是否是与她身为一个艺术画家有关,但就我的人而言她应该是那种新女性。
后来质的飞跃开始了!!艾纳扮演的莉莉形象给格尔达带来了灵感,从此她的事业如虹,而莉莉却将艾纳渐渐吞噬,先不提她是不是意识到了丈夫女性化的危机感,单论她给丈夫化妆教他女性动作和体态时,她就已经很前卫勇敢了。不过当她第一次见到莉莉亲吻一个男人时,她看到的不是莉莉而是艾纳,她内心感到的是深深的背叛,她惊惶失措不知道到底发生了。直到后来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小女人,她从没想过有一天事情会变成这样,她的心都要碎了她需要自己的丈夫回来,他没有选择离开或者放弃而是再一次维护自己的爱情,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女人太坚强,她对莉莉不离不弃,见到艾纳不能变成莉莉时的痛苦,而妥协,可她内心的痛苦又有谁能懂。即便后来在法国追求者向她表态,可她还是对自己的丈夫忠诚度十足,虽然她内心明白那最后一丝希望其实也long gone了,但她艾纳在她的心里,对艾纳的爱是不变的。也正因为如此,艾纳最终决定做变性手术时,她最终为了爱人而放手,内心却感觉自己像被人抛弃了一般,像是亲手送丈夫去了断头台一般痛苦。而那之后她的爱不再仅仅是针对艾纳,也对莉莉,她的爱是对于这整个人的是对于这个陪伴她十年的人,她的爱不再是有边框的,只要自己的爱人快乐自己就会快乐。或许她早就猜到了结局,所以每天都在努力强化身心,莉莉最终去世了,她哭的泣不成声,她坚持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他没有换来丈夫的回归也没有等来莉莉的重生。但是她又如释重负,丝巾飞向天际时,她开心地笑了,因为她知道莉莉离去时是幸福的再也不需要有任何牵挂和遗憾了。
总之我的文笔不好,观察能力也极为有限,但是格尔达真的很让我感动。她的内心经历了太多的起伏,面临了太多选择,而她都勇敢的去面对,最后还有个大大的成全。格尔达是个美丽而又刚柔并存的女子。

 2 ) 我也许不是个好观众?

圣诞节当晚,我去香槟的艺术电影院看了《丹麦女孩》。预告片已经放了一年多,加上小雀斑在《万物理论》里让人惊叹的演技,还有本身话题性强,够吸引眼球的主题——世界上有记录的第一位“变性人”,很多观众和我一样,胃口掉得足足的。但是观后感并没有那么畅快,舒适吧顶多。(喝一口牛奶)纳仔先一条条讲哈~
 
I 莉莉·艾尔伯

莉莉·艾尔伯(Lili Elbe)出生时是个男孩,名叫埃纳·莫恩斯·韦格纳(Einar Mogens Wegener),之后投身艺术界,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风景画家。

其实本身是长这样的
<图片1>

1904年,韦格纳与画家戈尔达·戈特利布(Gerda Gottlieb)结婚,婚后有时会扮成女装,为妻子作模特,自称为莉莉·艾尔伯。(“艾尔伯”是她家乡的一条河)
电影里详细拍了关于他第一次做女性模特的经历。
<图片2>

1912年,她的妻子因为以她为模特的画作被邀请到巴黎开展,遂搬到巴黎居住,莉莉·艾尔伯随后逐渐抛弃男性的人格,开始以女性身份生活。1930年,艾尔伯到德国接受了一系列性别重置手术,切除男性生殖器官,并将卵巢移植到体内,然而这次卵巢移植却以失败告终。她在手术后修改了自己法律上的性别,结束了与妻子的婚姻,退出了绘画事业,名字也改为莉莉·伊尔莎·艾尔文斯(Lili Ilse Elvenes)。1931年,她接受了最后一次手术,将子宫移植到体内,但手术之后产生了严重的排斥反应,不久便因此逝世。逝世后,她的朋友整理出版了她生前写下的回忆录。

 
II 莉莉·小雀斑·艾尔伯

小雀斑终于从正常演残疾到男人演女人啦!Hooray!
西方表演体系主要是两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对对对,东方还有个咱们梅兰芳大大呢……)斯派讲究的是让观众浑然不觉,能够模糊演员和实际人物的界限,观众笑是因为人物笑,哭是因为人物哭,一句话便是“演得跟真的似的”。布派便截然不同,需要演员和人物的彻底分离,甚至需要观众也非常明白这一点,那么哭笑和感情便都是观众自己的,因为演得是“假”的,所以才越显得感情是真实自己的。小雀斑毫无疑问的属于前者,我跟戏剧学的小伙伴们很激烈地讨论过《万物理论》里霍金残了之后究竟靠特技多还是靠演技多,总之就是很像很像,逼真极了。
但是这次小雀斑的演技让我有点一头雾水。我觉得很难使用出一个合格观众的终极大绝招——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就是empathy,大概可以翻译为“设身处地”,本来是一种理性上能够把对方的情况考虑周全的心理。跟同情作用(sympathy)不太同,同情作用基本上可以囫囵而论为“可怜你”。电影对于社会最大的裨益恐怕是训练的每个合格影迷的empathy,或者在想象角色的同时,以后的为人处世里也多一份想象对方。
所以……对!是我没做好!我没明白很多很多莉莉·艾尔伯的哭点。这部电影里的演员都好辛苦,基本上从头到尾饱含热泪。戈尔达是因为委屈哭还是心疼莉莉哭?莉莉是因为实现梦想开心哭还是甚至真尼玛手术好疼哭?演员并没有太多让人诟病的,我觉得编剧是有些问题。台词都不在点上,造成台词累赘却并没有给出很好的情感爆发点的铺垫。观众没办法直接大脑接收讯息,而是要耗费脑子去猜猜猜……
小雀斑从头到尾让人被惊艳的一场戏大概是他没办法克制自己男扮女装的心而跑去第一次更衣的那个工作室,他脱得精光(还真的全裸…我不禁要剧透一定不会在国内上映的一趴——卧槽是真的大啊!)然后把阴茎藏到腿之间,模仿女人的下体。
<图片3>

这是同一幕中的一张截图,网上并找不到让我惊艳的那个表情

他当时的表演……准确、精炼,仿佛能够一道闪电就把观众拽进莉莉·艾尔伯的身体里。只有绝对自恋的忍能在审视自己的身体时有这种客观的“抽离感”,那表情并不是流俗的“啊我是个女人多好”,而是一种高雅的“看,莉莉的身体多美。”

 
III 戈尔达·艾丽西亚·戈特利布

首先,这部电影完全忽略了戈尔达·戈特利布的作品里对于女同性恋主题的涉猎甚至执着。
她本身作品有很多长这样:
<图片4>



或这样:
<图片5>



实际上,这张我认为就是电影里莉莉去做手术时戈尔达画的那张线条图最后的样子,但是电影里没有展现全图。
后来她画的莉莉·艾尔伯是这样的:
<图片6>



或这样的:




又或者这样:
<图片8>



那种城市女性调情来的性感,跃然画布,说实话我觉得这画很色情。
但是影片把她描写成一个totally忠诚的妻子和好朋友,她们在电影里是这样的:
<图片9>





艾丽西亚·维坎德的演技在送行小雀斑去做第一次手术的火车站爆棚了。小雀斑说:“我们要让埃纳走了。”我相信戈尔达彼时的眼泪,我能够突然一下被五味杂陈的感情冲翻。




 
电影和其他

我之所以说这部电影让我很“舒适”,主要还是取景和摄影,帧帧精品,油画感极强。
<图片11>
<图片12>
<图片13>






还有本·卫肖,我有点想叫他“万年渣男”了,他最近的角色都挺渣的,这次是一个看见莉莉第一眼就亲人家,知道人家是男的之后还想跟人家上床的渣。
<图片14>



电影反映出的一些上世纪初人类可怕的医学知识极限也同样是个观影时候的好槽点。
<图片15>



比如切除了整个男性生殖器后还照样去当柜姐了,我实在是想了很久很久该如何尿尿这个问题,因为连阴茎都没有了,不应该有尿袋的么?还有刚做完子宫移植手术就说“我想出去看看”,结果还真让她出去了,当然就立马感染死掉了……这也是这个电影让人不满的地方,觉得太过有始有终,而临终的高潮完全还没把人挠痒呢就结束了。
电影改编自书,本身书里为了在美国接受度更广,居然把戈尔达改名叫格瑞达,还强行从丹麦人改成了美国加州人。电影2000年开始筹拍,本来莉莉的演员人选是妮可·基德曼,后来改成格温妮丝·帕特洛,这样就可见小雀斑的牛逼了!他可真是从男演到女啊,就仿佛你想想,如果林青霞不演东方不败了,换个男的演,难度可就陡然大了那么几百倍。

电影总是会美好一些的,可能把苦难也排成坚强,死亡永远是纪念;但是现实生活并不是。历史上的戈尔达和莉莉一直是开放式关系,戈尔达在与莉莉的婚姻宣布无效后也并没有跟她再有什么来往。但是这部电影呼吁了大家对于“变性人”和他们的家庭的关注,哥本哈根甚至举行了一个戈尔达和莉莉的画展,这恐怕是电影这个庞然大物能为普通人所做的力所能及的细微小事了。

最后,希望大家去关注我的公众号:vernal_sun,或搜索“橡树街修书笔记”,里面有我的影评,通俗化的电影学理论知识,和每个月在图书馆修旧书的笔记,啊,以及一些骚情的话~~~
<图片16>

 3 ) 原来丹麦除了曲奇,还盛产好老婆

Einar Wegener,上世纪30年代知名画家,性别认知障碍者,首个接受变性手术者,老婆Gerda也是画家,还对老公延展出来的女性人格有百合倾向。这么一大堆好素材,摆谁哪里能出不来效果,也就是想不明白,究竟是要多不走心才能漆成这种款式的花瓶子。

《国王的演讲》、《悲惨世界》导演Tom Hooper这次交出的奥斯卡命题作文并没有打动人,充其量只能说是四平八稳,毫无惊喜。是,画面是很美,小雀斑也很美,然后呢?通篇浮光掠影,人物却充斥着与我无关的浅白。电影并不是靠着丹麦好老婆面对困难不离不弃的老套路就能有所突破的,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又重看了一次去年的《万物理论》。然而仔细一看,发现自己并不能这样随意污蔑James Marsh,毕竟《丹麦女孩》明显更差,得多。

首先我们来看看Lily是如何出现的。在电影中,Lily是Einar某天顶替Gerda的模特,当他触摸到丝袜和裙子的时候唤醒过来了的。这个转变特别特别特别的突兀。几分钟前才特意花了好些长度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夫妻相爱相惜、鱼水甚欢,到这里一下子碰个女人衣服就变性了,这真是令人感觉太奇怪太无法理解,前后铺垫得牛头不对马嘴。虽然没看过原著,但是抱着求知(吐槽)心我去翻了亚马逊The Danish Girl的小说页,里面的第一章就为他们的夫妻关系做了一些处理了。原文如下:

“…she’d tell her female subjects—as Einar once overheard upon returning to the apartment ’s door at the top of the dark stairs—about their longer and longer intervals between intimacy: “He takes it so very personally. But I never blame him,” she’d say, and Einar would imagine her pushing her hair behind her ears.”

THEIR LONGER AND LONGER INTERVALS BETWEEN INTIMACY!!!

当然书中也针对穿上女装这件事交代了许多Einar的心里挣扎,而并非像电影中的“好啊”穿上了以后boom一声炸出来个Lily的。这里点三万个白眼。

还有对于Gerda的塑造,太简单了,简单得像小学英语”Fine, thank you, and you?”一样顺理成章理直气壮。将Gerda写成一个无私无畏的好老婆,脸谱化一个事实上比Einar还要复杂还要丰富得多的角色,简直是剧本的一个大灾难,是犯罪。首先,Gerda是一个遇上Lily前郁郁不得志的画家,Einar对他代理人交代过Gerda一直都在画人像,但是一直都没有画到对的人。可是当她发现了Einar/Lily之后,瞬间好像得到了灵魂,Lily就是她的缪斯。执笔之人假如对他所画无爱,如何感染他人如何能赋予画作以灵魂?就凭这点我就敢说这个角色绝对没有被充分挖掘。本子如果落在对的人的手里,Gerda之于Einar分分钟能像Carol之于Therese一样充满可能。

对于小雀斑,不想说太多。在LGBT中,如果说LGB都是有群众基础的话,那Transgender本来就是一个受众面极小的群体。一个难以具备共鸣心和同理心基础的角色要切实打动人,绝对不是靠一笑带过“任何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笑”的场景的。只能说目前的小雀斑还不具备出演这种兼需广度深度的角色,还需多多磨砺。至于去年拿了奥斯卡影帝嘛,我觉得纯粹是因为幸运碰上个电影小年。纵观历届影帝,什么Matthew McConaughey, Daniel Day Lewis, Colin Firth等等,哪一个不是爆他八条村?加之今年是一个连剧本都稀烂的角色,想用一个这么平面模特靠美色蝉联,不怎么有戏。噢,还不说竞争名单还有拼命三十郎小李子,还有熊。

当然,电影还是有些许亮点。初期当Gerda对Einar请求让Lily消失的时候,Einar闪着泪花说了一句“我在尝试”的那个瞬间,确实非常真实感人。后来当Einar在巴黎偷偷去看偷窥秀的时候,那一场戏是整个电影里对Einar刻画得最为深刻的部分,和表演女郎的无声互动是电影中为数不多打动人的地方。

可惜,这和一部好作品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有点浪费本子,浪费料子,尤其是Alicia Vikander,鉴于她就这样的设定却交出了一个如此质量上乘的Gerda。虽然知道不可能,但是一边看的时候脑子还是不禁在想,天啊如果这是芬奇的镜头,Jared Leto演Einar,会是什么效果。

还有,下次请不要叫普京来客串这么久。

 4 ) 《丹麦女孩》离真实的莉莉有多远?

这里是CW未命名色彩。

作者 | Louise Chambers

翻译 | 兜兜(Emma)

校对 | Jessica Enlightening

原文链接://lgbthistoryproject.blogspot.com/2014/

编者按:

本文获得原文作者授权翻译,标题为编者所加。原文于2015年首发于LGBT历史项目(the LGBT History Project)博客,未来可能经修改收录出版。作者路易斯·钱伯斯博士(Dr Louise Chambers)是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讲师,在传媒和文化研究系任教25年,也是性别、媒体与文化硕士项目的联合召集人。自2000年以来,她以跨性别拉拉(a trans*identified lesbian femme)的身份公开出柜。

献给莉莉·伊尔丝·埃尔文斯(Lili Ilse Elvenes),愿她最终得到安宁。

我们一般不在本刊物中评价电影,但是《丹麦女孩》(The Danish Girl)正好在我们写作本期内容的时候上映,又是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虚构作品,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一下这部电影。

电影《丹麦女孩》(The Danish Girl)海报宣传语:“灵感来自这个非同寻常的真实故事”

电影《丹麦女孩》改编自大卫·埃伯肖夫(David Ebershoff)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这本小说艺术加工了“莉莉·易北”(Lili Elbe, 也称莉莉·伊尔丝·埃尔文斯Lili Ilse Elvenes, 又称艾纳·马格纳斯·安德里斯·韦格纳Einar Magnus Andreas Wegener)*的一生。

*原注:这给我们带来了第一个问题:莉莉“真正的”名字是什么?我们非常确定,作为男人,莉莉被取名为“艾纳·韦格纳”(Einar Wegener),并于1904年与格尔达·戈特利布(Gerda Gottlieb)结婚。在1930年(性别)过渡(transition)之后,莉莉改名为莉莉·伊尔丝·埃尔文斯。取决于你所相信的人,莉莉根据河流的名字“易北河”(Elbe)得名,可能是因为她去做手术的诊所的护士们,或者是因为一位丹麦记者。

这部电影从2005年就开始筹备了,当时计划由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出演莉莉。最后,莉莉这个角色却给了埃迪·雷德梅恩(Eddie Redmayne),同时由艾丽西亚·维坎德(Alicia Vikander)出演格尔达(Gerda)。当然,这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莉莉这个角色不能由跨儿(trans*)演员,或认同为间性(intersex)的演员出演?这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以跨儿为主角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激增,然而几乎没有任何角色给了跨儿演员*。而且我必须承认,我不喜欢雷德梅恩。我觉得他矫揉造作,也并未被他的表演打动。雷德梅恩塑造了一个软弱无力的莉莉形象,他那永远低垂的眼睛和装模做样的步态,让我们完全看不到莉莉的日记里那鲜活、动人而勇敢的形象。日记摘录在莉莉晚年写的自传体作品《男人变女人》(Man Into Woman)一书中。这本书由莉莉生前的好朋友尼尔斯·霍耶(Niels Hoyer)编辑,于1931年莉莉去世后不久出版,并于1933年被翻译为英语。

*原注:在亚马逊的节目《透明家庭》(Transparent),以及《穿越美国》(Transamerica,2005)、《吾栖之肤》(La piel que habito,2011)、《达拉斯买家俱乐部》(Dallas Buyers Club,2013)、《关于雷》(About Ray,2015)等电影中,都由非跨儿演员扮演跨性别女性。两个值得注意的例外是《男孩遇见女孩》(Boy Meets Girl,2014)和《橘色》(Tangerine,2015)。

*译注:本文将sex译为“性”,gender译为“性别”,sexuality译为“性相”;trans在单独使用时译为“跨儿”,在与如trans woman/man连用时译为“跨性别女性/男性”,transgender译为“跨性别”,transsexual译为“跨性”,intersex译为“间性”,lesbian译为“拉拉”;在英文中,trans如今作为更具包容性的伞状术语包括transgender和transsexual等各种跨性别和性别非常规状态。

电影《男孩遇见女孩》(Boy Meets Girl)海报(左)

电影《橘色》(Tangerine)海报(右)

但是,雷德梅恩那几近厌女的表演只是电影《丹麦女孩》一系列问题中的一个。如果这部电影只是20世纪30年代中一个人转换性别的虚构故事,那么我会对它宽容一些。但从海报上可以看出,这部电影自称“灵感来自真实故事”。奇怪的是,这很明显指向《男人变女人》。我说的奇怪之处在于,如果《丹麦女孩》真的基于《男人变女人》的话,那这部电影应当与现在截然不同。我这么说有如下两个特定原因。

第一,书中很明确指出莉莉曾处于间性的状态:她的日记中说到莉莉作为女性的第一次亮相“伴随着无人能解释的、奇怪的出血现象”(经常为鼻血)。而在电影中,出血现象正好在莉莉初次亲吻一个男人之后出现。在我看来,这是对“看啊,她失去了童贞”最为粗暴、拙劣和异性恋规范(heteronormative)的象征,其庸俗程度甚至超过了好莱坞的一贯标准。在她的日记中,莉莉描述了这些“奇怪的出血现象”是如何促使她第一次就诊的。“医生认为他能够发现我内里的奇怪之处。”莉莉这样写道。在寻找了有关性问题和异常的科学书籍后,莉莉又写到:

“于是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观点,大意是:在这一个身体里,我既是男人又是女人,而这个身体里的女人正逐渐占上风。基于这个假设,我解释了我遭受的、越来越强烈的身心不适。”(尼尔斯·霍耶主编:《男人变女人》,1933,2004:第100页)

在1933年出版的《男人变女人》英文版的序言中,哈利街(Harley Street)的一位医生诺曼·海尔(Norman Haire)写道:

“大约在1912年,我还是悉尼的一名医学生时,一个男人曾经因反复出血而被送进了我的医院。当时我们以为这是由于肾疾病。但调查显示,虽然他已婚且男性外生殖器正常,能够作为男性进行性行为,但他的身体里包含卵巢。”(同上,第16页;强调为作者所加)

莉莉从她的医生“沃纳·克鲁兹”(Werner Kreutz,实际上是柯尔特·沃内克罗斯Kurt Warnekros,德累斯顿市妇女诊所的妇科医生,莉莉的大部分手术都在此地进行)那里得知,在打开莉莉的身体时,他发现里面“有发育不良和萎缩了的卵巢”,可能是由于她年轻时接受的X光治疗而受损的。(同上,第12、171页)

Niels Hoyer (ed., 2004) Man Into Woman. London Blue Boat Books.

为什么我要这样细致地讨论这个问题?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显然莉莉并非‘跨性者’(transsexual)(虽然很多作者都声称她是)。另一半原因是,这部电影本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来探讨间性者是如何被忽略的,不仅是在关于性别差异的虚构故事中,也在垃圾大众文化(尤其是互联网)中关于“第一次变性(sex change)”流行的解释里。另外,那位良医在与莉莉初次见面后不久测量了莉莉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现莉莉体内的雌性激素比雄性激素高,并因此怀疑莉莉至少有一个卵巢。事实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当时沃内克罗斯不相信莉莉有卵巢并在出生时被错指了性(wrongly sexed),他根本不会给她动手术。当时的大多数医生并不提供“变性”或“性重置手术”(sex reassignment surgery),只同意“治疗”间性状态的“矫正手术”。当时ta们使用的借口是,此类选择性手术受“故意伤害罪”(Mayhem)相关法律的管辖,而该法禁止切除健康的肢体和器官,以免患者因此不具备参军条件。**我想说的是,我们可能可以认为跨性(transsexualism)曾被认为是一种间性的状况,然而反之则不具有历史准确性。

*原注:我曾在此前的《从过去到现在》(Past to Present/Past2Present,译注:LGBT历史项目的年度杂志,发布在博客中)中谈论过这个议题。苏珊·斯特赖克(Susan Stryker)和尼基·沙利文(Nikki Sullivan)优秀的论文《国王的躯体,女王的身体》中也探讨了该议题,这篇论文被收录于尼基·沙利文和萨曼莎·穆雷(Samantha Murray)主编的《躯体技术学》(Somatechnics)一书中。我也谈论了罗伯塔·考威尔(Roberta Cowell,译注:赛车手和二战战斗机飞行员,也是已知的第一位接受性重置手术的英国跨性别女性)为了接受重置手术不顾一切,要求一位医学生、她的朋友麦克·迪伦(Michael Dillon)阉割她,从而说服医生哈罗德·吉利斯(Harold Gillies)自己有间性的状况。

Nikki Sullivan & Samantha Murray (ed., 2009) Somatechnics. Ashgate Books.

第二个问题关于莉莉的性取向(在艾纳有时以莉莉的身份生活之后),以及莉莉/艾纳与格尔达之间的关系。电影似乎暗示着,在进入社会后,莉莉为自己的同性恋欲望感到不知所措。电影还创造了两个完全虚构的男人(“Henrik”和“Hans”),他们成为了证明此同性恋倾向的一部分。这不仅完全不符合事实,还是恐双(biphobic)和冒犯性的。它忽略了格尔达和莉莉/艾纳的性相可能是流动的,而这足以让ta们继续享受一段幸福而长久的婚姻。电影还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大多数经历性/性别(sex/gender)变化的人不会突然地改变ta们的性相——这是另一个电影本可以挑战的文化迷思。然而,电影将莉莉(和格尔达)描述为一对极不幸福的情侣,仅仅因为格尔达“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而不是获得了一个拉拉伴侣),而莉莉变得只受男人吸引。

在莉莉的日记里,她明确地表达了格尔达爱莉莉与爱丈夫一样深,并且在莉莉的手术之前,格尔达与莉莉在巴黎作为情侣生活了许多年。这就是电影抹除ta们性的流动性(sexual fluidity)的另一种方式——虚假的时间改动。电影给我们的错觉是这对情侣只在巴黎生活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实际上,ta们在那里生活了将近18年,从1912年一直到1930年初,当时莉莉开始在德国接受四个手术中的第一个。尽管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但有些作家还认为,格尔达与莉莉/艾纳公开地作为拉拉情侣在巴黎幸福地生活,而且她关于莉莉而非艾纳的画像都很美,(有时)还具有情色意味。*

*原注:一些格尔达的画作附在了这篇影评的最后。请欣赏。

1920年格尔达画的莉莉

在莉莉的日记中,她描述了自己与格尔达在巴黎的一段谈话:

“‘我感到是莉莉,只有莉莉,缔造了我们之间留存了这么多年的连接。我不敢相信我竟能让她活着。’

[格尔达]打断了我并说她经常这样认为,因为莉莉是我们人生中共同的青春和欢愉的体现。她抽泣了一下:‘有时我会想,没有她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在任何时候,我都无法想象,’[格尔达]继续说,‘如果没有莉莉我们会怎样。我们永远不能失去她。如果她突然消失,那将会是谋杀。’”(《男人变女人》,第93页。)

并且,在这段对话的几天之后,莉莉又写到:

“因此,[莉莉]现在尽可能频繁地出现。同时,她建立起了自己的朋友圈和熟人们,也有她自己的记忆与习惯……她经常会连续留在这里好几天,然后心满意足地坐在[格尔达]旁边,又或者自己单独坐着,一边缝纫或刺绣,一边自顾自地微笑,幸福地用女性意识占有这副身体。”(同上,第94-95页)

此外,巴黎的人们一般都将莉莉/艾纳看作女性,哪怕在她打扮得像艾纳时:“虽然我装扮得与男人别无二致,并用男性化的大步子走路,但人们还是把我看作一个女扮男装的女孩。”在电影中,莉莉/艾纳被两名恐同的巴黎年轻男子袭击并殴打,因为他们认为她是同性恋。这起事故是完全虚构的(莉莉的日记中没有提及)且与现实相悖。事实上,在纳粹破坏这一切之前,巴黎(像柏林一样)曾经拥有过充满活力的艺术社区,庆祝性/的(sex/ual)流动性、发明和实验。好莱坞似乎再一次以自己异性恋规范、恐同的形象臆想了欧洲。

直到手术后莉莉可以合法地改名,丹麦政府结束了ta们的婚姻,这对情侣才分开。莉莉想要一个孩子(和子宫,这种欲望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所以她开始与克劳德·勒琼(Claude Lejeune)约会——这个外交官想与莉莉结婚,直到莉莉去世都陪伴着她。

1930年左右的莉莉

我的最后一个观点关于电影中克鲁兹教授的一句话。在莉莉的手术前,他解释道:“没有人尝试过这个手术,从来没有。”这不是事实。根据爱丽丝·多穆拉特·德雷格(Alice Domurat Dreger)*和伊丽莎白·雷斯(Elizabeth Reis)**等学者的说法,作为一名妇科医生,“克鲁兹”,或者用真名称呼他,柯尔特·沃内克罗斯,应该对被诊断为“雌雄同体”(hermaphroditic)或间性的婴儿身上进行的“矫正”手术的历史了如指掌。这些手术从1837年,也就是莉莉·易北接受手术的将近一百年前,就开始使用于患者身上了。

*原注:Alice Domurat Dreger (2000) Hermaphrodites and the Medical Invention of Sex.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原注:Elizabeth Reis (2009) Bodies in Doubt: an American History of Intersex.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好吧,也许这是第一个性重置手术?恐怕不是。我可以举出原名玛莎·贝尔(Martha Baer)的卡尔·贝尔(Karl Baer,1885-1956)作为反例。在著名的德国性学家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Magnus Hirschfeld)的照顾下,贝尔于1906年接受了变性手术,并在1907年获得了德国当局的新出生证明。*作为路希尔·哈特(Lucille Hart)出生的艾伦·L.哈特博士(Dr Alan L Hart,1890-1962)是另一个反例。他于1918年在美国接受了子宫切除术和性腺切除术,作为一名成功且受欢迎的(男性)医生度过了余生。

*原注:N.O.Body (1907, 2006) Memoirs of a Man’s Maiden Year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所以,莉莉的手术或许是第一例合法变性?答案还是否定的。(除了其它地方之外,)证据在原名赫库里恩(Herculine)的亚伯·巴尔班(Abel Barbin)这一如今臭名昭著的案例中。这一案例记录于福柯(Foucault)1988年出版的《赫库里恩·巴尔班:最近发现的十九世纪雌雄同体者的回忆录》(Herculine Barbin: being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memoirs of a nineteenth century hermaphrodite)一书中。巴尔班出生于1838年,最终因被迫以男性身份生活而于1868年自杀。

总而言之,电影《丹麦女孩》只是对莉莉一小段人生的虚构,且与莉莉眼中的自己和旁人眼中的莉莉都毫无相像之处。这部电影错失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消除关于莉莉的一些迷思,以及探究关于跨儿和间性身份认同的一些议题。取而代之的是,这部电影以异性恋规范的视角展现了一段注定失败的恋情,以及一个注定失败的人。莉莉和格尔达显然在巴黎享受了一段快乐的岁月,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别费心了,看点别的东西吧。我想《橘色》还在其中一些影院上映。

1920-1927年间格尔达的一些画作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莉莉,可以查阅“莉莉·易北的电子档案”(Lili Elbe Digital Archive)。

【阅读原文链接:http://www.lilielbe.org/

 5 ) 自然的美丽,如诗如画——北美新片《丹麦女孩》漫谈

这部影片的题材是关于首位变性人的故事,听起来艰辛痛苦,但是导演:汤姆.霍伯,在开篇的处理上,用丹麦的郊外风景铺满镜头画面,开阔的海岸、沉寂的山脉、乡间的树林,带领人们一览男主角艾纳的家乡。最后定格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场景画面:艾纳家乡的一片湖光山色,上面立着光秃秃的五株小树。这里是艾纳作为一个普通男孩儿的童年记忆,是停滞不前的不断回望,也是画家艾纳的内心图景和灵感来源。 <图片2> 一首悲情的叙事诗 导演:汤姆.霍伯说,这部影片人物的物理改变,要简单于人物内心的转变。这意味着,故事的逻辑成为了第一要素,也注定了导演的故事,要从预先铺垫开始,再起承转折,之后经历质变,再到尾声结束,这也引来一些外媒对影片讲故事的方式略显平庸的诟病。不过通篇看下来,导演似乎并没有把心思和时间,花在讲故事的方式和出其不意的效果上。而是在试图用影像,一路带领观众,理解感受那些自然的美,其中包括了丹麦原生态的风光、哥本哈根的小镇生活、男主角艾纳的真诚勇敢、女主角格尔达的坚强可爱。 造物主是公平的,生物、动物和人类,都是同样的美丽,那些与生俱来的美,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人类的天性也是一样,女人的天性令丈夫艾纳在转变过程中,经历痛苦,却也绽放美丽。这一切都是悄然发生的,就像自然界的四季变换,斗转星移。妻子格尔达发现并目睹了这一切,她感受到了丈夫的魅力,超越性别,她成就了艾纳做莉莉的心愿。而导演只是把这个过程,事无巨细的呈现出来,真诚、动人,无所谓出挑的手法、意外的转折,无关于他人的偏见与排挤,更重在于个体的灵魂,经历自我怀疑、慌乱不安、找回自我的心灵旅程。这样的内心戏,通过艾纳的行为语言,妻子格尔达的回应,外界帮助的寻求,不断的演变推进。影片的节奏犹如驶出港口的帆船,不断在海面上摇曳,直到确定了航线,决心永不返航,向着彼岸勇敢前行后,一波接一波的海浪和风暴,观众们陪着角色们,一个接着一个的经历并感受,同样期待着抵达彼岸的那一天。 <图片3> 已经有这两部成名作《国王的演讲》和《悲惨世界》的导演:汤姆.霍伯,曾一再说,自己很看重故事,伟大的故事经久不衰,呈现好故事才是最重要的。整部两小时的《丹麦女孩》看下来,即便是落入传统的套路,他也全不在意。影片由丹麦风景开始,亦回归同样的风景结束,让艾纳一个人的童年回忆,变成了妻子格尔达的无限追忆,在艾纳童年玩伴汉斯的陪同下,格尔达终于见到了之前丈夫不断作画的湖边风景,走上了山巅,看到了广阔的海湾和壮丽的山崖,那一条丝巾的飘走,似乎是格尔达刻意忽略的,这是莉莉送她的礼物,她希望莉莉可以在风中自由的飞翔,即便是下辈子也好。 高级的布光场景与服化 整部影片,无疑是一首悲情的诗歌,风景如画,很多室内布景和道具,都参考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油画,来进行场景复原。由于夫妻两人的职业都是画家,他们房间的画室,透着明亮的自然光,这使得影片的内景和外景,近乎都是偏白色的光亮,不加重事物本身的色彩,而是还原自然的状态。这样朴素泛白的室内,人物的服装从女性的宽松睡袍、到精致裙装,都是牙白、草绿、灰蓝、深棕,附着暗花图纹,形成一种美术上的高级灰色调,干净雅致。 <图片5> 这次的服装师,仍是与导演在《悲惨世界》中合作过的Paco Delgado,使得由埃迪.雷德梅恩饰演的前后两个反差巨大的人物,在女性着装一面,并不令人觉得妖艳。1926年的丹麦上流社会,艺术家们的沙龙和酒会上,既有光鲜的女郎,也有得体的绅士,然而从莉莉第一次的女装亮相开始,她的服装从不艳丽夺目,却同样散发着女性的魅力,深色的面料,细小的蕾丝,加上埃迪.雷德梅恩自身女性角色的揣摩转换,自然的流露出人物的美感,即便将略显高大的莉莉放在女人堆里,她的状态依然是可爱的,是依偎在格尔达身旁的羞怯女伴。 <图片6> 人物内心的起承转折 相对的,影片中莉莉的妆容却是艳丽的,本人肤色偏白的埃迪.雷德梅恩,在从丈夫艾纳向莉莉转变时,需要用化妆来掩饰自己的男性面容,凸显自己的女性身份。眼线的勾勒,红唇的涂抹,一举一动,都是艾纳的享受,似乎之前他手握画笔的技艺,都是为了给莉莉上装而练习,第一次就可以画出细腻圆润的线条,毫不偏离的唇际线,这一次不再是帆布上同样的风景画,而是完美的呈现出自己的美。影片同样通过这一桥段,梳理艾纳演变的内心逻辑,自从莉莉拿起了眉笔和唇膏,艾纳就永远放下了画笔。影片还特意安排了格尔达央求莉莉,希望她拿起画笔创作,而莉莉却说,她想不起童年的风景了,不想再做画家,只想做个女人。这时艾纳已经起身离开了,莉莉则大步向前,拥有了新的生活,她开始写作,书写自己心情。 <图片7> 关于这里主创们曾提到,原型人物在日记里,就是这样的记述自己的心情和经历,也是这样,不断完成自我理解的过程。而在妻子格尔达来讲,需要同样的理解过程。观众们也是一样,在那个医学领域不够健全,同性伴侣也不被接受的年代,艾纳的问题显得很特殊。必须在精神领域、同性爱慕和性格认知三个问题间,区别开来。所以,影片中有很多对白,是帮助观众和角色一起,建立共同认知的。虽然起初的模特装扮,异装癖好,都可以初见女性心理显露的端倪,但是在于妻子格尔达来讲,她无法理解在丈夫身上发生了什么。 而最开始艾纳的回答是,他也不知道,只是有的时候,身体里的人不是他。这时他还没有确认自己内心的想法,而当他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遮掩住男性特征的身体,令他看到了真正的自己,那个自己本该有的样子。此时,他认识到自己应该是女人。在这之后,面对妻子的质问,他回答,莉莉是我的梦,她一直在那里。而妻子格尔达也本能的意识到,丈夫不是人格分裂,而是从头到尾他和她都是一个人,只是她装在了错误的身体里。这也是为什么她可以握着丈夫的手,对医生说:“我也相信(他是一个女人)。”的原因。如导演说述,格尔达很聪明,之后一下子就意识到了。

而莉莉第一次女装,遇到了同性爱慕者亨里克,两个人的接吻,让莉莉第一次流了鼻血,而之后第二次去亨里克家坐客,对于亨里克的越界举动,莉莉产生了极大的反抗心理。这里已经开始在清楚的说明,艾纳虽然跟亨里克接过吻,但是艾纳不是同性恋。在完成第一次手术后,莉莉经常去见亨里克,而她对格尔达说,她和亨里克之间就只是朋友关系,而亨里克得知莉莉在医生的帮助下,把自己变成女人后,吃惊的表情,成为了全片唯一的冷笑点。手术后回到哥本哈根的莉莉,如获新生,她是百货商店里受欢迎的香水导购,有着女性同事,男性朋友,这样的生活令她自信,令她想去完成最后的手术。到此为止,人物的转变,从内心到外表,从一条线,到两条线交叉转换,再归一的过程,完整而流畅。 <图片9> 妻子格尔达的情感联系 艾纳起初作为一个性别认知障碍的个体,一旦他发现自己身体的异样,这将是不可逆的心理反应,他会极度厌恶现有的性别特征,这也导致了他之后和格尔达的婚姻,走向了名存实亡。如果莉莉想完成心愿,她就必须抹杀艾纳,夺走格尔达的丈夫,接受生理上的手术,彻底转换性别,让生理特征和心理认知统一。影片名为《丹麦女孩》,自然是只第一个变性人,成为莉莉的“女孩”,但是影片中,另一个女孩儿,妻子格尔达,也是名副其实的“丹麦女孩”。 正如莉莉所说,是格尔达造就了莉莉,成全了莉莉。是她先用画笔发现了莉莉的美,打造了莉莉的形象。之后又接受莉莉的存在,成全莉莉的心愿。由艾丽西亚·维坎德饰演的妻子格尔达,戏份之重,是同等重要的女主角。而影片故事线索,随着丈夫艾纳的转变展开,而情感连接,则一直是靠着格尔达与丈夫之间的情感延续。从结婚六年的甜蜜夫妻,到帮助丈夫的耐心妻子,再到支持莉莉的坚强后盾。 <图片10> 她目睹了丈夫女装下的痛苦,看到莉莉穿着男装的勉强,接受丈夫的离去和莉莉的一切。从丈夫与妻子之间的爱情,到与莉莉之间的情谊,她从未抛下任何一个人,即便她也想留住丈夫,然而她却看不了莉莉哭泣,因为她知道,这个身体里是同一个人。而莉莉也爱着他,才会勉强自己的穿上艾纳的衣服。只是艾纳已经回不来了,意识到不能给格尔达孩子的莉莉,是更加难过的。 影片中两个人这样的相爱,是令观众动容的关键。变性人自身的心路历程,只是影片的一条主线。而与妻子格尔达之间的感情线,对白与眼神的交流,相互的央求和支持,失去丈夫的痛苦,主动将丈夫推开的成全,其变化过程更加细腻。影片中格尔达从一个依赖丈夫的妻子,到独自面对事实,接受现实,承受一切丈夫的痛苦,她做到了无数妻子、朋友、知己之间,可能都做不到的事情。 艾丽西亚·维坎德在片中,最令人震动的,不只是预告片里,面对医生的哪句:“I believe it too.”,情绪更加真实的宣泄,是在她的画展沙龙之后,面对汉斯的追求,她是抗拒的,她内心中的自己还是艾纳的妻子。她的第一反应是恐惧来自他人的邀请,而当她回家看到莉莉,做了一桌子的晚餐时,她是崩溃的。她希望看到丈夫艾纳,渴望丈夫回到自己的身边,保护自己。所以她对莉莉,大喊,希望她尝试一下,让艾纳回来,她需要她的丈夫。这段哭花的妆容下,艾丽西亚·维坎德演绎的格尔达,是真实脆弱的,像个一直以来无处发泄的小姑娘,可怜的令人心疼,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央求丈夫回来。 <图片11> 在之后莉莉完成第一手术,生活好转之后,对她说自己早晚也会搬出去,开始新生活的时候,格尔达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不但失去了丈夫,就连莉莉也无法一直呆在自己身边,所以她才无比的需要的汉斯,那个关怀她,也关心艾纳的朋友。由马提亚斯·修奈尔茨饰演的汉斯,那句低沉笃定的:“Let me help.”,试问又有几个女孩能够拒绝。马提亚斯·修奈尔茨的沉稳形象,将汉斯这个童年玩伴的角色,演绎的十分憨厚,自信。撇开了趁虚而入的嫌疑,他只是尽力的帮助朋友,看到艾纳后,更加怜惜格尔达,无法控制的爱上了她,无论格尔达说什么样的气话,他都毫不介怀,总会在关键时刻出现,给她依靠,感人至深。影片也随着汉斯带着格尔达,回到艾纳的故乡而结束。 <图片12> 讲述情感故事,是导演:汤姆.霍伯的拿手好戏,在丹尼·科恩的掌镜,亚历山大·迪普拉的原声配乐下,影片凄美而悠扬。第一次观看就被人物和情绪渲染,一双眼睛看不过来,只觉得目眩神迷。而第二次观看,更深地体会了人物的内心,悲伤的心绪难以抑制。直到第三次观看,才会更加超然的感受到,三位主人公之间,珍贵的情谊和爱恋。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这段经历,这段情感,才被今人用电影的方式,讲述了出来。即便舆论纷纷,剧本和选角上挑战重重,但导演:汤姆.霍伯坚持要完成这部作品,相信他看到了故事之中,值得被讲述的部分。 <图片13> 在看这部影片的前后,我总是忍不住去看舞蹈家金星的人物访谈,即便现代医学下,他依然承受了50%的手术风险,还留有轻微的后遗症。可想而知,世界上第一例手术的风险和之后的伤痛,没能度过第二次手术的莉莉,是不幸也是幸运的。虽然没能完成做一个真正女人的心愿,但是她是满足的,她一路与格尔达经历了最可贵的情感,从夫妻到闺蜜,每次她睁开双眼,望向这个世界,格尔达都在她身边,而她最后含笑的说,我能感觉到,我终于成为我自己了。在温暖的阳光下,莉莉如大自然创造的一切,那样独特,那样美丽。这是导演:汤姆.霍伯带给我们的叙事诗,一点伤感、一点勇气、一点真诚,如诗如画的电影,令人如痴如醉,难忘丹麦,更难忘丹麦女孩。 <图片4> 2015年12月20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6 ) 男权主义者拍摄的跨性别电影

先来说说这部电影的优点吧。

首先摄影和配乐还是很美的。但看多了略带复古、灯光昏黄阴暗的腔调,其实也就免疫了。

其次化妆比较细腻。从艾纳一开始穿女装的拙劣搭配,到后来熟能生巧、渐入佳境毫不费力的玩转各种贵妇风,然后是做完手术后的苍白脸孔。

最后要夸一下小雀斑真的是蛮拼的。从在镜子前面自恋的欣赏自己的身体,再到进妓院去模仿女人妖娆的肢体动作,都可以看的出来。

但所有的优点,并不能盖过这部电影的硬伤。

男变女之间的角色转换太突然了。艾纳喜欢穿女装,真的是让人没有一点防备,一夜之间就着迷了。完全没有经历过一个时间段的纠结和挣扎。导演可能异装癖的功课做的并不是很充分。

再比如,艾纳在他生理性别为男、心理性别为女,还很爱他老婆的时候,又去约会其他的男人。这其实应该算是跨性别者而不单单是gay那么简单。这种扭曲,导演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用几次争吵就一笔带过。

变性,不是你穿穿女装,抹抹口红,戴戴假发那么简单。虽然有提到艾纳儿时和同伴的基情,但说服力不够。如果穿插童年或者成长过程中的对女性身份的渴望,会更完善,也会更有血有肉让人觉得不那么莫名其妙。

剧情架构上没有凸显矛盾冲突,从故事主线上来说,也是一味强调“我要变性”,“我就是要变性”。而对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的承担显得是那么的无力和苍白。对妻子心理状态的描写太过于缺乏。或者说,女主的爆发力不够强。

其实说到底这部片子是噱头大于看头。没有找真的跨性别者或同妻来参演,是最大的败笔了。

 7 ) 可能是一篇剧透

【可以删掉‘可能’】电影上映前写的:
     
  磨磨蹭蹭了大半年,终于把《The Danish Girl》的原著读完。在看书的过程中,电影也一直有进展,已经进入后期制作啦。【update 已经上映啦】【已经看过 添加一些观后的东西吧】
      
       一直在关注imdb上的演员表,几位主演的角色也定了,所以在看书的时候简直不停地脑补画面!而且真的有好几个超让我这个Eddie粉激动的关键情节啊!!虽然不知道导演会怎样拍,也不知道会对原著改编多少。。。

      《The Danish Girl》是根据真人真事儿改编,个人觉得除了主线,作者自己YY了不少情节,挺多很戏剧化的情节吧。大致的故事网上都有,但书中还有很多挺特别的!

       很喜欢电影的卡司,直接结合几个主演把书中的情节小小地剧透一下吧!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强,英文水平也比较有限,可能有些地方理解得不对或者表达不太准确,而且前半本书看得比较早而且不细致,有些记不太清了,欢迎指正!

先来演员表 (有些人物的名字和原著不太一样,就按这个啦)
Alicia Vikander——Gerda Wegener
Amber Heard——Oola
Eddie Redmayne——Einar Wegener / Lili Elbe
Matthias Schoenaerts——Hans Axgil
Ben Whishaw——Henrik

开始唠叨

       雀斑扮演的Einar和Alicia扮演的Gerda是一对住在哥本哈根的画家夫妇,还是师生恋之后结婚那种。Gerda本来让俩人的好友 歌剧歌手Anna当模特画画,但Anna有事儿,于是Gerda就求自己的丈夫也就是Einar穿女装帮忙当下模特。原书中的Anna我猜测就是电影里Oola,身份也变成了芭蕾舞演员,因为原书中没有Oola这个角色,但她还挺重要的,猜测就是Amber扮演的这个。【电影里好像没啥关系,就是让Einar帮个忙,Gerda的画一直不受看好,她还挺受挫】

       Einar后来就喜欢上扮女装,中间又blablabla各种事儿。一次Einar扮成女装也就是Lili参加了个舞会,遇到了同是画家的Henrik,对!就是小本!俩人就有点勾搭上,没事儿去溜溜弯弯,可能还搂搂抱抱亲亲吧!!但是Gerda知道后心理不舒服,觉得Einar 你还是我丈夫,而且你是在骗Henrik,所以就劝Lili不要和Henrik接触了,于是俩人也就暂时断了联系。【恩,第一次见就勾搭上了,就亲了,预告里那段,Gerda就看到了,Henrik应该是当时就看出来是Einar了,就是知道他是男的】

       修奈尔扮演的Hans是Einar的儿时好友(PS.个人觉得修奈尔很符合书中Hans的形象!!演员表还没定下角色时就觉得修奈尔是Hans!) 俩人小时候经常一起玩,甚至有点点BL的感觉,俩人还玩过类似过家家的游戏(应该是,一个扮男的一个扮女的,结果被Hans爸爸捉住!)后来长大就没怎么见过。Hans在Henrik的情节后又出现了,重新联系了Einar夫妇,但Einar一直没见他,只以Lili的身份见过他,还骗他说自己是Einar的妹妹。(骗发小很不靠谱。。。)【是在巴黎遇到了Hans,提到了两人小时候的故事,Hans说Einar扮女孩太美,自己忍不住亲了他】

       blablabla 为了艺术发展吧,夫妇俩人搬去了巴黎。在巴黎Lili活得更自在了。略过些心理变化什么的。。。 Gerda画了很多Lili的画,挺火的,Hans又是搞艺术品的,就帮她卖画。Hans还和Gerda小小地暧昧了。。。

      再后面就是Einar决定做变性手术了,是去德国的德累斯顿做的,Gerda很支持他,不忍心他痛苦。第一次是自己去的,手术完了Gerda去陪“她”。医生还告诉Gerda,在手术时发现Lili身体里有未发育的卵 巢。。。应该就是说Einar/Lili天生就是个双性人?!【电影没提这些内容,电影还简单演了去看其他几个医生的故事,书中也有这部分】

       做完第一次手术,她俩就回哥本哈根了,还一起生活。Lili在逛街的时候又遇到了Henrik!!俩人就fall in love了!Henrik一直表示,我不在乎你怎么怎么样啊,我一直都知道啊,我爱的就是你啊。。俩人还定了终身。同时呢,Gerda也决定要开始自己新生活,就真的和Hans在一起了。。。Hans其实是一直对Gerda和Einar帮助很大,很关心他们俩,Gerda的心理波动很强烈,他也一直安慰她那样。【俩人是经常一起,但并没有真正在一起吧,Henrik其实喜欢的是男版的Einar】

       Henrik因为有画展什么的事儿先去了纽约,让Lili之后去找他,说要在纽约结婚!Lili不死心,想生孩子,非要做第二次手术,Gerda这次就不支持她了。Gerda和Hans回了Gerda的加州老家(Gerda是美国人),她俩这部分就没了。最后是Gerda的亲弟弟,书中的Carlisle ,陪Lili去的德国做的第二次手术,结果如真实中的人物。。。但书中没有明写Lili's death,但是讲了第二次手术失败了。Lili生命的最后,是Carlisle和Anna(她去德国演出)陪在她身边的。【电影的结局是死在手术后,Gerda陪着身边】

       原著大概就是这样吧。特别让我这个脑残粉激动的就是雀斑和他的男神小本最后还真的算是 在!一!起!了!嗷嗷嗷嗷。。。修奈尔的角色内容应该是第三重的,也是很期待!

       但书中分量不小的Carlisle,电影的演员表里没有出现这个角色,不知道是改名了,还是删掉了。他一直挺帮助姐姐和Einar的,还从美国来到欧洲帮助她俩,带Einar去看病,最后Lili的手术也是他一直陪在床前。

       书中还讲了不少Gerda之前的故事,她之前有个丈夫,但是死了。书中对回忆和内心的描写还挺多的,没记太清,也就不多说了。

       好吧,大概就是这么多。不知道电影会拍成什么样,但想到Eddie和小本这一对已经很满足了呐呐!!!继续等吧!

【电影看完后的个人吐槽】
·虽然很喜欢小本,但他和雀斑实在没有任何化学反应!!!看着很是尴尬,尤其是变成Lily后,雀斑穿个小高跟就比小本高出不少,电影院大家都笑场了。。。
·电影摄影什么的很美,但剧情感觉深度不是很足,非常碎片化,角色塑造得也不是很立体。演员们都很不错。雀斑接受采访时说过自己和老婆都很喜欢Matthias,这片里马蹄也是男性光辉哈哈!虽然角色挺酱油
·不太喜欢雀斑的服装,个人觉得都好老气,妆容也没有怎么遮雀斑,皮肤确实不太好唉。。。雀斑确实很拼,也是他的最大尺度了。。。看得特心疼雀斑,演这个很不容易,比去年霍金更赞

 短评

片子放到一半的时候听到了好多人吸鼻子的声音,雀斑痛哭,女主的挣扎和最后一幕也生生把我逼出了眼泪,大概是期待值并不高的原因真正看完了成品感觉却十分惊艳,雀斑演技五星好评

4分钟前
  • BlackRainbows
  • 力荐

给题材。推荐!看到评论里又有人扯女同男同的问题。笑了——这是跨性别!

9分钟前
  • 哲哲
  • 力荐

太喜欢格尔达

12分钟前
  • 汪见殊
  • 力荐

雀斑女装美如画,戈尔达笔下的人物一个个媚眼如丝,真是每一幅都漂亮得勾魂摄魄,难怪在装饰主义盛行的巴黎会成为一代名家

17分钟前
  • Amberose
  • 力荐

你最终成为了完整的自己

19分钟前
  • 鹿菏
  • 力荐

一个人纤细、敏感、孱弱却又一意孤行,在不合适的时代是极容易死去的。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在无人响应的环境内,把自我放到无限大,这个自我也是极其容易死去的。我看见好奇心、善良,包容与疯狂。那个说会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人,到底还是任性的死了。

20分钟前
  • 无见解
  • 力荐

小雀斑的影后征服之路!

22分钟前
  • 久光耀一郎
  • 推荐

艾迪-媚眼如丝-小雀斑,请收下我的膝盖。格局虽小,胜在细腻。比卡罗尔打动我。两位主角都很好,想象两位原型,更是了不起。

27分钟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力荐

“告诉他,今天的哥本哈根很美。”

31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推荐

还挺好看的,但小雀斑也真是浮夸,摸到女装可不可以不要那么激动,感觉都高潮了……

36分钟前
  • 三替
  • 还行

表面上光彩照人,内核毫无灵光。 2.5

38分钟前
  • Meng
  • 较差

勉强上四星。整个电影就像一个越空越美、越美越空的怪循环。汤姆·霍珀无法驾驭惊世骇俗的同性题材,于是直接把它变成了自己美学的实验田。维系两位主角的究竟是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反倒是小雀斑,几乎无比轻盈的就滑入了女性一面,美到惨绝人寰!

4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深的感情,是在兩人關係中放下自己的需要,一心成全對方,成為她自己。特別喜歡Alicia演的格爾達,兩人同是畫家,既是夫妻也是知音,從一開始的幸福妻子到眼睜睜看著丈夫一步步變成她,內心的痛苦只能獨自承受。沒有柔弱的機會,只有為了守護所愛,感傷到底也要勇敢微笑的自己。

42分钟前
  • 愛永
  • 推荐

Lily固然勇敢,可Gerda才可称伟大

47分钟前
  • 胡笑野
  • 力荐

小雀斑的同妻那还是很值得一做的

50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小雀斑演女人别有风韵。非常喜欢片尾戈达回到他(或者是她)的故乡,看那些画笔下的风景,开阔而自由。PS:能爱一个人爱到这样的地步,不论男女、生死,都乐意接受和聆听,让一个人自由选择他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真是一种境界了。

53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哪里不如<卡罗尔>?叙事耐心铺展,情绪缓缓酝酿,表演细腻到每丝肌肉线条的轻微颤动…从不看好Tom Hooper,包括他摘奥的<国王演讲>都是四平八稳之作。这部倒极其用了心,至少不忙着讲一个好看的故事了。可跟欧容<新女友>配套观看。看完会觉得所谓男人女人中性双性的概念多虚无。期待一个酷儿时代的到来

5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觉得女主演技反而更惊艳一些. our lily is beautiful. 只看画面听音乐也是享受, 难怪人人向往欧洲。

57分钟前
  • L.L
  • 推荐

电影本身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却合成了一部杂糅片,因为霍珀捕捉不到变性人的心理挣扎,流于表面,只顾贴着雀斑脸一顿狂拍,可惜。维坎德作为女配的表演轻松甩雀斑三条街,十分令人信服,对鲁尼有绝对威胁。电影院九成女人我也是醉了,这是一个女上位的时代。其实年度最污画面该是雀斑和老婆俩女争夫吧!

5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gerda太伟大了 可能这种爱只能存在在电影里吧。。/小雀斑本应该连拿两座小金人的/结局太完美了 就让lily自由的飞吧

60分钟前
  • 帅的让人生气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