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上)

爱情片大陆2014

主演:章子怡,金城武,宋慧乔,黄晓明,佟大为,长泽雅美,秦海璐,俞飞鸿,杨祐宁,杨贵媚,丛珊,吴飞霞,于震,王千源,林保怡,林美秀,高捷,黄柏钧,寇家瑞,许还幻,尤勇智,刘仪伟,黑木瞳,寇世勋,侯勇

导演:吴宇森

播放地址

 剧照

太平轮(上) 剧照 NO.1太平轮(上) 剧照 NO.2太平轮(上) 剧照 NO.3太平轮(上) 剧照 NO.4太平轮(上) 剧照 NO.5太平轮(上) 剧照 NO.6太平轮(上) 剧照 NO.13太平轮(上) 剧照 NO.14太平轮(上) 剧照 NO.15太平轮(上) 剧照 NO.16太平轮(上) 剧照 NO.17太平轮(上) 剧照 NO.18太平轮(上) 剧照 NO.19太平轮(上)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4 15:05

详细剧情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国军将领雷义方(黄晓明 饰)以惨重的代价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中的幸存者还有通讯兵佟大庆(佟大为 饰)以及台湾籍日军军医严泽坤(金城武 饰)。抗日战争结束,雷义方迅速与千金小姐周蕴芬(宋慧乔 饰)相恋结合;佟大庆喜欢上了跟自己假扮夫妻拍照各取所需的孤 女于真(章子怡 饰),两人相遇不久就各奔前程;严泽坤顺利回到台湾,乘坐“太平轮”穿梭于海峡两岸购买药材,却心系青梅竹马的日籍女子雅子(长泽雅美 饰)不能忘怀。内战的爆发迫使雷义方和佟大庆重回战场,周蕴芬和家人乘“太平轮”去了台湾,从此开始漫长的等待。历史的不幸使大家相遇,“太平轮”成了几对情侣此生的牵挂。  本片为《太平轮》的上集。

 长篇影评

 1 ) 《太平轮(上)》:爱情绝于战火纷飞时

PS。由于笔者很忙,故最近几部电影均不做长评,能抒胸臆即可。
白鸽,教堂,冲锋枪,亦敌亦友搏杀,往昔吴宇森电影中常见的符号,在本片中都能找到。无论是动作片,还是战争片,亦或是史诗片,吴大导演都曾涉猎,而本片确实参杂了前述所有类型元素。但本片更为主要的,还是爱情与灾难。
提到灾难爱情,尤其是船难爱情,所有人都必然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号》。那让我们先来看看该片的模式和结构。首先是上船前,各人物的因缘际会和众生相,然后电影用大量篇幅在男女主角各自的线索进行展开,并且让二者逐渐交汇。最后当爱情来到之时,变故开始发生,灾难也悄然临近。最终一场大灾难让片中的爱情元素得以彰显并且进行了极大程度的发挥,生离死别是必然结果。
而本片,显然并不想纯粹的成为一部灾难爱情大片,虽然纯粹一点也许收效更好。但毕竟《泰坦尼克号》珠玉在前,如果本片也是这种模式,势必会被人说成是抄袭和模仿。
这部《太平轮》的背景更加复杂,从1945年抗战末期到1949年解放前夕,跨越了五年时光,而这五年恰好又是中国最动荡的时期。片中共有三对男女主角,具有不同的背景身份,有富豪女,有高级将领,有基层士兵,有底层妇女,有殖民者女孩,有被殖民者医生。这六个极具代表性的主要人物的命运遭遇,恰好能够反映当时社会中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本片就从这六个人切入,以点带面的展示了船难事件发生前社会众生相,以及这六人的命运纠葛。
虽然电影分上下集确实是个不好的习惯,并且有圈钱的嫌疑,但笔者却认为本片分成上下集的决定非常正确——这一集需要交代和讲述的故事实在太多。三对“情侣”两两分散,实际形成了六条故事线索,于是本片大多数时候的叙事就在这六个人间来回切换。我们能够看到,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些本无联系的人物出现在了同一个场合,并且因为特定剧情命运产生交汇,同时又有更多的配角加入进来。
所以,本片的线索从整体上看,有些繁杂,虽然很多时候场景切换的比较有意思也有规律可循,并不会导致凌乱。但由于剧情过于分散,使得人物的刻画,人物符号背后含义的表达,都缺乏力度,该有的深度没有体现出来。单从人物上来讲,笔者个人觉得章子怡和黄晓明这两条人物线索的表达可圈可点,确实折射出了一些背后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思考。
而就整个电影的剧情来说,一头一尾的两场大战,是全片的亮点。开头是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电影为我们展现了抗日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抗敌、英勇卫国。本片站到了国民党方面来看待历史,视角谈不上新颖,但是吴宇森导演总爱在战争片中表达自己对于战争和政治的看法。笔者倒觉得电影没有丑化日本人,没有像抗日神剧那样神化国人、弱化敌人。从电影中看到的是势均力敌的两支部队的殊死较量。金城武的角色比较特殊,他是台湾被殖民者被强征入日军当军医,并且爱上了一个日本女孩。他的故事和遭遇,毫无疑问成为了导演自我表达的工具,只是缺乏深度效果不够理想。片尾国共内战依旧站在国民党的视角来看待,倒是把一个不论政治只谈军事的把奋战到死作为天职的军人形象刻画出来,而他对战争和政治的态度,笔者觉得很有思考价值。两场战争表现的异常惨烈,画面几乎都是冷色调,突出了肃杀与残酷之感。
电影中的三对男女,均因为战争而相爱,又都因为战争而彼此分离。即使抛开“太平轮”和即将发生的船难,将本片作为一个独立的战争片来看待,电影的故事和情感都是完整的。然而这毕竟不是剧情的主题,讲了这么多人物和故事,只是在为最后的生离死别做铺垫。我们也只能期待《太平轮(下)》能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2 ) 过了头的浪漫

吴宇森到了这个年纪,对他,什么是值得期待的,什么是不必指望的,不用多说,观众自己心里自然有数,尤其是在看过他几年前从好莱坞归来拍过的《赤壁》之后。无论是把《太平轮》称为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还是中国版的《乱世佳人》,人们心里更盼望解决的疑问可能还是吴宇森究竟能把骇人听闻的惨剧拍成什么样子。或者说,老吴的暴力美学放在现代会被何种形式演绎出来。至于历史至于爱情,没人期许太多。
这并不是对吴宇森的贬低,术业有专攻,五指皆有用,每个名导都有自己的看家本事,也自然有自己的致命软肋。对吴宇森而言,这软肋就是爱情或女人。想想看,除了《纵横四海》里的钟楚红,他的电影里从来就没有过一个在重要程度上算得上女主角的女性,而即便是《纵横四海》,里面似乎也是惺惺相惜的友情大于暧昧不明的爱情。因为拍男人拍得太多,因为太了解太熟悉兄弟间的情谊,吴宇森在爱情上的薄弱被一直被人所忽视。而当他高调宣称要拍女人,说爱情,谈浪漫,这种先天不足终于在《太平轮》中被无限放大。
至少从这部上集来看,爱情在整部《太平轮》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上集里的战争与即将在下集里上演的海难加在一起,都是为了烘托片中悲壮而凄美的爱情。在《太平轮》最初的剧本中,编剧王蕙玲所创作的三段爱情是彼此独立的,只是在后来的反复修改中,三个故事最终被逐渐融汇在了一起。但从上集来看,这种融合颇有种”强扭的瓜不甜“的味道。在大部分时间里,三对恋人的故事仍旧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尽管在多个场合,譬如片头的华东战场,其后的上海码头,导演有意暗示着众人在同一空间内的出现,其后佟大为与黄晓明,宋慧乔与金城武间也曾有过短暂的接触,但彼此间互动的缺乏仍然让电影显出明显的松散之感。三段故事的分离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造成各自故事本身的苍白无力。设想,在有限的两个小时里,吴宇森必须要把相当的时间留给火爆的战争戏,剩余的文戏被一分为三,效果可想而知。当故事的浓度因为篇幅的原因被稀释,导演自然也无力在其上面做过于精细的雕琢。因此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三段恋情均像是被贴上了类型标签的大路货。黄晓明与宋慧乔这对明显是在取悦古典欧美浪漫爱情故事的拥趸,佟大为与章子怡则代表了中国古代民间悲情故事在旧中国的重新演绎,至于说金城武与长泽雅美,不用多说,针对的当然是日系纯爱片的爱好者。导演在爱情故事上类型化的处理,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不好的联想,那就是所谓的六大巨咖,三国巨星,并非是为了展现乱世浮生的众相,不过是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口味,进一步在当地打开市场,捞取票房的花招而已。
而具体到对于爱情故事的微观描绘上,吴宇森的败笔同样不少。最为明显的恐怕便是他对浪漫二字的理解。吴宇森当然是个有着浪漫情怀的导演,白鸽,风衣,枪火,这些都是例证。只是,这种浪漫一方面是充斥着阳刚气息的,与爱情中男女间的浪漫大相径庭。而另一方面,吴宇森进入两千年后的颓势也从侧面证明这种浪漫放在今天多少都有过时的嫌疑。不幸的是,吴宇森还是过高估计了自己。他在关于《太平轮》的访谈中大谈特谈浪漫,但事实又是什么样子呢?《太平轮》对浪漫二字诠释的笨拙程度就像一个完全没谈过恋爱的小男生在写一部关于爱情的鸿篇巨制,因为经验与想象力的双重缺乏,他所能依赖的唯有机械的复制。黄晓明与宋慧乔的初遇,雪夜,穿不合脚高跟鞋的大小姐,一曲共舞的华尔兹,完全是童话故事里经典元素的粘贴。佟大为与章子怡在面馆吃面的那场戏,章子怡擦筷子以及倒盐其实都是非常出彩的细节,但导演似乎生怕观众不能理会似的,非要自以为是的用上慢镜头特写,一带而过的含蓄被用力过猛的暗示彻底击毁。而说到金城武与长泽雅美,随便找上一部青春校园系日剧日影,完全可以实现无缝隙的完美替换。
如果说,这种对浪漫的误读和滥用仅仅停留在爱情这一环节,那么《太平轮》倒也还有翻盘的希望,毕竟吴宇森说到底还是靠吃类型片这碗饭为生的,但吴宇森把自己的所谓浪漫主义渗透到了电影里的几乎每个环节,这对这部基于历史和真实而生的电影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一头一尾的两场重头战争戏照理来说是吴宇森的拿手好戏,但事实是它们也没能让人对电影的整体印象有太大的改观。基本上,可以说老吴就是在吃《风语者》里的老本,除了努力学着迈克尔.贝的样子做一个勤勤恳恳的爆破工,他似乎也想不出什么在战场上打出花样的新点子。但拍戏这种事,怕的就是一个比字,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战场,当人们看到五六年前的冯小刚能在《集结号》里以更具信服力的表现说出内战的残酷,便很难不对《太平轮》皱起眉头。
解释成自己的香港导演身份也好,出自于与生俱来的浪漫劲儿也罢,《太平轮》在还原历史上的随意都是显而易见的。先不去考证1945年7月国军与日军在淮海地区究竟是否发生过片中那样惨烈的大战,也不去考证抗战与内战期间国军与共军是否已经装备RPG,坦克型号为何的问题,单是佟大为参军时间这样的明显BUG便让人难以接受。从故事发生在1948年推断,已参军六年的佟大为应在1941年或1942年入伍,那么请问在”沈阳“(那时的沈阳是否就叫做沈阳?)参军的佟大为究竟是在为谁打仗?这种随意态度的背后其实并非吴宇森本人的疏忽,本质上来说仍是一种港片思维支配的结果。说白了,尽管有着在好莱坞成功打拼的经历,也拍过《赤壁》这样的史诗巨作,但骨子里吴宇森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港导。这种港片血统决定了他会把所有严肃的问题市井化,把复杂的矛盾戏剧化。所以,当你看到手持卡宾枪深入敌阵,跛脚叼雪茄戴墨镜露坏笑的黄晓明时,你一点也不必感到惊讶,没错,那就是当年的小马哥和小庄。而这种违和感严重的场面,在电影里可谓屡见不鲜,国共双方高级将军的碰面,宛如警匪对决一样儿戏,共军出征的场面,竟然颇像警队出征,而至于说佟大为与共军战士在森林里的双枪对决。呃,就把它当做吴宇森自恋式的自我致敬吧。
爱情上的笨拙,历史上的随意,这便是《太平轮》的上半场给人留下的全部印象。当然,对于吴宇森这种量级与年龄的导演来说,他自然有任性做实验的资本,只是这种实验收获的恐怕并不会是《黄金时代》的争议,而更多的是江郎才尽明日黄花的感叹吧。但愿,下半场的《太平轮》能让人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吴宇森。

 3 ) 太平轮(上):吴宇森又一失败之作

我不知道开映的第一天会有多么水军出现,以下影评仅是我个人观点,与任何人无关。

本来是去看《狂怒》的,但到那边后被告知该厅被包场,工作人员让我换去《太平轮》,还是3D的,心知今天才上映,自然我就同意了。
宣传时说这“太平轮”,是所谓的东方泰坦尼克号。我真没看出来,船又小,电影大部分情节跟太平轮无关,大概下部会开始有关吧。
因此,虽然大牌云集,但这个上部,真的不是怎么好看,感到很沉闷,想睡觉,最终在一个半小时后,我选择了提前退场。
分上下两部,我觉得是个错误,当年的赤壁我就只看了上部,而且太拖沓不见得是件好事,如果上下两部就缩成二个小时内的电影,也许效果会更好。
3d更只是一个噱头,完全没有需要3d的地方。

再说说几个演员。
黄晓明还是应该挑战自己,应该像中国合伙人那样。老是扮帅扮酷,看多了也就腻了,难有长进。
金城武才是真帅,演技也好,只是一口吐字不清的国语,一口纯正的日语,还有一口听似正宗的闽南语,哥您真有语言天赋。
佟大为不错,虽然是配角。
棒子女人是对了口型来的,还算敬业。
章子怡那站街要多少钱?

总之,还以为是灾难片,可惜尽扯一些情爱的事,也不知道主题是什么,失望。

 4 ) 我想像的太平轮电影应该是这样的:

我想像的太平轮电影应该是这样的:

一开始就是乱世上海,物价飞涨有如末日,大家抱钞票抢船票,名交际花章子怡拿出全部财产并委身高官终于得到了一张船票(当时船票值N根金条。靠站街卖身就能弄到船票这不现实)。她想得到船票是因为她以为自己喜欢的人去了台湾,但实际上她情人连长佟大为这会儿正被围在华东某村庄。

战场上,佟大为在大雪饥寒中写信,被团长看见,说信不可能寄出去了死了这条心吧。

章子怡来到码头结果人挤人根本挤不上船,能拿到船票的都是富人,很多人没有票也拼命往上挤。富人们连车和狗都要往船上运,军队还在强迫船长往上面装货,押运的军官黄晓明凶神恶煞,一片哀声遍野。

章子怡急切中得到了医生金城武的帮助,和团长夫人宋慧乔一起挤上了船,上了船才发现宋的船舱被军队征用给更显贵的人了,找军官黄晓明帮忙,此时他是船上最有权力的人,但黄晓明把宋痛骂一顿,说在船上你个团长夫人算老几。

宋只好与章金一起到船底人和货挤在一起,空气窒息,船严重超载,军队还在往上装货,人也挤的船无法按时开。宋在船底哭诉说老公为党国卖命结果自己就是这待遇,金城武说算了能上船的都是幸运的。

这时船终于起航了开出去,周围有水手偷放上船的穷人一家,抱着金条嗜钱如命的小商人,运送文物的大学教授,走后门上船的政府职员,黑社会,各种众生相,船上如同一个小社会,为了争几寸可坐的地方吵闹不休大打出手,放弃一切脸面和尊严。

突然有人说这是小年夜,大家过年吧,至少我们都还活着,黑社会偷开了达官贵人运的名酒分给大家,船底陷入一种温馨狂欢气氛中。喝醉了金城武也开始拿两张照片讲他和日本女友的故事,大家憧憬到岸后开始新生活。

这时船开到海上,和货船相撞开始进水了。船长居然以为船没事,告诉旁边的船只不必救援。

船底乘客发现进水,混乱惨叫遍布船舱,大家互相践踏,船上变成地狱。

黄晓明表现出痞子英雄的气概带着押船士兵救人,达官贵人抢占妇女小孩的救生船位置被他用枪暴头。商人用黄金买命未果,穷人和孩子跑散,回舱去找孩子死在舱底。教授守着他心中神圣的古代字画文物同殉,职员关键时舍命救了穷人孩子,金城武和黄晓明把救生艇位置让给了抱着小孩的团长夫人和章子怡。但结果因为船员混乱失职救生艇绳子根本没有被放开,众人绝望的想弄断绳子未果,只能和船一起倾没。人性光辉在冰冷现实面前显的那么渺小。

船渐渐沉没,大家沉入水中。切回战场上佟大为正在写信,憧憬着打完仗回家过好日子,信没写完笔就冻住了,最后拿着没写完的信冻死在大雪纷飞的战壕里。团长觉得打内战死了太冤刚准备投诚结果被想投降的士兵打死,远处是连天的炮火好似新年礼花。雅子在日本为了吃饭去慰安美军,把金城武的照片弃在泥水里。

大海上终于恢复平静,只有无数遗物和一张船票还在海上漂着。

(所以,现在这个所谓上集究竟是有什么必要存在的?)



 5 ) 吴宇森的华丽与笨拙

      当初听说吴宇森要拍《太平轮》,心里一沉。这个题材很难成为一个商业大片的良好的故事土壤,它具有抗拒被消费的严峻一面。
    带着不高的预期,坐在影院,心态倒有些像在审片:一幕一幕,一格一格,逐个场面看下来,渐渐有了敬意。当看到第二次战争大场面,感到意外。2007年,《集结号》宣传时号称战争场面堪比“拯救大兵雷恩”,我记得那里面只有一场战争戏,后面是抽丝剥茧对战争的回忆与反思,这是对的,战争戏太烧钱了。所以看到一部片子里有两场战争戏——你能看到这个导演是怎么花这个大制作里的每一分钱,而且花得非常慷慨、有诚意。给你足够还不行,要奉送过量。
    看电影前,想象这样一个大题材,要从什么小角度切入,才算巧。不是。吴宇森的长处竟在用大场面,大架构,不像切入,简直是剧烈撞击这个题材。因此电影拥有一种恢宏气质,是美的。但反而细节有些地方不够细腻,比如章子怡的人物设定是一个不识字的底层妇女,看看她那张秀美的脸,哪里像不识字妇人。既然说到这里,就顺便说说导演对演员的调教。章子怡最失败的角色是《梅兰芳》,那里面整个是一北京大妞,哪里有当年声震京沪“冬皇”的威严难犯。最好是《一代宗师》,王家卫拍了八年,我在一篇文章里说,时间都用到哪里了?就是拖到演员们身上有了功夫,而不是去演一个功夫。但现在我又想,其实是用时间慢慢磨掉演员身上那层壳。每个演员尤其是明星,都有壳,在一部电影里,他们本能会用最熟悉最自在的模式去诠释角色,如《太平轮》中,章子怡展现出的欺霜傲雪的气质,这是她的壳,在这里面,演员是自在和舒服的,但不是最好的。
    我们普通人,在面对世界时也有自己的壳,它保护我们敏锐的神经与粗糙的人世隔开。所以,我对那些尽力避免“壳”的存在的演员总是心生敬意,神经裸露在外必然是疼痛的,但体验更多,表现更多。如梁朝伟,如金城武。金城武是这部戏里表现最好的,他是一个日本军队中的医生,医者,仁者,注定他在战场上是一道悲悯的注视的目光。其次,台湾人被日本征兵,加入侵华战争,这段故事,《大江大海》写过,是台湾历史上既痛苦又沉默一段。这个身份设定本身已有极大的张力。我最喜欢的神来之笔即出自其中:他饰演的严泽坤自上海返回台湾,关卡工作人员问哪里人(工作人员说的是国语,是大陆来的接收人员),他说我本地人,“那你怎么会讲国语”,日本征兵,我作为军医应招入伍。“那你在东北战俘营呆过啰?”“嗯。”讲完这句,两个人都不说话,静止一秒钟——大陆被日本打了八年,工作人员翻涌的国仇家恨,蔑视中兴许还带着怜悯,严泽坤的沉默又是什么?不敢想。一秒钟后啪地盖章放他过关。停顿这一秒,历史的湍流奔涌而至。
    金城武在剧中,有一种旧旧的悲哀,钝钝的光芒。在日据时代,台湾人是二等公民,国民党接收台湾,旋即发生二二八事件,枪毙本地精英无数,侥幸无缘政治逃过的,也噤若寒蝉。这是他身上那种年深日久的悲哀的来源。可是他还保持了一位医生的职业尊严。到他的戏份,电影的角度往小里走,往生活里走,吴宇森搭起的华丽大架构得到了生活朴素底色的支撑。
    结束时,首映礼主持人问吴宇森,为什么想拍一部爱情电影,我愣住了,这怎么会是一部爱情电影?它用那么大篇幅讲战争、讲离乱。爱情反而是当中比较不重要一部分吧,再说吴导拍的爱情……散场一位女性电影从业者苦笑:他根本不懂女人啊,另一位男性导演对片中男主角们的评价是:一群硬梆梆很笨拙不懂女人还觉得自己很带感的男人。
    那为何我在结束时又怅然若失?打动我的,不是爱情,是战乱、战场上男人之间的感情。《英雄本色》《喋血双雄》时期奠定的男性情义风格,在本片既有继承,又突破昔日类型,而上升至国仇家恨的更大的战场。电影一进入战场,立刻就活泼泼起来,不仅特技真实带感(“爆破专家”外号不是白来的),而且,他真的讲明白,为什么人类会在某种境况下发疯一样地迎着枪林弹雨冲锋,拿肉身赌博,理智地玩命。除了国仇家恨、抗击侵略者、军人的荣誉感,在战场上,还有下级对上级无条件的服从,谦卑里带着爱意和敬意的服从。我愿为你去死,这真是一种强烈到近于爱情的感情。我因此怀疑过吴导的性向,却是李安更懂得他:“男性到了极端就可能变成Gay,吴宇森电影里有很多男性情谊跟谈恋爱的感觉很像”。漫长的战争戏,场面大,却不显空洞,男人之间阳刚又复杂的多种感情细密地填满时空。想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真的就有那种既残酷又温暖的柔情。这是男人的世界。
    两段战争,层次分明,场面宏大,但作为一部大片,它想表达什么?有的大片,只是用大明星大场面来赚票房,不负责内置价值观。它呢?当国民党将领雷义方看到共军部队,前仆后继地冲过来,当他看到自己的部队和共军部队都像前几年打日本人一样的不怕死,双方的尸体垒满战场,对方的小兵抱着炸药包钻到坦克下面,引爆自己和坦克同归于尽,身为抗战英雄的他喟然长叹:我走进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作为一部大片,他的这句话就够了。它点出了一个时代背景。
1948至1949年,太平轮驶向台湾。它的背景,是共军在北方战场连连大捷,国民党节节败退,逃难船应运而生,一票难求。它的背景,是国民党如何失去了大陆:通货膨胀、民不聊生、穷人被饥饿熬红了眼,警察随意抓人打人。贫民窟的另一端,是衣香鬓影的夜上海,站在文化和财富累积的顶端的精英阶层,没有听到大地深处屁民的哭声,对财富及这份文明的原罪毫无了解。这部电影之所以通过审查,也跟它描写的是那个阶段有关,那是共产党形象最清新的时候,大批知识分子与年轻人都倒向它的阵营。终于,大地被撕裂,内战不可避免。这是中国人一次几百万人口的流亡、迁徙,离乱。电影拍贵族,有贵族沉沦前的回光返照的光芒,很稳很美。大家聊天,有人说国军不敌共军,大资本家蔑视地:也许换一批人更好。这是何等气概;拍底层,说服力稍显不够,除了章子怡并未豁出去自己毁掉这层美丽优雅外壳,去演一个不识字的底层。还有共军为何人心所向。小兵说:从来没人尊重过我爹娘,他们做到了,经过我家门,从来不进去打扰,也不拆门板。这当然取材于可信的素材,但略少生活的质感。大概如今的九零后演员,已经很难真正理解穷的煎熬,理解人们为有馒头吃就能当兵杀人。不仅许多老兵一去台湾,与家人终生未见。进军西藏的十八军,又有多少人进藏后,终生未回老家,未曾见到为他哭瞎的老母。贫穷与战争对人性的煎熬和试炼,揉碎了人性,也无限拉高了人们对痛苦的忍受阈值。在盛世看来令人心碎之事,在当时都是平淡而又平淡。而共军又格外有一种被信仰照耀的神光隐隐,这种光芒,在《黄金时代》的左翼战地服务团,在丁玲身上,是有的。本部影片,以国民党将士视角刻划战争,对共军的刻划,稍显面具化。
    内战中,各种交通工具告急,火车顶上都是人,船舱里坐不下都到甲板上,在船上生产的,孩子一出生就死了,就用军毯包住仍到海里。1949年1月27日,在小年夜起航的太平轮,因战争的逼近,而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原定上午出发,一直推到下午四点半,卖出五百多张票,实际上船的超过千人,超载严重,摇摇晃晃出发。七个小时后,与货轮建元轮相撞,近千人遇难,仅三四十人生还。
    这是太平轮海难的背景,它不是《泰坦尼克》,后者的背景处理的油光水滑,只凸显出阶级——头等舱和三等舱的矛盾,富家女和穷小子的爱情。作为中国1949年的这次海难,它承载的东西更沉痛复杂,电影居然拍出了这份大时代与离乱,作为一部电影,它展示了自己的诚意。

    PS:写完这篇文字,发现已经有了许多影评,批评者语气之粗暴,令人心惊。可以不喜欢,讲道理就好。粗暴刻薄文风貌似是当下风尚?但我明白这部影片为何在有些人看来满是槽点。吴宇森说现在的电影太浮躁,少了太多情怀和文艺气息。他想拍一部优雅的电影。
暴力美学大师,拍优雅爱情片?但细想,他之所以开创一派风格,不正由于他将暴力定格、静止,“在叙事本文中加入了一系列修辞性的成分:通过升格画面改变影像的叙事时间。他把一种以表现杀戮为目的的电影叙事形态演变成为一种以动作表演为目的的舞台化电影空间,进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动作电影中暴力的存在方式”(《艺术评论》)。归根到底,仍然是浪漫化的。只是,八九十年代,我们欣赏这浪漫,是在昏暗的录像厅、看的是泛着雪花的盗版录像带,这一切粗粝粗糙反而凸出了它的浪漫情怀。如今,把这份浪漫放大一百倍,在IMAX几十米的大屏幕上,这份浪漫就显得过分华丽……有些地方,我也暗暗担心,害怕过火。《赤壁》是一个导演没克制住自己的浪漫走向泛滥的反面教材,但《太平轮》还好。鸽子出现时大家都笑了,这像希区柯克会在自己的每部电影里露个脸,鸽子相当于吴宇森的作者签名吧,倒还蛮亲切的。
    看电影时,暗暗猜测吴导的星座,大概是土象星座。这部影片有土象星座创作者的那种笨拙、沉重,换一位导演,也许会拍得更巧,而他,是用要一奉十,是用大场面多投入来弥补自己的不够灵巧。后面的分享会,他出来说话,不会表达到了分分钟冷场,这也像土象星座。滞重,木讷。如果网上资料确实,他生于9月22号,正是土象处女座。这解释了他何以要拍“优雅”的电影,虽然这实在是一个离优雅相去甚远的时代。我认为,电影中有些东西,与其说是优雅,不如说是笨拙。但在普遍都太聪明及灵活的当下,我愿意给这老派的、落后的笨拙,给我少年时的偶像一些掌声。



 6 ) 打三星总还是可以的吧

       本人现在山西南部一小县城出差,拜社会主义经济繁荣所致,这县城居然也有电影院(虽然每天只放2场……)。机缘巧合之下,昨日获得赠票,遂去看了《太平轮》。
       现在这片子的豆瓣评分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我也就先不说缺点了,说几个优点吧:
       1.本片对各种方言表现得十分到位,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地方说什么方言。国语、日语、上海话、东北话、闽南话都有各自的表现,甚至于蒋的浙江口音、我军某将领的四川(湖南?)口音,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尤其是在台湾的一段,大部分对白是闽南语,照顾宋的老妈子国语会得不多,一着急就说出了闽南语,让人感觉十分真实,非常有生活感。还有金城武回家那场戏,一样的闽南语、相似的家庭陈设,顿时就有了《悲情城市》的感觉(在此再怀念一下女神辛树芬)。更别说后来直接出现了在《悲情城市》中曾出现的演员(貌似演的是金城的舅舅)。不能不说,吴宇森在方言表现这一点上非常有大导风范,配合上字幕,丝毫不影响理解,加强了代入感。(还有一点不吐不快,语言方面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反面例子就是《一代宗师》。国语配音里,大家都是一口正宗国语,梁朝伟那口型明显对不上,东北人啥时候一点口音都没了……;粤语配音里,好么,这下梁朝伟口型倒是没问题了,但是竟然能与操国语的章子怡对话毫无障碍,二位都是双语侠是吧,在那里炫技呢……)
       2.实在想不出来了……
       缺点嘛,捡两条实在不能忍的说:
       1.战争场面实在不好,明显不如集结号。这不是拍动作片,冯导当年请了韩国团队,不知吴导怎么想的。有一点令我印象很深:表现炮弹爆炸的爆破点相距非常近,而且明显呈直线排列。这可是炮弹,哪有那么整齐的落点?
       2.章子怡定位不明。抛开明显可以用方言得知出身的佟、金城、长泽,黄、宋明显出身较好,官面上的人物,国语说得好可以理解。但是章是怎么回事?她明显是穷人出身,怎么会说那么好的官话?难道是大老远从北平跑来的……还有,章是到上海找男人的,结果却做了妓女,你确定这样你男人还会要你?而且,俞飞鸿是出于什么心情租给她房子?楼上的动静楼下都能听见,俞可是有两个小孩子的。
       其他的诸如线索混乱、演员演技之类的就不说了,我就算看出来,也不能提供什么可行性意见。
       观影之前看了下豆瓣评分:6.3,顿时就有不好的感觉;看完电影再看评分,已经成5.9了,顺便打了个三星的评分;今早再看:5.6……
       长泽雅美在片中真的显老啊……只有我这么觉得么……
       最后,祝大家观影愉快!

 7 ) 等待是一生最初的承诺

文/梦见乌鸦



   2014年贺岁档这个火热的季节中,第一部迎来的大制作就是12月2日全明星阵容史诗片《太平轮(上)》,导演吴宇森,这个国际级大导演的名字,完全可以与12月另外两位大咖导演姜文、徐克平起平坐,从而形成贺岁档三足鼎立的角逐之势。但这部电影却也是最令人纠结的一部。首先这个关于太平轮的故事被拆分为上下两集就让很多观众摸不着头脑,其次作为一部史诗电影,也恰恰是当今内地影市浮动较大的题材,从《金陵十三钗》到《一九四二》票房成绩虽然喜人,但与动辄数亿的投资相比,毕竟还是没有达到预期。内地观众对战争史诗、奇情大戏的还有多少接纳程度将直接反映在电影的票房上,届时这部吴宇森筹备多年的心血之作、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能否证明吴宇森的白鸽如今依旧飞舞在观众心中呢?



   而当观众欣赏完电影之后,就能发现电影被拆分为两部的用意,尽管下部要等到2015年,但可以猜测到,上部是一部战争片,下部是一部灾难片,整体则是一部爱情史诗,到头来,三段战火纷飞下的爱情故事,终究汇成了“等待是一生最初的承诺”。



   提起吴宇森的名字,离不开暴力美学、双枪白鸽、兄弟情义以及小马哥那浑身是枪眼的风衣。作为曾经全球最知名的华人导演,吴宇森将暴力美学带入好莱坞,推向全世界,《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变脸》、《碟中谍2》,多少经典回忆峥嵘岁月中,而功成名就的吴宇森随后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或许喋血街头的日子已经容不下暴力导演的雄心壮志,或许不拍史诗片的导演不是好大师,总之吴宇森在史诗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中有得也有失。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说,拍史诗片缘于年轻时最喜欢的电影《日瓦戈医生》,因此从这部电影的内核上来看,与其称之为中国版的《泰坦尼克号》,倒不如将这套电影,尤其是《太平轮(上)》,更像是中国版的《日瓦戈医生》。



   吴宇森拍摄史诗片最被人诟病的地方,其实就是难以走出的小格局和对叙事节奏的掌握,毕竟吴宇森最擅长穷街陋巷的情义和茶馆中的子弹华尔兹这种偏向小格局的属性,放到史诗片中就行不通了,与注重宏观格局格格不入,这一点在《赤壁》中就能看出来。然而令人惊喜的,《太平轮(上)》中以上问题虽然存在,但吴宇森对宏观气氛的调教和叙事节奏的把握却大大提高。



    电影重点描述了三段爱情,三对“恋人”侧重点各有不同,黄晓明与宋慧乔起点为一见钟情,讲述的是离别;佟大为与章子怡起点是相濡以沫,讲述的是聆听;金城武与长泽雅美起点是青梅竹马,侧重思念。这三段故事角度不同、地点不同、层次不同,从而概括出乱世之中的浮华与阴暗,上海滩、台湾、华北战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全的还原出上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中华大地的风云突变,但从这一点来看就非常了不起。吴宇森在电影中的叙述结构条理清晰、张弛有度,而且很有独创性的采用了书信体的叙述结构来展开故事,通过恋人之间的书信、照片甚至音乐等载体而引出一段段故事,平铺中夹杂着倒叙回忆,且让故事条理清晰。这样的处理方式类似于美国电影《燃情岁月》和《硫磺岛家书》,避免了因角色过多造成了混乱和流水账叙述,而多条线索掌控起来难度也更大。但在这部电影导演却将其整合的条理清晰,节奏方面张弛有度,在华语同类电影中,这样的群戏和鲜明的叙事结构足见吴宇森的功力。而对于人物和情感的刻画,向来是吴宇森的强项,效果自然不俗。



    余下填补剧情便是大量的战争戏份,这一点吴宇森在《风语者》和《赤壁》中暴露的毛病还是没有改。依然是格局的问题,战争戏份固然火爆,场景考究,焰火效果等技术环节也做到了极致,但效果却因局部出彩而忽略了整体。最简单的便是交战双方的越轴表现,侧拍、跟拍和迎面拍摄没有控制好,倘若不是军服区分,在火炮效果和浓烟之下,或许观众敌我难辨。且吴宇森在驾驭宏观场面上依然没有走出当年的街头火并的影子,仍是局部出彩,在这一方面,其实属于华语片导演的通病。



   电影摄影华丽,服装道具奢华,章子怡风尘中的清纯,宋慧乔端庄中的孩子气,以及长泽雅美惊鸿一瞥的清纯,加之三位型男各有特色,都融化在大气美丽的镜头之中。电影的道具也极为考究,细节出彩,充满了时代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说起来也有点悲凉,上部电影流程的叙述和出色的角色刻画让三对主人公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乱世情缘已经深入人心,那么到了下部,尽管还未曾相见,但史实不会改变。等待是一生最初的承诺,但这个承诺最终会随着那艘一去不复返的太平轮,载着无限的惆怅而长眠海底,已然自顾自的黯然神伤。



   华语电影其实需要这样的史诗电影。

 8 ) 未完成的史诗

      去年年初,因为工作原因,我看了《太平轮》的剧本,当时好像还是叫《生死恋》,记得是七八万字,远超出一般剧本的含量,看完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怎么拍?因为有《赤壁》的前科,我想到吴宇森应该会拍上下集。但这个故事和《赤壁》不同,赤壁的故事中国人很熟悉,而且具有阶段性,即使分成上下集,并不影响故事的贯通。而《太平轮》采用的是经典的三段式戏剧结构,它的情节推进和情感机制是连贯的,太平轮海难是人物命运交汇和情感爆发的载体,占有很大的篇幅。在一次观影中看不到戏剧高潮,观众必定的不满足的,关于影片的一些恶评也来源于此。其实从剧本本身的完成度来看,如果《太平轮》能精炼到一部,无论是戏剧的感染力还是画面的冲击力都是可以期待的超值享受,毕竟王惠玲和苏照彬都是很成熟的编剧。你能想象《泰坦尼克号》被砍成上下集分别上映的后果吗?而更加灾难的是,观众现在看了一部名叫《太平轮》而故事基本与太平轮无关的电影,并且在这部电影里,章子怡、金城武两个主角被排除在了核心事件之外,而他们的命运是要在沉没的太平轮上完成的。
       同为灾难片,《泰坦尼克》的前半部分是爱情片,而《太平轮》的上部是战争片。也许是枪战片拍腻了,吴宇森现在只钟情于战争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在好莱坞的滑铁卢也正是一部名叫《风语者》的战争片,此后他就一门心思地想再在这个类型上为自己正名。于是他拍了《赤壁》,还想拍飞虎队,最后还是拍了《太平轮》这半部战争片。在建国到文革的17年间,中国的电影起码有一半是战争片,关于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和各色游击队在大小战场上所向披靡的故事。到了现在,中国能驾驭这一类型的导演已经很少了,或者说有一些导演即使有能力也不愿意去触碰,现在观众眼中,那场因意识形态对立而引发的军事对抗,也许并不是正义战胜邪恶那么简单,那更像是一场民族灾难,因此,没有合适的角度,他们宁愿去拍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剧,也不愿触及这个雷区。《太平轮》是以国军的角度来审视这场战争的,而且用国军内部的倾轧拆台和失道寡助来迎合审查者的立场,作为核心战役的片尾大战,可以看出来创作者的纠结,导演用剪辑将临死前的雷义方与共军首长的目光交汇在了一起,试图用这种职业军人的彼此凝视试图将战争带出阶级阵营的对立,类似的努力还有国共战士一起吃兔子的情节设计。我曾经和朋友聊天时说过,以中国目前的文艺监管环境,是很难拍出符合现代历史观的战争片的,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近现代战争,都是无法做战争与人、政治与民族的深入思考的,如果没有这些,就只能拍那些在局部发力的军事动作片和谍战片,或者是《北平无战事》那种在价值观历史观上赏语焉不详吞吞吐吐的伪政论体作品。
       关于战争片的技术呈现,《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而这套压迫式的写实技法在韩国人手里被发扬光大,冯小刚拍《集结号》时请来了整个韩国团队来重现战争的残酷,取得了中国战争电影突破式的视听效果,其实这套东西是符合现代观众对战争的想象的。吴宇森的暴力美学是以浪漫为基调的,所以《太平轮》中的战争场面更奇观化和崇高化,这也许显得有些陈旧,但视觉上显得很高能,更能激起观众的热血,特别在泛滥的CG技术让破坏性场面越来越廉价的今天,吴宇森还是用真实的大规模爆破来刺激我们的眼球,可以说是一种老派的认真和执着。
       同样显得老派的还有吴宇森赋予在黄晓明身上的光环,我不知道黄晓明那些耍酷的表情和动作是导演指导出来的还是他自己设计的,不过黄晓明真的不是周润发,这些东西并不适合他,反而是低到尘埃里的佟大为奉献了整个《太平轮》上部中最出色的表演,这也是他从影以来最好的银幕形象。
       像战争片、灾难片等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硬指标水平、培养行业技术人才的电影类型,但现在看来还真是只有一些香港导演去进行这些类型的尝试了,大部分的本土导演都在琢磨噱头电影了,这也许是整个电影工业的逐利方式决定的,但有些显得吃力不讨好的电影,总要有人去做的。不要因为目前的故事的缺憾而看低了这部电影,在这个速食文化盛行的年代,这样的题材和创作态度都是不应该被轻慢的。当然制片方的操作方式还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以目前影片所呈现的状态,把《太平轮》缩减成一部所取得的票房未必会低于目前的两部电影票房的总和。如果你不想为一个故事进行两次消费,那么明年五一上映的《太平轮下部》还是值得走进电影院的,当然在那之前你最好用恰当的方式熟悉一下上部的情节。

 短评

小明,你本不该来的。

8分钟前
  • 这个夏天不太冷
  • 还行

1.开场战争戏的两块五特效和镜头运动就奠定了难看的基调;2.这片调色是个大问题;3.黄晓明满脸写着自恋两字,那下巴是要翘到天上去; 4.宋慧乔的韩剧演技也是蛮出戏的;5.章子怡全片除了帮伤患抬抬手什么也没干,哦还被干了两次;6.一星给金城武,一星给长泽雅美,好歹养眼;7.期望有点大,失望也蛮大

13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较差

是连接着格瓦拉吗。。我还没标就恶意标了推荐。。狗屎!电影一般,在开头一会就觉得像赤壁,果然是同一个导演,不是我的菜,我爹拉我去看的,我想看一步之遥,可惜没上映,唉。剧里有杀马镜头,伤心!伤心伤心!唉,那人也是无奈,蛮难过的,对于战争这个话题。

17分钟前
  • 姜可乐
  • 还行

不知道吴宇森所说的终于拍出了想拍的电影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两个小时内我如坐针毡。主线模糊,剧情冲突缺乏,演员演技平庸,毫无想象力的战争场面……我明白上集导演和编剧的思路,但大量情绪化段落和泛滥的配乐只能让观众觉得疲惫不堪,体验重复。也许下集会精彩,但我也不再关心后面的故事了。

22分钟前
  • 品客
  • 较差

时而是日本小清新幻想片,时而是韩国公主病意淫片,时而是八一厂抗战历史片,时而是赵宝刚谍战爱情片,类型多元主题多变,看一部顶五部不费劲儿。普通话、东北话、上海话、四川话、闽南语、东洋话,对谁都公平轮番练听力。这样宏大的跨语境文本,这样敏感的党际历史区域,恐怕还真得是吴宇森拍

2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固执的吴宇森将其典型元素和个人偏好集结于此,这么多年他仿佛憋着气,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或评论,意欲拍成史诗片最终不可避免滑向悲剧,可叹;战争场景冗长且平庸,爱情段落稍好,画面太远离尘嚣;教主和宋慧乔过于美貌,重见金城武真好,长泽雅美的背影;演员调教颇有问题,看看章子怡吧。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毕生致力于用歌剧式的华丽影像来表现草民身上的高贵的吴导啊,万恶的好莱坞终于还是把你掰直了。

33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看了首映很失望,电影主线凌乱,剧情滥俗,转场更是生硬。黄教主犹如许文强上身,端着脸耍帅扮酷,台词也造作,表现太差了......就这水平也好意思弄上下部,3D IMAX圈钱,对导演失去尊重。

35分钟前
  • Zitaliang
  • 较差

战争场景很不错。国际章演技牛逼,如果没有黄晓明+乔妹那段,专心写国际和金城武2条线,绝对是部好片

39分钟前
  • 轩大白
  • 还行

上确实是铺垫,但是整部电影来说也还是不错的,豆瓣给的分着实低了些

40分钟前
  • Alex
  • 推荐

把教主换成张震就完美了

43分钟前
  • 我是谁
  • 很差

“老板。把这几张照片接在一起,要唯美的那种”。吴宇森:“没问题!”

46分钟前
  • 单程票
  • 还行

两星半,较平庸。太平轮仅是噱头,更想写乱世众生。可惜几条线处理得都不太好,少有亮点。尤其最后超长的大战,无聊无新意(尤其对抗战剧熏陶的内地观众),也不敢有突破。而角色都缺少核心目标,没有向心力,这也是觉得故事松散的原因。黄晓明仍是老派吴宇森电影英雄(发哥)的形象,不过气质差太多。

4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上部是战争片,下部应该就是灾难片了,画面超赞,又见吴宇森的白鸽,情感刻画和上海滩的浮华阴暗描写的比较细致,书信体叙事足见功力。三对恋人重点讲了两对,其中一对还跟太平轮没关系,还挺期待下部,想知道金城武为什么会回到船上,我大麻酱上部几乎没戏份

50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看了首映,没失望,极赞,吴宇森对于这部电影的镜头处理极其到位,上半部充满了铺垫。这是一部极其难拍的电影,每一个场景都在讲诉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都在讲诉一个线索。只是看完之后心里各种难过与感伤,国家情仇和诗与远方,这是我唯一认可的华语电影上二战中国战场的电影,也是最棒的,没有之一。

55分钟前
  • 粗糙男青年
  • 力荐

问题很多。全片给人一种往《建国大业》里塞三段爱情戏的感觉。生硬的转场破坏好不容易铺垫出的一丁点感情,导致最后三段爱情的刻画都不深刻。几位大牌显得束手束脚,黄晓明拗造型不亚于《狂怒》里的皮特。多余的慢镜头、做作的台词...即便又现白鸽,即便很有美感,但这样的美感极大破坏了电影的历史感

56分钟前
  • 凌晨四点看电影
  • 还行

海上灾难前充分的情感铺垫,悲戚厚重却不失浪漫色彩。极力弱化暴力的战争戏份营造出一种庄重的美学氛围,与各级主角情感体验的部分相得益彰,节奏铺展与转接做得异常舒适,显然由吴宇森扎实的技法与王蕙玲细腻舒展的剧作共同成就。唯美的影片本身使3D效果显得多余,期待下集。

59分钟前
  • Lynchman
  • 推荐

开头的那间光明照相馆,其实是三对恋人生离死别的起笔。三组合照,一张真婚,一张假意,一张是合成未完的夙愿。吴宇森在上部抛撒一地杂乱线团,各奔东西零碎铺洒,影响整集叙事,但上部只是国共之争,下部应该才是巨轮沉浮中的大灾难大悲喜人性刻画,愿他下部能好好绣出一朵惊心动魄的乱世浮生花。

1小时前
  • 不良生
  • 推荐

如果吴宇森还有那么哪怕一丁点的顾惜名声的想法,他就该把这所谓的第一部立即免费放到网上,作为大家去看第二部的背景资料。另外,黄晓明真的不打算去找个配音吗?

1小时前
  • 文白
  • 较差

其实比较散,更像是序篇,战争并没有将这些集中起来,依这个势头下部会更好看。我好像能在吴宇森导演的镜头下看到了他的触觉,他抚摸过的这个面对生死的在挣扎的生命。章子怡和俞飞鸿演得尤其的好,我觉得她们对这个世界的观察是非常惊人的。我没办法去断定这部电影好不好,因为它是有生命的。

1小时前
  • Morning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