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香港剧香港1994

主演:谭炳文,鲍起静,文颂娴,骆达华,宗扬,杨玉梅

导演:内详

 剧照

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2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3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4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5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6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3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4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5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6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7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8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19可怜天下父母心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20:06

详细剧情

  是亚视一部特别向天下为人父母者致敬的家庭伦理写实剧。通过剧中一对父母对子女相继误入歧途,所表现出的痛心、包容和宽恕,最后父亲罹患绝症,但眼见儿女觉悟前非,终于含笑而逝,表彰父母对子女如海的爱。亚视诚意为大家献上一部感人肺腑,赚人热泪的作品。

 长篇影评

 1 ) 保持真我,勿失本心

拉吉(左)和希亚姆(右)

男主角拉吉本身是一个很质朴的人,他虽然不懂得高大上的英语和上流社会的礼仪,但他懂得为人处世,与人同乐的道理,明明是月光集市的商业大佬却甘愿住在租房里,不是没有钱搬家,只是不想离开住在那里的邻居朋友。

他没有架子,可以在一群不熟的高端人士面前跟孩子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也可以和集市的邻居们一起参演舞台剧,借车给结婚的人。

老婆米塔虽然和他一样出身于公立学校,但她努力学习英语,了解上流社会的礼仪,想得到他们的认可,从而融入他们的圈子,希冀女儿皮娅以后能够成为人上人,这正是现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相比米塔的满腔热忱,略显淡定的拉吉并不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只是更希望她能够活得开开心心,自由自在。

莫夫(左)和皮娅(右)

为了妻子和孩子的未来,他做出了妥协,参加培训、熬夜排队、四处祈祷、找关系和试图贿赂,做了几乎能做的一切,受到顾问的点拨之后决定装穷混名额,但当看到为他的学费拿着生命碰瓷的贫民窟邻居希亚姆失去名额之后,他懊悔地说:

“是我们窃取了他儿子的学位”。

上流社会的高端人士摆着架子,戴着虚伪的面具,精神贫瘠。

贫穷家庭出身的校长表面上为了贫民而坚持25%的录取名额,内心深处其实早已忘记了穷苦的过去,只是享受着一手遮天的感觉,所谓贫民教育的口号做做样子,高昂的费用让他们知难而退,最后还是以自身的利益为大。

而生活上穷困潦倒的希亚姆一家,精神上却是富有的。

拉吉一家新到贫民窟遭人排挤,他站出来唾骂排挤的人恬不知耻。拉吉笨手笨脚工资被克扣完,希亚姆分享自己一半的工资给他,米塔得罪粮站的人,家里配给不足,希亚姆的老婆图尔茜也分了一半的配给给她,因为他们知道丈夫不能两手空空回家,知道饿着肚子度过漫漫长夜的滋味。

在保证自己生存的前提下,尽力地去帮助他人,待人真挚、诚恳,贫穷的人们反而迸发出了光芒。

当错失入学名额时,希亚姆只是偷偷地抹了抹眼泪,然后转过身来,向拉吉和米塔贺喜,和妻子凑足几张邹巴巴的钞票,邀请他们去吃他这一生都未曾吃过的昂贵食物庆祝。

在拉吉即将败露的时候,仍然善良的选择相信他,往好的地方想,直到女仆揭示了真相,万念俱灰的他来到学校,准备举报时,看到皮娅纯真善良的模样,却又软了心。

拉吉捐款翻新公立学校,那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捐完后,豪宅照样住,豪车还是照样开,只是账户上少了几个数字,但希亚姆为此却几乎付出了一切。

政客偷窃他们的食物,建筑师偷窃他们的土地,到最后还要偷窃他们受教育的权利,造成希亚姆一穷穷N代的悲剧。

他们不可能像那些富人一样,因为他们不懂得也不会去窃取别人的权利。

他们穷苦,但拥有的是远比起那些衣冠楚楚的人更为强大的力量

拉吉在听完希亚姆的肺腑之言之后,感到无地自容,才意识到自己所谓善意的捐款只是为了弥补莫夫,以求心安,尚未彻底悔悟,仍占用着属于贫困儿童的学位,是一种伪善。

只能上公立学校的孩子们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自己,不亚于高等学校的精彩表演却只因出身而得不到应有的喝彩,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他们只有一生,可他们有一百个梦想”

拉吉曾经认为贫民窟的儿童会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说粗话、偷窃、打架教坏他的女儿,但没想到的是,这些孩子教会了她如何保持真我,如何在没小饰品、小电视、小玩意等等的情况下保持开心,所谓高等教育教育出来的高端人士却反倒是正义凛然的做着下流的事,以说自己的母语为耻,偷窃着底层人的权利。

拉吉对这种沦为商品买卖的教育制度感到失望,他不想让皮娅靠着他偷窃而来的学位学习,也不想让她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成为那种曾经嘲讽她父母的人。

他为因择校问题而变得不择手段的自己感到羞愧

所以拉吉在最后勇敢的站了出来,对着在场的所有人,大声地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怒斥这畸形的教育制度,虽然除了妻子之外,没有人肯为他站起来鼓掌,但只要有着那些受到触动会在心里默默认同的和在背后支持的家人就好。

被制度化的人们习惯性地做着制度内的事情,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人只能跟着其中的大多数一样挤进高等学校,虽然可能会有着像拉吉那样的人会敢于站出来,但始终是会像那个试图鼓掌、站起来的女人和男人一样被身旁的那一只手劝下。

《起跑线》的结局既理想又现实无奈,但无疑是将本片的立意拔高了一大截。

有的时候,当你逆水行舟,与他人背道而驰,不是你错了,只是大部分人都迷失在了路上,即便改变不了他人的意志,被旁人所不理解,也请保持真我,勿失本心。

“虽千万人吾往矣。”

做你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当然

真·杠精除外

 2 ) 印度电影《起跑线》,精英教育高门槛,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关于财富,在国外有一种说法: 有钱人被称作 rich, 富人则被称为 wealthy。 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呢? 举个例子。NBA的那些球星都收入不菲,但是一旦退役,这些财富就会迅速消减。 而世界上那些长寿的家族企业,无论经历经济危机,还是世界战争都屹立不倒,财富代代传承。 有钱不一定是上层阶级,富人才是真正的掌握资源的那群人。 在电影《起跑线》里,我们能够更清楚的看到两者的区别。

印度电影《起跑线》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中产夫妇为了送孩子进贵族学校,想尽一切办法,不惜扮演贫民,最终拿到贫困生名额如愿以偿,却又让孩子退学的故事。 男主角拉吉是一家时尚品牌店的老板,坐拥豪车和豪宅,有一个美丽优雅的妻子,一个可爱的女儿,简直是成功人士的标配人生。 但他的女儿依然被拒之门外,为什么? 因为名校是有门槛的,而他不是真正的上层精英。 这些门槛,也直接说明了一个有钱人与真正的上层阶级的区别与差距。 那么,我们来看下,想进一所贵族学校究竟有几个门槛。

1、职业背景是你的第一身份。

虽然职业没有贵贱之分,但有门槛高低之分。 比如,国际知名大公司和金融机构在招聘时,非哈佛、耶鲁等顶级名校出身不取。 再比如,前不久的新闻爆出,某大企业非985,211高校的毕业生不要。 每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都是有很高的门槛的。 所以,他们的职业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证明。其背后所附带的价值也是可以量化和评估的。 人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职业背景轻易判断出他所属的阶层。 电影中,妻子米图带女儿去富人孩子所在的公园玩耍。结果,没有一个人愿意跟女儿玩。因为女儿说的语言是印地语。

印地语,是印度的本土语言,但官方语言却是英语。在印度有着一个不成文的社会规则,精英都是会英语的。平民因为教育机会缺失,所以多数不懂英语。 当然,小孩子的是非观很简单,他不一定明白这么做是为什么。但是大人就很直接了。 小男孩的母亲直接告诉她,不让孩子与她玩是因为她的父母只是一个店铺老板。言下之意,就是要跟她划清界限。 因为夫妇的职业背景,女儿申请的学校都被拒绝了。 负责人告诉他们,被拒是因为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 即使拉吉反驳说,自己的不是店铺而是时尚品牌。但是在上流人士来看,都是小买卖,没有看到多大的区别。 这是他的女儿无法入学贵族学校的最主要的原因。

2、教育背景是富人的身份标签。

正如很多美国总统、政客出身耶鲁、哈佛等顶尖学府,英国的贵族精英都出身贵族公学一样,教育背景的差异已经划开了阶层的界限。 真正的上流阶层接受的都是精英教育,这种精英教育的特点是,学术与人文并举。它们不仅仅重视学科水平的培养,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同时还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安排各种人文、艺术、运动、活动,着重锻炼学生的演讲、社交、处事等等多方面的能力。 所以,接受过精英教育的人,不仅在智识上远超普通人,他们的思维与格局也早已划清了与你我的界限。 在电影《起跑线》里,拉吉与妻子想把女儿送进德里的贵族学校,他们有钱,也有人脉关系,但是依然进不去。 在朋友联系下,他们找了一家培训机构帮助通过他们面试。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很自信,认为孩子很优秀学校没理由不收。机构负责人也不解释,直接找了一个小男孩演示。小男孩落落大方,用了好几种语言跟他们打招呼,把夫妻俩惊呆了。 差距一目了然。女儿的竞争对手早已领先他们不知多少。 这个机构负责人明确告诉他们,好学校面试都要看父母的学历。 因为学校认为,父母的教育背景不够好,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会好。 (这句话虽然残酷,但也是事实。举例说明:模拟面试时,负责人问“你的孩子不愿去上学你会怎么做?”拉吉的回答是,“如果你去上学,我就给你一根棒棒糖。” 负责人大惊,贿赂孩子是不对的。这就说明了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方法的优劣。) 她暗示,他们开始的太晚了。因为夫妻两人都是公立学校毕业,基本没什么希望了。 负责人进一步说,这不是孩子的错,竞争从怀孕就已经开始了。 确实,竞争早就从父母这一代就已经开始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其实是自欺欺人,因为他们一出生就已经输了。 除非孩子的竞争对手,是那些同是低层的孩子。 这也是拉吉夫妻的女儿不能进贵族学校的主要原因之一。

3、你的品味透露你的阶层。

位于中产阶层的人自以为是的臆想着上流社会的生活。但在真正的上流人士看来,却是一个笑话。 夫妻买了一套学区房,搬到一个上流社区。并在家里办了一个派对,邀请邻居参加。 衣香鬓影、往来嘉宾的优雅宴会上,忽然放起了一支动感的民族舞曲。 拉吉顿时手舞足蹈起来,所有人都带着鄙夷的笑看他,妻子生气的走出门外,拉下了电闸。 妻子因为丈夫丢脸大发脾气,拉吉却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因为见识有限,他不知道上流阶层的审美和品味,是脱离世俗气息,与低调优雅相伴的。 夫妻再一次丢脸,是机构负责人要求他们改造下自己的形象。 于是,夫妻两人一身大牌logo,走起路来,土豪的气场三米开外。 负责人看到两人后,顿时笑场了。 真正的上流阶层不爱炫富,炫富的都是暴发户。 负责人把他们推荐给了一个高级造型师。经过改造的两人,看起来就高级了许多。 培训机构对他们俩的第二大改造就是语言表达--谈吐。 夫妻俩的语言表达能力实在欠缺,申请表填的让人不知所云,没有说明白女儿的优点,听起来全是字词堆砌。 负责人没办法,只好推荐了一个作家帮忙写申请表,又教夫妻面试时的标准回答套路。 然而,这一切并非来自自身能力修养,所以夫妇俩在面试时漏洞百出,最终搞砸了面试。 所以说,有钱也买不了品味,因为高级的审美不是一天养成的。 只有长期浸润在上流阶层,随着见识的增长和沉淀才能形成。

4、制定规则的能力。

从航海时代开始,西班牙、英国、美国陆续掌握了世界上的话语权,拥有制定规则的能力,全世界的国家唯它们马首是瞻。 一般来说,制定规则者拥有财富、占有资源,遵守规则者努力做事、争抢资源。 电影里,家长们凌晨12点甚至更早就去排队报名,只为去争取有限的名额。但是,学校却给富人阶层留着内定名额。 作为规则的收益者,女校长更是直言不讳,只有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开放给富人阶层,她才能持续从中收益。 这也是她不接受低阶层贿赂的原因。并非她不爱财,只是她更看重长远的收益。 在电影的结尾,拉吉因为假扮穷人,为女儿赢得了以贫困生入学的名额。因为良心难安,他决定让女儿退学,并发表了一通演说。 他先是陈述了自己的经历反思己过,又痛批教育资源的既得受益者,把教育变成了一门生意,剥夺了穷人的受教育权利。 但是说实话,这个演讲并没有什么力度,也没有引起多少共鸣。自始至终,只有妻子为他鼓掌。 因为,在场的大家都知道,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只有规则制定者才有话语权。拉吉的演说,并不能影响规则,充其量只是小人物无力的泄愤。

这部电影原作是印地语,中文却译名很有意思,而且寓意深刻 : 教育这条起跑线,究竟是孩子的起跑线?还是家长的起跑线? 答案显而易见: 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啊!

很多人还在幻想着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殊不知孩子们的起跑线早已划好,甚至跑道都早已经各不相同。 事实就是这样,有时候不是你得不到某些东西,而是你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获得这些东西。 然而,这些残酷的事实,并不是让我们妥协放弃的理由,而应该是你我前进奋斗的动力。 不要太早说放弃,当你奋斗到足够的高度,当你掌握了话语权,你会顺理成章地看到那公平又美好的一面。 -END-

 3 )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起跑线》讲述的是一对父母拉吉和米塔为了不让女儿皮雅输在起跑线上,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把她送进名校的故事,而这所谓的名校,还仅仅是一所幼儿园而已。

《起跑线》的题材非常大胆,批判了印度的阶层固化与教育制度的问题。

阶级固化

首先是阶级固化的问题,让我让我想起了科幻小说《赡养人类》和《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中,通过讲述主角老刀穿越于贫、中、富三个空间的故事,侧面展现了三个阶级的面貌。

《起跑线》中,拉吉一家人同样是穿越于三个阶级。

印度人在这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社会上层、社会中层、社会底层。

印度社会的阶级固化问题非常严重,社会上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上层。

正如富太太所说:“我们送他们到德里的顶尖学校,那样他们长大后就能有所作为,构建他们的未来。”

社会中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中层。

正如顾问所说:“如果皮雅进不了顶尖的幼儿园,那她就进不了我国任何一家好大学,如果她的履历表上填的不是好大学,那她就不可能进跨国公司上班。”

社会底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底层。

正如邻居所说:“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门艺术,我经验丰富。我爸爸很穷,我爷爷很穷,我太爷爷很穷,反正就是我祖先都很穷,我来自贫困家族。”

为了融入社会上层,米塔铁了心要把女儿送进排名前五的学校,因为她觉得“不能让女儿接受我们接受的教育”,理由是“公立学校学不到东西”,说明人们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

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学校只收住在附近3公里的学生,于是拉吉立即豪掷千金买了学区房。

但是他们发现自己与社会上层完全是格格不入,说英语的富家子弟根本不和说印地语的皮雅玩耍。

因为,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阶级。

为了拿到招生表格,拉吉这样的普通人需要一大早就来排队,有的5点就来了,有的4点就来了,还有的凌晨12点就来了,而和学校有关系的社会上层就可以走后门。

这一系列现象都说明,拉吉一家和社会上层的差距不仅仅在于财富,而是宛如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当他们又试图融入社会底层的时候,同样面临了巨大的困难。

拉吉冒着坐牢的风险找到黄牛党,帮他伪造贫困证明。

为了应付学校的工作人员来调查,他们特意搬到了贫民窟,与下水道、垃圾、老鼠为伴。

由于拉吉的双手很柔嫩,一点不像穷人,邻居就带着拉吉挤公交去打工。

说夸张点,他要和450人一起挤公交车。

拉吉根本无法胜任工厂的体力活,而且一天只能上两次卫生间,上第三次就要罚款。

另一边,米塔打水要被欺负,买米要讨好工作人员。

事实证明,他们学不会做富人,也学不会做穷人。

事实证明,印度的社会底层、社会中层、社会上层这三个阶级之间的差距是无比之大,而且不仅仅是贫富差距,还包括社交、地位、权利、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

改变阶级的途径是什么?

不是像拉吉这样强行融入社会上层或社会底层,而是教育。

然而,教育制度又有太多问题了。

教育制度

一、出身论

电影中,好学校尽可能地只收社会上层,不去好学校读书就很难成社会上层,但不成为社会上层又很难被好学校录取……这完全就是个怪圈和悖论。

二、校长把招生当成生意

校长宁可录取有钱人的孩子,也不录取贫困生,哪怕前者是作弊才通过的。

校长的理由是:如果我把这个学位给一个贫困孩子,那我怎么从中受益?

三、乱收费

虽然德里文法学校对贫困生免取学费,但强制要求缴纳24000用于课外活动。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贫困生知难而退,从而变相地录取更多的富家子弟。

四、招生门槛太高

皮雅要学习数学、游泳、英语、礼仪、艺术、音乐等众多课程,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没了。

这些课程难道不应该上学后才教的吗,怎么变成了入学测试?

五、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

除了对学生考试之外,学校还会对家长面试。

为此,拉吉和米塔请了一个顾问来帮助自己。

拉吉和米塔也要接受培训,要为女儿写全英文的入学申请表,要参加学校的面试,还要打扮成上流人物的样子……

这到底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

当皮雅落选后,问题不是出在皮雅身上,竟然是出在拉吉和米塔身上。

顾问表示:“你们的孩子没问题,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学校认为,如果孩子的父母没受过良好教育,那他们就不会过多关注他们的孩子的教育。”

事实证明,这不是在招学生,这是在招家长啊。

总结

《起跑线》是一部探讨教育制度的佳作,很有深度,尽管剧情有点套路,但是瑕不掩瑜。

皮雅挤掉了邻居儿子的名额、邻居识破拉吉装穷、拉吉幡然醒悟等一系列剧情都过于巧合。

虽然满满都是套路,但台词还是非常感人肺腑,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邻居的台词:“我们的孩子得到教育的机会没了,你们把那机会给偷走了,为什么?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孩子受教育了,他们会说英文了,那就没人伺候你们了,是吧?你不是同情我的孩子吗?你为什么剥夺了他的权利?现在你却在做慈善,我们不想被施舍,我想要我孩子的权利,他的权利被你夺走了,给了你女儿。”

拉吉在开学典礼上当众展开的演讲也很具有感染力,批判了人们的思想,批判了校长、学校、教育制度。

美中不足在于电影的人物形象有点脸谱化。

上流人士是虚伪的,人们听了拉吉的演讲无动于衷,即便有所触动也选择沉默;而贫民窟的穷人是热心肠的,邻居为帮助拉吉凑钱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这样的人设未免显得太刻意和有偏见。

但如果电影中的社会高层有好人和坏人,社会底层也有好人和坏人,冲突和矛盾又不够深刻了,电影很难做到各方面完美。

除此之外,结局也存在争议。

故事的最后,拉吉离开这里,决定把女儿送进公立学校。

这样的结局有点政治正确的意味,不过这里所说的“政治正确”并不是贬义词。

不少网友表示《起跑线》最后十分钟烂尾了,我个人的理解是,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好学校,好学校已经不亚于五星级酒店,有空调教室、欧式食堂和恒温泳池,而公立学校的资源和设施变得越来越差,这样下去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只会更加严重。

而解决办法就是更多的人愿意去公立学校,愿意对公立学校投入更多的资源。

拉吉送女儿去公立学校,是想起一个表率作用,他希望也有人愿意跟着他这么做。

这就好比挤公交车,人人都觉得排队就吃亏了,但要想让人们变得有素质,总要有第一个人排队,才有第二个、第三个人愿意排队。

如果人人都只想着自己,那么人们的素质永远不会提升。

上学也是如此,正因为电影中人人都想读好学校,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读公立学校就吃亏了,所以拉吉愿意做第一个人。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高考。

和印度相比,我们想进入国内的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的。

先进国家的素质教育可能并不适用于我们,否则,说不定就会像电影那样产生严重的阶层固化和恶性循环。虽然备战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孩子提供了凭借实力打败富家子弟机会。

也许,我们该庆幸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没有电影中那么可怕吧。

但我仍然想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拍出这样一部探讨教育的电影?

 4 ) 缩手缩脚的尝试造就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作品

两分姑且给美丽的女演员。所谓的印度“新电影”,急切地想要展现出一点变革和新的思考,但是这样的痕迹实在太重了,在一些台词里几乎是说教式地列举。情节上编剧仿佛是设计了一个非常剧烈的道德矛盾,却没有能力将它圆回来,情节漏洞太多,导致故事看起来透着荒谬感。末尾例行煽情,但是即使是一部印度电影,末尾煽情也煽错了地方,对着一群来看孩子表演的、通过正常方式进入学校的社会高层忏悔自己的过错,批评如同自己一样骗取名额的人,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在争取谁的同理心,慷谁的慨?电影展现了印度的阶级固化,也仅仅止于展示。挖掘思想时,似乎总不敢下全力,只是探测出一个大致的,为人所接受的范围。难以苟同男主让女儿为自己的错误负责的行为,用恶俗一点的话说,他最后的一番演讲只是展示求生欲而已。为了让自己良心过得去,莫名其妙地拉来了公办学校的贫困生,拿他们当枪使为自己开脱,说着只有自己和妻子明白的话,说“虽然他们偷东西云云但是他们同样闪耀”,这难道不比他在宴会上跳舞更滑稽吗?阶级固化,是的。教育系统极差,是的。这就足以让它成为神片了吗?

 5 ) 去好学校真的那么重要吗?

这就要就事论事了,在我国,还算重要,在印度,非常重要

印度电影在这方面是很有意思,也是令人惊喜的。他们总是把相对现实、甚至比较沉重的题材拍得很有趣。

以前的咱不太了解,就说从《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教育问题开始,期间《我的神啊》的宗教问题,《脑残粉》中的偶像过度崇拜问题,再到前不久《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印巴问题,更不要说阿米尔·汗近期两部关注女权的电影了。这些作品要么是喜剧片、要么是带有相关的幽默色彩,但故事所反映的主题,却是极为现实的。

在幽默诙谐的格调中,会更加生动的明确故事主题和内涵,也会让观众在笑过之后,对故事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说白了,这就是不说教,跟我们的讽刺相声一样,生动形象的抨击丑恶、“藿香正气”。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言归正传,这部《起跑线》也是如此,而且这是一部纯正的喜剧片。比起之前女权、宗教、印巴等印度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作品,本片将目光投向了教育,电影中呈现的现实问题,中国观众和印度人民还是能产生共鸣的。

孩子入学、学区房、受教育水平、公立和私立学校,甚至还有圈子文化,电影中呈现的内容,我们是很熟悉的,也是很关注的,尤其是家长们。相信中国观众对《起跑线》的代入感是很强的。

那么除了这些感同身受的地方,该片所描写的内容,对于印度电影和印度现状来说,还是很有代表性的。比起《神秘巨星》的中产阶级,《摔跤吧!爸爸》中的乡村旧习俗,这次告诉你印度富人与穷人是什么样。


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去最好的学校?

只要家里有钱,当个富二代也没什么不好。但这是中国,印度可不是这样。这里我们不妨结合《神秘巨星》就能找到答案。

《神秘巨星》主要反映了男权和家暴问题,在印度男尊女卑是很严重的,但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电影中的父亲,也是印度中产阶级的家庭的典型,一方面有着传统的男权思维,非常强势;另一方面,他还希望女儿接受教育,这是新思想, 女儿成绩不好,把他气成那样,把女儿吉他弦全部给挑了。因为他也明白,女子在印度社会中如果没有接受好的教育的话,女儿未来也够呛。

记得电影中的台词就是“让女儿好好学习是为了嫁得好。”

这就是《起跑线》中这对夫妇为什么绞尽脑汁让孩子去贵族学校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孩子是女儿,为女儿的将来,他们必须这样做。

PS,关于《神秘巨星》的文章,请参考俺的旧文→五大关键词解读!男权与罩袍:女性权利的反击


中产阶级暴发户

主人公夫妇是一对暴发户,相当于我们的土豪,在他们暴富之前,电影中明确表示他们来自于“月光集市”。这个地方大家应该相对比较熟悉,早已成了印度景点之一。

月光集市位于旧德里的核心区域,是最古老繁华的市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说因月光倒映在水渠中而得名。作为印度最忙碌的市场之一,商品种类十分丰富,食品、服饰、电子产品等应有尽有,但缺点就是非常混乱,曾经有一部电影叫做《月光集市到中国》,想必大家还有印象。

所以,这个信息也就决定了电影的所展示的阶层,并不像《摔跤吧!爸爸》那样,发生在传统“种姓制度”影响深远的村落,而是思想相对开明的大城市。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动机,因为他们是从代表相对中产甚至底层的“月光集市”而来的,更能感受到在印度这个国家,孩子尤其是女儿,如果不能接受好的教育,将会面临怎样境遇。

所以这也是该片为什么开场要展示土豪夫妇年轻时候的场景。他们是从底层走出的暴发户。

这个观点,与他们装扮成穷人之后,遇到的“穷三代”大叔一家的观点是一样的,电影后半段在诙谐幽默的笔锋下,也描述了穷人家庭为什么拼了命想让孩子去贵族学校,那条件实在太苦逼了。就像大叔说的那样,关于“穷”是一门艺术,我很有经验。相比之下,大叔比“装穷”的土豪夫妇更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走出这里。

但话又说回来,接受好的教育就能够出人头地吗?既然主角夫妇已经很很有钱了,但为什么还是进不了名牌学校呢?

这里就需要联系印度社会本身的现状了。

PS,关于《摔跤吧!爸爸》的文章,请参考俺的旧文→印度为什么会歧视女性?


贵族学校

首先,我们中国与印度不同,我们有高考,只要努力学习,就能考上不错的大学,大学毕业之后,虽然不管分配,但名牌大学、211、985的就业面还是很广泛的。只是我们也有着地域之分,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不同,不同学区的学校录取率不同等等,也是我们这里存在的问题

印度跟我们还是不一样

首先,土豪夫妇拼了命想要去的学校叫做“贵族学校”,这是英联邦国家的特征之一,如今在英国贵族学校的特权,要比一般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高不少,接受的教育往往决定了未来的方向和圈子。而且就算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想要去贵族也并不容易,这跟有钱没钱没太大关系

比如威斯敏斯特中学、七橡树中学,这里的牛津剑桥的录取率常年在50%以上,并不是人人都能去,这要考虑到圈子,父亲来自哪个阶层。我曾经看过一则街拍,就是英国市民各种吐槽贵族学校,称其将公民分成了三六九等(其实这种现象,我国也有。学区房就是这样来的)。

而印度作为曾经英国的殖民地,在这方面是继承了英国的特色,电影前半段,土豪夫妇接受如审问一般的考核,就是为了在调查父母的阶层。而且印度更加严重的是,他们的“阶层”传统

这里我们抛开“种姓制度”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电影明明就是在讽刺种姓制度),单单说电影中表现的“阶层”。


精英阶层

在电影的前半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富人区中的家庭,代表着精英文化,他们是贵族学校的招生目标。但有意思的是,这帮精英阶层,竟然瞧不起本土语言,他们以说英语为荣。

这个问题源自哪里其实很明显,就是因为当年印度被英国那么长时间所造成的。虽然这里有着“接受西方先进思想,改变印度落后的种姓制度”这样的优势内核在里面,但殖民文化却代表精英文化,这是《起跑线》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说英语、平时要表现出来的“涵养”、甚至穿着打扮,一点也不能“印度”,在这方面,土豪夫妇闹了好几次笑话,非常有趣。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家庭聚会,父亲带着孩子又唱又跳,完成印度电影常见的“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的桥段,反倒被在场的精英家庭所鄙视。因为他们放的是印度地域色彩的歌,跳的是印度舞。

这与有钱没钱关系不大,而是出身、文化和习俗决定的。

就算在中国,管他去什么学校,只要有钱就行,将来都差不多,我们这里也有精英和土豪之分,但绝对不像印度这个如此差异化的鲜明

因为在印度,精英阶层都是有钱人,但有钱人并不一定是精英甚至连语言和习俗都不同。片中土豪夫妇各种“霸王硬上弓”,装作自己是精英

所以这里就是该片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讽刺人种论,其实就是“种姓制度”,也讽刺了精英文化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也是土豪夫妇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去贵族学校,因为女儿去了贵族学校,就能进入精英阶层,接受西方思想,而不受到印度传统陋习男尊女卑的影响。

而且,这也是穷大叔为了孩子敢去街上碰瓷的原因,因为只要进入了贵族学校,不但意味着可以走出穷乡僻壤,也代表着孩子能够接受精英教育。

一边拒绝接受这样的文化,另一边却绞尽脑汁进入这个阶层,这才是全片最讽刺的地方。

所以,《起跑线》虽然关注了教育问题,我们也有很强的代入感。但终究与我们所面对的教育问题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结尾,伊尔凡·可汗一段慷慨陈词和最后所为(有钱人的孩子去了公立学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更像是一种“粉饰”,因为这是励志电影的唯一解决方式,只能是这样的结局,否则本片就不是励志电影,而是现实电影了。最起码,老爸慷慨陈词之后,除了自己的老婆叫好之外,台下还有一位代表着精英阶层的妹子鼓掌了。

更何况,电影是真的有趣,歌也好听!片尾曲大赞,名字叫做《Ek Jindar》


教育方式问题

然而,在有趣的故事和反应教育问题的背后,还是有个对孩子教育方式的内涵反映。

电影中夫妇带着孩子游走上流社会,又假扮穷人博得指标,这对孩子来说,可是耳濡目染的。联系起我们的典故“孟母三迁”的故事,只不过本片是“反向”的。

本片实际上是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来描述一个教育方面的现实问题:是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更重要,还是言传身教让他们成为一个好人更重要呢?

其实本片不单单反映了一个教育现状的问题,其背后的意义超越电影本身择校、教育的范畴,那就是对孩子的人格教育,输在起跑线并不可怕,反而到了终点却丢失了节操,这样更可悲,不是吗?


首发于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6 ) “我们穷人啊 只能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了”

看完这个电影的时候是下午的四点钟,我躺在学校寝室的床上,仔细想了一下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到研究生的这一路。

现在的这个教育体制对穷人是很残酷的,但其实任何体制对穷人都挺残酷的。

学校里的贫困生都是拿着iPhone手机,一个月零花钱好几千的人,真正的贫困生,那些家里面连厕所都没有的人却没有拿到那笔补助。

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农村读的,一直到高中考进了一个贵族学校,这才知道原来人和人是有贫富差距的。

就像影片里说的,英语不仅仅是语言,也是一个阶级。

在中国也是这样的,学校不仅仅只是一个接受教育的地方,更是一个阶级。

所以大家都想往上爬,爬上去了之后顺便还希望可以忘记那个底层的自己,还会有一点小毛病,瞧不起那些底层的人,伪装一下自己天生就是这么好命的人。

正是因为自己知道这个向上爬的过程有多艰辛,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再向上爬,不想让孩子自己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和人单纯的竞争,所以要给她最好的,要让她能赢。

在父母的认知里,我为我孩子做的都是没有错的,我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孩子,当电影里男主被发现是在欺骗获得学位之后的解释也是“我真的只是为了我孩子。”

还有父母在孩子杀了人之后帮他清理现场的。为了孩子,父母连基本的道德都可以不要的。

所以这个世界多恐怖,最盲目的不是爱情,是血缘。

影片里比较让我动容的是,邻居为了米雅的孩子跳到车前,为了凑米雅的学费,好让她入学。

因为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很少会发生,但依旧动容。

后来邻居说“她也是我的小孩,她在这里上学很好。”

在利益面前,衡量了一下道德和感情,有人选择了利益,选择利益的人盗窃了别人的权利。而那些放弃利益的人还在苦苦争取自己的权利。

 7 ) 比《摔跤吧爸爸》更扎心,这部电影捅破了中产阶级的择校焦虑


继《摔跤吧爸爸》之后,印度电影又出神作——豆瓣评分高达8.2的教育电影《起跑线》: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讲的是家教的真谛,《起跑线》则道破了择校的焦虑:围绕一个白手起家的三口之家,如何不惜一切代价,买学区房、找关系、走后门、甚至“偷走”贫民窟小孩的上学名额……只为让女儿进入顶级名校。

这是一部喜剧,但观看过程中,我却笑不出来,大概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故事虽然发生在印度,中国的观众却极有代入感,只能说,择校焦虑,已然成为今天所有阶级共有的一种“时代病”。

择校焦虑是一种时代病
 
“德里最大的比赛开始了!我说的不是什么马拉松,我说的是学校和幼儿园的招生!”电影借一个电视新闻播报员的口,点明了背景。
 
在焦虑的大环境影响下,影片的主人公——拉吉一家,自然也陷入了焦虑。这对开服装店的夫妻,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成功跻身中产阶级。生下女儿皮雅后,一家人更是寄予厚望,希望把女儿送进上层社会。

但美满和睦的家庭生活,在女儿上幼儿园的当口,急转直下,一家人牟足了劲儿,妈妈米图开始把一句话挂在了嘴边:

“不能进入好的学校,就没有好的工作,女儿的朋友就会超越她,她会孤单,会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就会自弃,就有可能开始吸毒……”
 
为送女儿进最好的学校而奋斗——米图野心勃勃,把权威杂志的学校排名当作圣经,锁定了最优秀的5所私立学校——有的学校装备豪华,堪比五星级酒店,有的学校历史悠久,教出无数商业大亨与政治家……父母怎能不动心?


但这些私校,都只收3公里以内的居民。前阵子国内热议“800万学区房”,印度父母——拉吉米图买的学区别墅,可不止这个数。


 但搬进学区房后,“择校战争”才刚刚开始!
 
首先,要拿到入学申请表格——天还没亮,拉吉就去排队,本以为自己来得够早了,才发现有一哥们儿凌晨12点就来了,带上了干粮和被子,直接睡着等……米图给拉吉打电话时,拉吉前面还有253个人,后面的人陆续有来……


另一边厢,米图请孩子也在私校就读的老朋友帮忙写推荐信,但校长太严格,又行不通,只能求助培训机构的金牌顾问,从里到外,完全改造。

刚到顾问这里,夫妻俩超级自信,让女儿皮雅用英文背诗歌……没想到,皮雅比起机构里的孩子,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别人家小孩不仅知道恐龙生活的习性和种类,还通晓三国语言……

顾问也大力渲染:“天哪!你的孩子已经全面落后了,要赶紧补上!你们来得太晚了,要在怀孕的时候,妊娠的早期,就开始准备了。”


被彻底刺激后,夫妻俩同意了顾问给孩子设计的“超级课程”—— 10点数学课;12点游泳课;下午2点英语课;4点礼仪课;6点艺术课和音乐课……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但更可怕的是,接下来要对父母进行“整容修葺”——
 
首先是填申请表,英语不好、言辞保守,得找作家帮忙润色。
 
其次是衣着打扮,本以为是要把名牌都“挂”在身上,结果被顾问吐槽:“真正有钱的人,往往不炫耀。”随后找来了形象顾问重新设计。
 

最后是模拟面试——“如果孩子不上学,你怎么办?”“你怎么给孩子谈论贫穷?”看似开放的问题,其实都有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必须一字不漏地背下来,才能过关: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夫妻俩还跑去求神拜佛,什么仪式都搞了一遍……
 
遗憾的是,皮雅面试了4所学校,都没有被录取。


讽刺的是,不是女儿不行,而是父母不行。

顾问解释说:“学校根本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因为学校会默认——没接受过好教育的父母,不可能关注孩子的教育。


眼看着走投无路,夫妻俩开始不择手段。

拉吉琢磨着,不如用钱买通校长?但刚到门口,就看到有人提着一袋钞票,被驱逐出来:


不如找关系批条子吧?可是校长曾经当面把政府官员的推荐信撕碎……


寻常路数不行,只能冒大险了。原来,政府为了保证贫困孩子受教育权,私立学校有25%的名额留给贫困孩子。拉吉灵机一动:装富不成,可以装穷!
 
于是,他先是花钱,搞到了各种证明贫困的表格,为了应对家访,一家人又离开豪宅,借住在贫民区整整一个月,秒变街头抢配给的苦工……


中产父母的育儿焦虑
到底从何而来?
 
择校的主角本是孩子,但在电影中,却变成了家长的战争,忙前忙后的是男主角拉吉,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女主角米图。
 
她是全片最焦虑的人。虽然名叫米图,为了让自己洋气一点,她坚持让丈夫称自己为“米塔”,她还有一句口头禅,用来质问英语蹩脚的拉吉:“你知道这个词的英文怎么拼吗?”
 
在她看来,“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成为这个阶级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名校读书!我们不能让孩子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了!”


也难怪,米图从小就是资优生,虽然就读于公立学校,但英语特别好,家庭教育特别开明,在风气如此保守的印度,母亲也允许她穿大露背的裙子……长得也是貌美如花,随便走在路上,都吸引不少人回头。

后来,她的人生也一路开挂,嫁给了人品好、疼爱她,还能赚钱的丈夫,物质生活充裕了,当然要把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一定要让皮雅进入上层社会!

作为自己,她有“天之娇女”的傲气,作为母亲,她有“女儿必须比我更好”的期许,作为一个社会人,她更是受到了周围人的影响。
 
刚到学区房时搞派对,表面上看,一团和气、宾客皆欢,拉吉开心地和女儿载歌载舞,却换来其他上流人士心照不宣的嘲讽。面对这些差异,米图“恨铁不成钢”,甚至觉得非常羞辱——于是拉掉了电闸、关掉了音乐,好让拉吉和女儿不再出糗。
 
当孩子因为说印地语在游乐场被小伙伴嫌弃时,米图口头上为女儿打抱不平,心里却狠狠地较劲:我必须让女儿上那种只能讲英文的私立学校!


这时候,她的教育出发点,已经从“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悄然变成“希望我有一个好孩子”。少女时期,她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但现在,她唯他人的眼光为重,当丈夫提醒她应该根据女儿的情况选学校时,她义正严辞地回答:“难道你比杂志排名更懂教育吗?”
 
她杀红了眼。为了让女儿应付私校对“贫困生”的家访,她推动全家搬到了贫民窟,把谎言进行到底。平时极其爱打扮、爱干净的她,开始睡在地上、半夜起来打老鼠,与各种带有传染病的蚊子斗争、还跟一群市井之徒抢粮食配给……


可以说,为了女儿的择校,米图完全豁出去了,什么阶级观念、什么生活条件,在女儿的教育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但她真的是为了女儿吗?

最好的教育是三位一体
 
反观丈夫拉吉,他是全片唯一一个自始至终都在思考教育本质的人,在这场择校的战役中,他也率先走出了焦虑。
 
一开始,他也愿意放下生意和财产,直接假扮成穷人,应付学校的家访。但在贫民窟生活期间,他们意外邂逅了希亚姆——贫民窟里善良的一家,这一契机,促使其教育观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当家里没水、米图求助无门时,希亚姆主动拿出两大桶水,还把冷漠的邻居斥责了一番:
 

当不会干活的拉吉在工厂打工,因为犯错工资都被扣光的时候,希亚姆把自己的一半工资分给了拉吉:
 

当米图因得罪政府工作人员而无法拿到大米的配给时,希亚姆的妻子又把自己的一半粮食分给了她:
 

凭着“拙劣的表演”,拉吉一家终于骗到了第二次来家访的老师。

而当老师说,拉吉的女儿皮雅很有可能入学时,希亚姆不顾自己的生死就去马路上“碰瓷”,仅仅是为了拿到钱,让皮雅顺利入学……


最后,两家人一起参加抽签,却只有皮雅拿到了学位。此时,影片的冲突达到了最强,也把拉吉逼到了一个“临界点”。

 

他发现,原来自己费尽心思把女儿送过去的学校,却藏着很多灰色地带,校长根本不像外界讲的那么正直仁慈,而是把学校当成生意。


而另一边厢,他极力希望女儿皮雅摆脱的底层——却恰恰教会了孩子如何真诚地交友、如何心存善良地帮助他人并永远保持乐观。

这种啼笑皆非的矛盾,让拉吉重新反思:我那么在乎名校,到底是为了什么?
 
自此,拉吉看清了,他眼中所谓的“精英学校”,完全不重视孩子的的品格教养……这样子的教育,也许能让孩子收获很多财富,也许能让孩子出人头地,但绝对无法培养出完整的人格,反而有可能成为曾在耶鲁执教Deresiewicz教授笔下的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聪明勤奋,似乎时刻都斗志昂扬、精力充沛,但又总是感到焦虑、压抑和茫然,缺乏好奇心和理想,他们只是在人云亦云的价值观裹挟之下,盲目而又顺从地向着一个方向前进:华尔街上的金融或咨询公司……”
 
最重要的是,拉吉也明白了,自己的“盗窃”行为,与他所不齿的教育交易,其实是一样的,这样子的他,无法为孩子做出榜样,更没有信心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他幡然醒悟,做出了一个艰难选择——放弃学位,让孩子去上一所能收获优秀品质的公立学校。

这正兑现了他的诺言:“如果你不是一个好人,那你就不会是一个好爸爸或好老公”。


片中关于教育的不公、择校的思考等,细节比比皆是,值得大家品味。跳出来看,导演其实是想借这个家庭的心路历程,告诉我们最简单却最容易被忽略的道理——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位一体。
 
其一,择校时,排名只是一个参考,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学校关注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能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其二,不管选择怎样的学校,家长都有一个逃不掉的终极任务,那就是身体力行,在德行上给孩子树一个榜样,就像拉吉一样,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敢与善良;
 
其三,我们为孩子选择的圈子,不应简单粗暴地以阶级作为区分,正如影片中的希亚姆一家,其可贵的品质足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最后,想再夸一下这部片子的译名——“起跑线”,我非常喜欢。这不仅点明了富人与穷人之间截然不同的起跑线,更告诉我们,如果孩子的人生有起跑线,为人父母的我们,才是最重要的那一条。

*注:此部电影可在“电影首发站”搜索到相关资源。

 短评

已经不想再问为什么我国拍不出来这样的片子了。

7分钟前
  • Foley
  • 力荐

也许全世界都一样,电影是拍给有消费能力的阶级看的,所以多是中产阶级拍自己的焦虑、分裂、爱憎,给多数中产阶级看,至于脏乱差的穷人、底层生活,大家都不关心,他们能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两个世界基本不交集,就像豆瓣的人觉得这里是精神角落,快手的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像他们一样活着。

10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起跑线》。无论是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男权社会,政治争端还是民族自信,印度电影都将其通通批判了个遍。一个好的艺术工作者应该具备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深度,还有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

14分钟前
  • 渐远丶
  • 推荐

“贫穷...无法那么容易被理解的”。手法技巧和立意都谈不上有多高级,但是看到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装贫困户那段经历实在太深省了,竟然还有同样的碰瓷手段。还是感觉阶层固化都一个样,穷人光是为了生存就筋疲力尽了,印度的阶层差异不比中国的低。同样的题材,改头换面一下在国内上映毫无违和感。 8.0

15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不喜欢价值观和结局,不论是进贵族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其实是父母在把孩子当成玩物而已。就算你进行游说进行说教,改变的也只有剧中人且只有主人公。生活里还是往好学校挤,而且公立学校和穷人也不见得会有这么人情味。

20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最讽刺的有两个点,一是拉吉跟校长举报自己后满以为自己会受到惩罚,结果校长轻描淡写地说出实情。二是拉吉慷慨激昂地演讲完,有家长想鼓掌又放弃。很讽刺,但又很现实。喜欢每次印度电影探讨的深度以及用喜剧包裹的形式,挺有启发

25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就毀在了最後的十分鐘那個正能量演講裡面了 簡直就是你朝教育的範本記錄 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教育的套路式呈現 片子是很套路 但在懂得套路玩得溜以後 就是改變的開始了 別說韓國能拍你不能拍了 現在印度也能拍了 請問你們在拍啥

29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跟中国很相似啊,好看。不过这名字译过来是起跑线吗

34分钟前
  • Vivian
  • 推荐

题材很大胆,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与阶层固化。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而在我国要读国内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虽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生提供了凭实力打败富二代的机会。

3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这就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句台词特别赞:我们身为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40分钟前
  • Shirleysays
  • 力荐

非常套路,但是在同样把教育当成生意做的你囶,是不是应该多点这样的电影呢?另外,可汗哥才是三国第一帅

44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戏谑讽刺,完全西化的一部新印度片。题材敏感,用一种幽默的呈现方式去让人们易于思考不公的等级制度。剧本虽像流水账,但道理娓娓而来。制作很成熟。

48分钟前
  • wang_15th
  • 推荐

中国电影和中国足球差不多,以前一直在追欧美,后来改追日韩,后来改追港台,后来和东南亚一较高下,现在追印度。真是好,我们一直在追赶

50分钟前
  • 今夜
  • 推荐

虽然结尾有些鸡汤,不过只是这几句台词:“我们都会了英语,谁来伺候你们”“政客媒体警察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啊”“贫穷没有那么容易学”就甩你国某些假借批判之名行误导之实的片子几条街了。

55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其实中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就算了,拿出把这部拎去学校轮番播放的勇气就好了

59分钟前
  • 苔丝苔
  • 力荐

8.0/10 分。如果能停在女校长的那句 “如果我把这个学位交给一个贫困生,那我们怎么盈利了。。。” ,就能打满分了。。。

60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父亲走上舞台开始夸夸其谈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无比崇高。披附着正义的荣光,试图把从穷人那里剥夺来的名校资格物归原主。从头至尾,没一个人问过女儿的感受。孩子上名校满足他们融入上层圈子的虚荣,转公立又慰藉他们对良心的拷问。文法学院的校长才是最清醒的人:认清现实,别做自我感动的道德圣人。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较差

他们体验了贫穷,其实只是拮据,却没有了解贫穷;他们一直在强调对小孩的教育,和小孩的互动戏份却寥寥无几;他们夹在富有富出路穷有穷方法中间被现实制度和环境抛弃,却没有反思自身的群体(无论是描述的铺垫还是讨论性的出路)。全片就在流水账简单笑料中进行,触碰了教育话题,却方方面面的不深刻。

1小时前
  • Morning
  • 还行

3.5。这就是上周网上流传的【家长委员会竞争】的电影体现啊,放印度,放我国,这电影都适用。不过,为毛要看点本土现状,我们老得通过印度片,韩国片,美国片来看呐,无解。

1小时前
  • 陈哈
  • 推荐

今年遇到的冷门惊喜,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但我实在是太喜欢了。男女主演技都很棒,内容感觉可以和天才枪手对照着看,但从对教育体系的讽刺来说,比当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现实得多也好玩得多。顺便怪不得说看了这么多印度片竟然对女主没印象原来是巴基斯坦的。

1小时前
  • 愚乐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