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人生DVD版

大陆剧大陆2013

主演:何润东,李沁,阚清子,张勋杰,杨雨婷,杨明娜,尹昭德,张衣,周晓涵,缪俊杰,刘文治,张子枫

导演:柯翰辰

 剧照

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1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2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3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4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5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6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13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14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15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16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17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18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19璀璨人生DVD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18:01

详细剧情

  余非(李沁 饰)自幼生活在单亲家庭,她积极向上,善良且乐观,沒有通常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那种偏执,母亲余玥(杨雨婷 饰)郁郁寡欢,为人冷淡,伹这并沒有使余非心中留下阴影,她始终一如继往地照顾母亲。生在富豪之家,娇生惯养的叶琳(阚清子 饰)自小被父母捧在掌心,爱使小性子。身份的悬殊并没有阻碍她与余非成为无话不谈的闺蜜。长大成人后,女孩的心思多了起来,特别是当叶琳发现自已钟爱的章赫凡(何润东 饰)心思在余非身上,心中涌起嫉妒之火。为报复昔日姐妹,她跟对余非始乱终弃的老公夏宇扬(张勋杰 饰),狼狈为奸,无所不用其极。就在这时,一个爆炸性新闻弄懵了她俩,原来她们是从出生就被掉包,同父异母的亲姐妹......

 长篇影评

 1 ) 关于《灿烂人生》的看点汇总

柔之胜刚,欲速不达, 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此片的主线。 佐珍隐喻这个世界的问题, 马迪奥和尼古拉尝试以自以为正确的方式去解决, 两人在车站的诀别, 意味着两种人生的展开。 答案在最终, 时间为友,享受过程,原则性不强的尼古拉找到了正确答案。 尼古拉让佐珍每日浇水的片段,令人动容, 背后是面对冷酷现实不急不躁,从容冷静的心态, 这是导演认为走向灿烂人生应有的心态。

----------------------------------

尼古拉和妻子朱莉安是辅线, 不带隐喻的方式阐述两人改变世界的方式, 与主线不同的是, 此辅线重在阐述人生的认知方式, 学生时期与朱莉安一起沉溺于学潮的尼古拉, 从错误的认知中走出来, 尼古拉嘲讽着带女儿从乌烟瘴气的左派会议中走过的场景, 隐喻着他与之前认知的决裂, 走向科学理性的怀抱, 这是导演认为人生应有的理性认知。

-----------------------------------

片中提倡的友善与包容也是对人生认知的极重要的一点, 认为爱是链接灿烂人生重要因素。 两人的母亲每周坚持探望马里奥瘫痪的好友, 是导演关于爱的的隐喻。 爱的重要性在于与残缺的链接,对坏的包容,让社会不至于断裂。 然而,善恶分明,原则性过强的马里奥, 因此错失了爱的链接, 马里奥跳楼前, 与女朋友未能接通的电话, 隐喻着爱的最终断裂。 -----------------------------------

片中一些小的片段也展现出导演对人生的看法, 尼古拉的朋友从失业困境中艰难走出, 暗示了我们面对挫折应有的态度。 尼古拉的另一位朋友,后来的妹夫, 面对暗杀威胁选择留在国内的态度, 暗示了我们面对困难恐惧是应有的坚强和执着。

----------------------------------

尼古拉以看似慢,看似无原则、 但充满理性科学、充满爱的方式, 好似龟兔赛跑,改变了世界很多很多, 改变了心理学认知, 改变了法律, 治愈了佐珍, 用爱从新与朱莉安建立链接,

但,这就是灿烂人生的吗? 终极的疑问在于, 尼古拉永远无法改变马里奥, 或许,复杂与多样才是人生真正的灿烂之处吧。

-------------------------------

第一次看长达6小时的电影, 娓娓道来, 感悟颇多, 这部电影展现了 有着千年传承的民族, 理应有的文化深度。

 2 ) 转:马迪奥之死及对灿烂人生的误解

作者:上官本寂

 灿烂人生不是一部阳光片。我理解,它的中心思想是要讲述一个人的挫败。也不是什么评,瞎掰呗。
  
  ——是为题记。
  
  作为典型的英语文盲患者,我不太懂THE BEST OF YOUTH为什么要被翻译成灿烂人生。奇怪的是,看完电影之后,竟然觉得这样翻译太TM贴切了,真正做到了信达雅的至高境界。类似的感受我就不表达了。张女士爱玲说过,华袍下的虱子理论算是中文注解,聊表不可说的模糊意境。
  
  犹如所有种类的偷情,挣扎来挣扎去,最终必定要转变为立场问题。灿烂人生篇幅庞大,具有天然的侵略性,这让视角的选择成了难事。立场不解决,一切感叹就没法立脚。在好长时间里,由于自个的立场混乱,导致增强对电影的恐惧。我只有目瞪口呆、掩口无言。此时障碍已清除。
  
  选定一个立场,就代表着即刻放下其他的阐释可能。电影可以创造无量数的视窗,而我们只能选择一个,这是观众与生俱来的悲哀。若要服从电影的气氛,除了认命,再无它途能扭转局面。我看灿烂人生,站立的地方是马迪奥。就是说,我认可从他在电影中的经历,去理解人生。
  
  这有点冒险。因为在整部灿烂人生的戏中,马迪奥占据的比例很小。绝大多数的时候,哥哥尼古拉的经历是摄影机表现的重点,他的恋爱、婚姻、孩子,革命与厌倦革命,反抗与不再反抗……总而言之,尼古拉的主流与非主流的生活方式占据着电影的主要叙述。甚至,连妹妹都在影片后期被突出处理。
  
  马迪奥被其他家人的生活过程所掩盖。这既是立场的全部内容,也是立场本身要引申的意义。
  
  这对别人或许是不公平的。但我就是这样理解灿烂人生的,站在一个很可能不是全盘的视野结构上。我拥护马迪奥的立场,听从基于此一立场的情感调度,而尼古拉、母亲、妹妹就在事实上成了配角,不管他们的戏份有多长。我想,偏颇的人生何尝不包含齐全的生活百态?
  
  马迪奥在与家庭的不告而别后,灿烂人生那给出他的成长线索极其有限。即便这样,也还是能看出他服役、退伍成为警员、镇压街头运动、屡败的情感、直至钻进书里成一统的脉络。要说明的是,这样被总结出来的脉络实则是凌乱的,在电影中,被家族其他人的生活冲击得七零八落。是碎片,如果无心,根本无以拼凑。站在我的立场,我觉得这是灿烂人生的主题阐释。
  
  灿烂人生的主要电影手法是对比,比如,用尼古拉充实的阅历对比马迪奥断断续续的人生碎片,用马迪奥不在时的家族欢愉对比他的寂寥,用尼古拉革命女人的道德优势对比马迪奥的警察作为。有时这种对比——毋宁说是忽略——到了叫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可马克导演坚持他的理念,别人毫无办法,眼睁睁地看着尼古拉以及从他那里生发的线索盲目地扩大,成为电影的主体。
  
  这是我对灿烂人生的最阴暗见解,亦即:马克导演从一开始就要抹杀马迪奥。马迪奥不仅要在电影形态中抵抗苦闷的人生格局,竟然还要承受马克导演近似复仇一样的谋杀。而后一种杀戮是他无力反抗的。要说灿烂人生有多灿烂,我不信;要说灿烂人生有多不客观,我乐意为这种非客观说上更多抱怨。
  
  马迪奥是愤怒青年,强健的体格和充任国家暴力工具的角色扮演,让他成了时常要暴躁发作的一个人。显然,他的感受很少被人获悉,他也认识到这点,因此他在后来放弃了主动寻求和解的恋爱对象,成了一位忠实的书籍阅读爱好者。他试图借此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令左右逼仄的境况不再那么有压力。
  
  他对家族的态度混杂着复杂的体验。在听闻父亲去世的消息,赶回家祭拜的那个场景里,马迪奥第一次打破他给观众的平静形象,彻底失态。父权的压迫被死亡带走,可马迪奥没有觉得轻松。一种被拘束的人格无法通过外力的消失来解放,我觉得这是马迪奥人生悲剧的起点,如果你认同这属于悲剧的话。
  
  相较于其他家庭成员循规蹈矩的生活演化史,马迪奥直到死前都游离在母亲的视线之外。他没有结婚,没有能让他安心的女人,他可以在暴雨之夜放纵欲望,却出于本能地逃避一个追求者的约定,这让旁观者觉得无谓和叹气。为什么不能像个正常人那样过活?你看连热衷街垒革命的尼古拉都成了医生,还有什么魔障比人性更放肆、更叫马迪奥孤立无助的吗?
  
  人性其实已经够变态了,哪知它仍然敌不过魔幻现实。人注定会有一死,可死亡是个谜,是不存在,我们是在求生的路上渐生死意的。如果死亡有基本的七情六欲,那么它与生活就没有太大的差别。马迪奥在求生中学习求死,灿烂人生给与他的全部细节微不足道,仅仅是为了将他引上阳台,最后一次望见天空。
  
  马克导演为了强化影片的历史感,也为了据此更令人信服地讲述一个家族尤其是一对弟兄的成长故事,在电影中加入了意大利的民运资料。这样做的其中一个后果是,马迪奥的人生冲突被放大,马克导演将这些冲突捆绑在马迪奥的制服上,让它们成为他的负累,成了马克导演执意要谋杀马迪奥的武器和证据。
  
  符合一般逻辑辑的推理,马迪奥,作为一个依旧纯粹、不知变通、自我封闭的角色,以及这一角色所能指代的人性模式,在历史、情境和马克导演的合谋下落入陷阱。一些人的溃败是早就注定的。这与其说是得益于谋害者的缜密部署。不如说是自有人格方式的自我毁灭。我不相信诱导这一虚伪的概念,更不愿意为加害者增添丝毫令其自大膨胀的颂词。
  
  马迪奥从来不是一个说教者,他自觉远离进化论的种种修辞,他让我毫不迟疑地拒绝人是渐入死境的说辞。
  
  马迪奥的亲人过着灿烂人生,他成了最受阴影青睐的人选。在所有家庭场景都故意避开他的同时,却又与他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要去马迪奥必须作出选择,比如在他拿到嫂子通缉令、受到格杀勿论的命令时。正是不愿意听随选择指令,马迪奥才走到今天的路上。选择即意味着他要与自己固化的生活习惯作对,是让平地起波澜。我们很难真正了解选择对一个人所具备的伤害能力,所以才对马迪奥的自杀感到困惑,以为他本可以怎样怎样就不会怎样怎样。
  
  马迪奥以极小的电影份量支撑起整个灿烂人生计划,他的冲动受到了寂寞的惩罚,他对感情的惧怕延续了他的血缘,他对家庭的憎恨成就了电影的温情,他用拒绝的形式接受命定的安排,他以沉默的书籍祭奠必将绽放的盆景,他取消自己又让自己存在,他用身后的苍白记下虚空。他表面上无条件地接受了马克导演的阴谋论,他又在情节的边缘卸除负面影响,或许他一直洞察了马克导演的用心?
  
  灿烂人生中的死亡没有葬礼,没有鲜血,没有我们惯常认可的那些象征物,比如尸体、黑白、飞鸽场面,或打斗之后的沉静。马克导演对死的处理,具体来说是对马迪奥自杀情节的安排非常成熟、非常直接、非常不浪漫。就那么一翻身,从阳台边沿消失,好似掩门而去。没有镜头切换,没有半点台词,全用动词,没有一点戏剧化的伪装成份,痛恨粉饰,太活化了以至于心都碎了。马迪奥就这样没了。这种不告而别足够把人心扎出血来。那血不是喷涌而出,是一滴滴渗出来那种。
  
  灿烂人生的寓言在这里戛然而止。我还来不及怅惘,就已绝望了。人是这个世界的累赘,一点都不假。
  
  马迪奥走后,他租住的房间里寂静、安宁,电视和随处摆放的书相对无语。这个空镜头的使用难免文学化,包括背景中传来母亲的嚎啕大哭。到这里,我认为电影不该结束,但我也认为没有更好的结局了。不过,马克导演还是不放过任何阐释的权力,后马迪奥时代开始了,后者的血脉留在一个阳光总是白晃晃的岛上,而追寻和求证这个血亲的痕迹埋藏在马迪奥那副肖像摄影里。
  
  在电影的结尾,实际上用了近六分之一的篇幅讲述马迪奥儿子的事情,其中夹杂着部分回忆。在我看来,这一部分不是马迪奥死后电影的补充和延续,而是一个独立的章节,只不过因为死亡的情节在前,让我们产生了这部分是死亡后的新生,就好像孩童是成年人希望的转折那种寓意。如果将其简单地看做是承上启下的组成部分,很可能真的有些简单粗暴了,毕竟不是这样的。
  
  和生生不息没有关系,和死亡的循环往复大有关联。孩子这个部分是马克导演向马迪奥此前被忽视的电影地位的弥补,是一种带有忏悔意念的致敬。它们可以与马迪奥的人生并列考虑,由此,可以照见他生前的青葱岁月,提供更多也更明确的信息,带入对马迪奥人生方式的建造中,并独立地发挥作用。因此,马迪奥的儿子就是马迪奥本人,并不代表挫败的人生可以释怀,只是重复着说:如此人生并没有被打败。这不是悲观或乐观的视角区分,而是一个不会被观察视角分裂的事实。
  
  马迪奥的人生可以模仿,却无法再造。我们都假装自己不会死,假装很了解死亡因而蔑视它。电影中的那些影射我们周遭的实际,却因我们的怯懦和退让获得不可被复制的自豪感。马迪奥的勇敢在于,当死亡只是被我们虚假地谈论时,他将其选定为生活的方式。
  
  2009-3-2

 3 ) 人生何处不相逢

花了一天的时间看完了意大利电影《灿烂人生》,细腻而温柔,一向对于这种温情的文艺片就毫无抵抗力,而六个小时的电影,带给人的又岂止是感动。尼古拉和马迪奥是1960年代罗马城的两个青年,哥哥尼古拉为人仁慈、沉稳、豁达、担当、幽默、温雅,简直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并且老少皆宜;弟弟马迪奥一头长发像极了米兰的皮尔洛,就比皮尔洛帅了点,性格却远比不上球场上的皮尔洛那么冷静潇洒。跟哥哥相反,马迪奥冲动、倔强、毛躁。相同的是兄弟俩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而性格的差异也导演了他们极为不同的人生。

如果可以选择,我一定会选尼古拉做我的朋友,但看电影的时候我却对马迪奥更有兴趣。电影的跨度接近40年,而尼古拉从在学校时起就一直是那么完美,他如此懂得爱别人,尊重别人,引导别人,陪伴别人。兄长、儿子、父亲、情人、朋友,他都处理的恰到好处。而马迪奥,我一直在期待导演对他的性格安排一点变化,六个小时的电影,长得我都不敢预测情节,但我希望他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兄弟俩的差别在送佐珍回家的时候,第一次展现了出来。当我还在纳闷马迪奥怎会如此和一个失常的女孩那样较劲的时候,尼古拉出场了。他把弟弟劝回去,在雨中用笑容、爱心、智慧、幽默很快就让佐珍平静了下来,又拿自己的干衣服给佐珍换上。这是片中尼古拉第一次展示他的风采,真的是瞬间就被一个人的风采给秒杀了,那种内心散发出来的气质根本是学不来的。之后他与青春期的女儿的交流,给狱中的爱人寄去巴赫与贝多芬的乐谱,扮旁人扶买菜归来的母亲上楼。那种温柔的爱,世间每一个渴望爱的人无不会为他倾倒。所以他在头发花白的时候,依然能在女儿、妈妈、朋友面前有此纯真、灿烂的笑容。如果你爱他,你会懂得是怎样的悲伤与喜悦松弛了他的皮肤、染白了他的头发。温柔,这是一个绝对温柔的男人,温柔,是我能给一个人最高的赞赏。我从来不把和颜悦色、低声细语就当作温柔,温柔绝不是一种单一的品质,温柔是尊重、理解、包容、爱与智慧的融合。温柔就像花香,吸收了阳光、雨露,才能在暖风的摇曳中把那种气息传递到你的身边。

而马迪奥,他始终学不会控制、表达他的爱,为此错过了临终前的父亲,并长期与家人分离。他其实一直想成为哥哥那样的人,甚至在邂逅女友的时候,刻意报上了尼古拉的名字。而最终,却在新年夜突兀的从阳台跳了下去,一如他的脾气。或许如果美拉利接了那个电话,一切就会不同,或许如果他没有在新年会回家又离开,悲剧就不会如此发生。我一直觉得最勇敢的人是能够面对自己内心的人,承担自我的责任,直面自己的缺点,按照一种美好的意愿去生长。其实在马迪奥自杀前,他和女友有一段时光还是非常美好的,他几乎能压制住性格的缺陷去好好爱一个人了。甚至,有那么一刻我觉得,这个弟弟终于有点像哥哥了。但女友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却打乱了这种步调。克尔凯郭尔说:人最大的痛苦来自于自己与想成为的自己的差距;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我说:生命如果没有支点,在低落的时候就容易跌落,生命如果没有动力,在平淡的时候就无法前行。他的支点不足以支撑他的痛苦,他的动力也无力推动。我不认为马迪奥的自杀是一种选择,自杀只不过是他在一个瞬间的表达。马迪奥与尼古拉,真的一个是锋利脆弱的生铁,一个是能化绕指柔的百炼钢。

我一直期待导演能让岁月给马迪奥带来一种质变的成长,而我期待的,却一直没有发生。我很想说这是我对这部电影唯一的不满,但导演想表达的并不是成长,也不是性格如何决定了人生这种拙劣的主题,而是通过这种静止来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爱与痛。我们去爱一个人,就一定会痛。而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去掌控自己的爱,将会带给自己与挚爱的人带来多大的伤害与悲痛。即便完美如尼古拉那样,也只能从一扇门永远地放开了两个心爱的人。我们可以爱一个人,尊重一个人,理解一个人,陪伴一个人,开导一个人。但拯救一个人,实在是件太难太难了。我们可以从正确合理的角度出发,然而力度却无法拿捏得恰到好处。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拯救,只有自我救赎。

马迪奥死后,妈妈想从他的房间里带走几本书,但这是多么苍白的挽留。失神的抱着书走到院子里却拿不住掉在地上,儿子捡起来再给她。她却把书扔了,她想要的是儿子。母子三人终于在雨中拥抱着痛哭了,这种细腻动人的刻画实在是太赚眼泪了。一个母亲该怎么去承受这种老来的悲伤,或许只能依靠那些欢乐吧。她和丈夫去看尼古拉的女儿时喜悦的眼神,女儿弗兰斯卡婚礼上那个搞笑的牧师,真是又温馨又好笑。克鲁伊夫说过:如果你不能享受足球的乐趣,你就承受不了足球带来的压力。人生,不也是这样吗。我们最悲伤的泪水只会在最挚爱的人面前流,最灿烂的笑容也只能为最挚爱的人绽放。所以,尼古拉会有幸再次遇到佐珍,所以,他还能找到马迪奥的女友,所以,妈妈还能在生命的最后发现她还有一个孙子,马迪奥的儿子,所以,他还能在再不带过往的去爱一个人。

影片的过程已经极为美丽了,人物的生死悲欢,意大利的阳光,西西里岛的海面,挪威的森林,阿尔卑斯山的雪峰。而结尾却给了观众一个神来之笔,当马迪奥出现在尼古拉和美拉利的身后,我就知道导演要干什么了,并为此激动不已。其实美拉利送尼古拉坐船走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俩人要“出事”了,起伏颠簸的帆船,摇晃的容颜。最后马迪奥出现在尼古拉与女友的身后,抚着他们的双肩,把他们送到一起,转身消失在小路里。然后他们相拥、亲吻,“尼古拉”和美拉利终于走到一起。人常说,初恋是美好的,因为年轻,没有痛苦,没有见过阴云。但这样经历了岁月沧桑,眼睛还依然带着晴空的颜色,还能够彼此不带过往的相爱,才真是珍贵得让人由衷祝福。

爱让人生如此灿烂。

 4 ) 往事值得反思— 《灿烂人生》观后

连日来忙着观看早晚的美国网球赛,电影看得少了。下载了一部意大利2003年拍摄的电影《灿烂人生》,发现它竟然长达6个小时!一天看一点,拖了近一周才看完了它。

是部好电影! 在豆瓣上评分达到9.4,有54,883人评价;IMDB评分也高达8.5,21,341人次投票。两个网站的TOP250 排名中都没有算上它,估计是因为其超长的形态。当年它参加了戛纳电影节的“一种关注”栏目,是分为上、下两部放映,每部3小时,后获该项目大奖;随后在影院公映,但主要还是在电视上以4集的mini系列剧形式公映,每集1.5小时。

影评人“亵渎电影”的评语概括了影片内容:“6个小时,1个家庭,44年的时间跨度,一晚上看完一群人的一生,太完美了!★★★★★”(2012-10-27)

我对对此片感兴趣,是因为它写的是和我同龄一代人的人生,即上世纪40、50年代出生的一代。影片从上世纪60年代写到本世纪初,主角们开始时还都是些未毕业的大学生,相似于我们国家“文革”前的“老三届”(它一般指当时尚未毕业的66、67、68届初、高中学生,其实也应该包括当时还没完成学业的各届在校大学生,他们也一样地卷入了失学、革命、下乡的历史浪潮之中)。电影中展现了60-70年代席卷世界、欧洲的“红色风暴”。以马特奥和尼古拉两兄弟为首的一家人,在漫长的40年中,经历了意大利战后最混乱的时期,大洪水,红色学潮,工人暴动,足球世界杯小组被淘汰到夺冠,黑手党横行,菲亚特工厂大裁员,红色旅恐怖组织的兴起,等等历史事件,兄弟姐妹、父母、爱人、孩子的命运都被纠缠了进去。编导以青春时期对理想、革命、爱情的选择为主题,运用“性格决定命运”的法则,展现了一幅耐人回味与共鸣的社会人生画卷。

影片拍摄于本世纪初,还是使用的胶片拍摄(查IMDB上,底片用的是Super16mm,拷贝用的35mm胶片),制作精良;遵循了电视电影“小屏幕”的要求,特写、近景多,人物肖像拍得特别成功。当然,几个意大利演员的出色外部资质及表演也极为添彩。

我之所以没有打满分,是感觉用了如此巨大的篇幅,编导的立意还是狭小了一些,对涉及到的社会思想和政治问题的涉入过于浅薄,影响了作品的“历史史诗”分量。

不过,我还是向没看过的人推荐该片;特别是我们这些出生于40、50年代的人们应该去观看它。在我们已经进入耄耋之年时去回忆往事,你会发现它“并不如烟”,而是厚重又丰富,非常值得去回首与反思!

 5 ) 马迪奥为什么要自杀---也许是过分阐释

       写在前面:看到马迪奥在电影之中,我就会想到乌托邦,这真是一出悲剧,它向我们表示世界上有种东西东西是我们大家都觉得很好的,但谁都不相信其能够成为现实,而与他对立的那个乌烟瘴气,不可理喻的世界却让所有人觉得理所当然,我对这个世界说,这就是我的生活。我觉得我再也难以恬不知耻地抱怨这个世界了,我也难以很伤感地对朋友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好人,我现在更愿意相信,在这个世界活着,不是选择好与不好,而是在坏与更坏之间选择,生活如是,人格如是,我能做的,或者说我的理想只是做一个比较不坏的人。

      电影开始不久马迪奥就做了一系列的事——把遭受电击的左珍从病院中带走,带她回家,并且愤怒地教训左珍的父亲;在毕业答辩的时候明确地指出迪班尼诗作的空洞无物和迪班尼本人的不学无术并表达他对于一个在导师看来是可笑的模仿诗人比查奥的赞赏(我不太明白他看左珍日记那一段暗示了什么,那似乎很重要【后来细心的朋友告诉我,那里写满了马迪奥】马迪奥人生的转折似乎发生在左珍被带走的那一刻,从那一刻他就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这个世界的善恶,怀疑自己信仰的基础,从无力拯救左珍开始,到无力拯救奴基(马迪奥对奴基的看法‘奴基对穷困的了解比你深,他穷困,打他的人却不是’从而引申出的对革命本质和世界本质的疑虑就是一个例证)进而走向无力拯救这个世界信仰的认定,当马迪奥站在火车上对尼古拉说我不合格,这不仅仅是对于他的文学的否定,更是对人生哲学的否定,不是不合格而是已经不可能合格,他开始迷狂,开始放逐自己,他加入军队,从不“违抗”命令,但不肯被人操控,工作毫无表现,有的只是一些吵闹事件,他加入警队,对纪律期盼不是谎言也不是搪塞,“纪律”就是他放逐自己的方式,执行纪律就是存在的价值,按命令办事,只管自己分内的事,表达了他对这个世界存在方式的隐喻。在马迪奥眼中,他已经无法根据这个世界本身(电影中的那个世界)而坚持正义和善良了,因为那个世界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怀,没有人犯过根本的错误,每一个犯错的人都在一定的条件下面,在某一个集体(家庭,夫妻,朋友...)里面都是正确的,就像我们习惯地评价我们身边的人那样:他并不坏他的本性是好的,或者有的时候从全然相反的角度:这个世界没有好人,所有人都一样,天下乌鸦一般黑。但对于一个有纯正信仰的人来说,这样的世界是不值得活的,而他遇见美拉莉,对于那个懂得所谓探索灵魂,探索内在的马迪奥来说其实是一个讽刺,因为他自己已经将自己放逐,而灵魂无物
      “你没有感觉,声音,呼吸,也没有留心听我讲话,什么也没有,我问题的答案是:空无一物,这就是他对灵魂探索的答案”
      是的他看到内在,但灵魂如无物....
      马迪奥说:我早应知道。你当年怎样,我当年怎样。左珍的唯一回答是:疯癫. 而对于美拉莉的疑问“你为何骗我,在西西里你已骗我,...尼古拉,为什么?”因为尼古拉就是马迪奥在这个世界的理性实存,但他是虚无的,因为马迪奥已经被放逐,也就是说马迪奥得放逐直接导致了这部电影中最坚持的人物尼古拉的虚无(马迪奥是尼古拉的神性基础,我们可以从他与马的儿子的对话中看出),放逐在这个世界的最好的结局对于马迪奥来说就是尼古拉(这是我对马迪奥以尼古拉之名的解释),但即使是尼古拉,对于马迪奥来说最终也是不值得拥有的,事实上尼古拉很早就在考虑左珍的去处,在有所决定的时候,他也技术性地支开左珍,他是这个世界理性地对待一切事物的象征,而这个理性的基础(在尼古拉与马迪奥的儿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是马迪奥,而马迪奥却是这个世界所无法容忍的,记得尼古拉和那个贪污官员的对话么?
      “你要证明我是疯癫的么?”
      “这会方便你律师的工作,”
      “我的妻女是不知道真相的,我在昨天之前也不知道,”
      “你不知道自己犯了法?”
      “你是在医院工作的,是吗?我相信一定有公司给你佣,5%~10%那是公价,我不相信你毫不知情,可能你已知道,但视而不见,就像千百万意大利人一样,直至某天,法官走上门,说那些佣金是非法回佣,台底政治献金是非法行为,我是个贼,好震撼的新闻,偷苹果的人不是每个也要入狱,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但他们忘记当日排队向我们献金,换取我们给予方便,现在他们想改变这个世界,相信我吧,一切也不会改变一切都是假象,他们只是捉我们这些愚蠢的人,其他人依旧偷活,这就是意大利,这现象不是我造成也不是你是我们的父亲造成的,信我吧。”
      “不,与我父亲无关。(注意一个细节,母亲在向尼古拉描述当初与父亲相遇时候的情形,说明父亲事实上也是极有可能是有罪的)”
      最后美拉莉的那一句话是真正的关键“你喜欢书本是因为可随时放弃他” 书本就是马迪奥的纪律的隐喻,纪律就是马迪奥的在世真理,从离开左珍开始他就选择了将自己的生命放逐,但他的放逐不是堕落,而是将心中的信仰碎片化,用绝对的服从来对视体制的荒谬,更是理性实存的荒谬,用美拉莉的话来说:就是像捡起书本那样,随时抛弃(服从命令)而又随时捡起来(那些吵闹的事件),在结束与美拉莉的对话后对罪犯的施暴就是他最后一次捡起书本(也就是他说的常常做主),马迪奥死在烟花璀璨的新年夜,这个形式本身似乎就表达了一种对于电影灿烂人生,也就是马迪奥的那个世界的一次反讽。
最后补充一个情节那个有点戏剧性的教授对尼古拉说:我要给您一个忠告,你若有抱负,便要离开本国,离开意大利,离开这个国家,...地方虽然美丽,但却没有希望.....但愿如此,可重新建设我国,总好过现在了无生气,由恐龙来管制我们,.....我是被恐龙摧毁的其中一人!
后记: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马迪奥的时候,我会想起教父二里面的艾尔巴西诺,他曾是一个好人,但他是孤独的(影片结尾的时候所有人都去欢迎马龙白兰度了,然而艾尔巴西诺却独自一人在那里,然而现时中的他站在那湖畔的别墅里面,他是权力的绝对中心,然而他却无比孤独不知道自己是谁,他杀了他的哥哥,驱逐了他的妻子,这就是马迪奥另一种可能的悲剧,如果他不是自杀的话,如果他不是自我放逐的话,那么在这个世界,艾尔巴西诺就是他最可能的结局了,我愿意把马迪奥的自杀看做是对那无可避免的混乱世界说了一次“不”,因此马蒂奥的自杀与其说是悲剧,倒不如说正体现了他的伟大,艾尔曾经想对这个家族说不,然而他无法扯去那悲剧的责任,现在马迪奥彻底的抛弃了这一个世界,这不是一种怯懦,而是站在人性最高的角度对生命作了一次真正属于自己的选择,对这个世界,对生命,对一切的荒诞说了一个不字。
      更简单地说尼古拉是这部电影的人性光辉,但有了马迪奥,这部电影有了神性视角,或者说马迪奥想要以肉体的实存看到上帝的视界——一切都是合理的,但他看到的却是一切都是荒谬的,自己亦无所幸免。
      以上只是关于马迪奥,而不是电影的全部。

 6 ) 陷落在青春里

当一切已成定局时,我们总是会频频回首,发现过往如此美好。那时我们对将要到来的苦难和疼痛都还没有知觉,我们拥有一颗敢爱敢恨的心,那时一切都有可能。

有些东西是注定要让人热血沸腾的。

Matteo和Nicola送Giorgia回家的旅程是那样的美丽,典型的意大利的夏日,摄影师仿佛带着青春的过滤镜,所有的图像于是镀了金似的,流动着温和明快的调调。水洗似的透明感让人激动不已。还有被风拂动的思绪,袅袅绕绕,盘旋而起。当Giorgia在火车上枕着Matteo的肩膀安睡时,她第一次走出了戒备的屏障。她的睡眠那样安详,让兄弟俩的眼神染上温柔的雾气。 当他们在杂货店里为了意大利队输球而欢呼时,当Matteo在自动售卖机上为Giorgia点歌时,他们的心息息相通起来。

A Chi,Fausto Lealie 的歌声让我陷落。据说这首歌原来是来自美国,它的原版歌词如下:

I am so hurt
Much more than you'll ever know
Darling I am so hurt
Because I love you so

而Fausto重新演绎了它,他的身音充满了一种被压抑着的痛楚,仿佛能穿越时空,穿越坚硬的壳。

 
我不懂意大利语,所以我无法参透这首歌的意思。我只知道他大约在说,当我忧伤无比时,我到底要向谁述说呢?这世上会有谁了解我并爱我象你这么多?

我爱上这部电影,象少不更事的孩子不可救药地第一次堕入恋爱,不容置疑,全无余地。Giorgia在我眼中,代表着一种清澈,纯洁和执著的力量。她象一朵初放的羞涩的花,散发着一种柔和却有杀伤力的气息。她年轻时的固执和笑容都打动我。

Matteo在我眼中像火焰一样。他有一颗最敏感的心,他总是把心里复杂而细致的情感隐藏起来,而后辞不达意地与人交流着。他曾经热爱文学,曾经在图书馆里为Giorgia读诗,安静而无人的图书馆是他心目中最完美的去处。而后他又在图书馆里第二次邂逅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女人美拉莉。书在Matteo生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沉迷于书中,来逃避对生活中的自己的不满。美拉莉曾经指责他,热爱书,是因为书可以由他决定什么时候拿起和放下。而他的母亲在他跳楼以后,坐在他的屋里,看着满屋的书,仿佛浸润在他的灵魂之中。最后母亲挑了几本他的书抱在怀里走,象抱着当年的那个婴儿。当书滑落在地时,她眼里的痛楚那么深刻,就好像她不能抱住那个她挚爱的儿子。他不仅放下了书,也放弃了他的生命。

他是唯美的,所以父母的吵架让他认得婚姻是不美好的。这个一直拿A,是父母眼中的骄傲的好学生,因为不愿意屈从于迂腐的老师,而不得不品尝考试不及格的后果。他是父母和兄弟眼中最才华横溢的那一个。这么个人,为了不能如愿地救出Giorgia,不能淘到生活中的公道,伸张他为之而奋斗的正义,弃学从军。他离现世是遥远的,他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他的心被他的理想主义和激情的火焰灼烧而后干裂,他的坚硬,坚硬到无从弯曲,所以注定要破碎而后断裂。无论家庭的温情还是爱情于他而言,都是杯水车薪。他的心是自我封闭的,在这一点上,他与Giorgia是如此接近。

我在看到他们第二次相遇的时候,泪水盈眶。他们恪守一个距离,不肯让别人靠近。但其实他们的两人的心有着相通的能力和经历。

“还记得我们年轻时的那个夏天吗?那时的你是怎样的?那时的我又是怎样的?我们还去投币听音乐,好吗?”我以为,Matteo是在克服着内心对温情的抗拒,用爱情的语言对那个离他咫尺,却被多年的创伤阻隔在千里之外,无数层壁垒之外的Giorgia说话。在此之前,他路过罗马,曾经想去看年迈的父母,他与他们擦肩而过,就像他后来选择与深爱他的美拉莉擦肩而过一样。Matteo一直在躲避爱,他只对那些相对于自己而言更脆弱的生命流露他的柔情。比如Giorgia,比如对年幼的孩童。他到底是否是在惩罚他自己。

Matteo的一跃而下,让我想起颐和园里李缇的一跃而下。从六十年代到2000年,影片里意大利的社会发展和变迁,让我总会联想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那些历史的沉重的篇章,和我们周遭环境的迅速装换。那一代人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的实践。而生活中更通常的是,时间打磨掉青春的棱角,而岁月终于在我们的面颊和心里都重重地划上了刻痕。我们所付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我猜测娄烨是否多少受到这部片子的影响。我不断地质疑,颐和园的故事是否可以拍得更好。我想起我的兄长们,在圆明园的水边放歌的群情激昂,想起那些被理想燃烧的眼睛和年轻的心。“请为我唱一曲出赛曲,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請用那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岁月给于我们什么,又从我们这里拿走了什么?我们的目光开始闪烁,开始回避正视别人的眼睛。我们开始随波逐流,我们开始拥有现在,然后淡忘曾经。而那些努力象断了线的风筝,仍然飞着吧?有谁还能找到那个线头,让它越飞越高呢?

还是回到电影上。意大利的文化似乎更崇尚家庭,意大利不曾经历中国文革时的人揭发人,人背叛人,人投靠权利,人背弃价值观的信仰大危机。所以,在意大利的电影里我们会不断遭遇家庭的包容和友情的温暖。

那个年幼时的妹妹对Matteo说,长大了我要嫁给你,也要嫁给Nicola。妹妹,仿佛是这个家庭的凝聚力,她代表着善良,平和及稳定。

那么大姐呢?大姐仿佛是社会规范下的正义之眼,她会规劝早年的Nicola送Giorgia回一个更好的精神病院,会代表整个家庭去停尸房认尸,会帮助Nicola把Sara的母亲,那个暗杀行动中的工具交付法律。

还有这部电影中的母亲,她的眼睛是我见过的最美的老年人的眼睛,清澈而有力,写着忍耐,宽容,爱和韧性。在她的房间的墙上,挂着Matteo小时候的成绩单。她背着Matteo去照看Matteo的朋友。她的心中有多么深厚的爱,也就有多么深厚的痛。以致于我感谢电影在结束前送给她一个孙子,Matteo的儿子。

这篇文章写到这里,我注意到自己还没有化任何笔墨在Nicola身上。而Nicola似乎是生活中的美好的化身。他几乎具备了理想男人所需的各项素质。年轻时的他就宽容而正直,而这些品质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在他和Sara, Sara的母亲,他的家人,他的病人和他的朋友的相处中,无一例外,我们都看到他的美德的闪光。

他是执著而有行动能力的。这样的他,会在第一次没有救出Giorgia以后,化悲痛为力量,选择了去修精神病科。也是他终于在几年后找到了Giorgia,并帮助把那些虐待精神病人的人,绳之以法。

他是浪漫而坚定的,他会在Matteo抛下他,又与卡路他们失去联络后,仍然独自启程。他会在对Giulia一见倾心时,追随去都灵读书。并在那个城市扎根繁衍下去。

他知道怎样应对生活的考验和打击。知道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他是我们理想中的模样,有一颗善感而坚强的心。有看破尘世的慧眼,还不灭的对未来的希望。

但Matteo打动了我的心。Matteo让我落泪。大约人总是倾向于爱生命中的脆弱和真实。

这是一场368分钟的旅途,对于观众来说。这更是我们的青春写照,在生活里。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没有办法写它,就像你不能去写你最爱的人,你需要时间和距离给你勇气。而写完以后,我还暂且不能看它,还有诸多的想法仍然沉淀在心里,重重还涩涩地,说不出口。


 7 ) 政治的尽头

        政治的尽头是同情心,马蒂奥和朱莉娅的尽头是尼古拉。
        《灿烂人生》里有一个镜头是这样的:防暴警察马蒂奥的同事鲁伊奇被左翼示威者打成了瘫痪,马蒂奥在哥哥尼古拉家悲愤地说起这事,尼古拉的妻子朱莉娅,一个激进左翼分子,当时就不干了。
        “太糟了,你站在错误的一方。”
        “你肯定?那什么是正确的?穷人的一方算是正确的吗?”
        “对。”
        “鲁伊奇比你更懂什么叫贫穷。他是个穷人,把他打成植物人的人却不是。我们在这里吃蛋糕,他却躺在医院里。”
        “我受够了你的垃圾言论!”
        尼古拉只好出来调和:“请你们都别说了!”朱莉娅转身弹琴去了,马蒂奥调侃道:“你老婆不错”。尼古拉笑道:“你俩相处的也不错”。“她是那种永远正确的类型吧”。“嗯,跟你类型一样”。于是两人会心地笑了。
        《灿烂人生》里有好几个类似的情形:一场充满火药味的争论,最后以温情脉脉的谈笑收场。尼古拉的父母争吵时是这样。妹妹的婚礼上,尼古拉被解雇的工人好友和银行家好友之间的对话是这样。尼古拉父女在争论一个腐败官员是否值得同情时也是这样。对此女儿是这样解释的:我太爱你了,我不会真的跟你闹翻。
        “我太爱你了,我不会真的跟你闹翻”,似乎道出了人世间喜剧和悲剧分叉的那个秘密。很多时候,你以为你的所作所为是出于爱,其实还是不够爱。另一些时候,你忙着轰轰烈烈地爱人类,却忘记了爱身边一个一个的人。
        马蒂奥和朱莉娅都未曾深入这个道理。他们都试图通过政治斗争的途径去改变身边的世界,结果发现政治斗争的前提是对真理的掌握,而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确切地掌握了真理。朱莉娅在60年代的左翼运动中越来越激进,抛家弃子投奔了一个恐怖组织,从事暗杀工作,最后沦为阶下囚,世界却没有因此变得更好一些。马蒂奥终其一生都在和丑恶的制度作斗争,从僵死的考官到野蛮的精神病院,从等级森严的军队到黑幕重重的警察局,但他被碰得头破血流,在一个新年之夜,他迎着窗外绽放的烟花从阳台上纵身跳下。
        而朱莉娅的丈夫、马蒂奥的哥哥尼古拉则不同。他温和而不消极,明辨是非但不急于求成。改造世界对他来说不是将一个制度连根拔起,而是从给予身边的人一点一滴的温暖开始。佐珍,片中那个被精神病院非法电击的女孩,最后不是被左翼朱莉娅或者警察马蒂奥拯救,而是在尼古拉几十年的照看下慢慢恢复。当佐珍完全将自己封闭起来时,他对她说:你每天来给我的植物浇水吧,它们需要你。
        如果说改造世界是一场龟兔赛跑的话,马蒂奥就是那个兔子,而尼古拉则是那个跑得慢却跑得远的乌龟。马蒂奥在不断的碰壁中也逐渐认识到这一点,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有那样的耐心啊,在与可爱的姑娘美瑞娜相识之时,他这样自我介绍:我叫尼古拉。
        也许为我们的行为守卫底线的,不是政治、不是宗教、不是法律,而是尼古拉的考官所说的“同情心”。读书读到文革时某派怎样毒打某派或者纳粹集中营里的暴行时,我总是惊骇不已,因为这全都是假真理的名义。若是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同情心的底线呢?一个政治、法律、宗教都无法突破的底线呢?也许人世的希望不在于发现真理,而在于追问一句,发现真理又如何。
        该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片中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美好,美好却不虚假。我想导演真是个善良的人,简直可以说是柔情似水。他让激进的朱莉娅弹得一手好钢琴,让暴躁的马蒂奥成为一个书迷,让美瑞娜在失去马蒂奥之后得到儿子,让尼古拉在女儿离开后重新得到爱情。他端详、雕刻、安抚每一个辗转反侧的灵魂,让你觉得世界可以变得更好,正在变得更好,还会变得更好——只要你象尼古拉的父亲所提醒的那样,不放弃身边的任何一个人,发掘他们的动人之处:“你要让朱莉娅弹琴,告诉她她有多美好,你要说,朱莉娅,为我演奏吧”。
 

 8 ) The Moment of Deadly Weakness

It was a six hours long Italian movie. It was shown in a small theatre in SF’s Richmond district, very close to Pacific Ocean. I knew nothing about the movie, besides its length, before went in the theatre. I went because Gui thought it was worthy. I always trust Gui’s taste in movies. We were well-prepared, carried a small shopping bag full of various healthy soft drinks: chocolate soy milk, mango juice, and water, cookies, and chocolate, plus a small pillow for Gui’s back. It felt like a school field trip. Since the movie was shown in two parts with half an hour intermission in between. We only bought tickets to see the first half first. Left our option open in case we wanted to give up on the 2nd half. We ended up watching the movie in full. Before the second half started, we walked up and down the quiet street bathed in brilliant afternoon sunshine. The ocean is visible not far off, at the end of the street. Accidentally discovered a lovely coffee shop, too. (The coffee shop was named ‘Simple Pleasure Cafe’, with loads of old sofa in all shapes and sizes, plus a piano!) I liked the movie. Couldn’t get my mind clear of the story well into the evening. A few words from the ever so eloquent Anthony Lane: "This is how people find love in “The Best of Youth.” They meet in a small kitchen, where one of them calls the other a klutz for not being able to work the coffee machine. They talk about college, and exchange a look. That’s it. And this is how people make out: they fumble warmly in a car, beside a phone booth, with no music surging to their aid; unless you count the Roman rain outside, with its soft percussive beat. "All of which confirms that we are in the midst of verifiable human conduct. “The Best of Youth” runs, though never dawdles, for an easy six hours, with barely a false note. Directed by Marco Tullio Giordana, it was commissioned by Italian television; here it has already shown at Film Forum, in two three-hour chunks, and will play at Cinema Village before heading elsewhere across the country. There is absolutely no reason not to sacrifice a couple of your evenings for the sake of the Caratis, the lightly bound clan at the heart of Giordana’s epic; not, I should add, because they will offer you a pulsing escape from your own family life but precisely because the rhythm of their pleasures and scarrings will, over time, come to seem like a consoling echo of your own. When a movie starts, as this one does, with a dad interrupting his son’s homework and asking if he can help move a TV set, you know you are on home ground. " Warning, if you plan to watch the movie. Stop reading now. Don’t want to spoil your experiences. The story confirmed my conclusion about suicides once again, which was that suicide was never a premeditate decision. It was triggered by a spur of the moment weakness, loneliness. Maybe it was piled up by all kinds of depression and bottled up feelings left unexpressed. But that moment was never pre-determined. So there were many “what-ifs”. And all the “whatifs” might have would have prevented the tragedy. If someone they love would call at that moment, if someone they cared about happened to be with them, happened to show up, even if some stranger suddenly interfered at that moment, all would have turned out okay. That led to what the character in the movie, Nicola, concluded for himself, that he shouldn’t have left people he love alone. He always thought “people has the right to live however they pleased.” But sometimes the ones we love are not as strong as we perceived. They needed our voice of reason to nag them. They needed reassurance of love and the feeling that they were needed. The modern world, especially the western modern world’s politeness, and the respect for privacy sometimes led to deadly consequences. Because we are all so alone. We needed to know we are loved and we are needed. Constantly. That’s why I think gun is such an evil weapon. It helped that moment of weakness plunge into the abyss, with no return, no second chance. It was so final, so quick and so deadly. A couple of more interesting points about the movie: # My friend's Gui's comment: I kept thinking about the movie, too. Of Matteo’s death. Then a “side thought” came to me: if the actor wasn’t so beautiful, would I care as much? I doubt I would (I imagined if the charactor was played by… say, Matt Damon). Matteo was intelligent, sensitive, and well-meaning, but behaved quite a bit like a jerk. His beauty seems to be the thing that completes the package and makes it compelling. But if this movie was a novel — as many critics compared it to — it would be a different matter. Visual elements are always so simple and powerful. My Reply: I was actually thinking that the major mis-calculation on all Matteo’s friends and family made was the “intelligent” part. How he always got A’s. Everyone assumed that because he was highly intelligent so he must know what was best for himself. But Intelligence is overrated, not just in the case of Enron. Beauty certain helped. It, like you pointed out, perfected him even more. Turned him into a god, who could do no wrong. But gods do all kinds of stupid things, don’t they? They could get away with their deeds because they are immortal. - Anthony Lane’s Review from the New Yorker, Issue of 2005-04-25IN TRANSLATION : http://www.newyorker.com/printables/critics/050425crci_cinema

 短评

"「眼前一切都很美丽」,还有三个感叹号,你现在仍然认同吗?" "我不认同那三个感叹号.."

10分钟前
  • 段落
  • 力荐

动荡年代年轻人的青春理想和生活。是很难得的,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立场和意识形态色彩却依然异常饱满的故事。明明不可解的矛盾最后被友情和亲情的温情脉脉遮盖,可我还是接受温情牌。故事比立场有力,人物比态度有力,忘不了Matteo那在漫天烟火背景下的纵身一跃。

13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三星到四星到五星躁动中的平静最后胜出

17分钟前
  • Caesura
  • 力荐

他让激进的朱莉娅弹得一手好钢琴,让暴躁的马蒂奥成为一个书迷,让美瑞娜在失去马蒂奥之后得到儿子,让尼古拉在女儿离开后重新得到爱情。他端详、雕刻、安抚每一个辗转反侧的灵魂,让你觉得世界可以变得更好,正在变得更好,还会变得更好。

22分钟前
  • 青陌
  • 力荐

对于我这种极其没有耐心的人来说这就是一部罪大恶极的烂片=。 =

26分钟前
  • 周一一
  • 较差

愿每一个骨子里住着马迪奥的人,都像尼古拉一样温柔的活着。

31分钟前
  • 歆曼
  • 力荐

6个多小时,长得不像话,让人想写诗,不写白不写:美国往事意难平,步履不停爱且行。美好何需添感叹,灿烂寂灭总关情。体制自由各孤影,他朝黄梁幡然醒。一生几届世界杯,人间正道是悲悯。

34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OMG!本来只是为了练习意大利语听力,但是从BGM,美术设计,情节节奏,人物呈现,还有借由一个家庭还魂的历史那个水乳交融。那些我曾经去过的城市,读过的故事都有了新的面孔……下次去意大利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吧。能handle这种超长片而不叫观众走神不让叙事或人物跳针的,都是大才啊~~~

37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昨晚,独自三瓶燕京啤酒之后,是一部六个小时的电影,意大利的《灿烂人生》。第二遍看它,感触愈深。电影是关于两兄弟和身边一些人的事,四张碟,六个小时,故事从1966年进行到2002年,应该可以说算是意大利的近代史了。关于历史两字,实在不怎么喜欢,以前接触的无非是课本上堂而皇之的一些玩意儿:某个年月某个人某件事,缺乏细节的幽默与惊喜,看了如同嚼蜡,无趣之至。关于细节的印象,建立在一次影视赏析课,那是看了《天使艾米莉》之后,老师布置了一个当堂的作业:每人写十个细节。实在分不清像艾米莉迷恋把

42分钟前
  • 国王死在栗树下
  • 力荐

平民史诗也可以如此回肠荡气。366分钟里浓缩了40年的时光流转,用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徐徐描绘意大利战后人事变迁。对积重难返的社会,导演显然是如第一男主一样的温和改良派,并把人情置于理念之上,这点相信也是意大利人的民族性。剧情演进的前后呼应,结尾的轮回与传承,精妙绝伦。

47分钟前
  • Pearciac
  • 力荐

6个小时,酣畅淋漓,波澜壮阔,又见微知著,充满人性光辉(完美承接了贝托鲁奇的<一九零零>);我坚信每个人都会从这部人文史诗电影里看到自己灵魂的投影,去寻找生活的真相、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本质!——真的无比灿烂,无比辉煌!!// 追加:近十年来已反复重看了五六遍,这是在绝望中让我重拾信仰的圣经!

51分钟前
  • GIVIND
  • 力荐

从耐心上来讲。。我是不推荐的

54分钟前
  • Touma
  • 推荐

6个小时,1个家庭,44年的世界跨度,一晚上看完一群人的一生,太完美了!★★★★★

5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六个小时真有阅尽人生之感,虽然这种人生仍不免理想化,过于美好总叫我恐惧;自由的代价是死亡,可是为了追求生命中最微小的幸福和最飘渺的美,即使死亡也不足惜;要有多大勇气重温历史重温回忆;苍老的爱情多么美丽,为了等到那一刻,漫漫长夜,我愿意等。

6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你有没有试过,看完一遍,立马跳到影片前10分钟看几分钟,恍如隔世。★★★★★

1小时前
  • 坍塌
  • 力荐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爱这个世界?是马提奥那样宁为玉碎,朱莉叶那样飞蛾扑火,还是像尼古拉那样柔情似水?追寻自由之路究竟通向何方?到底怎样才能用爱换取爱?这些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从来也得不到回答,多少人的一生就这样枉惘而过。数度落泪,想给六星。

1小时前
  • 亚比煞
  • 力荐

我电影名单里永远的第一名。影片里充满了哭泣,但不是为赚取你的泪水。影片里充满了悲伤,但不是为赚取你的悲伤。影片里充满了坚强,但不是为说教你坚强。你是马迪奥,你也是尼古拉。

1小时前
  • 凡町
  • 力荐

人生如梦,跌宕起伏。生老病死,几度哽咽。黯然销魂,唯别而已。灿烂人生,生生长流。

1小时前
  • 芦哲峰
  • 推荐

虽然有点长,但绝对是每一个人值得一看的好电影。从一个家庭(具体两兄弟的家庭)的成长,大到囊括意大利的历史变迁,小到每一个个人的领悟,转折,和生老病死。看得我泪流满面,而且极度想家,也想拥有一个家庭。Everything that exists is beautiful!!!也许青春以后就不再相信感叹号了,但是世界依然美好。

1小时前
  • 思阳
  • 力荐

我愿肝脑涂地地深情推荐这部电影。所谓“人生中不能错过的六个小时”,我看,可远不止六个小时,因为,看完一遍还会想看第二第三第四遍。我记忆中的意大利,我所不知道的意大利,真实温暖或炽烈灿烂的感情。漫溢于所有的画面。

1小时前
  • 舞!舞!舞!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