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危途

剧情片美国2009

主演:维果·莫腾森  柯蒂·斯密特-麦菲  罗伯特·杜瓦尔  查理兹·塞隆  盖·皮尔斯  

导演:约翰·希尔寇特

 剧照

末日危途 剧照 NO.1末日危途 剧照 NO.2末日危途 剧照 NO.3末日危途 剧照 NO.4末日危途 剧照 NO.5末日危途 剧照 NO.6末日危途 剧照 NO.13末日危途 剧照 NO.14末日危途 剧照 NO.15末日危途 剧照 NO.16末日危途 剧照 NO.17末日危途 剧照 NO.18末日危途 剧照 NO.19末日危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11-07 04:26

详细剧情

绝望的未来,世界恍如巨大的废墟,双眼所及之处尽是荒凉与灰暗。人类文明在末日的劫难中毁灭殆尽,在资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幸存者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烈情况,整个世界呈现地狱般的光景。一位父亲(Viggo Mortensen 饰)和他的儿子(Kodi Smit-McPhee 饰)进行着漫无止境的旅程。他们不断向南,寻找着更为温暖的避难场所,破旧的超市小推车负载着父子二人所有的家当。前路漫漫,希望渺茫,父亲不断回忆着妻子(查理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 饰)的音容笑貌和他们过去美好的时光,而如今美好不在,父子俩的明天更不知将在何方……   本片根据美国小说家考麦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作品改编。

 长篇影评

 1 ) 只要人性尚存,世界就还未毁灭

       拖着重感冒的身体仍然来到了电影院,THE ROAD是期待了很久的电影,虽然没看过获得2007普利策小说奖的原著,但冲着感兴趣的末世题材和Viggo Mortensen,以及传说中上佳的口碑,还是没能抵挡住诱惑。

    电影从一组色彩鲜艳的镜头开始,剪辑快速,Charlize Theron在阳光下的微笑,Viggo Mortensen和一匹马的亲昵,还有树叶草地等等充满生命力的美好画面。然而一切都因Viggo的惊醒戛然而止,原来只是梦中的回忆罢了。电影的色调也由此开始变的灰暗阴冷,因为在现实中,世界已遭受浩劫,森林已被大火焚烧殆尽,只剩灰白色的树干不断倒地发出的轰隆声,城市早已变成荒芜废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类幸存了下来。而Viggo带着儿子沿着大路一边寻找食物和温暖,一边往南方的海边行进。
    昨天太近明天太远,破碎的回忆不断在Viggo的脑中闪现,其中彩色的部分是灾难发生前的美好生活,另一部分则是关于灾难发生后老婆是如何放弃自己生命的。前路漫漫危机四伏,Viggo不断被绝望吞噬,但只要看到身边儿子的脸庞,他就知道自己必须要有存活下去的力量。作为绝望和死亡的象征,Viggo身上的那把手枪以及它的两颗子弹在片中多次出现,回忆中妻子想要了却生命时把枪放在桌子上,痛苦地看着Viggo;现实中Viggo捧着儿子的脸庞绝望的交待要如何使用这把枪和两颗子弹;沿着公路搜寻食物时,一个野蛮帮派差一点就发现了父子两人,Viggo用其中一颗子弹杀了一个“坏人”化解了危机;食人族的别墅房间中,Viggo知道无路可走了,绝望中拿出仅剩一颗子弹的手枪对准儿子的眉心,泪流满面的痛不欲生...
       父子两人不仅要面对饥饿和严寒的考验,还要时时提防其他幸存的人类。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沦为行尸走肉的活死人,一群一群组成帮派,每天外出用枪械“捕猎”,他们把抓捕来的幸存者关起来,强奸其中的妇女儿童,然后再慢慢吃掉所有人。而这些人靠残杀同类苟且偷生的理由,除了异教就是早已向漫无边际的绝望屈服。Viggo父子二人第一次遇到这种帮派是在一个隧道出口的大路旁,这个帮派看起来很有组织且拥有大量武器,起初以为他们只是沿路搜刮食物和衣物,结果当Viggo第二天再回到这个隧道出口时,看见被他杀掉的那个帮派成员已经只剩些许残骨。后来Viggo和儿子进入了路边的一栋豪宅,为了搜寻食物Viggo撬开地下室的门锁,拿着打火机牵着儿子走进黑暗中。这是全片最惊悚的一场戏,当他们在地下室的黑暗中摸索时打开又一扇门,Viggo把打火机点燃往里面一照,一群早已分不出性别的裸体人类横七竖八的遍布在房间每个角落,他们要么早已被饥饿折磨到只剩皮包骨,要么已经缺胳膊少腿甚至只是少了一块肉。原来这是一个“食人工厂”,这些无法死去的人们苦苦向Viggo求救,不知道是想让他把他们放出去,还是一枪打死他们结束痛苦。
    当然也有与父子两人一样,努力存活下去却又尚未失掉人性的幸存者。那个自称90岁的老头说当他看到Viggo的儿子时,他以为是天使下凡,因为他早已不再相信人性,因为他知道当世界遭受浩劫时,人性也几近毁灭了。那个在废墟射箭攻击Viggo的男女也不过只是因为对同类丧失信任而为求自保。那个海边的黑人虽然偷走了他们所有的东西,却未曾伤害过Viggo的儿子,最后也只能一丝不挂站在萧瑟的寒风中抽泣。当然不能不提结局时出现的男女,他们更像是原著中提到的婴孩,是希望的象征。

    其实电影看似灰暗绝望,但却最终讲述的是充满希望的故事。父子情作为主要情感线贯穿全片,Viggo说如果儿子不是上帝的语言,那么上帝就从来没有说过话。这种堪比信仰的爱如此有力量,让Viggo不断在绝望的困难中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只为保证儿子的安全。片尾他在沙滩上奄奄一息时说他改变了主意,他本来打算等他死后让儿子也跟他一起离开这个绝望的世界,但是真正到了离别之时,他却让儿子要继续活下去。至此,电影讲述的便不再只是父子情,Viggo一直保护的不仅仅是他的儿子,而是人性本善的希望,他儿子也就是善良人性的象征。因此那个自称90岁的老头才会以为自己看到了天使,因此那把枪除了那次自卫从未真正使用过,因此片中儿子才会不断提出那些善良单纯幼稚的问题和要求,与险恶的环境如此不融洽,以至于观众会心生厌恶,但正是因为这种突兀感却更能突显出人性的堕落。这部电影是充满希望的,就算最后Viggo死去,但他仍然没有绝望,而事实是他作出了正确的选择。片尾出现的男女告诉Viggo的儿子,他们一直在跟随他,他们很担心他,他们心中也有那团火焰。原来是仍对人性抱有希望的人,就像导演在告诉我们,就算天荒地老就算世界浩劫,我们仍要继续相信人性中的爱和善良,如Viggo的父爱,如他儿子的善良,只要它们还尚存,这个世界也就还没有真正的毁灭。

    Viggo Mortensen的表演无疑是非常出色令人信服的。片中有一个段落他需要在一架钢琴前崩溃痛哭,那也是个人很喜欢的一场戏,当时父子两人已经找不到食物被饥饿折磨多日,Viggo几乎绝望,就在这时他看到了一架破旧的钢琴,与妻子一起弹钢琴的美好回忆瞬间锋利的闪现在脑中,崩溃和痛哭在Viggo Mortensen的演技下来得如此理所当然。而片尾他在沙滩上奄奄一息与儿子离别的戏也让无数观众动容,Viggo Mortensen那不断留着泪水的双眼到现在都还在我脑中清晰可见。

    THE ROAD用120分钟的片长讲述了这个有点像公路电影的故事,节奏不快但却一点也不乏闷。电影用很大一部分篇幅来展现末世状态,无论是父子二人的生存细节还是特效制作的大场景,其中一些部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尊重原著而照搬的内容,显得有些多余或者重复造成罗嗦的感觉,不过总体上来说叙事节奏还是很精准的,另外个人觉得电影在主题的表达方面仍稍欠火候,最终缺少了直击人心的力量感,仅仅只有父子情或许能触动观众,而真正想要表达的主题可能就流于表面了。
    THE ROAD单是凭借Viggo Mortensen的表演就很值得一看,听说原著更棒,有时间一定要拜读。

PS:片中扮演Charlize Theron儿子的演员跟她长得还真是像...

 2 ) 注意片尾字幕的后半段,注意音乐没有了,但是电影背景声音的继续。。。

        大家有没有在正片结束后看字幕看到尾?如果有,那会发现字幕后半段没有了电影音乐,而是电影继续的背景声音。有很多鸟叫,像是在树林里,有狗叫(这个很明显),还模模糊糊传来孩子们嬉戏的叫声。这进一步呼应了救赎的结尾。
     我没有习惯性的在看完正片后就关掉播放器,想让字幕过完,让结尾充满温暖和希望的背景音乐包围我,结果意外发现了结局的延续。

 3 ) 2012续集-窝囊废的世界末日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经常暗自祈求世界末日降临。公映《2012》之前,四姐告诉我她最近在看玛雅预言,说是南北极调转,只有非洲和西藏某地是安全的。我当时就欣喜若狂,我操,终于让我等到了,他妈的几十万的债务再也不用还了,这基本上就属于彩票中奖了。四姐说你这孩子心理太阴暗了,就这么点出息。事实上我还能再阴暗点,后来看了很多关于二战时期纳粹在西藏寻找地球轴心的资料,便确定这个地球轴心才是最安全的。再后来看了《2012》就有点颓了,居然活了这么多人,而且不是富豪就是各国政要。全是统治阶级,那我他妈的没准还得还几十万的债务。

有一阵儿经常看到距离世界末日差一分钟或者三五分钟再或者一天你想怎么度过的这类问题。我有过两个计划。A计划,拉个陌生姑娘手深情的说:姑娘,你瞧,马上就世界末日了,咱俩肯定是死一块儿了。鉴证奇迹的时刻,你是不是特别想干点什么有意义的事儿,比如,比如我们现在还能发现白垩纪时代的恐龙蛋化石。那么一万年后,是不是以后文明会从我们的化石中找到人类的原始生命细胞。姑娘刚刚还忧伤的眼神儿中突然闪过一丝寒光,恶狠狠的说:妈的,老娘这辈子还没强奸过男人,来吧!然后一万年后,在当时海拔九千多米的雪山上,出土了两具纠缠在一起的化石。博物馆把这两具生物的化石起名叫,老汉推车。B计划是就这么一直波澜不惊的发呆,回想一下经历的美好时光,直到眼前一黑,化作一缕细沙,随风飘走。其实两种方式都是我喜欢的,至今还难以取舍。

也许,我想的过于完美了。

《The Road》是新年伊始看到最有压迫感的片儿。1分50秒之后就开始灰暗褪色的画面,荒芜的土地,旁白空洞的声音,让我立刻陷入深深的绝望。不明原因的灾难毁灭了世界,生命的迹象越来越微小,人们开始互相猎杀蚕食,父子俩遵循着人类最后的道德底线,不停的行走躲避猎杀,收集仅存的食物,衣服鞋子。镜头滑过散落地上的美元和珠宝,此刻却再无价值。海边是他们仅存的一个希望,路途中遭遇散落在世界角落中不同的人群,最终到达海边。

很久没有这么累的去看电影了,记忆中还是十几年前三天看了十八部沉闷的文艺片,基本上是自虐行为,第四天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这部电影看了两遍。第一遍的时候的时候觉得父亲十分懦弱,动不动就拔枪对着小孩的脑袋,做好随时去死的准备。母亲则在前期就抛夫弃子自行了断。儿子又不停的PaPa,PaPa……似乎这家人全都应该早死早超生,活着对他们来说已经变成最大的负担。我是在城市中比较消极绝望的人,但在野外则求生欲望极强,这一点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越是舒服的环境越觉得死的快,而恶劣环境反而能激发潜能。基于此种性格,很多桥段看的火冒三丈。可又存在一种力量抓着我继续看下去。

第二遍的时候,忽然明白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绝望,这和我在城市中的感觉如出一辙。没有在怪罪片中的人物,每个人都有活着的理由,当恐惧战胜信仰,就是该绝望的时候。母亲无力再活下去,而父亲则把儿子当成了信仰,选择为他而生。从这个角度,父亲这个人物角色又变的强大起来。父亲在立交桥上的桥段气氛让人窒息,扔下装着妻子照片的照片,把戒指沿着细小的裂缝推移到万丈深渊的边缘,带出妻子离去的一幕,没有再见。也没有再给这枚带着誓言的戒指一个镜头,只有滑过天空的两座桥,人却变得如此渺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个绝望的世界,对错再也不重要。父子帮助过老头,也打劫过偷东西的黑人,并且干的十分惨绝人寰,内裤都没给留下。


这无疑是一部黑色绝望的电影,也因为太过绝望,注定是一部小众电影,小众到只有绝望透顶或者乐观之极的人才能认同的电影。虽然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因素,但却颠覆了以往个人英雄主义和幻想重塑文明的观点,勾勒出一个地狱般的世界。一把枪贯穿了整部影片,既能选择自杀,又能去猎杀别人,用这把枪来表达出影片对生死的一种飘忽不定的态度。和《2012》比较,同样是末日来临,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甚至我有很多理由去相信,《2012》中方舟解救的人终将会沦落成《The Road》。整部影片没有交代末日来临的原因,只有地面传来的隆隆声,无名的天火,随时倒塌的巨树,这些都使电影充满绝望的美感。结尾似乎变成了一种梦境,还给儿子一个希望,也有可能是继续的煎熬。

随着2012的临近,或许出现绝望美学。

电影看的十分纠结,绝不再看第三遍了,必须得看部喜剧中和一下,再不济也得找大美妞调戏一下,否则真的要世界末日了。

 4 ) 比世界末日更杯具的父亲

父亲是伟大坚强的,为了孩子能够活下去,他可以大冬天裸泳、可以用装订机缝合伤口、可以大口吐完血回来给孩子讲故事,甚至可以杀人。
但他耗尽心血和生命,最终却惯养出一个娇里娇气懦弱无能的儿子,如果没有天降的“好人”,他根本无法独立生存下去。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杯具么?

 5 ) 有个智障儿子每天都是末日

刚看前30分钟有种满分的冲动,绝望的气氛与末世的背景,甚至还有吃人的恶徒,十分带感。结果发现他们丫的恶徒只是吃人而已……当然这个也已经很过分了!依旧十分带感!可是这个智障怂儿子分分钟出戏好吗?
先来看儿子的设定吧:
没喝过可乐,这是第一次见到可乐。

大概没见过罐头

大概没见过罐头,可能比较暗他看不清问的,不过看后面我就倾向于是没吃过罐头。
教老头吃罐头

教老头吃罐头,说明他以为别人也不会吃罐头,所以他是第一次吃过罐头。

这些说明看似没有什么卵用,其实我想表达这个孩子至少有记忆的时候开始就是末世。然而这样的末世把一个13岁男孩打造成圣母软蛋外带会卖萌的可爱小迷糊也是很奇特。当然13岁也不是剧中显示,我是看演员96年的,当时这片大概就是13岁左右了。我觉得儿子如果说明设定为智障、或者是个5岁孩童倒也没啥可吐槽的。当然可能导演觉得这位13岁少年萌萌哒可以演绎5岁孩童的天真。

然后我细数下这儿子的精彩瞬间吧:
“bad men”

先是满是吃人贼匪的屋子絮叨“bad men”生怕人不知道自己藏起来,同时这位13岁少年不忘记抱着小熊卖个萌
看见个同龄孩子立刻跑上去

看见个同龄孩子立刻跑上去,他是打算和同龄小朋友玩丢手绢吗?“我不会伤害你的”不得不说这智障儿子对自己的能力还挺有自信,说的就跟你伤害得了谁一样,哦对!能害他爹!
咋叫都不回来非要找可爱的男孩子

咋叫都不回来非要找可爱的男孩子,你是性饥渴到极点的gay吗?
刚来时拿走所有东西合适吗,现在要走又寻思所有东西咋办。

刚来时拿走所有东西合适吗,现在要走又寻思所有东西咋办。合着他圣母心只是装逼给他爹看的吗,就跟“阿姨红包我不要”然后伸出了双手一扬。
圣母必杀技

圣母必杀技:虽然我什么都不做但是你必须按着我说的关心爱护每一个人哦,哦对别忘记继续照顾我哦!
望风,都不带意思下的,低头就睡,睡到帐篷被子都能偷走

这个大概是我怒喷的诱因,让您望风,都不带意思下的,低头就睡,你是猪不成?睡到帐篷被子都能偷走……估计被爆菊了也只是会轻描淡写说屁股有点痛痛哒~
刚睡一觉让游完泳的爹背

(*^__^*) 嘻嘻……爸逼,虽然人家刚睡醒觉觉,而你刚冬完泳,但是要背着宝宝去追小偷哟~记住以后不要叫人家看东西啦!好累哒~
就算对方刀不放下也不许杀人家哦!不然本宝宝会伤心哒!

就算对方刀不放下也不许杀人家哦!不然本宝宝会伤心哒!
他吓坏了,我吓坏了,你丫谁?

虽然本宝宝什么都干不了啥也不会也不学,但是必须听我哒去帮助人!何况你吓坏人家了还有本宝宝!别管人家是不是偷自己东西,也别管本宝宝是不是睡觉连被子都丢!你?你被吓坏who care?
有钱任性,这是信仰你们都不懂

虽然人不在东西必须给,我就是有钱任性,这是信仰你们都不懂
你不就被射了一箭吗!至于装弹冲上去吗!

你不就被射了一箭吗!至于装弹冲上去吗!万一杀人岂不是让本宝宝难过!
哦?腿伤了?继续拉车吧~咦拉不动了,扔了吧~本宝宝才没有力气

哦?腿伤了?继续拉车吧~咦拉不动了,扔了吧~本宝宝才没有力气拉车呢!


所以其实我并不在意什么末世原因,也不在意这个末世设定合理与否(说实话并看不出来已经需要人吃人的地步了……)只是我觉得人物行为要符合正常人的逻辑,故事也好背景也好毕竟很多作品都是虚构的。可是这个孩子不断干不符合逻辑的事情,其实最不符合逻辑的就是他对自己父亲的爱,说实话可能演技太差表现不出来,也可能角色确实是个智障没有说明,总之我一直感觉是捡来的孩子一样,还以为会有啥剧情,不过看这这个智障孩子一路作死,其父并未离弃,这绝对亲生无误了。

当然也有可能这孩子不是智障只是在犯贱……

 6 ) 麦卡锡笔下的绝望

   “能够活才是讽刺/ 故此不用做傻事/ 让痛苦轮回千次/ 来彰显快乐有尽时”

    这是黄伟文填词,傅佩嘉唱的粤语歌,名字叫“绝”。那天无意中翻到这句歌词,立即把歌下载到了手机里。我太需要一首关于“绝望”的歌。

    很多小说、剧本、歌词……过于用力地呈现“希望”,又太过急于回避“绝望”,容易让人误以为人心真的很简单。但未曾品尝过彻底的绝望,又怎么辨别出真正的希望?可是往往给人天真的“希望”容易,让人冷静地直视“绝境”却很难。

    古龙说,这世界上最沉重的事,莫过于“无可奈何”。扭转乾坤的英雄活在传奇小说里,而我们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我曾问别人:假设到了世界末日,地球上一片荒凉,人们不得不依靠吃人才不至于饿死。那样,你也会吃人吗?

   这样棘手的问题也正是Cormac McCarthy在《the road》里试图去询问人们的问题。如果在以前,我会把屏幕关掉、电源拔掉,假装什么都没看到,也就不用思考这种难题。但说真的,把电影里那个无关痛痒的“第三人称”换成我的第一人称,那么这个看似无聊的问题便锐气凌厉地成为了对灵魂的拷问。我真能避得开吗?

   Cormac McCarthy以冷峻坚硬的文风闻名,《the road》是他在2007年赢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曾经麦卡锡写出过如《No Country for Old Men》这样生冷孤僻的文字,年近八旬的他在《the road》里终于写出了一些明亮的色彩,是属于人间的温暖的希望。《时代》杂志赞他:“揭开了隐藏在悲伤和恐惧之下的黑色河床,延续着海明威和福克纳的文学风格。”

    “幽暗的森林,冰冷的夜晚,他醒来时,总要探手摸向睡在身旁的孩子。夜的黑,远胜过浓墨,白日则比那些逝去的日子更加灰暗了。就好像患了青光眼,生冷的眼珠模糊了这世界。他的手随着孩子每一次珍贵的呼吸,轻柔地起伏着。扯开塑料防水布,他从臭烘烘的大衣堆和几床毯子里直起身来,想从东方寻出一丝亮光,但根本没有。”这是《路》的开头。一对父子被彻底地抛弃在了末世的废墟中,核战争早已把人类的现代文明才地球上抹去,仅存下一群垂死挣扎的人类在饥饿与恐惧的边缘游走。在这个世界里,比饥饿更可怕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残杀,为了填饱肚子,杀害同类再烧烤了吃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男人的妻子不愿意把孩子生下来,她临盆前痛哭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没有上帝,没有救世主,没有突然降临的希望,没有得到重新获得宽恕的机会,周围只是冷冰冰青灰色的现实——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感到绝望?

    都落魄成这样了,为什么人们不干脆死了好了?这个问题一旦被提上心头,就像心魔一样缠绕不休。说真的,活着是为了什么?仅仅为了活下去吗?如果连生命本身都没有了意义,那么坚持那些道德、原则、底线又有什么必要呢?正如电影里的最常被提起的那句话:“人反正是会死的”。

    可是,当那把上了膛的手枪对准一个同样饥饿的人的时候,我多希望不必这样。即使是为了自保,即使被逼得无可奈何,我觉得还是下不去手,我下不去手下不去手下不去手。

    Cormac McCarthy在书末说:“或许,只有在世界的毁灭中才能最终见到世界是如何生成的。”或许上帝并没死,他在绝望中现身的时候,就是当你面对另外一个生命而“实在下不去手”的时候。对于一个人来说,死亡与世界末日一样的绝望;对于世界来说,清澈的灵魂在任何时代都难能可贵。人总是会死,世界终有尽时,然而心中的火焰一旦吹熄就难再点燃,善的种子终会在绝望的尽头重新长出。如那个孩子在父亲死后所说:“上帝的呼吸就是爸爸的呼吸,虽然上帝的呼吸会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直至天荒地老。”

 7 ) 难道最后孩子不是给吃了的么~

那个家庭和善的很怪吧。。黑人脱完衣服那么冷很难走动,和善家庭跟踪父子担心那个孩子,难道就不关心那个没衣服穿的黑人?应该是父子一走就立马分了吃了的吧。然后父亲死了先吃,领养了孩子之后再吃的吧。。。片尾的鸟语花香欢声笑语不应该是美国电影比较常见的欢乐音乐背景+惊悚血腥过程的经典隐喻么?

 8 ) 吃饱了撑的——《末日危途》

    很久没写影评了,烂片吐槽的人太多,我都懒得吐槽,好片交口称赞的也太多,就锦上添花来说,我的天赋点明显没点这项。最近确实也没什么好片,看一个一个烂片,能碰上看个热闹槽点不多的商业片都很少,让我都有些怀疑是不是被诅咒了,头顶有个DEBUFF写着:点开必烂片。不过这几天有人推荐我看这部《末日危途》,这片也不是第一次有人给我推荐了,有时太忙想不起来看,这次一推荐想起来了。还专门跑豆瓣去看了看影评,好评如潮啊,几乎看不到负面影评。连忙跑去下载看了看,但是看完以后我终于忍不住吐槽了。
 
    很多人都喜欢在电影院看电影,神马气氛神马效果,享受啊,对吧。可惜我身为学电影专业的从来都喜欢在电脑上看,确实不支持正版,毫无公德心。之所以这样一来是一个人去电影院真懒得出门,在家看盗版还不花钱。二来是我看电影就喜欢吐槽,在电影院跟朋友去都不喜欢这边看电影那边听我絮叨,而在家我可以随时暂停在QQ上找人喊:卧槽!我在看电影,这片太烂了!总能找到愿意听我吐槽的人,就算不愿意听反正我也吐完了,不爽把我拉黑吧。三来就是作为专业人士,我觉得影院的效果太好,总会把注意力放在效果上,不能专注细节和剧情,而且看片的时候我经常会:等等。刚才那是神马?倒回去再看一遍!有这习惯的据说也不少,他们选择先去影院享受遍特效然后在家再细看一遍。不过我个人很少电影能看第二遍的,一遍看完回味一下就OK了,再看一遍对我来说就味如嚼蜡了。
 
    其实说这么多无关的话题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这是部评论很好的片子,我在家看的盗版,我他妈的想吐槽。
 
    《末日危途》的剧情很简单,世界末日了,一家子在窝里缩了十年,最后龟缩活不下去了,母亲觉得没盼头自杀了,一对父子出来闯荡江湖挣扎求生。在我看来也挺文艺的,毫无商业片的高潮点,就是平淡叙事。可能是视角不同,影评都在谈末日之后的绝望、人性和坚持还有爱什么的,我看的是这是什么类型的末日,我应该怎么活下去。这片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很多人说非常忠实原著,改编的很好。我没看过原著,但是仅看这片来说,真的很忠实原著的话,这原著不看最好。片子里没有提世界末日的成因之类的,背景完全被淡化处理了,甚至于主角父子的姓名都没有提及,有的只是灰暗的色调,破败的建筑,隐约的火光,枯死的树木。很明显,导演的意思就是老子不是科学家懒得去解释世界为毛末日了,反正它就末日了,你丫的给我看爱和人性就好。不过背景还是大致的交代了太阳看不到了,植物枯死动物饿死气温下降。片里也有提到,主角的媳妇自杀前也说现在不见天日越来越冷,你必须往南走不然熬不过下一个冬天。根据地震和火光,我只能理解为是火山爆发,火山灰遮盖太阳导致不见天日,食物链断裂。这也是之前2012年比较盛行的一种末日类型。之所以选择一开场就是末日已经十年,大概就是想避开整个社会体系崩溃的过程专注讲述爱与人性。不过拍的季节估计不是冬季,人物看不到哈出白气,水也看不到结冰。说真的,十年太阳没出来过,你要说穿的跟南极科考队一样我觉得毫不为过,片里虽然也说冷,但是作为一个北方人,说实在的,真心在片里感觉不到任何冷的意思。那点衣服感觉也就初冬的打扮,可能说初冬都有点过了,片里还在下雨而不是下雪。虽说也有提到说现在可能十月了,我不确定,因为很多年没有看过日历了。说真的,十月我们这就已经供暖了。不见天日十年气温也就跟我这持平么?总之一股浓浓的违和感在我心中翻腾,水都没结冰你丫穿这么厚假了点吧?最夸张的,男主角维戈·莫特森(就是指环王里的阿拉贡,再吐个槽,本片里他扮相除了衣服破点还是阿拉贡那扮相)敢脱光了毫不热身就跳水里游泳洗澡,不止一次,而且回来还不感冒。这算神马?冬泳爱好者?真的十年没见太阳了么?这就是片子前面你媳妇自杀时说的不往南方走你在家里熬不过下一个冬天?
 
    整部片子都透着一股浓浓的绝望感,这不像其他末日片我们要绝境逢生,重建文明,尤其是《2012》里所有富人政要都坐船里安逸的过末日,等灾难过后再继续享乐。那片就完美的诠释了穷人都该死,有钱人末日也玩蛋不了的道理。但是这片不是,动物都死绝了,植物也都枯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太阳才能出来,也许永远都出不来了。活着都不知道是为什么还要活着,阿拉贡的漂亮媳妇有吃有喝有丈夫儿子陪着都自杀了,阿拉贡带着儿子也见过全家上吊的场面。再加上整部片子几乎黑白的阴暗色调,这股子绝望确实感同身受表现得很好。你看不到任何希望,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倒毙路边。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阿拉贡他媳妇自杀,因为她无法再过这样的日子了,末日十年他们一家是怎么活下来的片里没有交代,只是说我们是好人,我们宁愿饿肚子也不吃人。从他媳妇自杀时衣服也不很破旧脸色也没有任何营养不良来看,这十年他们过的还不错。影片一开始末日的第一时间阿拉贡就开始好像早就知道末日要来开始存最后的自来水的表现显然是暗示他早有准备的。但是多少食物能吃十年……他真的没干过亏心的事情?他老婆真的是因为没希望才说过不下去的?想象的空间比较大,而我的思维过于龌龊,这些片里没提的事就不细谈了。我们姑且认为是阿拉贡准备了够吃十年的食物和饮水。他媳妇是因为毫无娱乐,担惊受怕,子弹越来越少,害怕弹尽粮绝时会有饥民过来破门而入把她全家先x后吃。而且亲戚朋友都死绝了,也看不到世界恢复的希望才自杀的。这点确实我从来没有想过,而且是非常现实的问题。这让我意识到,屯粮党是没有未来的,他们不会饿死,但是会无聊死。记得以前在生物课本上学过一个案例,一种神马稀有的鹿被放在岛上繁衍,结果没有天敌食物充足数量还越来越少,最后科学家扔了两批狼上去,鹿群恢复活力,有威胁就有动力,每天被狼追着连跑步,运动过后吃嘛嘛香,种群数量反而增加。屯粮党的清单我也见过一些,单子上也不乏包括一些人力发电机,充气娃娃,电动棒之类的东西。但是一天24小时除去睡觉8小时,你能撸几小时?就算你有电又能干嘛?看电视没频道,上网没网,给手机充电打手机游戏么?就算你下了一手机游戏你能玩几年?在密闭空间里算衣食无忧,没有任何外界交流你能多久精神失常?囤积一堆东西的人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他会选择冒险出去散步么?明显不会。而在密闭空间缩久了缺乏运动,出去死得更快。你别说还整一堆健身器械囤积起来,就算那么干了你一个人能坚持健身多久?身强力壮喜欢健身的人还至于缩在耗子洞里囤积食物么?所以囤积党毫无前途可言。只是晚死一点罢了。虽说人总有一死,但是囤积党精神失常的死法看起来更加毫无希望。
 
    从一个专注末日求生的人的角度来看,片里的幸存者未免多了点,十年未见天日,不是一年,他们吃什么活下来的?片里确实有不少吃人的镜头,尤其是一家子地下室全是囚禁的活人口粮,有的已经吃了一条腿什么的,但是还活着,大约是为了避免死肉腐败。小孩进屋子看见客厅理堆得满满的一座小山一样的各式鞋子我就知道这是食人族的房子,这场面其实是非常著名的二战集中营的景观。非常容易联想到鞋子的主人都干嘛去了。但他爹竟然对那么多的鞋子视而不见,专注找食物。说真的,你真的是在找食物么?都不用每个房间稍微仔细的看一眼就直奔主题了?问题的关键是,十年了,该死的人早都变骷髅了,你养牲畜也得喂饲料吧?吃人也得有人可吃吧?当然,导演是为了展现人生百态,各种不同的人对待末日的方法。不过十年这个跨度确实太大了,这么绝望的世界十年下来幸存者不会有这么多的。
 
    整部片子的主题就是绝望中依然坚持底线坚持爱,我觉得这点应该不会有人持反对意见,比如阿拉贡找到汽水教儿子怎么打开怎么喝,因为儿子是末日后出生的,易拉罐汽水这种高科技没见过。后来熊孩子看见一个90岁的老汉饿肚子也眼泪哗哗缠着父亲非要分一罐食物给老汉,还教他怎么打开罐头。这种爱的传递的象征手法实在太过明显,不过我真的很想说,你是末日后出生的没见过罐头也就罢了,人家老汉活了90岁连罐头都没见过还至于还得跟你个熊孩子学怎么吃罐头?整个片子也不断重复着不要放弃心中的火焰这种台词,影评里也有不少人说吃人的话我们和野兽有什么区别诸如此类的话,持有这种论调的人不在少数,米国乃至西方的主流思想都是这种,以这个为题的片子数不胜数。我也没少听到身为人如何如何,丧失底线和野兽无异的论调。不过知道我的人都知道我对此论调嗤之以鼻,说真的,人类能干出的恶心事绝对不是野兽能达到的下限。而我也不认为野兽的行为准则有什么低等,它们不贪婪,不会做过多的无谓杀戮。它们不会无限的索取,它们在维持着整个自然界的平衡。当然我不认为有所坚持是错的,如果真的饿得皮包骨头了看见地上一个刚饿死的新鲜尸体还给人埋了,自己在哪啃草根,我确实敬佩。有所坚持,牛逼。虽然我不会跟你一样这么做,但我敬佩你的坚持。只不过说这种话的人全都没少吃过一顿,没受过什么罪,那我真的嗤之以鼻。就像无畏不是勇敢一样,真的勇敢是你虽然害怕依然前行。初生牛犊不怕虎不是勇敢,君不见汪精卫当年也曾大义凛然当过刺客,失手被捕后在狱中还写过豪迈的诗篇表示不怕死。但是最后真要杀头了,尿的比谁都厉害。从此以后一口一个保留有用之身再不提视死如归了。你一口饱饭没落过,跟我说末日没吃的也要坚守原则,那只是自己的臆想罢了。说到和做到的区别也不需要我多做赘言。
 
    这部电影就在试图表达这种坚持,熊孩子不停的问我们是好人吗?阿拉贡一脸慈祥的回答我们当然是好人。两个人分吃蚂蚱也不肯吃人肉。熊孩子看见饿肚子的人眼泪汪汪非要分对方一听罐头,这种场景也出现了几次。在别人眼里这是孩子的纯真,是人之初性本善,不少人直呼这部影片直击人性。不过在我看来更像是溺爱过头的败家子,自己不会寻找食物反倒是把老爹找到的食物拿去送人玩,让我恨不得大嘴巴抽丫的。真有种你说把我那分让给这个可怜人,我晚上那顿不吃了,那我算你懂事。救济别人可以,你倒是拿你自己找来的食物救济别人啊,自己嘛能力没有,反倒是见谁都不落忍,你爹就是你玩死的知道不?我也惊异于米国人的价值观,都世界末日了小孩说晚上别吹蜡烛吧,行,给对方罐头吧,行。一路上还带个布娃娃,到处都在照顾孩子的纯洁之心。话说我小时候一个人睡不敢关灯第二天就会被骂竟然一晚上灯都没关,浪费多少电,败家玩意要账鬼!阿拉贡你丫都咳血了还在照顾小孩的纯洁之心塑造完美童年是不是有点溺爱的过头了?这种时候一个爹难道不是应该教小孩如何独立的生存下去么?我不知何时会倒下,我不可能照顾他一辈子,他总要自己活下去,那么他就得学会求生的手段。这种不才应该是正常人的逻辑么?最后阿拉贡又冷又饿伤病难支挂在海滩上也没教小孩怎么寻找食物这是一个什么心理?当然我知道这是米国人的主流思想,要给小孩一个完美童年。但是这玩意套在末日背景上不觉得矫情了么?很小资有木有!不对,这已经不是小资了,这简直就是万恶的大资本主义腐朽的证明啊,这尼玛太奢侈了。这玩意根本说服不了我,引起不了我的任何共鸣。米国的这类人性与爱的题材无论怎么拍都无法让我产生半点共鸣的原因就在这,你们的坚持与爱不接地气,是悬浮在美好生活之上的。你们的主流思想者们都吃得太饱了,你们臆想中的贫困与灾难都是那么的虚假,只是舞台上画风华丽的一道背景幕布。帮助别人是需要资本的,而你们习惯了这种资本,在套上臆想中的贫穷与灾难以后还在沿用你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资本去展示困境中的爱与帮助,这根本无法让我感到认同。所有认同这种观点的都是他妈的衣食无忧过惯了从来没想过怎么过苦日子的人。原著获得了多少奖都不重要,因为那是一群发达国家吃饱了没受过罪的资本家评出来的奖项。而在中国有这么一句老话精辟的挂在人们的嘴边,这句话只有真正饿过肚子知道食物珍贵的人才能真正的理解,这句话就是:吃饱了撑的。
 
    虽然跟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父辈们比起来,我也算是衣食无忧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娃了。小时候父辈们没少说你们这代赶上好时候了。要说真正的贫穷,我能坐这上网就已经说明我不是穷山沟里吃不饱饭的娃了。但是我还是无法忍受老美这种吃饱了撑出来的困境中的爱与坚持,影片结尾毛都不会的熊孩子爹刚死了,立刻就有接盘侠出现,一个看起来比他就拿一把破左轮里面还只剩一颗子弹的爹强大的男人现身,人家手持猎枪,身上还挂满子弹,问小孩要不要跟自己走。然后展示了标准的美国家庭配置:夫妇俩带着一男一女俩娃还有一条狗。解释了之前阿拉贡在地窖里听到的狗脚步声,以及一直疑心有人跟踪自己。因为这对夫妇承认了,俺们跟着你俩好久了,你爹终于死了么?大部分的观众对这结尾似乎也略有吐槽,因为太完美了。但你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那边一家子尾行父子俩N久,从不现身,就等人家爹死了接手小孩,这尼玛是一个神马心理和动机?不要说我思想太阴暗,我真找不出任何光明的理由来解释这种行为。最光明的理由还是那句老话:吃饱了撑的。

PS.至想喷我的人们:
鉴于不少玛丽苏前仆后继的来喷我,不过带有人身攻击的回应我都已经删了,你们要还想喷麻烦有技术含量点。我尊重你们的发言权,你们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但是没有侮辱谩骂的权利。鉴于这么多的玛丽苏来喷我,这片的评价我又降了一星,理由是这部片子既然宣扬人性真善美,结果喜欢这片的人有大量毫无素质的喷子,那么这片也挺失败了。意见不同者无非就是觉得我吹毛求疵,人家宣扬人性真善美,你特么抠细节有意思么。实际上,很有意思!因为这片大量情节都是没挨过饿的人YY出来的穷逼生活。我不说别的,您去野营三天,光带水不带干粮,自己野地里刨食试三天,体验一下挨饿的感觉,放心,三天不吃饭死不了。然后您要还觉得我特么就是一吹毛求疵的碎催,您大可来这喷我。对于吃撑了花钱减肥的人,这片拍的好,仁义!再特么黑暗的地方也有人性的光辉。但是对于真挨过饿的人来说,这片和晋惠帝听说饥荒人没粮食吃变饿殍时疑惑的那句千古名言:“何不食肉糜”差不多。这是在侮辱食物,是在侮辱求生。两个村子可能因为上游下游用水就进行全面械斗,两个部落可能因为对方追猎物到我的猎场就进行战争,要按着玛丽苏的想法,大家退一步海阔天空,永爱来感化对方不是最好的么?为什么要去争斗,为什么要去流血?因为特么的不这么做活不下去!!!懂么!活不下去!人口多了他们把上游的水用完了我们下游的村子水量不够浇不了地,粮食就没收成,我们特么的就得饿死!上游的不把水都用了灌溉,粮食也会歉收,会有人挨饿乃至饿死!猎场的猎物是有限的,你进我的猎场打了猎物,就意味着我的家人可能就要挨饿。而他如果不进对方猎场追赶猎物,那么他们全家今晚就没饭辙!所以能做的只有一样,战斗吧,消耗掉多余的人口,有限的食物就够大家消耗了,因为爱与人性特么的填不饱肚子!当你爹还节衣缩食扣屁眼吮手指都吃不饱的时候,你特么把自家食物给一陌生人,这特么不叫人性,不叫爱,不叫慈悲,这特么叫败家子!当一个爹为找食物拼得遍体鳞伤,也特么不愿意教自己儿子任何生存技能,这特么也不叫爱,叫他儿子是充话费送的!《三字经》听过么?中国这就叫“养不教,父之过”!娃不是你特么光喂他就算完成任务了。你们的人性你们的爱都是建立在吃饱的时候。当你们真的挨了饿再来跟我说人性,跟我说爱。你们吃饱的人性在饥饿下没有说服力!请允许我代表我自己发表一下我的意见:没挨过饿的资产阶级拍不出无产阶级吃不饱饭的辛酸。

 短评

音乐加分,小演员加分

5分钟前
  • ybm
  • 力荐

电影的历史会证明Avatar的伟大而历史本身会证明The Road的伟大

10分钟前
  • lowdive
  • 力荐

当父与子来到敌托邦,爸爸我爱你~

14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19分钟前
  • Leann
  • 力荐

编剧4星 摄影4星 剪辑5星 布景5星 音乐5星(你娘的,Nick Cave啊!) 表演Viggo Mortensen5星小男孩5星半……

23分钟前
  • Cyber Marlboro
  • 力荐

跟书一样,更多的是氛围,没什么情节,新年选择原因:总有比你更惨的,绝望到最后还是有出路的。

24分钟前
  • 陈楸帆
  • 推荐

我等啊等的,一直等到影片那莫名的结尾出现,都没有发现高潮的来临

26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又是末世恐惧,又是孤独绝望,看多了总会心烦,虽然在后半个小时稍有改变,但这个神神叨叨的片子始终让人提不起精神,即使他的主演是雨果·莫特森

3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充满文学气质的阴暗末路

3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色调太灰暗了 以至于我经常性以为显示器亮度有问题……

39分钟前
  • Welch
  • 推荐

看到最后两秒一只大脏狗狗出现的时候,我鼻子酸了。

43分钟前
  • 狼大疯
  • 推荐

《The Road》不明原因的灾难毁灭了世界,生命的迹象越来越微小,人们开始互相猎杀蚕食,父子俩遵循着人类最后的道德底线,不停的行走躲避猎杀,收集仅存的食物,衣服鞋子。镜头滑过散落地上的美元和珠宝,此刻却再无价值。海边是他们仅存的一个希望,路途中遭遇散落在世界角落中不同的人群,最终到达海边。本质上不是灾难片或亲情片,它是一个哲学拷问,直指人类在生存困境面前的道德虚空。因此,它讲的不是什么后灾难时代的故事,而是现在,此时此刻,你、我所置身的世界:只是此时此刻匮乏不那么极端,作恶也不象食人那么极端,但是把电影里的极端性去掉,它所暴露的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本身。它追问每一个人:如何生命的虚空里打捞“善”的意义?

47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最后那段只不过是他死前的幻觉。

48分钟前
  • 肉腾腾
  • 力荐

这部电影会告诉全世界,Viggo Mortenson,只是一个被忽视太久了的,过于低调的学者,诗人,和影帝

50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绝对不想再看第二遍 太阴暗了

53分钟前
  • Leito
  • 力荐

最后,那家人把小孩吃了

54分钟前
  • 达斯佛™
  • 推荐

再次明确美国四好家庭的标准:一儿一女一条大狗。

56分钟前
  • Eudemonia
  • 还行

原来是阿拉贡大人

58分钟前
  • 水木丁
  • 推荐

地狱提前来临,结尾有点扯淡。

60分钟前
  • 看不见我
  • 推荐

那个小孩长得好像莎莉兹塞隆啊

1小时前
  • 苏打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