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1945

爱情片英国1945

主演:西莉亚·约翰逊  特瑞沃·霍华德  斯坦利·霍洛威  乔伊丝·凯里  埃弗利·格雷格  玛格丽特·巴顿  

导演:大卫·里恩

播放地址

 剧照

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1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2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3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4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5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6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13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14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15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16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17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18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19相见恨晚194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9 20:08

详细剧情

Laura(西莉亚·约翰逊 Celia Johnson 饰)的生活简单而幸福: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一对可爱的儿女。每个周四她都习惯搭火车去附近的一个地方买东西。这天,在火车站旁的一间小餐厅,眼睛被吹进了沙子的她得到了医生Alec(特瑞沃·霍华德 Trevor Howard 饰)的帮助。几天后,她又在餐厅遇到了医生,由于桌子不够,两人便坐在一起吃饭,相谈甚欢。原来医生也已经结婚,每个星期二也来这里的本地医院帮忙。两人约定下星期再见面......频繁的见面和陪伴,让两个已经结了婚的人越来越渴望见到对方,他们知道,他们相爱了......但这样的爱情在那个年代注定无法长久,即使他们深爱着对方,最后也不得不分离。Alec告诉Laura,他即将去遥远的南非,留下了失魂落魄的Laura......  本片改编自No?l Coward的独幕剧《Still Life》,获...

 长篇影评

 1 ) If you forgive me, I will forgive you

Laura静静不说话的表情有一种忧郁的美,没有佩戴耳环,也没有其他明显的配饰,高挑苗条的身形,整齐优雅的发型,还有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已经让她足够美丽。

整个影片都是Laura的回忆,在车站送走了让自己心动的人,然后把整个故事都回忆一遍,这样算是给这段感情一个交代吧。而两人全程都没有身体上的越轨行为,让这段意外而来的感情更加单纯。

在一起的最后一天,两个人只是一起吃饭,开车兜风,去了曾经去过的小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纪念性的举动,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承诺。假如你知道,这是你跟心上人在一起的最后一天,往后漫长的几十年里,你们几乎再无见面的可能,你依然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任由最后的几个小时这样流淌,流淌。

最后的一幕,Laura的回忆结束了,忍不住哭了起来,丈夫温柔地抱住她,说欢迎她回来。(这还真像我小时候读到过的一个小故事,故事里女孩子出轨了,但是最后回到了男友身边,男友也是这样温柔地抱过,以一种看透一切的心态接纳了她。)

一段单纯的婚外情,意外地来,静静地走了。这算是最好的结局、最明智的选择了吧,短暂的相处过,有过快乐和煎熬,最后互相原谅,互相远离。我喜欢Laura探出火车窗,对Alec说的那句"If you forgive me, I will forgive you"。爱过的人要心平气和地道别,多么不容易。

 2 ) 。

还挺喜欢这个中文译名的

其实是朴赞郁qa分手的决心的时候说相比大家都觉得像的vertigo 这个才是他当时获得灵感的来源 还让他的制作团队都去看一下这部

很喜欢台词 很诗意

电影营造的氛围也是 被淡淡的哀伤笼罩着

男主说i know that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n end

真的就是梦回花束般的恋爱了

甚至整个倒叙的结构都是在说 “开始是结束的开始”

包括男主后面接着说的not the end of my loving you, the end of our being together

就是完全我朋友分手的时候的文案 也完完全全是他们当时决定分开的当下的状态 爱还没有结束 但我们结束了

非常架空 同时又非常接地气的感觉 很奇妙

理想和现实的碰撞

还有两个人都有伴侣的情况下的互相试探吸引 那种禁忌感正是让婚外情变得很令人着迷的原因

刺激的感觉源于道德观念的折磨

这种良心上的不安又被揉合进了那段感情里

让它变得不是纯粹的爱情了 反而更像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投射

然而当理想成为现实的时候 就又会渴望新的理想

可能只有认清理想只能存在于理想之中的时候才能得以解脱吧

这样的感情会让我想到那个辩题 爱是自由意志的沉沦

我会想 哦 好像是这么回事

 3 ) 谁动了你的卵子

看完《相见恨晚》(Brief Encounter)就觉得很好玩,不管你再怎么木呐,再怎么对邂逅或出轨嗤之以鼻,或者你再怎么不食人间烟火,躲入小楼成一统,一生中总有机会与人暧昧,总有机会打了个盹,火车一样偏离轨道。

主动的暂且不论,反正也说不清到底什么主不主动,像吵架一样,一张嘴它也吵不起来。你诱惑人家,人家冰冷不应和你再会搭讪也没折,换句豆瓣上一豆友说的话,更形象,你脱了人家的罩杯,人家扒了你的裤子,彼此彼此。

有意思的是,人家晚上来到你的窗前赏月,你就以为你是他的月亮。这还如何了得,他老是看着你,痴痴迷迷,色色迷迷的,你对他没意思还好说,不管他望月欲穿的眼,你只管视而不见,要是你对他也有点意思,趁机对他放下电,电压没达到你的预期,没有碰出火花,于是伤心欲绝,不是看我你来我窗前看什么月亮?瓜田李下,这么大的地盘哪里不能去赏月?

不知道哪一天你就像破土的芽觉醒了,像玩偶之家里的娜娜,得换个活法。敢确定的是,你和任何人一样会期待着给平淡的生活加点佐料,每天接送孩子,每天和另一半脱衣服穿衣服,玩遍了四十八式,每天上班为面包奶酪,每天下班为琐事烦恼,来点小插曲多有味道。这些小插曲不一定是你自己主动要求的,而是既然你会觉得乏味,别人也一样,街道上到处流浪的都是不堪乏味折磨的猎鲜人,你碰上他再自然不过。我一朋友说,她期望生活像白开水,无波无澜,另一层意思是无波无澜的白开水生活根本不存在,因为几十年同一个温度,同一口井提取的,同一口锅煮出来的水压根就是妄谈加扯淡。

如此篇幅地解释小插曲,调味品的不可避免其实是想说它的不可或缺。你要是不想为生活的平淡乏味所拘囿,就得自己寻找点,创造点新鲜,人对新鲜的追求永远没有停歇,而且这种一致性更像风吹墙头草一样步调一致,如果真叫你生活三点一线,百年如一日,一定是最简单,最夸张的生活方式,本可练就你满身的清心寡欲,但你乐意像尼姑一样吗?尼姑是压抑,要问你自己能不能压抑得住。

插曲给原本无味的生活平添几分乐趣,更重要的是,插曲毕竟是插曲,它翻身当家做主子难于上青天。你信不信那些第三者插足的大多都不会被纳为正室,为什么,即便你再味道鲜美,你还是调味品,酱油醋代替不了白米馒头。如果吃了酱油醋填补不了饥肠辘辘,回头更觉白米馒头的可口。

可怕的是你一旦有了插曲,就无法回头是岸。你悬崖勒马了却发现后面的退路已经被切断,有的是你自己挥刀自宫,有的是被你的后方驱逐出营。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你就悔恨交加吧。

如果你有回头金不换的决心,恰好回头又有岸,这是我可以想到的最理想的回归状态。你要是破罐子破摔,或者ta要是再对你耿耿于怀恨在心,只能说你一招走错,悔得肠子都青了也没用,以后要么乖乖地出生求学,结婚老蔫死亡,以不变应万变,要么左右逢源,人鬼不同话,练就一身密不透风的本事。毕竟像相见恨晚里那样大度的丈夫克制的妻子还是少数。

 4 ) 邂逅之后

    “生活不就是不断的朝着我爱你这个字眼靠近,然后又不停的退却”–菲茨杰拉德

近日在家边的碟片铺中发现多了一些老电影的片子,相对不是那么出名,于是胡乱挑了几张。
其中有一张是《Brief Encounter》,昨日看完,有些感想,记下来。
电影写一个家庭主妇劳拉的日常生活,写她每周一次去城里采购食物,(二战刚刚结束,大概英国物质还是相对匮乏)用多余的时间去看一部电影,去借一本书,或者去和朋友们喝茶约会,然后再赶晚上的火车回家。至于家中,有善解人意的老公,和两个顽皮活泼的孩子。
这样普通,规律,日复一日的生活,直至有一天,在车站,有一粒煤灰吹进了她的眼帘。吹进的不只是她的眼帘,可能还有她的心。因为医生阿历克,正好也在候车。
因缘际会,劳拉和阿历克迅速认识,虽然他们的火车开往不同方向,却都是每周要来城里一次,万事皆备,故事自然发生。
编剧Noel Coward是个剧作家,他借劳拉的回忆倒叙,写了非常多的内心独白,还有两个人之间的对话。那些独白和对话你一听就知道是多么了不起的优美的文字。就是这样,编剧将他们的感情写得单纯美好,充满欲言又止的含蓄,还有必不可少的道德感的折磨。他们很自然的在一起,再后来又不得不他们分开。只是拥抱,挽手,接吻,婚外之恋如果都能这样发乎于情,止之于礼,叫人平添的只是些惆怅罢了。
何况这部影片还有个明亮的结尾。
丈夫其实发现了劳拉的不对劲,于是在结束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当劳拉回忆到不能控制开始哭泣时,丈夫上去拥住劳拉
丈夫:你已经离开我们很远了
劳拉:是的
丈夫:欢迎你回来。
电影就此结束了,而劳拉应该又回到了普通,规律,日复一日的生活。
看完电影,也许你会想这恋情其实和道德没关系,只是可能会伤害了你爱的人。
让我喜爱这部电影的倒不是他们的恋情,而是那些丰富的细节,那些细节让你放慢脚步,静下心来看这60年前的黑白影像,寻求那些瞬间。
有些瞬间和你的记忆暗合,你才知道原来你敝帚的珍藏,也是许多人共同的情感:
当你想要安静的大把的时间来好好想一个人的时候,平时对你不理不睬的外部世界,这时候突然和你发生关联,可能是工作,很多的工作让你充忙,或者是有人要和你说话,不断的说话,而每一句话都让你绝望。
当你和谁谁就要分手,也许就是天涯的时候,时间即使你每一秒每一分钟的刻度,它还是走的太快,而那些交通工具总是准时,仿佛他们从不迟到一般,然后她转身离开。道别的那么绝然。你望着背影开始幻想她会又出现在你面前,告诉你她不想走了。然而最后她的声音只是出现在你的手机里,说她平安到达。

谁是Noel Coward?
因了这部电影,于是开始在谷歌上搜索编剧noel coward的信息,中文信息很少,用我蹩脚的英文看来,似乎是一位英国有名的剧作家,但是没有被翻译过来的作品。

我很高兴,我没有错过这部电影,我很遗憾我不能知道这个编剧更多。

 5 ) 谢谢你回到我的身边

    这是一部极其细腻的婚外恋题材的爱情片。
  很多女人在婚后都会遇见那一粒爱情的粗砂,被它折磨得痛哭流涕,惨然欲绝。这粒粗砂可能来得并不刻意,只是由于一阵风,一列火车,一次不经意的邂逅,就那么的一赶巧儿,然而紧接着便是汹涌如潮水的爱情。“这种爱情突然到来,像暴风雨从天而降,夹带着闪电,把生活兜底翻起,把意志如同树叶一般刮走,把整个的心都投入深渊。”
  有了他,一切都是璀璨多彩,熠熠生辉的。生活充满了趣味,生命如此美丽灿烂,每个约定见面的星期四都像是上帝赐予的幸福时光,一星期的其他六天全部都黯然失色。没有他,吃饭不香了,电影不好看了,有趣的人也变得乏味甚至可怜了。一切都黯淡了,一切都毫无意义了。没有了他,世界依然如故,可没有了他,她却仿佛丢失了整个世界。
  两人的热恋就如同那一列尖啸着离开站台的列车一样,张牙舞爪,喷薄出浓重的烟雾,带起狂风,震撼着整个世界。
  可是,或许就如《包法利夫人》中那样,婚姻生活中的平淡乏味,她也会在出轨中又全部体会到。
  所以,也许片中让人摧心剖肝的割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了。
  这部片子为了弥补电影之于小说的不足,便采用了苏拉对丈夫无言的忏悔倾诉这一叙述方式来阐述整个婚外恋的过程,并无疑是成功的。电影中苏拉的自述把一位挣扎于爱情和道德、家庭、母爱、责任之间的女人刻画得惟妙惟肖,可谓是柔肠千千结,其复杂矛盾的心理搏斗堪比《红与黑》中德.瑞纳夫人的心理挣扎轨迹。
  片尾中,丈夫发现并谅解了苏拉的这次心理出轨。全片以丈夫一句“谢谢你回到我的身边”来结束,可谓是深情的感恩。感谢苏拉,理智战胜了情感,舍弃了自私的爱情,挽救了两个家庭。感谢上帝,赐予了人间这最美好的感情。
  爱情不一定非得长相厮守,若是真爱,定会不朽。
  

 6 ) 大卫连导演生涯第一部不世杰作

被公认为大卫连导演生涯的第一部不世杰作,高踞英国电影学院(BFI)百大英国电影次席,改编自英国剧作家科沃德(Noël Pierce Coward)的独幕剧本〈Still Life〉(於短篇合集《Tonight at Eight-thirthy》中),是一个关於各已成家的中产男女在偶遇下共堕爱河的传统故事,对白雖繁,描写红杏出墙的平凡女性心态卻到位,导演叙事亦流畅,剪接过场丶灯光处理匠心独具,加上演员表现俱佳,又善用拉赫曼尼洛夫(Sergei Rachmaninoff)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每个段落,令人难以忘怀。http://mcyiwenzhi.blogspot.com/2009/03/brief-encounter-1945.html

 7 ) 斑点中的爱情

时间:2009年6月13日21:00
地点:魁北克电影馆
事件:魁北克电影馆新购片目展映

1. David Lean的电影只看过几部史诗片和名著改编的-桂河、劳伦斯和齐瓦戈、远大前程还有奥利弗。所以前段时间得知魁北克电影馆新购了这部胶片,好奇心大起,就说一定得看看是个怎样的小资电影;

2. 很显然,这个版本并不是任何修复版,所以中间有好几段都是几秒钟只有伴音而无图像,影片开头和结尾处的划痕和斑点也很明显。

3. 纵然是大电影,影片还是有很明显的舞台剧痕迹,那也让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来得更加明显。

4. 有点让人惊讶的是,戏中男女竟然那么快就讲出“我爱你”,英国人保守?

5. 没有《廊桥遗梦》那样的煽情,却有着一样的令人心碎。相信有类似经历的同学看了一定会长叹短嘘……

ps. 影片证明了让一个家庭主妇定期一个人去看电影对丈夫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好的解决方法也许正是应该如同片中的丈夫那样,察觉而不紧逼,最后采用柔情的关怀将出轨的列车拉回正道。

9分推荐

 短评

【B】虽说这个故事真的是够琼瑶,但拍的还可以……只是所有浪漫情愫刚要迸发便会被女主喋喋不休的心理独白打断,这种文学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挺大胆,但真的破坏观感,也有可能是女主角声音太难听的缘故。

5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如果出轨不算爱,还有神马好悲哀

7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这个女人有过一次难以抑制的出轨,但是更重要的是她一直有着一个好丈夫。

8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大卫·里恩第4作,首届戛纳最高奖。1.一粒煤砂,一列火车,一段短暂而刻骨铭心的婚外情。2.首尾回环,忏悔画外音倒叙,愧疚自责与难抑激情间的挣扎刻画得细腻鲜活。3.外化心理:闪回临转场前的音画错位,告别后奔向火车时的倾斜构图,尾声重回现实后背景由黑暗渐次转亮。4.谢谢你回到我的身边。(9.0/10)

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随一句“谢谢你回到我身边”如梦初醒,也终于得以明晰何来如此忘我的沉迷。看似开宗了离经叛道的颂扬,其实却对主流价值观有着难得的温和。伦理不曾被真正探讨,而更像一个住在主角内心的角色,于她一呼一吸间波动着情与礼的权衡与起止,见证一场错生于不纯的纯爱如何随缘生息。于我,似未来的过去。

12分钟前
  • Ocap
  • 力荐

@BFI Southbank 重看,70周年重映修复版。这次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英国人如此珍爱这部电影,它展现出一种“Britishness” 汹涌的情感均蕴含在这场温柔至令人无法抵挡的心碎之中。“原谅什么?”“一切,原谅我最初与你相遇,原谅我为你拭去眼中沙粒,原谅我爱你,原谅我为你带来如此痛楚。” 20190106重看。

16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第四千部标注,2019-1-6重看。没有奇迹没有童话,最终屈服于庸常生活,就这样走出彼此生命,水波不兴暗涌心底;单方面的叙述充满主观的忧伤,黑白光景更添沉闷周遭的无奈。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对自己的谎言,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是证明一切并非虚幻是证明,被镌刻进生命记忆。跌跌撞撞的雨夜,映照着无穷的后悔与无边的羞耻。从远景般的茶店环境描写入手,切切嘈嘈的周围里沉寂着他们的焦灼,非常古典手法的开场。火车站位于他们各自家庭的中间,两端俱不着边,终成空梦一场;这个架空式的环境是他们抵达浪漫与自由梦境的乌托邦通道,火车承载了相当重要的情感寄寓功能。

2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第一人称的叙述让电影变得更具文学性,并且因为抹去了男方的心理活动,所以避免了似同类题材陷入伦理问题的讨论,取而代之的是深情且克制的情感,分寸之间把握得很妙。古典弦乐和贯穿始终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 No.2 一响起,就会让人忆起生命中的星期四。结尾带来的情感高峰的倾斜镜头值得一提。

23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火车喷出的白色烟雾划过整个画面,将这部影片的主题和空间都有所延伸,女主角冲出餐厅奔向快车的镜头、运用了倾斜式构图并一气呵成,让人感同身受。一个极其细腻的婚外恋故事,车窗上叠印的关于两人浪漫生活的想象也颇有意思。火车、电影,这些现代文明的产物让普通人也有了浪漫的可能。

25分钟前
  • xīn
  • 推荐

生命里的星期四,泪眼中的一粒沙。

2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时间和潮水是不会等人的。谢谢你回到我身边。

28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情节简单得很,却充满趣味,整个电影自始至终散发出忧郁优雅的气质。貌似出轨的戏,导演却从一开始都没打算往伦理上说事儿,加上电影以女主角向自己丈夫“忏悔”的口吻倒叙出整个爱情过程,更加显示出这仅仅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发乎情止乎礼。

32分钟前
  • 阿廖沙
  • 力荐

现在看来是有点平常和过时了,自述旁白一度觉得像那个聒噪的女人般吵扰,但看到后来还是生出哀叹和感动。收尾妙笔不少:将最后几分钟共处强行打断,令本就是brief encounter的这段情感桃源显得更加短暂珍贵;以倾斜构图展现开头隐藏的离开茶室的真相,原以为是最后一眼送别实为寻死的闪念令人唏嘘;丈夫一句「你神游去了很远的地方但感谢你回到我身边」,回味绵绵。开往相遇与相聚之处的火车,终究还是开往了相反的方向。| https://cinephilia.net/58275/

37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闪回就够你们学的

38分钟前
  • kulilin
  • 力荐

中产阶级真是闲的啊....

40分钟前
  • Yolanda
  • 推荐

相遇,相知,相爱,分离。不会再有下一个星期四。

4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可能尚未到达中年,感受不到那种陷于平淡生活的无力感。但单纯从电影的角度去看,亮点不多,结构单一,情节可猜,镜头也显得中规中矩。唯一的亮点是结尾处女主角从座位冲出门看着火车驶过的一段的镜头,将那段压抑的感情与犹豫表现得淋漓尽致。

49分钟前
  • Comel
  • 还行

即便无法认同这种感情,在结尾疾驰的火车声中仍然会为主角遗憾,这可能就是导演的功力吧。总觉得真正的问题不是相见恨晚,而在于这位人妻又寂寞了。婚姻难免平淡安静,异地和旅途又是最好的滋生浪漫的温床。由于都是女主的第一人称叙述,很难了解那个男人到底有多看重这段感情。女主很有文青潜质。

5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Before Brief Encounter, characters never thought in British cinema, they simply acted.'

52分钟前
  • 林檎
  • 推荐

6/10。大卫里恩是热爱火车的导演之一,开场劳拉和医生在火车站分别,这段场景拉开了她对整段关系的回忆,结尾火车鸣笛声不断拉长,当摄影机倾斜到劳拉快要晕倒时,她迅速跑向站台,画面左上角冲出一辆火车紧接头发凌乱的劳拉处于画面右斜角,表意性的音响和摄影揭示了差点突破理智防线的痛苦心理。自我克制不逾越的劳拉成为资产阶级形象的代表,医生卑下地请求和劳拉幽会的荒唐行为、讲解劳工患病的可怕,形成了两种阶级文化的对照、冲撞,在餐馆和剧院蹩脚地拉大提琴的女人也成为中产阶级医生嘲弄的对象。注意劳拉送给丈夫的礼物是一个带气压的时钟,时间在第一人称叙事中重叠,譬如劳拉坐在沙发向丈夫述说外遇的经历,左上角回忆出现,右下角的劳拉依然存在,两个镜头叠印在一起,以及火车窗上劳拉眼前浮现两人周游世界的想象,象征难以从回忆中自拔。

5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