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欧美剧美国2018

主演:埃德加·拉米雷兹,达伦·克里斯,瑞奇·马丁,佩内洛普·克鲁兹,达丝莎·坡兰科,威尔·切斯,杰·R.弗格森,何塞·祖尼加,克里斯汀·霍恩,马克思·格林菲尔德,乔·阿德勒,安娜莱吉·阿什福特,乔瓦尼·索罗菲瓦,温琴佐·阿马托,凯西·莫拉蒂,芬·维特洛克

导演:瑞恩·墨菲,尼尔森·克拉格,格温妮丝·霍德-佩顿,丹尼尔·米纳汉,马特·波莫

 剧照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2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3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4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5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6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3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4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5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6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7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8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19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0 20:05

详细剧情

FX电视台瑞恩·墨菲打造的《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将聚焦服装设计大师詹尼·范思哲被杀案。1997年7月15日,范思哲在迈阿密海滩别墅门前遭枪击身亡,凶手为连环杀人犯安德鲁·库纳南,库纳南八日后自杀。瑞恩·墨菲将任第三季制片并有望执导首集。

 长篇影评

 1 ) 看到第九集了

从第一集到第九集,一开始很厌恶安德鲁,觉得他张狂、高调、软弱、虚荣(演员演得好),到后来居然逐渐觉得他可怜可悲(还是演员演得好)…如果对他家庭描述基本属实的话,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伤害有时候确实一生都无法治愈,但他自己也不是没问题,关键时刻自我的选择也很重要,但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也很矛盾,他从小是如何学习选择的?

当他在船屋看新闻时、看到范思哲的照片和他自己的照片同时出现在万众瞩目的枪杀案新闻播报时,他到底是种什么心情……

 2 ) 关于人性探讨的悲悯情怀

当我看到倒数第二集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应该以一种悲悯情怀来观看这部剧。

这部剧塑造的被大环境压制和同化的小人物是以LGBT群体为代表的。他们中的很多人会隐藏在公众的视线外,会慢慢消失,没有人在乎。而Andrew不愿意躲藏起来。他想让大家了解他的痛苦,想让大家了解生来就是个谎言是什么感觉。

其中Versace和Jeff接受采访形成的反差产生讽刺的戏剧效果,实在是直击人心。可见小人物对于性向的坦露在美国90年代是有多么的困难,而美国当时的Don't ask Don't tell法案对小人物身份认同造成的痛苦也可见一斑。就算在世界如此包容的今天,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具有深切的现实意义。

而全剧对于人性光辉的阐述,是在于David和Lee身上。Lee独自默默地资助贫困的家庭甚至没有告诉妻子。而这样的一个好人却被Andrew无情的杀害,甚至在他临死前,Andrew扬言要毁灭他的名誉,要让世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异类。David在酒吧本可以逃跑,但他一定是想到自己可以阻止Andrew,所以才愿意跟他走,但是最后他发现他已经无力回天。

全剧对于David的塑造也是很用心,他在获得非常好的学业成绩后才敢向父亲坦露他的性向,和他真诚地祝愿在他学生时代时“辜负”的女生找到她的“房子”,这些细节的美好与最终他的结局无不让每一个观看的人感受到深重的精神创伤。

而这部剧的高明之一,可能也在于先让观众了解到每一个角色的结局,再用整整一集的时间来塑造这个人,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家人甚至是每一个观看这部剧的我们,失去他们是多么的令人心碎,尤其是Jeff在姐姐生下孩子的同时以一种惨绝人寰的方式离开了人世间,造成了这个美好家庭的永恒残缺。每一个戏剧冲突、每一个细节无不让人唏嘘。

而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破坏这一切美好的罪大恶极的Andrew,也是一个受害者,是一个从小在谎言中长大的孩子。倒数第二集的视角带领观众从虚荣的父亲、懦弱的母亲和畸形的家庭环境来探究造成Andrew如此复杂化人格的原因。这一集是整部剧的漩涡中心,而它的现实意义在于让大家了解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深重而无法磨灭。

关于Versace的笔墨虽然不多,但是也充分地塑造了他天赋异禀中极富勤勉和谋略的人性特点。他不是缺少同理心、不食人间烟火的“精英”,而是一个极富人性色彩的平常人。对于他的爱人的部分也是破碎到让人窒息,他的忧思大概已经盛大到他无法承受,他才愿意以生命相赴吧。

全剧的神来之笔是开篇对于Versace一天的开始与末尾他的爱人与他殉情所使用的交响乐adaigo,让我想起了《降临》和《海边的曼彻斯特》所用到的极悲的交响乐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

第二季没有走第一季同样的路线,因为Versace注定不是像Simpson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而又环环相扣的诉讼事件,而是对于人性探讨的终极命题。

IMDb评分最高的一集 House by the lake

“然而时光倒流,

世事重来,

我唯一希望的却是,

光明和黑暗永无交集。”

——《罗生门》

 3 ) 立体的变态杀人狂,神一般的墨菲

墨菲真的可以考虑放弃美恐,专拍美罪了!经历了第一季的辉煌以为第二季应该不能超越了,看完以后为他双手鼓掌。作为编剧,这次不仅对剧集的新颖度和吸睛度有精准的把控,在可信度及真实度上也下足了功夫。由于这次的题材有较多的同性角色,作为gay使得他更加游刃有余:对角色的设定上不仅有历史事实的天和地利,还有他自己大胆的发挥以及准确的选择了Darren来演臭名昭著的Andrew,演绎了有血有肉一个立体的变态连环杀人狂。从演员整体cast来说,马丁,Edgar(颜值完美还原),Penelope,还有美恐的两位角色都为整部剧增色不少。服装,豪宅的还原程度都令人叹为观止,最妙的是一开场范思哲出场,以及被枪杀后的提琴配乐更是完美契合雍容华贵的时尚品牌之父的气质,像一曲悠扬的祭奠挽歌。其他的支线内容也很丰满,如范思哲兄妹的争论、和解和技艺的传承,范思哲和同性恋人的爱情,男同形婚,社会(军队)恐同憎同等等。当然最最最应该夸奖的就是这一季的拍摄手法,完全的倒叙,每一集都可以独立作为一个故事,但又从时间上倒着串回去,让人拍手称奇。习惯了他美恐里面的各种倒叙,插叙,但是完完全全的倒叙我是第一次见,有一种《返老还童》容颜从老到小,但生命仍然是正常流逝之感,而且后一集都有对前一集里提及的内容的补充,既相互呼应,又完美连接。可以说是所有墨菲剧的巅峰之作!

先说角色,由于Andrew的经历真的是太过离奇,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作为底层小人物,又牵连着如此多的社会名流,连杀5人,有自己的两个同性好友,还有一个为了抢其车而杀的路人,再就是天针的设计者李和范思哲两位名人。而之所以有如此轰动的臭名,都是拜他爸所赐。

故事的最后也就是一切的开始,给我们介绍了这位主人公如何一步一步成为变态杀人狂的,可以作为整部剧的前传,但前传的主角却并不是他,而是他的父亲。(像极了汉尼拔前传)他的父亲从小就认为他异常聪明,以王子的身份区别于兄弟姐妹培养,一人住诺大的主卧而兄弟姐妹挤在一个房间,甚至父母都要为他让路,送他去名校,贪污大笔钱财来补贴家用,给儿子买豪华车教育他从小应有(不切实际爱慕虚荣的)梦想,作为一个培养出变态杀人犯的父亲,骗92岁老太太的养老金,被通缉后抛弃家小抱头鼠窜逃回东南亚老家,他应该是全天下最差父亲的典型!教孩子自负自大,编造各种谎言,甚至活学活用别人的真实例子营造自己高大形象。而且他本人也是毫无道德底线,可以说是只靠那张嘴,无任何实际成绩,全靠偷别人的钱(还怪自己贪的太少),从最好的证券公司一步一步跌落,而天真的儿子还追到东南亚以为父亲留给他多少钱,在剧中多次出现美国国旗,提及美国梦,甚至在最后他的摊牌演说中还说白手起家在美国是完全行不通的,而另外两位有钱人则和他恰恰相反,Lee被他妻子介绍时就说他是完全白手起家,以及另一位包养Andrew的人也多次提及自己白手起家,靠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而且他对于Andrew来说才更像一位父亲,教他脚踏实地,可惜对方完全不听,但睿智的他最终也是看清了Andrew的嘴脸才得以保命。这种对比也算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剧中甚至在Andrew被招聘当男妓时老板都体现出对亚裔的嘲讽,也体现出美国社会的不包容性。墨菲也像观众抛出一个大问题,美国梦到底可不可能实现?是只有白人才有天生优势可以实现吗?最后一集拍的真的很出彩,可以作为一部微电影单独看。

而这位父亲给孩子最大的遗产就是儿子完美复刻了他所有的缺点:自大虚荣又极其自卑,不懂得承担责任,只爱自己却好掌控别人,物欲极强却好高骛远,摆脱贫困的首选就是利用从来不主动承认的男同身份当男妓,为了得到自己想到极尽各种手段。他极其聪明,天生演技派,模仿能力一流,编故事时眼神里都透露出真诚,学习的一切技能和知识都是为了接近名流和有钱人。他的天生的嫁接功力,能立刻将别人的经历复制成自己的,第二集舞池中当被问到他是谁时的那一串答案,包含了自己一生的全部见闻,像极了《权力的游戏》里无面者。再说他口口声声的爱,而他对David完全是一种霸占的情感,不配叫爱。先是用层出不穷的炫富手段和天花乱坠般的捏造身份妄图骗他,被识破以后就开始用暴力杀死自己虚构的情敌(而这种残忍的杀人方式也是模仿一起他目击的凶杀案的方式)让David亲眼见证并胁迫他亡命私奔,最终在得不到时将其残忍杀害。如果故事止于此,那么就仅仅展示了底层人的悲哀,偏偏这位男主角的人生就是志存高远,他就像一个自由人,完美地游走于穷人和富人之间,Lee对他完全没有抵抗力导致被杀,甚至高不可攀的Gianni,他在杀他之前也可以和他谈天说地,在得之不到时才杀之后快。

最后说一下因为这部剧情类限定剧拿奖拿到手软的Darren,不再是Glee里面唱春梦的可爱小gay,这次的他突破真的很大,不仅露肉秀身材,更是狠狠秀了一把演技,几乎把所有的表情都演了一个遍:家庭美满时的浪荡公子哥,拍年鉴和跳舞时的不羁,被父亲打击时的软弱,推伤母亲在医院时的痛哭,和陌生人炫耀时的傲娇,求爱时虚荣的笑,撒谎被拆穿时的假装镇定,杀人时冷血的眼神、狰狞的表情和得手后的奸笑……这个角色就像是一个多面体,各种角度都可以清晰看到,真的是非常考验对人物的理解。在高雅的谈天说地和凶残的屠戮生命的转换属实不易。而相比其他两位美恐的角色则较为单薄,虽然在《美国恐怖故事》第四季(嗜血公子哥)和第八季(恶魔之子)中分别出演过反派,狰狞血腥的剧情都有,但总觉得不如Darren全面、真实而不做作。

不知道第三部香蕉姐的美罪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期待!

 4 ) 范思哲藏了什麽秘密?

《The Assassination of Gianni Versace: American Crime Story》(美國犯罪故事:刺殺范思哲)今年一月份在電視上首播的前幾日,我收到來自Versace公關部發來的電郵,大意是說品牌創辦人Gianni Versace的家人沒有批准或參與這部電視劇的製作,電視劇的原著小説純屬虛構,沒有事實根據。 隔天,第二封電郵緊接而來,語氣更嚴厲,直接指責原著小説作者Maureen Orth道聽途説,捏造一個聳人聽聞的故事。電郵中也舉例作者訪問了聲稱看過Gianni Versace死亡報告的綫人,而那名綫人卻沒有法律權限閲讀這份報告,以此推論此書並不可靠。電郵最後贊揚了Gianni Versace爲人勇敢正直,熱衷公益,並譴責詆毀他的聲譽之人。 想來,全球時尚媒體(應該也包括其他主流媒體),應該都收到了Versace所發出的官方聲明。 時尚界本來就對這部以時尚名人為背景的電視劇翹首以待,如此電郵,無疑火上加油,把大家的好奇心燃到最高點。當年轟動全球的Versace遇刺身亡新聞,難道還有什麽隱情?電視劇會把Versace描繪成怎樣的人物?荒淫無度,紙醉金迷(若是如此也不意外,這是大衆對時尚界同性戀大亨的普遍想象)?Gianni Versace的妹妹Donatella Versace(品牌現任副主席,也是品牌實權領袖),向來被時尚界視爲最巴辣最可怕的女强人,她又會以怎樣的姿態出現在電視劇裏?電視劇到底碰到了她的哪些痛處,令她如此大動作反擊? 存心要看時尚界怎樣奢靡腐敗,以及家族爭產秘辛的觀衆,恐怕得失望了。Gianni Versace在這部電視劇裏,只是陪襯。唯一光芒四射的主角,是那名凶手Andrew Cunanan。 故事開始于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早晨。Gianni Versace從他奢華艷麗的豪宅裏起床,向滿屋的傭人微笑道早安,推開門,走向被陽光親吻過的邁亞密街道。高尚社區的鄰居對這位時尚界大佬並不陌生,親切地和他打招呼。Gianni在書報攤買了幾本當月時尚雜志,輕快地往回走。正要推開家門時,從暗處現身的男妓Andrew Cunanan亮出手槍,兩顆子彈結束了他的性命。 然後,劇集帶著我們一步一步回溯。在Cunanan殺了Versace之前,他殺了什麽人。倒敘是説故事很常見的手法。但是,倒敘使用起來也相當危險——一來觀衆容易混淆;二來,若觀衆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結果,要怎樣讓他們保持興趣追看前因,也得經過仔細斟酌。 《刺殺范思哲》無疑是倒敘結構的電視劇裏,極爲成功的一部。通過每一集回溯,我們先看到了Cunanan如何殘忍殺害每一位受害者(仿佛電影《No Country for Old Men》裏那看不到人性的殺手)。再往上回溯,那些受害者的人生開始展現,他們或是對妻子對社會都慈愛慷慨,不求回報的年老深櫃同志;或是爲了幫助同僚,暴露了同志身份,被軍隊開除,卻留戀軍旅生涯的憤怒青年;或是單純善良,不忍心傷害任何人的年輕有爲的建築師。這些人都因爲Cunanan的出現,提早結束了人生,如山谷中朝開夕拾的野花,花瓣薄如蟬翼,狂風掃過,便飄零無蹤。 觀衆預先知道了他們的結局,卻也禁不住期待下一集,渴望知道更多他們的人生。短短九集,編導成功塑造了幾位血肉豐盈的人物。除了Versace、Cunanan,悲傷的退役軍人、憧憬美好生活的建築師、深櫃老同志、心知肚明卻拒絕相信丈夫是同志的堅强妻子,在同性戀依然備受歧視的1990年代,他們面對著各自的生活難題,並做出了盡可能對家庭、對自己公平的選擇。 全劇沒有太多批判。只是嘗試在已知的事實裏尋找動機。但對於無法解釋的動機,劇本也保留了疑點,不去强加解釋。所以,想看八卦的觀衆可能要失望了,此劇并沒揭露更多八卦。此劇甚至粉碎了傳言,否定了Versace和Cunanan曾有性交易,還Versace一個清白。全劇以一種悲憫的視角,看待牽涉此案的衆生。 這幾年看了很多Shonda Rhimes和Ryan Murphy的電視劇。兩人都是目前好萊塢最最炙熱可熱的電視製作人,都有同一個特點——盡量在他們主創的電視劇裏做到“Inclusion”(在作品裏加入少數群體/弱勢族群的重量,譬如非洲裔、亞裔、女性、同志等等)。 Shonda Rhimes的電視劇更爲主流。在她的電視劇裏,非洲裔女人和同志角色的設定,一般都非常傑出,擁有過人的智商和魅力,如《Scandal》裏的Oliva Pope、《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裏的Annalise Keating、Connor、Michaela、Oliver等等——傑出到不符合現實。Rhimes為弱勢群體塑造了螢幕英雄,給了他們一個烏托邦。她的作品扳回了主流媒體對弱勢群體的負面描寫,自有其貢獻,卻難擺脫肥皂劇的格局。 Ryan Murphy的電視劇經過多年長跑,從校園青春喜劇《Popular》、職業劇《Nip/Tuck》、校園音樂劇《Glee》開始,後來主創了影像風格化的恐怖劇《American Horror Story》系列,到如今的《American Crime Story》系列,風格越來越多元,越來越成熟,致力創作出好作品(而非只是追求收視率的作品)。《刺殺范思哲》的主要角色都是同志,全劇卻不刻意突顯同性戀議題,只是精雕細琢地説著故事——一位凶手的成魔之路,某位同志受害人的成功之路。但全劇下來,1990年代美國同性戀的議題,卻通過多位角色的故事,靜悄悄完整呈現。當年被視爲囂張出櫃的同性戀大亨,在出櫃前經歷的猶豫和彷徨;Gianni的多年同性伴侶在Gianni死後,被Versace家族與社會如用過的衛生紙般丟棄;克林頓的“Don’t ask, don’t tell”政策,對軍隊裏同志官兵的致命打擊等等。 飾演Cunanan的Darren Criss在本劇大放光芒。他詮釋的Cunanan,溫文儒雅,陽光開朗,非常討人喜歡。這也是Darren Criss這名演員本身的特質(他在《Glee》裏頭,也是一出場就是個令人一見傾心的鄰家男孩啊)。此外,他也為角色加入了一股騷勁和夢幻的特質——也就是俗稱的drama queen。根據劇本裏的角色背景和個性,去揣摩Cunanan該有的言行舉止,那麽,Darren Criss的演出無疑渾然天成,極有説服力。 但我上網挖了一些當年的新聞,看了Cunanan的照片,卻總覺得真正的Cunanan,應該是更man的,甚至帶有一股暴戾和邪魅的氣質。畢竟在同志圈,尤其是舞男與玩SM這類族群裏頭,那才是更吃香的特質,而不會是話癆悶騷書呆子。 以上純屬猜測,也許只是源於個人偏見與刻板印象,倒無關影評了。

 5 ) 同志之死

1997年7月23日,同性恋者安德鲁·库南安饮弹自尽。

此前,他已经因连续杀害五人而被警方通缉。躲在一个船屋,食物短缺,以至于开始吃狗粮,还被船屋主人发现了……一切都显示了他的穷途末路。

死,成了他唯一的选择。是被别人杀死?还是自杀?

最后他选择了自杀。

历史上的安德鲁·库南安

美剧《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就讲述了安德鲁·库南安的犯罪故事。

在安德鲁自杀前,警方找到了他在迈阿密海滩结识的gay友罗尼。

两人不过短暂交往,然而罗尼在警局的那番话却叫人深思——

知道事实是什么吗?就是他变成了个恶心的人之前,你就已经觉得他恶心了。你太习惯我们隐藏在阴影里,我们大部分人也甘愿如此,我这样的人只会渐渐消失,我们病了也没人在乎。但安德鲁很虚荣,他想要你们了解他的痛苦,他想要你们听到,他想要你们了解生来就是个谎言是什么感觉?安德鲁才没有躲起来,他想被人看到。

安德鲁之前杀人全然没有被警方重视。哪怕犯罪现场并没有被刻意掩盖,他也都成功逃之夭夭。“因为他杀了几个默默无闻的同性恋”。

同志之死,无人在乎。

有好几次,安德鲁差点就被警方抓住了。比如有次他以约炮之名虐待并敲诈一个宾馆的客人。客人想打电话报警,然而电话通了,客人又挂掉了,他看到了自己手上的婚戒。

他们都有一个不能被见光的身份。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中的安德鲁

直到安德鲁枪杀了名人范思哲,警方才布置了天罗地网追捕他。

范思哲曾是安德鲁总和别人谈及的一个人,是他心中的一道光,是很多同志心中的一道光,“我们都想象,那么有权,有钱是什么感觉?哪怕你是同性恋也没有关系。”

当然不会完全没有关系。范思哲当年决定要接受采访,公开自己的同志身份,也曾被他最爱的妹妹力阻,要他为公司的利益着想。

你奋斗,你努力,你得到,然后所有的得到却成为你的顾虑和阻碍。你努力,你奋斗,你去爱,结果你爱的人可能却是最先伤害你的人。

在范思哲去世后,他的妹妹多娜泰拉全盘接手了他的时尚帝国。范思哲家族一直否认范思哲与安德鲁相识,而那次谋杀,就是一次谋杀。

詹尼·范思哲,《时代周刊》封面

直到今年《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播出,范思哲家族还发表声明称:“对于这部与詹尼·范思哲先生死亡相关的电视剧,范思哲家族与之没有任何联系,更没有授权拍摄。由于范思哲家族并没有授权出版原作书籍,所以这部剧本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应当被视作为虚构作品。”

不过剧集制作方立刻回应:“原创剧《美国犯罪故事》第一季‘公众与O.J.辛普森的对决’就改编自杰弗里·图宾创作的非虚构类畅销书《逃离人生》(The Run of His Life)。第二季‘刺杀范思哲’是根据莫琳·奥尔特经过深入研究和考证而撰写的非虚构类畅销书《粗俗的恩惠》(1999年)改编。这本作品里推究了安德鲁·库南安的日常生活和连续犯罪的事实。我们支持奥尔特女士的细致报道。

这才是回应,理直气壮,毫不回避,没有矫饰,你说“虚构”,我就说“非虚构”。本来嘛,他们那么害怕,这也害怕,那也害怕,我们为什么还要害怕他们?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中的杰夫在军队里曾试图自杀

安德鲁杀害的第一个同志杰夫曾是一名海军军官。

1993年,在总统克林顿任期内,美国国会通过了对美国军队同性恋军人的“不问,不说”(Dont Ask,Dont Tell)政策。即允许同性恋者在军中服役,但禁止询问和公开同性恋取向。也就是他们要用你,但并不承认你。于是自1994年至2010年,有1.3万名军人因公开同性恋身份被开除。这项政策直到奥巴马上任后才被废除。

杰夫就是这1.3万名军人之一。

他勇敢救了一名被战友虐待的同性恋军人,勇敢接受了记者关于军中同性恋生存状态的采访,在安德鲁的支持下勇敢出柜……

然而在没有任何社会保障下的勇敢,注定是螳臂当车,注定是自我牺牲。

勇敢做自己后的杰夫仿佛拥有了多彩的人生。然而另一方面,他被军中开除,一辈子穿军装的梦想就此破灭。而且就算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身份,但他依旧不敢让家人知道。你注定有两个平行的世界不能共存,你必须分裂,虚假,痛苦。杰夫不知道这样支离破碎的人生到底是为什么?到底该走向何方?于是他后来甚至移恨让他勇敢做自己的安德鲁。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中安德鲁枪杀大卫之后

第二个被安德鲁杀害的同志大卫是他的爱人。

大卫倒是在认识安德鲁之前就向家人出柜,但也是一直等到大学,等到自己被学校授予“总统奖”的时候,他终于鼓足勇气向父亲出柜,“Good news,bad news.”总要有个好消息,才敢说出坏消息。虽然他可能也并不知道为什么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就是一个坏消息呢?

大卫父亲说:“我不会骗你说,这没有影响,你知道我的信仰。或许这不是你想听到的,或许你想听我说我不介意,但我说不出口。我能说的是,我爱你胜过爱我自己的生命。”杰夫潸然泪下。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中的安东尼奥和范思哲

范思哲去世后,妹妹多娜泰拉开始疏远陪伴范思哲多年的同性恋人安东尼奥·达米科,甚至连范思哲生前给他安排的房产也要收回。

《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最后安东尼奥曾试图自杀——谁能料到呢?杀害范思哲,和陪伴范思哲的人最后都想要自杀了此残生——但险险获救了。

他幸运地一直活到了今天。剧中扮演他的瑞奇·马丁在出演前还曾电话他,并得到了安东尼奥的帮助和肯定。

当然,如今的安东尼奥早已经被范思哲家族忘却了。不过我倒宁愿他被更多的人忘却,不要被传奇绑架。就像唐鹤德一样。

斯人已逝,活着的人不应该再受凌迟。曾经深爱过,然而也要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的爱情,新的生活。

瑞奇·马丁和男友已经订婚

扮演安东尼奥的瑞奇·马丁本人也是一名同志。

2010年3月,瑞奇·马丁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自己是同性恋的消息。随后,无数人涌入网站给他留言打气,时代终于不同了,人们纷纷支持他。瑞奇感动回应:“我很好!我比过去更坚强!我感受到你们的爱了。”

这次出演《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他说:“当然,我之前可能没办法接演。因为没有准备好演出这样的角色。我的成就、生活遭遇、喜忧、挫折与不确定感、害怕失去事业等感受,因为我是同性恋是不争的事实,并且世界上许多男男女女也有同样的挣扎,并且目前还在经历。这让我很有挫折感,这也是为什么当瑞恩(《美国犯罪故事》导演瑞恩·墨菲)告诉我这部剧、以及这对爱侣所经历的所有不公平的事情后,我对瑞恩说我必须参与。

瑞奇·马丁说:“个人原因让我必须加入进来,我必须替世上诸多无法感受我现在的满足感的人发声。

第一季时的《威尔和格蕾丝》

1998年9月21日,就在范思哲被刺杀,安德鲁饮弹自尽的第二年,美国NBC推出了同志题材情景喜剧——《威尔和格蕾丝》。

虽然这部剧重点是讲述同志和女闺密的友情,但在一开始也遭到了很多保守人士的抵制。

从1998年到2006年,《威尔和格蕾丝》一共播出八季,获得了16次艾美奖。然而它更大的意义在于,是“美国首部由有线电视播出的引入同志题材的情景喜剧”。

1999年2月,当英国版的《同志亦凡人》播出并大受欢迎后,美国收费电视台showtime决定改编翻拍。美剧《同志亦凡人》2000年推出。之后又有了《摩登家庭》《新常态》《寻》《出柜家族》《当我们崛起时》《拉字至上》《狩猎季节》《分手后》……更可贵的是,这些剧涉及到同志生存的方方面面,人权的斗争,同志家庭,同志子女,同志养老,甚至同妻、毒品、性、艾滋病……

只有全然不避讳,不否认,不丑化,且也不美化,才能让大家知道,同性恋者也只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是我们身边每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普通人。

2012年,在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开表示支持同性婚姻前,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拜登曾在接受采访时大赞《威尔和格蕾丝》,“对于美国人民的同性教育方面,《威尔和格蕾丝》的功劳无人能及。

《威尔和格蕾丝》第九季回归

2017年,就在《威尔和格蕾丝》终结十一年后,NBC宣布重启。《威尔和格蕾丝》第九季播出,演员悉数回归,并且第十季也已被续订。

在重启的第一集,就是针对新总统特朗普的各种讽刺和搞笑,因为特朗普曾准备下令签署削弱对同性恋及跨性别保护的命令。从而推翻前任总统奥巴马所承认的保护LGBTQIA+族群的行政命令。好在最后被特朗普女儿、女婿给拦下来了,才没有开倒车。

《威尔和格蕾丝》第九季第一集剧照

多年后再看重启的《威尔和格蕾丝》,演员们的老去是自然不可逆的,然而可贵的是四位主角:两个gay,两个直女,依旧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并且哪怕很多的笑点都是关于他们变老,头发变少,身材变糟,但两个gay依旧没有失去对美好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有个情节是威尔和某一前任在多年之后又重新联系上,仿佛旧情复燃。威尔很开心,然而下一秒,事实就证明那个前任只是来威尔这里谋取钱财。

张爱玲的《金锁记》中,曹七巧后来再见姜季泽。那时她痨病老公终于死了,她离开婆家居住,以为小叔姜季泽是来续未了缘,结果却是来谋划她的钱财。她突然之间就心死如灰:“七巧虽是笑吟吟的,嘴里发干,上嘴唇黏在牙仁上,放不下来。”这是她被困黄金枷锁的重要一步。

好在威尔没有变成曹七巧,因为下一幕,他的好基友杰克就出来了,威尔靠在了他的肩上。好在威尔还有他,威尔还有格蕾丝。

好在这部剧集中,终于没有同志死去。

2018年,就在这两天,就在我正看《威尔和格蕾丝》第九季第十三集时,突然就看不了了。

显示剧集不见了。

然后有朋友给我发来了“微博社区公告”,公告中称,微博根据《网络安全法》要对一批内容进行集中清理。

“本次行动主要的清查对象包括:1、涉黄的、宣扬血腥暴力、同性恋题材的漫画及图文短视频内容……”

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针对同性恋的“净网”行动了。

因为这个国家没有同性恋啊。

就在今天,就在这里,同志集体死亡。

 6 ) 《美国犯罪故事》:谋杀,让他比偶像更加出名

作为一个新系列,《美国犯罪故事》的口碑和被关注度已经超过了《美国恐怖故事》,该系列第一季讲述的是“辛普森案”,第二季则关注美国的另一个世纪大案——“范思哲案”。

本来《美犯》第二季完全可以借助“范思哲”,这个意大利设计天才,来赚取噱头,将剧集都聚焦在范思哲的部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杀人犯安德鲁·库南安成为被展现的主角,整部《美犯》第二季几乎全是在讲述这个杀人犯如何一步步走上凶徒的窄路,以及以他为中心的,美国九十年代男同世界的方方面面。

歧视,男同世界

与其说这是一部讲述“范思哲案”的刑侦剧,还不如说,这是一部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男同圈子的白皮书。

不管是被害人范思哲,还是凶手库南安,他们都是男性同性恋,而在库南安枪杀范思哲之前,他已经枪杀了四个人,除了第四个被害人是他为了偷车一时冲动犯案,其他三个也都是和他有着恋爱关系的男同。

这些九十年代的男同群体和如今的并不相同,你看不到那种毫无顾忌的出柜行为,也看不到明目张胆地公开表露性取向,他们必须保有双重身份。

在家庭和公共场合,他们得有着异性恋的取向,但是在男同的派对和酒吧中,他们又可以肆无忌惮的寻欢作乐,释放天性。

而库南安却和他们不同,他丝毫不会掩饰自己在公众场合的性取向,而像是为了刻意地表现独特,他甚至会大声宣告自己是个男同,比如在同学拍照时,他大声喊着:“如果作为一个基佬会与众不同,我会做!”他是男同群体中的异类。

但是该剧恰恰是用他来做一种极端的对比案例,剧中被他用锤子爆头的一个男同,原来是一个海军军官,前途无限,但是却因为他在拯救一个被殴打的男同水手时,被人猜到自己是男同,只能退役。

当他和库南安诉苦这件事时,他为自己丢失这份军人的荣誉而感到耻辱,甚至在后来,他直接说他后悔救了那个被殴打的水手。

这才是大多数九十年代美国男同性恋群体的状况,不仅在职业这块,甚至在人权领域也是如此。

包养库南安的一个男同老富豪,某次邀请一位直男到家,准备向他求欢,却被直男砸死,但是事后,他向警察自首时,并没有被过多追究,理由是:“正当防卫”。

所以本剧并不是那种为了吸引耽美向的观众而剥削男色,也不是为了满足直男直女对于亚文化的好奇心而无底线地猎奇,它更像是借着一个男同连环凶杀案,去追寻这种群体当时的处境,尽管这种追寻带有某种“政治正确”的潮流,但是并不妨碍观众窥测罪恶,审视偏见。

剧中就有这样一个有关偏见的问题始终被问及,那就是,从库南安杀死第一个被害人杰夫之后,到范思哲被害,这期间总共有三个多月的时间,而且库南安还在这三个月中犯下了三起谋杀案,为什么他被没有被逮捕?

从库南安最后结交的一个男同朋友口中,我们知晓了答案,因为他之前杀害的四个人都是庸庸碌碌的同性恋,没有太大的知名度,而范思哲不一样,他虽然是个同性恋,但是,他也是个名人。这种彻骨直露的批判性,是这部剧集最扎人心的地方。

倒叙,溯源人性

犯罪片或者犯罪剧往往一开始就展现案件的结果:凶杀现场,《美犯2》也一样,但是一般的犯罪剧采用正叙的方式让某个警察或者神探来推理破案,揭开谜团,而《美犯2》在这点上却截然不同,它没有什么高智商警察,也没有神探,也就是说,这部剧的重点压根不在乎多么华丽的犯罪手法。

在《美犯2》中,除了最后一集,从第一集到第八集,全部采用倒叙手段,它是在回溯这个案件发生的过程,倒带凶手库南安整个的人生轨迹,这种策略,很显然,是在发掘犯罪心理和动机。

虽然在当时,甚至直到今天,还有一些传闻说范思哲是被意大利黑手党暗杀的,但是这个结果并不会令大众满意,或许也如调查结果显示的,并不是真相,真正的凶手是一个犯下五宗连环凶杀案的亚裔美籍男同,这个人,才是故事的关键点所在。

他到底认不认识范思哲?如果不认识为什么要杀他?如果认识,动机又何在?一个杀死四个男同的人,他和男同圈子又有什么瓜葛?这些疑问让观众逐渐被剧情吸引。某种程度上来说,《美犯2》之所以不需要侦探的角色,原因在于,它将每一个观看的观众当做了破案的剧中人。

与范思哲相比,库南安更像是他的反面,他也是一个高智商、极具个人魅力的貌美男子,和范思哲一样,在这个世界扬名立万,然而范思哲不仅有天才的设计手笔,也有不顾一切的拼劲和努力。

但是库南安却是一个夸夸其谈,从不实干的纨绔子弟,他的确在儿时和少年时期读了不少书籍,让他可以在高端社交场合左右逢源、引人瞩目,但是他只会依赖于他人,而且每次赢取他人信任和尊崇的时候,也都是凭借着谎言和浮夸来套取,他是一个扎扎实实的空想家。

他的确和范思哲有一面之缘,而范思哲也对这位年轻人颇为赏识,甚至带他到歌剧院中感受恢弘的氛围,用来激励他。

但他却因此而认为自己和范思哲有着同样的天赋,和他可以平起平坐。

所以,每当他以为可以更进一步时,只会让自己陷入更为被动的泥淖,于是他仇恨一切依靠着自己努力而有所成就的人,尤其是和他一样的男同群体,而范思哲便是他最为仇恨的人。

于是,谋杀,既让他可以比偶像更为出名,也是他抵达欲望的唯一出口,但是这些可悲的借口在剧集的第八集中都被和盘而出,他之所以有着如此虚浮的性格,在于他有着一个机会主义者的菲律宾父亲,他那套第三世界的穷人到第一世界的美国发财的“强盗原则”,让他从小耳濡目染地被吞噬在不切实际中。

所以在看完整部剧集后,对于歧视男同的批判,对于第三世界的担忧,以及对于人性嫉恨的恐惧,让整部剧再也不是靠着时尚靓丽可以囊括的剧集,它成为了一个窗口,借此可以击垮“美国梦”的一切,而这一点,让我想到了《了不起的盖茨比》。

 7 ) 一年多没白等,剧情制作都炸裂,控制不住打五分的手(持续更新)

看完第二季首播,长出一口气。

一年多没白等。

早在曝出第二季和范思哲之死有关后,对新一季还是有过很多想象。

像辛普森案这样影响力巨大、牵动全美心绪,过程中又疑窦丛生的大案势必是不可复制的。

后面几季的选材实际也的确体现了这一点。

第二季的范思哲,第三季的卡特里娜飓风中的非法安乐死,算不上惊天动地。

也就第四季的克林顿性丑闻又是比较轰动的大案子。·(一口气预订三季也看得出来这剧的确牛×)

之后的案件比起首季,欠缺扑朔迷离的案情,也没有叩问司法制度的深度,找什么角度切入真的是事关剧集生死了。

范思哲案其实真的挺简单的,简单到看不出任何预谋的痕迹

杀害范思哲的凶手确定无疑,叫做安德鲁·库南安,他就这样大喇喇地在范思哲的别墅门口,举枪射击,将范思哲杀害。

虽然当时没有立即将其抓到归案,但是七天以后却发现自杀在别人的私人游艇上,没有追捕的必要

案情简单而明朗,刺激程度甚至比不上中央七套农业频道的社会新闻。

但这个案件还是有个仅存的疑点,就是安德鲁的动机。

因为据旁人回忆说两个人只有两面之缘,第二次见面时范思哲已然忘记了安德鲁。

按照咱们的思路应该就是近日无仇,往日无冤,何苦来呢?

怎么着也该杀上学时欺负你的王胖子、竹竿和二狗子啊(或者应该说是大卫、乔治和路易斯?)。

但是回溯他的人生,却发现,范思哲不是死在他手里的第一条人命。

他幼年经历了家道中落,于是习惯并且贪图享受的他走上了一条以色侍人的道路。

面容姣好的他还很吃香,深得一众有钱老男人的喜爱。

但是“以色事人者”总要面对“色衰而爱弛”的悲哀,随着年岁的增长,“门前冷落鞍马稀”,就连男朋友都把他抛弃了。

这时他还检查出感染HIV。

他认为这两样不幸都是一位朋友带给他的,把朋友和前男友约来面谈。

应该是没谈拢,毕竟警方发现的时候,另外两个人已经是尸体了。

他一路逃窜,途中为了劫财劫车又杀了两个人。

因为他在前四次杀人中都没有处理尸体的习惯,估计范思哲就是他杀的第五个。

对于这个人生起伏曲折的凶徒,墨菲很聪明也很明显地将他一路屠杀到最后将屠刀挥向范思哲的经历作为一条主线来展开,向我们展示他的人生经历和凶残变态的性格的形成。

很有意思的是,据回忆称两人只见过两面,但墨菲营造了两人进一步交往的桥段,希望他能从中发掘出一个有趣而又可信服的安德鲁的杀人动机。

而且,作为gay的“时装之王”范思哲被一个gay枪杀,已看到的第一集里又基气满满。这可能会成为墨菲正儿八经叙述LGBTQ这个人群的一部作品。

作为一个周知的LGBTQ人群的一名成员,该人群的角色在墨菲的笔下从来不少见。

像是去年的美恐第七季,墨菲担任编剧,香蕉姐就有她的同性伴侣,还有白毛警察等不少这样的角色。

但看上去在《美国犯罪故事》的第二季中,墨菲想叙述得更加细腻,更加具有深度甚至说带有自己的真情,表示期待。

当然了,单线叙事肯定是单薄的,另一条主线也在第一集就铺开了

范思哲死后她的妹妹来处理他的事务。一方面要查探哥哥的死因处理其后事,另一方面则是要从哥哥手中接过摇摇欲坠的范思哲品牌,将其延续下去。

只要不搞成给范思哲打的广告,忠实地回顾这次时尚界的大风浪,感觉也是很有看点的。

第一集除了明朗地铺开两条线之外,剧集的精美也让我惊呆了好嘛。

在凶案发生的现场卡苏阿瑞那别墅取景,别墅本身的艺术感就已经不得了了。

饰演范思哲的演员服装十分考究,简约又不失美感,甚至还配了一双印有范思哲logo的拖鞋,其他角色的服装也很看得出上世纪的年代感和精良感。

配乐不大懂但还是觉得非常棒。

还有:演员选得太像了,尤其范思哲和安德鲁,形似度高达99%。

想想小库珀·古丁演的O.J.辛普森就想笑好嘛。

至于大家喜爱的香蕉姐,没!有!出!现!

好消息是,今年年中播的第三季和第四季都有她哈哈哈。

不过跪求第四季别让她演莱温斯基,不然心态会崩。

会跟着剧集更新同步更新本剧评的。

 8 ) 从美恐第四季后,Ryan Murphy指导的最好的一部剧。

不是影评,短评写不下。

很多人说时间段乱。但其实到第八集就是完全倒叙,层层铺开,一步一步从根源探讨杀人犯Andrew到底怎么一步一步变成杀人犯最后杀死了Versace。

说和剧名对不上的。剧名是范思哲谋杀案,讲谋杀案的杀手,侧重杀手这一面也没什么不对,第一集范思哲已经被杀了,总不能一直描写范思哲成长历史和他的家庭,这样的话放在宿敌剧集里还差不多。

而且把范思哲的母亲和Andrew的父亲教育方式作对比,又拿范思哲和海军出柜来对比真的是点睛之笔。从出柜来看,作为时尚大师的范思哲和一个普通的海军相比,能看出来普通人和大人物相比出柜真的是更艰辛。从成长家庭来说,孩子人格最终的形成和家长真的有分不开的关系。

剧情流畅,服装华丽,整个剧的颜色都让人感受到了燥热。

真的是我个人认为RyanMurphy自美恐第四季以来指导的最好的作品。

 短评

从《宿敌》看过来,感觉瑞恩墨菲很擅长围绕几个普世的情感痛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八股式的书写。比如这桩千头万绪的连环杀人案,最终落脚点是恐同与爱的缺失,是很匠气、有效但容易让人审美疲劳的一种处理方式。Jeff和David的那条线拍得很好,选角漂亮得能让人体会那种美好事物被摔碎的痛心。

5分钟前
  • SaturnianAir
  • 推荐

你们要的《美国基佬故事》终于来了😆

8分钟前
  • Haii
  • 力荐

范思哲人好好啊

11分钟前
  • 艾格子
  • 力荐

叙事编排太差导致故事的重心在不断来回偏转,华而不实。

1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3.5 有不少佳句在里面,4、5集辐射到David和Jeff的戏都太好了。但这一季其实完全被“范思哲枪杀案”这个先行主题所牵制,整个倒叙和辐射外延的结构构思仅仅是以这个事件为起点,但剧集又多次强行把大牌云集的范思哲家族故事拉回叙事中,试图把它构建成核心强行点题,反而拖了后腿。

1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反社会人格的集中表现。

20分钟前
  • 李某人
  • 推荐

所以gay还是gay拍比较好。。

25分钟前
  • Supreme小宇宇
  • 力荐

看到glee的老member还是很感动的

28分钟前
  • 紫苏バジル
  • 还行

劇組服裝經費要爆了吧?!

29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海报太美!Darren Criss飙演技了,演得好魔性

34分钟前
  • 资深低阶路人
  • 力荐

一面是欲壑难填的虚荣与野心,一面只是渴望被爱的孤独与脆弱,安德鲁这一罪人在Darren Criss的出彩演绎和剧集倒叙对其心路历程的层层剖析之下变得让人悲悯起来,他虚幻悲剧的一生恰与范思哲形成对照。每位受害者之死都带出种种难以释怀的创伤以及社会环境对LGBT群体的不公,这令剧集氛围更为沉重。

37分钟前
  • LeungChanXXX
  • 力荐

《美国基佬故事》中的豪宅高度还原,人物形象高度还原,在b站上刷完刺杀范思哲纪录片。第一集古典乐(阿尔比诺尼的柔板)非常悦耳,也在最后一集中出现,一呼一应;镜头美感极强!演库安南的达伦克里斯演杀人犯和gay简直太像了……这季剧本虽然不扎实,但我们演员颜值、演技全在线呀~

42分钟前
  • 66rd
  • 力荐

从范思哲的角度入手非常吸引人 但不认为是噱头 作为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又神秘的连环杀手 能做出这样艺术的剖析拍得简直不能更好 不仅仅着眼于名流的光鲜亮丽 倒叙描写出各位受害人 背景资料了解后叙事也不觉得突兀反而顺理成章 看过各类犯罪题材都没有这位凶手如此让人恶寒齿冷 最后夸一众演技爆炸

47分钟前
  • |
  • 力荐

1997年的迈阿密海滩,范思哲倒下,一生大业配那一记枪响,惊起美杜莎一头蛇发。时光倒转,一层层追讨死者与杀手的过往,像是蛇把蜕去的皮一层层套上,哪怕勒出血来。在那血色中,一个又一个原因被拆解,叫人讶异,来自原生家庭的毒素竟可有这般变体。而剧集的奥妙之处,是把那种扭曲印染到社会层面上。杀手对成为焦点的极致追求下,竟也藏了一种病态的诉求。到底是瑞恩·墨菲,那种边缘人物的卑怯与怨怒,看得很透。若非是范思哲,怕是警察也懒得理那角落中的同志是生是死,如此看来,悲凉的对象不再是个体。这样的角度,有摄影与配乐护法,真是华丽庄严而又阴郁颓丧。墨菲继芬·维特洛克后,把达伦·克里斯剥得真够彻底的,但丢弃掉符号,让他更是个绝佳演员了。遗憾是瑞奇·马丁戏份太少,而佩内洛普·科鲁兹的发挥更少。剧集越后越妙,四星半。

4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B」死光头墨菲这次准备拿几个奖?

52分钟前
  • 波吃曼
  • 推荐

第二季还是非常精彩的,倒叙的方式让观众能逐渐了解到底是什么让Andrew形成这样一个虚荣暴虐又脆弱的扭曲人格。Andrew每当伸出欲望的枝条将对方紧紧缠绕,最后都会闹到撕破脸皮收场,他杀死的是他再也得不到的爱与世界。Darren Criss真棒,要说遗憾就是相较凶手线,范思哲那条线总是展现得不够饱满。

54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佩内洛普·克鲁兹演的Donatella有点怪怪的,别的演员都是很精准。

59分钟前
  • Danny
  • 推荐

佩内洛普克鲁兹一开口就醉了😍😍😍

1小时前
  • 孤独的艺术家
  • 力荐

华丽的开篇,服装布景很烧钱。达伦演的挺好,而且跟真实的罪犯长得太像了。当然我潘也是很还原很努力了。

1小时前
  • 腹语
  • 推荐

darren附身的这个连环杀手把我迷得神智不清:andrew信奉的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放现在不正是大流行么,那一身明星特质、人群中最亮的焦点,在当下哪怕没成为gay icon,最不济也是个网红,钱权名都会有。finale看得我眼泪止不住…

1小时前
  • 名字特别酷的人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