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

战争片中国大陆,中国香港2011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倪妮,张歆怡,黄天元,韩熙庭,张逗逗,佟大为,曹可凡,渡部笃郎,黄海波,窦骁,聂远,高虎,秦昊,李玥敏,白雪,袁杨纯子,孙佳,朱良奇,小林成男,山中崇,保罗·施耐德,李纯,顾璇,周梦乔,周羽,邓莉,苏小妹,钱柳吟,叶清源,戴瑶君,沈俊然,李楚楚,金子欣,李瑞琦,谷艺璇,许佳丽,张照怡,王靖雯,谭逸敏,赵伊聪,来喜,奇道,王超北,王羽铮,李飞,王聪,项斌,郭晓明,涩谷天马,梶冈润一

导演:张艺谋

播放地址

 剧照

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1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2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3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4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5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6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13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14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15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16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17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18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19金陵十三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8 00:07

详细剧情

1937年,日军入侵南京,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众多中国军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佟大为 饰)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幸免于难的书娟(张歆怡 饰)等学生返回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 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 饰)。此时的南京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倪妮 饰)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教堂的墙壁,并不能阻挡日军的铁蹄,教堂内的人们,将面临孰生孰死的选择……

 长篇影评

 1 ) 做个勇敢的中国人

做个勇敢的中国人 这是一部让人无比沉痛的电影,散场出来时,有人说:终于看到了一部好电影。有人说:早知道就去看龙门飞甲了,这电影太压抑了。 类似的故事,法国有羊脂球,不过那个故事主要是讽刺那些同车法国男人尤其是达官贵人们的虚伪怯弱。而《金》的故事,主要是为了赞美,才选取了那场战争最“美丽”也最残忍的一个故事。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个真实的故事,在《南京南京》里也提到这么一件事,或许是真实的吧。如果是这样,那么人们该对国耻这两个字有更深的认识。 这部电影的主题决不该是“女性的伟大”,而该是“男人的耻辱”,那些女人们所受的屈辱与损害,是烙在所有国人身上的。拍这部电影,如果是为了正视国家的耻辱,那么是值得鼓掌的,但如果只是为了讲一个特定环境下的“崇高”与献身的故事,那么,还是不足以使其成为一部伟大的电影。 鉴于这电影是根据严歌苓的小说改编,所以我认为它虽然可能有历史原型,但所有细节都已经是后人改造和重新编撰过去。这样的电影,该说它是历史呢?还是故事呢?既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却又是虚构的人物和剧情,不如把它叫做历史故事片吧。 事实上,所有的历史题材影视,都是历史故事片,对历史真实的表现了多少,全凭制作者的良心。我对历史题材影视的评价标准,就是它究竟有多少忠实于史料和回忆,有多少是创作者为了要预设和表达的主题而自己编造出来的。 很遗憾,我们的大部分影视都是后者,清宫戏唐宫戏编一编我们也无所谓了,但对于近代现代的历史,却总是“根据小说改编”,这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关于真实的标准并不是针对张艺谋的,在以往对《南京南京》《拉贝日记》《唐山大地震》的评价中,我也一直认为对历史的诚意是衡量这类题材的最重要标准。因为他们都说自己在讲述历史,没有谁承认自己只是找了个编剧或作家关在宾馆里头脑头暴了一下,每个人物都是为了“表现什么”而特别设计出来。 《南京南京》,南京城里真的有因为心灵受折磨而自杀的日本军官吗? 《拉贝日记》,拉贝日记里真实记述的暴行,电影中为何反而略去呢? 《唐山大地震》,把那三分钟特技剪掉这片还和历史有什么关系呢? 当我们享受着“历史大片”带来的震撼时,当制片方发现国难加大制作是票房保证时,我们可能忽视了一种危险。 为了票房,为了市场,为了奖项,历史在越来越精良的制作,越来越优秀的“剧本”下,很可能偷偷的被替换为一个个只为了最大程度上追求表现效果的故事了。 金钗十三钗的故事纵然是真的,我也太不相信那些女人们能像关云长似的在就要去魔窟的前夜还谈笑风生视死如归,为了美化,为了歌颂,为了主题,牺牲一些真实是可以接受的吗? 也或许历史是另一种样子,或者既然是故事,也有另一种讲法:在拥挤的安全区里,日军前来要女人,于是,一群妓女被选中了,她们并不想去,但人们希望她们出去以换取暂时的安全。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故事就变成了《羊脂球》,虽然在当时的南京,这种情景可能更贴近真实的人性,也可能的确上演过。但那样一来,中国人的形象就截然不同了,这样一部电影,纵使是真实记录,又有可能上映吗?还可能被允许送去申奥吗? 正如片中英勇抗战的军队,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兰博一样以一当百的教导队长,那当然也只是剧情需要的特例,否则这战争就该发生在东京在对。 虽然英勇抗战的军人需要表现,但也没有必要直接跳到另一个极端美化成超级英雄,十几人叠成一线冲向敌坦克的感人画面,真的是战场上会出现的场景?真打仗时怎么可能排成那样的队形冲锋,那绝对影响速度而且前面倒下的人会绊倒后面的人,掩护是分散队形把敌人的火力引开,而不是挤成一堆只因为编剧认为这才能表现勇敢。 你也许会说不要追究这些细节,但历史没有了细节还有什么?就只剩下新闻报导中的数字了。一部真正伟大的电影不会放过一个细节,而不把“这样才能感动观众”作为虚构的理由。 真实历史中有更多比女学生们跑得还快的士兵和官员,有更多人脱了军服混入平民,不是一要表现国军无能,就把他们演的像白痴,一到了要体现中国人的英勇抗战,又把他们拎出来打扮成钢铁侠。 用几个镜头甚至只是字幕台词就能交待历史更多的全貌,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影视里只有刻意的选择性粉饰和选择性无视。 所以,纵然是国耻,纵然是充斥着其实没有必要详写特写的暴行和祼尸场面,还是要用美丽的电影语言包装一下,配上华丽的旗袍和优美的小调。这样一来,国耻就能变成国美吗? 这就像片中的贝尔“只会给死人化妆”一样,张艺谋不知是否在无意中自嘲了自己。 我不针对张艺谋,别的导演来拍,可能还不如他。我想说的是中国人记录历史的态度。 我们为什么写历史?为什么编故事?为什么在死者的白骨上抹粉?为了票房?为了宣传?为了奥斯卡奖? 就算是找到的史料,又哪些可能信哪些不能呢?史学家都在争议的事,该相信谁呢?更不用说太多事已经找不到真相。 有人忙着寻找历史,有人忙着修改历史,有人忙着删除历史。 看了这篇评论,有许多人会说:你太苟求了,这只是一部电影。 这正是让我感到害怕的。 我们似乎其实对历史本身并不感兴趣。我们甚至希望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们把历史都变成好看的故事。 就像人们疯买学者们讲的评书式历史搞笑类历史,却不知道历史已经在讲述中被替换成充满个人想象与好恶的故事了。 久而久之,让所有亲历者都死去和沉默,我们就没有历史了。我们再也不可能知道历史上真正发生过什么,只好任后人编造。 我们不会希望再过几代人,没有人知道南京大屠杀是怎么回事,但事实上,同样的事情在历史上早就上演过,大屠杀一次次的发生,在元朝,在清初,但现在,成吉思汗仍然是大英雄,而提起扬州十日,大家或许会联想起还珠格格,那应该是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民族融合是一种必然,但是化解仇恨是靠民众学会宽容,而不是靠忘记。就算以后世界大同,全世界都成一国,希特勒和东条英机就突然变成大英雄了? 但按照中国人“历史要为现实服务”的态度,这种事很可能发生。 真实不重要,如果撰改和隐瞒可以“让世界看起来更美好”,那么就忘记真实吧。 因为我们不喜欢忠实的记录历史,因为我们太爱“古建筑翻新”为了它看起来更漂亮。所以我们永远在猜历史,永远在编故事。而我们的电影人,作家,也很享受于这种“编得好有奖”的环境。 在1937年的南京,美国人贝尔问中国孩子:我们应该这样做吗?那孩子回答:我们还能怎么做? 去年有一部电影,叫《喋血孤城》,同样是抗战题材,和《金》相比票房惨淡的可怜,甚至我去影院都看不到排期。 《金钗十三钗》,应该拍。不过,有一部电影更应该拍。 《淞沪战役》。 那是一场惨痛的失败,绝不光彩的战斗,七倍于敌的兵力,巨大的伤亡,几年前还在内战的乌合之众,群氓般的士兵,抽大烟的将军,勾心斗角的派系,最先逃命的官员,直到最后的大溃退。那个故事里却一样有真正的人性,一样有在大败逃中死战到最后的人。 忘记奥斯奖,做个勇敢的中国人,先从直面历史开始。

 2 ) 故事的,太故事的



    这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悲剧故事,其附着的特殊历史背景对电影人具有天然吸引,但故事的演绎成分太大,如果不能做到令人信服,会是最大的麻烦。在编剧刘恒手里,纯熟的编剧技巧努力抹去了墙上的褶皱,导演张艺谋也难得地尽量克制着自己以往过度装修的陋习,实力派演员克里斯汀•贝尔的加盟,更让表演上了一个明显台阶,这一切,令整部电影看上去圆熟、精巧、颇具冲击力,但最终,故事的核心,妓女们牺牲自己拯救女学生的这个抉择,其可信度仍值得商榷——它仍然像是被作者赋予的、强加的——这是这部不可谓不成功的影片,最大的遗憾。


    1、命题

    1937年12月13,是南京沦陷之日。
    次日,五万日军入城,废墟中的六朝古都,就此沦为这支野兽军团的肉食餐厅。从这天起,日本军人开始了连续八个多月的针对三十多万战俘、平民的震惊世界的大屠杀。旅美作家严歌苓的小说《金陵十三钗》,讲述的就是日军入城后三天三夜发生在地狱般的南京城里,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这如果不是迄今为止中国作家创作的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最悲怆、最高贵的故事,那就一定是最离奇、最具传奇色彩的故事。严歌苓以往的小说,喜欢以大历史为背景书写极端困境下的女性传奇,而向以故事短板为国人所诟病的导演张艺谋,则在这本薄薄的小说里嗅到了金灿灿的道德价值和商业前景。然而,任何人要想选择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在今日之中国,无疑都要冒不难想象的高额风险(事实上,克里斯汀•贝尔先生的一次小小的乡间旅行带来的严重后果让我们意识到,各种潜在的风险还是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象力)。首先,你无法回避关于贩卖苦难的质疑,当然,即便是严谨如《辛德勒的名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这种质疑有时是比较廉价的;其次,在这民族深重的苦难背景里,消费妓女、消费情色的嫌疑也不是完全缺乏根据,朱大可先生那篇《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即便投放时机欠妥,也不能完全看做只是空穴来风——追溯民族浩劫的恳切愿望和渲染妓女抗日的娱乐演绎,一个要求严肃、严谨,另一个却很难避免煽情,两厢之力,本身可能相互消解。张艺谋不会全无权衡,围绕在他身边的谋士们,必然也曾反复陈述当中利害,但他最后还是不肯放弃这个难得的“好故事”。那接下来,令故事可信,就成了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张艺谋找来国内最好的编剧之一刘恒,来为影片勾勒叙事蓝图。
    一个成熟的编剧,很快会找到这个故事的支点,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其实是个类似《苏菲的选择》那样的“魔鬼交易”。 
    《苏菲的选择》,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威廉•斯泰伦的自传体小说,曾被誉为“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二十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之一”,这也许过誉了,但故事本身的确相当动人。故事主角苏菲,是二次大战期间遭纳粹迫害的波兰女人,她的一生,完全毁于集中营里的一次痛苦的抉择:在被关押集中营期间,纳粹强迫她在两个子女中作出选择,一个留下来,另一个将被送入焚尸炉,苏菲心如刀绞,在魔鬼的无理命题面前,她选择留下儿子。这个选择,没有拯救任何人,反而毁了她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备受肯定的《唐山大地震》的戏剧核心,也来自对这个典故的重组。是的,好故事,总是讲过的。
    小说《金陵十三钗》面临一个相似的困局:妓女和女学生,该牺牲谁?
    这个故事里没有苏菲(假神父米勒实在没有资格作这样的抉择),所以在《金陵十三钗》里,纳粹和苏菲,也许是同一个人。那就是作者本人。但通俗小说作者一般不会让这种无解的道德焦虑困扰自己的写作,所以,她巧妙地引入了一个“英雄情节”——让“十三钗”自己作出这一选择,令人物获得升华,成为拯救者、牺牲者,成为英雄。这也许是通俗作品和严肃作品的最大区别——通俗作品的作者乐意充当上帝之手,随意拨弄人物的行为、定夺其命运,她可能根本不爱玉墨,甚至骨子里乐于剥削她们的特殊身份,而在真正严肃深刻的作品里,作者就是苏菲,就是朗读者、就是钢琴家本人。
    剧本沿用了这个手法(它别无选择)。所以,这个抉择既是故事的华彩,也是故事的最大陷阱和软肋。软肋在于,影片中这个高潮并非叙事的终点,而是所有叙事的起点,因为所有努力、所有功课、所有剧作技巧,都将为促成这个结果,令这个选择显得可信而做。
《金陵十三钗》最终做到了可信吗?


    2、人物的转变是否做到了可信?

    小说家出身的编剧刘恒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力,他的剧本最让人叹服的是对白质感,他能写出一流的台词,而一流台词最大的功效,是带入感强。然而遗憾的是,在面对这个敏感题材的时候,剧本在人物深层性格的挖掘上,却没有能够倾其全力,许多地方仍留有遗憾。有时候,这可能不是编剧能力问题,而是命题使然。刘恒的另一个剧本《铁人》也有这个问题,因为某种原因,那部主题先行的电影不需要、也不允许他对人物(王进喜)进行更深层挖掘,他于是只把力气花在情节、台词上,观众最终看到一个打了鸡血的王进喜,情绪饱满地过了头。《金陵十三钗》面对的问题异曲同工,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命题不可更改,深层挖掘人物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在叙事上的终极目标,是让故事高潮、华彩乐章,妓女们做出“交换”这一选择显得动人(因为可信是做不到的),所以,之前所有叙事,统统都是精心的铺垫。
    在影片上映之前,美国影评人多德•麦卡锡曾在《好莱坞报道》发表了一篇评论,明确表达了他的质疑,质疑主要是针对核心人物的这种转变,“不可否认,在和平时期品行不端的人身上,当他们被号召从事伟大无私之举时,会显露出之前所隐藏着的高尚情感和道德。但不管从现实世界或电影本身来说,关于这一巨大转变的环境和方式都是不真实和不可思议的,其中的谋算和衡量被略去了,让最终结果的可信度,或者说,它所应该具有的力度大打折扣。”
    多德•麦卡锡对片中两个主要人物(美国人米勒和妓女玉墨)的转变,都表示难以认同,我个人倒认为,米勒的转变恐怕更仓促一些,而玉墨的转变倒是有迹可循、基本成立。剧本为玉墨的最后转变,埋下了不少于五层的铺垫:
    第一层铺垫,是日本士兵第一次冲进教堂,面对妓女们可能暴露,书娟选择了离开地窖口,让玉墨及其姐妹们得以保全,而女学生们却因此而险遭强奸(当中一个更坠楼身亡),对玉墨来说,这是救命之恩。这是恩。
    第二层铺垫,是李教官和玉墨的一次对话,原本可以撤出南京城的教导队,正是为了掩护这群女学生而全体阵亡,他们不能白死,对玉墨来说,这是同龄人的一个临终嘱托。这是义。
    第三层铺垫,是米勒的转变,米勒这个垂涎美色的“二流子”,这个局外人,为了这群孩子,都能有此义举,让玉墨觉得孩子们真的很有机会幸存,这让她们的牺牲有了意义。这是价值。
    第四层铺垫,是米勒向玉墨坦白寻琴弦女子的惨死,这让玉墨心悸,她由此想到自己的身世,她上过教会学校,第一次接客也在这个年纪,所以她认为不能让孩子们受此凌辱、虐杀。这是情感基础。
    第五层铺垫,就是书娟带孩子们爬上钟楼,欲跳楼自杀,这直接导致玉墨做出了她的抉择。这是迫切性。
    所以,玉墨的转变和选择,是说得通的。她的选择,乃是一个有过教会教育背景的女子的人道主义,任何一个成人在那样一个现场,为了孩子,都有可能这样做。说不通的,是其他女人在她的感召下,迅速、决绝地做出同样的选择,而这些人中的多数是面目不清的,我们看不到她们身上有这种层层递进的铺垫,所以剧本巧妙地安排了次日临上车前小蚊子的恐惧、反悔情节,这是个极有必要的补丁。但补丁只是补丁。也有女性观众敏锐地觉察到,妓女们的选择(不是玉墨的选择)有着天真的一面,作者或许正是利用了她们对职业、身份的卑贱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诗句的引用,是令人当时感动,而事后叫人感到不快的一笔。妓女们作为牺牲行为的主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笔墨来具体剖析,她们仍然是一个个被简单赋予了行动的卑贱群体。所以,玉墨选择做“英雄”,有完整的自觉过程,而其他妓女,则是在她的感召下,幻想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价值。如果连做英雄都仍然是集体无意识,这个故事的先进性在哪里?它的确有一个巧妙包裹下的主旋律叙事的嫌疑。
    这是整个剧作,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它并没有做到可信。
    此外,米勒的转变,显然就更缺乏说服力了。日本兵第一次冲进教堂企图强奸女学生,米勒的挺身而出是可信的,这是一种普通的人道主义、英雄主义,而当他外出寻找两个妓女遇到同乡,有机会逃离南京却选择放弃的时候,情节处理就有些草率。当然,我们都记得,米勒后来在玉墨面前吐露心声,他告诉玉墨,自己的女儿如果活着,是12岁,正是和女学生们一样大的年纪。但这样就足够吗?这也是个补丁。在叙事中,补丁的特点是,不补,就露个破绽,补,则说明这里曾经有个破绽。
    相比米勒由“坏”到“好”的转变,他的痛苦与纠结尤显更轻,特别是他还刚刚目睹了两个女人被虐杀的血腥场景(相信这个场景所营造的真实感会令所有观众不寒而栗),我很难接受他会简单默许“自己所爱的女人”作出这样“伟大的决定”并付诸行动却无崩溃迹象——这种崩溃,想象一下如果玉墨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友,应该都是不难体会的。
    多德•麦卡锡有个词用地十分恰当:不可思议。
    但由于剧本整体完成地实在很顺畅,至少在电影院里呆坐的这145分钟里,我们来不及考虑这些,你只能跟着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跑动,在恐惧和压抑中,对一切信以为真。


    3、真正好的电影,不会只停留在故事层面

    真正好的电影,当然要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但绝不会只停留在故事的第一层面。
    十三个妓女为了救十三个女学生,慨然赴死,这是典型东方古典价值观的故事,而这命题本身是不可信的,尤其放置在背景过于厚重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画面之上。如果不能做到深沉,就绝不要露出轻佻的马脚。是的,我们可以看到张艺谋已经在咬牙克制,但零星之处,毫无必要地渲染扭动的屁股、灿烂的旗袍……特别是《秦淮景》段落对于幻觉场景的处理,恶趣味一次又一次地在局部地区爆发。
    总体上,《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相当不错的通俗作品,面对这个异常严肃的题材,张艺谋很认真,却不够克制,剧本很精彩,但在许多层面远没有达到完美,而视觉呈现上,更有些不周之处。在这样一个故事里仍然无法遏制自己的某些趣味,让我对张艺谋……真的很挠头。
    我记得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结尾有这样一个细节,年老的詹姆斯•瑞恩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二战阵亡将士墓地,在米勒上尉的白色墓碑前,他满含热泪,恳求妻子回答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告诉我,我这辈子没有白活?”这个一稿剧本里根本没有的情节和台词,是斯皮尔伯格在剧本改动中最动人的一笔。而《金陵十三钗》,缺少这种醇厚的东西。书娟对“妓女姐姐们”的牺牲缺少一个明朗的态度,最后窗口的定格画面,只传达了一种遗憾的感情。对十三岁的女学生书娟来说,这也许足够,但对电影、对这部电影的亿万观众,这并不足够。
    如果《金陵十三钗》不能算是一部一流电影,盖因为创作者对牺牲者、受难者的态度,缺少必要怜悯,即便这个问题也许是原著所带来。在《苏菲的选择》里,你清楚地看到、感受到母亲的灵魂之痛,而《金陵十三钗》你看不到作者的这种痛苦,更看不到这种痛苦达到了更深层次,所以,它无法和《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相提并论,就很正常了。但是,也许对于一部“张艺谋电影”来说,它必须得到某种肯定,因为这显然是张艺谋十年来最好的作品,如果这是一个新起点,张艺谋就值得我们期待。



  《电影世界》2012年1月号

 3 ) 多少普通青年,想装文艺青年,最终变成了二逼青年。

看完电影
各种心潮澎湃
结果回来上豆瓣一看就傻眼了
竟然这么多打一星的
不至于啊
您是觉着《金陵十三钗》跟《画壁》是一个级别么
亲?
最后,我还是那句话
当年的豆瓣洋溢着各种文艺气息
而现在
好多普通青年
想装文艺青年
最终变成了二逼青年

P.S:打一星的亲们,您觉着我这散文体有文艺气息么?您对这股气味熟悉吗?

 4 ) 无从敬畏,无从希冀

        从我看《金陵十三钗》到现在,已经整整一个月了。那天看完之后,同场观看的一个朋友临分别时候问我对影片的感受,我只说了“很失望”。12月17日,片方宣传公司的一个朋友在微博私信中问我是不是不喜欢十三钗,为什么。我的回答是:“主要是这电影对我来说没亮点,而且张艺谋老了,表述方式跟时代有距离了,收放看着不舒服了,这是仅对我而言的感受。所以我更喜欢龙门飞甲一些,龙门让我看到了徐克的进步,而十三钗让我看到了张艺谋的退步。”
        其实我一直避免在开放平台上将十三钗和龙门做对比,上面这些话也只能是私下说,现在公开说,是因为我觉得敏感的时期的过去了,票房大局已定,当然我不会不自量力地以为自己的言论会对票房起到什么推动或抑制作用,但在如今这样一个“非枪即黑”的环境下,我不愿满足一些阴暗人士的意淫癖而已。于是我谢绝了媒体约稿,在微博上也没有公开表示过对这部电影的好恶。而且我必须要说明的是,不管我如何评价此片,这仍然是一部很成熟也很意义的电影,也是今年最值得观看的中国电影之一,我也很不赞同关于影片所承受的超出电影范畴的诟病和诛心之论,我希望它能够获得恰当的票房上的成功,但我不认为它在金球奖和奥斯卡上有什么机会,入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我更倾向于归结为发行公司的公关能力。
        从现在十三钗在国内观众中的反响来看,中国人对它的接纳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料。看到了太多的人把十三钗称为近年来最好的中国电影,并以自己和同场观众的N次落泪作为佐证。我评论的原则是评论作品而不评价别人的好恶,关于这种“眼泪效应”电影我很早就在讨论过,如《画皮》、《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尽管我在看十三钗的过程中也有过两次眼睛发热鼻头发酸,但我坚持认为飙泪指数与电影本身的质量没什么直接的必然关系,这就像选秀比赛中有些选手靠身世博同情一样,更多的只是噱头和策略,而十三钗是在揭开中国人心底最惨痛的一道伤疤,不需要太多,一点点引导和暗示都可以让观众的同情心泛滥的。而且中国观众太容易被故事所引导,这与他们靠电视剧完成的叙事艺术形式启蒙有关,而十三钗的叙事方式极大地迎合他们的趣味。
        影片相比起原著所做的最大改动是贝尔所扮演的人物,由一个神父变成了一个办白事的,我是很高兴看到影片做这样的改动的,因为这为影片预设了一个清晰的人物性格发展和转变的心理线索,这条由普通人到英雄的行动线索与事件的互动将使影片在叙事层面更加丰满。但是最终我看到的结果是,这个转变过程被描述得语焉不详,人物的转变是被生硬地设置的,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这个人物保留英格玛神父的原始身份好。十三钗的整个剧情都是被故事驱动的,就是故事到了什么地步人物就要被强行地作出配合故事走向的相应转变,这是电影最缺乏说服力的地方,因为主要人物立不住。这里我想对比一下《南京南京》,虽然太多人对那部电影表示不耻,但不管怎么说,《南京南京》在人物的完整性和说服力上是强于《金陵十三钗》的,那里的日本兵和范伟扮演的汉奸,都有着完整缜密的心理转变线索和逻辑推动力,那里的事件设置不仅有推动剧情的作用,还有为完善人物性格服务的作用。
        以南京大屠杀为故事背景的电影,如果做不到让观众敬畏而仅停留在感动的层面上,就不能算是成功的。十三钗过于玩味个人命运和小格局的戏剧冲突,而客观上将南京城这个最重要的悲情角色给淡化了,而影片中的很多人物决定是需要在这个强有力的背景烘托下才会有说服力的。我觉得之所以有很多人在纠结于关于妓女和女学生的生命谁更值得拯救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地对妓女舍生取义的决定产生足够的认同。因为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个道德悖论,是无解的,只能让观众由思考谁更值得拯救转化到为什么她们要去拯救她们,才能让自己摆脱价值观上的困境。在这个问题上,影片给出了一些原因,都是局限在现有人物关系上的事件原因,但从最终结果上来看,这远远不够,因为观众没有感受到绝望中的爆发,而这是需要这个末日之城带给人物和观众的情绪积淀,这不是靠几场巷战和强暴戏就能解决的问题。
        从张艺谋整个作品序列来说,十三钗属于中上水平,但却是最让我失望的作品。因为张艺谋拍十三钗和拍黄金甲拍三枪的意义是不同的,他的很多纯商业制作的不足之处可以用风格尝试和商业投机来解释,因为我心里一直在等待着那个不断带给我惊喜和震撼的张艺谋回来。现在他真的回来了。我觉得以《活着》和《英雄》为节点,张艺谋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而十三钗的创作更接近他第一阶段的风格,但却表现出艺术感觉和技巧上的生疏和退步,最典型的例子是出现在妓女换装唱歌后的那个盛装的妓女排成一排袅娜走来的镜头,这立刻幻灭了我此前所积累的悲情,我更愿意把这理解为张艺谋在导演了奥运会开幕式之后的团体操后遗症。这种失望让我很沮丧,即使是张艺谋让我最不待见的电影《黄金甲》也没有让我感到这么失望,因为我简直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期待下次回来的张艺谋了。
    

 5 ) 我恶俗,我觉得好看!我不水军我五毛了,我真诚!

十三钗的几个硬伤。
1,约翰前晚烂醉调戏玉墨,第二天醒来就大义凌然的变成保护女学生的英雄了;变脸太快,有点接受不了。后面一段戏,他与乔治在去找豆蔻的路上遇到朋友,朋友叫他一起上船离开南京,他拒绝了因为答应了要救教堂里的女人和女孩们。加这段戏初衷应该是凸显约翰放弃独自生存的大爱,但这段戏不为人物加分而且有点夸大,使约翰的变脸更不能让人接受。后来,我问LG,为什么他不走?LG想也没想说为玉墨。我顿时翻白眼,命都悬着可能没有风流那档子事就这么重要?显然这个理由站不住脚。当然后来他说道这些女孩与他死去的女儿同岁,大至可以理解一点,不过还是显得生硬。

2.长谷川这个人物定位亦正亦邪。我可以理解导演的用意,商业电影嘛,有必要个个一副“花姑娘要死”的嘴脸嘛?时不时人性点温和点是商业片的要素。当然理解和接受是两回事。渡部笃郎长相太正气也太帅,即便如此还要给他添弹琴唱童谣的戏码。以至于明明是他推女孩们去火炕,但那时我偏偏对这个角色一点恨意也没有,甚至对这个决定女孩命运的关键人物有好感。真是要命啊,我自己都觉得有罪恶感。这个人物编过分了!

3.香兰的死。她给编剧整的非死不可,不死乔治顶不上去。太多人接受不了回去只为拿耳环,我到觉得人在那种环境什么心理都会产生,没有合理或不合理。无法接受只因为这个人物在之前提都没提过,连歌镜头都没扫过,突然与豆蔻一起回去拿耳环,难怪观众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至于说她们怎么逃出去的,我觉得没必要较真,2小时的片,当然导演可以加几个镜头表述她们趁士兵睡着溜出去,但什么都这么清楚电影会很拖沓。

整部片子就我看来只有这3个硬伤。其他都可以接受。骂的人在骂点什么呢?
1.骂太矫情的!
    矫情吗?商业片有商业片的模式,展现人性的光辉恶俗但避免不了,多数群众还是需要。文艺青年了不起,最恨说教最恨看到有人性的人,恨不得任何片都拍的跟让子弹飞一样。为什么?因为看的过瘾,因为痛快不矫情。可那是什么题材,即使是鬼子来了的姜文风格,你是过瘾了我朝也直接枪毙了。看活着人人叫好,但电影院给放吗?难道拍出嬉笑怒骂、痞子问十足的战争片就好看?真那样就不是张艺谋,那是昆丁那是姜文。老谋子拍个商业片定位的战争片,矫情点没罪啊!

2.教官和他的一个排做作!
    这部片我就在佟大为死的那场流最多的泪。离出城只有一步,却为救学生豁出了一个排兄弟的命。巷战的惨烈,到后来佟大为孤军奋战。看过原著的会明白,这个人物比小说精彩。
    我哭,因为我觉得就是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才有我们的现在。导演的拍摄手法不为过啊。巷战设计的很好,场面不能大,因为只有些残兵,要怎么表现惨烈和英勇抗战。说人肉炸坦克矫情。你们是上学语文课没教董存瑞吗?抗日战争里这些人肉炸弹少过了?难道慢镜头渲染视觉就是矫情?非得拍得没什么看头才不矫情?商业电影不冲视觉冲什么?文艺青年真难伺候啊!文艺情怀也不是这么表达的啊!
      佟大为扮演的教官孤军抗战的那场戏。很感人。被炸飞的绚丽多彩的碎花与残垣断壁和死亡压抑形成强烈对比。这不是老谋子还能是谁?
   别容不得他人说教和罐泪。就我看来就是因为太多人都去文艺了,都变得这么麻木。我相信历史上为了同胞舍命的军人太多了,就因为我看清自己到死都是自私的,到死都不可能有这份勇气和大爱,我才更钦佩电影里的这群人,眼泪为这群人流不丢脸。

3.豆蔻香兰被强奸而死做作!
    哎。这都要骂!这段完全就是忠于原著。导演一点不过分渲染,完全不见露点,南京南京里都露了,老谋子都用镜头避掉了。即使最后被刺杀,也是拉了个侧面全景表现。被绑在椅子上是导演的手段?学校里没组织去美术馆看南京大屠杀展览?即使全是黑白照片,即使都是模糊的,依旧比老谋子这个场景惨绝人寰100倍。说老谋子做作,我不理解了,即便是后来约翰发现豆蔻的尸体,镜头依然是用豆蔻面部头发滴血的特写表述,完全没有直面的裸体和鲜血淋漓。要骂也得在理啊!这些镜头的运用哪卖色情卖肉了?非得南京大屠杀片子里完全不出现强奸轮奸才对你们的胃口?

4.针对玉墨与约翰上床的谩骂。
   玉墨就只能对同胞动情,对老美动情就跟对日本鬼子动情一样罪恶,不至于啊。这两个人物发展到后面,他们上床一点不突兀。玉墨从头到尾都是个敬重英雄的女人,这点在她对教官那场就表露无疑。当玉墨说“明天我的身体就不再是我的了,现在就带我回家吧”,我觉得这段很美很美。玉墨美的一塌糊涂,那件事也变得很美一点不淫秽。完全没有为了做而做啊!玉墨知道明天什么等待着她,这晚把自己给一个自己心存感激的人,不过分啊?

5.骂垃圾片的!
    说这种话的人只有看战争纪录片了,实在太文艺,除了纪录片估计也没其他片能入法眼了。
    原著故事就是发生在教堂里的妓女+女孩。故事本身有别其他的战争片,离开了开阔的环境空间场地,电影的1个多小时30个人物都在一个教堂里,场景的局限性大。要讲好故事、要有历史沉重感、要抓住观众的心不冷场。骂骂咧咧的文艺青年们,你们拍个我看看,你觉得怎么拍才出彩才悲壮才好看?
     秦淮女人们花枝招展的衣服颜色,教堂五彩缤纷的窗户,这些不是老谋子又是谁?


就写这么多吧。不算影评。只是对于现在豆瓣上的那些言论实在不敢恭维。不知道算什么心态。

文艺青年们现在眼里是不是除了姜文容不下其他导演了?是不是觉得拍禁片的导演才是好导演,跟画家就该他妈的穷困潦倒到死后才被发现才华,导演就该为了你们心中的“艺术”年复一年的始终如一的只拍不能进入电影院的艺术片!不然就全他妈做作矫情恶心坏你们了。

这样一个电影导演的用心可见一般,开场巷战的戏能不能抓住眼球,怎么表现都要靠导演推敲想象完成,即便身后有拯救大兵瑞恩的团队打造,但环境角度都要靠导演布排。一部电影,导演投入付出的心血和精力有多少人理解。没有不认真拍摄的导演,没有把自己作品当儿戏的导演,除非热爱电影到一定程度,不然这工作真不是人干的,40度到零下40度,全世界都看着你,还有帮人等着骂你,肩上要担当的太多太多,真当坐监视器前面是这么舒服的吗?

骂老谋子不真诚的人我觉得你们是语文水平问题,词穷也别瞎用。真诚?你花几十块买电影票怎么就这么伟大了,电影里给你看广告了?让你觉得不真诚。呵呵。

当然编剧的硬伤很明显。也不得不说。

不是非要骂的精辟才是才子!

 6 ) 历史是不能意淫

看得出来,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真的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想感动我们,但遗憾的是,在看片的145分钟里,我却几乎始终没有入戏。

也许问题就在于,整个片子的设计感太重了:恰好一群妓女和一群学生同时躲进了一个教堂(妓女、处女、教堂,多么神奇的组合,重口味和小清新荟萃一堂,而且还是教堂);又恰好有一个会化妆的洋“入殓师”可以为她们乔装改扮;恰好到最后关头妓女和学生的人数只差一个;又恰好有个在教堂打杂的小男孩愿意挺身而出男扮女装;甚至恰好日本人莫名其妙给了约翰一个“招财猫”作为“慰问品”,所以当那个爱猫的妓女“小蚊子”,最后在上车的时候哭喊退缩时,约翰恰好就能把“招财猫”递到她手里……而且,很多情感的转变也显得太突兀:一个唯利是图的“入殓师”在日军要强暴女学生的时候,突然就大义凛然起来;本来被女学生瞧不起甚至跟女学生打成一团的妓女,居然集体愿意为女学生赴死。当然,我并不是歧视妓女,历史上爱国、重情义的妓女也颇有几个,但一个妓女挺身而出或许还能让我感到有些可信,一群妓女“组团”慷慨赴死就显得有些滑稽了。也许,张艺谋是想说,战争能洗涤一个人的灵魂,但他把战争的“洗涤剂”作用未免有些夸大了,照此逻辑,多来几场战争,所有的人都成圣人了。张艺谋显然是想打“人性牌”,所以在这部片里,“二流子”有人性、妓女有人性、汉奸有人性,甚至连日本军官都似乎有几分人性,但“人性泛滥”的结果却是真情贬值。

片中不可信的地方还有很多,豆蔻看到小伤兵浦生像自己的弟弟而心生怜爱是可能的,但浦生死后她为了给他弹奏一曲,竟然冒死跟香兰跑回翠禧楼取琴弦,而香兰跟着跑出去的理由更是荒唐,竟只是为了取一副耳环,看到她对镜自赏的镜头,我听到身后的观众说:“她心可真大啊!”张艺谋是想表现她们对爱对美的追求,但显得太刻意了,成了骟割了真情的煽情。更让人存疑的是,她们是怎么在戒备森严的日军看守中逃出去的?如果她们能逃出,别人就不能?而且我也不相信,就算约翰是“入殓师”,也不可能只会给躺着的人化妆,这不过是床戏的需要罢了。而且,让妓女们躺成一排等着化妆,也不过是张艺谋为了营造一种视觉效果和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而刻意制造的噱头罢了。

看得出,张艺谋太急功近利了,他恨不得这一部片子里,情色、暴力、人性、爱国主义……一个都不能少,但遗憾的是,他就是忘了真诚,忘了对艺术的真诚,也忘了对历史的真诚。

《笑林广记》中有则笑话:有一女择配,适两家并求,东家郎丑而富,西家郎美而贫。父母问其欲适谁家。女曰:“两坦(两家都行)。”问其故,答曰:“我爱在东家吃饭,西家去眠。”张艺谋犯的就是这毛病,又想要艺术,又想要票房,又想用战争中的人性去打动灵魂,又想用情色和清纯去色诱眼球。当然,这些并不是不可兼得,但问题是,张艺谋的处理显然有些太生涩了,颇有些霸王硬上弓的意思,让我们看得既没有快感,也没有高潮,只能看出张艺谋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看《金陵十三钗》这日,恰逢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之前,胡适先生曾经说过:“……总而言之,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这句话后来被演绎成:“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张艺谋更是有本事,干脆把历史打扮成了像小姑娘一样的妓女,而且,还是由一个“入殓师”给化妆的。

但问题是,有些历史是不能意淫的,特别是这么重口味的意淫。你可以为婊子立牌坊,但不能把历史当婊子。

 短评

不论别人说什么,老媒子始终是我心中最好的中国导演

8分钟前
  • 软妹不要把
  • 力荐

金陵风月浓缩在教堂的地下室内,咿咿呀呀的吴语小调唱不尽的都是旧时繁华。瑰丽的教堂彩色玻璃投影下,妓女与少女两个群体彼此憎恨到和解,构成了屠城乱世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勾画。十四位金陵风月人缓缓走近的画面真的太美。一次电影的献礼,尽管意图太过明显,但是对这段历史先天就触动泪腺,无药可医。

1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十分动人的故事,拍摄与表演都基本达成了预设的高度;但故事的设定却过于戏剧化,相对男女主角内心世界的细腻展开,辅助人物的心态转变太为迅速统一。对大屠杀的侧面刻画十分可取,有限的正面描绘却流于廉价暴力。学生的回忆过于单薄,结尾没达成情境升华。

1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妓女救女学生就是好片?说好的人人平等呢?

20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张艺谋的看片会比高考现场还严,就差没安检了。影片相比原著改动很多,合理的解释了十三钗牺牲的行为。玉墨的扮演者倪妮气场够强大,与汤唯颇有几分神似!最后的那首合唱《秦淮景》太凄美,太惊艳!张艺谋用细腻深刻的故事、朴素的表演、唯美的画面重新定义了中国大片!只是略显沉重。。

21分钟前
  • 曾海绵🌈
  • 推荐

你们这些打一星的图的是什么?你们连妒忌都说不上。

22分钟前
  • pachinko南
  • 还行

到目前为止,拍抗日战争,最成功,最具张力,艺术价值最高的片子。中国抗战了八年,六、七十年来却没有写出过一部像样的战争文学。同样,抗战片铺天盖地,却没一部真正深层次去挖掘,拍出战争残酷与人性之美。今天,这样的电影终于在中国产生了。就电影艺术水准而言,堪称一部完美的片子。打10分。

26分钟前
  • 古尔浪洼
  • 力荐

不带这么给红十字会做宣传的。

27分钟前
  • 时徙生
  • 力荐

并不像之前讨论的屠杀或是大屠杀电影,战争更多是个背景。影片强调的是冰冷中的一丝暖意,或是绝望中人性的回归。可惜总是觉得故事推进的太平缓、且非常压抑,情绪没有释放开。缺乏情节的推进力,看久了会觉得很闷。不过有几处慢镜头写意处理得很棒,玉墨的演员倪妮应该能红吧。

3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秀色可餐,特好莱坞特媚俗!在战争的洗礼下,酒肉神棍成了尊贵的器皿。教堂中的世界太干净了,脏了就洗干净;饿了就喂饱;缺爱的就去爱她们。只有经历过苦难才会懂得活着是多么美好。我觉得要是戈达尔肯定又要开骂了,因为它和《辛德勒的名单》一样“哗众取宠”!可我很喜欢这片子!

3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我不懂心理学,不敢断言怜悯心是否能成为刺激感官的某种“享受”,但旁观他人之痛以及由此引发的叹息、悲鸣甚至仇恨,都确实被“好看”这个最肤浅美学感受囊括其间。愉悦,也从此不再是观众走进电影院所期望获取的单一感受。《金陵十三钗》显然是紧掐疼痛穴位的“好看”电影。

37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她们赴死,我希望是站在姐姐的角度保护妹妹,而不是因为自己已失去所谓的贞操所以比起贞洁的学生她们无所谓被谁糟蹋。

41分钟前
  • 虎豹小霸王
  • 推荐

一帮聒噪艳丽的窑姐儿们,身着学生装,弹着琵琶,咿咿呀呀地唱起温软香艳的秦淮景,我看到的不是历史,而是一颗颗浓妆艳抹也包裹不住的平凡女儿心,拖着一副残破不堪的身子,仍然高贵而嬉笑地活着。

42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大师终会归来,时代挡不住

45分钟前
  • 飞行员小灰灰
  • 力荐

切入点很小,这对张艺谋来说确实难得。看电影之前我以为这是《南京南京》+《集结号》,看完电影不得不称赞这是中国的《钢琴师》+《辛德勒名单》。十三钗们说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那段,感慨万千。全新视角的南京故事,可以说是张艺谋自《英雄》后最好的作品。

5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讲述战争的故事,影片中的倪妮很惊艳。

52分钟前
  • 遇见彩虹🌈
  • 推荐

因为看过原著而对电影预期不高。没错,这是一部各个元素都刻意往“好”的方向靠拢的“心机”电影。为了商业化而放大的战争场面,为了通俗化而削弱的群戏,为了贝尔的演出而彻底改头换面的角色设定……但是当看到豆蔻与兰香被抓那段跟拍长镜头和十三钗一排齐唱秦淮景的场景,真心觉得还挺有心。

5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有关战争,有关人性,这部片子不错,里面的倪妮很美。

56分钟前
  • 小懒懒
  • 推荐

就为了最后那一幕,就为了《秦淮景》,也要给四颗星

59分钟前
  • 山人阿苍苍
  • 推荐

不明白这电影有什么好道德审判的,男人保护女人,大人保护孩子,这放到任何时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顺带一说,敢把这种题材往贺岁档放,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大片主义吧。

1小时前
  • 黄青蕉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