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守自盗

记录片美国2010

主演:马特·达蒙,Gylfi Zoega,Andri Snær Magnason,Sigridur Benediktsdottir,保罗·沃尔克,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George Soros,巴尼·弗兰克,David McCormick,Scott Talbott,拉加德,Eliot Spitzer,本·伯南克,乔治·W· 布什,Timothy Geithner,艾伦·格林斯潘,巴拉克·奥巴马,Henry Waxman,安·克莉

导演:查尔斯·弗格森

 剧照

监守自盗 剧照 NO.1监守自盗 剧照 NO.2监守自盗 剧照 NO.3监守自盗 剧照 NO.4监守自盗 剧照 NO.5监守自盗 剧照 NO.6监守自盗 剧照 NO.13监守自盗 剧照 NO.14监守自盗 剧照 NO.15监守自盗 剧照 NO.16监守自盗 剧照 NO.17监守自盗 剧照 NO.18监守自盗 剧照 NO.19监守自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23:57

详细剧情

  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多国陷入金融危机,损失高达20万亿美元,数以百万计人加入失业大军,甚至丧失家园……本片通过详尽的资料搜集,追访全球金融业界猛人、政客、财经记者,披露金融大鳄的崛兴之路,公开业内和学界贪污腐败的政策背后的惊人真相。

 长篇影评

 1 ) 文艺界围攻华尔街,我来为华尔街洗地(讲道理的)

《监守自盗》是2011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得主。和数年前的《难以忽视的真相》一样,热点话题和一位明星旁白总是能得到奥斯卡的青睐。《难以忽视的真相》有前副总统戈尔,而《监守自盗》的则是著名影星马特·戴蒙。



影片用冰岛金融危机作为引子,站在了大众的立场上,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向毫无专业背景观众阐述了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但是其中也是能看到主创者作为文艺界人士常见的鲜明立场。

在大萧条之后,美国金融业受到了严格管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政府开始全面放宽管制,金融业一飞冲天,从而酿下弥天大祸。电影没有讲里根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原因是前任的卡特时期美国经济低迷,里根政府的宽松政策大大帮助了美国经济的复苏,我认为这样的时局之计是应该认可的。事实上里根也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受大众欢迎的之一。

随后《监守自盗》提出了在缺失监管的情况下,贪婪的华尔街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卷钱游戏,并最终导致了危机的发生。但是,贪婪并不违法,华尔街啥时候都是贪婪的,这是很正常的事,这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我个人认为把金融危机归咎于次贷本身或者华尔街贪婪是片面的。事实上次贷是美国政府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为初衷,通过房地美和房乐美两个公司发行的事实上是受了政府政策影响的一种贷款。这些贷款的债务人的确是不太可靠的,存在坏账风险,但是毕竟只要放贷人有风险控制意识,加上政府撑腰,所造成的后果是可控的。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权力和责任的分离。就是发债的决定权,和债务资金的提供者被华尔街分开了。是否给个体贷款,这个是由银行决定的,然后华尔街把这些债务打包,卖给投行,投行把债务分解,增级,卖给个体投资者。所以,本质来说,是银行贷款出去,个体投资者出资来支持这笔债务。(这里面的具体细节,请参阅文末链接的《大空头》的评论)

第二个重大因素,是定价机制的问题,也就是用的模型有假设错误。如果定价是正确的,无论中间链条怎么传递,都是公平的。但很遗憾定价在第一步就错了。其实,最大的获益者是那些没钱买房,能贷款到钱买房的穷人,和整个社会的低利率,最大损失是最后的投资者。但是买房人全是美国人,而投资者有很多国外的人呢。所以对于美国来说,华尔街干了一个好事。AIG就是定价错误的受害者之一。如果每笔交易都是公平的,那么AIG也不会发那么多没有正确估价的CDS,评级机构的评级也不会有问题,投资者就能发现他们买的AAA bond实际上不是AAA,这个投行也不是故意的。

《监守自盗》还指责专家学者接受酬劳撰写对支付酬劳者有利的报告,以及评级机构昧着良心给这些不良证券都打AAA评级。专家学者的报告收钱本来就是劳动和报酬关系,就算有问题消费的是他们自己的信誉,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至于评级机构,它们的文化就是信誉和可信度,他们不敢明着拿自己的信誉冒险的,对他们又没有太多好处,出了问题声誉扫地;主要是他们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应该怎么评估,只好按照历史数据。你没法正确定价,就把人定为AAA,不是道德沦丧,主要是不懂。退一万步讲,评级机构的评级也是建议,都不具法律效力,擦亮眼睛是投资者的最终责任。

接着,《监守自盗》又指出以鲍尔森为首的救市当局执意要求雷曼兄弟破产,和先前接管两房、让美联储提供300亿美元担保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使得全世界市场的恐慌空前放大的爆发了,似乎是要转嫁损失给全世界的投资者。之后,他们又用纳税人的钱出手救下了AIG,并使得持有AIG卖的CDS的高盛获利140亿元,厚此薄彼,中饱私囊。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大而不倒》这部电影主要就是描述这一过程的,请参见我关于这部电影的评论,文末有链接。

<图片2>

下一个罪状,是承诺"change”的奥巴马上台后,对金融机构的改革和监管进展缓慢,原因是奥巴马任命的班子还是萨默斯、盖特纳、伯南克这批“搞出金融危机的元凶”。然后这批人还都拒绝采访。首先,上面已经说明了,金融危机不是他们搞出的,《大而不倒》也告诉我们他们也没有在救市过程中搞阴谋。其次,这些人是最懂金融的专家,你不用他们,用马特戴蒙吗?拒绝采访也是个人自由,本片的立场已经如此鲜明的要给他们定罪的,何苦像片中那个货币银行学教材作者那样自讨没趣?

<图片3>

还有一个事,银行高管的薪酬问题。薪酬包括工资和红利,是和企业经营状况挂钩的。你不能因为这些机构搞出这些事来,就要把他们以前的薪酬追回来。而立法机构似乎也没有依据限制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薪酬,因为这是在他们的高利润基础上的。他们要做的应该是限制非法经营行为,以及会导致危机的利益冲突。

其实说了半天,这场危机的根源不是华尔街贪婪,也不是评级机构和学者助纣为虐,更不是当局的阴谋,而就是两个事:权利和责任的分离,以及定价错误。前者导致了把钱贷给了不该贷的人,造成了损失;而定价错误的问题,导致了这个损失在各环节投资者和机构中的分配。说到底还是华尔街的责任,但不是本片所说的那样。我洗地也是有原则的。

美国的观点是很自由的,因为好莱坞文艺界在公众中的巨大影响力,加上民众对华尔街天生的反感,《监守自盗》这样的观点很容易获得支持。华尔街那些人是很奸诈狡猾,但这并不犯法。只是中间的定价机制和交易公平机制还没完善,那信息不充分以及比较笨的一方,在交易中肯定会亏钱。大家都亏钱之后,金融体系的崩溃,那就和次贷危机关系不大了,无论什么样的金融危机,最后都是流动性和信誉的危机,什么起因都有可能。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启示不是应该占领华尔街,而是看不懂的事情,不要轻易参与。

相关文章:
《大空头》-- 先告诉你电影怎么好,再来那次危机的你问我答

《大而不倒》-- 非文艺界视角来看金融危机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2 ) 只是观后感,不是影评

    最初看到中文标题《监守自盗》就想看下英文原文是如何表达的,很简单两个词Inside Job,中译的不错。
    最后中国的那个人说了句话不错,大概就是”真正的工程师造桥,金融工程师造梦,一旦变成恶梦,其他人帮他买单“。自己读工科出身,课程里面专门有一门课是讲工程师于社会之责任义务。尽管大家都觉得这课无聊,但至少可以看出这一行业还是十分注重自身职业操守的。
    我是十分不满于金融行业的高回报的,他们的付出不见得比真正之工程师企业家多多少。而后两者一旦出问题,前者依情况可能会被判刑,后者倾家荡产。而金融行业已经是too big to fail了,最后只能由纳税人买单。可能是出身理工科的缘故,一直坚信世界进步之动力、财富创造之根源乃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如果没有科技的进步,拿钱生钱的行业无非是把钱从大多数人手中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的游戏。真正承载这个世界的绝对不是那些东窗事发就拍屁股走人的人,而是那些兢兢业业敢于承担责任之人。
    既然是监守自盗,监者自然有不可推卸之责任。跟同房的美国小伙子聊过几次,他对美国的现状也很无奈:社会阶级渐渐固化,有钱人掌控国家,谁是总统并不重要。美国乃当今世界之霸主,文化上虽然是个年轻的国家,立国不过二百余年,但整套政府机构却也已经延续了两个多世纪,恐怕仅比英国年轻一点吧;相比之下,尽管其它国家历史悠久,但现代政府之设立,却是很近的事情。从这一点上看,老牌国家在体制上改革的难度要大过新兴的现代国家。大英帝国最鼎盛之时也不过百年,美国借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称雄世界,到现在也有大半个世纪了。No king rules forever. 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以美国之物阜民丰,将来仍不失为一大国,只是霸主身份会面临挑战。

 3 ) 美国次级债危机之通俗演义by屈直言

美国次级债危机之通俗演义


2008年02月24日   中国青年报


屈直言

 


  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这里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贷款者。   大约从10年前开始,那个时候贷款公司漫天的广告就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抑或在你的信箱里塞满诱人的传单:
  “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
  “积蓄不够吗?贷款吧!”
  “没有收入吗?找阿牛贷款公司吧!”
  “首付也付不起?我们提供零首付!”
  “担心利息太高?头两年我们提供3%的优惠利率!”
  “每个月还是付不起?没关系,头24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贷款的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想想看,两年后你肯定已经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为经理了,到时候还怕付不起!”
  “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可能赚一笔呢!再说了,又不用你出钱,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难道我敢贷,你还不敢借?”
  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你替他们担心两年后的债务?向来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市民会告诉你,演电影的都能当上州长,两年后说不定我还能竞选总统呢。)
  阿牛贷款公司短短几个月就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可是钱都贷出去了,能不能收回来呢?公司的董事长——阿牛先生,那也是熟读美国经济史的人物,不可能不知道房地产市场也是有风险的,所以这笔收益看来不能独吞,要找个合伙人分担风险才行。于是阿牛找到美国经济界的带头大哥——投行。这些家伙可都是名字响当当的主儿(美林、高盛、摩根),他们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吃饱了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找来诺贝尔经济学家,找来哈佛教授,用上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鼓捣之后,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已经有泡沫了,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里面骗吃骗喝的主儿,你说他们看到这里面有风险没?用脚都看得到!可是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接手搞吧!于是经济学家、大学教授以数据模型、老三样评估之后,重新包装一下,就弄出了新产品——CDO(注: Collateralized Debt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就是债券,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个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光这样卖,风险太高还是没人买啊,假设原来的债券风险等级是6,属于中等偏高。于是投行把它分成高级和普通CDO两个部分,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4和8,总风险不变,但是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凭投行三寸不烂“金”舌,当然卖了个满堂彩!可是剩下的风险等级8的高风险债券怎么办呢?
  于是投行找到了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又是什么人,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角色,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小意思!于是凭借着老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贷款利率仅为1.5%;普通CDO利率可能达到12%,所以光靠利息差对冲基金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这样一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2001年末,美国的房地产一路飙升,短短几年就翻了一倍多,这样一来就如同阿牛贷款公司开头的广告一样,根本不会出现还不起房款的事情,就算没钱还,把房子一卖还可以赚一笔钱。结果是从贷款买房的人,到阿牛贷款公司,到各大投行,到各个银行,到对冲基金人人都赚钱,但是投行却不太高兴了!当初是觉得普通CDO风险太高,才扔给对冲基金的,没想到这帮家伙比自己赚的还多,净值一个劲地涨,早知道自己留着玩了,于是投行也开始买入对冲基金,打算分一杯羹了。这就好像“老黑”家里有馊了的饭菜,正巧看见隔壁邻居那只讨厌的小花狗,本来打算毒它一把,没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没事,反而还越长越壮了,“老黑”这下可蒙了,难道馊了的饭菜营养更好,于是自己也开始吃了!
  这下又把对冲基金乐坏了,他们是什么人,手里有1块钱,就能想办法借10块钱来玩的土匪啊,现在拿着抢手的CDO还能老实?于是他们又把手里的CDO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10倍的贷款,然后继续追着投行买普通CDO。嘿,当初可是签了协议,这些CDO都归我们的!!!投行心里那个不爽啊,除了继续闷声买对冲基金之外,他们又想出了一个新产品,就叫CDS (注: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交换)好了,华尔街就是这些天才产品的温床:不是都觉得原来的CDO风险高吗,那我投保好了,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金,
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将来出了风险,大家一起承担。

  保险公司想,不错啊,眼下CDO这么赚钱,1分钱都不用出就分利润,这不是每年白送钱给我们吗?干了!

  对冲基金想,不错啊,已经赚了几年了,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润出去,就有保险公司承担一半风险,干了!

  于是再次皆大欢喜,CDS也卖火了!但是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聪明”的华尔街人又想出了基于CDS的创新产品!我们假设CDS已经为我们带来了50亿元的收益,现在我新发行一个“三毛”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投资买入CDS的,显然这个建立在之前一系列产品之上的基金的风险是很高的,但是我把之前已经赚的50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50亿元垫付,只有这50亿元亏完了,你投资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而在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赎回的,首发规模500亿元。天哪,还有比这个还爽的基金吗?1元面值买入的基金,亏到0.90元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评级机构看到这个天才设想,简直是毫不犹豫:给予AAA评级!

  结果这个“三毛”可卖疯了,各种养老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虽然首发规模是原定的500亿元,可是后续发行了多少亿,简直已经无法估算了,但是保证金50亿元却没有变。如果现有规模5000亿元,那保证金就只能保证在基金净值不低于0.99元时,你不会亏钱了。

  当时间走到了2006年年底,风光了整整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的时限到了之后,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然后阿牛贷款公司倒闭,对冲基金大幅亏损,继而连累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对冲基金的各大投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4 ) Inside.Job.监守自盗中关键"罪犯" 宗教背景一览.

“as long as Jews exist there always will be financial problems...........every fifty years, mark my words.”
 以上是我在豆瓣看到的一句评论,如惊雷般击醒了我。特别制作这个列表:

Inside.Job.监守自盗中关键"罪犯" 宗教背景一览.

资料全部来自维基百科.后面数字是他们在职期间收入.名单只收录到电影一半的时候.
Donald Regan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Irish Catholic
Charles Keating banker *Catholic
Alan Greenspan Chairma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Jew
Robert Rubin 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Jew 12600,0000
Lawrence Summers Director of 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 for Obama jew 2000,0000
Franklin Raines ceo of Fannie Mae black 5200,0000
Arthur Levitt SEC Chairman jew
Phil" Gramm economist and politician vice-chairman of ubs
Richard Severin "Dick" Fuld ceo of Lehman Brothers jew 48500,0000 7架飞机和一架直升机
Henry Merritt "Hank" Paulson United States Treasury Secretary/ceo of Goldman Sachs Christian 48500,0000
ben bernanke jew
tim geithner half German half WASP
Lloyd Blankfein ceo Goldman Sachs jew
John Paulson founder and president of Paulson & Co. jew

加一个:
George Soros Jew 亚洲金融危机制造者

 5 ) 文艺眼中的金融危机

正如影片所说,影片确实请到了很多重量级的人物进行大量采访。但是,影片的剪辑将大半人所说的进行了重新组织,又删去了很多采访内容。影片就像邀请几个人谈论国际形势一样,美帝野心勃勃留了下来,不同意这种说法的人,采访内容被一删再删,留下些被主持人问话问得答不上来的情形。许多人不接受采访是明智的,这样的采访接受了只会让自己羞辱,而且无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若是本片将采访的全部内容都公开来,应该是能让人受益很多的,但是NO NO NO 文艺们怎么能拍这样的片子,文艺应该有立场,文艺应该揭露华尔街的贪婪,应该揭露华尔街控制美国政府,应该揭露那些经济自由化的学者 谈点看法 首先还是从房地产市场谈起,对于美国房市来说,最重要的一个事件发生在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政府成立房利美(Fannie Mae)作为其新政的一部分,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抵押贷款。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美国政府通过房利美,以及后来成立的房地美间接的影响着房地产市场。威廉斯(W. E. Williams)教授曾写道:从1977年的“社区重建法案”开始,国会就开始威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他们向高风险的住房买家和企业发放更多贷款,这些贷款就称为次级贷款。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得到的甜头是,“政府资助企业”Fannie Mae和Freddie Mac将会购买这些高风险的债券。任何脑子重量超过一盎司的人都能明白,这是酿造灾难的配方,可国会却齐声否认。在房利美成立70年后,房利美和房地美成为了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持有全美近3100万个家庭的住房贷款,总额约为5.4万亿美元,约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一半。在大萧条之后的70年,美国房地产市场除了小范围房地产价格有出现过回落,总体上房市一路高唱凯歌,没有下跌过,但反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这一时期西欧各国都有出现过过房地产市场周期现象,都有出现过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下跌的情况;亚洲国家,日本在90年代就有出现过地产泡沫破裂,房地产市场不景气,香港更是几起几伏,调整幅度有时甚至高达30%以上,中国大陆开放三十年,也出现过地产价格大幅下挫的情况,深圳楼市跌幅超过60%,多数为九十年代初内地房产繁荣时所建,深圳地产公司司40%以下的利润不做,朱镕基抓经济后,地产泡沫就此破裂。房地产市场起起伏伏,升升降降是正常的,因为市场总是不断的寻找“均衡”,有时供不应求,有时供大于求,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供给需求,有些年房屋供给过多,房价下跌,有些年住房需求增加,房价上升,但是像美国政府这样,通过这些抵押贷款公司介入房市,要求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高风险的贷款,这样那些原本属于高风险的住房买家可以买房了,房贷市场也变得十分宽松。这样等于是政府通过两房间接的向房地产市场不断注入大量的资金,促成房地产市场的超级大牛市。这样的房地产市场繁荣是不可持续而且是脆弱的,假如没有利率政策的收紧,布什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它还会因为其他原因而破裂。美国房市到了21世纪,由于长期的政府干预行为,实际上已经是积重难返。 其次再说金融衍生品市场。此次出现问题的大多出现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RMBS),很大一部分来自房利美 房地美所发放的,这些证券在次贷危机前,大多得到了像标准普尔等大型评级机构的AAA评级。被认为是“安全”住房抵押证券连同其他抵押证券一起被放入一个证券组合中,形成抵押担保债券(CMO)然后这个证券组合又和其他抵押贷款(如助学贷款等)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组合债务抵押债券CDO。CDO和CDO组合起来,又可以组合成CDO2。像AIG这样的保险公司,卷入金融危机,其主要的原因是卷入保 债务凭证(CDO) AIG从其提供的向超高级风险产品作担保中获得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利润——承保的每一美元每年的收益仅0.02美分。但如果0.02美分乘以数十亿倍,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如果不需要准备金来覆盖风险的话。这些证券组合十分复杂,而计算他们的价值和风险更为困难,最初创立CDO的摩根大通团队整合模型时,既需要繁荣时期的数据也需要衰退时期的数据,但是他们却寻找不到房地产市场衰退的数据,这些数据十分重要,想要估算CDO中证券之间的相关性,及其风险,就必须依靠这些数据。如果这些证券是没有相关性的,则相对来说是安全的,如果这些证券高度相关,结果将是灾难性的。这使摩根大通团队最终止步于更大规模的交易。而另一些金融机构却认为看到了商机,积极的参与到这个交易中来,其实他们同样没有找到足够的数据,没有能够预测到潜在的风险。市场上交易者的行为并不一定对,但是市场这种机制,能够惩罚做错的这些人。正如弗里德曼所说,市场是一个不要求认错但会惩罚错失的地方。当金融市场的参与者犯错时,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对CDO等金融衍生品的估价是错误的,有毒资产的持有者必须为自己的错误判断付出代价。美国政府对有毒资产的救助,越毒的资产越能得到政府的资助,等于是做的越错的人越能得到补偿。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错误是建立在房地产市场扭曲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房地产市场的扭曲,被打包的债券等不会变成有毒资产。剔除了这些债券,或许金融衍生品定价也会有偏差,但是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我认为金融市场之后所出现的恐慌来自于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在08年初的时候,政府救助了贝尔斯登集团,所依据是太大而不能倒闭的原则,可是太大而不能倒闭原则并没有清楚的界定什么样的金融企业是太大而不能倒闭的,什么样规模的是可以倒闭的,在拯救了美国第六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后,保尔森却宣布不拯救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更要命的是,美国政府并未解释为什么拯救了贝尔斯登而不拯救雷曼兄弟,这种规则上的不确定性导致金融市场的恐慌,人们并不清楚下一个会倒闭的是谁,政府会救谁或是放弃谁。或许不公布拯救方案,会让保尔森有更大的空间操作,但是这个举动给以金融市场人人自危,竭力自保。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这件事的重要性,就是在前面提及的雷曼兄弟倒闭后,一直不大关注美国金融市场的国内媒体开始大幅报导金融危机,似乎金融危机一夜之间突然爆发的。政府干预市场一定会出问题,只是这些问题会以什么方式表现出来,或者是在什么时候表现出来。或许是长期的资源浪费,或许是金融海啸。 片中认为的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监管不力” 但只要翻一翻过去 几乎所有的经济危机都有许多人归将其归因为 “监管不力” 但有一个问题是 什么才是监管得力? 胡佛总统曾经被认为是让经济过于放任自由 而导致三十年代金融危机 但罗斯巴德指出 胡佛非但不是自由主义者 而是同其继任罗斯福一样 热衷于政府对经济的管理 胡佛极其讨厌卖空 积极打击美国股市做空。后来经济危机爆发,胡佛下台,罗斯福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均为主张政府管理,但罗斯福新政成功了么? 没有,大萧条至少持续到了二战时期。 罗斯福的新政对美国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在金融业的影响就是拆分,罗斯福将银行的投资部门分出来,禁止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即为鼎鼎大名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当时JP摩根和摩根史丹利本就是这样被分开的。这项法案影响深远,投资银行确实也长时期“老老实实”做业务。有空再讲故事了。 PS 回答 房市泡沫式政府促成的 金融衍生品是扩大作用。有些人认为金融衍生品完全没有用,例如片中提到的资产证券化。假设银行贷款100万出去,然后把这个贷款拆分成100万份出售,每份一元,购买的人获得贷款所带来的收益,而银行获得流动性,如果都没有人想要银行贷款收益,怎么会有人去买?这是资产证券化的益处,有人喜好流动性,有人喜好固定收益。另一面是,购买的人要承担贷款的风险,银行如果卖出去自然是受益,但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卖出去,还有贷款的收益会证券化出售高些。金融衍生品现在似乎成为众矢之的,欲处之而后快,但着手金融衍生品监管还不如着手准备金制度与太大而不能倒闭准则的改革,这样才能除去银行风险收益的不对称。   不是说政府救市不利 而是救市规则模糊 这么重要的规则 没有明确规模 而是由几个重要头头进行决定 让市场面临政策上的巨大不确定性   高管的薪金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工资 更重要的是奖金 奖金相当于绩效 如果今年干的好 就能得到多少 但是不能立即拿到手上 离职的时候能够拿到 当然董事会设置的这样制度确有不合理的地方 (不止金融业 其他各行的高管奖金也是如此) 因为不论公司最后如何 高管在离职的时候几乎都能拿到丰厚的奖金。 当然现在看这些高管倒闭离职后还能拿那么多钱非常不合理,但那些钱可以说是之前其在任期间未支付的薪水,只是人走了以后,把钱放进了兜里。我没有赞美这种制度,我也认为这种制度不合理,不单是金融行业,其他行业高管的薪资制度也是类似,我也认为这种薪资制度需要大幅改进。 但同时我认为,如果不是政府出资援助或是参股的企业,政府不应去制定该企业的薪资高低,薪资的制定权应是属于股东,股东才是企业的所有者 。 投资银行不是金融危机的赢家 恰恰相反 最大的输家就是投资银行 美国5大投资银行 1高盛 (目前美国5大投资银行中唯一仍盈利的公司) 2摩根士丹利 (股价下跌) 3美林公司(已被美国银行收购) 4雷曼兄弟公司(已破产) 5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  片中所指的双方交易的就是高盛 其中SEC诉讼是因为高盛在出售那些卖的抵押证券同时,没有披露另一家客户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 (John Paulson)正押注于这些证券将崩盘。看出其中的问题了么,两笔对立的交易,事后诸葛亮当然可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但是事前华尔街几乎一致看好这些产品,而且华尔街的各种对冲买卖一直是持续存在的,投资银行的接连破产贱卖也是事前没有预料到风险。高盛比其他投行所作的唯一区别在于,他买的保险更多,也就是片中AIG所卖的CDS,0.02美分保一美元,不需持有CDO,也可以购买CDS防范风险,高盛的首席风险官并不像许多公司形同虚设,而是有一定实权的。大部分人看到繁荣,少部分人看到风险,还有人既看到风险还对此进行保险。对于高盛的道德拷问可以不断进行下去,但是却很难告倒,大陆几乎所有的基金,都是做多才能盈利,证券公司在向你推销基金产品,这些基金产品要股市涨了才能盈利,而另一方面,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是可以在股指期货上做空的。这样一家证券公司卖基金给你,而它的公司自营业务又在进行做空,你就能告它欺诈了么?  金融高管确实有错 市场判断错误 公司风险过高 高管的薪资也不合理 甚至道德有问题(好莱坞这帮吊乱的人绝对不比这些高管性行为 吸毒好到哪去)但是 对金融高管 监管不利 高管太贪婪 确实不是主要原因 监管从来不利 因为两个人交易 第三人监管 他怎么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双方各种情况 如果他能清楚 完全能够监管者安排交易 计划体制就不会失败。 高管贪婪 高管像来贪婪 从有高管开始就是如此 而且不仅是高管 其他许许多多人也都贪婪。 我有提到盎司么? GS阴谋论郎咸平也在说,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补充 剔除一些无聊抽风型留言 然后回答补充一下 很多人主要是针对高管离职后拿那么多钱意见很大 不仅是金融业 很多行业都有金色降落伞条款 我是认为这些条款是有问题的 我前面也说过一次了,这里再强调一次。 有人认为只要是金融高管就能掌握信息 驾驭一切,不是的,人是做不到能够掌握一切信息的作出完美推测的,高管也是人,高管对未来的判断也是会出错的,风险可以进行预测,但是预测结果准不准就要靠市场验证了,黑天鹅总是存在的。 可能有些人认为美国救市是将钱白送给这些金融类公司,纳税人的钱全都白送出去,但如果有查一下美国如何救市 可以发现美国政府所作大部分是进行担保 确保市场流动性 促成收购 购买优先股 等措施 美国7000亿救市并不是7000亿全都打水漂 实际上这7000亿绝大多数已经收回 实际成本只有250亿美元(这就是资本主义国家救市方式= =) 有人指出导演是原先的职业是政客 那把题目改成政客眼中的金融也可以 PS 我是对政客是普遍反感的 我确实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金融体系修改方案 现代金融系统非常复杂 或许真要从最基本货币改革 资本金制度入手 但我总可以提出我不同意影片观点吧 如果你们有谁真的有一套新的金融体系改革方案 欢迎豆油 传统意义上的投行已经不复存在,高盛与摩根士丹利现在是处于美联储监管之下。财政部也加强了对场外衍生品的监管,采取增强透明度等措施。这样金融危机就能避免了么? = =影评有回复提醒确实挺让人烦 基本都是在提醒我又被骂了 所以我不愿去看 谢谢chen帮忙解释了一些问题

 6 ) greedy == good ?!right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06888/?start=100#comments

这部电影很牛X。牛X的地方第一点是思路很清晰,虽然各位编导明显是选定了边站定了位,只是“论述自己的观点”的干活,但是人物采访数据分析,从华尔街,到政府,到经济学家,时不时地用胳膊肘捅观众一下,不太明显不是很故意,但效果毕竟是达到了。牛X的第二点是出场人物都很大牌,涉及美国高级行政人员,顶级银行家,金融分析师,大学教授,甚至新加坡,中国,法国的政府官员等等。从记录片,甚至可以说从discovery的角度,这都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对于有意研究金融的同学,有意研究危机的同学,有意研究金融危机的同学,甚至只是有意想要投资股市投资房产以抵抗通膨的同学,这都是一部深入浅出,信息丰富,分析明晰,概念清楚的资料/教学片。

说起美国这个国家,是个很神奇的国度,被很多人向往着,我则从来觉得“还好”,大约在经济发展之类的问题上我是个很保守又不思进取的人吧。但是常常有同学在我一番保守又不思进取的发言后面评论说“你看看人家美国”,言下之意美国是个绝好的榜样,只要我们在各方面照足美国那样做,十年之后不说赶英超美吧,把美国学到八九成像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在这些同学的美好想像中,一旦我们变成美国的完整山寨版,他们必然不会是那些在底层社区挣扎温饱的 losers,统统都是在高级住宅区里牵着名贵小狗听着ipod享受阳光绿萌新鲜空气的成功人士。

暂且不去讨论谁在这些同学当中的脑海中扮演着那些loser的角色,但是这些同学美好的野望活生生的解释了一句话——greedy is good!当年《华尔街》当中的名台词鼓励无数美国的,中国的,法国的,日本的,天知道还有哪些国家的既不保守又很思进取的青年们学习金融经济最后投身于 “投资”行业,朝着“美国梦”或者“美国那样的梦”一步步迈进着。

我第一次见Luc的时候,他指着我的cv问“你有管理学的文凭为什么最后没有选择经管方面的工作”——这是多么的显而易见啊!我们做it业的民工而已,每天靠着点脑力赚血汗钱,怎么比得上经管行业,左手钱来右手钱去,转眼间兴许就发达了,你看看华尔街那些泡名模开名车住豪宅的。况且我是女生,编程神马的,跟一群穿老头衫夹脚拖鞋的宅男关在一个办公室里,连穿个名牌化个时髦妆容卖弄青春资本的机会都没有,划不来啊很划不来。因为太显而易见了,我都不晓得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once upon a time,我只身去远方旅行,家长拜托当地的友人照顾一下。友人很负责地百忙之中抽空领我四下游玩。当然生意人么,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游玩间隙得到机会还是要百忙一下。于是在经过市中心的时候我们顺便进入当地最大的医院,直接找到该医院最牛X科系的主任。友人与主任一旁切切私语。我虽未成年,却不 innocent,诸如什么美国还没有通过临床检验期的抗xx病特效药,成本价多少,进价多少,开方价多少,给医生的回扣多少,等等等等,即使不是故意偷听也知道一二,自然晓得他们在聊什么。待友人谈毕了事情,主任送我们出来,拍着我的肩说“好好念书,只要你能进医学院,毕业了进xx医院肯定没问题”云云。只见候诊室里坐着千里迢迢不知从哪个乡下赶来看病的黑瘦农民,主楼门外停着医生们闪闪发亮的bmw。

后来我没进医学院,却报名了经管的双学位。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劳碌一生背朝天脚踏地提供人类最基本最需要的东西,末了搭上一生的积蓄却连一盒药都买不起,而有些人仗着好运或者好命就能在几个小时一桌饭上挥霍掉别人一年的生活费。虽然毕业之后我选择当民工——大部分时间跟代码纠缠是很痛苦的但在某些时候还会觉得“至少我是个创造者,一个小小的程序至少能改变一些人的生活”,不过这段过程还是挺有用的——至少想起来了自己还会记个账,也不至于被什么投资顾问坑骗。知识这个时候不仅是力量,也是金钱,我总觉得金融学之类的课程,在一个真正有道德的国家是应该免费的开放给所有国民,上山下乡,像大选宣传候选人那样硬塞也要塞给每个公民人的。

但是现实世界的国家,全都分成既得利益者和未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制定掌握控制了游戏规则,以防止自己的利益被未得利益者窃取,未得利益者削尖了脑袋钻营这些游戏规则以求谋取别人的利益,而一旦他们得到了利益,他们就变成新的规则守护者。变的只是玩游戏双方的关系,游戏的规则从来未曾改变过。 greedy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以为“只要我这样这样,那样那样,我也就可以变得和xxx一样一样”。于是掌握了规则的人,都不希望别人窥探到规则当中的奥秘,更不希望有人来打破这个规则。直到这个游戏崩坏为止,所以金融学校永远是最贵的学校。

问题是,永远没机会成为得利者的人问——什么会时候崩坏?既得利或者有可能得利者问——如果我们不想它崩坏,想继续这样玩下去,有没有阻止的办法?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几次金融危机好像大震前警告,预示着一场以美国这个掌握了全球最多资源的金融帝国为核心的大灾难的到来,于是所有处在这个金融圈里,利益间有瓜葛的都开始自危,都开始思考。这部电影应该跟Cleveland vs. Wall Street一起看,看两种文化两种经济制度两种社会体系——自我设定角色为“有可能得利者”和“永远没机会得利者”——的思考后结果。

本片以社会主义式的经济制度被破坏的结果入手,片中采访的几位国外官员,其中有象征着第三方崛起力量的中国,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而充当欧洲发言人的并非好朋友英国,而是其历任(不包括现任)总统都被美国指为“对美国不友好,喜欢共产党”的法国的财政部长。这三个国家的发展路线,社会制度,司法体系各有不同,透露出本片编导对于国家干预经济,结束美国人向来标榜的“绝对自由市场”,这个路线的倾向性。

而另一厢边,在面对美国的钱力时,法国人恰恰也在想着改变自七八十年代开始搞起来的国家社会主义形式。

在这场追逐钱的游戏中,根据能量守恒,永远只能是一部分人压榨另一部分人的结果,每个个体所在乎的只是自己究竟处在被压榨一方还是压榨者一方。美国的社会结构以中产阶级为中坚力量,银行家和政客们也都不傻,不会太伸手去压榨这个主流社会,而主流社会想的也不过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这些都有保障之余,现行的社会体制还能给他们个“一朝致富爬入上流”的美国梦发发,那些低收入户是死是活有何相干。只要这一部分人的利益没有受到威胁,只要这一部分人还乐于盯着眼前的胡萝卜前进。那么这场游戏必将以现行的规则玩下去,直到崩盘的那一天。温水煮青蛙,向来如此。

电影这个载体,当不是以娱乐的姿态,而是以这种“我要摇醒你们”的形态出现在大众面前时,其威力究竟是否能达到艺术家们所期望的力量,也只能拭目以待了。毕竟greedy is good,如果眼前就有一块肥肉,谁能禁得住诱惑不立刻咬上去呢?我们真心所希望的,也只是——这块肥肉千万不要是从自己身上割出去的才好

PS:通货膨胀,房价飞涨,两极分化,教育昂贵,政经一体,权钱交融……大家觉得此情此景此等描述熟悉吗?

 7 ) 我对这场危机的思考

《监守自盗》是本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得主。和数年前的《难以忽视的真相》一样,热点话题和一位明星旁白总是能得到奥斯卡的青睐。《监守自盗》的旁白是著名影星马特·戴蒙,讲的是关系到世界上每一个人的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

影片用冰岛金融危机作为引子,先展现了一段冰岛风光片,其中还有我去过的黛提瀑布,勾起了我的回忆。冰岛风景真是绝赞,大气磅礴,各色风格兼备,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浓缩地球。

扯远了。《监守自盗》这部纪录片站在了大众的立场上,以平易近人的姿态向毫无专业背景观众阐述了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但是其中也是能看到许多主创者的立场问题。

在大萧条之后,美国金融业受到了严格管制,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政府开始全面放宽管制,金融业一飞冲天,从而酿下弥天大祸。电影没有讲里根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原因是前任的卡特时期美国经济低迷,里根政府的宽松政策大大帮助了美国经济的复苏,我认为这样的时局之计是应该认可的。事实上里根也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受大众欢迎的之一。

随后《监守自盗》提出了在缺失监管的情况下,华尔街的才子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卷钱游戏。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从历任美国政府的立场来看,自己任期内的经济增长才是政绩和竞选的保证,而推动了什么金融监管的法案显然不能成为竞选资本,遑论华尔街大佬们还是竞选资金的重要来源。负责立法的国会也一样,周围环绕着华尔街的游说者,甚至布什的财长鲍尔森就是从高盛CEO卸任的。这种制度下金融体系监管的缺失是不足为怪的。

这时候影片描述了这个危机的产业链和导火索。我个人认为把金融危机归咎于次贷本身是片面的。事实上次贷是美国政府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为初衷,通过房地美和房乐美两个公司发行的事实上是受了政府政策影响的一种贷款。这些贷款的债务人的确是不太可靠的,存在坏账风险,但是毕竟只要放贷人有风险控制意识,加上政府撑腰,所造成的后果是可控的。

真正的罪魁祸首,我认为是投行们把次贷债权从放贷人手里买来,和其他的各种贷款捆绑成了CDO,然后卖给了其他投资者。咋一看这一举动只是富有创意的银行家们的又一杰作,投资者们也喜闻乐见CDO这样的比传统的国债等有更高收益率的产品。而通过向AIG投保(这一保险产品叫CDS)拿到了评级机构的 AAA评级,让一些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比如退休基金,也大量参与了CDO的投资。这完全是两厢情愿的运作。而问题在于这一行为让放贷人不再担心贷款是否收得回来,因为一旦放出贷款马上就可以卖掉再放下一批。投行也不管,他们就是个中介,转手就卖,而那些投资者甚至不知道CDO是什么。于是就没有人管风险控制了,放贷人就更加疯狂的随便放贷,终于导致了劣质借款人大量没能还贷引发的连锁反应。有人无力还贷之后,房子被银行收回并拍卖,这一开始还没问题,随着市面上被收回拍卖的房子越来越多,房价开始下跌,终于那些有能力还贷的人,发现自己要还的贷款远高于现在的房价,于是也不还了。开始了一连串的恶性循环。影片也强调了,放贷人不再关心贷款是否能收得回来,是一切灾难的转折点。

而AIG为CDO投保不需要准备金,甚至可以为同一个CDO投保多个CDS,成为了另一个祸乱根源。AIG完全不管这些CDO是否靠谱,只图挣这每年2%的保费,重复投保自然赚的更多。在CDO愈发疯狂,贷款质量每况愈下的时候,高盛自己的风险控制做的不错,它发觉CDO可能要不行,需要有对冲风险的策略。不过它显然也把CDS单独看成了一个投资产品,它在不断向客户推销CDO的同时,自己又向AIG购买了数十亿美元的CDS。这相当于你推销给客户产品,同时又押注这些产品会完蛋。《监守自盗》认为这构成了欺诈,直观上我也这么觉得,但具体规定还是要看立法情况。但是,我并不同意华尔街的投行们蓄意制造次贷危机并从中牟利。这场危机直接导致了雷曼破产,美林和贝尔斯登被收购,华尔街的损失也很严重。只能说高盛比较奸诈做了两手准备而已。可以肯定是蓄意谋利的有对冲基金老板John Paulson,不过CDO不是他卖的,他做空也没什么不对。

危机爆发后,在紧急会议上,鲍尔森为首的当局执意要求雷曼兄弟强制破产,和先前让美联储提供300亿美元担保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一做法的动机不得而知,但无疑使得全世界市场的恐慌空前放大的爆发了。甚至法国财政部长都表示自己是在雷曼破产生效后才获悉这一消息,这可能可以理解为当局要转嫁苦果给全世界的投资者们。同时,对每个金融机构的救与不救缺乏统一标准,也增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恐慌。

随后,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出炉了。令人质疑的是,鲍尔森指令已经破产的AIG全额支付所有的CDS保险金,而不是按照协议上的最低价。当然,这些保险金是由政府的7000亿美元埋单,都是纳税人的钱,其中140亿流进了高盛的腰包,而高盛正是整个危机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不得不说作为前CEO的鲍尔森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问题。

就在这时候,美国总统换届选举。承诺”change”的奥巴马获得了很大的呼声,然而上任至今却鲜有对金融机构的重组计划和立法动议。影片归结为奥巴马周围负责改革的金融决策者还是华尔街那帮人,而正是他们造就了一切灾难。影片也采访了许多重量级人物,不过多数是前辈或是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例如美联储70年代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国际金融前辈乔治·索罗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法国财政部长等等。真正的处于漩涡中心几个重量级人物:拉里·萨默斯(这位哈佛校长在《社交网络》中作为角色也出现过)、蒂莫西·盖特纳、鲍尔森、格林斯潘、伯南克等都拒绝了《监守自盗》的采访。

《监守自盗》还对一些外围问题提出了质疑。例如专家学者接受酬劳撰写对支付酬劳者有利的报告以及评级机构对垃圾债券仍给出AAA的评级的问题。马特·戴蒙在采访时也问过多个被访者,他们都表示这没什么问题。我也觉得这没什么问题,砖家学者的建议永远都只是建议,评级机构的评级也是建议,都不具法律效力,我们永远要擦亮眼睛。至于银行高管的薪酬问题,我觉得薪酬包括工资和红利,是和企业经营状况挂钩的。你不能因为这些机构搞出这些事来,就要把他们以前的薪酬追回来。而立法机构似乎也没有依据限制一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薪酬,因为这是在他们的高利润基础上的。他们要做的应该是限制这一行业的非法经营行为。

我还没享受过人生呢,你们这群贪婪的人别那么快把世界搞垮了。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短评

小布什、奥巴马、保尔森、伯南克、索罗斯……悉数登场。看完本片的第一感觉就是,马克思又要胜利了。另外,少给一星的原因是:本片少拍了五百分钟。

2分钟前
  • 一只野兽
  • 推荐

以为马特达蒙转型了。。。结果悲剧的发现丫儿只是旁白。。。被骗。。。但此片颇具教育意义,它充分揭露了资本主义贪婪的本性,再一次证明了伟大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建议将此片收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以供大家引以为戒!

6分钟前
  • Ray
  • 推荐

hedge了个fund的!

10分钟前
  • 黄小米
  • 力荐

并没有大家评的那么好看。。。游戏在那里,玩或者不玩而已。。。要么远离地球文明。。。。

14分钟前
  • 顽童OST
  • 还行

在我看,纪录片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记录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另一种则是把现有的记录片段重新排列组合,并配合人物访谈和讲解,进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像是一篇议论文,本片显然是后者,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结论有力,就赢了。

1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思路很清晰,采访对象很牛逼,配乐做得很不错!

20分钟前
  • mOco
  • 推荐

觉得特别讽刺。纪录片里accuse的那些人,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想成为的人,想去的公司,想赚的那份钱。

25分钟前
  • Chandelier
  • 力荐

这才叫纪录片,这其中的观点不一定都对,却代表了这个社会的反思精神和反思能力。

28分钟前
  • 庐陵
  • 力荐

真一般~会讲英文那中国妞哪找来的~

33分钟前
  • 无字纸船
  • 还行

根本是编导的一家之言,只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把反对立场的人通通归类为傻瓜,这种纪录片究竟有什么价值?因为批判主流、批判权贵、批判政府,就是一部好作品?什么时候价值观已经被扭曲成这样了?

35分钟前
  • 十八号木木夕
  • 较差

这是一个thriller,拥有史上最泯灭人性的villains,并且他们无一受到些许惩罚。看好后心中充满百倍于[buried]的愤怒恐惧和绝望,没有任何一部电影如此有力得证明了"金钱太强大人性本恶而世界是没有希望的"凄惨事实。你无法想像我有多希望这片子是纯属虚构。

36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对经济以及金融危机感兴趣的不要错过。制作十分宏大,从冰岛全国经济沦陷,引及世界级金融巨头,数据细致繁多,条理逻辑却很清晰,条分缕析,针砭时弊,把美国和世界上某些监守自盗的金融家讽刺得体无完肤。可即便如此,这正是金融家们的一贯嘴脸和惯用手段,发家致富的必经之路。马特.达蒙全程配音。

4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世界末日根本不需要自然灾害,有华尔街那群吸血鬼就足够了。“华尔街政治”这个观点真是一针见血,观海兄,你也洗洗睡吧,要么也下海好了。欧洲国家的那些政府真比美国政府有诚意多了。以及,比起金融界的那些学术枪手,影评界的枪手都弱成渣渣了。

43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力荐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据丰富,论证紧凑,虽不够全面,但在关键问题上一矢中的,简洁明了。

4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一部预设立场的秋后算账意味的檄文。可以看作是控方陈词,因为基本上辩方没有发言的权力。投行们不是有钱吗,把请说客的钱匀一些出来,拍一部「我本善良」作为辩方陈词吧。

47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片中有一句:美国人能不能上大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取决于他们将能不能付得起学费!!!!!!!!美国的“官官相护”其实不亚于中国,甚至奥巴马政府都默许了上届政府的作为。导演悲观的认为现有局面很难改善或者以后还会有问题,因为奥巴马政府用的依然是危机之前订立“不良”制度的那些专家。

48分钟前
  • Nobervem
  • 推荐

虽然之前也了解过金融危机,但是从这电影,我了解了什么是金融界

52分钟前
  • 建筑民工
  • 力荐

怪不得美国网民纳闷:中国能毙了自己的贪官和奸商,美国却花钱救了他们并让他们重整旗鼓。

54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一个悲剧的结束就是另一个悲剧的开始,美国金融决策层和体制依旧是换汤不换药,影片创作者思路清新,一众金融界高层学者经济学家教授作家轮番登场,让我们看到了金融海啸背后的复杂原因。影片最后那些还值得我们去奋斗的未免有点艰难,又一轮悲剧重新整装代发!★★★★★

5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什麽恐怖片驚悚片,都不如這個最真實的世界嚇人。哪裡都一樣,權利掌握在最少數的人手裡。影院裡一直有人鼓掌叫好的片子已經不多了,感謝lincoln plaza一直在公映這部片...一定要跟著字幕再看一次 有些沒有聽懂 暫且四星。

5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