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

爱情片英国2020

主演:凯特·温丝莱特  西尔莎·罗南  费奥纳·肖  杰玛·琼斯  詹姆斯·麦卡德尔  亚力克·塞克雷亚努  克莱尔·拉什布鲁克  哈维·斯克林肖  温迪·诺丁汉  利亚姆·托马斯  莎拉·怀特  比阿特丽斯·克纽  

导演:弗朗西斯·李

 剧照

菊石 剧照 NO.1菊石 剧照 NO.2菊石 剧照 NO.3菊石 剧照 NO.4菊石 剧照 NO.5菊石 剧照 NO.6菊石 剧照 NO.13菊石 剧照 NO.14菊石 剧照 NO.15菊石 剧照 NO.16
更新时间:2023-09-17 23:49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玛丽(凯特·温丝莱特 Kate Winslet 饰)是一名古生物学家,然而,这个行当显然无法让她过上优渥的生活,所以玛丽至今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为了给病重的母亲治病,玛丽靠着在沙滩上捡化石卖给游客来维生。  某日,一个名叫罗德里克(詹姆斯·麦卡德尔 James McArdle 饰)的男人找到了玛丽,开出了很高的薪酬,希望玛丽能够去照料他病重的妻子夏洛特(西尔莎·罗南 Saoirse Ronan 饰),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玛丽答应了。可是,就在玛丽刚刚见到夏洛特没多久,两人之间差异巨大的思想就碰撞出了火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都在彼此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世界。

 长篇影评

 1 ) 全年最期待的女同片,真的就这样砸了吗

看死君:早在《菊石》最初公布双女主阵容时,很多影迷便对这部电影充满热切期待,甚至是抱着期待一部“女版《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重量级。然而,备受瞩目的《菊石》却终究没能创造新的历史,甚至还被评论界称为“失败之作”。“花园”第28期,我们必须谈谈《菊石》。

栏目| 花园

作者| 多尼达克

在本年度新片当中,女同题材的《菊石》(Ammonite)无疑是最受观众期待、最被观众看好的其中一部。这部由新锐导演弗朗西斯·李编剧兼执导,奥斯卡影后凯特·温斯莱特和新生代中堪称最强音的西尔莎·罗南担任主演的电影,自立项起便有意剑指奥斯卡。

2020《菊石》

在此片之前,因饱受好评的长片处女作《上帝之国》,弗朗西斯·李已经吸纳了一部分观众的注意。而凯特·温斯莱特和西尔莎·罗南的加盟,更使这部有着太多议题可讲的真实历史人物题材电影获得了相比于前作更高的曝光度。

2017《上帝之国》

在今年第7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首次入围戛纳导演作品”的名单上,《菊石》赫然在列,可见业界对弗朗西斯·李的肯定。

导演弗朗西斯·李

但该片实际的口碑走势却不甚理想,早前电影节上展映的媒体口碑勉强保持在中等及格线。而自本月初正式上线流媒体以来,观众似乎也并不肯买账,不仅热度上远远不达预期,甚至连IMDb、letterboxd这些具有参考性的观众评分网站给出的用户打分也下滑至及格线的边缘。就连一向对LGBT题材影视剧有着极高宽容度的豆瓣上,该片截止目前也仅获得7.2分。

观众评价持续走低,北美媒体风向掉队,《菊石》能否拿到明年奥斯卡提名变成了未知数,甚至完全没戏也并非没可能。这部有着出色配置的电影究竟哪个环节除了问题,才会呈现出当前的结果?我们不妨继续往下一探究竟。

影片《菊石》改编自19世纪的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的生平事迹。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她以专业的化石采集技能和多次重大的化石发现而留名后世。

但在当时,玛丽·安宁仍旧是因为性别而被男权社会打压的无法声名远扬的小人物,她的名气仅限于业界,她的地位得不到正视。甚至在这位伟大女性看来,自己不过是靠捡拾和贩卖菊石化石维持家庭生计的下层女性。

菊石是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用以研究地质和已灭绝古生物的最常见样本之一,因表面菊花形状的海洋生物纹理而得名,常见于海岸线或曾为海洋但因板块运动而形成的陆地上。

生活在英格兰海岸边的玛丽·安宁是采集化石的高手,由于她采集和处理的化石品相颇佳,时常会有从大都市远道而来的购买者光临,化石成为撑起整个家庭的生意。

玛丽·安宁的母亲是个缺乏和蔼的、凶神恶煞的女人,她对女儿的态度始终冷漠,平时没少对玛丽·安宁予以训斥。母亲这种恶劣的态度与其丈夫以及多个子女夭折的经历有关,她将生活的不幸怪罪到玛丽·安宁的身上,这种态度造就了玛丽·安宁内向、逆来顺受的性格。

这天,一个打扮得体的男人带着他年轻的妻子来到玛丽·安宁的店里,男人对玛丽·安宁大加赞赏,但这种看似客套的恭维对玛丽·安宁并不管用。

随后男人道出了自己的来意,他打算向玛丽·安宁学习采集化石的技巧,同时购买一些化石回去。在金钱驱使下,玛丽·安宁勉为其难答应了男人的请求,男人旋即携妻子离开。

男人年轻的妻子叫夏洛特,她身体状况不怎么好,总是一副病殃殃的模样,与此同时精神状态也很差,有轻微的忧郁症。

男人还有远路要赶,他嫌弃羸弱的妻子会给自己的行程造成影响,便决定将妻子留在这里,并拜托玛丽·安宁照看。夏洛特不想孤身一人呆在这里,但决定权并不在她手上。

由于年龄和身世的差距,玛丽·安宁与夏洛特的相处起先是彼此冷淡的。玛丽·安宁对这类养尊处优惯了的、无法独立的女性没有任何好感,而夏洛特则是对这个海岸边的偏僻之地充满抵触反抗的情绪。

玛丽·安宁带夏洛特去海边采集化石,而夏洛特看到的只是玛丽·安宁的邋遢,更拒绝玛丽·安宁好心分享的食物。

夏洛特在阴冷的天气固执地去冲海水,结果没过多久就发高烧,晕倒在玛丽·安宁店门口。但由于接受了委托,玛丽·安宁便不得不耐着性子照顾夏洛特数日。在这个过程中,夏洛特与玛丽·安宁逐渐熟悉彼此,俩人一来二去成为了朋友,再然后关系更进一步成为了秘密恋人。

但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俩人身负着各自的家庭。病愈后的夏洛特最终还是要回到丈夫的怀抱,哪怕那个“怀抱”是冰冷无情的;而玛丽·安宁也必须继续面对严厉的母亲,必须继续她的化石生意。何况哪怕再退一步,在那个对同性恋和女性包容度极低的社会,她们的爱情最终都注定要以分散收场。

【改编方向的失误】

影片《菊石》是根据玛丽·安宁的真实经历改编,但整部作品实际上并没有完全遵循史实来拍,这一方面是因为史料的局限带来大量的人物生平的空白,另一方面弗朗西斯·李显然并未打算将这部电影当作陈规的传记片拍摄,他着重强调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这个人物。

因此,弗朗西斯·李不仅对玛丽·安宁的生平空白进行了个人的虚构遐想,在有史料可依可查的部分,比如玛丽·安宁与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与夏洛特的情感上都作出了大量的修改。当然,这种假说式的创作并不是该片的问题所在,电影史上对真实历史人物的戏说并不少见。

最大问题就在于,弗朗西斯·李显然跑偏了方向,他在角色的爱情上用了太多笔墨,却没有明确这个故事应该要如何作出深刻的批判。以至于整体观影下来,观众能明白电影反映的时代控诉,但仍旧不为所动。

【女性题材的失策】

影片《菊石》是很明显的女性题材,或者应该说是更极致的女性题材。这种极致在于,大多数女性题材要么控诉的是社会对女性的压迫,要么反映的是女性的自我困境;而《菊石》则通过这样一段同性恋情,加深了整个故事中女性的在场浓度,更试图囊括所有的女性议题。如果处理得好的话,这可能将会是像《一次别离》那样拥有四两拨千斤之力的一部社会电影。

但遗憾的是,弗朗西斯·李的处理却问题不断。他在电影的艺术性和社会性上产生了摇摆,他试图将这部作品的视听打磨得精致古典,却顾此失彼削弱了女性故事的专注,反而让这个故事看起来控诉无力。对于没有一定审美高度的新导演来说,处理一部电影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发挥题材的优势,而不是盲目宣扬自我的审美。

与此同时,弗朗西斯·李似乎并不是一位足够出色的女性观察者,他所拍摄的女性并不细腻动人,角色身上也缺乏足够多的属于女性的性别和情感细节。

男性导演拍摄女性题材本身就是危险的,成濑巳喜男、阿莫多瓦、沟口健二这些对女性观察甚至超越了大部分女性的男性导演也仅是少数。《上帝之国》之所以打动观众,《菊石》之所以无法打动观众,一定程度上必然与弗朗西斯·李导演自身的性别体认挂钩。

【商业卖点的失效】

LGBT题材在电影拍摄中并非主流,而限于受众和客观存在的女性弱势,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相较于男同性恋题材更是少而又少。但令人惊叹的是,近几年有那么一批女同性恋题材的电影确实成功地突出重围,《阿黛尔的生活》《小姐》《卡罗尔》《宠儿》以及《燃烧女子的肖像》甚至成为了新千年电影史不可或缺的珍宝。

《阿黛尔的生活》

《卡罗尔》

《小姐》

《燃烧女子的肖像》

将电影《菊石》与以上这些真正突破逆境的女同性恋题材作品作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女同题材电影的卖点几乎都不完全相同。《阿黛尔的生活》有着不能再写实的爱情体验,《卡罗尔》有着极致甜美的爱情和化学反应拉满的CP,《小姐》则有着韩国商业片元素和男性审美包装……

反观《菊石》,几乎没有真正值得拿出来一讲的卖点,甚至作品自身的完成度也问题不少,两位主演的选角某种意义上即是败笔。温斯莱特和罗南两位女主角不仅火花甚微,表演也只是维持在稳定发挥;而同样是清汤寡水的叙事,《菊石》也没有留下《燃烧女子的肖像》那般令观众心潮澎湃的高光时刻。

自我安慰地讲,作为一部LGBT和女性题材的电影作品,《菊石》有着它不应该被忽略的社会价值,哪怕它最终完成得不尽如人意。但电影工业生产中被人遗忘的平庸之作数不胜数,因此我们并不需要用“社会价值”来绑架观众的观影评价,或者来替任何一部让人遗憾的电影背书。

影片《菊石》的失败很快也会被人们忘记,但创作者自身并不会因为一部失败之作而一蹶不振,我们仍可以寄予希望于弗朗西斯·李这样有过失足经验的影坛新人和他们的下一部作品。

栏目| 花园;作者| 多尼达克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2 ) 菊石是我的生命,也是你客厅的玻璃柜里换了标签的玩物

昨晚看过电影节上的《菊石》之后回来看了一些影评,感觉一些作者对这部片子缺乏情感碰撞、剧情乏善可陈的评价非常不能苟同。在我看来,《菊石》非常细腻地描绘了感情中一种美丽的幻象——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人,很容易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互相吸引而产生火花,然而一个人却事实上并不能理解另一个人,这种美丽也因而显得残酷和悲哀。

片中凯特温丝莱特饰演的化石猎人玛丽安宁,常年独自在英国南部的海边挖掘化石,对自己的工作充满骄傲又非常拒绝跟人接触。一位客人由于无法忍受妻子夏洛特终日郁郁寡欢的模样(注:网友修正是孩子流产+可能产后抑郁),将夏洛特托给玛丽照看一段时间。夏洛特来自伦敦,是一位全职妻子,即使在陪玛丽劳作或添煤的时候也穿着精致的束腰长裙。两个阶层、性格、生活状态迥异的女人,却因为连日的相处而渐渐情愫暗生。逐渐活泼开朗起来的夏洛特给玛丽单调孤独的生活带来了一丝难得的阳光,两人在水里嬉戏的场景甚至几乎是整个影片里玛丽唯一露出笑容的时刻。然而没过多久,夏洛特被丈夫接回了伦敦。正当两个人的故事似乎不再会有下文的时候,玛丽收到了来自夏洛特的信,并迅速赶往伦敦与她会面。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夏洛特兴高采烈地在自己和丈夫的房子里给她安排了一个房间并希望她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影片开始时,玛丽在沙滩上费尽力气将硕大的菊石铲下来的时候摔滚下去,菊石从岩壁上掉下来,在她脚边摔成两半。结尾处,玛丽被夏洛特邀请到伦敦的家里来,在客厅里看到了夏洛特丈夫从她这里买走的那块残破的菊石。夏洛特把标签丈夫的名字贴住,换成了玛丽的名字。夏洛特按照自己的想法给玛丽布置房间、选购裙子,并且自以为玛丽会对这一切安排惊喜万分。玛丽却感到自己仿佛是那块被安放在玻璃柜里的菊石一样,即使是她在风浪拍打的沙滩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苦工作的成果,在对方眼里也不过是摆在客厅里供人赏玩的标本——甚至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事实上,夏洛特即使在协助玛丽工作的时候,也并没有真正尝试明白玛丽的工作意义何在。当玛丽给她絮絮叨叨解释某块化石的特征时,她只会问,这是好事吗?我们继续吗?我们来把它弄完吧。直到离开玛丽,夏洛特都没有脱下过自己繁缛的束腰长裙,换言之她也从来没有真正主动地进入玛丽的生活。影片结尾,当夏洛特说出“我无法忍受想象你天天在那个沙滩上受苦”的时候,玛丽彻底意识到对自己来说是生命的事业事实上是夏洛特根本没法理解的事情。孤寂中的一点意外的温暖,自我放逐的长路上燃起的一丝火光,最终并不是爱情,只是爱情的幻象。

影片试图表达的也并不是人之间情感的碰撞和默契,而恰恰是一种仿佛相爱,却好像永远隔着一层无法跨越的隔阂的无奈。

《菊石》另外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把同性之爱作为一种标签化的矛盾点来使用。许多同性电影会尝试表现同性关系在社会中的挣扎,这固然更加吸引眼球,但是事实上也是一种将同性话语的特殊性放大、强调其“不正常性”的方式。相比之下,《菊石》将同性关系作为一种平和的、人类感情的自然表达,只是去叙述一个爱情故事而非一个带有社会性的压抑、抗争、挣扎的“同性”故事,反而让我更加看到了性少数运动的曙光。

 3 ) 为了搞姬强行魔改人物,然而却并没有什么收获

1星给凯特的演技,给不到其他地方了。菊石的问题不单是感情线十分的僵硬,罗南的角色也没有立起来,二人的关系进展已经粗糙到让人觉得总是莫名其妙。。。不过这些是电影本身的问题,也是导演功力不够的体现

接下来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问题就非常大,结合两位女主的角色用的都是历史真人的名字,甚至让人觉得恶心,太不尊重人了。。。就怎么好意思用人家真名的,罗南那个角色电影里给人感觉就是,支离破碎缺乏信服力,导致观众无法共情,自然也不会被二人的感情打动。我觉得故事的主要问题就是她这个角色的设计上。

实际上罗南那个角色现实里是比凯特那个角色要大十一岁的一位地质学家!在欧洲出了很多野外研究矿物古生物什么的。这样一个角色被编剧写成了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太太,最后tm竟然还能因为野外环境苦叫女主也别再出野外了???你和一个搞地质的人说:“你看你野外条件那么差以后别出野外了”作为曾经的地质人我可以确定的说,没有什么比这更侮辱搞地质的人了真的。。这就好比编剧和把一个历史上的女权运动者,为了搞姬,强行改成了完全不了解女权,拥护父权的普通人一样,令人十分不适。。。。19世纪女科学家不被学术界接受就已经很惨了,现在还要被21世纪的男的,为了写个姬佬的故事这么魔改。。。。

这么一通魔改的结果是什么呢?有创造出一个精彩的爱情故事吗?完全没有。历史上两个人是一起出fossil hunting的野外变成亲密好友的,志同道合的两个人一起出野外,才可能变成亲密好友。女主带着富太太出野外,只会徒增厌烦。所以二人电影里的开局并不算好,后来要强行转折出现了生病照顾的情节,二人关系只能说是缓和。然后又要一起出野外,其实又回到了起点。。。二人一起搬化石回来那里就已经完全不切实际了,富太太什么都不懂强行lead on女主的工作,结果帮着女主搞到很好的化石就tm离谱。后面就音乐会,然后没来由的嫉妒,突然就搞在一起了。罗南这个富太太角色就让人无法站在女主的角度来想女主喜欢上她什么了,就因为她好看吗?同理也不知道富太太喜欢上女主什么。。照顾了一下就感动的以身相许?毕竟她在电影里可是地质的门外汉,跟着出两次野外被女主挖化石的魅力折服了?编剧写下这剧情时动过脑子吗?最后结局的反转更是给了人致命一击,富太太确实不懂女主为什么那么辛苦挖化石,这点不让人惊讶(所以之前到底看上女主什么了又一次令人很迷),而后突如其来的包养情节让本来就没办法和角色共情的观众更加反感。这些还都是我没了解人物背景前的感受,了解了之后只想给编剧一耳屎。

ps:燃烧女子画像比这部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4 ) 谁说她们不能冰冷粗砺呢,或许只是大众给她套的另一顶帽子罢了

电影《菊石》:玛丽·安宁的画像。截图来自微博@Lolliste_

导演弗朗西斯并未给片中两位女主演的关系涂上过于缠绵浪漫的色彩,或许这会让期待一场冲破世俗枷锁的旷世绝恋的观众们失望,但这反而是这部电影的高级与现实之处,与其说这是一部探讨同性之恋的故事,不如将电影内容归纳为几个关键词:【理解、阶级与性别】。

弗朗西斯沿袭了自己在《上帝之国》的风格路线,《菊石》依然冷淡、硬朗、阴郁,同时各种细节的呈现,也非常生活化,阴沉的海边天气,暗色的房间,微弱的烛光,饱受生活折磨的母女,她们的生活缺乏光亮,影片似乎把19世纪玛丽·安宁生活的真实环境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理解

诚然,有人会认为阴暗的画面、生硬的转场与细腻的女性向影片不符合。但是思考片中玛丽·安宁角色的形象,这一切又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剧组并未给女主角精致的扮相,更没有把这段关系拍摄成两位佳人的邂逅。影后凯特温斯莱特在片中只是穿着粗布麻衣,缺少妆容修饰的脸庞,以及看得出创伤的手指,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专注于研究化石、饱受风浪侵袭的女性形象,也可以说是一个真实的底层妇女形象。从内心上看,她就像一块坚硬的化石,寡言少语,甚至在面对愿意出钱购买菊石的绅士,她也不像夏洛特那样能言善道。她不懂得社交,在音乐会上也找理由离开人群,甚至最后在看到夏洛特与别人交谈甚欢时落寞地离场,很多解读认为她的离场是因为吃醋,但我觉得另一方面还有源自内心的自卑。

再来看西尔莎罗南饰演的少妇夏洛特,已婚的她仍然带有孩童的天真,从丈夫的描述中可以知晓,患有“忧郁症”之前的夏洛特非常聪慧大方,从社交场面上也可以看出她有过人的交流天赋。片中的留白都让我们好奇,夏洛特与丈夫的关系到底如何,有一点可以明确:醉心事业的丈夫并不理解妻子的感受。

在海边修养的夏洛特,爱上了小屋里那位寡言的女子。玛丽与夏洛特的关系有几次转变:

陌生-熟悉-理解-不理解

从互不理睬的状态过度到玛丽照顾生病的夏洛特,是两个人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从夏洛特进入这个家到音乐会后的亲吻,是两个人从熟悉到理解的过程,互相帮助挖掘出更大的化石,因为互相的理解,才有了亲热的画面,才有了海边的沐浴,阳光洒下,画面不再阴郁。

片中第一次阳光。截图来自微博@Lolliste_

从离别到伦敦重逢的争吵,是两个人从理解到不理解的转变。年轻的妇人夏洛特急切地拥抱玛丽,为她准备了明亮的房间和精致的衣物,她满心欢喜地看着恋人,她以为对方会惊喜:

然而,她爱她,却未懂她。

从某种程度上讲,夏洛特或许并没读懂菊石,更没有明白在海边挖掘化石对于玛丽的意义,她不愿意回到没有玛丽的生活,玛丽却反问“那我自己的生活呢?”——玛丽不是笼中的金丝雀,也不是柜子中带有标签的精美的展示品,只有在海边的生活才能体现出她真正的意义。最后开放式结局的设置,又对两个人的走向生出了悬念,两人隔着菊石对望,是玛丽向年轻的恋人改变自己如磐石一般坚硬的内心,还是夏洛特跟着玛丽一起回到最初相遇的海岸线,她们的感情是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是寂寞生出的激情,答案可以交给每一位观众回答。

二、阶级与性别

两位女子还有一大区别在于二人的阶级,玛丽的举止粗鲁生活贫困,夏洛特作为富人之妻衣着光鲜。尽管夏洛特尝试着挽起衣袖,与玛丽共同工作,但她仍未改变自己繁缛的裙装。夏洛特依然穿着自己的束胸衣(束胸衣的出现在《泰坦尼克号》里的露丝也有体现)。还有一个细节,夏洛特家里的女仆对玛丽的眼神,以及夏洛特为玛丽准备的衣物,都能体现二人阶级的差异。

片中各处都有19世纪的女子在男权束缚下生活的影子,对于不同性别导致不同地位的探讨也贯穿整部电影。比如电影开头女性在大英博物馆抹地,男性将菊石属于玛丽安宁的标签改为另一个人,丈夫在点餐时完全没有让夏洛特发言,博物馆里研究者画像和游览者全是男性,以及最后玛丽观望那一尊男性雕塑,种种细节已经为主题做了足够的注脚,导演称会还给玛丽安宁应有的地位,最大的表现就是临近结尾处玛丽站着形成一幅画像。

最后,《菊石》一定是一部不完美的电影,不完美的剧情,不完美的角色,不完美的关系,不完美的结局。

【但是谁又能说只有唯美、细腻的事物才感人呢,谁说她们不能有冰冷、坚硬、粗砺和直接的一面呢,或许这只是大众给她们套上的另一顶帽子罢了。】

 5 ) 一切两足动物终将匍匐在“温皇”裙下

可能凯特﹒温斯莱特太重大了,她一瞪眼就是时间传奇,爱情,无论和男和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这大概有所冒犯。

如果只当《菊石》是“gay片”自然会失望,它更象“毕加索的爱情”之类,通过化石发掘家玛丽和贵夫人夏洛特的一段旅情为她作小传。

审美很高级,恰巧另一部经典《法国中尉的女人》也发生在莱姆,惊世骇俗的莎拉站在惊涛骇浪下回眸、一眼万年,“玛丽”的眼神比她有杀气,是穿透白垩纪的冰冷咆哮。

Kate Winslet的《朗读者》已经很了不起了,“玛丽”更厉害,不仅在于她同样作为“劳动者”的气质、精神状态,大量令人信服的细节,那种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更在于玛丽的厉害是“破壁”式的,她的确冒犯了常人信重的一切,蔑视阶级、打破既定社会价值,给了陈腐的当时以及一切看她的人们以强者的新定义。

常年挖石头,人都石化了一半,夏洛特是皲裂这块石头的缝隙,玛丽向她敞开了百年寂寞狰狞 。“肉戏”很凶猛,Winslet在这方面一向勇猛无忌,罗南这场戏也不遑多让 ,两人此时的“兽性”足以抗衡英格兰千年冰冷的波澜。

生活、世界、爱情都在这一边,可她决然离开。艾达为了相伴的钢琴几乎自沉海底(《钢琴课》),而玛丽和她石头的孽缘大概要缠绵千年了,那些石头上的菊花并不精美,然而从一亿年前开到了现在。

其势如虹的西尔莎·罗南被碾压,表演上完全不是Winslet的对手,不过这也令玛丽的抉择失去了一些震撼力。

凯特的基因战胜了时间,欧洲人隐形的基因意识不完全终结在纳粹身上,大概是狩猎民族的优选本能,凯特的皮相垮了,骨相依然高贵,她的鼻峰、眉眼在夜晚依然极其美丽,这大概再一次有违时代,虽然她的玛丽质朴而广阔、强大,可她太不平凡了。

这次Winslet的表演接地通天、升级换代,较接近的“秋菊”相比就类型化了,巩俐的表演更象“他者”对农民的外化表现,而Winslet的玛丽强大、自为,是超阶级、引领性的,力量并不小于那些男科学家。所以不管奥斯卡如何,我先封她为皇了。

 6 ) 相遇在那片海

《菊石》风格粗粝质朴、情节寡淡乏味。有人诟病其中的激情戏尺度太大,有人嫌弃主角感情推进突兀。但是,影如其名,也许正如《卫报》所言:“这不只是个爱情故事,也是一件迷人的艺术品,就像菊石一样闪闪发亮。”

以下,我将兑现“用生命来爱《菊石》”之诺,以影评一篇以飨同好者。

凯特扮演的玛丽·安宁(后简称玛丽)是十九世纪英格兰的一位化石收集者与古生物学家。她曾有过三次重大发现:1811年发现了史上第一具完整的鱼龙化石; 1821年发现了史上第一具蛇颈龙亚目的化石;1828年发现了双型齿翼龙化石,该物也被认为是第一个完整的翼龙化石。正是玛丽·安宁的这些贡献为“生物会灭绝”理论提供了关键的证据。她发现和制作的化石标本,至今存放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内。

剧情也就从此开篇:

大英博物馆,一块化石被人抬进展厅,纸片上写着发现者玛丽的名字,但即刻被换成了一个男人的名牌:赫斯特绅士捐赠。十九世界的英国,妇女地位低下,玛丽并没有冠名的资格。虽然她在伦敦的地质界名声不容小觑,人们经常充满敬意地谈及她,但属于她的劳动成果,仍然得不到承认。

被冠以他人之名的鱼龙化石

玛丽与母亲在海边小镇莱姆里吉斯经营着一家店铺,靠贩卖廉价的旅游纪念品和化石标本相依为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生活枯燥无趣:清晨退潮时,去布满礁石和淤泥的海滩采集贝壳、化石,回家分类处理。贝壳经过简单加工,制成小工艺品出售给游客;化石往往需要更多时日精细的清理,等待着收藏家。尽管玛丽勤劳专业,但是她们依然一贫如洗。因为她只是化石界利益链下的最底层。

某天,一位衣冠楚楚的绅士默奇森先生带着妻子从伦敦慕名而来,想要收购玛丽刚发现的菊石标本。他称玛丽为科学家、莱姆镇的女神,赞扬玛丽的洞察力和技术名扬四海。这是一位即将开启欧洲大陆考古之旅的科学家,此行的目的是恳请玛丽允许他与其在海边共事一阵子,收他为徒、教他分辨各种化石。玛丽不愿意将自己的时间浪费在这种类似“导游讲解”的事务中,可默奇森先生很乐意向玛丽付出时间酬谢。在母亲的暗示下,玛丽勉为其难地应下了这桩生意。

玛丽深知自己对化石的熟练知识和技能只是被上层人士利用以捞取名利的手段,她生活在贫困中,无力争取,无心辩解,现实的残酷令她变成了一个孤独失语者。

同样孤独的人还有默奇森太太:夏洛特。这位年轻的贵族太太喜欢社交、略通音乐,可是这些特质并不为丈夫理解和支持。由于小产,她患上了轻度的抑郁症。

默奇森先生对玛丽彬彬有礼,对自己的妻子却独断专行。就餐时坐在哪里,点什么菜品,他丝毫不给妻子话语权。他避开喧哗热闹的餐厅,给自己配上丰盛的晚餐,却给妻子点了清淡寡味的食物;同寝时,妻子稍稍偎过肩来(也许只是想有一个依靠),他便认为这是她在提出温存的暗示,即刻就予以生硬的拒绝。在默奇森先生的心里,夫妻间的那点儿事只为生育后代而做。

他美其名曰带妻子到海边散心治病,却又想着实现自己的探险梦,视夏洛特为累赘。

二者不可兼得,加上艰苦的工作环境哪里是有钱的收藏家所能承受。不二日,默奇森便留下羸弱的太太,自顾踏上了欧洲考古探险之路。

为慰藉妻子独自留在异乡的孤单寂寞,绅士斥资将她托付给玛丽照顾,希望培养出夏洛特的兴趣爱好,让她可以正常地出门散步、下海沐浴。

就这样,夏洛特闯入了玛丽隐世无争的生活。

不情愿的玛丽带着郁郁寡欢的夏洛特,别别扭扭一起来到海边。玛丽一副凶脸孔,工作起来没半句闲话,在海滩上随意小便,用脏兮兮的围裙揩手、掰干粮吃;夏洛特是一位年轻的富家阔太,锦衣玉食惯了,在她眼里玛丽的行为粗俗不堪,而她高高在上的语气,又让玛丽感觉自己被颐指气使。二人相看两厌。夏洛特把玛丽当作是丈夫雇佣来陪自己疗伤的保姆,玛丽认为夏洛特之于自己的化石挖掘工作完全多余。她们一言不合,即分道扬镳。

抛开玛丽,倔强的夏洛特独自去往狂风巨浪中海浴。她被海浪一次次击倒,却不得不随波逐流。这不仅没能疗慰她心中对夭折婴孩的哀悼之创,反而受凉发起高烧。翌日,举目无亲的她昏倒在玛丽家门口。

嘴硬心软的玛丽接受医生建议日夜不歇地照看着病中的夏洛特。长期离群索居的她,正需要一个爱的释放口。她像珍视自己手中的那些化石一般精心呵护着病床上的她。眼见病弱的夏洛特气若游丝,善良的玛丽硬着头皮到前女友的药膏店买来特效药。

在玛丽的悉心照料下,夏洛特渐渐恢复了活力, 这个生活在金笼子里的贵族太太一直渴望自己被需要、被关心、被触碰。玛丽让她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重要。她放下身段主动帮着玛丽做些力所能及的小手工活儿; 同枕共寝,更使她们抛却了阶级界限,互增了解。

当她们再次来到海滩迎着阳光,相互之间不自觉地开始了试探的观察。夏洛特褪下鞋袜,裸露出脚踝;玛丽的嘴角微微上扬,刻板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她们都卸下了心防,情愫悄然而生。

玛丽出得海滩、入得厨房、垦岩叩石、兼顾店铺,她不分昼夜地制作处理未经打磨的化石原胚,勤劳坚韧、细致专注。

相处中,夏洛特对玛丽在化石领域的非凡才华心生敬意; 玛丽也发现夏洛特并非天生脆弱,她也有倔强独立的一面,充满生活情调。

医生送来请柬,邀请玛丽参加他的私人音乐会。玛丽替夏洛特极力争取,使夏洛特心存感激。

当她们叩响医生家的门时,夏洛特握住了玛丽的手。

宴会上,夏洛特很快融入了莱姆镇的社交圈。玛丽却坐在演奏会最后一排,她看到夏洛特和别人谈笑风生,不禁醋海难平,忿然离席,在雨中落寞地归去。

玛丽将孤独和爱慕的心事写成诗,被晚一步回来正要兴师问罪的夏洛特发现。

“难道我只是孤单一人吗/然而在我的梦里/那个幻象/也在念着我,恋着我/我开始回应/但幻象消失了/我继续哭泣/仍是一人”

作为唯一的读者,夏洛特似乎看懂了这些诉诸笔端的幽怨 ,她开朗聪颖、大胆而热烈,毫不掩饰地抚手向玛丽示好。可是自卑的玛丽仍然压抑自己的情感,克制地缩回了手,她从未期望过夏洛特会对她有所回应。

第二天,夏洛特在海边发现了一块岩石。她不顾玛丽的劝说,主动挽起裤腿、摘掉戒指,在泥泞里挖掘起来。受到夏洛特的感染,玛丽取来工具帮忙,两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同心协力发掘搬运着海边的巨大化石。

此刻,夏洛特丢弃了自己的精致,真诚地加入到玛丽的工作中;玛丽也放下芥蒂,向夏洛特敞开了心扉。

漫漫长夜,摇曳的烛光里,她们并肩清理化石标本,情欲一触即发。

这一晚,夏洛特不经意地只是想要一个稀松平常的晚安吻,不料却天雷勾动地火。她从睡意朦胧间的脸颊吻,到下意识地还想吻玛丽的唇,玛丽从犹豫不决的回吻态度,到用尽全力释放的占有欲,两人从彼此试探到出击,一发难收。

蓝天碧海,波澜不惊的水波中,她们相拥而笑。这之前,大海只是玛丽赖以生存的工作场所,阴冷潮湿,了无生趣;有了夏洛特,这里便成为她们的温柔乡、是爱人的乌托邦。

『……她们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应该是相拥入海,沉入海底,历经地壳、地幔、地核的沧海桑田成为亿万年后的化石吧…… 』——豆瓣短评

图源:新浪微博·Urbutterfly

自此以后,彻夜缠绵成为家常便饭。玛丽的母亲认为女儿变得懈怠和疏懒了,早睡早起变成了夜夜笙歌,小店也常常无人看管;夏洛特则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单调的蔬菜汤换成了烤蘑菇, 玛丽破旧的家也被布置得充满小资情调。

可是四周(或者是六周)的时光转瞬即逝,夏洛特收到了丈夫的来信,她要回伦敦去了。分别前夜,她们没有言语,只用身体温暖彼此。(……此处省略一万字)

镜头一转,夏洛特收拾起自己的行李,特意往里面放了两块石头(菊石)。

“送别”一幕是玛丽在全片中第二次难以控制自己情绪的展现(她是个非常内敛的人,第一次有情绪流露是在音乐会上)——内心不舍、泪眼盈眶。玛丽在与夏洛特分别时,顾左右而言其他,突然提到了“天气”,她说“还挺暖和的,去年这时候还下雪呢,现在天气不错”。一向不善言辞的玛丽,冷不丁硬要跟夏洛特搭话,在整个影片中绝无仅有。哪里是今年天气暖和,分明是有夏洛特温暖了她曾经冰冷的心。这是她在含蓄地将离情别绪传达给即将远去的夏洛特。

玛丽用拉紧肩上围巾捂住胸口的举动,来掩饰分离带给她的巨恸。不能挽留爱人,她只能颓然目送载着夏洛特的马车远去。

寒巷空寂,斯人已去,玛丽又回归到原本枯燥无味的生活中。她拉上了房间的窗帘,再次与世隔离,变得更加孤僻。

重病的母亲不久去世,玛丽彻底形单影只。她只能靠对夏洛特的怀念在本子上涂绘爱人的背影。

朋友来看望玛丽,也许她是玛丽的“前”女友。从她们的对话中,我们可推知:玛丽曾向她表白过,而她拒绝(伤害)了玛丽。尽管她希望她们依然可以做朋友,但是玛丽却从此与她形同陌路,不肯努力尝试这样的关系。朋友点醒玛丽,夏洛特是能够释放她内心的那个人,并鼓励暗示她可以和夏洛特保持书信往来。玛丽红着眼睛若有所动。

终于,夏洛特的回信如期而至。

信中邀请她去伦敦大英博物馆参观,看一看多年前经她亲手制作的那个被人们重新命名为“鱼龙”的化石标本。

玛丽满怀期待,风尘仆仆地赶到夏洛特的家。

然而贵族的豪奢令玛丽手足无措。

欣喜的夏洛特并没有看出这些,她已经为她们的未来作了周全的安排:她为她准备了一间毗邻自己房间的卧室,为她添制高档的衣服,甚至替她设计房间的布置。她不忍玛丽独自在那片恶劣的海滩辛苦劳作,希望玛丽就此留在自己的身边,共度余生。

上层社会的大门即将开启,只要玛丽同意,就可以摆脱贫寒的生活,与恋人永不分离。

重聚的欢乐瞬间被自尊崩塌的刺痛冲散,玛丽毅然拒绝了夏洛特的好意,她不愿做被豢养的金丝雀,她有着胜于生命的事业。在爱人和化石之间,她选择了后者。

这一场争吵戏,看起来也很有深意。

玛:我觉得我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夏:什么?

玛:我觉得我被误导了……我是被邀请来参观的,现在看来,我在某种程度上被蒙骗了。你为什么在信中不提这一切呢?

(玛丽的意思大概是:你这么安排房间,你和你丈夫住我的对门吗?)

夏:我想看看你的反应。

玛:你以为我能融入你的生活,就像我的化石被你放在精致玻璃匣子里一样……

夏:不,我没有那意思……

玛:想给我贴个标签吗?

(玛丽的敏感和自尊溢于言表。)

夏:不!那不是我想要的,我没有那个意思。我想做出点改变,改变我们的生活。

玛:这一定会让你丈夫非常高兴。

(玛丽认为自己就像是夏洛特丈夫买走的那些化石,被贴上标签放在展示柜了。你丈夫乐意你的这种安排,他可以满足他的虚荣心,一个化石达人住在自己家里了。)

夏:谁在乎。

(夏洛特当时就急了,回了一句很率性的话,这是她的第一反应,我才不在乎他。我们俩说我们的事,你提他干嘛,他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玛:别拿我开玩笑了。

(情侣间吵架经典台词。)

夏:罗迪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因为你,他现在有了一个真正的兴趣,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

(夏洛特赶紧解释说,她丈夫现在热爱化石事业,很忙,基本不着家。)

玛:你说得可真简明。说得像是我计划的一样。

(玛丽至此非常生气,她认为夏洛特这话的意思是说,正是她引导了她的丈夫爱好化石。你这么说就像是我计划好,这样他就经常不在家,我可以趁虚而入似的。)

夏:当然不是。你为什么要这样?我不想回到之前没有你的生活。

(夏洛特很理智,还想把话题扯回来。)

玛:那我的生活呢?夏洛特,我的工作呢?

(渐入主题。)

夏:我受不了想到你在那些海滩上风雨无阻地受苦。现在你可以自由地做你重要的工作了,你的科学工作。

玛:你不懂我。

(情侣间吵架伤人指数较高语汇,勿轻易使用。)

夏洛特想要以亲吻来安抚玛丽,被玛丽无情回绝。

玛:你的提议让我觉得自己像只被关在金笼子里的鸟。我得去找今晚的住处了,你要是早点告诉我就好了,我本可以省下船钱的。

(省下船钱,比“你不懂我”还要伤人。)

这场争吵,两人的性格跃然屏幕。夏洛特的聪颖和热忱:她每句话都没有偏离主题,她会审时度势在玛丽发火时停下来,然后气消了再继续下一步;而她的提议极为大胆前卫。玛丽则更加感性和偏事业型:她说出了几乎所有在气头上会伤人的话,并表明自己将以事业为主。

在大英博物馆,玛丽如愿看见了自己的化石成果,它已被冠以他人的名义存放在一个玻璃展柜里。

此时,夏洛特不请自来。隔着那厚厚的玻璃,隔着那具珍贵的鱼龙化石,在男人们穿梭的大英博物馆,两个女人相顾无言。她们也许会相忘于江湖,也许会开启一段真正意义的平等爱情。

影片定格在她们望向彼此的画面,黑色的屏幕上滚动出复古的字体,伴随着渐行渐近的海浪声……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其实是个HE的开放式结局,这里的对峙才是两人爱情的开端。凯特在回看影片时也认为结局充满希望,“夏洛特勇敢地去找玛丽,因为想让她知道自己理解并深爱着她。而玛丽在最后一幕传达出对夏洛特的体谅,她也非常爱她,愿意和她在一起……”)

仔细回想这部电影,结尾对视之前,她俩从未如此紧紧盯着对方看过。每次你看的时候,我都在低头;我看的时候,你又故意移开眼神。而这一次,真是互相正视着对方。这之中有斗狠,有和解,也有(玛丽的)惊喜。

那么,我们也姑且以此慰藉被影片冷得紧缩的心吧。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剧情确实颇为俗套:海边、孤独的灵魂、分歧、吸引、分离……那些想从电影中寻到一段旷世绝恋的人们,大可放弃。你只能从中看见一位生活艰苦的底层劳动妇女琐碎的日常。如果怀着猎奇心理,想找点刺激,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所谓船戏,也不过短短两三分钟。 影片对爱情的描绘并无新意,显得平平淡淡,故事起承转合普通观众都能够预料。

但《菊石》展现的本来就不只是浪漫的爱情故事。学术界的男女不平等是用来首尾呼应的,两位女主的阶级分化才是全片的筋脉。夏洛特甚至算不上玛丽的知音。夏洛特的手,纤细、灵巧,那是用来弹奏钢琴,用来绣一方精致的十字绣手绢的。玛丽的手,黑实、粗糙,布满伤口,那是用来处理化石标本的。

两人不同的“手”的特写镜头,也预示着她们各自的生活轨迹:夏洛特跻身上流社会,她开朗、幽默、聪慧;玛丽不善言辞、内向孤僻,难以融入人群。她们一旦离开那片海,也许注定永隔天涯。

图源:新浪微博·Urbutterfly

但是当无数遍重新审视它时,我却意识到吸引我的并不是单薄的情节,而是贯穿影片的各种小意象和玛丽·安宁细腻的情绪表现。

影片中的小意象十分丰富,导演利用空镜将之与情节巧妙融合、与情绪完美契合:

烛火、菊石、困在玻璃瓶里的蛾子、啄螺壳的小鸟、海边的小螃蟹、爬上花朵静物画和废弃石块的瓢虫(在西方瓢虫历来象征着幸运与爱情),被放生的甲虫,夏洛特手中侍弄的、桌上和床边小杯子里的报春花(花语是初恋和希望),鸡蛋,手绢以及其上刺绣的紫罗兰(花语是永久的爱和美丽、质朴和美德,紫色的紫罗兰则寓意在梦境中爱上你),被装饰的镜子、垂死的飞蛾、落单的蚂蚁、伦敦旅社窗前的死苍蝇……当然少不了前面提到的两位女主的手。

弗朗西斯毫不吝惜地以浅景深特写镜头来贴近人物,适时辅以远景和全景展现,不加修饰的自然光摄影,更好的突出环境、映衬心情。

因为整部影片其实都是基于玛丽·安宁的视角建立的。她的生活、她的工作、她的情事……这也就解释了西尔莎·罗南饰演的夏洛特不够立体的问题。夏洛特这个角色不需要立体,她只是玛丽眼中的一个爱人,就像那些经她慧眼识别的化石一样。

西尔莎·罗南为拍摄电影也做足功课,她对于夏洛特这一角色有自己的理解:“玛丽给了她情感上治愈自己的时间。她感受到了来自对方的关怀和温柔,这是她一直渴望的。夏洛特想要去爱,想要被爱。她只想有个人可以简单亲密地触碰自己,照顾自己。这份感情点燃了她的某一面,让她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导演的意图:19世纪的英格兰,被极端父权和阶级分化统治。玛丽醉心于化石研究,但是她无法跻身真正的科学家行列,她的成果被肆意掠夺。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她沉静被动的性格,轻微社恐也使她不易为人们所铭记。历史书中对她的记载少之又少,导演想要为她加入某些色彩,使这位伟大的化石猎人留给世人的印象不再单薄苍白。同时,夏洛特则是导演想要表现的当时女性在父权社会中被压抑的另一种状态:即使身在豪门,衣食无忧,她们也同样孤独失语。

导演正是想为这两类女性发声,在她们被湮没的浩瀚历史中,给予她们一场爱情,哪怕如烟花般短暂。

夏洛特的爱是明丽的,她可以为玛丽一尘不变的生活调出一抹亮色。玛丽的爱是温暖的,你不敢下水,我就先下去,再扶着你不会让你跌倒;你喜欢弹琴,我就为你争取到听演奏会的机会;你要搬这块石头,我就和你一起搬;你要走,我不能挽留,也会目送你到路的尽头。

图源:新浪微博·Urbutterfly

用夏洛特来映照玛丽,用玛丽来温暖夏洛特,可谓匠心独具。如果说玛丽是弗朗西斯手中的菊石,那么夏洛特就一定是玛丽心中的鱼龙化石,最特别的那一件。

所以,只要玛丽的形象塑造成功,这部电影就已经圆满了。而凯特·温斯莱特不负众望,以精湛的演技撑起了整部影片。

『附:一点都不乏味,而且古典的意境不显刻意,没有那些华丽的布景,一盏烛、一片海,一簇花、一块石,足矣。肥温再次展现了神演技,拙笨的体态、灵活的手、敏感的心、充满故事的眼睛,罗南的表演也毫不逊色。两女主之间的反差萌实在有戏……』——友评

真是这样!

请别被情节束缚,且多看几遍,你会发现所有情绪都在凯特的眼波中流转。

豆瓣短评和新浪微博里有几则写得特别好,摘于此:

『 ……凯特不愧是影后,演技犀利,体态动作微表情。她低头她沉默,却觉她有千言万语在娓娓道来。』

『全片玛丽台词不多,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凯特的眼神几乎在每一部分都有着极细微的变化,从开始接触的冷漠疏离,到被迫接待夏洛特时的僵硬不耐烦,再到照顾生病的夏洛特一段时间后情愫暗生,舞会上看到心上人和别人相谈甚欢的不安慌张,一个人淋着雨回家后的默然失神,再到两人热恋时的欢愉炙热,凯特几乎用眼神诉说了全部的心事…… 』

『……温斯莱特将孤傲内向、隐忍坚韧、外表冷若冰霜内心暗藏激情的玛丽演活了……』

『 ……眼神戏实在太好了,脆弱的,委屈的,内疚的,爱慕的,挣扎的……』——新浪微博短评

玛丽如菊石一般,外表坚硬,内里柔软,凯特将这种克制而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自卑与孤傲共存,渴望与隐忍同生。

谈到《菊石》,就不得不与豆瓣上好评如潮的8.6高分之作《燃烧女子的肖像》相比较:

“烧女图”并无剧情可言,节奏略松散,它赋予故事背景无菌化,将人物置身于一座真空似的海岛,这种架空,就像侦探小说暴风雪山庄式的表达,虚而不实;以女性的凝视串接全片,像是一幅幅温吞的油画,经由导演刻意摆弄,美则美矣,却有形无神,充满匠气。两位主角“爱上”和“分开”都是剧情所设,她们之间的对视,没有真情流露,只剩下呆板的张望;她们最后的分离,没有丝毫抗争,只是“诗人的选择”。重复的作画片段过多易令人怠惰,鲜艳明丽(红与绿)的色彩太盛会显得矫揉造作,累积堆放的意象太复杂则是一种学究故态。

《菊石》的情节肯定有严重硬伤(谁让导演那么自信,不请编剧偏要自己来写剧本),节奏也确实存在着问题,但瑕不掩瑜,它并不拖沓,经细细咀嚼后劲十足。且每个镜头都有着深刻含义,象征符号的各种切入何情何理,适时适景;那渲润全片的海浪声,开篇黑屏时即起,结尾字幕毕才止,风声与海涛交织,声浪愈来愈近、愈近愈烈,从始至终贯穿,令人仿若置身那荒寒阴郁的海岸,沉浸其中,不能自已;莱姆虽然也是个海滨小城,但它并未被矫作成为无菌化的真空;导演的立足点,也不再是女性的凝视,而是社会的注视。从这几点两相对比,《菊石》天然纯美,朴实无华,更显其难能可贵,无疑高明得多。

然而这样一部佳作被浅薄无知者踩评为7.1分,令世人被误导错失观看的机会,实属冤枉。听愚一见之:这部影片需要你静下心来,反复看,逐帧看,调亮色度、调慢倍速,看两大女神如何眉目传情,如何翻云覆雨。看后当深思,若爱情与自由、名气与事业置于同一天秤时,你是否能如玛丽般抉择。

『 ……不是比化石还冰冷的爱情,是如海浪拍打后的安静,如画笔摸摹后的珍贵,如药膏涂抹后的细腻,如难以打破两墙之隔的地位悬殊的爱……』——新浪微博短评

没有荡气回肠的情海翻波,没有令人怅惘的世俗阻碍,只有大海无情地潮起又潮落。阴冷的色调下,《菊石》如此独特,褪去它的外壳,竟是这般熠熠生辉。

正是这样一部优秀独特的女性电影将我们的审美提高到山巅,再也回不去从前。

那化石般的爱情,属于玛丽和夏洛特,也属于片中的凯神和莎莎。她们勿需台词、旁白、道具来推动剧情,只以眼神的交锋、姿态的表白,足矣。 毕竟,女神与女神的CP,有生之年,仅是相遇在那片海,便已感恩!

观影之智不在片中,亦不在豆瓣,而在片外,全凭观众自知。

—————————-

补:

《菊石》的后劲:沉浸体验式的阅片过程,前所未有

有一种匠心,如同化石,亿万年生成,埋藏在坚冷平凡的外壳之下,只等待着被发现、被欣赏。《菊石》就是这种匠心。在第一次看完影片之后,我几乎不能确定它的优点是什么?但就是感觉到“好”,却无法言语。隐隐觉得可以共情,而又没能共情;想要代入,却找不到入口。

这种匠心就是克制。当你的情绪如潮水般涌来时,它却像水闸令巨浪戛然而止。这种克制,将每一场可能的滥情转化为一次次安静的抚慰。在《菊石》中,凯特·温斯莱特对于自己角色的把握令我折服。折服的原因是,我没有想到她能将隐忍和激情、坚硬与柔软这些完全矛盾的元素糅合得如此和谐。她让这位曾被主流社会剥夺显赫声名的古生物化石学家,享有了一段难能可贵的爱情。影片中玛丽·安宁这个角色沉静执拗的个性与化石观察的天赋,通过凯特精湛的演技诠释,闪烁着出色的光芒。

看了一个《菊石》线上访谈节目,导演谈起创作动机,他说他并不想写一部传记电影,因为历史书中并没有对玛丽·安宁太多的记载,“她(玛丽·安宁)处于阶级分化的社会之中,来自工人阶级,却成长为杰出的古生物学家,进行了最了不起的科学发现。我希望尽我所能,让玛丽得到升华,给她一段她应得的、充满尊重的恋爱关系,向她致敬。而男人们忽视她、剥夺她的科研成果。我想象不出她和男人会有怎样的关系,因为当时的女人们,只能是丈夫的附属品。我希望她能与别人建立平等的联系。在我看来,她应该和一个女人在一起……”

凯特则说:“我极度敬仰她(玛丽·安宁)……她生活在父权社会之下,一贫如洗,自学成才,她令人敬畏又富有同情心。那些有权势的男人购买她的发现,署上自己的名字……对我而言,玛丽很神秘,她充满力量也很美丽。”这真是相当精彩的角色阐述。

不可否认,玛丽算是她同时代人物中的另类,而这部关于她的电影,亦非主流作品。

同类题材的影片要么激烈悲怆,要么哀怨绵长,再者就是凄婉悱恻。而这部作品就如“菊石”(化石)本尊,是需要挖掘和打磨的瑰宝。用夏洛特(剧中人)的话来说,“在未经训练和缺乏辨别能力的眼睛面前,化石的外表也只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而已,外行只会觉得沉闷”。但对于剧情推理爱好者云集的磕石协会则不同,毕竟这种沉浸体验式的阅片过程是极为难得的,探索剧中角色的举手投足、观察人物眉宇间的细微表情乐亦无穷;或小小摆件、几只昆虫,或一束野花、一方手绢都藏有线索,发掘这些才是真正的趣味……

想要看懂本片,观影人需全程将自己代入为玛丽·安宁。

影片中玛丽的人设为四十二岁。在当时,她没有丈夫没有孩子,与老母亲住在海边。这种生活方式已经与世俗很相悖离了。

她每天的日常极其枯燥单调:

早晨去海边拾捡贝壳或小菊石,这些小玩意儿是游客们喜欢的物件,稍微能卖些价钱。

回家后简单清洗泥泞的身子,和母亲一起吃简陋的早餐。

处理大一些的化石,顺便守店。

晚上,和母亲一起擦拭小瓷器摆件,那些小瓷器代表着母亲逝去的八个孩子(母亲一共生了十个孩子,死了八个)。

然后在微弱的烛火下继续化石记录整理工作。

一、失语者(前期)

玛丽:

与母亲。她们是至亲,但是缺乏交流。

与前任。她们可能曾经亲密,但玛丽目前总是躲着她。

与医生(小镇居民)。即便有人想向玛丽示好,她也会抗拒。沉默是她最惯用的对策。

与化石购买者。只有生意关系,没有过多的讨价还价余地。你愿买就买,不买走人,恕不远送。

与玛丽的自愿疏离不同,夏洛特则是被迫闭嘴的失语者。

夏洛特:

与丈夫。必须优雅地唯命是从。丈夫在自我介绍之后甚至完全没有想到还需要介绍她。丈夫和人谈事业,不能说话,不能乱碰东西。和丈夫用餐,没有选择餐厅的权利,没有点餐的机会,只能静静地坐着,像一尊摆设。

与仆佣。除了砸东西,无计可施。我不想去,我不要去。但最后都得去,因为仆佣是丈夫的传声筒和监督器。

与外界。只能保持礼貌的微笑。

打破玛丽宁静生活的人是夏洛特。这得多亏了夏洛特的丈夫默奇森先生。夏洛特因为小产失去了孩子,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医生建议轻度抑郁的夏洛特在海水中沐浴、在海边散步。默奇森先生便带着妻子来到莱姆这座海滨小镇。为什么偏偏是莱姆呢?因为默奇森是个狂热的化石爱好者,而莱姆镇上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化石界专家。其实玛丽的名声早就在伦敦的生物科学领域响彻一方了,只可惜没有人愿意用她自己的名字为她自己的发现成果署名。

能带着太太治疗心理和身体的疾病,又能见一见偶像,默奇森何乐而不为呢?

只可惜,夏洛特并没有好转起来。她似乎病得更严重了。阴郁的她,就像莱姆的天气,使丈夫想要逃离。

二、感情线

很多人提出,本片的感情线一团糟,玛丽与夏洛特爱得太突兀。又有不少人对比另一部同类型影片《燃烧女子的肖像》得出结论:瞧人家两女主,一个画家一个小姐,一个作画一个被画,终日相对,终于对上了眼相爱,人家就爱得一点儿也不突兀;再回头来看看《菊石》,一个化石猎人,年纪大身材壮实,衣服一点儿也不讲究,双手总是脏兮兮,另一个贵妇人,年轻有颜值,有老公有钱还有病,她们俩怎么可能相爱?不,她们不能在一起。因为这不合乎逻辑。

那么,逻辑是什么呢?每天相对凝视,就可以相爱。这便是大众的逻辑吗?你每天凝视着手机电视机,你让手机和电视机也回爱你试试。爱情的火花是靠对视而闪现的吗?没有欲望的凝视能产生爱意吗?你可能要说,当然能,没有别的东西可观,成天就这样相对而视,只能爱上了。哦,原来《燃烧女子的肖像》里的两位主角是被迫相爱的。

那么,玛丽和夏洛特为什么就不可以相爱呢?她们至少还有言语的交锋和肢体的接触。

1、初识

玛丽对夏洛特的感觉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那是对外表的吸引,克制隐忍到不能自拔的。

第一次见面时玛丽对待默奇森夫妇俩的态度是不同的。

她只瞥了一眼夏洛特的丈夫,却仔细地打量了夏洛特。这种独特的审视,难道不可以理解为“夏洛特对她有吸引力”吗?年轻漂亮的贵妇人,符合玛丽的审美。比起《燃烧女子的肖像》中呆板的女性凝视,玛丽对夏洛特的爱意萌生,我倒觉得更为可信、更为动人。搬个牛头,对准马嘴,我们能指望它们日久生情吗?相亲的时候,第一眼都没看中,会因为对坐观察而相爱吗?当然不行!可是很多人却能够第一眼就认定自己的真命天子(女)哦。

玛丽对待默奇森和夏洛特在海滩上和自己工作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夏洛特的丈夫默奇森主动提出想跟随玛丽学习化石识辨技能,但他第一天就迟到了。玛丽并没有在家里等待这位愿意付钱的金主,而是自行前往海边,独行其事。默奇森来与不来,几时来,来了能有什么收获,她一概不在意。

和夏洛特一起到海滩的时候,玛丽周到地为夏洛特准备了专用皮鞋(她想到了贵妇的鞋不适合在海滩石子路上行走)。虽然夏洛特一直郁郁寡欢只肯走在后面,但是玛丽明显有放慢脚步,时刻关注着她是否跟上自己的步伐。

她向夏洛特分享自己带的干粮。贫寒的玛丽愿意掰一半饼递给夏洛特,实属不易。平时,她从未在外面吃这么扎实的食物。她总是在早餐前先外出捡石头,回到家喝几口寡淡的菜叶汤。由此可见,为了陪着夏洛特在海滩散步,玛丽做了对她而言很认真的准备工作。

然而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并不融洽。在玛丽看来,夏洛特无声地拒食她的饼,是矫情的;对于此刻玛丽的工作,夏洛特的存在也是多余的。所以当夏洛特以居高临下的口吻说出“你不应该挖出那块石头吗?我丈夫说你将演示给我看”时,玛丽一下就狂躁了。玛丽就是这种人,你千万不要惹她生气,不要引出她的负面情绪,她一生气就口不择言。她不挖那块大石头有她的理由,心情不好就懒得跟小夏解释。夏洛特只要一直问她事实类问题,便可相安无事。

但夏洛特还不了解玛丽。她不高兴玛丽不给她讲解,玛丽更不高兴小夏嫌弃她的饼,还要她讲解基础知识。夏洛特一口一个“我丈夫”,在事业女性玛丽眼中是不屑一顾的。你丈夫让你去海水沐浴,让你在海边散步,你大可以自己去呀。而我,只是因为收了他的钱,勉为其难陪着你。你在不在这里看我工作,我都无所谓。

于是她轻蔑地回了一句:“你丈夫离开你了。”

玛丽觉得,我按照你丈夫的意思带你认化石了,你都不合作,也不吃饼,还对我的工作内容指手划脚,你哪来的底气?说到底还不是被抛下的人吗?

针尖对麦芒,越怼越来气。

我们其实是可以理解玛丽的,她是化石界的学术大牛,小夏相当于那个学科的文盲,大牛能忍受文盲对她做出指教吗?

2、照料

玛丽和夏洛特的感情关系转折点在于夏洛特生病。小夏因受了玛丽的激将,赌气去海里沐浴而发起高烧。那天她很不舒服,但还是提着鞋子去了玛丽家。

为什么都病成这样了,还要去玛丽家呢?以下有三种解读的观点:

1.纯感性的角度。夏洛特对玛丽有感觉了(这似乎不现实,毕竟二人前一天不欢而散)。

2.纯剧情理性推理。默奇森安排好了夏洛特每天的活动,即一定要去找玛丽,跟着玛丽学习挖化石。仆人是丈夫很好的眼线和督促者,小夏必须按丈夫的安排作息。

3.感性理性各参半。夏洛特是去向玛丽还鞋并道歉的。她可能意识到自己头一天的态度不是太好,得罪丈夫的偶像并不明智。再加上自己从来不希望“孤身一人”。

夏洛特的这场病缓和了玛丽的态度。谁会去为难一个病娇呢?何况人家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下了海,下海的一部分原因是受了你的怂恿。

玛丽一半负疚一半怜悯,日夜照料病人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但她很显然对夏洛特动了心。她在听到小夏梦中呓语时流露的疼惜,她在为小夏抹药膏时克制的情欲。哦,对了,买药膏的钱还是自费的,买药膏要见的人还是自己一直躲避的前任。她在守护着昏睡的夏洛特时,以欣赏的眼光,拿起画笔为小夏的背影作画……这,不都是爱的表现吗?

3、暗恋

不过,夏洛特病情好转苏醒过来之后,玛丽又恢复到先前的疏离状态。于是小夏主动提议去海边散步,并在玛丽面前脱下袜子。看似云淡风清的一场戏,在玛丽内心却可能早已惊起万丈波澜。

暗涌是压制不住的。夏洛特抚过她的肩,她会有所触动。更不要说,夏洛特当着她的面,脱下袜子。

对于怨妇小夏来说,玛丽给她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脱袜子也可以看成是她觉得在玛丽面前,调皮一点也很安全。

脱下袜子是夏洛特释放天性的开始。但聪明的她立即发现了玛丽的眼神不对劲,她对玛丽之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怀疑。

玛丽对夏洛特的暗恋很容易看出来,凯特几个小表情搞定。夏洛特是怎么喜欢上玛丽的却让观众伤透了脑筋。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再多的好感也是往姐妹档上靠啊。

首先,对夏洛特这个人物的性向,影片没有交代,那么就会出现三种可能:宇直、双、柜中人。凯特说她为了拍摄电影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她读到过那个年代许多女人之间往来的情书。书信里用词情意绵绵,甚至有露骨的船戏描述。因为在压抑的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允许“浪漫的朋友”同床共枕、牵手写诗。而这些女人,大多数是已婚妇女。小夏就是个已婚妇女。

其次,凯特和导演在访谈中都曾说过,这部影片不在意表现出柜唯艰,也不在意讲一个世人面前遮遮掩掩的故事。它就只是一段爱情,不分阶级不分性别。

再次,又必须以《燃烧女子的肖像》来做个对比,那部影片中两位主角的感情萌发比《菊石》中的玛丽和夏洛特更快,那边两位都是未出阁的闺女,坐着相互望向对方,画画与被画画,更应该发展出一段友情才是。有人说《燃烧女子的肖像》中的感情相当自然,看着那两位眉目传情,就是爱情。可是,从哪里看出她们就眉目传情了呢?我们只能看到两个女人面无表情地对坐吧。而且《燃烧女子的肖像》也没交代画家和小姐之前就是爱慕同性啊?

这么说来,《菊石》的感情线又突兀在哪里呢?突兀在观众压根儿看不出夏洛特几时对玛丽动了情。

夏洛特的人设一直不明朗,这才有了两人“感情突兀”一说,也不全怪观众。要想解开这个结,需要高屋建瓴地理解影片的视角。全片是以玛丽的视角呈现的,在访谈中导演也说过他不想要拍成传记片,这样讲来就合情合理了:传记片是第三人(上帝)视角,而玛丽视角只能是第一视角。这和我们写作文是一样的,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文章,不可能写出其它人物的心理活动。

无法通过玛丽的视角表现出夏洛特的心路历程,并不意味着夏洛特这一角色就是工具人。事实上,夏洛特的情感发展一直有迹可循。

面对丈夫赤裸的身体,夏洛特反感地闭上了眼睛,她不怎么享受和丈夫的床第之欢。但是她十分依赖丈夫,想要靠过去取暖。从她丈夫的口中,我们得知夏洛特曾经是个“活泼、聪明、有趣”的好妻子,可见她的婚姻本身并无问题。但是,她的丈夫对待她并没有温度。

夏洛特最开始对玛丽是完全没有感觉的。如果一定要追问她对玛丽有什么印象,那么很可能是一种怨怒:凭什么同为女人,玛丽就可以得到男人们的尊敬和崇拜(哪怕只是表面的),而自己却得不到丈夫的尊重。

她被丈夫“遗弃”在莱姆小镇治疗抑郁症,是被迫与玛丽相处的。一个年轻贵妇不可能具有先进的阶级平等意识。玛丽的身份显然低于她,她也不是如丈夫一样的化石爱好者,所以她不可能对玛丽有多景仰。

但她对玛丽照顾病中的自己是心怀感激的。一个本性善良的人,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当然会卸下防备。

小夏帮玛丽做家务失败时,先笑后痛哭

夏洛特觉得自己这点小事都干不好,灰头土脸的,先是自嘲的笑,同时想起自己小产的事情,笑着笑着就哭了。她能倒在玛丽怀里痛哭,就是对玛丽最大的信任。

半昏迷中被悉心照顾,后背前胸被亲昵地涂抹药膏,玛丽还把唯一的单人床让给她,自己天天枕着椅子睡。享有如此宠爱换谁都会生出柔软的小心思吧。何况后来同榻而眠、耳鬓厮磨,夏洛特对玛丽渐生情谊其实也不算突兀。

4、试探

这里还有一个场景不可忽略,即夏洛特询问玛丽是否有孩子。夏洛特觉得玛丽很会照顾人(其实只针对她),问她是不是因为有孩子才磨练出来这样的心性。

小夏怀疑玛丽是不是像照料孩子一样对她?这句问话很有趣,这是一个试探。当你感觉这人对你特别好,想弄清楚她是不是喜欢你时,不妨去探探她的口风。玛丽倒直爽地回答说自己没有孩子,那就是明摆着不是像爱孩子一样对她呀,那是什么呢?是另一种爱!

由于时代局限性,在夏洛特的认知里,孩子是人生必备。玛丽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科学家,有工作,不需要孩子,有才华且生活低调,外冷内热、细致温柔。这样的人是夏洛特生命中不曾遇到过的,她会不会被玛丽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呢?

玛丽竭力争取夏洛特和自己一起去音乐会的权利,是因为她无意间看到小夏弹奏家里闲置的旧钢琴。只一个小小的举动,玛丽便心领神会小夏喜爱音乐,较之夏洛特的丈夫,无视妻子的爱好,这是何等的细心和体贴。有了这样的对比,夏洛特会不会被玛丽的温暖以待所感动呢?

5、回应

夏洛特在音乐会前握住了玛丽的手,这让玛丽觉得小夏在向她示好。她颤巍巍地摩挲着对方的手指回应。

可音乐会上夏洛特却没有坐到她身边,这令她难以抑制地生起闷气,是的,玛丽吃醋了。你刚才还与我主动牵手,现在却和别人谈笑风生。情绪累积,中途离席的玛丽才会写出了那首傲娇的小诗。

夏洛特从进门责备到抢看日记,已是关系非常亲近的做法了。而看完玛丽的情诗后,她不仅明确地表白,还试图抚手。从这里开始,玛丽由强势的一方,变成了陷入爱河时示弱的一方。

因为视角原因,观众容易代入玛丽,见她所见,想她所想,但是如果导演没有给暗示的话,她也不可能写出那首患得患失的小诗。玛丽感觉到小夏有可能也爱着她,观众也这样觉得,只是玛丽和观众都不敢确定。

导演步步用心、层层深入的安排情节,一会小夏摸了玛丽的肩,一会小夏脱了袜子给玛丽看,一会小夏不愿意离开她回旅馆去,一会两人分享一张床,甚至小夏拉了玛丽的手。以至于连玛丽都意识到夏洛特有可能对自己中意,观众们却还看不出来吗?

玛丽对夏洛特是我见尤怜的爱。夏洛特则是在被玛丽精心呵护、无微不至的照顾中感受到了她的温暖啊。谁不爱一个如此体贴的人呢?何况这个人喜欢你?

那夏洛特有没有表现出她也在意玛丽呢?

音乐会闹别扭后的第二天,夏洛特陪着玛丽挖化石。她看中的巨石,正是两人第一次在海滩时玛丽拒绝搬回去的那一块。当初没有去半山腰挖掘,因为一个人是搬不动的。如今那块化石被雨水冲刷从半山腰跌到了山脚的淤泥里,被小夏看中。玛丽本能地否定小夏想搬动它的提议,她早已习惯一个人独自工作,一个人当然搬不动。此时的夏洛特不再羸弱,反而挽起衣裙,甚至摘掉了婚戒,执意行动。到这儿,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不止玛丽心细,夏洛特同样也记得她俩吵架前那块被看中的石头。这是平等的关系呀,难道不是双箭头?

6、释放

所以从玛丽的角度出发,两人晚安吻发生点什么事,是很自然的。

而夏洛特呢?从病倒玛丽家到擦枪走火的晚安吻之间,她对玛丽的亲近、崇拜和喜爱都是界限模糊的。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玛丽特别尊重夏洛特,夏洛特可以自己做任何决定;在她丈夫那里她则从没有选择的权利。夏洛特与丈夫的相处之道符合维多利亚时代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关系,即妻子从丈夫身上获取金钱维持生存,丈夫对妻子进行精神操控并磨灭她们的人格。

玛丽让夏洛特来开凿化石的第一刀,这块石头便是她们俩的共同成果了。处理化石这场戏,从探问到赞美,从崇拜到心疼,夏洛特也用眼神诠释着爱意啊。

自然而然,那场晚安吻的设计水到渠成,是全片第一次高潮。它将夏洛特对玛丽的依恋之情自然过渡到情欲之需。

这不是所有观众都能感受到的,懂的自然懂,看不懂的不能强求。

三、觉醒(中期)

这部电影很棒的一点就是:处处欲,却色而不淫。

三场亲密戏,第一场干柴烈火,第二场空灵美好,第三场尺度感人。

这几场戏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也是玛丽和夏洛特感情深入的见证,并不像某些粗略观影者或假装纯洁人士认为的“可有可无”,它们是影片必不可少的环节。正是从这三场亲密戏中,观众们才可窥见隐忍的玛丽和勇敢的夏洛特。

很多时候,我们会疑惑为什么老实人玛丽不主动呀。因为她很尊重小夏,小夏有意愿,玛丽才会进一步。就连抹药膏她都会自我审视,生怕占了小夏便宜。这之前,睡一张床的建议也是在小夏动身让位一下之后,才真的开始执行。

玛丽喜欢夏洛特的青春靓丽,但她不敢奢望这是双箭头,即便有了后来的摸肩膀,脱袜子,穿衣系带,抹香水,拉手,读诗,表白,抠手心,玛丽还是不敢确信夏洛特能接受她。

她是那样的含蓄扭捏,对方不开始行动她也不会主动起头。她要等对方的明确信号,而她绝不是发出明确信号的那个人。这或许跟她的生活经历有关,也或者是她曾经受过伤害,如今理智疏离地面对世人,她对感情克制又防备。但她的眼神骗不了旁人,又怎么能够骗过聪明的夏洛特?

所以关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小夏推进的。

晚安吻一场,玛丽也是在被小夏连亲了六下之后,才开始反攻索吻的。

夏洛特勇敢热情、不计后果,她做事跟随自己的本心。她在晚安吻亲偏了之后仅仅顿了一秒钟。当她意识到玛丽也犹豫着可能想要吻她,便毫无保留地向对方释放了自己的爱和激情。玛丽感觉到夏洛特如此明显的用意时,情绪才开始爆发。

当然内心没有爱情的人是绝对无法从一个晚安吻过渡到情人间亲密接吻的呀!也许只有这样勇敢的夏洛特才能打开玛丽的心扉。

一旦关系明确下来,这段感情就不再有任何躲闪。她们与世界上所有恋人一样共浴爱河。玛丽总是一脸宠溺,对夏洛特千依百顺。她会记得小夏说过的每句话,包括最开始她们不愉快时的争吵,夏洛特说过她留在莱姆的目的:在海水中沐浴。

她也会满足夏洛特所有要求,包括不厌其烦地为她讲段子。

“大器小伙”那个荤段子的风格和玛丽日记那段小诗的风格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她熟悉当时流行的各种段子。那么玛丽是一个刻板的人吗?当然不是啊,她一个无视权威、会写小诗的人,怎么可能正经到无趣呢。只是她的有趣是限定对象开放的,小夏央求玛丽再说一遍,是在享受身为限定对象的特权啊。

说起小夏穿玛丽的毛衣,想起以前看晋江的百合文,写女帝的一般都会有爱妃穿女帝的内衣晃荡这个情节,女帝上朝去了,爱妃就穿起了女帝的内衣,结果女帝杀了个回马枪,看到爱妃穿着自己略大的衣服,顿时觉得色气四溢,心情激荡,朝也不上了,抱起爱妃就上船了,之后大臣就会上书,女帝请控制住你自己,不要荒废朝政。

衣服有一种属于和本属于的性质,爱人之间互相穿,和平常人互相穿意义不同,而且衣服上会有对方的气味。夏洛特穿着玛丽的毛衣,昭显她们的关系亲密无间。

临别前夜的那场交欢,也有部分观众不能理解:为什么就不可以再温柔些、唯美些?甚至有人责怪导演,说导演不懂女人。

恰恰相反,这一场戏实实在在是由凯特和西尔莎亲自设计的。

凯特在最近一个访谈中提到,《菊石》的船戏不想太“polite”(有礼貌的;客气的;儒雅的;应酬的;礼节性的;客套的;上流社会的)。因为她们想要展示女性之间确实存在这种(当时男权社会认为不存在的)激情。

根据历史学家特蕾丝·奥尼尔的作品《不能说的秘密: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性、婚姻以及礼仪指南》一书中记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床事如同定时打卡,表现得“过于投入”或者想要换种姿势都是不被允可的。当时的专家认为“姑娘们站着或是跪着完成性事是享受不到乐趣的,肯定会受伤”,所以这些姿势也是被禁止的。

西尔莎刚开始对《菊石》的亲密戏份也感到紧张,但是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导演非常尊重女性演员,允许两位主演一起商议这场戏,可以按照她们自己的想法演绎。重头戏则是凯特选择在西尔莎生日当天拍摄的,凯特对于这场亲密戏感到有从未有过的自豪,她觉得很自然和平等,“那是一次非常愉快的经历”。

在没有任何对白的状态下,凯特与西尔莎以身体接触和面部表情展现出两人对彼此的渴望与爱慕,细腻的肢体语言让情感恣意流露。

凯特说:“那个年代的女人们也不太会在明面上表达爱意,只有关起门的亲密戏你才能看得出这俩的真实渴望和关系紧密程度。”

玛丽和夏洛特确实离经叛道地解锁了当时很难启齿的各种姿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夏洛特才是在船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那一个。

西尔莎说:“对比工作和船戏,你会发现玛丽平时很强势,夏洛特平时很柔弱,但是船戏就角色对调了,因为这段关系让大家觉得安全到可以展现出自己的另一面。”

小夏仰视、崇拜、依恋玛丽,在生活中,她可以向玛丽撒娇。但爱欲打破了固有秩序,夏洛特比玛丽更勇敢和热烈。玛丽宠溺她,包容她,抵不住她的坚持,所以每件事都依着她。

至于亲密戏的尺度,并不算特别大,不过是效果十分逼真罢了。很多人大概分不清冲击感是来自于裸露度还是(坐脸的)新颖度,亦或演员们的娇喘和脸红。

凯特不是解释过了吗?这次拍摄经历让她对女人有了新的看法,她第一次感觉演绎船戏百分之百的安全,因为女人才真正懂得女人想要的是什么。

四、重生(后段)

影片后段节奏加快:玛丽经历“小夏回伦敦”、“妈妈过世”、“前任深谈”,可谓成长迅速。

小夏的离开,让玛丽绝望。她以为这一别将是永诀。目送夏洛特的马车直至路的尽头,是不舍;回到家中拉起窗帘关上房门,是封闭自我。从此玛丽将自己置于一种失神的状态。

母亲去世,对于玛丽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但我们?

 7 ) 闪电过后的暴风雨

看的影展场,以下影评全是个人主观意志。

首先必须得说,作为Les,这片光是罗南就美得足以让我忽略电影的所有缺点直接打上十星。


关于此前口碑一直在诟病的化学反应,我完全不同意。温斯莱特比我想象中得更富有表现力,直白点讲人话就是真的Gay。冷淡寡言又毒舌的考古学家,每个表情都恨不得直接把“I am Lesbian”打上公屏;罗南的角色有点类似绅士杰克里的安沃克,年轻漂亮又自带忧郁的富家小姐,世界在大病初愈后被对方点燃,从此再也分不开。电影中段开始她们的眼神交流就一路火花带闪电,就像金属钠直接碰到水。罗南演得太甜了,是完全不收敛的那种温柔如水世界唯有你我的甜,而温斯莱特的隐忍又饱含欲望的演出更加清楚地传达了这个讯息:我寂寞,我孤独,我馋的就是罗南的肉体(妈的谁不馋呢)——是那种最原始的、非常激烈的性张力。摄影又相当好,调色很舒适。清冷的色调搭配温斯莱特眼神克制的特写,反差感在床戏时得到释放。最后那一场尺度是很大,但氛围间完全没有不适,反而是一次很好的爆发。

在我看来问题根本不是没有化学反应,而是化学反应不连贯。电影可以切割成好几组镜头和场景,拆分来看很美妙,且极富感情张力;但拼凑成电影时,中间毫无过渡。她们的感情线索确实存在,也能牵着人一路往下走,只是本来应当是平滑的曲线变成了带着折点的折线,转场时便会让人觉得生硬和突兀。感情节奏是这电影最大的硬伤了,除此之外没什么好挑的。题外话,我其实觉得被人批评的吻戏爆发得恰到好处,再之后温斯莱特牵着罗南下水的那一幕也相当动人,情绪有被调动起来,我很喜欢。

剧本的结构设置上很单纯,基本所有的爱情片都依循这种套路,实在也没期待有什么荡气回肠的狗血。虽说做比较挺没意思的,但难免还是会有所对比。简单说一下,我觉得这片不该对标烧女图,而更像卡罗尔,无论年龄差还是阶级差(这里与卡罗尔微妙地对调了),最后一幕对视的部分我甚至觉得李导是在致敬托导。烧女图整体的完成度是很高,美是极美的,意象用得神乎其神,感情递进的程度却很克制,到最后甚至让我觉得有些太克制了。菊石则截然相反,甚至连爱情的模样描绘得都完全不同。烧女图是温水煮青蛙,菊石是一场闪电后的暴雨。菊石到底比卡罗尔要更奔放更肉欲,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CB和鲁妮真的不如温斯莱特和罗南来得Gay——菊石这电影因为感情节奏上的致命伤还能这么戳我,她俩的表演真的功不可没。

即使去掉对罗南的美貌滤镜我也会给这电影打五星。每一幕的张力都完美击中我的心脏,目前为止是我看过Les电影里最喜欢的一部。

最后,罗南真的他妈太美了。

 8 ) 不是每一场肉体关系的发生都需要达到真爱

有人说弗朗西斯李不会拍女同性恋的电影,因为他拍不出两位女主之间细腻的感情戏,错,弗朗西斯李压根不会拍感情戏,在上帝之国里两位男主也根本毫无感情可言,总是营造阴冷潮湿的环境,推动主角之间的身体摩擦,来达到某种迫切的情感撞击和需求,是极其粗暴和自以为是的一种感情表达方式,没想到这种方式在菊石里再一次被如法炮制,有些人不买账了。

但这里的不买账反而不是导演的责任,两个男人在寒冷的泥地里打滚,喘着粗气,人们会一秒共情,感知野性。两个女人在房间互相跪舔,人们会错愕会觉得突然,会怀疑自己跳过了什么缺乏铺垫,甚至担心她都没有清洗下体。不加修饰的直接表达原始的欲望,毫无理由的仅仅是当时房间没有第三个人的这种性爱自由,并不属于女性。安宁作为一个女同性恋的设定,在碰到罗南扮演的已婚少妇,第一时间产生好感,第二眼就能完成想要占有她的肉体的心理渴望,并非多么难以理解和复杂,但是当真的这么展现的时候,不是导演束缚了观众,是观众束缚了自己。

本片最大的问题,依然和导演前作上帝之国如出一辙,他几乎是交出了一个重复的作业,第二次处女作。原创剧本的苍白,空洞,毫无价值观的输出,其实在上帝之国的时候就暴露的非常明显,但正如我前文所说,男性的故事天生自带史诗,男主角光屁股的背影,评论家也能轻松代入自身的孤独,从而脑补立意,抒发情感,但是换成女主角,她走在海边,挖出一块有几千年历史的石头,这代表什么,她在想什么?无人在意,她没有光芒,没有时间的厚度和深度。导演对上帝之国里面给羊接生和菊石里面挖石头,两者的塑造是公平的,几乎没有多余的添加,完全站在同一个高度,没有性别的视角来展现这一段,但是它所达到的效果天差地别,有8.4和7.2那么大。

再说回本片,已婚少妇一开始和丈夫在床上的镜头,已经表明她是孤独的,她需要身体上的安慰,所以她碰到了女同性恋安宁,丈夫不在身边,对方又是学识渊博的科学家, 在她优渥的生活经历中,这件事发生没有困难,对于在一起也没有阻碍,她脆弱又天真,她不需要多大的勇气,无知是幸福。

但正如安宁所说,她不懂。她们只是用力的睡过几次,谈不上灵魂伴侣,这可能与观众预期不符,大家准备坐下好好欣赏一段旷世绝恋,结果没想到只是露水情缘,要我说,睡的开心就行了,每次都要说我爱你,每次都要力证两个人多相爱,从蛛丝马迹去揣测她们的爱情,我只能说那不是菊石要承担的剧情,也不是每一部女同性恋电影需要承担的责任,是枷锁,拿掉吧,让她们想做就做,想舔哪里就舔哪里。

女同性恋的最后一个问题也可以是,睡过。

虽然弗朗西斯李作为导演编剧的水平已经扑到姥姥家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完全没有所谓的男性视角,女性视角,他就像一个麻木的旁观者,模糊了眼前所有的情节起伏,如果他能以此坚持到最后,但他没有,他突然想起来所有电影都要有一个总结性的结尾,一个寓言,把两位主角重新拉回舞台,让她们用眼神告白,颇有一种人走茶凉,硬是把茶续上的尴尬,如果这个时候打出字幕是三年后,那这段博物馆配得上重逢,但是!有个笑话是怎么说的?快看她们多么深情的望向彼此,老长时间没见面了吧,嗯,约莫60分钟了。呵呵

THE END

---------------------------------------------------------------------------------------------------------------------------------------

仅以此篇评论,送给对GAY片和LES片双标的观众,感谢大家点赞,让更多人看到这种差异。

有时间的话可以再看下这个帖子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202228055

 短评

她们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应该是相拥入海,沉入海底,历经地壳、地幔、地核的沧海桑田成为亿万年后的化石吧

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比Carol差了十个阿黛尔吧。就不和烧女图比了。期待两人宣传期好好营业补救。 没拍出化学反应真的是导演的锅。

4分钟前
  • 蕭查某
  • 还行

真的太冷了,不仅冷,还很粗糙。。。就几天内迅速升温的感情都让我怀疑这俩人是不是太寂寞了。。。女人间感情的细腻是一点都没有,更别提两人之间的火花了,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凯特的演技。

7分钟前
  • lovebifan
  • 还行

(6.9/10)【FIFIB2020展映】当女性的话语权被剥夺。劳动成果被忽视。研究发现被易主。活在束缚之下的两个女人。依然在熟悉的沉默中表达着对彼此的渴望和眷恋。弗朗西斯·李套用了《上帝之国》的公式:恶劣环境下孤独的两人渐渐变得亲近。串场的空镜头反映角色的情绪和心境。但“不来电”的不是温斯莱特和罗南。而是刻画私密情感和思考父权制下女性历史地位之间的“不来电”。

11分钟前
  • K45P3R
  • 推荐

提前预定奥斯卡最佳女主 立贴为证

16分钟前
  • ElliotLin
  • 力荐

你十一岁时挖掘的鱼龙放在大英博物馆里,写着别人的名字;你走在一面墙下,挂满了男人的照片;你不能随心所欲待在床上,甚至不能选择自己想要吃什么;你被裱在玻璃框里挂在墙上当作一枝花,在精美的画框里长长久久地美下去;你在阴冷海滩赶海捡石,不分年月忍受风吹雨打。原来所谓的自由都是有代价的,看你爱什么,更爱什么。如果说男同的历史像惊涛拍岸,那女同的历史不过是汹涌波涛下的砾石,被裹挟,被击碎,却像从来未曾存在过。比起同性之间的爱情,电影里更多的是Miss Anning坚不可摧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吧。| Kate Winslet宝刀未老,罗南好幼呀

19分钟前
  • Fern
  • 推荐

静谧的镜头语言,一眼万年的结局,自然主义的拍摄手法很适合大银幕上看。跟烧女图没有可比性——席安玛追求的是女性凝视,弗朗西斯·李的视角却是阶级。“菊石”中的玛丽·安宁是一位学识渊博却自卑自闭的下层劳动妇女,性格缺陷和时代桎梏决定了她对爱情的态度。唯一惊到我的是激情戏,明明罗南和凯特是在床上滚,居然被我看出了“上帝之国”的野战感…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菊石》给我的总体感受,如果用路程来形容,是一段寒冷的,泥泞的跋涉。温斯莱的造型,会令刷颜值的同学失望。我想这是老李的执念吧,劳动者必是劳动者的模样,粗壮,布衣素颜,指甲缝总是黑的,不会是出水芙蓉。 不需要是出水芙蓉。

26分钟前
  • 朗姐🌈
  • 推荐

说实话,Kate和Saoirse没什么火花,两个人突然亲上的时候有点奇怪,结尾戛然而止,感觉故事没讲完啊。

27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还行

#57th金马20:大家是否都带着观看《烧女图》2.0的期待去看《菊石》的,这无可厚非。但是这样预设有一个问题,就在于,观众投射的期待是否得当。多数对于《菊石》的批评都集中在主角情感线的发育不良,但我想先厘清一个事情:导演是否有意于展现一段热烈奔放的情感。从剧作和视听来看,弗朗西斯·李好像并没有意图这么做。原因在于浅景深单人大特写、音效的铺陈处理、利落的过场剪辑,以及结尾伦敦重逢的阶级差异和关系定义分歧,都能说明,导演并没有寄望于创作一部只诉诸冲破禁忌的无畏恋情的影片。在展现两人关系的变化时,创作者留下了比如镜头从单人聚焦到双人对称构图聚焦之类的转变痕迹。导演花了很大精力铺陈女性在职业成就上受到的压迫和抹杀,表现力度和众角色的刻板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烧女设定在一个无菌环境,而菊石显然意不在此。

32分钟前
  • 陈好康
  • 推荐

🆘这俩演员在手,怎么能拍成这个样子??真就情不知其所起呗?全片最姬时刻是罗南看到老公脱光扭头闭眼🙃

37分钟前
  • 🌈哈尼
  • 较差

OMG,此片可看出罗南妹子真的太直了,演的是个啥,双眼空洞无爱,肢体木头人。对比之下,凯特真的是太牛逼了,情绪、眼神、小动作等等完全一个感情世界封闭、纯情、暧昧、紧张、退让、专情,专业领域自信、沉迷、固执又顽强的中年微nerd,是可爱的技术姬没错了。虽然她跟罗南的爱情戏来得莫名其妙,但不妨碍她成功演绎出一个中年阿姨姬的生动形象,拿个奥提应该没有疑义吧!(吐槽:如果那场激烈床戏中两人有擦嘴动作,那信服度会跃升好几个level ~_~

38分钟前
  • 变形的文科生
  • 还行

夏洛特的丈夫也是个Gay吧。对那么美丽动人的妻子一点欲望都没有 他是怎么做到的!还找到挖化石的新乐趣,我猜是去会基友吧

42分钟前
  • Zoetrope
  • 还行

罗南真的好甜啊!我们搞科学的大龄女博士不就是梦想着有天被罗南这样温柔多金又苏又会的富家甜妹包养吗。导演真的太懂Kate的美了,镜头各种怼脸拍她的precious gaze,多到有点审美疲劳了(不并没有)。

46分钟前
  • 铎奇
  • 推荐

制作精良,演员演技都在线,但是整体却毫无起伏,剧情铺垫推进都刻意为之,整体毫无意义。尤其是两个主角之间的感情让人难以共情,看到最后我简直不在乎她们想要怎样了。对比起同时代同题材的《燃烧女子的画像》,竟然是不及其万分之一。

50分钟前
  • xx
  • 还行

抛开爱情的部分,在大英博物馆看到自己化石的那一幕才真的让我心碎。(大家总是纠结为啥爱上的,天,像罗南这么好看的人总是对你笑还夸你还拉你的手,ntxl爱上只需要0.00001秒。/二刷之后,觉得此片应当传记片看,孤独的人生中爱情那么难得,但是化石才是最重要的,最勇敢的女人。

51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推荐

真的困 但床戏我瞳孔地震

55分钟前
  • 三十五岁不干了
  • 还行

疫情爆发后第一次去影院,戴着口罩,从头尴尬到尾。烧女在前,这里的二人就像强扭的瓜,几次转折的设定都极生硬,充满抄袭感,同样的桥段实在太多了连编排顺序都一样。如果确有借鉴,完全东施效颦。唯一让人心疼的是反复擦拭瓷孩子们的年迈母亲,然而就连这个角色的走向也陈套至极。前排两个坐在一起的女孩子全程动来动去,又是搓头发又是吹耳朵,太真实太自然了,和影片本身形成鲜明对比。/Аврора

56分钟前
  • Настя
  • 还行

1.很欣慰终有一部聚焦女化石猎人玛丽·安宁的电影,尽管与其真实生平有所出入,但能激发更多人去了解这位最早的伟大古生物学家,便足够了。2.爱情故事写得稍显平淡,无甚新意,起承转合都可预料到。科学界的男女严重不平等问题点到即止,而两女主的阶级分别则贯穿全片。3.温斯莱特将孤傲内向、隐忍坚韧、外表冷若冰霜内心暗藏激情的玛丽演活了,相比起来,罗南的角色并没有多少可供发挥的表演空间。4.导演用了大量的浅景深特写镜头,尽量贴近人物,全、远景镜头则节制而适时地插入,或凸显环境或映衬人物心境。自然光摄影,配上阵阵风声与海涛声响,令人仿若亲临阴郁、潮湿、荒寒的英格兰海岸,沉浸感到位。5.几次昆虫空镜与情节和角色情绪暗暗契合:被囚禁的飞蛾、被释放的甲虫、化石上的瓢虫与窗台死虫。6.结尾有身近心远的咫尺天涯感。(8.0/10)

5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3.5 成功拍出Les题材的反面教材:只见娇喘不见情 尽管罗南奉献出了目前职业里生涯尺度最大的一次表演 (虽然就是蜻蜓点水的一下子… “两个女人单独关在一起-每天画画去海边-make out-日子到头了一个要走-刻骨铭心的离别-重逢” 片子的时代和剧情很难不然人联想到去年爆款烧女图 这也就能看出来男性和女性导演最本质的差别 当初看烧女的时候我的观影体验是从四星到结尾逐渐加到五星 而菊石我是从四星一路减到三 席安玛的细腻程度只有看了菊石你才能体验到 看出来俩人都很用心 但是只是为了完成导演的任务 尤其是罗南角色的整个人设非常的诡异又匪夷所思 配角完全被支配没有一个亮点 只能靠摄影撑着 而且结尾是编不下去了了吗 这是我看过最傻的结尾了 感觉导演一旦脱离了李安路线的上帝之国后 就不会自己讲故事了

1小时前
  • Madam Veronic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