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牛城66

喜剧片美国1998

主演:文森特·加洛,克里斯蒂娜·里奇,本·戈扎那,米基·洛克,罗姗娜·阿奎特,冉-迈克尔·文森特,安杰丽卡·休斯顿,凯文·波拉克,亚历克斯·卡拉斯,John Sansone,Manny Fried,John Rummel,Bob Wahl,Penny Wolfgang,Anthony Mydcarz,凯文·考利甘

导演:文森特·加洛

 剧照

水牛城66 剧照 NO.1水牛城66 剧照 NO.2水牛城66 剧照 NO.3水牛城66 剧照 NO.4水牛城66 剧照 NO.5水牛城66 剧照 NO.6水牛城66 剧照 NO.13水牛城66 剧照 NO.14水牛城66 剧照 NO.15水牛城66 剧照 NO.16水牛城66 剧照 NO.17水牛城66 剧照 NO.18水牛城66 剧照 NO.19水牛城6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6 20:08

详细剧情

  倒霉的比利(文森特•加洛 Vincent Gallo 饰)替人顶罪蹲了5年牢,今天,他出狱了。可是他的霉运似乎还没有结束,刚出狱的比利内急想上厕所小便时,不是厕所维修就是被拒绝;即使鬼鬼祟祟的躲到汽车后面想就地解决时汽车也马上开走了。  比利和双亲的关系并不好,但他一直想修复与父母的关系。即使坐牢,比利也想方设法瞒着家里,他告诉他们这5年自己在外打拼,已功成名就,并承诺将带着女友回家。为了实现承诺,他“绑架”了一名女孩蕾拉作为自己的女友。  可是,当比利带着蕾拉回到家里时,事情并没有预想中顺利。

 长篇影评

 1 ) 你的红皮靴。你的13号球道。

 水牛66
第一次知道《水牛66》这部电影是因为艾敬的一首同名歌曲。她在歌词的下方写了一小段话:

     《水牛66》英文名《Boffalo’66》,是一部由美国Lions Gate Films 制作的电影,1998年7月我在纽约 Houston Street与百老汇交接的一角由一家我常去光顾的电影院,观看了正在上映的《Boffalo’66》,我恋爱在这部电影里。
    《水牛66》带给我的冲击是一个普通但急性的美国家庭,男主人公(由Vincent Gallo扮演)的父母使人震惊的冷漠自私和无动于衷,与男主人公强烈渴望被爱和无助相比,像两条猫抓撕扯着我手臂的皮肤,剧中的女主人公(由Christina Ricci扮演)是一位年轻的舞者,有着可挥霍的青春以及丰绎圆实的身体,她只需要男主人公已被热巧克力和紧紧地拥抱。如此不费力气又简单的对爱的需求,感动了男主人公放弃了愚蠢的谋杀计划,买了一杯热巧克力,回到她的身边。
电影的拍摄手法相当别致而有创意,此片99年再东京上映,00年再香港上映时我又再看了,回到北京也曾将原版DVD传给圈中好友分享此片。
    Vincent Gallo也成了我喜爱的艺术家之一,喜欢他复杂的创作神经与个性以及他简单而甜蜜的内心,至于他狂野的外表更富刺激性。
    Vincent Gallo有着众多忠实的FANS,遍及世界各地,他应该是很多女人渴望去征服和拥有的。
    Vincent Gallo在01年出版了他的个人专辑《WHEN》。他把最美的创作灵魂给了喜爱他的人。
    他曾住在纽约的SOHO,我的朋友常在SOHO看见他,也有人不喜欢他,是阿!他那么不羁的样子,可他吓不着我,他的外表。我直取他内心及创作上带给我的冲击。


                                                                       艾敬



     看这部片子之前我刚从教会参见完活动回来,心里满是对神的感动。可这个家伙,这个脚穿着醒目红皮靴的家伙,这个颧骨高凸的家伙,这个眼神扑朔的家伙,喜欢呆在卫生间,对巧克力敏感,不喝啤酒不抽烟却喜欢用他的13号专署球道的家伙,我想象不到他对于这个世界的厌恶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以至于还想再重回高墙之中。一个如此沉默孤独无法敞怀的人。一个傻子去买了水牛队!一个傻子居然花了一万块去买了水牛队!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母亲在生产自己的时候错过了一场水牛队比赛而对自己的儿子总有怨言。而他的一生看来也就被这样一场赌博给毁了。他从小没被在意过,从小也没被人强烈的爱过,可他却还依然让监狱中准备出狱的朋友定期发送自己已经事先写好的家书和准备好的礼物。就算是温迪那样冷酷无情的对待他,他也依旧没有办法将她忘记。他的心到底受过怎样的摧残,我们谁也不知道。好在最后他感到了一些温暖,一些能让他驻足停留去分析价值的东西。我个人不认为他和女主人公之间的情感就是爱情。他们只是从对方身上找到了一些让人幸福的东西。而这幸福,却比爱情还懂得如何去温暖人心。
   于是在寒冷的雪地里,他们就再也不用点燃自己的影子取暖了。因为他们都拥有彼此的温度。
    正如艾敬小姐所说的, 影片的拍摄手法真的是匠心独运。男主人公的父亲在房间里为女主人公表演的时候,灯光真的是漂亮极了。优美亲切的音乐和他父亲表演时身后的那道红色的光晕与他平时对待家人暴戾古怪的脾气,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在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打保龄球之前的一段拍摄也是异常精彩。精确的对焦,清晰焦点之外的BLUR,一切都让人觉得那么沉重还有晕眩。整部电影并不是常有阴暗的画面,画面就和平时的冬天一样,寒冷干裂又粗糙。


    两年以前我就开始寻找《水牛66》今年暑假回国的时候才在武汉找到了盗版,可我已经很开心了。最近这一大段时间我只寥寥地看了几部电影,突然间没有任何感觉,自己都恐惧不已。于是它一直被放起来没有被触碰,再加上学习特别忙,险些将它给忘记。昨天晚上心血来潮睡不着觉,就翻弄碟包,终于看到这部电影。这是许久以来的第一次感动,很久了,真的很久。那金色头发脂粉气很浓的女子和我有些像,我们都喜欢上了一个孤独的,独自彷徨的边缘的人。可她比我聪明许多,她懂得如何去把握他们,去温暖他们。我呢,到最后,我再也没见到这么一个男子,以及我期待的,将会在他手中出现的热巧克力。



(以上的话写于自己15岁。长大之后什么也不打算写了直接因为VINCENT GALLO去了电影学院。总有一天我会和他在他NYC的SOHO 公寓见到他。共渡夜晚。)

 2 ) 【水牛城观影指导】{永远是男孩}

【需要注意的十分 SEXY 的 4处 桥段】

NO.1 红色的高帮靴 深邃的股沟

 影片一开始,或许稍显“干燥”,阴霾的天色,深灰色的大楼,深灰色的外套,深灰色的牢房,守卫僵硬的脸和不耐烦的对话,BILL瑟缩的表情和微微颤抖的肩。
 
一系列镜头,渲染出一个寒冷的冬天(或许也并非是冬天)。
然而正当在所有的灰色中,在纷飞的大雪里,在路边的长凳旁,出现了一双红色的靴,点亮了整个画面,就算沾满积雪的也不能掩盖一抹最炙热的红色。

作用:正是这一点明丽的温暖了整个画面,也预示着主角黯淡而冷酷的生命里有即将有一个拯救他的姑娘出现。

(类似的手法 可见于《辛德勒的名单》中红衣小女孩和《回归》中那两父亲那辆红色的车)

而影片开始BILL由于寒冷出现的尿急及与看守的对话,都是在监狱大门的铁网间进行,镜头自然出现了铁网那边的BILL。由于上厕所的请求遭拒,BILL坐在路边的长凳上,单薄的衣服,遮不住腰,可以看见股沟,就那么赤裸裸的暴露在严寒里。

作用:而正是铁网、稍显拘谨的衣服及勒出的股沟,都暗示着主人公BILL不如意的前30年,表明了生活的拘谨和压抑,而一种赤裸的暴露与严寒(即小人物的悲哀命运)都暗示着BILL是个缺爱的小男孩。



NO.2 美丽的姑娘 孤独的踢踏舞

说实话,本片正如导演本人一样,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而且是第一眼就爱上。能坚持前30分钟的观众一定都是好观众。

女主角出现在BILL尿急找不到厕所,找到厕所又尿不出来的尴尬时刻,恰好也暗示了BILL经过5年牢狱替罪羊生活之后还得骗骗并不在意自己的爹妈,告诉他们自己刚刚下了飞机的头等舱在五星级拥有绝美景色的套房里给他们打电话这种尴尬的谎言里碰到了可以拯救他的姑娘——一个涂脂抹粉,深色的蓝眼影,娇好的面容,圆实的胸脯——装出一脸的笨拙性感但举手投足间又将自己的稚嫩暴露无遗(经常把手缩在袖子里)。

❤她的善良❤

然后萝莉一只,无比善良,借给BILL硬币,还“心甘情愿”被截上车,被一个神经质要求完成一个很荒唐的和谎言,连报酬都没有,只有一句可笑的威胁“IF YOU DO THE GOOD JOB ,YOU COULD BE MY BEST FRIEND".

❤她的惊艳和孤独❤

在保龄球管,当BILL一个人HIGH到不行,没有人理会她的时候,她很听话的躲在一边,扑扇着大眼睛,在一根柱子旁边转圈,像所有在童年的夏日午后和一群男孩子玩不到一起的落单小萝莉会干的事,当所有的男孩都在为小小的胜利欢呼,所有的男孩都不去在意带来的孤零零的很想加入的女伴,正如BILL 大叫“BILL IS BACK"的时候,她静静的站在一旁,灯光暗下来,MOONLIGHT想起,然后那双还稍显粗壮圆实的腿开始舞动,那双银灰色的鞋,那些踩不实的音,还有那落寞的表情——正如所有的小萝莉在童年,那个还性器还完全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有多美。

就像她的名字,蕾拉,发音很想嘴里塞满了水害来不及咽下的含糊。



NO.3 那个该死的父亲尽然唱了一首完美的曲

父母亲的冷漠在影片开始的纳通电话里就有体现,然而在BILL鼓足勇气敲开房门的一瞬间就表现无遗。父亲只是略带吃惊,然后在平淡的漠视和毫无惊喜的失望中,回过头对孩子她妈喊道“你儿子回来了”。 而那个一直为了生BILL而错过了一场水牛队比赛而耿耿于怀的母亲,记不得自己儿子会对巧克力过敏,找不到儿子的照片,为比赛而大喊大叫的母亲实在是让人汗颜。

而正是这样的铺垫中,导演又反常的加入一个父亲唱歌的桥段,柔和的灯光,款款深情的演唱,低沉的嗓音,“WISE MAN NERVE FALL IN LOVE",像是一首爵士时代的老歌在诉说昔日不在的辉煌,暗示着这个家庭也许曾今存在过的温馨。
然而这种暖暖的格调并没有持续太久,当蕾拉要求在来一首的时候,他又很快恢复了自己的暴躁,亦如和5年未见儿子在餐桌上大吵大闹,在BILL7岁时亲自拧断了小狗的脖子。
 

NO.4 遮遮掩掩的情欲

BILL就如同一个男孩子一般。(这个下文会细谈)当然还有男孩子对于情欲的羞涩及懵懂。影片并没有在两人接触的那个旅馆的小床上展现,反而是在保龄球馆里。
不得不说此处剪得十分精妙,意寓稍显晦涩。
镜头里,BILL 脱下红靴,打磨保龄球,手指插进球孔的一系列动作和蕾拉拉下拉链,露出胸脯的动作剪在一起,交织在一起,仿佛是要进行一场情欲盛宴,但是镜头马上又切刀,BILL换好鞋子,走过蕾拉身边。正如两个孤独的BOY & GIRL ,一个打球,一个跳舞,谁也没有搭理谁,各自又沉浸在各自的孤独与落寞中去了。

作用:说明了主人公们虽然是成年人的模样却依旧是12岁地心智。(联想杀手LEON 与小萝莉马蒂尔德)
当观众都还在感慨蒙太奇的伟大时,才发现自己被导演F.U.C.K.了。


【亲爱的男孩 亲爱的你】

猜想 :BILL还是个小男孩的
分析:
 1. 一个特别孝顺的孩子,孝顺到即使爹不疼妈不爱还依旧在监狱里很认真的写每一封圣诞节委托朋友寄去的信,还要在杀完别人自杀之后让蕾拉寄去照片。然后一个微妙的细节是,在逼迫蕾拉假扮自己的妻子的威胁中,还是像7岁小男孩一样说着DADDY AND MAMI.

2. 最像小男孩的因该还是那句对蕾拉的威胁,“IF YOU DO THE GOOD JOB ,YOU COULD BE MY BEST FRIEND,THE BSET THAT EVER I HAVE "和”如果你让我难堪,我就再也不和你说话了“.
想想这难道不是小时候对朋友最恶毒的惩罚么。

3. 小男孩的神经质与暴力。
脾气无端的暴躁,然后再干完所有坏事后,又可怜兮兮的来道歉。亦如BILL用最简单的也只有小孩子能想出来的办法——劫持一个妻子,而非一个“正常”的30岁成年人本应该想到的包养或出租一个,当然客观上讲BILL也和一个小孩子一样——没钱。

4.小男孩的专制。
表现在BILL逼迫蕾拉一定得叫自己初恋女友的名字:一定得把故事编的是我们在高中相识:在得知蕾拉不吃肉的情况下,逼迫她吃了好几份牛内脏;还有,最有趣的不许蕾拉看自己上厕所,照相的时候不准她亲自己。

5.小男孩的情爱观
在车上,BILL对蕾拉说:‘我刚才说想和你做爱是假的”。
再也没有见过这种30岁以后的男人:当蕾拉说,我可以吻你嘛,BILL特别坚定的说不行,蕾拉又闪烁着大眼睛问,可以抱我一下么,最可爱的男孩BILL却回了一句,我们还是握握手吧。
而且,影片中种种表明我们的小BILL在30岁之际依旧是个男孩。

6.男孩的婚姻观
小男孩时期的BILL也想其他正常男孩一样,暗恋一个叫云蒂的 姑娘么,每天在人家门口转悠。但正当尴尬的看见曾经喜欢的姑娘搞上了大老板,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的时候,才弱弱的对蕾拉承认,自己完全是单相思,而且如同一个男孩一样嘴硬的辩解“我其实不是在你家那转悠,是我一朋友住那”。

而在照相亭中,BILL的婚姻就是我们端端正正的坐在一个相框里,你不碰我,我不碰你。

7.小男孩的善变与固执
BILL怨恨这个世界,而一个心智是小男孩的成年人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 干掉他。
BILL很固执的叫一个朋友不喜欢的名字,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BILL当决定去杀那个守门员之前,给朋友一通电话,将自己并不值钱的东西留给自己在意的人。但反悔又马上欢快的说:那些东西不是给你的,并且神经质欢乐的附和一句,我的女朋友还在等我。
BILL在帮蕾拉卖热巧克力的时候,怕没有人和自己分享快乐,竟然给一个陌生人的女朋友买了一块曲奇饼,还不忘说“你自己不可以吃”。


【王子和公主终于过上了快乐的日子】

固执的小男孩BILL和善良的小女孩蕾拉的快乐生活是从一个午夜小旅馆床上的拥抱开始的。

同样缺爱的蕾拉恳求BILL让自己进入浴室,BILL不让她看到自己,但是蕾拉还是看着他,BILL不让蕾拉和自己呆在一个浴缸里,但蕾拉最后和他坐在一起,说“你的样子就像一个小男孩”。

最后他们在床的两边,慢慢的靠近,尝试,拉起的双手,雷拉的主动与BILL的羞涩,最后拥抱在一起。BILL 依旧是小男孩的扑进母亲怀里的样子。

离别时,小女孩看出了小男孩的把戏,说“你可以离开但是不要骗我”“YOU PROMISE ME YOU WILL COME BACK"

然后 不管他听到没有,"I LOVE YOU"
而慢热的BILL仿佛依旧是羞涩的没有回应,然后经过挣扎,欢乐的跑回路边,心里才反应过了那迟到了这么多年,久违而又甜蜜的我爱你意味着,即使世界是个冷酷仙境,还有个姑娘正躺在旅馆里等着我回去。

【摄影】
有几处运用了分屏,想起了丹尼博伊尔这种比较花哨的导演《127小时》,又见《翠西的碎片》。



————————————————————————

PS: 想起 村上春树的那句 永远是男孩

第一次见到加洛是在某一期的《午夜场》里
声音实在好听 果断加到 ‘热血正直腔调男’的相册里

PPS:来,让我们排起小手,衷心祝愿:
      小三姑娘,永远有一颗男孩子的心。


THE END''







 3 ) 还行。

当成打发时间的小品来看看不错的。
但。。。我在看的途中不断的想着
这样一个童颜巨乳的超级萝莉大美妞会爱上挟持她的冷漠懦弱坏脾气处男(猜的呵呵)?!
导演筒子真是文艺逼得很牵强。
除非你找伊万 麦克雷格什么的来演吧 这样至少从外貌上也能解释小女孩为何喜欢他吧!
虽然我充分理解这样一个文艺逼的题材多么的撩拨导演们的g点
想想看:美丽的女孩 落魄坏脾气的loser 冷漠的父母 弱智的朋友-- 每一个细节都是文艺逼的最爱。但是导演失败在于没有给出任何让人信服的理由说明小女孩为何爱上了不好看的大灰狼。我不喜欢任何没有说服力的故事即使它充斥着文艺逼们的g点 。
但还是有一段打动我了。男猪脚在中途去找厕所的时候 ,突然在厕所里用力的 大声的哭泣起来。我懂得他心里的绝望和愤怒,甚至连他嘶吼着的help me也似曾相识。在以前抑郁的那些日子里,我不也是这样拼尽了全力的想得到帮助?
所以,尚且值得一看。至少是一部有诚意的片子。

 4 ) 《水牛城66》:不只是处男的幻想

电影《水牛城66》海报

文/乔苹果

永远是男孩

如何表现一个小人物逼仄又倒霉的生活状态?让他想撒尿却怎么也撒不出来就可以了。

《水牛城66》就是这样处理的。在电影开场的15分钟里,主人公比利(文森特·加洛饰)只做了一件事:找厕所。这是一种非常大胆却很聪明的做法,因为它精准地抓住了我们的同理心——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和比利一样的尴尬处境,只不过没有他这么极致罢了。但这15分钟所承担的戏剧任务却不简单,它不仅刻画出小人物比利倒霉的境遇,还勾连出了对比利人生影响最大的两条线:一条是亲情,一条是爱情。亲情的冷漠将他推向堕落的悬崖边,而爱情及时挽救了他。

比利四处找厕所而不得,误闯入一个舞蹈学校,但他仿佛是个隐形人,老师正在授课,他就这么大摇大摆地走进去,却无人注意到他。除了女主角莉娅。

比利终于找到了厕所,却因为他人的一句「夸奖」恼羞成怒,没撒出尿来,于是他把那个人揍了一顿并轰出了厕所。这个情节既展示出比利暴躁、敏感的性格特质,也是对比利窘迫处境的绝妙讽刺——他自以为找到了发泄的出口,但那并不是。进一步想,「比利找厕所」这个段落还可以看作是对比利命运走向的隐喻。由后文我们得知,比利进监狱完全是被冤枉的,他带着恨意出场,以为杀死当年那个故意丢球间接导致他入狱的水牛队队员就可以抚平心中怒火,但暴力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

气急败坏的比利把路过的莉娅辱骂一顿后,又向莉娅借钱给家里打电话。寥寥几语,我们就看出比利与家人糟糕的关系。首先,比利不敢把自己真实的情况告诉妈妈,他明明是一个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倒霉鬼,却把自己包装成坐飞机头等舱、住高档酒店、有一个漂亮妻子的社会精英。其次,妈妈好像并不关心这个儿子。这里通过三个细节来展现:一,电话里,比利反复喊着自己的名字,但妈妈似乎都没听见,最后,忍无可忍的比利吼道:「电视声音小一点!」;二,比利想立刻回家,但妈妈却让他五点后再来,因为不想因为比利的到来打断她看比赛;三,比利已经解释过,他的「妻子」身体不适不能跟他一起来,但妈妈却依然坚持让她来。

为了圆谎,比利绑架了莉娅,但莉娅几乎是心甘情愿跟他走的。

在影片后段,莉娅评价比利是个小孩子,在影片中,我们的确多次看到了比利心智不成熟的一面。比如他喜欢吹牛不打草稿:他不会开莉娅的手动档汽车,跟莉娅解释说那是因为自己一向都是开自动档的名贵汽车;他的脾气喜怒无常:前一秒他还对莉娅恶语相向,下一秒他又愧疚地向莉娅道歉;他会说出非常孩子气的话:他说,如果莉娅让他在父母面前丢脸的话,他就再也不会和她说话,如果莉娅表现良好的话,她就会是他最好的朋友——也许只有在孩子的世界里,不跟一个人说话是对他最严厉的惩罚,与一个人做朋友是对他最大的奖赏;他乐此不疲地叫着朋友洛奇的外号「傻仔」,尽管洛奇多次警告过他不要再叫他「傻仔」。

我们都对比利产生了兴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这样有些畸形的性格的诞生?于是,莉娅跟着比利回了家。在这一段落中,方才提出的问题迎刃而解,因为我们看到,比利有着一个相当不正常的原生家庭环境。

父亲(本·戈扎那 饰)开门见到比利,眼神里先是闪过震惊,接着被失望占据,好像比利是他的仇人一般。父亲没有邀请已经在屋外冻得瑟瑟发抖的比利进屋,而是扭头走掉,并把比利的妈妈喊出来。妈妈(安杰丽卡·休斯顿 饰)也没有邀请比利进屋,而是站在暗处手足无措地看着比利,仿佛见到一个陌生人。在这里,扮演比利父母的两位演员的演技都十分精准,仅通过一个失望的眼神和一个惊惶的眼神,我们便感受到了这个家庭人际关系之间的冰冷与隔阂。

随后,导演加洛通过更多的细节,向我们展示了这个家庭如何把比利排挤成一个「多余的人」:首先,自比利和莉娅一进屋,体育赛事解说的背景音一直在响。从电视画面、母亲穿的印有「水牛队」字样的运动服以及家里一系列的摆设来看,母亲是水牛队的铁杆粉丝,哪怕久未谋面的比利带着素未谋面的妻子上门,她的心思依然只在比赛上。

其次,母亲已经全然忘掉了儿子口味的禁忌:她想用啤酒和巧克力来招待比利,但比利告诉母亲他不能吃这两样东西,因为这会让他身体不舒服,但母亲完全不记得有这回事。

三,莉娅提出想看比利小时候的照片,父亲翻遍整个屋子,只找到了一张已经皱得不像话的照片,而且这张照片甚至不在家庭相册里。与之相对的,是母亲珍藏在相册里的一张张与水牛队队员们有关的旧照,当母亲向莉娅说起他们时,记忆清晰,语气自豪。

被父母轮番羞辱的比利心灰意冷。为了能在父母面前替比利挽回一些尊严,莉娅信口编起了她与比利的爱情故事,而此时水牛队的比赛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母亲故意调高了电视音量,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屏,并试图打断莉娅讲话。水牛队最终输掉了比赛,捶胸顿足的母亲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了一个母亲这辈子所能说出的最糟糕的话:「我真希望从来没有生过他(指比利)。」

通过这些细节的铺垫,一位健忘又冷漠的母亲形象跃然银幕之上。

除此之外,导演加洛还用了一组对照刻画出父亲极端分裂的性格:莉娅在得知父亲曾经是个歌星后,想让父亲为她演唱一首歌,于是,父亲把她带到房间里,深情款款地唱起了一首年轻时的歌。从莉娅的眼神中我们能看出,父亲的温柔似水令她动容。

但在屋外,比利却拿着童年照回忆起了悲痛的往事——暴躁的父亲曾当着他的面杀死了他最心爱的狗。后面在吃饭时,父亲又没来由地与比利发生激烈的争吵,仅仅是因为父亲以为比利正拿着餐刀指着他。可以推测,在比利没有入狱前,父子间这种毫无意义的争吵还有很多次。

正是母亲的冷漠健忘和父亲的暴烈无常抑制了比利身心的健康成长,让他变成了「永远的男孩」。为了从残酷的父母那里得到哪怕一丁点儿爱,比利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讨好型人格,也因此误入了歧途:因为母亲热爱水牛队,所以他也热爱水牛队,甚至花一万块下赌注买水牛队赢,并因此锒铛入狱;入狱后,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写好了未来五年的每一封信,并拜托朋友洛奇按时帮他往家里寄;自己明明过得很惨,却还要把自己包装成社会精英……也许比利清楚,他所做的这些努力父母压根都不会看在眼里,但这种卑微的讨好早已变成一种无意识,融化在了他的血液中。

由此,比利身上的悲剧性就体现了出来。

叫她月之女

不少人诟病《水牛城》这部电影的意淫成分过重,因为莉娅这样的女孩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你几乎看不到这个角色的缺点。

从外表来看,莉娅(克里斯蒂娜·里奇 饰)有着金色的头发,白皙的肌肤,身材丰腴性感,眼眸清澈如湖,活像一个洋娃娃。为了进一步增加莉娅「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气质,导演加洛让莉娅全身的色调保持高度统一的冷色系:蓝色的眼影、蓝色的裙子、蓝色的丝袜、纯白的外衣、银色的舞鞋,就连她拎的手包、开的汽车都是蓝色的。

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影片中的一个华彩段落:保龄球馆里,被比利冷落的莉娅独自跳起一支优美高雅的踢踏舞,而背景音乐来自King Crimson的《Moonchild》。

歌词如下(中文翻译来自网易云音乐):

Call her moonchild 唤她月之女

Dancing in the shallows of a river 翩跹河畔舞

Lovely moonchild 孤单月之女

Dreaming in the shadows of the willow 柳影入梦乡

Talking to the trees of the cobweb strange 蛛网诉衷肠

Sleeping on the steps of a fountain 沉睡喷泉旁

Waving silver wands to the night-birds song 挥舞银光棒,夜莺齐欢唱

Waiting for the sun on the mountain 翘盼山头阳

She’s a moonchild 她是月之女

Gathering the flowers in a garden 园中花绽放

Lovely moonchild 可爱月之女

Drifting on the echoes of the hours 流光中飘荡

Sailing on the wind in a milk white gown 迎风破骇浪

Dropping circle stones on a sundial 抛却旧时光

Playing hide and seek with the ghosts of dawn 精灵捉迷藏

Waiting for a smile from a sun child 期盼阳之子

歌词运用了大量诸如河畔、柳影、夜莺、流光等梦幻唯美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孤寂、俏皮又渴望爱情的「月之女」的形象,丰盈着古典气韵。显然,这是一首为莉娅所作的歌,她的轻歌曼舞和着加洛的低吟浅唱,无人不为之倾倒。

相比于剧作上对于比利的浓墨重彩,我们对于莉娅这个角色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一无所知,她仿佛是一个在人间游荡的精灵,以「救赎者」的身份「闯」入了比利黯淡无光的生活。

在比利与莉娅人物关系进展的过程中,加洛安排了两个重要的段落,使比利这个人物发生了触底反弹。

一个发生在餐厅里,比利碰到了自己的暗恋对象云蒂·布森(罗珊娜·阿奎特 饰)。影片前段已经对云蒂这个人物做了铺垫:比利让莉娅假扮他的妻子时用的名字就是云蒂·布森;比利的保龄球馆柜子里贴着云蒂的照片,他告诉莉娅这是他女朋友。我们对云蒂怀有极大的期待,但当云蒂真正出场时,我们大跌眼镜:她只是一个举止轻佻、甚至有些粗鲁的女孩,当着未婚夫和莉娅的面,调侃着比利不堪回首的往事。而随着对话的展开,我们再次大跌眼镜:云蒂并不是他的前女友,她与比利曾经是同学,但她连比利的名字都记不住。比利暗恋着云蒂,而他表达爱意的方式就是在云蒂的楼下一遍又一遍地经过。紧接着,云蒂便当着比利的面与未婚夫亲热。

面对这样的场景,自卑到尘埃里的比利选择逃避。他对莉娅发表了一番「学校里的女孩都是脏女孩」的言论后,跑出了餐厅,躲进一个洗手间。

在这里,之前一直故作坚强的比利第一次向我们展露出自己脆弱真实的一面:他看着镜子里失败的自己,抱头痛哭,祈求着上帝来拯救他。哭过一场后,云蒂已经离去,但几次三番被比利伤心的莉娅仍在原地等他。

这个段落点明了比利内心真正的痛楚:他一直渴望着被爱,被尊重,但从来没有人在意过他的感受。如果把这部电影看作是比利的心灵治疗之旅的话,那么莉娅和我们已经找到了比利的病灶。所以,在下一个段落中,莉娅用行动拯救了快被绝望所淹没的比利。

旅店房间里,莉娅耐心倾听比利说起他暗恋云蒂的往事,相信这段往事他从没向任何人提起过。这里,导演加洛采用了对称式构图进行拍摄(实际上,这场戏中所有重要的双人镜头都采用了对称式构图),他将二人平衡地放在画面两端,凸显出二人地位相当。前文提到过,比利不需要莉娅居高临下的怜悯,也不需要她匍匐在地的崇拜,他需要的是尊重,而真正的尊重是平等的、相互的。类似的镜头还有二人面对面坐在浴缸里、二人平行地躺在床上。

在初尝被尊重的温暖后,比利又尝到了爱情的甜美。这一段加洛拍得情趣盎然:他用了一个俯拍镜头,我们看到,镜头下的比利和莉娅躺在床上,像两只胆怯的皮影,由一开始试探性地触摸,到眼神交流,再到接吻,再到拥抱彼此——比利冰冷的心正被莉娅炽热的爱火所消融。此时,配乐中的原本圣洁的管弦乐因萨克斯的加入而变得暧昧不清。

至此,比利的人物弧光在莉娅的辅助下发生了完美的逆转。

从电影意象的角度讲,莉娅已经成为了男性观众心目中「至纯爱情」的代名词,美丽善良的她为男主角而生,可以为男主角无私奉献一切,而她唯一想要的,只是寒夜里的一杯热巧克力。而从电影剧作的角度讲,莉娅这个人物还是略显单薄了,我们爱她,却缺乏回味。

与全世界为敌

《水牛城66》是导演加洛·加洛的电影长片处女作,也是一部半自传性质的电影,影片整体所散发出的尖锐又疏离的独特气质,正是加洛自身经历的投射。

外表英俊且阴郁的加洛·加洛生于纽约城的一个意大利后裔家庭,同男主角比利一样,他也有着一个不健康的原生家庭。他的父母以给别人理发为生,他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个职业赌徒。后来在谈及父母时,加洛这样说道:「我的父母可不是什么诚实的人。每当我过生日时,妈妈就带我去大卖场,偷玩具给我。年纪不大的时候,我曾经因为性犯错误,我爸爸觉得很丢人,但他既不责备我,也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的父母选择相信我天生就不正常。」

16岁那年,在加洛身上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加洛告诉父母,著名表演大师斯黛拉·阿德勒答应收他为徒。听到这个消息后,父亲把他从汽车后排拽到前排,把他的脸紧紧摁在后视镜上,说道:「看看你的脸,你这弱智。你看上去像保罗·纽曼吗?看上去像罗伯特·雷福德吗?他们才叫演员,而你看上去就像个白痴。好好找份工作吧。」第二件事是父亲将加洛扫地出门,原因不详。

这两件事让少年加洛对于亲情、家庭非常失望,而这种失落情绪一直伴随着加洛的创作生涯,《水牛城》中那一对不近人情的父母形象,正是加洛对于现实中父母的无情讽刺与报复。在影片的最后一个段落中,加洛对自己父母的讽刺达到了最高峰:

比利拿着枪,终于找到了当年丢球的水牛队队员,现在他是一家脱衣舞店的老板。比利看着他,脑海中想象着如果开了这一枪会发生什么事。首先,他和那名队员肯定会双双脑袋开花(定格镜头的运用抒发了比利心中复仇的快感),但比利的父母会不会为他伤心?答案当然是不会。我们看到,比利的父母在他的坟前依然只关心着自己的事,母亲收听着水牛队的比赛广播,父亲只想着去吃饭,儿子的去世没有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失去家庭庇护的加洛在随后的几年里过上了居无定所的生活,他曾组建过乐队、发行过唱片、当过模特、做过画家,有时甚至靠乞讨为生。丰富的个人经历使加洛的电影作品有着极强的作者属性,他笔下的人物大多如加洛本人一样,兼具孤独与狂暴的双重气质,以「多余的人」的身份游走着时代与社会的边缘。加洛也常在电影中身兼导演、编剧、演员、配乐、剪辑、服装数职,全权把控着电影创作。

虽然其作品镜头语言的随心所欲、故事情节的支离破碎使他饱受美国主流影评人诟病,但加洛并不在意,为了保持特立独行,他愿意与全世界为敌。

结语 不只是处男的幻想

《水牛城66》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大象席地而坐》,因为这两部电影是如此相像:同样都是青年导演的电影处女作,电影质感虽然粗粝但你能感受到导演生猛的表达欲望,它们都关注了个体的情感与命运,却又从个体的身上影射出整个社会的弊病——比利与其父母的关系,不正是当下美国社会诸多不良青少年家庭的缩影么?

但这两部电影又有些许不同。《水牛城》中的比利是幸运的,当他被所有人抛弃的时候,莉娅拯救了他,于是,他突然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而《大象》中的韦布、黄玲、于城等人在被社会抛弃时,却无人来拯救他们,于是他们只好抱团取暖、集体逃离,他们以为在满洲里能找到他们想要的答案,可发现人生终究是个无解的命题。

《水牛城》与《大象》两部代表着人生的两面:理想与现实。迷惘无助的我们在人生路上寻寻觅觅,渴望着「月之女」莉娅的降临,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却只能听得远山迷雾中一只大象凄厉的嘶鸣。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海猫食堂iSeaCat」,不定期更新影评。

 5 ) Could you hold me for a second?





1.他带着她到了家门口,紧张不安得胃里翻腾蹈海浑身颤抖,他在门口坐下来,抱住自己,混乱地对身旁的女孩说:Could you...could you hold me for a second?Could you ...? 女孩伸出手臂刚碰到他的肩膀,他却神经质地弹开:DON'T TOUCH ME!!!


2.保龄球馆一起拍照,他坐下来,而她那么自然地就坐在他的腿上。
   他说:你要假装喜欢我,假装我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在一起消遣时间。他身体僵硬,面无表情。第二次拍照的时候 她轻巧地吻了他一下,他立马抓狂了:我们只是要假装夫妻,你假装喜欢我,但是你他妈别碰我。她说:I DO like you Billy.


3.在餐厅偶遇他从小暗恋的bitch,他无法忍受,然后把女孩独自留在餐厅。他在某个洗手间歇斯底里 口中一直重复:I don't wanna live....don't wanna live....don't wanna live.....


4.在MOTEL两人躺在一起,后来2点钟他醒过来,把枪塞进腰间。
   她醒过来:你要去哪?
   只是口渴去买咖啡,你要什么吗?
   嗯,那要一杯热巧克力吧。
   
   你会回来吗。因为我感觉你好像不会回来了。
   ......

   可以来个goodbye kiss吗?他一脸无奈。她让步:那你可以抱我一下吗?他走近:要不还是握个手吧。于是伸出手来,然后女孩握回去,然后,变成了拥抱。
   他把脸用力地埋在她的金发里。





 6 ) 尖锐,敏感,带有攻击性,防御性,自卑,脆弱,永远长不大。

 真的是挺长时间没有写影评这类东西了。
因为根本也没有看什么电影。前段时间我真的是恨透了电影,恨透了,我感觉《麦田守望者》里面那句“谁也不要跟我提电影”就完全表达我的心声。

最近也一直在选学校,到底要去美国读一个怎样的大学,读什么专业,真是件复杂的事情。胡适说大学生选专业要依“性之所近,力之所能。”而难就难在找到这个准则吧。
大概是因为一直在选学校,所以总是在思考人生学习生涯职业生涯规划这类的事情,一直在想。我觉得如果有一件事我能确定,那就是,我以后绝对不想做一名电影导演,我再也不想导演了。

我觉得加洛很有一种贾宏声的感觉。
这部水牛城让我看起来也觉得很想2001年的那部《昨天》。就连结局都是。贾宏声也在《昨天》的结局上表达了积极向上的态度,但是最终生命的结局却好像是《水牛城66》里面的那个假结局。
就像我真的看到有暗黑的隐隐地流动,就算是他最后买热巧克力的时候,买甜心曲奇的时候,我都感觉其实一切都并非踏实的温馨。虽然我相信他的确想要表现是爱拯救了他,是像村上春树那句话“只要有爱人生就会有救。”我相信这一点,爱也拯救过我。
但是我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即使是幸福温暖,即使我的确留下了一滴美好的感动的热泪,我还是能够看到这个美好情节中流动着的黑色的石油,随时可以被点燃的。

所以看到他的介绍的时候,说他至今不信任任何女性,不相信爱。我也觉得很正常。

半自传。这种东西就是很揪心的难受。我一直都抵制不了半自传这种东西对人心的包裹渗透。就像我在上高三的时候,用晚自习的时间看完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然后整个晚上身体都在兴奋和黑暗之间不停地发抖。

说起来Buffalo这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是故事,每个地方都是。今天我刚刚收到了Buffalo University给我发来的邮件,说会在十五天内给我decision。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是没有想,这一切我都很难说,我的家长他们并不关心这一切,我爸也从来不知道我都选了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在哪里,美国有多大,这些都无所谓。
我也搞不清楚这一切,我只是确信自己的确在一个星期前申请过水牛城大学的Film studies这个专业。现在我对水牛城这个地方多了好多新的印象。


Gallo心理疾病的表现很典型。典型的精神分析论中那种童年时期缺爱所导致的现在的这些缺陷。
没安全感;尖锐;敏感;带有攻击性、防御性;自卑;脆弱;永远长不大。
从头到尾,他的喊叫、发怒、絮叨、躲避身体接触、情绪化……
这种人活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既然现实生活中的他能够这样活下去,还能拍电影,我觉得他也必是无比坚强和具有个人魅力的。
但是更多的我是Confuse,我很怀疑到底美国这么社会是不是真的能够包容他的这一切,他的暗黑的爱。
我希望是这样的,Vincent Gallo这样一个人,他不是Vicent Van Goah但是也的确与之具有很多相同的特质。他这样一个人能够在美国拍电影,有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我真的特别confuse,这种性格的人我感觉一辈子都不可能成功拍电影(自编自导自演)或者说是领导一个什么团队组织的。但是这件事的确发生了,我现在找不到解释,我真的很希望是因为环境的关系,希望美国是这样一个包容的社会,能够包容我们这种人。
我觉得一个人其实应该被公平地对待,我始终相信这一点,他们总说“人要对得起自己曾经受过的苦难。”何其难啊。但是我相信人生来平等,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等量的幸福。我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很好心的,但是总有国奴不懂它,就用它来施压。我觉得环境还是有影响的。比如说你住在雅安,地震了,你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你还没来得及把你的苦难补回来,那样就没有人挑剔你说你怎么就会赖环境呢或者什么什么的。所以我觉得有时候死可真的是一个很好的甩掉压力责任和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解释与评论的最好的方式。

一个人他之所以在20岁的时候尖锐、自卑、顽固、脆弱、带有攻击性。他一定是在10岁的时候受过伤害,因此他没有安全感,这种伤害是黑色的石油组成的暗涌流淌在血液里。可是他20年来都是如此不幸,他这样的性格也不是他的错,他已经受了太多了痛苦不堪了,可是他到了20岁了,以后,之后的日子,还是要因为自己已经铸成的这个性格而带来更多的伤害,没有人容忍他,没有人看他柔软却充满爱的心灵。
但是这样,我们还能对他说你要对得起你受过的苦难吗,他怎么做,他双手双脚都被紧紧束着,He has no ability。我觉得环境其实有时候也是挺逼人的。

说回来,我还是confuse,到底是什么能够使他这样一个性格的人能够自编自导自演,在美国的电影工业中举足轻重。
我真的不知道这一切,我不知道我们这种性格的人,到底有什么活着的意义,我觉得没有。我感觉我的世界里没有这样一个女朋友走过来看到我同样美丽的心,没有爱与被爱。我感觉我没有世界,我也没有价值。我们就是这样的一个不属于社会的边缘性人物。
我为什么非要出国,说到底还是一种自杀。我觉得我不属于这个世界,我感觉不到一点价值,就是说,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但是我感觉我可能是一只鸡,不小心长了人的模样,于是我作为人过着我的生活,我感觉这一点就是使我没有价值。我们这种性格的人,这种没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尖锐、具有攻击性、胆怯、善良、幼稚的人,我们这种人真的是没有任何的价值的,每一分每一秒,没有理由,我们什么也干不了。这个理由不是什么高深的事情,真的是,每个人都有理由的,你们每个人都值得继续,可是我真的是一个错误,我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我虽然没有妨碍到母亲看水牛城赢得足球赛,但我还是一个错误。

其实我想走就是因为想走。
我想自杀也是真的,但是我觉得自杀带来很多不好的后果,我死后的尸体不能承受这一切更多的压力和由我而招致的麻烦。所以我把出国这件事就当做我的自杀而已。总之就是在我的世界中消失就对了。

但是刚才,真的是了解到Gallo的这一切的时候,我突然怀疑,是不是我们这种性格的人其实也有价值,也能做成一些事情。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
但是我这几天就一直在看到底Columbia那个学校要选什么专业,那个学校太奇怪了FILM&VIDEO到大二还要选细的专业,我其实想学电影美术但是还没有。我真的是看了所有的课程分析对比了所有利弊,我感觉我啥也没法学,我不会交际做不了制片,我英文写不好做不了编剧,我身体虚弱抗不动翔,我就感觉我只能学导演,我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我明明想着随便选一个什么专业都可以的只要不学导演,结果看遍了所有的专业我发现我还是得学Directing,我也没有学别的的能力了。

其实我真的心想着随便怎么样都可以了,以后能够进入到这个工业中就很好,本来film directing就是一个找不着工作的专业,所以我以后能随便给人家送一送盒饭我感觉就都可以了都随便的。但是我第四次说起Confuse来,我们这种性格的人,Gallo竟然也能够拍电影吗?真是奇怪,我真是太费解了,如果说我到了美国以后环境真的能够包容我,让我拍电影,那我也仍让希望可以去做的。
不过我也不要意淫了。随便出去就好了。

 短评

真爱这孤独的孩子。。妈的我爱死这片了!!!

6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我想我也会喜欢上他 心内有爱 敏感 真实 只在自己面前软弱流泪 羞涩 不适应俩个人 习惯一个人 孤僻 善良 最后他改变主意了 给她买了热朱古力 很幸福 他心里有爱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懂得珍惜 他的红色皮鞋印象深刻阿 还有 摄影很美感

9分钟前
  • 不忘
  • 推荐

很有贾木许的范儿。加洛的才华在这部片子里一展无余,难怪那么多人对他抱有期待。看过这部片子,自然也就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对《棕兔》不满,并不是棕兔太差,而是这部太好;女主角符合我的审美:白、眼睛大、肉感、小个子、金发、眼影、丝袜,简直没治了。

11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文森特·加洛半自传处女作,诚挚,动人,才气四溢。1.一个强装硬气、举止暴戾、内心脆弱缺爱的老男孩被天使女孩拯救的故事,恋母情结有实锤,但并无斯德哥尔摩情结,毕竟,这个“劫持者”堪称史上最弱,全程幼稚被动,傻气得可爱。2.在新浪潮式炫技视听(不规则分屏、“方入方出”的闪回、兀自插入的独唱&起舞、跳切、定格环绕镜头)下,恰藏着源初的孤独与孩童般的天真。比利多次重复道“别碰我”;蕾拉说:“你坐在浴缸内,像个小孩子”,蜷缩成一团的比利;一串大俯拍,不愿触碰的比利,最终如同新生婴儿般依偎在她的怀中。3.噩梦般的原生家庭,自私、严苛、暴虐的父亲与只知看球赛后悔生下儿子的冷漠母亲。四人餐桌戏调度极佳:不断取对称板正的三人构图,严整只是外表,缺席者(主观视角)暗示出家庭的内在分裂。4.夜景摄影似[德州巴黎]。(9.5/10)

1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我觉得这片子最后他还是杀了人会比较好,就有点像杨德昌的少年杀人事件,对一个杀人事件采取好莱坞式的悬疑倒叙跟文艺片式的人性环境剖析完全是不一样的档次。可惜他还是没杀人,莫名其妙的就变好了。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面至少还让瑛姑刺了段皇爷一刀才大彻大悟,这部片子里面的这个转折实在是解释不太够。还有这个女的怎么会莫名其妙的就这么爱上这个男人,是她太笨还是自虐狂,这也是没有解释够的事情。

15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我很赞同说,这片子和日本AV有异曲同工之妙。加洛自YIN片,个性突出、血肉丰满的小人物电影,满足着每一位不愿面对现实的‘理想主义’老男人的各种幻想。

17分钟前
  • 不良
  • 推荐

很特别,以至于无法指责故事不合理,因为加洛没在追求合理,整部片子更像是在自我疗愈,而且是可以进教材的那种典型症状遇到最对的治疗师……谁不想遇到蕾拉,谁不想遇到爱马仕小姐。

20分钟前
  • 溯夜
  • 力荐

我很讨厌的一点就是,有人试图在文艺片里找逻辑。爱情是没有逻辑的,你列举得出他的好,就是没有爱的那么深。电影是用来做梦的,它把无理性的希冀填满心灵,在梦里,我们没自卑,有一个美好的人不遗余力地爱你。加洛是个坦诚的人,把自己那些孤独和恐惧都交给镜头了。Layla在保龄球馆跳踢踏真是美极了

24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推荐

多牛的电影,也难免不留下点可进步的幼稚,比如设计角色,被冤的浪子哥出狱复仇,他穿着红靴滑过镜头。若这是处女作,他必是“新浪潮”的粉儿。文森特加洛自编自导自演,惊艳!他想说,他是世界上最寂寞的银!他做到了。豆瓣有人评,剧尾很怕过马路的加洛被撞死,同感!美好复得,最怕生悲

27分钟前
  • 小小农
  • 力荐

JP家庭出JP。男主属于典型的神经质暴力男(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自恋又自卑/反社会型人格/红短靴尿急处男。那女的为什么那么蠢?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结局更是意外+牵强。剧情带了VG本人的一些因素在,镜头语言不错:定格、分散小镜头、拍摄角度等。总之,这并不是一次愉快的观影经历。

32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为什么像男主角这样随便跑去上厕所也能把到妹子啊!!!

37分钟前
  • 李可笑
  • 力荐

她跳舞那段美极了!灯光暗下来,听鞋跟在地板踢踏

38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上帝给了Billy一个病态的原生家庭,在看他走向毁灭的最后一刻心软了,于是又给他遇到了一个无条件爱他的天使。人们对爱是抱有万能解药的幻想的,这个结局唯一让人觉得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在于,这只是一次单方面的救赎(而且非常男性视角),而并非互相救赎。

42分钟前
  • 樹一
  • 推荐

或许我也要找个bathroom。

46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推荐

4.5爸媽,我現在這樣都是你害的!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想離開家,去尋找屬於我的世界。長大成人卻屢屢碰壁,在最他媽倒楣的時候,綁架了一個姑娘。她很白,很肉,很水嫩,金髮,大眼睛,有著一張可愛的娃娃臉。更重要的是她愛我、崇拜我、理解我、離不開我,在我最孤獨時候,抱著我。我想,我也愛上她了

51分钟前
  • 推荐

严重怀疑比利是个处女座的处男

5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还行

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风格,你可以说看不懂但不能说不好。我从不信温暖治愈系,好在水牛城不是。

54分钟前
  • 深夜的阿斯伯格
  • 推荐

自卑的人内心象是一块坚硬的冰块,当温暖融化它的时候你也会感动得想哭。

58分钟前
  • 胡子大王
  • 力荐

感谢导演最后安全通过那条马路

1小时前
  • 豆菊
  • 力荐

每一帧都透着寂寞的颜色

1小时前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