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魔星

喜剧片英国1979

主演:格雷厄姆·查普曼,约翰·克里斯,特瑞·吉列姆,艾瑞克·爱都,特瑞·琼斯,迈克尔·帕林,特伦斯·贝勒,卡萝尔·克力夫兰,肯尼斯·考利,尼尔·尹艾斯,查尔斯·麦肯恩,John Young,Gwen Taylor,Sue Jones-Davies,Peter Brett,克里斯·朗厄姆,斯派克·米利甘,乔治·哈里逊,查尔斯·诺德

导演:特瑞·琼斯

 剧照

万世魔星 剧照 NO.1万世魔星 剧照 NO.2万世魔星 剧照 NO.3万世魔星 剧照 NO.4万世魔星 剧照 NO.5万世魔星 剧照 NO.6万世魔星 剧照 NO.13万世魔星 剧照 NO.14万世魔星 剧照 NO.15万世魔星 剧照 NO.16万世魔星 剧照 NO.17万世魔星 剧照 NO.18万世魔星 剧照 NO.19万世魔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2

详细剧情

  本片是英国著名的喜剧团体Monty Python的成员特里琼斯 (Terry Jones)导演的一部荒诞不经的调侃宗教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在巴勒斯坦,讲述了一个普通的男人被世人误认为是弥赛亚(犹太人企盼的复国救主),由此引发了许多啼笑皆非的故事,一如Monty Python所有的电影那般,特里琼斯在这部电影中也使用了大量荒诞无厘头的笑料,电影以圣经为原型,由头至尾都充斥着颠覆,嘲讽的意味,对于虔诚的宗教人士来说,这部电影确实是场巨大的灾难。

 长篇影评

 1 ) A Blast From the Past (washingtonpost)

"He's making it up as he goes along!" That might be the funniest and most trenchant line in "Monty Python's Life of Brian," the 1979 comic classic that is being rereleased this summer as a sort of satiric antidote to the sanctimony that has taken over screen religion in recent months. The scene takes place in A.D. 33, when a Judean citizen named Brian Cohen (Graham Chapman) finds himself taken for the Messiah. The more he demurs -- he actually pretended to be a prophet while trying to escape from the Roman guards who were chasing him -- the more his protestations sound to his followers like divine pronouncements. As one disciple says, the surest sign that someone is a Messiah is that he denies being the Messiah. Such are the tautologies, inconsistencies and 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of organized religion that the Pythons poke fun at in "Life of Brian," which in the years since its original release in 1979 has retained nearly every bit of its cheeky good humor. From the opening sequence, in which Brian is born in a manger next door to Joseph and Mary's, to the classic closing musical number of "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sung by a chorus of crucified criminals, "Life of Brian" leaves no piety unscathed. And it's the apotheosis of Pythonesque humor, an absurdist grab bag of the non sequiturs, puns and bawdy Britishisms that endeared the comedy troupe to the generation of Americans who came of age during the run of "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 on TV in the 1970s. If a few of the jokes are dated -- who can laugh wholeheartedly at any line involving terrorists these days? -- the movie still holds up beautifully, as both pointed satire and silly, stakes-free comedy. The memorable set pieces still work, from the crowd scene at Jesus's Sermon on the Mount ("Did he say, 'Blessed are thecheesemakers?' ") to the hilariously interminable sequence during which Michael Palin's Pontius Pilate invokes over and over again a friend back in Rome whose Latin name is a sophomorically funny double-entendre. (You won't watch "Gladiator" again anytime soon without cracking up at Russell Crowe and Joaquin Phoenix's somber Latinate intonations.) The Pythons may have been brilliant, but they weren't above the broadest humor available, including giving speech impediments to Pilate and his friend; viewers are advised to go ahead and laugh -- there will be plenty of time to hate themselves in the morning. It's easy to forget that, as much fun as the Pythons have at religion's expense, "Life of Brian" was just as much a sendup of lefty sectarian politics. For the first half of the movie, the title character is a member of an anti-imperialist political cell that is determined to rout the Romans out of Judea. With their spot-on depictions of the movement's endless meetings, earnest self-seriousness and rhetorical excess, it's clear that the Pythons were impaling political correctness long before the term made its way into the public vernacular. John Cleese, who like his fellow cast members takes on multiple roles in "Life of Brian,"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as Reg, the hypocritical tyrant who leads the People's Front of Judea, a splinter group of the Judean People's Front. Whether he's playing an ancient version of a Weatherman or a Roman guard who forces Brian to correct his Latin while painting "Romans Go Home!" on a garrison wall, Cleese nearly steals the show in "Life of Brian," as does Terry Jones as Mandy, Brian's mother ("Now you listen here," Jones screams in his familiar falsetto when her son's followers show up at her home, "he'snotthe Messiah, he's avery naughty boy."). Chapman is suitably bland as the naif who becomes the repository of his disciples' most profound projections and anxieties. And it's in these sequences that "Life of Brian" isn't just ridiculous but sublime. Given "Brian's" combination of secular humanist whimsy and surprising theological wisdom, it's hard to believe that it was such a controversial film when it first came out. (It was banned in Norway, Ireland and parts of England for blasphemy; in America, Jewish, Catholic and Protestant leaders all denounced it.) Of course, given the current heightened tenor of religious rhetoric and paranoia, it may well wind up pushing brand-new buttons today. To quote Michael Palin quoting Jesus, "There's just no pleasing some people."

 2 ) 我认为上帝很有幽默感,你呢?

在1979年,上帝观看了巨蟒剧团的《布莱恩的一生》觉得很有趣。

他认为这部电影没有任何亵渎或冒犯之处。是的,上帝很欣赏它对宗教和宗教狂热者巧妙讽刺,因为他自己就知道能够自嘲的好处。甚至在走进戏院之前,他就知道主角布莱恩并不是耶稣基督,只是一个和耶稣同时出生的人——事实上,就在隔壁——后来被误认为是弥赛亚。上帝坐在他的座位上,一手拿着爆米花,一手拿着无糖汽水。玩得很开心。

他把《布莱恩的一生》推荐给他的儿子耶稣,他的儿子耶稣也认为这是一部搞笑的电影,并立即对巨蟒蛇剧团——约翰·克莱斯、格雷厄姆·查普曼、埃里克·伊德利、特里·琼斯、特里·吉利亚姆·迈克尔·佩林——创造了如此精彩恶搞的电影大加赞赏。他把这部电影推荐给了他的朋友们,并告诉他们,要有开放的思想,才能感受到其乐趣。

但是上帝和他的儿子非常不解,为什么圣经地带的社区里有那么多人对《布莱恩的一生》感到如此沮丧,特别是那些因为害怕永远被诅咒而没有去看这部电影的人。他们俩都沮丧地摇了摇头。他们想,这只是一部电影,而且很有趣,没有恶意。

上帝给了巨蟒剧团的《布莱恩的一生》克服这种荒谬困境的力量,40年后的今天,这部电影被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喜剧经典。是巨蟒剧团最优秀的作品之一。这仍然不是一部适合所有人看的电影,但它一定要是吗?如果你喜欢派森的滑稽喜剧风格,你会喜欢《布莱恩的一生》。

缅怀已故的披头士乐队成员圣乔治·哈里森,感谢他帮助巨蟒制作这部精彩的电影。

 3 ) 用喜剧方式讲悲剧——万世魔星

1.布莱恩 你们不需要跟着我 你们不需要跟着任何人 你们需要独立思考 你们都是独立的 你们都是不同的 你们都需要自己解决 2.与救世主一同出生的人 布莱恩差点被当成救世主,实际上他只是和救世主一同出生,恰好是邻居,这很恶搞。布莱恩糊里糊涂加入反抗组织,又糊里糊涂被当成救世主,被罗马军人送上十字架,结束了一生。 布莱恩的母亲实际上是男人扮演,父亲是罗马人,布莱恩有了唯一一个女友,然后就布莱恩被罗马人抓了。 布莱恩面对的人群都是乌合之众,热爱暴力、迷信盲从、易被煽动,这样的人让他不胜其烦,甚至在被绑在十字架上后,曾经的团队成员也来嘲讽,最终布莱恩送了性命。 3.歌曲点睛 一群曾经听耶稣讲道的人,被绑在十字架上,很无助,却吹起口哨,唱起歌。来到人世一无所有,离开人世也是一无所有,你没有失去什么。 总是看着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因为生命是如此荒诞 因为死亡才是最后的语言

 4 ) 《布莱恩的一生》生活是个笑话

     我发现自己向来喜欢恶搞的东西,无厘头但有思想的,从文学、影视、绘画里探寻,有时也能在别人的生活中邂逅,就像爱因斯坦的发型,卓别林的胡子,梦露的美人痣。当然,这最好不要在我自己的真实人生中排演。我可不希望,老老实实地走在大街上,一不小心中招,人生便从此天马行空了。

   不管天上掉下的是可恶的陷阱,还是免费的午餐馅饼。哪怕有了超能力,被万物生灵膜拜着,还是要拒绝这神秘的美意,谁知道会不会像“布莱恩”一样,到头来只有死路一条,且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幸运儿还是倒霉蛋儿。

   我所说的布莱恩,他是79年的电影《布莱恩的一生》里的主人公。小伙的名字虽说普通了点,不过他的人生轨迹可是绝对与众不同的。因为他与救世主弥赛亚(也就是耶稣)同年同月同日生,不仅如此,布莱恩的母亲与圣母玛利亚还是同乡、邻居,住在相邻的马棚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三位先知的“错认”,所以必然极具戏剧性,也就自然地导致了布莱恩一出生便遭遇“飞上天后又掉下来”的戏谑了。

   这绝对是精彩的片头,再配上Monty Python的Brian Song,那种承前启后的简单设计,点缀上有关布莱恩母亲与三位先知的大实话对白,最直接地勾起了看片的欲望。后面,随便琢磨琢磨便可知,布莱恩的人生绕不过耶稣行走过的神迹了,诡异的巧合,这种幸福的狗屎运即将颠覆布莱恩平静的生活,如果说布莱恩是凡夫俗子的代表,那么人类被恶搞了,而非万能的救世主。

   说到此,便要引出这部剧曾遭受的冷遇。恶搞救世主,真是罪大恶极!而事实上,这个帽子扣大了。纵观全剧,最后恐怕只能回味出我们嘲弄了我们自己的苦味,及对一段段精彩绝伦对话的击节叹赏。

   一方面会看到人类“劣根性”无羞无臊的袒露,另一方面还会看到人无法完全探照出人性的未知黑洞。就是说,这部剧的深刻在于它嘲弄了所有的人,你我他,包括全剧的创作人员。总之,人捧人,人戏人,人斗人,人吃人,这都是人干的事,与上帝无关。

   若一定要推究出侮辱弥赛亚的印迹,大概要去电影创作者的心里坐一坐。我把他们看做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一群人,极度厌恶社会及人类的丑陋阴暗面。那么他们借电影《布莱恩的一生》或许对万能的上帝存为微词,因为现实中好人很难有好报,善良纯洁诚实的人总会成为被欺辱,被垫背的牺牲品。

   但回到问题的核心,他们的矛头依然指对的是人类自身,信仰与精神落实到个人身上才发生了裂变,如那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罪孽都在人身上,无罪的弥赛亚是代人类受过的。

   至于影片在讲述故事时借用弥赛亚的身份,岂止没有玷污他的名,简直处处在颂扬他。这是一面镜子,人的确不应该只尊重自己内心影射出的私见,并放大,不如再看一看所不屑一顾的。所以,不能否认全剧如此荒诞无度中,有关真正弥赛亚讲道的桥段是十分严肃的编排。

   弥赛亚说:“伤心的人、善良的人、渴望正义的人、心灵纯洁的人都将被祝福,他们会得到慰藉,会成为世界的主人,会实现所有的愿望,会认识万能的救世主……”这些绝不是应景的调戏,即便这些话听起来空洞无力,但这是全人类得以繁衍下去的基石,道理不言自明,只要有从善的信仰。而后,所发生在布莱恩身上的事情,则是从剧情的灵魂上摆脱上帝的影子,单纯地讲述了人类胡作非为的浊世。

   我始终觉得,恶搞的言外之意便是“请不要当真”。何况这部电影出自著名英国喜剧团体Monty Python之手,特别是由怪才特瑞.吉列姆及特瑞.琼斯操刀,必然会呈现各种极端怪诞的效果。认真了的看客,也无错,不过自己别扭了而已。客观地讲,作为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必看,单单听说此剧是恶搞救世主的创意,就够让人嗤之以鼻,勃然大怒,这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对待艺术,是应有所区别的,“集体的力量”能聚集成扼杀艺术的庞大势力,又佐证了《布莱恩的一生》所演绎的悲哀,盲从、独断、狭隘、私利等等,同美好的品质延传至千秋万代。这当然是被历史证明的,当年此片的确受到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禁映。还是那句,上帝始终是万能的主,细思量,布莱恩的悲剧始终是人类自己肮脏隅夷的昭示。

   最后简单说回到《布莱恩的一生》的剧情上,故事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冒牌弥赛亚的一生,但一定是站在人的立场上演绎的,而非经书里的精神,我这样理解,也希望如此。不过,还得承认故事讲得并不那么清晰有条理,这显然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弥赛亚的历史是异常复杂的。同时,又要时刻帮助布莱恩摆正自己的位置。基于这样的考虑,电影自然而然地截取了圣经中的几个故事片段,或许毫无关联,仅凭依据,以凡夫俗子布莱恩的肉身体验救世主的人生。最大的乐趣还是在“人性”的批判上。从英式冷幽默的表演及睿智直白的台词上达到它的深度。

   被亲情、爱情、友情抛弃的布莱恩,整个人生的确演绎出了悲戚的现实主义。但中间布莱恩经历的一段超现实色彩的航天梦游,有意削弱了悲观的意境,让全剧始终平衡在了“恶搞”的钢丝绳上,而起到辅助作用的则是那些似微风般峰回路转的细节。

   当布莱恩被绑在十字架上等待被赦免时,达到了整部剧的最高潮。一波波走来的人,他们给看客留下了无法遗忘的欢乐与思考。The Judean people’s Front 的自杀小分队最惊艳,让人笑得换不过气来。布莱恩即便没有了活路,看着依然欢乐,励志歌曲“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不知不觉冲洗掉了所有忧伤。补一句,全剧棚内景并不寒碜,没钱也能拍出好片子。








  

 5 ) 这个片子竟然只有8分,不得已,我来拉拉分数线。

我能看到很多烂片被打到9分甚至更高。

也经常看到一部好片被打到7分以下。

布莱恩的一生,这个翻译其实比万世魔星好,万世魔星是什么,整个电影哪有万世哪有魔星,根本没有信达雅,只是一群蠢货翻译的故作高深,拿着UC类的震惊来吸引眼球。

然而这竟然成为豆瓣主推的片名,我对此是相当不满的。

人家导演就是那么肆意的取笑宗教,讽刺愚昧。万世魔星(多少年来,出了这么一个魔性导演),拿来称呼导演还差不多。

========

说个大点:影片最让我影响深刻的就是“开会”,哈哈哈,永远在“开会”。过去、现在、将来、开会研究、研究开会。——这次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xx问题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不能再多说了。

====走剧情====

从开始,这个喜剧就开始了它的嘲讽。

伟大的先知们,顺着星象的指引来到了布莱恩面前,他们自以为找到了救世主,其实不过是谬误。——这是纯粹对预言的嘲笑,你即使看到了未来,解析了未来,也不代表你的正确。

接着先知们就发现,原来圣子在隔壁,大放光芒,广而告之。——这像不像富二代在员工大会上说“我要体察公司民情,所以大家不要把我当老板看,当新人就好”....

布莱恩长大了,看到了美女春心荡漾,也加入了她的组织,而这个组织的检查流程只有一个“你多恨罗马人”——讽刺了宗教为了尽快扩大,给出一个低门槛,先骗进来再说。

布莱恩的第一个任务:写反抗标语。结果被罗马人一通教导,吃了文化的亏。这段可笑死我了。结果还被罚抄100遍。抄完一看,跟美国涂鸦文化有得一拼,哈哈哈。还图出艺术范儿来了。

紧接着,组织就展示了与其他组织的内讧,都是反罗马,仅仅只是组织用词问题,就能分散为好多部分,甚至自己组织的人,都有认错组织的——左倾、右倾、中立左倾、中立右倾、极端左倾、极端右倾、折中......

接下来要干正事儿了吧,是的,绑架计划,结果俩抵抗组织正好撞到一起,眼看着在布莱恩的调节之下,大家临时合伙了,仅仅一个打岔,大家同归于尽了——这个就不解释了,太常见了。

总督的“不标准发音”就不说了,也挺好玩的......布莱恩逃命的时候,遇到了“很讲究市场砍价规矩的商贩”,比总督还搞笑......

布莱恩误入发言广场,及其类似演讲拉选票,其他人自顾自的说,只有布莱恩跟观众互动,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鸡汤,于是就被愚民的脑补,推成了圣人。——看来这也是个比烂的世界,当一个人在高位的时候(即使布莱恩是误入),只要你比别人强一点,自有人来吹捧你,甚至神话你。

布莱恩一边逃一边规劝群众,说他不是圣人,结果根本没用。人们太需要一个精神来信奉了,陷入疯狂的信徒,你低调就是谦虚,你发言就是神谕,你掉鞋子就是指引。——小沈阳批判过这个,如果作者说他在拉shi,那老师就会要求你们去深入思考,为什么要拉,什么姿势拉。

总之,布莱恩因为圣人身份,终于可以跟美女上床了。——只要神子想做的,一定自有其深意。与上一部分相同,但又显示着导演给这个角色唯一的怜悯。让他如愿以偿了。

第二天就是对布莱恩母亲的神话了,她(演员是他)只是不回答是不是处女(剧情中她是个妓女,还用回答是不是处么),结果竟然因此被信徒又误会了,或者说自嗨脑补吧。——这里明显是嘲讽“处子圣母”,前面的一切都可以说是调笑,但这个触犯了教会底线,应该是导致电影禁播的直接原因吧。(科学上来说,我在上游撸管,妳在下游洗澡,是有几率怀孕的,不过圣经说的跟咱老前辈刘邦自吹的一样,“感而有孕”,这个嘛.....)

之后又被抓,眼看着可以被赦免,结果又因为一句玩笑话,被坑惨了,那兄弟还自证清白呢“我是开玩笑的,我不是布莱恩”,结果罗马人根本不听。

导演连续给了三波希望,第一波是组织,结果他们仅仅是研究出了一个“追认烈士”的讣告,并没打算动手救布莱恩,第二波是反抗组织突袭,罗马人跑光了,但他们仅仅是来自杀表决心的,也没顺手救布莱恩,第三波是布莱恩的美女,结果她估计是信了组织的邪,认为布莱恩“主动献身为烈士”,于是也丢下“不忘记你”的话就转身走了。——从头到尾,没有人肯动动手指救一下布莱恩.......当所有人都当你死了,也许你即使没死,心也死了。布莱恩再也不喊了,他沉默的绝望了。

这时候,边上的人,灌了一口最足的鸡汤。“为什么不快乐的面对呢,你来世上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现在你要离世,也是什么都没有,你从来没有失去什么”,于是在一片大合唱中,布莱恩满足的笑了,他顿悟了人生其实不会失去什么,甘愿等死了。——这其实才是最大的讽刺,好多人以为是导演给一个美好结局,化解布莱恩的苦痛。其实你想想,你自己愿意什么都没有的死去吗,愿意的话,要么是活够了,要么是疯了。——人是因为欲望才来到世上,人一生都在追逐一些东西,有的是名,有的是利,有的是自我。没人救命仅仅是肉体死亡而已,当你放弃了一切,否认了自己的存在,才是从精神上“真正的死去”。——当然有人会杠“安静等死,放开心怀”不好吗?好,但前提是“此生我没有白过”,不是“此生本就没有意义”。没有意义为啥不直接拽住脐带把自己勒死?

=====中心思想=====

那就是没有。就是讽刺。想到什么讽刺什么。写个剧本把讽刺都弄进来。OK。

反映生活(故事来源),高于生活(剧本冲突设定),讽刺生活(指出矛盾根源,解决那是统治者的事儿)。

这是一部纯粹电影,简单直白........但,它真的好看。(就像美女穿什么都好看,哪怕是不穿)。

 6 ) 从尾到头的笑笑停停

让我们从结尾看起吧,在影片的结尾,钉在十字架上的Brian和伙伴一起唱到“总是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哪怕你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 - - - - - ”,二三十人被钉在二三米高的十字架上,裸露着上身,头顶着烈日,也许明天,最晚后天就会死了,可是大家快乐地唱到“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我忍不住笑,笑了一会儿停了,镜头越拉越远,山顶上,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显得有些肃穆和庄严,可是他们仍在用和声唱歌,想了想又忍不住笑------。

再往前看,凯撒大帝本来要释放Brian,结果罗马士兵问“谁是Brian”的时候,一个人开玩笑说“我是我是”,真正的Brian说“我才是我才是”,于是十字架上的人全部叫起来“我也是我也是”(还有人说,“我老婆也是Brian”)。结果假的Brian被拖去释放,他一边还嚷嚷着“我开玩笑的”,真有良心。

继续往前,Brian为了躲避罗马士兵的追捕而在街头布道,每人相信他,结果他要跑路之前,对别人漠不关心地说“我不知道”,却并当作带来了上帝的指示,至此,越来越多的信众追随着他,无论他说“滚开”,还是在逃跑的时候掉下的破鞋,都被当作神的指示。他一路跑,不愿做莫名其妙的“弥赛亚”,信众愈发觉得他谦虚谨慎,神秘伟大,愈是深信不疑。我想起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例子,笑到不行。

如果用当初解剖周星星的论文的热情,我们可以在这部电影身上解剖出反领袖崇拜的心,反盲目追随的肺,以及反宗教狂热的肝等等,但是在我看来,导演就是一个顽童,把从小到大所受的宗教教育全部嘲笑一便,谁说耶稣不会是罗马人?谁说玛丽亚是处女?谁说耶稣真的能治愈麻风病人?谁说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不曾想过逃跑?谁说一个男人不能做洛丽塔,并且享受怀孕的权利?

继续往前,影片的开头,原来Brian是耶稣的邻居,他曾在出生的时候被远道而来的占星术士误认为是耶稣,而被祝福。

原来每一个人一开始都是耶稣基督,我们说的话,就像小混混Brian,他为了驱赶信众所说的“永远不要追随别人,不要相信别人告诉你们的,你们是特别的一个人你们自己”,只要我们相信,我们的话就是神喻,我喜欢有人说的那句,“生命本没有/也不需要超越于其自身意义的意义”,任何附加的意义都是荒谬的,就像我们对耶稣的解释那么荒谬。

1979年的片子,布景有些假,一看就是那种在棚里堆出来的,但是这种虚假的背景与本片处处存在的荒谬感反而特别地相衬,貌似“就让你看到假的,这一切就是假的”。

http://blog.sina.com.cn/u/5419f9a3010007jt

 7 ) 当代的黑色幽默

This movie was of great fun, and I can't help laugh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it to the end. To watch this movie, it's better for one to learn some Christian or at least to read the fist chapters of the Holy Bible in advance before enjoying it. Of course, better not to watch it if you are a devout religious guy. There are full of black humours inside. The story of Jesus Christ's birth was totally rewritten in the tone of black humour: there was nothing saint, a fellow named Brian who was born as Jesus and he was the only regular guy in the movie and thus was taken as Messiah; superstitious public who believe they need a god to rescue them but they don't know why they need to rebel Roman's rule; bureaucratic Jewish officials who did care nothing but their copious democratic procedures; stupid stutter Roman officials, etc. Actually, this is really a mirror of our modern society.

 短评

1.不若[巨蟒与圣杯]对形式与文本的颠覆来得彻底,也不够好笑,但几位士兵使劲憋笑的桥段(biggus dickus)与结巴助手的窘况令我狂笑不止。2.纠正"罗马人回家"的语法错误并伐刷100遍。3.只要男人愿意,他就有权利生孩子。4.尾声的十字架群唱,媒介自嘲与推荐电影——安东尼奥尼[夜]。(8.5/10)

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荒诞讽刺,无法打星,有的地方实在困惑。。。记住了一句话,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8分钟前
  • 面包超人
  • 还行

巨蟒的喜剧过时得很快,但[万世魔星]则因为它叙事上的连贯性而可以长久。时至今日,电影对于基督教和信仰问题的讽刺依旧针针见血。信仰的本质无外乎是逃避自己做决定的责任。

13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Biggus Dickus

15分钟前
  • Andybest
  • 力荐

看到百夫长给布莱恩纠正拉丁文语法的地方就笑了,想起了Eddie Izzard的拉丁文段子,Eddie说得没错,“我们搞喜剧的基本上每个人都从Monty Python那儿偷师。”Python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荒诞喜剧。本片对宗教人士的讽刺也是不遗余力,在英国,几乎每个优秀的喜剧演员都是无神论者。

16分钟前
  • 金懋叔相公
  • 还行

3.2 分了兩段才耐住性子看完。Terry Gilliam還是要比Jones高!

21分钟前
  • 大佑
  • 还行

巨蟒神作!对现世是多么超前的还原,宗教愚民,暴政养猪,各种自杀主义和无脑党派,一排十字架钉满了足以自我安慰的各种逻辑

24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力荐

这才是文化人玩无厘头的样子嘛,在这个充满政治正确又缺乏实干家的年代看,尤其反讽。

28分钟前
  • 巴豆虽好
  • 力荐

3.5 果然和《巨蟒与圣杯》是一个团队的作品,一贯的无厘头和搞怪以及浮夸到漫无边际的想象力,但不如《圣杯》。这里面没有什么不可以,就看你如何去解构这部电影。内涵都是需要人们去解读的,经典也是一样,当然就如片中的布莱恩忽然间被乌合之众奉为上帝之子一样,既是反讽,也是自嘲。

29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这就是这首歌的出处 英国的贱货幽默理解不能啊

34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我怎么觉得结尾那首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也是个讽刺呢?布赖恩从头到尾都没唱啊。

39分钟前
  • 走走
  • 推荐

无厘头讽刺大百科。开始无聊渐入佳境。讽刺了:当权者(口齿不清白痴相)、装傻为善的当权者的爪牙、反抗者(盲目牺牲)、民众(近乎愚蠢的崇拜,如没有个性的复制人)。肯定了为权利而斗争(支持变性者权利的有趣台词),片尾曲非常积极乐观向上,片头曲男人的一生正和了:潜龙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44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前半部三星,后半部五星..这居然是79年的片子啊!!果然英国佬的黑色幽默经久不衰.....the bright side of life居然是这部片子里出来的。。我还以为是借用呢。。果然是世界级的好片啊~本片之所以输巨蟒与圣杯就是因为基督教这个敏感的话题。。。

46分钟前
  • 中雪君
  • 推荐

IMDb Top Rated Movies #174:<Life of Brian>是一部关于生命的荒谬的幽默剧。荒谬意味着悖论,目的和结果的背道而驰,“合理”的不合理性。—— 事实证明,相较于影迷们口中更为权威的电影网站IMDb所筛选出的Top 250,还是豆瓣电影Top 250里的片子更符合我的口味。虽然它俩只是我的观影参考对象而已。

4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6.5 最烦这种恶搞电影,琼斯的巨蟒与圣杯看一半就看不下去。这部电影也是坚持看完。

52分钟前
  • 尊驰
  • 较差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看完宾虚, 哈欠连天, 心说, 太假了, 然后打开这个, 哈哈哈哈哈, 太淘气了, 好提神. 世界本来是这个样子才对嘛. 先看了宾虚也更能get到笑点.

55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可能当时很好看 毕竟是老片子了 很多段子不能理解或者是不符合现在的口味了

60分钟前
  • 梅洛哥
  • 较差

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

1小时前
  • qw0aszx
  • 力荐

颠覆宗教的一部电影,我不喜欢。不过颠覆地有意思。大量无厘头的对白有点儿滥。

1小时前
  • 还行

这部影片是喜剧团体Monty Python继《巨蟒与圣杯》之后制作的又一部荒诞搞笑大作。这部无厘头电影不仅和前作一样进入了IMDb250,而且还入选了《Time Out》杂志评选的“史上最佳100部英国电影”。如果说《圣杯》是对历史的一次恶搞,那么这部作品就是对宗教颠覆和嘲讽,宗教人士必然会反感。

1小时前
  • stknight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