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

大陆剧大陆2000

主演:巴森,萨仁高娃,赵恒煊

导演:王文杰

 剧照

成吉思汗 剧照 NO.1成吉思汗 剧照 NO.2成吉思汗 剧照 NO.3成吉思汗 剧照 NO.4成吉思汗 剧照 NO.5成吉思汗 剧照 NO.6成吉思汗 剧照 NO.13成吉思汗 剧照 NO.14成吉思汗 剧照 NO.15成吉思汗 剧照 NO.16成吉思汗 剧照 NO.17成吉思汗 剧照 NO.18成吉思汗 剧照 NO.19成吉思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7 18:58

详细剧情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闻名中外的蒙古族及中华民族的英雄,是公元后第二个千年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本剧全面介绍了成吉思汗的一生:十二世纪中叶,中国北方在金朝统治之下。大漠南北草原各部还各自独立,互不统属。金朝对其实行“分而治之”和屠杀掠夺的“减丁”政策,蒙古部首领俺巴孩就曾被金熙宗残酷地钉死在木驴上。正是这种几代冤仇导致了草原内外的长期征战,孕育了以征战为主要生活内容的一代天骄!  在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以其杰出的政治谋略和正确的战略战术结束了蒙古草原四分五裂的局面,完成了蒙古族的统一。十三世纪初,他又以血族复仇的名义率领十万蒙古铁骑直指金朝的中都(今北京),能征惯战的女真人不堪一击,中都很快被攻克。后因林木中百姓叛乱,成吉思汗率主力回到蒙古草原;又因西方大国边将杀死近五百人的商队,其国王又杀死蒙古正使,成吉思汗才被迫进行了西征。蒙古铁骑兵锋所指,多少支军队被打得人仰马翻,多少个王公贵族纷纷人头落地:不可一世的西方对手被消灭了,其统治区域成为剧烈争夺的战场。成吉思汗临死前还逼迫西夏王表示投降,并留下了灭金、灭夏和如何巩固政权的三条遗嘱。为统一中国北方、进一步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对于成吉思汗的千秋功罪,我们中国人民是最有权力评说的!

 长篇影评

 1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和孩儿他爹看过很多次了,每次的关注点和思考点都不一样。

如果被肥皂剧冲击的无聊空虚,可以来看看。

真正感受什么是大男人的宽阔胸怀。

作为少数民族的领袖和君主,没有中原皇帝见谁猜忌谁的毛病。

你有实力就认可,不服就打打看。

目标更简单,统一草原,然后征服,加上复仇,带上兄弟。

如果哪个朝代能让我重燃起虚荣心或者说是骄傲,必有蒙古大元。即使我是汉人。

 2 ) 有些许瑕疵的历史正剧

2004年央视版《成吉思汗》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剧,现在像这样尊重历史、忠实于历史的电视剧并不多。应该说,这部电视剧拍摄水准明显超越了电影《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香港ATV电视剧版,和美国人拍的同类题材影视剧相比各有千秋。

先吐槽本剧的一些缺陷:

其一,剧中西辽国王(实际上应该是“皇帝”)耶律直鲁古自称“西辽国王”,这一点实属荒谬!西辽正式的国号是“大辽”,中国史书上称其为“西辽”是为了和之前契丹耶律阿保机在东北亚建立的契丹辽朝(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辽”)相区别。让西辽人自称“西辽”就好比让南宋人自称“南宋”、北元人自称“北元”、南明人自称“南明”。还有,剧中成吉思汗与蒙古汗国将士均称呼西夏为“西夏”、称呼南宋为“宋朝”,其实历史上蒙古人对西夏的称呼是“唐兀惕”,对南宋的称呼是“南家思”,对大理的称呼是“蛮子国”或“白蛮国”。导演、编剧这样安排台词可能是为了让缺乏历史知识的人便于接受,但无论如何是荒唐而违背史实的。

其二,第一集把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抢婚行径美化成英雄救美,历史上抢走新娘月伦夫人的正是也速该。这种描述或许是考虑到内地观众对剧情的接受度,但从现代文明的视野来看古代游牧民族抢婚习俗是野蛮、愚昧而残忍的,不应该受到美化。如果有人拍电视剧,将古代汉族男子纳妾、女人裹小脚等残暴习俗美化为汉族传统美德,不知道内地观众和内蒙古观众将做何感想?

其三,历史上蒙古帝国第一次西征向西南一直打到了今天印度共和国恒河平原上游,向西北翻越太和岭(今大高加索山脉)打到了今天乌克兰的第聂伯河流域及克里米亚半岛(最远已达摩尔多瓦靠近乌克兰的东北边疆),但电视剧回避了八剌远征印度次大陆和哲别、速不台远征东欧。难道是为了避免影响我国同俄罗斯、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而故意不拍的吗?

其四,电视剧回避了成吉思汗征西夏的情节,这样一方面掩饰了蒙古军在西北地区屠城的暴行以及西北地区各族民众在蒙古军骇人听闻的暴虐屠杀下蒙受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成吉思汗作为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其军事才能得到锤炼而逐步升华的过程。这样拍估计是怕引起蒙古族、东乡族、土族、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不满吧。

其五,剧中个别情节与史实有很大出入。如第22集成吉思汗攻占金中都(今北京市)后出现了金哀宗完颜守绪派使者向成吉思汗求和的剧情,而历史上成吉思汗占领中都是在公元1215年,而完颜守绪继位是在公元1224年。也就是说,当时金朝皇帝应该是金宣宗而不是他的儿子金哀宗。这一段是史实方面的严重疏漏。

其六,剧中有些对比过于“现代化”。第19集成吉思汗的女儿称“孛儿帖”为“妈妈”,事实上蒙古人称呼自己母亲应该是“额吉”。“妈妈”一词源出古罗马拉丁语,直接源头是法语单词“maman”,晚清时期才传入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蒙古族逐渐汉化,才逐渐学汉语,跟着内地汉人一同称呼自己母亲为“妈妈”。

其七,剧中第25集出现了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使者在国书中称成吉思汗为“东方救世主约翰长老”的荒唐剧情。“长老约翰”的是基督教徒的传说,伴随着西欧十字军东征在西亚东地中海地区的屡次失败而风靡欧洲,其早期原型有学者认为是信仰基督教聂斯托斯派的蒙古高原克烈部,后期原型是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帝国。“长老约翰”的传说大致就是说东方有一位信仰上帝耶和华的长老国王,他名为约翰,不断率领自己手下30万大军在东方同穆斯林战斗,是罗马天主教会的潜在盟友,能帮助西欧封建贵族和骑士战胜穆斯林。哈里发是伊斯兰教的精神领袖,怎么可能接受欧洲基督徒这种敌视和反对伊斯兰教的传说?

既然说了那么多2004版《成吉思汗》的瑕疵,那么这部电视剧还能算得上历史正剧吗?毫无疑问,《成吉思汗》仍然是一部经典的历史正剧,它的这些瑕疵大多属于白璧微瑕。

《成吉思汗》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是其大部分情节都有史实依据,很多人物对话直接来自于《蒙古秘史》(《元朝秘史》)、《蒙古黄金史》、《黄金源流》等蒙古历史文献和伊尔汗国拉施特的《史集》、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两部伊朗语文献,对历史的忠实度非常高。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是蒙元史学者朱耀廷教授,其剧本的底本是朱耀廷教授所著传记文学《成吉思汗全传》。2004版《成吉思汗》对史实的尊重是毋庸置疑的,前面所述某些情节与史实的差异也是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所造成的,并非导演和编剧考证不到位。

虽然《成吉思汗》只有7000多万元的拍摄成本,但是电视剧还是尽可能做到了还原历史。为了还原中古时代花剌子模沙朝的风土民情,剧组不惜成本搭建了很多中古时代中亚风格的城堡、巴扎(市场)和清真寺,在穆斯林和印度人服饰方面也吸收了前苏联学者在中亚和南亚中古史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尽可能贴近了13世纪初中亚和南亚居民生活状况的历史情境。另外本剧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真正表现出了马战时蒙古骑兵的快马弯刀的厮杀,还动员了大量群众演员甚至是解放军部队参演,合兰真沙陀之战、野狐岭之战、围攻讹答剌、撒马尔罕攻坚战的场景都拍得相当不错,惟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没有很好地还原出蒙古骑射手万箭齐发的对射场景。

《成吉思汗》真正称得上一部属于蒙古民族的史诗,充分表现了蒙古从一个氏族(乞颜部孛儿只斤氏)到一个有共同文化(以长生天信仰和不儿罕山崇拜为代表的内亚萨满教文化)、共同语言(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共同民族认同(蒙古族)的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程。《成吉思汗》的对白艺术地再现了蒙古语中种种妙不可言的比拟,还融入了蒙古人的很多古老传说与历史典故,堪称中国内地历史剧教科书般的典范对白。《成吉思汗》在细节方面也十分考究,较好地(不过没有做到最好)还原了成吉思汗统一前后蒙古高原牧民的高超骑术、早期蒙古包的样式、当地居民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居民日常饮食(吃烤牛羊肉、喝马奶酒)、贵族和平民的发式,服饰方面也参考了《蒙古秘史》和《史集》的记载而尽量贴近13世纪草原游牧民服装的真实情况。更为难得的是,《成吉思汗》忠实再现了成吉思汗统一之前草原各部的宗教信仰,尤其是客观反映了克烈部、乃蛮部、汪古部对景教(基督教聂斯托斯派)的虔诚信仰。就凭这部电视剧让老王罕一边在胸前画十字作祷告、一边口中念叨着“我主耶稣”,本剧就算得上一部真正的历史正剧,比某些打着“正剧”幌子却在细节方面粗制滥造的古装剧强上不止百倍!我之所以说《成吉思汗》是一部蒙古民族的史诗,不仅在于它真实反映了蒙古文化和蒙古高原风土人情,还因为它启用了很多演技十分精湛的蒙古族演员。主角成吉思汗的扮演者是巴森,他是成吉思汗第二位嫡子察合台的后代,由他出演成吉思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巴森先生就是扮演成吉思汗的不二人选!

这部电视剧以“成吉思汗”为名,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洗白了主角铁木真,历史上的铁木真有很多在剧中被刻意回避甚至美化洗白的暴行。但电视剧对成吉思汗并非一味歌功颂德,还是如实反映了他屠杀塔塔尔部身高高过车轮男子、掠夺中原(金朝)人民、在花剌子模统治下的中亚和西亚地区多次屠城和虐杀战俘的残暴行径,对成吉思汗的好色、冷酷、妒忌心重(在纳牙阿护送忽兰皇后一集中有充分体现)、多疑以及作为一位父亲对长子术赤的不公道也没有回避。总的来说,巴森塑造的成吉思汗还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也是一位既有伟大英雄的雄才大略和超凡人格魅力、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鲜活形象,不得不说蒙古族演员巴森的演技用“精湛”来形容也是对他的贬低。此外,电视剧没有把成吉思汗的成功完全归结于成吉思汗本人的个人因素,也充分表现了中古时代内亚和东亚历史背景对他的玉成。除了成吉思汗外,其他角色形象塑造得也非常好,尤其是月伦夫人、孛儿帖、也遂、忽兰、合答安几位正直、贤德、深明大义的伟大女性令人印象深刻。

 3 ) 总结不好勿喷

个人觉得很棒,巴森出色表演,整体叙事流畅(吐槽现在的电视剧把故事都说不好),有人说成吉思汗杀人屠城啊,我看过亚历山大远征也是反抗就屠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扯远了,我来说说我的一点感悟,没有人能一帆风顺,取得伟大的成功真的是一路坎坷,这个时候坚毅的性格的是熠熠生辉,你看看他被打败了几次,从小时候的被驱逐扛起生活的重担,苦难造就了他,黄金家族是他的成事的基础,但他能统一整个蒙古草原是另一个性格特点,他博大的胸襟,他能放过对多次害他的安答,尚待俘虏为自己所用(比如哲别),他用的大度告诉了别人他与草原其他头领的不同。

 4 ) 一代天骄的轨迹

这是一部很好的历史正剧,以下的简短的分集剧情,也是成吉思汗一生的轨迹:
1.关键字:也速该抢亲;铁木真降生;铁木真扎木合结义。槽点:柯额伦的确是也速该抢的,剧中反倒让铁木真兀格背锅,有美化也速该之嫌。况且铁木真兀格也不是塔塔尔的首领,只是该部落的勇士。
2.关键字:铁木真成亲;也速该中毒身亡;泰亦赤乌抛弃铁木真一家。槽点:看到也速该给铁木真讲岳飞和秦桧的故事,有些醉了...原来也速该是被也客扯连和札邻不和毒死的,不知道正史中是否记载。也速该死前竟然能预测到他的后人对凡是车轮以上高的塔塔尔人进行屠杀的事实,太强大了。
3.关键字:铁木真杀弟,结识博尔术。槽点:脱朵被丑化成盗马贼了。
4.关键字:塔儿忽台擒获铁木真;锁尔罕失剌一家救铁木真;札儿赤兀歹带领蒙古三狗投奔铁木真。槽点:札儿赤兀歹扒羊毛时看见铁木真?
5.关键字:黑貂誓言;蔑儿乞抢亲;王罕铁木真札木合结盟。
6.关键字:主儿乞人来投奔;三方联军大破蔑儿乞;也速该别妻羞愧自刎;术赤出生;收服博尔忽。
7.关键字:豁尔赤来降;铁木真称汗;十三翼之战。槽点:杀死绐察儿应该是术赤答儿马剌,不是者勒蔑。
8.关键字:札木合离心离德;撒察别乞叛逃;决战塔塔尔人;
9.关键字:收服失吉忽秃忽;札木合结成反铁木真联盟;别勒古台单挑不里勃阔;
10.关键字:阔亦田之战;铁木真中箭;者勒蔑偷马奶;塔儿忽台之死;
11.关键字:哲别归降;俘获札木合;札邻不和自杀;
12.关键字:也遂和也速干嫁铁木真;别勒古台走漏风声。槽点:合答安是在给铁木真和也速干拉皮条吗?这个剧情不太对劲啊。另外,最终铁木真还是杀光了塔塔尔人,电视剧强行洗白了。木华黎说服孛儿帖让铁木真纳妾,历史上有这段吗?第四斡鲁朵的皇后合达安怎么被演成仆人了?
13.关键字:答里台反叛;豁阿黑臣故去;铁木真大战乃蛮;王汗单独撤退被乃蛮追击,铁木真搭救;
14.关键字:王汗重申父子之盟;结亲风波;王汗铁木真决裂;哈兰真沙陀之战;槽点:帖木仑被忽察儿射死,不符合史实。剧中的设定应该是激化了克烈部和蒙古部的仇恨。
15.关键字:札木合背叛王汗投奔太阳汗;耶律不花兄弟和镇海投奔铁木真;班朱尼河盟誓;札合敢不和答亦儿兀孙降太阳汗;槽点:洗礼这段太逗了;
16.关键字:合撒儿铁木真里应外合破克烈;王汗之死;决战太阳汗;撒卜剌黑(可克薛兀)战死;
17.关键字:塔塔统阿归降;札木合众叛亲离;纳牙阿护送忽兰皇后;塔塔统阿创立蒙古文字;札木合、阿勒坛和忽察儿之死;
18.关键字:答里台再次归降;大蒙古国建立;成吉思汗分封功臣;通天巫阔阔出挑战汗权,被帖木格杀死;槽点:成吉思汗赐予术赤台者为亦巴合,并非古儿别速,古儿别速应在忽兰之后。
19.关键字:完颜永济称帝;铁木真伐金;胡沙虎失守西京;徒单镒护驾中都;
20.关键字:石抹明安投降;铁木真大败完颜九斤于野狐岭;槽点:石抹明安又开始洗白铁木真了。
21.关键字:胡沙虎弑主;完颜纲被杀;徒单镒病故;宣宗南迁;完颜承晖死社稷;耶律楚材降蒙;槽点:岐国公主应该是1215年金宣宗完颜珣与铁木真和亲时嫁过去的;紫禁城的概念应该是朱棣之后才有。
22.关键字:耶律楚材:天下可以马上得之,却不可以马上治之;林木中秃麻部塔尔浑夫人叛乱;太师国王木华黎经略中原;博尔忽之死;塔尔浑夫人再次归降;札合敢不来投;唆鲁禾帖尼嫁托雷;
23.关键字:屈出律投奔西辽;屈出律篡西辽;铁木真通商花剌子模;花剌子模谋杀蒙古商队;
24.关键字:屈出律之死;铁木真立储窝阔台;槽点:时间有误,西辽灭亡是1218年,花剌子模谋杀蒙古商队导致蒙古第一次西征是1219年;被杀的使团团长据正史中记载应为巴合剌,此剧中是镇海,有误。屈出律死因有误;
25.关键字:铁木真西征花剌子模;西夏拒绝发兵;一请丘处机;进攻讹答剌城;
26.关键字:攻打不花剌城;讹答剌城、不花剌城城破;大战帖木儿灭里(忽毡城);二请丘处机;亦纳勒术(海尔汗)灌银而死;
27.关键字:屠杀撒马尔罕;诃额仑去世;
28.关键字:哲别速不台你沙不儿之战;哈伦堡内俘获花剌子模秃儿罕太后;摩诃末苏丹病死在宽田吉思海;扎兰丁奋勇抵抗;
29.关键字:八鲁湾之战大破失吉忽秃忽;范延堡之战木阿秃干阵亡;攻占玉龙杰赤;扎兰丁跃马印度河;哲别速不台西征俄罗斯;槽点:范延堡之战应在八鲁湾之战之前;
30.关键字:丘处机会见铁木真;铁木真班师回草原,蒙古第一次西征结束;木华黎、哲别和术赤相继病故;铁木真坠马;铁木真伐西夏,留下灭金灭西夏方针;槽点:剧中因为合达安被西夏杀害,铁木真南征西夏,与历史不符,应该是西夏未派军队西征遭到铁木真怨恨;最后打西夏这部分拍的有点简单。

 5 ) 真实,还有忽兰

前不久看完黄晓明演的岳飞,一下对历史著名人物感兴趣了,但是发现新版岳飞剧情太现代了,受不了,无聊的时候发现蒙古太播放的《成吉思汗》,所以一下有兴趣想看看这部电视剧,今天看完了这部电视剧,犹记小学时就看了一点,当年的巴森演的成吉思汗一直给我留下了高大伟岸的印象,不管他饰演的年轻铁木真还是中年还是老年,都真实,大学快毕业了,才看完,觉得巴思饰演的真好,以前的电视剧总之比起现在的电视剧,真实,真实,还是真实!不管从道具、剧情、演员的装扮与妆容来说都让人觉得真实,现在的古装电视剧太浮夸、浮躁了。
我其实很想知道饰演忽兰的那个女演员是谁,她又出演过那些电视、电影?她的眼睛真的很好看,很好看,好明亮的感觉。

 6 ) 一部偏纪实的英雄传记电视剧

《成吉思汗》马背上长大的男人 戎马一生 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苏鲁锭长矛指向的方向,就是蒙古骑兵征服的地方。

视听语言极具民族特色。旁白赋予了这部电视剧历史的厚重感和神圣。所有人物的台词的设置和情调的把控舒适自然,蒙古族的壮汉骁勇善战,每个人也都是诗人。排比,比喻张嘴就来,极大增加了整部剧的可看性,也使观众对这个民族充满好奇。配乐恰到好处,时而悠长广阔,用空镜来表达他们的信仰长生天和嘎滚毛的草原。时而神秘,呼麦的使用加深了蒙古部落的神秘。时而激进紧张,战斗厮杀时的背景音乐让人热血沸腾,每一个音符都在挑逗着多巴胺的分泌,绝配。

服化道做的极好,极具民族特色,每个蒙古壮汉的身上都散发着荷尔蒙的味道。

整部剧镜头质朴朴实,情节也不复杂。但是又在个别情节,所营造的氛围特别强烈。如在成吉思汗母亲死后的段落 闪回的画面感人至深,情感深度前所未有。

诺言,背叛。征服杀戮。信仰。这些元素结构了剧中的人物塑造。立体形象,所有人物并高大上的形象。敌人也有英雄,比如生子当如扎兰丁。尤其是成吉思汗与安达的最后一顿酒,既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尴尬,也有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再者成吉思汗的形象塑造虽没有很好的还原,但也部分的展现了其多疑,好色,冷酷,妒忌心重的一面。以及其他人物也是塑造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这部电视剧据说总投资7000多万,解放军也有参演,整部影片如果用幕后人员来说的一个词来形容我觉得应该是-认真,片中居民的游牧生活方式(逐水而居),日常饮食(吃烤牛羊肉,喝马奶酒),以及大量演技精湛的蒙古族演员无不透露出这部剧对细节的考究。从头到尾让人热血沸腾,相信爱情的美好,诺言的可贵。粗糙的画面,妙不可言的对白,令人热血的配乐,让人充满向往的马奶酒。让这部电视剧成为了一部精神毒品。每次看完剧我都要去淘宝上寻找蒙古部落行军酒-马奶酒。

 7 ) 不算大制作

但场面一点都不马虎,况且用的多数是蒙古族演员,好看。
男的多半粗鲁相,女的竟然个个鲜花一样。只是那一水儿的美女演员怎么就都没有红起来呢?
成吉思汗能混到那个地步,我看一个是草原人的游戏规则很公平,一个是运气。
很多次生死关头都有贵人相助。
但凡蹦出一个黑天鹅,历史都改写了。

 8 ) 成吉思汗=背叛、杀戮、信仰

       三月份,断断续续的通过一部历史正剧《成吉思汗》,了解了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一生。
    刚开始接触这部剧时,也怀疑过自己会不会没有足够的耐心看完。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家都遭受了“快餐文化”的侵蚀;浮躁气氛的污染。所以,即使已经是用仅仅三十集的电视剧来讲诉一个英雄的一生,大家依旧会觉得它太过漫长。还好,我们并没有被污染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就算是用一个月的时间,以旁观者的身份经历了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六十六年了吧!

    背叛。
    孛儿只斤•铁木真的一生充满着背叛,不论是少年时期、中年时期、还是老年时期,背叛都从未离开。
和许多英雄一样,铁木真的纯真童年极为短暂。在不足九岁时,因为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这个草原英雄被塔塔尔人用毒酒毒死,所以孛儿只斤家族开始迅速落寞。曾经跟随过也速该的部众开始各奔前程。即使是也速该的“忠实”奴仆脱朵;即使是也速该的亲兄弟答里台,都一一弃他们家而去。铁木真也因为过早尝试了背叛的滋味而迅速成长。
铁木真十六岁,在四处逃脱追杀中发展自己,曾经追随过自己父亲的部众陆续归来,势力逐渐庞大。称汗后,铁木真开始报仇雪耻。有战争,就有背叛。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铁木真与三次结拜的安达(兄弟)札木合的之间的反目成仇。说不上谁背叛谁,两人都胸怀大志,要一统草原;两人都是部落首领,都是有勇有谋。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兵戎相见乃是必然。当年,对着永生的长生天、对着伟大的不儿罕山立下的同生死誓言,也因此变得不堪一击。
铁木真花甲之年,已经是大蒙古国的成吉思汗。手下四个勇猛儿子、四个亲母的忠实养子、四个出生入死的猛将,部众们上下一心。“窝里反”已经成为过去式。然而,因为利益而结盟的同盟国之间的背叛却风起云涌。西夏国的突袭,让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合达安被杀害了,战功赫赫的爱将木华黎因为西夏的背盟郁郁而终。成吉思汗怒火中烧、痛彻心扉。
已经记不起铁木真的一生经历多少次背叛了,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就连我这个旁观者都审“背叛”疲劳,对当事人的伤害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成吉思汗在听到大儿子术赤、二儿子察合台立誓:永远辅佐三弟窝阔台治理天下时。依旧对自己权迷心窍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深感忧虑。
至今,我还是有个问题还是没能想通。为什么两个部落信誓旦旦地联盟起来去对抗共同的敌人,却总是会有一方在打败对手时先背叛联盟,拿马刀对准自己的同盟者?就不能有一次是打败了共同的敌人,解散联盟后,再来短兵相见吗?就不能尊重一下自己立过的誓言、许下的承诺?

杀戮。
孛儿只斤•铁木真的一生充满着杀戮。
那些因为战争而带来的杀戮,这里就不提了,因为不可避免。成吉思汗战胜后,是如何对待俘虏的呢?
在为父亲报仇,战胜塔塔儿部后,铁木真下令,杀光一切长的高过车轮的塔塔儿男子。因为这是他父亲也速该被毒死前的告诫。幸而,悲剧并未彻底发生。不过,那场屠杀对塔塔儿部确是惨烈而恐怖。
攻打金国时,在攻下中都禁城后,成吉思汗下令,让将士进城抢掠女人、财物三天。幸而,悲剧发生不久,耶律楚材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成吉思汗,蒙古军队这才撤军中都。即使悲剧只发生不到一天,但是,足矣吓煞金国黎民百姓。
远征花剌子模国时,因为蒙古军队以少攻多,为了让花剌子模国的各个城池放弃抵抗,成吉思汗下令,凡是不做抵抗,主动投降的,进城后不杀一人。凡有所抵抗的城池,攻陷后,一律屠城。因为是战争策略,这场悲剧势在必行。
成吉思汗是好战的,好像只有杀戮才是他的生活。一直很费解:为了证明自己的不可一世,成吉思汗会不惜军队前行一年,去攻打西方的花剌子模国。远征,有比要前行比一年还远的远征吗?总而言之,他的苏鲁定长枪所指之处,就是蒙古铁骑虐杀之所。克列部、蔑儿乞部、塔塔儿部、乃蛮部,部部沦陷;大金国、西辽国、西夏国、花剌子模国,无一幸免。

信仰。
信仰,这是一个我们大部分现代中国人缺少的东西。是什么时候丢失的呢?也许是被物质生活洗脑后吧!
生长在草原的他们,信仰永生的长生天;信仰伟大的不儿罕山。所以有冬日打雷是因为长生天发怒;所以有对着长生天、不儿罕山立誓;所以有萨满巫师。
无论一个人,他有多少丰功伟绩,他有多少宏图大志,上天给他的在这个世界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成吉思汗55岁后,久经沙场的不败之身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问题,再有耶律楚材这个文人的思想对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始对生命、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而花甲之年还远征他乡,成吉思汗开始怀念草原;怀念自己颠沛流离的少年时期;怀念自己不可一世的中年时期。
他也渐渐开始信仰长生。而后,在与长春真人丘处机七个月的相处后,成吉思汗断了长生的念头。因为知道长生不可能,成吉思汗似乎对自己的生死更加释怀。
母亲年高离世;救命恩人合达安不幸被害;爱将木华黎郁郁而终;甚至,大儿子术赤病死异国他乡。这一切都在提醒成吉思汗,生命终有尽头。
然而,战争根本不给他安享晚年的机会。西夏屡次背盟,六十四岁高龄的成吉思汗气忿亲征。最终,在举兵征西夏的战争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病死于六盘山附近的清水县。享年六十六岁。
西夏没有平;大金没有灭;南宋没有打。然而,生命已尽。历史材料上说,成吉思汗在治国中,有一条很成功。那就是在乃蛮部只允许信仰救世主耶稣、在花剌子模国只允许信仰真神安拉时,成吉思汗推行信仰自由。
而有信仰的他,在临死前说:是长生天要召他回去了。

权利自古以来能使人鬼迷心窍,成吉思汗的大儿子术赤、二儿子察合台在成吉思汗生前就有过几次争斗,不管因何而起,其根本原因一定在于汗位。
成吉思汗死时,大儿子术赤已病死,而二儿子察合台已有自己受封的疆土。因此,成吉思汗的宏图大业由三儿子窝阔台继承。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至于我们现代人要从笑谈的历史中学习东西的实在太多了。至少,成吉思汗让我对诚信与和平有了新的理解。要问还能学到些什么?自己去了解他吧!

 短评

人物刻画的很好有没有,哪怕是反面人物的人性也很全面

4分钟前
  • ★Napoleon,
  • 推荐

以前看的这么爽的历史片居然忘了收藏

9分钟前
  • 平叔
  • 力荐

单单就配乐就可以给高分了。此剧很多细节都很讲究,包括金朝宫廷用女真文字,还有克烈、乃蛮、花剌子模的信仰风俗,那时审查也没这么严。故事基本是参考蒙古秘史和世界征服者史写的剧本。对成吉思汗的伟大和残忍都有描写,没有一味美化,这一点对于中国电视剧殊为难得。其他还是有些改编的,比如美化了也速该抢亲,多少还是要照顾观众的接受程度。其他细节问题比如身管火炮提前出现到13世纪初也是错的,不过不影响整个电视剧的品质。

11分钟前
  • 撒马尔罕守门员
  • 力荐

第一:成吉思汗出生地当时为中国属地,蒙古族也是我国民族之一,所以说成吉思汗是中国人也可以。第二:元代为中国朝代之一,明朝洪武皇帝为元朝修元史,承认了元朝政权的合法性。第三:灭国的时间是蒙古帝国时期,和元朝不同,区分清楚。第四:不要因为民族情绪而打低分,这是对导演、以及演员的不尊重

14分钟前
  • 丘一口鸟 Plus
  • 力荐

小时候最爱看的电视剧之一。

18分钟前
  • JoeyLu陆柏宇
  • 力荐

没话说 感谢能有这个平台去了解一代天骄

19分钟前
  • Amethyst
  • 力荐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上大学时候,那会儿的央视版本似乎西征花剌子模的部分删了不少。最近在油管上重温,确实堪称精品的国产剧。很搞笑的是央视删节的部分似乎都和religion有关,比如铁木真的几个政敌逃到信奉景教的乃蛮部,原本的情节是他们不情愿地接受洗礼,结果央视播出的版本台词整个改了,改为乃蛮国主要考验他们的忠诚。然后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对那个情节觉得非常莫名其妙。说真的蒙古当时的向西扩张除了杀戮之外,必然是伴随着宗教,种族等各种碰撞。把这个删改了那真的就没啥情节了。。。

21分钟前
  • 瑾玉
  • 力荐

成吉思汗:我对长生不老没有过多的期待,只是觉得很多事情还没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25分钟前
  • 小王子
  • 力荐

cctv1 八点档的电视剧,记得在暑假看完,挺好,中国历史正剧拍的都很不错

27分钟前
  • 北木
  • 力荐

超爱的电视剧,希望不要因为民族问题引战,毁了这么用心的片子

30分钟前
  • 爱吃火锅的小狗
  • 力荐

在去青海一路上看的,台词好舞台腔啊…就像在看莎士比亚的翻译版…

34分钟前
  • 坐等1900
  • 还行

3点:被蒙古打得屁滚尿流的欧洲人照样敬佩成吉思汗,国人倒出了一堆新纳粹整天发酸劲,吵吵着非我族类,却忘了华夏子孙早在唐宋之前便混入五胡的血统。同样是战争狂人希特勒就遗臭万年,正说明成王败寇的道理。该剧拍地回肠荡气,节奏紧凑,演员选地也好,比起短促的电影更好地描绘了铁木真的漫漫一生

35分钟前
  • 卡树
  • 推荐

还是很真实的,感觉很多都是摘自世界征服者史、蒙古秘史,大赞!

38分钟前
  • 小⑥儿
  • 力荐

很早以前在黑白电视上看过,人物虽多但都很有特点,尤其喜欢木华黎和合答安。一代天骄能被伟人写入诗作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起论风流,可见其在历史上的光彩。只是如今再看已有不少删改之处,时代变化太快了

39分钟前
  • 听海
  • 力荐

无论台词、服饰、发式都算考究,再加上一些真正的汉子演绎草原的汉子,算是为数不多的国产精品,满足了一个男人征服世界的幻想。另,央视版删减了许多,还是看DVD版吧。

43分钟前
  • 风鬟雾鬓
  • 力荐

看的30集。国产历史剧里非常考究的精品,演员、服饰、台词、场景都很好。

45分钟前
  • 阿布罗狄
  • 力荐

个人认为是能跟BBC的成吉思汗系列比肩的电视剧了,而且主创对于史实的尊重在国内显得特别难能可贵,没有一味的夸赞或批评成吉思汗,只是丰满的表现了成吉思汗伟大,残忍的一生。这在国内历史剧方面尤其值得特别表扬啊!

50分钟前
  • 普莱斯
  • 力荐

蒙古人说话都是爱用比喻句的吗?了解一些蒙古的风俗文化。拍的挺有趣的( ̄へ ̄),小时候央视一套黄金档追过剧,对铁木真爸爸被毒死,铁木真杀死弟弟印象深刻

55分钟前
  • 张洁洁
  • 力荐

真的是我小时候的记忆啊!那时候还是地方台播出的,我和隔壁大娘在看电视,我俩一起看蒙语版成吉思汗!我不懂蒙语,所以看字幕,大娘不认字,可是听得懂蒙语,真的是,想起来好想流泪(๑ó﹏ò๑)转眼间我都已经这么大了

56分钟前
  • 全都是泡沫
  • 推荐

就冲诃额伦送别成吉思汗出征花剌子模的那一幕就值得5星了。

58分钟前
  • 雪夜电影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