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首相第一季

欧美剧英国1986

主演:保罗·爱丁顿,奈杰尔·霍桑,德里克·福德斯,戴安娜·霍迪诺特,黛柏拉·诺顿

导演:Peter Whitmore,Sydney Lotterby

 剧照

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1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2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3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4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5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6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13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14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15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16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17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18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19是,首相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0 20:26

详细剧情

  理论告诉我们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  常识告诉我们事情越多,麻烦也越多;  经验则告诉我们政治问题揭开总有个内幕,内幕揭开还有个黑幕...  我们的老熟人, 行政事务部(DAA)大臣吉姆哈克上位成功了! 在公务员体系的化身, 内阁秘书汉弗莱阿普比爵士和走钢丝大师, 私人秘书伯纳伍利同学辅佐下, 经过三年艰苦磨练(磨蹭和训练), 哈克终于入主唐宁街十号, 成为英国首相!  明暗之间棋逢对手, 新老问题此起彼伏, 首相的政治生涯之精彩, 注定不亚于大臣. 于是,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这三位老朋友周围, 走进白厅这一变幻莫测的舞台吧~

 长篇影评

 1 ) 三人行中伯纳或是最大赢家

是首相这部剧非常的好看,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教育部那一集就完结了,事实上对应到现实生活中的话,哈克最后退休了,汉妃晚年有精神病发作进了医院,而伯纳则继承了汉非的职位,青云直上。

今天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哈克,汉妃和伯纳三人组,在博弈论里有个经典的模型。如果甲乙丙三方实力由大到小排序的话,实力居中的玩家乙的生存概率是最低的,因为它被锁定在甲乙之间安全两难(security dilemma)之中无法脱身,而甲总是有足够的资源和机会去诱惑丙与之结盟去对付乙。反过来,国力居于第三的玩家丙却享有一个巨大的结构性优势,那就是无论他挑衅谁,都不会受到真正的惩罚,因为另外两家都把对方视为首要威胁。老三丙在甲乙眼中的“较小威胁”特征赋予丙以行动自由和安全,从而使得它的生存概率不仅大于老二乙,甚至大于实力最强者甲。 其实很多人都看不明白为什么伯纳表现的水平不是很强,充当的都是一个插科打诨的角色。多次说错话,把双方都得罪。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角色,最后却能够继承汉妃的职位,青云直上。无论他挑衅谁,都不会受到真正的惩罚,因为另外两家都把对方视为首要威胁。因此你们可以看到,无论哈克和汉飞怎么暗中较劲,都不可能直接将伯纳卷入战争中,伯纳正是他们双方所共同争取的对象。 回想起现实,我们的世界也和剧中如此相像。 中国在冷战期间能嚣张地在两大阵营之间纵横捭阖而未遭败绩,便是得益于这样一种结构性优势;如今乌俄冲突,俄罗斯今天便具备了这个结构性特征的庇护,普京前年曾经公开说出“坐山观虎斗”一语,说明他对自身的结构性地位有清晰的觉察。美国已经意识到他真正的对手是中国。

 2 ) Talk on the Foreign Policies

政府对于大众早已研究透了。这样的政府才是负责任的政府 ,也是唯一能存活下来的政府。因为,是人民需要政府。
经典太多,都是大实话。这里只取一例。

Talk on the Foreign Policies
B for Bernard, who is the PM's secretary. H for Sir Humphrey. D for Dick, head of the Foreign Office.
Background : The East Yemen are preparing to invade St. George's island in support of the Marxist guerrillas. The Foreign office made the decision of doing nothing towards it, while the PM seems to be in favor of supporting the St. George's. But PM is completely unaware of the situation in St. George's.

B: I want to have a word, with both of u.
H: Yeah ? What about.
B: St. George's.
D: What about now?
B: The PM [prime minister] seems to be completely in the dark.
D: Good.
H: Excellent. Anything else ?
B: I wonder, is there anything he doesn't know ?
H: I hardly know where to begin, Bernard.
B: No, I mean anything important.
D: He has the foreign secretary to tell him.
B: Yes, I know. He seems to think he doesn't know either.
D: I should hope not
H: Are u implying that the PM ought to know what is happening ?
B: Well, he is the PM.
D: Yes, Bernard, but it's simply to dangerous to let politicians become involved with diplomacy.
H: 【Diplomacy is about surviving until the next century. Politics is about surviving to the Friday afternoon. 】
D: There are 157 independen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e've dealt with them for years. There's hardly an MP [member of Parliament ] who knows anything.
H: Show them a map of the world, most of them have a job finding the Isle of Wight [somewhere in South Britain]
B: Surely politicians can't be that ignorant ?
 - H and D laughs ...
D: Very well, sit down Bernard. Where is the Upper Volta ?
B: Em...
H: What's the capital of Chad ?
B: Em...
D: What language do they speak in Mali ?
B: Em...
H: Who's the president of Peru ?
B: Em...
D: What is the national religion of Cameroon ?
B: Em...
H: Bernard,
B: Em?
H: U should stand for Parliament.
B: What I mean is if it's a democracy, shouldn't people sort of discuss things a bit ?
D: Of course, full discussion.
B: 【And have the facts ? 】
H: Of course not. They don't want them.【 Facts complicate things. All the press, the people and their elected leaders want to know is who are the goodies and baddies. 】
D: But the problem is the interests of Britain nearly always involve doing deals with people they think are baddies.
H: And not helping the goodies occasionally when they doesn't help us.
D: So we avoid the discussion of foreign affairs. Or rather we keep it inside the Foreign Office. Then we produce one policy for the Foreign secretary, which is our considered view. And he can act upon it.
B: No options ?
D: No
B: No alternative ?
D: No.
B: What if he's not satisfied ?
D: If pressed, we look at it again.
B: And come up with a different view ?
D: Of course not. We come up with the same view.
B: What if he demands options?
H: well it's obvious. The F.O. presents him with three options, two of which are, in fact, exactly the same.
D: And plus the third which is totally unacceptable.
H: Like bombing Warsaw or invading France.
D: We do occasionally encourage the Foreign Secretary to produce his own policy then we tell him i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World War Three, perhaps within 48 hours.
B: I see. I'm sorry to appear stupid...
H: Oh, perish the thought, Bernard.
B: In my experience, ministers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effect of policy on domestic opinion. Our system doesn't seem to allow for that.
D: Of course not. We take the global view. We ask what's best for the world.
B: Most ministers would ask what will the "Daily Mail" say.
H: 【Oh Bernard, we can't have foreign policy made by yobbos like Fleet street editors or backbench MPs.
D: Or Cabinet minister. 】
H: Or Cabinet minister. We take the right decisions and let them sort out the politics later.
- a Ms come in and delivers a mail. And back to conversation
B: If the Foreign Secretary won't accept the F.O's view ?
H: Well, 【it's a free country. He can always resign. 】
B: How can u treat the PM like this ? Surely he is right to worry about St. George's island. After all, it is the democracy.
D: Not for long. This is the fresh telegram. The East Yemen are preparing to invade in support of the Marxist guerrillas.
B: That's awful.
D: Yes and no. It is moderately bad news for the government of St George's, but is very good news for the guerrillas.
B: What about the islanders ?
H: Bernard, u are reacting like a politician.
B: Sorry, what are we gonna do to help them ?
D: Nothing.
B: What if St George's appeal to us ?
D: We'll give them every support, short of help.
B: What if the PM insists that we help them ?
H: Then we follow the four-stage strategy.
B: What's that ?
D: 【The standard F.O. response in a time of crisis. In stage one, we say nothing is going to happen.
H: Stage two say it may happen but we should do nothing about it.
D: Stage three, we say maybe we should do something about it but there's nothing we can do
H: Stage four we say maybe there was something we could have done, but it's too late now.】









 

 3 ) 唉,这片牛得我又要刻盘了!

RT!
上次有这种无奈是碰到了Boston legal!虽然很讨厌被占有欲控制,不过这些牛X闪闪的思想瑰宝,俺们平凡的脑袋实在做不到一遍就全部吸收完全呀,更别提里面听也听不懂,翻得再好也看不懂的不知所谓的精英政治语汇了!和Jim一样,除了瞪大眼睛,张大嘴巴,抽搐着承认自己乡村外化和傻不啦叽的无知事实之外,还能怎么样?老老实实刻盘补拙吧!

太奇怪了,英国人怎么能一本正经得那么可爱内?相比起他们的叛徒宿敌,美国佬们那种夸张到滑稽的幽默来说,British们含蓄内敛,绅士派头十足,挺着那幅不可一世的高人一等的姿态,照样将讽刺与搞笑玩得浑然天成,炉火纯青!难怪老美们恨得牙痒痒,一边自卑自己没文化没传统,一边粗俗无奈地回击老英们的装腔作势,虚伪造作到骨子里!

但是,能装腔作势,大言不惭,脸皮厚到这么有范儿,早就超越了道德,根本就是艺术了嘛!真是让人不得不爱阿!
Jim Hacker,刚愎自用,爱做秀的典型政客,虽然身为首相,雄心勃勃幻想要大刀阔斧完成政治清明的理想,却屡屡被被他的公务员系统掣肘,虽在偶然反击时也算善用资源,有勇有谋,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高尚理想总屈服于现实的复杂,最后不得不放弃原则,不了了之。这时候酒和政客的two face 和自欺欺人的说辞就能帮下台阶的大忙了,而观众也乐疯了,哈哈,世事原本如此,艰难的又何止政治游戏!俺们最爱他掩藏不住的自我陶醉了,面部表情哈天真,萌死了!

Sir Humphrey Appleby,老奸巨猾的常务秘书,气场十足,自称是谦卑的公仆,实际是掌握实权的暗箱操作者,任意玩弄着外强中干,血压随民意支持率忽高忽低的所谓领导政客,同时中饱私囊,顺便暗箭伤人。太佩服其化简为繁,正话反说,明捧暗贬,化腐朽为神奇的语言功力(包括词汇狂丰富,句式狂嵌套,逻辑狂复杂,但,抑扬顿挫的英式英语真好听),谁说咱中国人才会腹黑呢,介才是一流高手阿!能够做到理直气壮地颠倒黑白,摒弃理想,无视良知,不容易啊!谁让他老人家雄赳赳,气昂昂地接过并扛起了维护文官统治地位的大旗,任重而道远呀,那些道德奢侈品还是早丢早好啊!不过话说回来,世事本充满悖论,真实的东西从来都不美好,更何况肮脏的政治,站在他的立场,那些歪理的确有动听的一面啊。两千多年多少哲人政治家们费尽心机将这套政治体系发展至今,哪那么容易堪破!俺们最爱他一脸无辜地装模作样指天发誓,还有被首相那些异想天开的壮举震惊得鼻子气歪的傻表情,还有一时被问倒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时,一下yes一下no那个结巴,看得笑抽了!貌似Humphy 的粉丝最多哦!

Bernard ,首相的私人秘书,搞不清是天真可爱还是大智若愚,经常纠正领导们的语法错误,还时不时“不经意”拉下大家的遮羞布,看似无辜地受两个领导的夹心气,实际走钢丝都走得风生水起,平衡术搞得左右逢源,两边都要极力倚靠,滋润得很啊。俺们最爱他学长臂猿,学那什么鸟的装疯卖傻样,还有不断打哈哈以及穿插其中那些只可意会的神秘微笑,太得劲儿了,哈!

所以你说多奇怪,三大主角从角色分析看来,除了智慧(大多还用在斗上,如我们中国人所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外,好像都是可圈可点的道德缺陷嘛,怎么这些英国人一点不惹人厌呢,坏也坏得迷人,傻也傻得闷骚,奸也奸得有型,魅力无穷,要知道以前俺们最讨厌虚假,虚荣以及虚伪了呀!言而总之,哪块云彩不下雨内!可人家就敢拿自己开涮!这三人之间的争斗与合作,本来就很好地体现了人家民主制度系统设计来的相互钳制人性与权力的本质,虽然总是邪恶的官僚政府机器完胜,hoho,Democracy and freedom!What a shit!

这个片,不但很多英语听不懂,还涉及到英国国内事务方方面面,教育,就业,军事,外交,政体,党争等等等等,基本都不知道,谁让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走了下坡内!虽然是三十年前的老片了,国际国内的一些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变化,不过估计还是有很多问题并没过时。上次看Boston legal感觉把老美的那套了解了个七七八八,这次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嗯哼!

 4 ) 官场三贱客

         《生活大爆炸》和《是,大臣》系列是我最爱的两部喜剧,前者我追了六季,后来因为国内引进海外剧受限没能找到资源,其实也没有继续追剧的动力了,自从四个高智商低情商的奇葩科技宅们都有了归宿回归普通人生活后,这部美剧就逐渐失去了吸引力。Shelden有了个满口黄段子的博士土妹女友(我弃剧的最主要原因),Howard结婚了居然还婚姻美满不再猥琐性饥渴(!),连Raj都治好了异性交往障碍症,这部剧最后的剧情只能靠Leonard和Penny的分分合合凑剧情了。如果《生活大爆炸》结束得早没有拖沓到现在这个困境,我相信是绝对能跟《六人行》并称美国情景喜剧经典的。

    《是,大臣》系列是英式喜剧经典,它不靠卓别林憨豆式夸张的肢体动作引人发笑,尤以人物表里不一的剧情设置和冷峻犀利的冷笑话见长,典雅复杂句式多变的对话和深入浅出的政治理论都展示着英式幽默不同于美式幽默的扎根于坚实文化土壤的文学性和庄重感,连贱萌都能披着绅士的外皮。

    我实在爱死“三贱客”了!各个都是老奸巨滑又一本正经得可爱着!不用靠性、暴力、犯罪等搏人眼球光靠三个老男人就能够撑起一部大戏。Jim Hacker是多年在野党影子内阁成员,在所在党派顺利执政后一朝得势进入行政部成为行政大臣,跟所有的政客一样,Jim其实并没有多少过硬的才学能力,连满腔热血其实也是奔着在报纸和电视上出把风头而去,与其说他关心民众与社会,不如说他更关心民众的选票和社会的赞誉。
    
     所谓是“流水的大臣,铁打的Sir Humphrey”,我们的常务次长即部门秘书长Sir Humphrey已经见证过无数的政客上任下台,早已经在官场中锻炼的游刃有余忽悠水平上乘,最擅长逃避问题、拖沓事务、官样文章和太极功夫,凭着把活人说死把死人气活的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一下政治小白Jim是不成问题的。很多Humphrey并不想让Jim参与的行政事务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无限延期乃至搁置,Humphrey一生追求政府能脱离政客们光靠公务员就能维持日常运作,一切有害于公务员利益及撼动这一体制的决议都被扼杀在无数起草文件第一稿中。而Jim一心要在自己的职位上做出成就以获取更大的政治资本当然是不肯轻易就范的。Jim和Humphrey之间相互依存暗地较劲的明争暗斗就显得格外好看,而两人之间的Bernard,论职位性质他在Humphrey手下干活,论工作性质他是Jim的公派私人秘书,时不时插科打诨纠结文法一脸天然呆自然萌,做一棵快乐的墙头草。

     这三人就在英国的外交内政和社会体制等问题上大作文章,无数调侃政治的金句由此生发。Humphrey可以说是带领Jim进入政治的老师,正是通过Humphrey对政治百态的调侃向我们揭示“人民政府”的诸般运作都是在互相扯皮推卸责任沽名钓誉,而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就是各怀鬼胎博取利益的斗争。一切的道貌岸然在Humphrey优雅犀利的言词中轰然倒塌露出赤裸真实的一面,而Humphrey无意去改变它,他甚至阻止别人去改变它,因为他早已经在其中如鱼得水,什么样的风波都无法阻拦他一身西装革履在红酒香槟中品上一杯。

    可即便是这样你也无法指责他没有良知和灵魂,他已自谦地嘲笑自己是“大臣英明领导下忠实的仆人”“是吱吱作响的旧官僚机器”,那狐狸一般的笑容中分明是可爱的狡黠和机智,分分钟让人想拜倒在Sir Humphrey的西装裤下:“Humpy,你实在太迷人了!”

    对手要势均力敌才好看,Jim懵懵懂懂撞入政治看似无害却有许多自己的想法。面对Humphrey的百般阻挠也只有Jim这样的政治白痴才能别出心裁给我们意外之喜。他的灵机一动不按常理出牌常常惹得Humphrey手忙脚乱,出一身冷汗,以至于后来Jim说自己有一个新想法时话音未落Humphrey就从位子上弹跳起来作出悚然的表情。虽然往往以Humphrey为首的旧体制胜利告终,但是Jim下次会越挫越勇,在《是,大臣》三季里他好几次已经能用活用Humphrey的招数来对付Humphrey取得了小面积的胜利。

    到了《是,首相》阶段由于权力的牵制,他已经在实力上做到了与Humphrey平起平坐,不复大臣时代还能考量正直与良知,坐上了首相的位置他甚至能用官场厚黑学牺牲同僚以换取自己的政治诉求,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小Jim已经变得没有那么可爱了。当然他还是时时需要Humphrey的提点,但他对Humphrey又用又贬,内用Sir Frank牵制Humphrey作为内阁首席秘书长的权力,外用Porothy打压Humphrey对首相的影响力,众所周知Humphrey对于权力与名誉的占有欲,还有极其不擅长打理与女人的关系,这时的Jim算是正式出师了。

     还有我们的小秘书Bernard,永远在状态外,夹在两大上司中间傻乎乎地自娱自乐,那些冷的不能再冷的笑话配上他无辜的笑容总有意外的“笑果”。其实Bernard更赞同Jim描绘的政治理想,时常站在在普通民众的思想上考虑问题,虽然被Humphrey嘲笑“Bernard,你什么时候有这么奢侈的理想了?”但他总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着Jim的决定,虽然转身出于职责他马上要把大臣的动向告诉Humphrey,我们就看见Bernard迈着小短腿往来奔走苦中作乐。

    Bernard的成长也是清晰可见的,一方面他保留了大臣时代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另一方面经过Humphrey的训练他已能独当一面撑起首相府的日常运作,其实Bernard是无比清醒的,只是秉着难得糊涂周旋其中,在首相时代他还能替Humphrey收拾残局借自己的人际网收回Humphrey对公众问题难得直言的广播台母带。公务员体系代代相传,Sir Arnold到Sir Humphrey以后还会到Sir Bernard时代,但相信Bernard会比Humphrey做得更好。

    除了这三朵“红花”,绿叶也毫不逊色,狐狸中的狐狸Humphrey的职业导师前内阁秘书长Sir Arnold常常用花哨的数字和更复杂的操作系统就把政客们耍得团团转,拿着经济报永远不懂经济的银行家,没有电视连国际消息都无法得知的外交大臣,还有斗争在男人堆里的女官员,都奉献了十分精彩的表演。

    《是,大臣》系列极尽辛辣讽刺了官场百态,常常贬低英国成了美国人的导弹基地,但却没让观众感觉到对英国政治的绝望,其实主角们骨子里还是以自己国家的民主政治为傲,越敢拿出来嘲讽奚落越是无所畏惧,这可还是八十年代的电视剧啊!不得不让人对英国的民主政治产生思考。没有看过《是,大臣》系列怎敢说自己是英剧迷啊,季季满分推荐!

 5 ) 首相的壮举:找个厨子

新走马上任的英国首相好奇心也是很强烈的,嗯,一般人会问的问题他一样按捺不住:“跟克林姆林宫的热线在哪里?可以一键拨通俄国总统吗?”将军告诉他说:“理论上可以,我们都这么跟记者朋友说。事实上我们有一次还真的拨通了,不过只跟接线员聊了两句,能不能接通总统我们也搞不清,接线员不太说英语。我们也不能老试电话通不通,这样会造成对方不必要的恐慌,在双方都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我们总得尽量避免恐慌不是?”

将军看到新首相有些失望,赶紧献宝:“这个核武器的按钮是好的,轻轻一按就能发射。”首相觉得责任重大:“没人会拦着我吗?”将军很耐心地解释军人的天职就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服从命令。首相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万一我喝醉了呢?”秘书长谏言说:“为了国家安全考虑,您还是别喝醉为佳。这可是您千辛万苦争到的工作呀”。

看过Yes, Minister的人都知道首相对酒的感情。在穆斯林国家只供应橙汁的招待会上,他每隔五分钟就得让下属叫他去和Jonny Walker等人通急电,幸好威士忌的牌子多是人名,不然你试一试让首相接听来自“长城”的电话看看,旁边的人还能谈笑风生才怪呢。

知道自己弹指之间就能触发192个核弹每颗都能炸5个广岛,首相的第一反应是消减核武器。

秘书头一个反对:俄国有1200个弹头瞄着我们呢,我们得增加军备,常规部队太贵了,核弹按钮便宜多了,反正您还有72个小时考虑呢。

首相接受小学校报的采访每个问题想几分钟还说错话呢,他立马使出了拖延和踢球战术:要是我们能说服美国增加军备的话……

秘书和所有的英国人一样,很不屑美国:上次北约军事演习,美国大兵玩失踪跑到树林里和女兵过家家,再说他们总磕药,从来弄不清自己该站哪头。北约的其他部队还不错,周一到周五还是挺尽职的,不过荷兰、丹麦、比利时士兵都得回家度周末。

首相吓着了:俄国人知道我们不希望他们在周末进攻吗?

秘书说:我都知道了,俄国人肯定早知道了。每次北约的情报还没到唐宁街十号就被俄国人截获了。所以我们只能再弄几艘核潜艇以防万一。当然如果新的弹头能得装上火箭的话。您知道,历来新武器和旧装备都不配套的。

首相很生气:我们得把军火商送上法庭!

秘书赶紧拦着:万万不可,国家机密不能曝光。

首相不信治不了他们:把他们换掉!

秘书很无奈:我们一直在换呀。军火商也知道,所以上次他们把鱼雷投到了王子高尔夫球场里,我们还得帮他们掩盖,幸好是个臭弹,第7洞那只多了一个沙坑而已。后来我们发现二次大战以后买的鱼雷都是臭的,还是60年前的鱼雷好使,毕竟在战场上测试过那么多回了。

首相赶紧找来首席科学顾问研究对策,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机会发射核弹,对方发射我们会死,我们发射对方反击我们也得死。还是把用于购买核潜艇的150亿英镑用于应急防御体系,然后发展大规模常规部队。这样一石几鸟:大量征兵可以解决失业问题,让年轻人有事可做能增强社会安定,顺便还可以教他们认几个字,一举解决军事、教育、就业难题。

这么聪明的主意,首相忍不住陶醉了:英国新政,我的创举,后世的子孙将会记住是我带领人民走出黑暗进入和平繁荣的新天地。

我们英明的首相回到家里却发现第一夫人不肯呆在家里,她受不了记者和游客整天的包围,她要出去工作放放风。

首相空着肚子回到办公室,看到私人秘书、内阁成员、媒体记者、信差都有工作餐,光中午就三道菜还有酒。他却只能自己掏钱请厨师,可一年8000-10000英镑,他根本付不起。这是250年来的老规矩,他可以把整个世界都炸了,却不能要求政府给他配个厨师。

这会子首相完全无心国事了,一腔心思都在填饱肚子上。突然灵光一闪,宴请外国使节是国家掏钱,而且至少有7道菜呢!好吧,明天和德国大使吃中饭,明天和法国大使,后天和美国大使,大后天和新西兰大使……和158个大使都吃一遍,6个月的中饭就解决了,然后再来一遍全年就饿不着了。

秘书长一听就急了:您不能天天和大使吃饭,外交部会有意见的,他们总是告诫我们首相和大使吃一次午餐就能毁了他们两年的辛苦外交成果,他们听到158个大使会如何反应我都不敢想。

等到秘书长听到首相的新政,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在他看来,英国就该配备最好的武器,核潜艇迷人、高贵、优美就像Savile Row顶级西装Rolls-Royce险路敞篷车,我们英国人到哪都得用最好的。

像以前一样,他私下搞起了小动作,先把扩大征兵的消息告诉了将军,将军胡子都直了:我们是一支精英的部队,世界上最优秀的、专业、强悍、有组织有纪律的,我们可不收无赖、变态、烂人,25万足球流氓我怎么安置他们,让他们去足球场削土豆吗?我可不像美国那样是人就收,不分公母,甚至士兵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公母。

得到将军的支持,他又和美国大使私下勾兑,如果不向美国采购核潜艇在首相访美时只让副总统接待他。然后回头以此为由让首相放弃新政,因为他深知只要过了半年的新鲜劲,首相就不会再折腾了。

首相正沉浸在英美高峰会面的激动当中,亲自安排记者该从哪个角度拍照呢,他可无法接受这种公开的羞辱,只好乖乖就范,但又心有不甘,上任不点火不作点历史性的变革怎么行?

秘书长掏出了橄榄枝:内阁已经一致同意派一个厨师来您的官邸为您烹制午餐。这是您的前任都未能实现的历史性创举,足以青史留名了。

首相闻言大喜:留名青史?我就说嘛,我得让大家知道,到底谁在掌权!好吧,新政先放一放,我主意已定。

……

以上内容是BBC电视剧Yes, Prime Minister的第一集,这部25年前拍摄的讽刺喜剧,现在看来仍不过时。强烈推荐。

 6 ) Straight Face

Sir Nigel Hawthorne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系列剧Yes, (Prime) Minister中Sir Humphrey Appleby的饰演者,也是我最推崇的演员。Yes, (Prime) Minister我看了无数遍,每次都感叹怎么会这么好。

Sir Humpy的伴侣Trevor Bentham是位编剧。两人1968年相识,1979年至2001年Sir Humpy去世,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出演Yes, (Prime) minister的时候,两人是老夫老妻了。Sir Humpy2000年罹患癌症,做了几次手术,已经开始接受化疗,2001年却因心脏病突发过世。之前,Bentham已确诊罹患重症肌无力。

Sir Humpy晚年被美国媒体爆料,大庭广众下被迫出柜。事后两人表现平静,但无疑受到了很多困扰。正如他自传的名字《Straight Face》,两人很安于顶着所谓普通人的身份低调生活。不过Sir Humpy说身份的曝光也算一种解脱,不用再顾及什么了。

所有人对自传的评价都是“坦诚”,惊讶于他无所保留地谈论感情生活,谈论对朋友的看法。谈到Jim Hacker的饰演者Paul Eddington时,他说两人十分友好,但无法深交。Paul对政治太热衷,套在PM的角色中出不来。与Bernard的关系就亲近多了——Derek Fowlds个性极为洒脱,除了某足球队的成绩,其它任何事都不在意。

Sir Humpy夫夫生活低调,在Radwell Grange乡间别墅过着养狗种花草的朴实田园生活,并对慈善事业极为尽力。《Straight Face》中有几张配图,两人的幸福简直溢出相框。

Sir Nigel Hawthorne and Mr Trevor Bentham at Radwell Grange in 1992

Sir Nigel Hawthorne and Mr Trevor Bentham

Sir Humpy夫夫在Radwell Grange的乡间别墅

别墅后院

 7 ) 《是,首相》的经典段子

第一季
第一集:大展宏图

哈克:告诉我,将军,热线在哪里?
将军:哪一条?
哈克:连接俄国的那条。
将军:红色热线,先生,在唐宁街。
哈克:紧急情况下我能直接接通苏联主席吗?
将军:理论上可以。
哈克:理论上?
将军:我们是这么跟记者说的。确实接通过一次克林姆林宫,那边是个接线员。
哈克:他不能转过去吗?
将军:不知道,他英语不好。
哈克:这条线多久测试一次?
将军:尽量少测试,否则会给另一端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
哈克:这是什么?
将军:扳机,首相。
哈克:扳机?
将军:核武器扳机,按钮。
哈克:这个?
将军:间接地说,是的。这条电报线直通诺伍德海军基地。您发一个电码,基地通讯员回一个确认码,这样他就知道是您了。一旦您的指令被确认,基地会下令给一艘北极星潜艇,他们就按按钮。
哈克:就这样?
将军:就这样。
哈克:只要我下命令?
将军:只要您下命令。
哈克:不会有人跟我争论吗?
将军:军人的天职是服从,不是提问。
哈克:如果我那时喝醉了呢?
将军:基本上,您别喝醉比较安全。
哈克:天哪!
将军:这是您的工作,是您要干的,首相。
哈克:假设我昏了头呢?
将军:内阁会发现的。
哈克:我可不指望。

哈克:我需要一个厨子兼管家。
汉弗莱:您可以登广告。
哈克:不,公派的厨子兼管家。
汉弗莱:这有点困难。
哈克:为什么?
汉弗莱:这是您的私宅。
哈克:只不过碰巧是政府办公处。
哈克:我只想找个人做饭。
汉弗莱:不可能。
哈克:我有权炸掉全世界,却不能要一盘炒蛋?
汉弗莱:您有权力申请。
哈克:如果我请德国大使吃饭呢?
汉弗莱:这是可以的,正式预约,官方招待。
汉弗莱:我们很高兴提供七道菜的大餐。
哈克:葡萄酒和白兰地?
汉弗莱:没问题。
哈克:德国大使的午餐就是政府活动,我的就不是?
汉弗莱:不止德国,对任何大使都是。
哈克:好,伯纳,拿我的行程表。星期一请德国大使吃午餐。星期二,法国大使。星期三,美国大使。星期四,新西兰专员。联合国有多少个国家?
伯纳:158个。
哈克:这能吃六个月了,然后就从头再吃一轮。
汉弗莱:外交部也许不会同意。
哈克:怎么?
汉弗莱:他们说首相跟大使吃一次午餐,破坏两年的外交成果。

第二集:电视讲话

马尔康:您要戴眼镜吗?
哈克:你觉得呢?
马尔康:随您。戴上它,您看上去威严而果断。
马尔康:不戴它,您看上真诚而坦率。
哈克:我想看上去威严又真诚。
马尔康:只能选其一。
哈克:我可以先不戴,开讲的时候再戴。
马尔康:那会显得优柔寡断。
哈克:哦,明白了。
伯纳:单片眼镜怎么样?
……
马尔康:您能不能不要向前倾? 这样您看上去像卖保险的,而且您会向上瞟镜头,像在哀求。向后倾点,看上去就很放松,很自信。
哈克:就是这样?
马尔康:别这么后,那会像您中午喝高了。

第三集:烟幕重重
哈克:汉弗莱,我们在讨论每年10万人的死亡。
汉弗莱:对,但烟草税占了公共卫生资金的1/3。
哈克:我们多挽救了这么多生命。
汉弗莱:这些烟民是自愿的,为挽救同胞们牺牲了自己。

 短评

往来处常见机锋,争斗间时现智慧。

5分钟前
  • 微風
  • 力荐

是唯一一部我对着剧本背过台词的一部剧。

7分钟前
  • 英恩
  • 力荐

哈哈哈,感觉Bernard的脸越来越抽+hacker的表情越来越丰富了。由于PM涉及的事务比MINISTER宽泛,感觉内容也丰富起来了,赞!

10分钟前
  • 脫繮的蛇肉堡
  • 力荐

我怎么觉得首相比大臣的好看啊!

12分钟前
  • 砒霜拌飯
  • 力荐

覺得小漢的前任比他還厲害(貶義的褒義)啊

14分钟前
  • 穆卿
  • 力荐

做了首相之后,越来越爱吓唬humpy了,又看到humpy哭了,实在是太喜欢小本了,哎,真不知道重新开拍之后会不会像他们这么好,首相和humpy都去世了, 很难找到这么棒的演员了

16分钟前
  • _(:з」∠)_
  • 力荐

最经典的英剧之一 最经典的政治剧之一 最经典的英国政治剧 难怪撒切尔夫人都迷 看过不下十遍 每一部都有新理解 后来攻读政治学硕士学位时看有更多收获 从语言到文化到政治 可以学的东西太多了 美国的政治剧代表可以是the west wing

20分钟前
  • 小yy
  • 力荐

大英良心汉弗莱,白厅萌神伯纳德🌟

25分钟前
  • 张斯翼
  • 力荐

S01E03 小寒终于抓狂

26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非常非常好看。

28分钟前
  • funny_vee
  • 力荐

确实帮助我复习了不少单词。要是有一天能够达到完全顺利地跟上语速和词汇,修辞,quotation,那就真的是应该无敌了。

33分钟前
  • jessiestone
  • 力荐

值得反复看。牛剧里都有个叫Bernard的吐槽帝吗?

38分钟前
  • 子酉
  • 力荐

莎士比亚后人才写的出的台词啊

39分钟前
  • 布鲁克林有只猫
  • 力荐

B站一个很污的弹幕:“为什么开篇动画唐宁街10号的10,是1化作了Humpy而0化作了Jim?”#污##腐国#

41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力荐

小汉你萌死我算了~

45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拍桌狂笑,什么叫不舍得看,什么叫看了又看。。。欺负Sir Humphrey那集太好笑了。。。

49分钟前
  • Queen Bean
  • 力荐

1首相没厨子2三叉戟和征兵政策,老实首相腹黑大臣3烟民是我们国家的恩人。只要他们活着!4The Key to10!可怜汉弗莱被没收钥匙,弗兰克竞争,多萝西办公室变休息室5公务员加薪6圣乔治岛。外交旨在存活到下世纪,政治旨在存活到星期五下午。外交宣言四阶段。微笑卢克7主教8间谍。拯救本琪狗。伯纳冷幽默

50分钟前
  • Ziggy
  • 推荐

Hacker的颜艺,Humphrey的台词功底,Bernard的咬文嚼字呆萌。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这片子是在黑LSE还是在黑牛津。

52分钟前
  • 鱼更
  • 力荐

这是在我的评分体系里,没有办法打五星以下的剧之一。英国政治讽刺剧,辛辣又优雅。说真的,我看生活大爆炸完全找不到笑点。

57分钟前
  • Reaper
  • 力荐

英国人很有自我调侃的精神,尤其是拿政府开涮,绝不含糊。各种交易妥协谋求私利,其实在哪种政治体制下面都是存在的,只是多与少、明目张胆与偷偷摸摸、有没有制衡机制的区别

1小时前
  • ever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