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记录片英国2015

主演:内详

导演:BBC

播放地址

 剧照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2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4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5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6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4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5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6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7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8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9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3 10:44

详细剧情

  纪录片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厉,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  但是,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的中学生可行吗?参加试验的老师和学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有什么体会?  首先,作为试验的一部分,中国老师接管了一个由50名学生组成的9年级的班。  这些学生在四个星期的时间里,要穿统一的校服,每天早上7点到校,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中间有两次吃饭休息时间。每周还要举行一次升中国国旗的仪式。  而课堂上主要以记笔记为主。同时,还要参加集体练习。学生们还要负责打扫教室等。

 长篇影评

 1 ) 令人失望的BBC

客观说,片子反映了很多中式教育的问题,本人更不想为中式教育辩护,问题太多都不知从何吐起。在此只是想谈点BBC拍摄令人不愉快的地方。

1.名字叫纪录片,但实则是真人秀节目。纪录片的风格应是客观叙述,冷静观察,不轻易做价值判断。真人秀意味着,所有摄像头下面的人都是意识到自己入境,所以会注意到自己的言行。他们会以什么举动出现在镜头前,其实是会自我印象管理的表演成分。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有意识的选择自己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PS:5名能全英文授课的老师,背景又这么牛,显然对文化差异是有心理准备的,我不太相信他们傻不拉几的什么不合适偏说什么,当然这也侧面说明这几个老师无法代表中式教育,他们是中式教育的佼佼者。)
2.价值预设太过明显。价值中立据说是神一般的存在,只能当是神话来理解。话虽如此,但我们还是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BBC也免不了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价值中立是指在选题上可以有自己的价值预设,比如你可能觉得英式教育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中式教育泯灭人性,所以你为了实现你的这种价值预设,选择了这样的议题是可以的。但是一旦开拍,就不能再用这样的价值预设来解释镜头里的一切,而是客观冷静的记录一切,解说词更是要避免出现价值预判的内容。至于你想要的效果,自有他人评说。
比如开篇的,“这是一个基于高压学习和残酷竞争的无情的学习制度。”“也是新激进制度实行的第一天”、“中式教育是基于学校权威、纪律和残酷竞争。这是英国主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类的句子俯首即是,权威、学习压力、残酷竞争、无情的学习制度这都什么词,并不是说他说的不是事实,而是还没开始就已经下结论了,带着这样一种眼光看中式教育,即使有优点也会视而不见的。反复提及竞争、压力和名次,而不是把这些放入中国的环境中理解,就会非常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
3.比较的意义,任何教育方式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有意义,直接移植中式教育到一个没有任何中式思维的学生当中,当然会出现冲突。任何两种文化背景下,都会出现这类冲突。然后把这种冲突放大,说成是中式教育的失败。在两种文化对比时,在这里显然是英国占尽优势。(就好比正弦余弦的讲解一样,英国老师明显有本土文化和语言上的优势)顺着这种逻辑,他们想黑哪个地区或民族,都可以跟英式做个比较。
所以至于选了哪些老师,选了什么学校和哪些学生,所以测试结果能否反应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的对比,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种对比本身没有意义。
4.班级人数,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形成的。而不是一个优秀班级的必要条件。谁都懂班级人少,教学效果好。当英国有条件实现小班教学时,还特意改成50人一个班,再做测试就显得不厚道了。
5.剪辑的选择性问题。一个视频的剪辑和编排,其实反映了导演想告诉大家什么。太明显了,故意丑化中式教育和突显英式教育的自由。

以上是看了第一集后的部分感受。至于有人说什么,有本事你去拍啊之类的神逻辑,我懒得回应。

 2 ) 随便乱写的感受

作为同时体验了中西方中学教育模式,现在土澳当老师的人,我森森的表示,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美国我不知道,澳洲的孩子除非到高三,被迫要考大学,其余时候都是绝对的快乐教育。但真的澳洲,或者英国孩子比中国孩子差么?其实并不一定。

虽然从纪录片中,我们看到英国学生的课堂一团乱。但这种课堂一团乱的原因,归根结底叫做没有考试压力不足。而这种压力不足导致的不努力学习,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拿高考举个例子,国外的课程有很多分支。高考科目除了国内的理化生史地政以外,还有例如平面设计,经济,会计,法律学习,音乐演奏,甚至体育健康和烹饪学习。这就导致学生有很多的选择,也导致他们有一种“反正我以后高考又用不到这一门学他做什么“的思想。所以,在被迫必修以后用不到的课程,例如纪录片里面的科学课,甚至普通话课时,课堂纪律才会如此混乱。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反正我以后高考永不到这一门学他做什么“的思想,中国学生没有么?高考报名理科的学生有几个是好好学习政治了的,又有几个报名文科的学生好好学习了有机化学?更不要讲那些不知道被丢到哪里去了的,象征性存在的音乐和美术课。不过是中国的课堂环境相对更加保守,学生们闹都是背地里使坏罢了。

再返回来讲,其实课堂乱不乱跟老师有关系,但跟你学校是什么样子的更有关系。我本人曾经去过一个高等私校和一个平民公校教过书。在高等私校里面,大家都是家长花大价钱送来的,自然对自己的孩子和学校期望值都很高。只要老师要求,很少有不敢好好完成的。叫家长这件事情全世界都好使,只要是好学校的老师要求和家长进行一对一面谈,回家孩子板钉遭殃。上课敢过度讲话,叫出去罚站五分钟,在班里面子马上丢光。平民公校就完全不是这样。所有你在国内普高见到的,喝酒骂人,打架斗殴,旷课逃学,国外一样不拉所有都有。学生谎话连篇,张嘴胡来,骗老师骗同学,用歧视作为噱头博关注挤兑人,我全部都见到了。这种学校里面有没有好学生,听课愿意学习的?有。私校里面有没有混蛋?有。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趋势上谁好谁坏,还是一眼就看得出的。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在质疑这个纪录片的大设定。如果没有中考作为压力,没有环境作为推进力,我摸着良心说我变不成今天这个我。但是,如果只无限制的接受填鸭教育,用题海战术淹没对学习的热爱与激情,我也认为这是可悲甚至可耻的。其实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就好,压力里面没可能自主启发式教学,享乐里面也没可能高压灌输式教学,愿天下学校都找到压力与享乐的平衡点吧。

 3 ) 和优秀相比,我更愿意幸福——关于中式教育“全面获胜”的反思

《中式学校》做了一个社会实践:让四位中国老师到英国的中学教授50位九年级的学生,与英国老师教授的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在考试结束后,接受中式教育的英国学生的成绩完胜本校接受英式教育的学生。

在结果上看,中国式教育确实是赢了,可纪录片通过记录课堂的过程以及学生和老师面对这种跨文化教学的感受和评论,展现了很多现有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难题。

先从这个结果开始提问,学生在成绩方面的完胜就代表着教育的胜利吗?现在的中国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价值一元化。大部分学生和老师都追求“成绩”本身,可教育从来都不是“学习成绩好”就够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想象力,自主决策能力,挖掘自己多方面发展的能力都被忽视了。

很显然,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不然也不会那么多绩点高的名校学生就业困难;不然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们生活中应该充满快乐;不然不会有人因为压力和环境的压抑得抑郁症或者自杀。

在影片中,英国学生大部分觉得中国式教育使他们感到不自由不快乐,而英国校长也在最后说学生虽然获得了好成绩,但是“孩子们失去了童年,像活在地狱中”,应试教育与快乐教育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成绩优秀到底是否标志着教育的成功,这不得不引起观众的深思。

英国本土教学和中国式教学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英国学生和老师比较重视个人自由,所以在课上可以随意发言,可以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情;中国的学校则重视集体利益,个人主义的人往往会被批判,扰乱课堂秩序的人会被集体谴责,个人的利益要为集体的利益让步。英国式教育注重小班化教学和因材施教;中式教育则注重高效教学和教师单方面输出。

影片通过跨文化的对比,形成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也因为教育观念的差异形成了戏剧矛盾。

因为纪律和老师的权威在中国被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也高了,学生要跟着老师的速度,听得懂自然好,如果听不懂则需要课下自己消化,否则便会成为“差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赛道上失败。

可以说,中国的教育更加理性化,就像影片中说的,中国的学生像机器一样,不断地接受和重复,老师则是更多地单方面输出知识,这其中感性的人文关怀的东西少了,学生往往不喜欢上学,很难感受到“寓教于乐”。

英国教育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也不逼迫学生吸收知识,因为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学生在学校是很快乐的。

两种教育方式产生了不一样的结果:中国的学生在学校是不快乐、艰难的,但是中国学生往往能获得好成绩,更加有纪律观念,更能面临环境所带来的挑战;英国的学生在学校很快乐、自由,但是在学业上却远差于中国学生,也不太有纪律观念,比较个人主义,但也因此更加有活力和创造力。

面对两种迥乎不同的教育方式,观众会产生认同感,但也很难说哪种教育方式就更好。中英两国的国情不同,人口状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小班化教育、因材施教和快乐教育在中国实行起来很困难(不过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小班化教育和快乐教育了)。因为学校少,学生多,又迫于升学和就业压力,应试教育这种高度理性化的教育仿佛就是最高效的。

这种“单方面输出”的教育方式也许会在未来——中国的学生数量明显下降,教师数量增多而学生不足的情况下得到明显改善。

影片表现了文化差异和教育问题,但并没有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

我想,作为在高度理性化、高度重视考试成绩教育的时代生活的我们,应不该放弃人文主义思考。我们要清楚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社会上的工具,我们受教育不是为了成为工业社会大机械运作的一个螺丝钉,我们还要永不放弃地“认识自己”,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时候和优秀比起来,我更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4 ) 教育的背后是尊重


我同样是接受我朝填鸭式教育长大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人就国外的文化教育洗过我的脑,但莫名其妙的就是从小开始就一路在内心琢磨一些问题,从小学就开始纠结为什么考试排序题正确答案就一定是先刷牙后洗脸,我先洗脸后刷牙又有什么问题呢?到后来奇怪这个公式为什么是这样的,学这个公式又有什么用呢?再到人与人的尊重难道不应该是相互的么,凭什么谁就应该天然地被尊重呢?为什么大家都要按同样的方式去生活呢?

就这么一路纠结着高中毕了业,考上了我朝所谓的985、211,调剂到了自己完全没选过也没想选过的专业。现在很感谢这个给了我很多积淀的专业,感谢学院踏实有风骨的教授们。这些是我意外的收获,但实际来说,任谁都还是希望学的是自己喜欢那个专业吧。可我们没有时间去发现发展自己的兴趣,因为那些都是不务正业。小时候是我爸在耳边跟我念叨那些是不务正业,随着慢慢的长大已不需他来念叨了,因为这句话会适时的自己跑出来阻挡,当你有一天你觉察到的时候只有一种好可怕的感觉。

回想高考生活,在我记忆里最鲜活的居然是跟同学一起翘自习课打乒乓球,数学课上跟人学着下围棋,当然还有深夜面对习题时的那种焦虑的感觉,那种你不知道自己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却不得不做的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时时刻刻伴随着我直到现在,甩不脱。

毕了业做了一份与专业与兴趣都没什么太大关系的工作。奇怪的是学习的兴趣却越来越浓,麻省理工高数公开课,让我搞明白了很多一直学不明白的数学问题。现在都还记得自己跟老公现学现卖矩阵在生活中有什么什么样的用途时的那个兴奋劲儿,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发现数学的乐趣和意义所在。迷茫焦虑时爱看的星座运势跟一直在探索的适合自己英语学习方法念头碰撞出了星座运势翻译的爱好。

我花了六年时间去确定这份能养活我自己的工作以及与之相生的生活方式真的不适合我,付出的代价是长痘两年快毁容的脸和抑郁的倾向。有人说结婚是人生的一次重生,这句话对我来说是适用的。老公的包容和鼓励,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我可以从绷紧的橡皮筋状态停下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纠结,凭什么我去过我想要的那种生活,他就要顶着压力去负担我俩的生活呢?只因为我这根橡皮筋马上要断了,而他的弹力系数比我大吗?我无解。

我一路看着这个纪录片一路吐着槽,老公每每听到吐槽都半开玩笑地跟复读机似的回应我:“因为天朝人太多了!”

对于这个大环境我无力改变什么,我对这个国家能做的贡献能做的抗争,也许就是不带来生命到这个世界上了吧。也许当有一天人没有那么多的时候,我们能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彼此,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5 ) 在豆瓣第一篇影评献给这部纪录片

刚出的时候在b站看的,结合脑洞大开的吐槽弹幕绝对值得一看。我没去上过英国的小学,不置予任何评价,但我修过一学期他们大三数学专业的专业课,statistical inference,统计推断, 选课之前我们导师还特意找我谈话,说这个了就算本专业的人学习还有好多挂的吖,课程本身很难,要有什么线代统计基础blabla的。。。其实暗地里不知道我笑多少回了,她不知道我选这课是为了拉高平均分的。

不说课程实际难度,单就通过参与课程的过程来看英国跟中国数学教育的不同,我感觉差在两点上。

一是思维模式,真是差的太太太太多了,而思维上的逻辑差距直接导致了语言表述上的逻辑的不同。举个栗子,一次在课上我回答问题,用我蹩脚的英语讲了一道题解题思路,我觉得很简单啊,就是书上例子变形啊,但是我身边所有人的表情都在告诉我“你确定你讲的不是中文?”,真的没有一个人听明白了。还好老师听个差不离,又转述了一遍,大部分人又给出“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的反应。这样的事不是一次两次了,其实我的思维很简单,1 按照我的逻辑解题 2 转述成英语表述,然而步骤1本来可能就会不同了,再加上步骤2的进一步曲解加工,就直接导致了我跟班上同学的交流障碍。我觉得经过严谨基础教育的大多数中国童鞋们数学题解题思路基本上是无懈可击的,但当老外同学问你为什么这个要第一步算,然后下一步算那个的时候我真的很语塞,真的没什么为什么,因为它就应该这么解吖。就像纪录片里的数学老师上三角函数,我估计他已经比他正常的速度放慢好几倍了,可是英国熊孩子们就是听不懂,画面一转为什么他们自己的数学老师一点就通了呢?八九成是逻辑跟英语表述上的隔阂造成的,并不是三角函数真的已经难到超出熊孩子们理解范围了。不过导致了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正是第二点,两国的数学基础教育真的有差距。当然,排除正态分布中的学渣跟学霸(排除学渣是因为大多数的他们是不学习,没可比性,而学霸们,事实证明无论谁来教,他们还是学霸,纪录片里的一个小姑娘就表达了她对中国化学老师教课方式的喜爱,因为相比英式教学,这种填鸭式理论教学反而让她一下子学到了更多。所以学霸们天天处于教一学一,教十也全部可以消化的开挂状态,故也排除在外),中国学生数学基础好扎实的根本原因就是题海战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熟能生巧,从小学生花式应用题到高考数学题,我们从踏入小学校门的那天开始,就注定了每天都要跟它们打交道,翻来覆去不就是那么些定理公式的变形么,所以换成英国孩子也这么训练,他们的数学也会棒棒哒。

总之呢,很难讲中国传统教育在英国到底能不能pk掉他们的教育方式,首先这部纪录片选用的所谓“传统式中国教学方式”到底是不是真传统还有待商榷,再者教育真的要结合国情来看啊,我们承认传统的中国教育真的有弊端啊,像什么一刀切,学霸,学渣跟普通学生们学一样的真的不公平啊,还有疏于对创新性培养,真是没有办法啊,我们光每年高考的学生就抵上欧洲某国总人口了,优化教育资源教育方法只能慢慢来。

其实以上一大坨没有用的东西完全可以不用看,就是安利下这部纪录片,感觉bbc的编剧导演们也是试探着用更贴近真实情况的方式去拍,但是不要纠结于某些细节啦,尤其推荐要去b站欢乐的看,没准你也想欢乐的吐吐槽,说不定你会爱上bbc的纪录片胜过爱美剧,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听英音好舒服,美音会磨耳朵么?

 6 ) 大部分的评论都忘了我们的教育有一群无私的好老师!!(有结果透出!)

      我很开心中国教师赢了,虽然看中国的评论,大部分人对于这件事并不开心,大骂中国教育!其实我觉得心寒的是,居然大部分评论都忽略这几个老师在这四周做出的种种努力,却把学生最后的成绩高于另一个班的原因归结于中国式教育,应试考试!
      最后的校长酸酸的说,中国式教育之所以能赢,是因为学生学习的时间更长,但他却真的忽略一个主要问题,那就是这几位老师的付出!
     是谁愿意花自己的业余时间给学生开小灶,留堂,是谁愿意花更多精力去教育一群根本就无心学习的学生?很明显,是中国教师!英国的教育说的很好听,因材施教,可是听不懂的,不愿意听的怎么办?当然就是直接不管!没人会为你专门开小灶,生活是自己的,自己愿意到未来当loser那是自己的选择!
     个人在国外其实最大的感受就是欧洲人都比较自我,自己做自己的事,不管自己的事,不会管!老师也一样,下课了就下课了,我语言班放假的时候,老师专门嘱咐我们学生,放暑假别打电话,因为不是她的上班时间,她不会接电话!我下课期间曾经问老师,是否可以帮我修改一下我的日记,因为我想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老师说,no,no,no,no,因为那是她的课余时间!
       而这种情况其实在国外非常常见,一旦过了上班时间,就不管老师的事了,也许批完作业,但是多余的事,比如在关心一点差生的学习,在国外几乎不可能,于是就有了可笑因材施教这句话!
       中国的教育,你可以说,是的,应试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学生要尊重课题纪律,可是没有什么事是坏的彻底,完全没有好处,相反过来,就是称职的老师,至少老师会为了这个平均分真的会特别关心一下那些所谓的差生!至少这么多年来,知识改变命运在很多人身上实现了!否则这几年哪来凤凰男这样一个词呢?这几年我一直觉得对中国的基础教育骂声有点莫名其妙,可是这些喷子,喷来喷去,好吧,给一个可行的改革政策吧?至少一个现阶段国内能实施的符合情理的改革吧?能给一个比应试教育更公平的体制吗?
        这只是一个秀,但这个被人喷死的中国教育在这四周里让两个差生开始对学习感兴趣!那些被人捧到天上的素质教育为什么之前没有让这两个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呢?
        中国大学教育差,社会素质教育差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别把家里人应该教孩子的礼貌家教素质问题怪罪到中国9年义务教育上,也别把大学生在大学里面没有了教师的束缚,就放开的玩了4年魔兽世界,最后出来成了一个废材,也怪在中国的9年义务教育里!另外,评论里面听得最恶心的一句话就是某些海龟,在国外,就因为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其他外国人差了点,然后得出了全中国的学生动手能力都差!也tmd也怪中国9年义务教育!
        摸着良心的说,那几个中国教师那么努力要克服文化差异,要克服来自学生的歧视(前两集明明就是赤裸裸的歧视,不是纪律问题!以前上高中的时候,某课老师换成其他外乡的教师,然后说话有口音,直接引起了全班所有学生的不认真和反抗,而且完全不尊重教师,所以前两集课堂纪律问题,根本就不是反弹!就是直接的不愿意接受中国教师的教育,认为这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记得没错的话,美国小班教育失败,就是因为老师无法克服当有气场强大的学生带领全班同学搞乱的情况,所以小班教育计划流产!说白了,就是没有中国老师不依不饶就是要下着狠心教好学生的态度)要克服语言问题!最后在这种其他英国老师根本就没有的困难的情况下,平均分全胜!你在喷的时候,不得不反思,真的仅仅是我们教育体制,和老师努力有一毛钱没关系?还是你应该好好感谢,在你9年义务教育的时候,有那么一个老师花着自己的心血去关心一个跟自己没有任何联系的人的成绩和未来?
 

 7 ) 《中国老师在英国》E1:我们需要的不只是一场秀

评论区火药味越来越浓后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声明:
1、本文仅就纪录片的实验与逻辑本身可能造成的误导进行说明(认为自己是不会受到误导的可以不用往下看),不包含对中英模式的价值判断;
2、本文包含我在四线城市接受初高中教育、在一线城市接受高等教育中形成的对中国教育现状的理解,必然与很多人的理解有偏差,所以请别断言“中国是如何如何的”,那未必适用于所有人;
3、尽管本文无意进行中英模式比较,但本片必然会激发这种讨论,因此欢迎在评论区理性探讨,撕逼乱喷请滚远。

这部英国人搞的三集纪录片播出之前已经在网络上炒得火热了——中国初中精英老师大战英国熊孩子,这得多好玩儿哦。这种文化的碰撞总能立刻抓住人们的目光,何况是一个发达国家主动来尝试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呢?而这种表面的“尝试”,暗地里又意味着一种比较,没有谁会希望自己国家的文化输掉。
第一集在开篇也明确提到,引入中国老师,确实是要比较一下中英教育模式的差异,而比较的方式就是考试。听上去还是非常合理的。我们看到这所学校的校长和我们的一样的怕输心态:“如果我们发现中式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会非常失望。”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吧。
然而看完第一集后,我不禁哭笑不得,心情十分复杂:虽然还有两集才会揭示最后的结果,不过我对这个结果已经深表怀疑了;另外,这部纪录片点子很好,第一集整体拍得也不错,但总有些情节和人物怪怪的,生硬如同出自一个蹩脚的编剧,而不像是生活中会切实存在的;翻翻网上评论,似乎已经开始集中于探讨中西教育模式了。我愣了一会,回过味儿来:与其说这是一个教育纪录片,倒不如说是一场真人秀。
像真人秀倒也没什么不好,这种抓人眼球的题材肯定也要采用一些赚人眼球的手法,而借此我们也可以看看文化的碰撞到底可以到达何种程度——不过要明确的是,如果这样拍,那最后的考试结果其实已经是有偏的了,它就不能作为评判中英乃至东西方教育模式优劣的证据,而且这部纪录片对教育界、决策者和广大观众所能提供的现实意义也就极其有限了。教育性和娱乐性不可得兼,就像不能把科普书当成教科书一样。
那么,这部纪录片采用了那些娱乐性手段,影响了实验结果,降低了现实意义呢?
首先,把中国模式照搬到一个英国班级。这娱乐性还不够明显吗?我并不是批评这种做法,我想说的是,这样做确实很开脑洞、很有趣,可以视之为一个实验,但绝不是一个科学实验。因为这不是一个控制变量的实验,所以据此是看不出中英教育模式孰优孰劣的。而且,这个实验让英国孩子跟中国一样采用大班教学,也让我哑然失笑:众所周知,中国的大班教学不过是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产物,是一个客观劣势,而英国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这样设定实验更像是让孩子们在一个熟悉环境体验一种陌生的生活,而非借鉴中式教育的先进性——如果是后者那无异于是在邯郸学步。不过也可以理解,小班教学拍出来的片子肯定很无聊。
其次,体育课上的鲜明对比。中式教育的特点,一开始就通过解说者和一个初中生之口灌输给观众了:权威、纪律、残酷竞争和长时间高强度训练。纪录片也一直试图展现中英老师授课方式的差异,尤其是在体育课上:英国体育老师一直在鼓励孩子们尽力,而中国体育老师只会发布任务、记录成绩。这种脸谱化的处理,必然抹杀了很多现实,比如中国老师其实也是经常鼓励学生“尽全力、做自己”的。这种二元对立,把一个常常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世界简单化了。不过这种处理当然有其必要性:如果没有鲜明的对比,那这片子也没什么可看的了。
再次,数学课后的神奇转折。很显然,中国老师在讲三角函数时只是单纯地让学生们记公式: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余弦等于临边比斜边,正切等于对边比临边——然后他讲得特别快,学生们一头雾水。于是几个尖子生去找自己原来的数学老师,数学老师也是教她们记公式:你们这样记就好啦,SOH(sin=opposite/hypotenuse,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CAH(cos=adjacent/hypotenuse,余弦等于临边比斜边)、TOA(tan= opposite/ adjacent,正切等于对边比临边),连起来就是“SOH-CAH-TOA”。于是学生们欢快地表示明白了。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禁大叫:等等!你们不能拿语言优势来坑我们的老师啊!那让你们的老师来中国教数学,然后我们来比赛背诵乘法口诀好不好?
接下来英国学生们表示她们英国老师带的班级都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讲这个东西,而英国数学老师也表示中国同行讲得太快了。然而这里我不能理解的是,一般来说中国老师讲得快都是为了赶进度——因为其他学校老师讲得也很快,讲完之后就可以快速进入复习,用几轮复习来巩固——如果你讲得没有别人快,你的学生就会落后。可是在英国,为什么这些中国老师要讲这么快呢?他们并不存在赶进度的问题——他们的竞争对手花在同样问题上的时间更长,而每天上课的时间也更短,中国老师们多出来的那么多时间都到哪里去了?难道他们讲得快只是习惯使然?或者说,又只是单纯地让这些孩子体验一下中式教育?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到,为了好看,或者是由于选择性偏误,这部片子的现实意义已经大打折扣。
那么,从第一集中,可以看出中英教育模式的优劣吗?
英国数学老师就通过上面数学课的例子表示,现在课堂已经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我们可以理解为应试教育),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可以理解为素质教育),潜台词就是,中国同行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中式教育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虽然他得出这个结论有点太跳跃了(比如在中国,老师们也是会耐心答疑的,会比讲课慢很多,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但你们剧组又没给他们答疑的机会),但他这个结论我还是非常赞同。我不认为中国完全是应试教育(就像之前说的,这个世界大多数时候是处于中间地带的),但我确实认为总体上中国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成分还不够高,这位老师批得有理。但是——这不能作为中英教育模式优劣的根据。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一集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个误会(尽管可能是无意的),那就是,是中式教育选择了权威、纪律、残酷竞争和长时间高强度训练,而英式教育选择了宽松、自由和全面发展。
事实恰恰相反,是残酷竞争选择了中式教育——因为我们人多教育资源少,所以要大班,所以要权威要纪律(这一点当然也和政治有关),要更加高强度地学习;是宽松环境选择了英式教育——可以更小的班,对孩子们有更多的关注,更加以学生为中心。事实上,中国也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中式教育”——一个一线城市的学生可以出国交流,有游泳馆篮球馆,素质教育成分高些;而一个四线城市的学生只能终日在教室上课自习,应试教育成分高些。也许对一个四线城市的学生来说,一线城市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已经很不“中式”了。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教育模式的选择,根本不是非“中”即“英”那么简单,而是存在一个漫长的中间地带,大家根据各自的经济文化情况在里面找位置。
说了本片这么多坏话,还是要说这部纪录片的大胆尝试并激起广泛探讨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异国风情的体验对参加实验的孩子们、广大英国观众乃至广大中国观众来说都非常有趣。只不过,英国人其实是拍着玩儿呢,更多成分是猎奇和图新鲜,认真你就输了。要是从本片内容里找论据上纲上线到两国教育模式优劣上,那就太滑稽了。

 8 ) 因地制宜,取长补短

四周学习,三集录制,掐头去尾,不过一部电影的长度,想要这样了解12+4的中式教育,远远不够,态度还算客观,但内容和形式有待商榷。

首先,考核方式对英式教育不公平。中式教育本来就善于考试,校长明显也不服气,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应试,这也是中国教育老生常谈的问题,谁都希望一个理想国,不再一纸定终生,但人太多,如何筛选,只能通过各种证书证明生存能力,小班化显然利大于弊,要不然为何只有名校或高昂收费的学校才能实现小班化,否则师资如何分配。

此外,英国学生的态度让我很意外。这应该不是大多数英国学生的态度,但占多少,我不知道,姑且定义为欺生吧,前两周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这般的不尊重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了。

最后,就像这些学生不能代替全部,这几位老师也不能代替全部的中式教育。他们选择的方式是所有中国课堂惯用的方式,但他们的态度并不代表所有的老师。如何教育方式下,我都无法欢欣鼓舞地迎接一个刻薄的老师,刺耳的声音。

所以,从来都是因地制宜,取长补短为佳,可以适合一个人的无法适合一个班,适合一个班的无法适合一个学校,适合一个学校的无法适合一个地区,更不要说不同背景的国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吧,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每一天过得轻松而快乐。父母,朋友、甚至是陌生人都可以成为老师,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挖掘我们的潜能,引导我们走上更适合,更快乐的道路。他们中的有些人热爱这项工作,乐此不疲,而校园则最大程度地将他们聚集,以相似的形式展开他们的工作,教师,是个有意思的职业。

 短评

孩子们挺聪明,之所以顽劣吵闹,除欺生之外,还是在调动全部气力、直觉和理性排斥一个荒谬的东西。中式教育是流水线,大批量产出零件和羔羊,应试教育只教学生套公式,搞疲劳轰炸,理念也是基于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无条件泯灭个体差异顺从权威那一套,创造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皆被扼杀。

4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其实,只要是学习,想要学得到知识,就要求静心、专注,认真。这点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而中式教育过分放大了这一点。它却要求每个人对每个科目都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全精的目标,让学生疲惫,适得其反。相反,英式教育则是,自己选择。有的放矢,这是健康的生活

6分钟前
  • mol
  • 力荐

逗!我看英国的风评大部分人都是觉得这帮孩子很丢人一幅未来药丸的哀嚎,国内看客非要说这是在黑中国教育是未免太自我中心,拍这个不便宜的好吧,人家只是为了反映自己社会现状引起自己民众的思考,谁没事儿砸钱花时间是为了围着你转啊

11分钟前
  • Sailor Meow
  • 力荐

被选中的50个孩子内心OS:真是日了狗

15分钟前
  • 青山惠都
  • 推荐

据说中国的老师和摄制组说我们现在不这么教学了,但是摄制组非要让他们表现“中国特色”,也是醉了,而且英国人看到的是“这帮熊孩子真丢大英的脸”中国人看到的是“傻逼中国式教育”哈哈

20分钟前
  • 文心十
  • 还行

在国内就使用英语上数学课科学课的老师,怎么可能代表中式教育,根本是大部分国人都无法触及的精英教育吧……

22分钟前
  • 还行

这个视角很有趣,很好玩当然也有很尴尬的一面。三集下来,不是开心中国教育获得胜利,也不是幸灾乐祸西式教育输了。更多的是其他有趣的小细节:ep3妹子因为Zayn退团大哭,还有Rosie,Sophie这些人的成长。真的好喜欢这几位中国老师,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为了他们的努力哭了。

23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我还是推崇英式教育,也许是我不够坚强或是过于敏感,对我而言,中式教育实在是太痛苦了。虽然高考表现还算不错,但中学阶段所经历的压力、焦虑和恐惧现在想想还如噩梦一般。觉得中国学校并非不愿以学生为本,实是不能。英国学历不高的工人也能活的体面,中国穷人家的孩子不学习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27分钟前
  • beta
  • 推荐

叫个人主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突然来接受集体主义式的教学?这不是在搞笑是什么!真想叫“Skins”那帮熊孩子来上这课,把老师全部气死~~~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近来忙于校对父亲日记的书稿,看片不多。倒是看了几部纪录片,比如表现一战的《他们已不再变老》、电影人生平的纪录片《奥黛丽》、《阿涅斯论瓦尔达》等,有的分几次看,有的实在提不起兴趣看完它。倒是这部BBC的三集纪录片我很快看完了。 四位中国高中教师,操着英语在英国学校用中式教学方法教学一个月,与同时用英式教学的同级学生做考试对比;虽然分数上小胜,但也给观众留下了许多可思考的问题。中式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比对方多至少三分之一,主要方法是讲、记、背,它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一些机会;虽然增加了一些体育、手工等集体教学的形式,优劣也难以说清。 总之,纪录片作者技艺熟练,纪录的几位中国教师和英国学生形象也生动、丰富,值得观看。

3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老大帝国的姿态确实不同,去参考世界其他教育方式的魄力,本身就是不同寻常的务实和谦逊。然而这片更像安慰那些公立学校的英国家长的。那位男外附的老师去eton, fettes,恐怕又要感慨比中国学生更甚的纪律性了。同样哈罗的老师去个“建民中学”,一样无计可施。这是对象的差距而几乎无关教育体制。

40分钟前
  • Clement_ZG
  • 推荐

那些从小听到大的老师话术被译成英语说,真是好笑啊哈哈哈

42分钟前
  • 葱的
  • 推荐

让你们英伦风,穿上我们的校服看你还英伦的起来么

44分钟前
  • 姬长安
  • 推荐

其实东西方孩子的心智和天性本来没多大差别,就是环境的影响使其产生天壤之别。中国式教育好似web 1.0的成熟期,整体高效,微观却很单一;西方教育就像web 2.0的初级版,自由交互,但是面窄流量慢。所以现在国内一些外国语学校的多融合性教学方法更受青睐。喜欢伦敦腔,还不错的纪录片。

46分钟前
  • 老泰瑞
  • 推荐

全片流淌着喜剧气息 尤其校长天生的逗逼气质让人笑了一阵又一阵 还有俩胖妞特别出彩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50分钟前
  • 韵外之致
  • 力荐

要我说,这片子美其名曰是在进行社会实验,其实就是在耍猴。通过展示中国式教育呆板,严肃的一面让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意淫而已。中式教育从来剧不仅仅在课堂上而已。这么一群毫无尊重的孩子表现在屏幕上,让全世界都看了看英国式的未来会怎么样~~~

52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真tm日了狗扑了街咯,没想到开场的十分钟就把我那像被人点了一万年的笑穴Duang的一下给解开了 这群熊孩子跟校长有种一开口就neng得人家笑出眼泪笑断气(最招大天朝学生讨厌的广播体操居然是腐国娃最欢乐的时光~校长你也太勇猛了想推广到全校)就冲腐国娃哈哈也要追其余两集

55分钟前
  • 百代过客
  • 推荐

一群老师一个二个看起来好像都言之凿凿,但都说的是英国的中学怎么样怎么样,中国的中学怎么样怎么样。别人一环套一环联系紧密,形成体系,我们一环套不上一环,相互扯皮。拿中国中学和英国中学比是一件闲得无聊的事情,拿我们在畸形体系下畸形的最强部分和别人正常体系下正常的部分比,有意义吗?

57分钟前
  • 还行

在我看来,制度完全就是一场谋杀,它试图巧妙的隐藏阶级差异,消灭个性和想象力,用一种暗黑的未来异化青少年,只能强化群体意识,孤立个体,排斥创造,教师都是意识形态的合谋者。

1小时前
  • 力荐

我妈说:这只是纪录片,中国老师在中国课堂上比这凶多了= =

1小时前
  • 默认死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