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

喜剧片香港2008

主演:柯佳嬿,张榕容,范植伟,吴慷仁,屈中恒,北村丰晴,陈亮材,吴震亚,张少怀,李永丰,李律,蔡信弘

导演:程孝泽

 剧照

渺渺 剧照 NO.1渺渺 剧照 NO.2渺渺 剧照 NO.3渺渺 剧照 NO.4渺渺 剧照 NO.5渺渺 剧照 NO.6渺渺 剧照 NO.13渺渺 剧照 NO.14渺渺 剧照 NO.15渺渺 剧照 NO.16渺渺 剧照 NO.17渺渺 剧照 NO.18渺渺 剧照 NO.19渺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7 10:05

详细剧情

  戴诗渺(柯佳嬿饰)是从日本来台湾读书的交换生,被热情活泼的小瑷(张榕容饰)感染,成为好友。渺渺为奶奶寻找初恋时的蛋糕店,却发现它已经成为一家二手的CD店,CD店的老板是一个年轻男子,永远戴着耳机,不与人交流。渺渺不知不觉被他吸引,大大咧咧的小瑷出尽鬼主意帮渺渺问到他的名字以及手机号。这个名叫陈飞(范植伟 饰)的男子过去是个谜,渺渺决心踏进他的世界,小瑷忽然感到失落。当陈飞的故事浮出水面时,两个女生都各自经历了失恋般的痛楚。爱一个人,却无法说出口,那难以言喻的心情在青春时期留下痕迹,当小瑷18岁生日来临,大家去海滩庆祝,虽然心是这样痛,但未来还有好多值得期待。

 长篇影评

 1 ) 我的渺渺我的瑷

这是春天里看到的最好看的一张电影海报吧
我的渺渺我的瑷,两个人的笑脸印在一起
这个世界缺了我们任何一个都不会再有这样的纯白浅蓝
你笑了,我笑了,看故事的人也跟着笑了

台湾电影总是爱讲这样的故事
两个小男生、两个小女生、小男生又和小女生,若有似无的爱恋,任凭谁也说不清

那爱恋是蓝色大门关了又开,是不停写着我是女生我爱男生,是你喜欢他,我帮你追,可我还是舍不得你
是孟克柔和林月珍
那爱恋是浪声翻越经年,穿透时光,是皮夹里的影像,是草棚壁上被心圈起来的两个名字
是沈宜君和陆曼丽
那爱恋是十六岁到二十八岁的路上我陪着你,在你奔跑的時候,在你游泳的時候,你难过的時候,你开心的時候
是钟沅和童素心
那爱恋是你为我而做的甜蜜蛋糕,我只喜欢牵你温暖的手,你失恋我陪你唱歌陪你流泪
是渺渺和小瑷

我们小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吧
不是开朗活泼的小瑷,就是恬淡安静的渺渺
又或者,小瑷就是你,渺渺就是我
我们一起上课,一起逛街,一起吃路边摊,一起暗恋男生
我们没有缘由的放声大笑,一时兴起就会在路上牵手奔跑
在那样的时光里,是我们相依为命

我们睡在同一个房间,可不可以做些在家里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
你睡着了,我在你的脸上贴上小胡子,从身后轻轻抱住你
不说一句话却早已胜过千言万语,而我这一生便也无憾了

我陪你去看他,去约他,去追他
可我怎样就掉下眼泪来了
你在干嘛?在想谁?为什么不给我回电话,我找遍全世界都没有你
你不是我的么?怎会有一天开始为另一个人快乐或悲伤

这样欲说还休的故事
只是败笔啊,所有的意境都被破坏了
在小瑷最后喊出的我好喜欢你,可是你都不知道
傻瓜嘛,怎么会不知道,只是不敢相信罢了

看过的人都被两个女孩子赏心悦目得不得了
其实,我想说的不是这些
我想说的是一开始真的被陈飞闷到不行
直到小贝出场,就一下子看到了故事的华彩一般
想必监制关锦鹏,他是最明了的吧,所以才会这样的入骨

《小王子》这本书读过许多次,一直没能领略真谛
穿插在他们的电影台词里,才算有一点点的明白,爱里的忧伤和不舍
在他们为数不多的段落里,怎么看得这么心疼
直到小贝呜呜的趴在陈飞的肩膀上哭了起来,才跟着边哭边痛快
陈飞说:我们天天在一起不好吗?
是的,这样有什么不好。可不知道你爱不爱我,真遗憾
在那些不断闪回的他们的画面里,嘴角眉梢泄露了所有的秘密和心意
身旁的朋友都在说,看起来怎么和小情人一样
你看,傻傻两个人,笑得多甜

故事就到这里吧
如果这一生我从来没有说过不爱你,那么就是一直在爱着你
只是
长长的路上我们是朋友,如果有期待我想最好不说

“我在那里,明白为什么有些事情你永远忘不掉
味道,声音,文字,风景,都是会过去的
最后留下来的,只有记忆
如果有一天,我什么都失去了
我知道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掉
有一年,在台北,我遇到过一个爱过我的人 和 一个没有爱上我的人。”
                          
                                           -- 渺渺

 2 ) 渺渺,我喜欢你,那你呢。

已经记不太清楚这是看的第几部台湾青春片。印象里喜欢的有《蓝色大门》、《练习曲》还有《囧男孩》。这些电影以一种合力,而不是独立的姿态在我的生命中扮演角色。于是看这些电影,会有着模糊而统一的情绪在电影里游走。有人诟病着这些电影的千篇一律和不思进取,它们有着如此相似的外表轮廓:明亮干净的画面,青春清新的演员,以及时而在电影里响起的台湾小清新音乐。这个简单公式几乎成为了一条范式,按部就班的操作是不会出什么大的纰漏的。我们却又忍不住试图去辩解和反驳:是啊,谁说青春的记忆是可以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作业呢?正是它的不可追回和已然逝去,才会让内心的坚硬动容,再也无法粉饰外表的故作坚强和眼神的冷漠,只想把这一刻的软弱埋首藏在双手之间。我停留在小瑷在电影结尾处的奔跑,似乎想要去抓住什么,美好的夏日时光,以及那个我曾深爱过的人。

【为什么是渺渺】
东京来的少女,有着与别人不太一样感觉可是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的渺渺。
渺渺有着安静恬然的气质,和一个单纯的心望:那就是,憧憬一场像奶奶那样可以一辈子刻骨铭心的爱情。这种倔强使得外表温柔的她,多了些韧性和勇敢。她是纯粹的,所以才会让小瑷的生活坐标开始摇摆,从此原点成为了一个叫做“渺渺”的女生,小瑷的世界里便因为渺渺而感觉到快乐和幸福都是如此简单,是可以伸出手就触摸到的距离。

出演渺渺的柯佳嬿,在侧颜微微低下头的瞬间,像极了桂纶镁。她们有相似的鼻翼轮廓和淡然的气质。在电影的最后渺渺剪掉了淑女气质的长发,也告别自己幸福过挣扎过的夏天。想起渺渺时,总会将记忆不由自主带回《蓝色大门》里的孟克柔。曾经那样喜欢过的女生,最后也只是变成身上一道惨烈的伤痕。孟克柔说不出的话,绝望又伤感的亲吻,与渺渺在下雨天窗外舍不得离开的身影,酒醉后喃喃唱着《长春花》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她们其实并不相似,但都有一块地方纯粹美好地让人不忍去破坏、伤害它。所以我想,小瑷喜欢上了渺渺,是来自内心的渴望,就像追求太阳的温暖般出于本能;所以,即使陈飞没有喜欢上渺渺,大抵也会记住这个女孩子,哪怕只是一秒钟的回忆。

【小瑷】
渺渺,我好喜欢你,我真的好喜欢你,可是你都不知道。

小瑷外表乐观开朗,大大咧咧,然而心里有着无法与周围朋友述说的成长的疼痛。朋友甲和朋友乙是可以聊着每日八卦新闻、相互取闹捉弄的玩伴,却不是那个可以分享自己秘密,那个可以陪伴在自己身边夜晚一起看星星的人。小瑷与父亲长期维持着紧张疏离的关系。那些没有与人倾述的愿望----刺青。穿肚环。十八岁时离开这个家----这些在心里保留了许久的秘密,终于找到了一个安心的去处。

如果可以许愿,在生日那天。小瑷或许会撒娇、投入渺渺的怀里,说永远不要分开。而最后,小瑷也只是在飞机场里,端坐在桌子另一边,然后安静地拥抱,约定好谁都不准先哭。标准地就像一个好朋友应该表现出来的那样。如果不是在公交车上看到那个“太阳之手”的蛋糕才意识到也许渺渺再也不会回来,东京到台湾的距离,不是每天清晨捷运的路线。

那天夏天里发生的所有故事,都像被阳光猛烈的灼热过后开始升腾成眼角的水雾。心里的愿望卑微而简单,只是和渺渺每天在一起,像每一个要好的朋友一样,为何却无法圆满。一起坐在天台的植物旁吃着盒饭;一起尝试失败了味道却不错的蛋糕;一起换上相同的背包饰物,作为友情的象征,哪怕只是自己单方面的固执。小瑷的梦想就像对待她喜欢的蛋糕一般。只是看着,便会有种幸福的感觉。无论蛋糕的滋味如何,这样酸甜苦涩的味道早已交织成了幸福的模样。也许渺渺在回到日本很多年以后,会怀念在台湾的这样一段时光,以及在想起那个对蛋糕沉迷的活泼的有点冒失的却很善良的女孩子,是不是会旁若无人地微笑起来,然后和身边的朋友解释说,我有一个朋友……而渺渺不知道的,是这个女孩子内心的独白,和飞机场外拼命的奔跑。那些鼓足了勇气的表白却在飞机起飞时的巨大轰鸣声中,消散空气中。

因为渺渺,小瑷从一个希冀18岁快点到来,这样便可以做许多在家里不能做的事情的单纯女生,成长为一位开始懂得了人生也有苦涩、隐忍、放弃和无奈这些本不该属于她的细微感情。夏天的空洞与巨大的燥热不安,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蝉鸣,像标志着成年身份的那一杯酒精,抑或是面对着大海时的那种可以挑战一切的年轻朝气,定格为我对这个夏天最真实的印象。我想起了许久以前看过的安达充的一本漫画,主人公站在海边大声地呐喊:把我的青春还回来。那时候看起来,是多么矫情;现在却只觉得些些酸涩。
也因为渺渺,小瑷懂得了什么是爱情和付出,渐渐体会到父亲在每天清晨等待自己吃早餐的期盼和紧张的心情。在第一次主动邀请父亲时,虽然嘴里说着用手吃蛋糕,太不卫生了,却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是等待了许久的释怀与和解。


【陈飞】
『你不懂』『我要我们在一起』『今天你好吗』『台北,东京』『孤独,不孤独』『我们可否跳舞聊天』『The moment…』『旅行的意义』

据说故事在最初设定时,陈飞的角色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就仿佛《情书》里的柏原崇在图书室里抬头的定格,只是少女心中寄托情感的一个对象,如此这般便足够了。不需要有更多的戏份和互动。本来也只想把《渺渺》当作两个女生之间的成长故事。可最后呈现的版本里,忧郁店长不仅在里面和渺渺靠近时有火花般的温暖,而且店长本身也变成一位有悲伤故事的人。

并不能说,陈飞因为渺渺开始改变,学会接受现实,走出阴霾开始新的人生。渺渺从未设定成天使艾米丽那样的人间使者。但我总觉得,如果不是渺渺的喜欢,陈飞或许还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在大耳塞的隔绝下过着没有往事和音乐的生活。

渺渺之于陈飞,就仿佛小瑷之于渺渺般,他们玩着捉迷藏一样的追逐游戏,这三个人只要有一个人的重心发生偏移,这个故事就会有着童话和糖果般甜美的结局吧。喜欢陈飞的渺渺,像每一个陷入爱情里的女生一样,努力把自己扮演成那位男生喜欢的模样。所以渺渺偷偷换陈飞的《on the road》,虽然困惑不解依然卖力地去读那本荒凉的小说,然后在和陈飞交谈时发表几句自己的观点,换来一个陈飞诧异的眼神,这样渺渺便很满足;或是在汽车抛锚后和陈飞在公路上合力开动汽车,这样的意外虽然让人实在联想不起美好和浪漫,和奶奶跟渺渺说起的情节多少也有些出入吧,虽然陈飞在后来也没有牵起她的手,但渺渺心里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希望这条路没有尽头,一直走下去”的矛盾幸福的心情,于是连这场小插曲也成了心中美好的情节。

渺渺与陈飞玩的那场寻宝游戏,陈飞最后看到渺渺写给他的那张字条,收到渺渺寄给他那张他一直在寻找的『get together』,陈飞应该也感受到了渺渺的心情吧;即使不能回应以同样心情,即使他最后也不过是珍重地埋藏和小贝在一起生活的所有片段,收拾心情,回到故事的最初。那时陈飞穿着闷骚的红色T-shirt问小贝: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小贝笑着说:是啊……在梦里。

【另外】
1.路嘉欣小姐的【你不懂】不知道会不会在电影原声带里出现呢?看见路小姐作为歌手,而不是演员的角色出现,真是感到惊喜。去把那些出现的歌名找出来听吧,去连成一幅地图。

2.其实感情本来就不是对等的。小瑷父亲一直在付出着自己蹩脚的关心,等待小瑷一起吃早饭;为小瑷买生日蛋糕;把家里的鱼缸换成了圆形,只是因为害怕鱼缸里的鱼会得自闭症。这些琐碎的情节使得出场不多的父亲,有一种温情在里面。尤其当我想着,父亲是否是在害怕小瑷就像鱼缸里的鱼一样,自闭、受到伤害。想到这里,便觉得父亲的形象滑稽而可爱,为这个并不懂得表达情感的父亲,和最后的结尾。

3.最近看到蔡康永的《痛快日记》,里面提到了一段小王子和狐狸之间的“养驯”的关系。我并不觉得陈飞和小贝在年纪一大把的时候,去仰望星空记忆《小王子》的台词是一件很雷人的事情。似乎女孩们总觉得,小王子是只属于花季少女的童话,老女人和男人都不配去读《小王子》,又或者在电影里出现简直太不文艺太不豆瓣了。可是天啊,圣休伯里在写《小王子》时,便已经是一个一点也没有童话感觉的中年大叔了,那些人在读《小王子》时,难道从未联想到一位壮硕的大叔写童话时的纯真表情吗?好吧,不在这里执着于《小王子》的身份归属问题,就像小瑷大声控诉陈飞在21世纪还读《on the road》实在是件很落伍的事情一般,陈飞选择了缄默,内心的诉求总是无法道于外人知的。

4.他们都说,看《渺渺》的时候,心里在上映的其实也是自己的故事。那些爱过的人,那些爱过自己的人,都变成了日记本里泛黄的、被翻过的一页。他们也许早已离开,也许再也不回来,但是,请不要忘记了曾经心动的真实的感觉,那便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着的刻骨铭心。

 3 ) 太阳之手

以前啊,我常自诩自己是个小暖炉。
那时候,我也还在念书,现在想来虽也有青春的懊恼,
但是,还是有过大把的没心没肺的快乐时光。

这青春小电影里的情感,
哭也好,笑也好,
现在对我而言,总觉得有些外露。
是我这个年纪不敢想象的了。

我,至多,一个人时才好意思轻易去表露。
有时候情绪过去之后还为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闪耀的星星,只有我们地球人才看得见。
因为大气层的搅动……”
“保持远远的距离才能看到美丽的星星……”
这是渺渺和陈飞的对话。

就像我现在隔岸看这个故事,
同时,
我隔着好长一段时光去回想我的曾经,
我便只想到过去的美好,
于是开始贪恋起青春来。

片中的两个高中女生,
身子单薄,青春是单薄的吗?
我的青春是厚厚的肉片。

范植伟同学真的老了,
不过他的台湾普通话还是透着暖融融的鼻音。
我好想要他的鼻子,
或者只是摸摸也好。

是的,我那么容易被美妙的凸起物所吸引,
却忘了它吸进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空气。

 4 ) 眼泪是最诚实的东西

不是影评,就是电影的观后感。

这部电影情节没有多精彩,无非就是青春期疼痛系,纯纯的爱恋与求不得。不过还是有几个点让我印象深刻。

1. 46分钟,一号男主被二号男主(我不知道他俩谁一谁〇)在泡温池里表白。二号很直接地说“我爱上了一个人,一个男生”,“我爱你”“你会愿意接受我的爱吗?”“是现在不会,还是以后都不会。”“那我可以吻你啰?”“那你吻我啰?”“不可以啊?那好,我等你,我会一直等你。”

我以前一直希望拥有二号男主这么机灵的俏皮和这么厚实的脸皮。现在的话,理论上还会这样希望,实际上不敢去想有机会能那么直白和勇敢。

2. 51分钟,一号男主和二号男主在讨论小王子的剧情。说着说着,一号就听到抽泣的声音,二号低下头趴在栏杆上哭了。一号问:“嘿,你干吗啊?”把二号的脸捧过来,“你怎么哭啦?”让二号靠在自己肩膀上,紧紧抱着安抚。

我靠!我顿时就飙泪了!这个场面何其熟悉!想当初这样的剧情也活生生发生在我身上啊。当时我也是喜欢一个男人,也是没有像恋人那样在一起。我们聊着聊着,我也是突然就哭了。然后他把我的脸掰过去,“嘿,你干吗,怎么哭了啊!”然后用两个大拇指弹走我脸上的泪水,把我的头按在他肩膀上,轻拍我的背。后来回想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矫情,干吗突然这样,世上也就我一个人会抽风干这种事了吧,所以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去跟朋友分享。结果今天在电影里看到的时候,突然有种找到知己的感觉,好像终于有另外一个人跟我干同样的事,他可以证明我没有精神病,或者不是我一个人孤独地有病。

那个男人不喜欢我是因为我长得不好看。二号长得不错,连哭起来都好看得心碎,一号你怎么还不喜欢啊?你怎么好意思无动于衷啊?

3. 我也曾经在分别的时候快要掉眼泪,还得憋着怕别人看见,憋不住了也赶紧找个机会偷偷擦掉。舍不得就是真舍不得,那些人到后来也再也没有再见过。有时候想着自己要是个女生也不错,起码我这样泪点低的人在这样的时刻就可以放肆地哭,不怕被别人嘲笑,不怕丢脸,可以率真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好的,感动的,悲伤的,难受的,不舍的,甚至喜悦的。

也许有人说男生也可以很直率地表露情绪,爷们儿那种,男人就该有个男人的样子,不要跟娘们儿似的。我固执地觉得很多时候,眼泪是最诚实的东西,它不骗人。所谓男人的样子女人的样子,不过是世俗的偏见,在我眼里,没有什么是男人或者女人应该有的样子。

有一次,我在回去的飞机上仰头靠着椅背,眼泪默默流了一脸。空姐看我这么狼狈,派发早餐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叫醒我问我要什么,直接跳过。等我睁开眼,她已经到很后排去了,我赶紧抹了把脸,鼓起勇气,支支吾吾地要了份飞机餐。空姐内心大概在想你都哭成这个样子了还有心情吃得下东西啊?太假了吧?我在心里回答她:老子不吃饱等下哪里有力气继续哭啊!我昨晚上通宵啥也没吃呢!

4.想哭的时候切洋葱那一段,虽然是电影,但是现实中有人那样干过,我还认识她,是我一朋友。她没切几下就受不了了,跑出了厨房,当然也没有放声大哭,反而傻傻地带着泪水笑。看电影会觉得矫情的事,发生在周围或许就变成了一个欢乐的笑话。

5.爱过的人,就想留下点什么,有时是一件纪念品,有时是一件衣服,有时是几张照片,有时是一段声音,有时是欢笑和泪水中的记忆。

 5 ) 青春的样子。

去年年底下下来的,一直到今天看到JIA的推荐,然后看完了。

又是一部小文艺的台湾青春电影。从《蓝色大门》《不能说的秘密》《夏天的尾巴》《最遥远的地方》(此处*N) 看到《渺渺》,会忽然明白,可能主角不同,也许剧情有异,而关于青春的样子,却是大同小异的。

1,白衬衣,短发,眼神清澈

大概这是青涩学生时代的特有logo。也是我们后来无数次怀念的自己或别人的样子。

2,蓝天,白云,且多是夏天。

最好还有一辆自行车,然后男主角会戴着耳塞背着大挎包飞驰而过。或者和女主角相遇,然后故意抢在她前面,以便引起关注。

3,错过or失去。

我喜欢你,但是你不知道;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但是到最后也没有表白;我喜欢你,但是你喜欢的是男生(女生);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但还是分开。

为什么后来会怀念且一直怀念,而且也不介意重复且一直重复的剧情。大概是因为,青春最初的样子,大多相近。干净透明,蓝天白云。无论当时是否伤了心,回忆起来仍然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美好。








 6 ) 暗恋的夏天。

  
  女生因为爱上一个人而长大,男孩会因为失去一个人而长大。
  过去的某一天,我们遇见了一个人,一个会觉得无法去追求的人,但又是让我们心跳加速的人。
  我们压抑自己心底的冲动,然后每天期待和那个人的交集,那个时候喜欢和青涩相随。
  
  期待渺渺有段时间了,很喜欢渺渺干净的海报,还有泽东公司的名头,王家卫的班底碰上日影影响的台湾青春片,会有种王家卫碰上岩井俊二的期待。
  而且看了金马上渺渺接近十分钟的预告片,对于剧情大致熟悉,于是就是等待。
  
  渺渺的故事很简单。
  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孩小瑷,爱上了从日本来的交换学生渺渺。渺渺爱上了成天挂着大耳机的忧郁男。而忧郁男他的心一直停留在“喜欢的人”小贝死去的那天……
  
  十几岁,正是暗恋的时候。
  
  我那个时候暗恋的是同桌的漂亮女生,女生是班上出名的美女。开始和她一直是很熟络的朋友,女生的孤僻让她和班上女生交流很少,其他女生以为她高傲,喜欢在背后碎碎念些有得没得的故事。因为同桌的关系时间上和她熟悉起来,于是上课基本上就是纸条本在书桌间互递。
  
  那个时候和她熟到她来月经了都是我借给她衣服遮挡血迹回家,现在想起来,还记得当时的自己连月经都不知道还询问的她面红耳赤。
  那个时候自己一直喜欢她,但是觉得她那么好,不会喜欢我这样的平凡男生,于是把所有的爱恋都囤积在心底,死都不愿越过那条线,努力维系着她说的“最好的朋友”
  就是那个最横冲直撞却又不肯说破的年纪,即便是偷偷喜欢着一个人,还是要打死不说。
  
  就是那样的,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你在偷偷喜欢一个人,激着你说出喜欢的是谁,是不是某某。但是自己却总是不说破,装着没事,就好像从来什么都不曾发生过,只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你们非常接近。那个时候,真有股傻劲,一票男生中总是喜欢挂着两个女孩子,就是集党结社的玩闹吧,一起吹风散步聊天躺在草地上絮絮叨叨。
  后来?面临要分班的那个炎热的夏天,早就约好的一起读文科,但是分班未必会在同一个文科班。于是心里很担心也许就这样2个人不再坐在一起,不在一个班级,心底的冲动迫使在最后一次晚自习上对她告白。
  "为什么要说出来了?"
  她希望我们之间没有变化,我却不能当作没有变化。
  分班后,果然不是一个班。
  
  有些东西,说破了,就没有了。过了十年后再回想,或许也不那么美好了。
  很喜欢那个有着晕黄灯光的二手唱片小店,很喜欢电影里两个女孩很纯净的眼睛,还有那些飘飘渺渺却好重要的爱情与微笑。很干净很安静也很清淡,画面尽是清爽的颜色,小瑷和渺渺在夏天里互相追逐。
  
  
  一个小时多点的电影,短短的,轻轻的。不想去深究故事的太多,谁爱谁或是谁不爱谁,那些能打动我的浅浅淡淡,不过是一种暗恋时的横冲直撞与甜蜜心酸,每个人都有过,只是很长时间里不曾想起来。电影的恍然间,就跌落到自己的暗恋故事里。
  
  那些躺在地上与好友交换说出心里的喜欢的女生的名字,和她暧昧纸条以及不经意的小动作,还有那个什么都没见识过却总是伤感的少年不识愁滋味,混和着打球胡混发呆睡觉的岁月,就算过了很久很久以后,就算很久很久没有想起来了,每当一想起来,却又好像刚刚才发生的,闪着一点一点的光芒。


-----------
  
  渺渺夏天的一次交换生旅行。同时也为了寻找自家奶奶青春爱情梦,在台湾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就是小瑷。
  戴思诗渺。因为渺渺的中文说的不好,第一次介绍自己的时候发音不对被小瑷一直叫重名,小瑷就一直叫这个只属于她能叫的名字。
  小瑷跟渺渺成为好朋友,跟渺渺一起上下学,带便当给她吃,一起逛街,带渺渺品尝外观让人害怕的鸡脚,帮她跟唱片行老板陈飞搭讪,
  在渺渺为单恋受伤时陪她喝酒给她肩膀。
  小瑷喜欢做蛋糕,因为它们看上去很幸福,就算看上去不真实也比没有好。
  小瑷喜欢渺渺,但是没告诉渺渺。
  小瑷明明喜欢渺渺,可是受她所托,还是跑去了手CD店,去问忧郁男“渺渺想约你去看野台开唱”
  
  渺渺追寻奶奶梦,那个糕饼店变成了一家二手音乐店,店主是一个带着没声音的大耳机的忧郁老板,店里放着奶奶教给她的歌曲。
  渺渺求小瑷问忧郁男那首歌曲的CD和名字,交换他看的书籍。
  在店里小心翼翼的安排暗恋的寻宝游戏,期望他会明白。
  为了忧郁男精心打扮自己,然后买了2张音乐会的票。
  渺渺明知忧郁老板的心停顿了,被困在小贝死去那天,却费尽力气为他找回遗失已久的唱片Demo。
  
  小贝喜欢陈飞(忧郁男)。他很直接了当的说出他喜欢陈飞,他想吻陈飞,他会一直等陈飞。
  陈飞总是压抑,不想回答小贝的话,不想去面对。
  小贝,生前,痛哭质问不敢回应的陈飞“你到底爱不爱我,一句话!”
  他声嘶力竭,可陈飞却回了一句:“你不要逼我,我们每天在一起不好吗?”
  “孬种!陈飞你没种!”小贝哭的绝望……
  
  陈飞,也许是喜欢,也许是不喜欢,青春的我们自己都摸不透。
  于是,自己就永远遗留在原地。
  我觉得好像每天都活在梦里,张开眼睛是梦、闭上眼睛也是梦。耳机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是不想听见音乐。
  怀念嬉皮,看在路上,固执的守着一家二手店,寻找一张被自己删除掉的DEMO,偏执地让过去像坏掉的唱机空转着。
  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放不下。
  陈飞最后说出口了,但是在失去小贝后很久,
  对一点也不熟的小瑷说“我是他的男朋友兼唱片制作人”
  你不懂。我要我们在一起。
  
  很多事情,因为简单而美好,就像电影,就像爱情。就像记忆里永远留存的每一刻。
  
------
  
  最后的疗伤。
  
  忧郁男收到渺渺偷偷丢在他口袋里的DEMO。象征性的轻轻敲响过去组团的乐队的门牌,提着箱子,关闭了那家店。
  渺渺在KTV厕所收拾眼泪后走出和小瑷唱歌,释怀后笑着唱着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对着已经挂机的手机,说遇见了爱自己的人和自己爱的人,明白了恋爱的意义,剪短了头发。
  小瑷送渺渺上飞机,在公车上打开渺渺送她的蛋糕,那是一双太阳之手的蛋糕。
  小暧下了公车,往飞机场跑道拼命奔跑…!虽然知道不可能跑赢,
  虽然她并没有办法追回什么,但她已经在最适当的距离里,明明都已经飞走了,此时的我喜欢你,除了说给对方听,更是说给自已听。
  
  随着陈绮贞的弦乐版的旅行的意义,心里那思量起十几岁仲夏的浅浅淡淡的失落,也就这么被抚平了。

 短评

再也不看台湾青春片了 你伤透了我 你不做作你会死啊!

2分钟前
  • 小肚子✨
  • 较差

实在接受不了同性之间的感情...电影三颗星,多一颗给老师《旅行的意义》

7分钟前
  • Butler
  • 推荐

这是一个百合女暗恋一个暗恋着BL男的BG女的故事。

9分钟前
  • ParasItE
  • 推荐

“Gay掰弯了直男,Les没有掰弯直女 ”

13分钟前
  • 𓃫
  • 还行

青春的重复主题:爱我的人我不爱与我爱的人不爱我。

16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2003年《孽子》范植伟,2015年《一把青》吴慷仁,两代白先勇小说+曹瑞原戏剧男主角,在2008年相逢在这里,像一段无疾而终的同志心事,然后,一个陨落,一个升腾,擦肩而过,各自远行。

18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1.极美的台湾青春片,很多细节就像渺渺的手一样温暖。2.渺渺的奶奶有老年痴呆症,每天都活在十七岁的记忆里,她把渺渺当成她的同学,老是打电话给她,聊她的初恋。3.小嫒的爸爸听说鱼住在方形鱼缸里容易得自闭症,赶紧把鱼都移到圆形鱼缸里去。4.陈飞每天戴着耳机,什么都没听,却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

21分钟前
  • 林三郎
  • 推荐

青春是一张放错盒子的旧CD,无意中听到就会惆怅好久。“你他妈到底爱不爱我?”

2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囧片,妈哟,泡澡那段笑死我了!!!

27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这位导演到底有没有青春过,拍的不能再矫情了

30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青春就是淋过的一场大雨发过了一次伤寒,依然怀念雨里奔跑的脚步。少女和少年之间大胆直接不顾一切,甚至模糊了性向的懵懂爱慕,总是藉由口感不一的蛋糕、嘶吼呐喊的Damo以及大把大把的云朵传递。范植伟颜值达到巅峰,让人扼腕叹息。还记得几年前的午后在泛黄旧杂志上看到介绍这个影片,恍惚青春不再。

33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如果以为,把同性爱、旅行的意义、范植伟、白衬衫和格子短裙、乐团、桂纶镁2号弄到一起,就一定是一部让我们喜欢的好电影的话。。。。你还真错了。

34分钟前
  • 还行

总算结束在一个有爆发力的场景下,为18岁时不能明言的感情心痛。其余,都很虚假,不是这样的,不管是女生的爱,还是男生的爱,通通不是这样的。所以编剧不懂,那些特别的爱情,既然是这样,好好写男女恋的片子就好啦。但是,当那两个女生经历过初次爱情的甜蜜和痛苦后,过18岁生日。真是年轻啊,却尝过那样的苦了;但即便尝过这样的苦了,却还是这样年轻,未来还有好多好多可以期待的东西

35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还行

原本以为已经过了喜欢陈绮贞音乐的年龄,没想到剧情不怎么样的影片在末尾出播出 旅行的意义 的时候,还是被感动了才发现原来 旅行的意义 是一首这么悲伤的歌曲。张榕容果然是我的女神。

39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渺渺,我好喜欢你,我真的好喜欢你,可是你都不知道。BMG:陈绮贞-《旅行的意义》——《想见你》→柯佳嬿→《渺渺》。如今看来,此片的演员阵容我还挺中意,有柯佳嬿,还有曾经就挺喜欢的张榕容、以及范植伟、吴慷仁,外加眼熟的屈中恒、参演《大佛普拉斯》的张少怀与李永丰。--- 你不懂,我要我們在一起,今天你好嗎,台北東京,孤獨 不孤獨,我們可否跳舞聊天,此刻…,旅行的意義。(在画面里,陳綺貞的《旅行的意義》下面放著孫燕姿的《The Moment》。)★★★☆ -2020.02.02

4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喜欢那个最后说“你不知道我非常喜欢你”。我开始想去机场,看起飞的飞机

48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还行

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范植伟。

52分钟前
  • 苏比
  • 较差

故事流畅,画面漂亮,少了些台湾电影常有的那种太刻意雕琢的文艺感。对了,演小瑷的那个女生演得很舒服……

54分钟前
  • Marc
  • 推荐

如今想看点纯粹的友情电影有那么难吗?

59分钟前
  • 沉歌
  • 较差

张榕容真的很上鏡,澤東的唯美路線。

1小时前
  • 安獭獭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