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

大陆剧大陆2014

主演:周迅,朱亚文,于荣光,秦海璐,黄轩,宋佳伦,曹征,韩童生,王澜

导演:郑晓龙

播放地址

 剧照

红高粱 剧照 NO.1红高粱 剧照 NO.2红高粱 剧照 NO.3红高粱 剧照 NO.4红高粱 剧照 NO.5红高粱 剧照 NO.6红高粱 剧照 NO.13红高粱 剧照 NO.14红高粱 剧照 NO.15红高粱 剧照 NO.16红高粱 剧照 NO.17红高粱 剧照 NO.18红高粱 剧照 NO.19红高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9 20:07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乱象横生的山东高密,恰恰正是可歌可泣的传奇发生之地。破落地主戴老三(韩童生 饰)为生计所迫,执意将美丽而刚烈的女儿九儿(周迅 饰)嫁给酿酒大户单家那个患有麻风病的儿子为妻。九儿没能等到青梅竹马的俊杰带自己私奔,却被土匪花脖子绑走,最终多亏轿夫余占鳌(朱亚文 饰)的营救才逃出虎口。九儿走入绝望的婚姻坟墓,而余占鳌则蛮横地摧毁了这桩婚事,带她寻找真正的幸福。任凭乡亲们怎样鄙视咒骂,这两个“狗男女”率直地活出自己的真性情,他们经营高粱酒坊,余占鳌更成立了武装力量和各方势力抗衡角力。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他们也走到了命运的关隘口……  本片根据莫言的经典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

 长篇影评

 1 ) 红高粱

看过巩俐的电影版,更喜欢周迅的细腻、周迅的灵气、周迅的爆发力,她将九儿的美、九儿的纯、九儿的烈、九儿的野性不羁,随着刚刚揭开帷幕的跌宕命运,表达得淋漓尽致!

而于荣光的朱豪三,其出场也正如这“一阵风一阵雨一阵晴天,半文半武有点野蛮”的题词,行动每每意料之外,却又透着干脆爽利,既给观众捉摸不定的好奇感和悬念,又实实和观众情绪合拍。

郑晓龙的镜头和节奏,一直觉得堪称经典。比如九儿在曹二爷府邸寻找母亲,镜头的晃动感、快速的连接带来的焦灼感,直压人心;而灰黑院墙背景中九儿大红的卦袄构成的鲜明对比反差,宛若暗淡压抑环境中一抹令人心痛心悸的倔强亮色,冲击着视觉神经,其别具韵味的象征意义也冲击着观影时的思维和情绪。而村头一双小儿女互许终生的戏份,更是狂风暴雨后的舒缓,大光圈定焦和侧逆光,将身边的芦苇和不远处青草的苍翠虚化成那一刻镜头中阳光晕染下一双璧人影像里的唯美。而这样的唯美,又是日后此情岂待成追忆的慨叹最好的铺垫吧?那如天空和草色一般洁净的爱情也终将渐行渐远时,现实的惨烈早就在不动声色间渗入了人们的命运。

至于灵气悟性,那基本就是一种天赋才智和聪慧,它甚至和后天的培养熏陶没多少必然的关系。它可以在平淡的生活里蛰伏,但一旦周边环境施加了压力,这份灵性就必然脱颖而出,一如被命运窘境挤压着的九儿,越来越焕发出她与生俱来的灵气悟性,比如身处匪巢的那份镇定自若的智慧胆略,比如公堂之上条理清晰、进退有据、掷地有声的辩论,比如敏锐地顺势而行、借力打力地认干娘干爹以期为自己解脱困境的机智。而周迅的表演更是将这份灵气在九儿身上演绎得活灵活现、充满了信服力。又忽然觉得周迅其实是根本不需要演的,她自己何尝不就是这样一个精灵?因此虽然还只看了几集,但我却觉得电视剧版的九儿也许更呼应了这份传奇的气质,是天赋秉性灵气、是环境的压迫和锤炼、也是心中始终不甘向命运屈服的那团火,才铸就了那红高粱的灿烂啊。

 

而当打鞋底子控的朱县长,这回对着那群被俘的土匪喊出周正的站左边,歪瓜裂枣的站右边,衡量标准是老子一双眼睛时,真是吊起我十成十的好奇心,而周正的枪毙,歪瓜裂枣的训诫外加烙印的处置方式,又着实让我在大呼奇葩之余,心甘情愿地“爱”上这如风如雨又有晴天的另类县长。然后真心佩服编剧,同样霸道、同样惧内、同样匪气、同样不按常理出牌,从朱豪到朱豪三,依然写出不同的韵味来。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方式,莫过于反衬,比如小颜的能干、机灵、靠谱,反衬出主子的行事风格和秉性习惯。而有关“乱世用重典”的一段对话更是衬出这位铁腕县长雷厉风行背后“温柔”的一面来,一个下属可以直抒己见、可以质疑却不被见怪反而谆谆教导的上司,一个可以任下属笑谈“惧内”而不愠不恼的上司,其内在必然善良、理性且大气。

 

有县长夫妇的疼爱,九儿嫁给麻风新郎的命运仿佛出现了转机,但却很快被狠狠摔到谷底。从朱县长上任伊始的剿匪和树威信立规矩,原本也不仅仅是为了人物塑造之需。简简单单几个主题词,营造出又一个矛盾漩涡的中心,它必将和九儿、余占鳌等人的命运纠缠着衍生出无数纠葛和冲突来。而此处,正是有之前的铺垫,九儿不得不走向她挣不脱的命运。

余占鳌抬龙王那场戏而言,不受钱财诱惑而拒绝,审时度势是智;在看到龙王巨硕无比时为保护兄弟反而迎难而上那是义;兄弟为了挣钱还是要上,那往自己这边多移动数寸的绳索是仁;而因为班头和整个班子的声誉咬牙死拼,那是信,也是担待。而进入自家院子晓得先咳嗽几声,更是彰显着人物粗中有细。而这一切细节处绵密的铺垫又为最终向着高潮处奔去时,人物真正立得起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抬轿、颠轿的这一段曾是电影《红高粱》的经典段落,而电视剧对这段的演绎使我想说,其实每一种体裁都有其各自特点,关键看你能不能用足其特点的优势。电视剧相对充裕的时间,让余占鳌和九儿之间早就有了无数的交集,也积淀了余占鳌无数的好奇、好感,也激发了内心深处的欲望。因此,抬轿、颠轿的桥段,就不仅仅是孔武有力的活力的展示了,九儿和占鳌竟将它看做了一种象征、也是极微妙的对抗和沟通。余占鳌要通过它,宣泄自己积压的郁闷和不甘,也透露着充满野性的征服的欲望;九儿则要通过它表达对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和掌控力。而导演多视角镜头捕捉到的那充满生命力的野性之美、律动之美以及那大红色块翻涌中视觉冲击力在九儿命运残酷的背景下构成了一种近乎惨烈的浪漫!当朱亚文以极细腻、极有层次、极有内心感觉支撑的表演,缓缓地、充满深情地、小心翼翼地摩挲着、将九儿穿着绣鞋的脚送进花轿中时,外加上周迅极到位的呼应,从不输于电影。


 

而河边的断桥,原本看似闲笔,却在余占鳌修桥的逆转来临时,显出了价值。它将余占鳌内心的挣扎、纠结也表达到了极致,更为后面的冲动和邪火做了最为直观的、合乎逻辑的铺垫。

 

再一次赞赵冬苓老师勾勒人物的能力,就比如大少奶奶淑娴。一句二少奶奶漂亮吗?是无聊寂寞的生活里蕴含着的不甘。而掂起一粒豆子,淡淡一句,数到哪儿又忘了的台词,外加一个不经意地、淡定地、慢条斯理地将碗里的豆子重又倒回缸子里的动作,多少长夜的寂寥、落寞、孤独…...尽在不言中!

 

而被做为片花的高粱地激情戏码,在看多了之后反而少了应有的刺激。虽然明知不该拿电视和电影比,但却依然无法脱俗地要去比。最善于表达性的张艺谋,不得不虚,但频繁交替的主客观镜头,虚得唯美且充满想象的空间;而郑晓龙却是刻意要实,实得激情澎拜、血脉贲张而充盈着冲击力。两种表达手段的不同,最大的感概竟是十多年时间的差距和时代观念上的进步。纯属个人喜好吧,我反而偏爱老谋子的虚更多一些。但电视剧《红高粱》的这场戏,最最震撼到我的却是其中蕴含的一个逆转,从反抗逆转到主动迎合。于是,余占鳌和九儿之间肢体的交融,就不仅仅是性欲的冲动了,除了最原始的欲望外,更有属于爱的主动选择。而这场戏之后,当郑晓龙将漫天阳光的灿烂和比阳光更明媚的九儿的笑脸推到观众眼前时,又为这主动选择写下了最好的注脚。肉体的欲望,刺激的是感官;而灵魂的追求和向往,却能震撼到心灵!



从九儿一跨入单家门,到灵堂前两妯娌哭丧,秦海璐和周迅之间通过眼神交流的对手戏很过瘾。而其实这样的交流,早在两人第一次相逢的成亲礼堂上就已经开演。一室鸡飞狗跳的混乱里,淑娴和九儿目光相接的片刻,淑娴是尴尬慌乱中有惊疑、有揣测,始作俑者九儿倒是镇定,望向这个抱着公鸡和自己拜堂的大嫂的眼神里有研判和琢磨。难得的是相互间呼应的气场里,那样一种细腻和精准。为两位实力派女演员在一部戏中的聚首而赞,更期待她们之间的对手戏能激出更多的火花来。

 

真正让观众念念难忘的艺术形象,往往不是因为他的完美,而是贴合真实的完整,这样的完整里也包含了合符其身份、生长环境和轨迹以及个性特点的种种缺陷和局限,因为惟其如此,我们才可能透过荧幕上的镜像,认领回我们自己,那些虚构的艺术形象也才有可能引发我们的共鸣和反思。横空出世的朱县长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尤其是在混沌黯淡的世道环境里,依然坚守原则、怀抱理想并身体力行付诸实施。但如果这个朱县长仅仅是这样一个好人,那不足以成就一个好角色,他还必得拥有独树一帜的鲜明个性;个性鲜明了也还不够,角色的行为和思想还必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去激发更深层次的反思。于是,恰恰就在朱豪三最为强调的依法执政中,显现出他的局限来,那就是他对“法”的认知。所谓“法”,当然是人人必得遵守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秩序,“法”的存在自然也起到惩恶扬善的效果。但行为准则、社会秩序、惩恶扬善,又都只是“法”的表现,“法”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人”,它关注和要保护的是人、绝大部分人生存的权利。脱离了尊重人生存权利的基础,法必然走向其初衷之反面。缺少事实依据,也剥夺嫌疑人辩解机会,完全凭借主观分析判断甚至于诱供,即便你朱县长有再多的英明神武,那都不是法治而是人治;而罔顾和践踏人基本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所谓规矩,更不是法,而是扭曲和压制人性的枷锁。而这样的认知错误和行为局限,何止是一个朱县长!它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观念。这样的观念曾一路绵延着、漫漫数千年,浸入到一个民族文化的血脉和骨髓深处。即便是今天,这样的错误我们依然在犯,就在我们老是将法度演变成可松可紧的橡皮筋时,就在司法时不时地被行政指令、长官意志、媒体舆论随意干预时,就在缩进象牙塔里远离民生、民情、民意的立法过程里……

 

而所谓的“叛逆”,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作用力之下的反作用力,即便是“土匪种”,也仅仅是比常人更多了些容易反弹的因子而已。九儿并不想叛逆,她的梦想原本和无数平常小姑娘并无二致。要做好一个女人的本份,所以才巧手掌握了那么多生活的技能。而守着一个斯文温良体贴,可以把自己安心交付的男人,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大约也是她最大的梦想了。是生活的狰狞,彻底粉碎了她作为平凡少女的世界和梦。在她的家庭里,她没人可以信、可以依赖,当她的父亲亲手葬送了她母亲的生命之后,可怜的亲情也被剥夺得一丝无存。即便是和张俊杰青梅竹马,但她的自尊却不会死乞白赖地乞讨别人施舍一份爱和一个家的许诺,尤其在预料到张的家庭的反对之后。但她无法接受这个男人在获取了她极为金贵的信任之后,不但不兑现许诺,甚至还背叛了她的信任,哪怕他再怎样解释这是个误会。因此,她再也无法相信别人、依赖别人,只能靠自己。而她的叛逆,也只不过是她历经内心挣扎之后为自己做的打算和决定,诸如“活着比名节”重要,恰恰和这社会公认的那些礼教规矩背道而驰。而当这般决然的我行我素的不羁,在余妈妈背负的指责骂名、大嫂承受的漫无边际般的压抑的衬托下,更加焕发出一种惊世骇俗的光芒来,那是人物内核的光芒,也是人性要冲破层层束缚和枷锁的力量。

 

在迟蓬演绎的余妈妈出场时,我就感慨,和别人家卖力地数着有多少个影帝不同,这家却着实是低调奢华,因为在我心里,迟蓬,实实在在是一等一的好演员,尤其在她擅长的戏路上,她可以驾驭任何角色,而且直将她们演到骨子里。而这一次,如单论角色的戏份,那迟蓬真是像来打酱油的。但有余妈妈和没有余妈妈,却对故事、对人物意义极其重大。正是有了这个余妈妈,作品聚焦的主体,那群深受封建礼教摧残的女性,才在详略得当的故事架构中奠定起了群体群像的基础;正是有了这个余妈妈,余占鳌个性、思想的发展变化的脉络才有了更加合符逻辑的支撑,叛逆的乖张往往是郁闷、纠结和矛盾的挣扎压抑得太久太久、太重太重之后报复性的爆发,而征服的欲望及对征服的宣告,未尝不是一种自尊荡然无存时潜意识变本加厉用另一种自尊找回平衡的手段;而余妈妈为保全儿子而选择的以生命为代价的牺牲,更是在余占鳌和朱豪三的人物关系上打下了一个死扣,这个扣的发展抑或解开,必将丰满整一条冲突线的铺展。因此,为迟蓬这一回的酱油点一个赞,为了那不带半分煽情、不带半分刻意、恰如其分的度而带来的真实。

 

在张俊杰和余占鳌之间一场“书生和野兽”的戏码上演开来时,编导演成功地帮张俊杰攒足了观众的同情,也使本剧爱情线上的另一个冲突未成为过去时,而是以正在进行时和将来时的方式蛰伏在故事的叙事脉络中。而从土匪窝回来之后,黄轩的表演倒是越来越耐看了,包括那晚房中独坐的沉思及和母亲的对话,极有内心感觉的支撑,略微收的表演,却层次清晰,很有张力。

 

而当这一回的朱亚文像一头狂野的豹子一般极具冲击力地晃痛了我的双眼时,不得不慨叹,虽然几乎不忍错过朱亚文的每一个角色,但看来我对朱亚文的认识依然不够!在今年各大媒体、网络卖力宣传吴秀波凭程婴而获得的艾美奖提名时,估计未必有这么多的人意识到去年这个艾美奖提名的殊荣属于亚文和亚文的高志航。我对朱亚文的期待也基本超越了和他同龄的一整代男演员,在我心里,亚文一直是最棒的一个、表演最有个性的一个、也是发展最有潜力的一个。原因无他,表演既然被称为艺术,无论它有多少理论去支持,无论有多少种方法可以去练习,但在最终通过一个具体的个体付诸实践时,个体本身的天赋能力却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真的是极少极少看到有演员能如亚文这般在镜头前如此松弛,而这样的松弛又只是外在表达上仿佛零压力般的自如,而真正的压力却始终很好很好地被收敛在演员内心,在他有意思或潜意识中决定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每一个肢体动作的细节里,也在他每一次恰如其分、恰当时机的爆发中有关时间和力度的选择里。朱亚文之余占鳌,让我重新认识了他的爆发力,也让我必需将对他潜力的评判,包括戏路的拓展、人物类型的驾驭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我也一定相信,余占鳌这个角色还是给了朱亚文极大的压力的,潜力激发和拓展是一回事,自身气质特点是另一回事。当这样的激发必需是对自身气质的超越时,亚文的表演也终于着了痕迹,尤其是那拔直了嗓子刻意的粗豪,真正让我有点心疼。我想说,亚文,正如剑术的最高境界,永远都是人剑合一,而你的剑,恰恰是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表演特点和风格。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任何角色而改变你的风格。你需要的只是融合,让自己的心神、角色的灵魂和你表演风格的融合,人剑合一时,才是游刃有余、不变能应万变时!




在这样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之下,其实是只适合泪飞化作倾盆雨,而不适合码字的,因为我怕自己很难保持应有的清醒和理智。但我却不得不向自己满溢着的、急于找到出口的情绪妥协,这一回,且让我跟着情绪走吧,因为面对着这样一个激情澎湃的尾篇,理性忽然也显得多余起来。编导、摄影、剪辑、音乐、演员……一切一切倾情的投入就是要让那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怀随着那三十里红升腾爆发出来的火焰一起升华,那样的一种摄人心魄的悲壮和灿烂啊,定格在荧屏上,也定格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是的,信息爆炸的时代,和信息量成正比的是人们健忘的速度。电视剧确实也是一种速朽的文化,但是,我却坚信,影像相较与文字驰骋之无限虽在抵达深度上有局限,但影像,同样又因其直观性和真实的存在感而更具备冲击力,更容易唤醒人们心头蛰伏的那些情愫。因此,也许过了多年之后,我们早忘了那些故事、那些情节是怎么发生和演变的,但我们却很难忘记那些人,很难忘记那些曾经深深地撞击过我们的眼球、震撼过我们的心灵的那些细节和那些镜头。

 

就在这最后三集,无法忘记那些手。在鬼子扑近的那刻,余占鳌打发九儿回去做拤饼,但就在真的要分开的那一瞬间,他握着她的手,紧紧地攥着,仿佛就是要让她留在他能够得着的距离里,一生一世……紧紧的,在身体渐行渐远时,紧扣的手,一厘米一厘米移动着要松开,却又不忍放开啊。其实这辈子,他说她是他的女人,他得到了她的人,也得到了她的心(虽然他自己始终并不能确定),但她,却又老是在他够不到的距离。历经了多少波折和磨难,他终于可以相信自己真正拥有她了,他也终于可以这么近、这么近地够到她了,但这样的时间竟是如此地短暂!无情的硝烟和战火正席卷而来,手,紧紧相扣、眸,深深凝望。这一双爱人其实都明白,一回头,也许就是一世;一放手,可能已是永恒。但他们却又终将选择放手,苟活的长相守,他们不要也不屑,因为爱,首先得活得像个顶天立地的人!

 

无法忘记那些手。打发开豆官,静静地守护在身负重伤、昏迷不醒的余占鳌榻前的九儿。她含着泪、含着笑、含着心疼、含着骄傲地望着这个和她痴缠了一生的男人。那只莹润、纤巧的手,慢慢地抚上他的额头、抚过他的脸颊,在他被鲜血染红的手臂上停留,稍稍用力地握下去,就在手掌再一次真实地体验着他手臂处坚实的肌肉传来的力量时,那些前尘往事是不是又一起纷涌着翻腾在她的心底?正是这手臂在高粱地里狂野粗暴的一夹一圈,就这么圈定了她的一辈子。其实,也许连她自己都未必知道,她有多爱他,他那充满阳刚气的狂野粗暴,在掳走她身子的同时,早就掳走了她的心。她骂他王八蛋,但在心里却认定她的男人就该是英雄好汉,也一定会成是英雄好汉。为此,她宁愿将自己的爱,深深地埋起来,埋在心底深处,在每一个孤灯长夜里思念,在每一回危险危难里牵挂。她打压他、刺激他,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她深爱的这个王八蛋男人,能蜕变成一个可以自豪骄傲地行走于天地之间的爷们!其实,她已经看到了,就在余占鳌如天神般地杀向侵略者的时候,她望向他的眼神里,那种欣赏、那种爱慕、那种骄傲、那种欣慰!她默默地在他的身边躺下,张开自己的双臂,将昏迷中的男人拥入自己的怀中,就这般轻柔地抱着他,宛若抱着挚爱的珍宝。如果可能,她也期望可以就这样相拥着一生一世、生生世世,但即便上苍只给他们这样短暂的一瞬来回报她的一辈子,她的爱,她为了她的爱的付出,值了,一切都值了!

 

无法忘记那些手。高粱地里为了给爱人、给儿子、给义勇军战士们留下一条活路,她把死的选择留给了自己。九儿捧起了豆官的脸,她要他“好好地看看娘”,“娘漂亮吗?”,她是在用这种方式和儿子告别啊,因为这一眼之后,就是天人永诀,再要相见,怕也就只能在娇儿唤娘的梦里面了吧?她要让他的儿子把自己记在心里、牢牢地记在心里。一眼,延续一辈子。然后,她将儿子的小手握起,从自己的手掌移向余占鳌,她是如此珍重地将那只小手合进那只尚无知无觉的大手掌里,仿佛将这一生最为宝贵的都托付了,又似不容抗辩地安排下这爷俩一生的相依。她告诉儿子,今后就好好地跟着爹杀鬼子,还有就是一定要酿出我们家的三十里红。那岂止是一个母亲临行前对儿子的谆谆教诲?那是传承,一个民族坚忍、不屈的精神的传承,也是这个民族的人民对生活热爱热望的传承,就在这两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的一握和一放之间。

 

而我是一定要将我的敬意献给编导的,虽然对“虐心”早有心理准备,但在看过了罗汉大哥和淑贤最为浪漫的死所带来的极致震撼之后,其实我一直是有好奇的,不知道编导要如何来安置这之后一连串接踵而来的死亡。但他们真的没有让我失望,面对着死亡,之一烈度最大、最为极端的悲剧形式,他们让积聚的能量如大海边生起的潮涌,浪叠着浪,一浪高于一浪,惊涛拍岸地冲向观众们心灵的堤坝,面对着这样高潮迭起的死亡,我相信《红高粱》的编导这回是一定有资格说,“不哭不是人”的豪言壮语了。

 

他们将最撕心裂肺的死亡给了琪官。幼小稚弱的生命被粗暴地摧残扼杀,原本就是最容易轻易触动观众心底最脆弱柔软的那根弦的,因为母性、父性、对弱小的同情心和保护欲,本就是人性最为质朴的表现。当九儿捧着女儿的小脸,喃喃说着“娘记着琪官的样子了”的时候,一个母亲为了不让更多人搭上同样宝贵的命,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走向死亡,这样的选择、这样的放弃、这样的牺牲,其承受的内疚、心痛和悲伤,早就绞断了无数善良的人们的肝肠。

 

他们将最遗憾的死亡给了花脖子。当花脖子终于也倒在灵儿的坟上,以那样一种姿势,伸展开来的躯体致死依然要为妹子遮挡人世间的凄风苦雨。是的,花脖子的这一生仿佛都是为了灵儿而活的,他也把有关于这世界一切美好的想象和希望都留给了灵儿,只要她得到的是阳光,那他甘愿是她背后阳光永远照不到阴影。他爱灵儿,以他自认为是对的方式,但他却从来都不曾了解过,他爱的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也不懂得一个连自己都做没了的人,其实是什么都给不起的。于是,当灵儿走了,也抽走了他的目标、他的期望、他的精气神,他的世界只剩下报仇。当花脖子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告别时,一种深深的遗憾压在观众的心里,可惜了这堂堂七尺的身躯,可惜了这骨子里的男儿英雄气概,而在遗憾的同时,也一样有警醒和惕厉在心中悄悄地唤起,苦难不是藉口,爱不是藉口,人,在这世界上走那么一遭,总要让自己活出点人应该有的样子。

 

他们将最从容壮烈的死给了朱豪三夫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实是此时此刻朱县长夫妇心态的最好注脚。对于死,他们早就做了最为充分的准备了,因为除了“民”之外,他更是“士”。食君禄,忠君事,掌一方政令,就得守一方国土,保一方黎民,哪怕是肝脑涂地。这样的赴死必然是壮烈的,因为,死,既然已经是一个答案,而不是一个问题,那死亡,对朱豪三夫妇而言也就是等待一个时机,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死,一个也可以“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的时机。而这样的死也必然是从容的,因为和有些人毕生都在追逐物欲的满足不同,也有些人,他们生来就是为了来求“道”和证“道”的。人生于他们,更多地像是一场修炼,他们要的是自我精神领域的完满和满足。朱豪三,虽然他自我反省,他也有他的功名心的一己之私,但他的武断、他的刚愎、他的霹雳手段,都是因为他所受的教育、他所信奉的、他所践行的,始终是“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即便是要爱民如子,但民,却还是在他的对面脚下方的位置,黑压压一片。当他终于有一天也不得不站到人民中间去时,他才幡然醒悟,其实他一切的力量都是来之于民。父母官,原来不是要当民之父母,而是以民为父母啊!朝闻道,夕死可矣,而且他已经看到了人民觉醒的力量,看见了抗争侵略者的星星火种正在高密的土地上蔓延开来。死,何惧?死,何憾?灰飞烟灭,但那升腾而起的火焰何尝不是此刻的高密大地和天空上最为壮烈灿烂的烟花!

 

但又怎么可以还有这样美丽的死亡?从高空、从背面、从侧面、从正面,各个不同角度的镜头追逐着她,就如追逐着一个奔跑、跳跃在无边无际的高粱地里的精灵,那包含深情又凄美的歌声,从红高粱丛中的深处传来。素衣青衫,但却美得光华万丈、美得不可方物。她淡定地看着眼前那群荷枪实弹的侵略者,嘴角微微扬起,那一笑,倾城!那样一种蔑视、那样一种自信、那样一种决绝!在身躯渐渐倒下的那刻,周迅的九儿却从此站在了我的心里,站在我记忆的深处。三十里红终于爆发和喷涌出最为热烈、最为明亮、最为灿烂的火焰,吞噬尽侵犯我家园的虎狼,也将九儿的身躯融入了高粱酒、融入了红高粱、也融入了高密的山川大地。无垠的红高粱地,此刻托举着的那团烈焰,是一个最为美丽的死亡,但更是一个最为美丽的涅槃!

 

“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溜溜的骏马,足足的盘缠……”泪眼模糊中,我要感谢赵冬苓老师,为了她保留了原著小说中的这首指路歌,让它重又唤起我初读小说时的那份颤栗和震撼。豆官用奶声奶气的声音,唱出的一曲悲歌,却承载着这个民族苦难之沉重;但它又是一曲赞歌,为了那些在苦难中挺直了腰杆,永不屈服的英灵和亡魂!血色残阳中,他们和红高粱的精魂融为一体,永永远远地挺立在这片热土上……

 

寂灭的是躯体,永生的是精神,就在天地尽头的那片红高粱……

 




和电影相比,电视剧给我的感觉更加深刻生动,是这部剧让我爱上了大义的九儿、霸气的占鳌,每当片尾曲响起,内心的波澜仍久久才能停息......

 2 ) ——

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电影,不存在比较,单就电视剧说。 前五六集很美好,四十岁的周公子演十七岁姑娘的娇俏竟然毫无违和感。张俊杰也是一副典型的新青年模样。余占鳌有勇有义,浑身肌肉看的人血脉贲张。最喜欢的还是朱县长,既有性格又有谋略。连秦海璐的出场都唯美到极点,几个镜头就刻画出一个恪守妇道又极有主意的少奶奶形象。 加上张力十足的配乐以及精致的灯光摄像,郑晓龙导演给这部电视剧开了个好头。 再往后看就慢慢狗血了,九儿的勇敢机智渐渐沦为固执。余占鳌最为可恶,似乎只会好勇斗狠,遇事就大喊大叫,横冲直撞,还把自己的错归咎到别人身上,他的戏份多却缺乏内心描写,使人物显得单薄。恋儿的出场就更不招人待见,本是一个心比天高的晴雯似的姑娘,硬生生演成了心机婊。 其他配角就不多说了,有好有坏。

 3 ) 野合

   最近拍了个电视剧「红高粱」。不明就里,难道还要借着莫言去日东风再兴些风浪?「红高粱」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不可复制的文本,八十年代思想解放,那种农业社会里长出来的赤裸热辣的性意识,在长期政治压抑后发出了第一声低吼。巩俐姜文都土和硬到了骨子里,岂是现在一切都绵软精致的小资们喜欢的?
 
   巩俐那种山东女人与生俱来的粗骨头厚腰胯,任你把轿子颠个底朝天,姑奶奶屁股都不会挪一下。周迅适合做一个徽州新嫁的三房姨太太,心气虽然高,脚还是小的。或者做一个追随摇滚乐手的骨肉皮,情到真处,虽然吐着烟腆着脸,但是眼里透出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寂寞。叫她进到高粱地里,不怕被叶子划伤了小脸?

   我估计现在九零后oo后都不会有我对于那种农业社会文化,山药蛋蛋山丹丹花文艺,溲曲荤段子的体会。那是曾经「故事会」一类刊物上的描写,是农村世俗的情欲和爱憎,是天阉汉子用耙子废了偷汉媳妇,是爬灰的公公和高粱地里偷情的寡妇,也是公社的书记和结婚的小二黑。是郭沫若的思无邪和张国师的伊甸园。
~~~~~~~~~~~~~~

我写了篇长的正式的,发在了<文学报。新批评》上
三人谈第一篇
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wenxue.news365.com.cn/wxb/html/2014-12/04/content_196499.htm
  

 4 ) 生命之流和男权社会


莫言的原著中女主角的名字叫“戴凤莲”,赵冬苓老师把人物名字改了一个字,有画龙点睛之效。九儿就是酒儿,她已经不再是一个具象的人,而是存在于整个高密的一种灵性,从红彤彤的高粱流淌成三十里红的沉香。这是柏格森所谓的“生命之流”,剧中所有的符号:三十里的高粱地、酒的气息、火中涅槃,应对她一袭红衣,都有着绵延的意义。这种绵延是一种生成和创造中的生命状态,柏格森将之称作“精神”。

“高粱酒,它是活的,它是生灵。它出了锅,还在继续活。你把它装坛子里,窖起来,它在坛子里继续熟,继续长,一直能长到十成金。那样的酒,才是世界上最美的酒,酿出那样酒的高粱,才算是咱高密最红的红高粱。”在罗汉这段高度象征意义的台词里,酒能自己生长,它在生命之流的顺行中紧缩、凝聚、产生出生物性活力,这种生命的力量来源于天地间的循环,“你看这酿酒。高粱下到锅里,蒸熟、发酵、大火猛烧,酒气被蒸出来,变成了酒。你觉得它不是高粱了吧?可是这酒糟喂了牲口,变成了粪,上到地里,又长出高粱。”酒作为生命之流,绵延在高密的土地上,化作一代又一代人的野性,它富有创造性的活力,是可自由释放的力量。

在尼采那里,这种野性是“酒神精神”,是生命意志,是一种被崇拜的力量,单家供奉的酒神是它图腾化的形式,“打今天起,每天上工以前要沐浴净身。这酒是有灵性的,人干净,酒才能醇。”在这片土地上,每个人都会折服于这种生命意志。在罗汉离开的时候,九儿打破女人不能上烧锅的禁忌,实际上成为酒神的化身——在最后那场慷慨赴死的戏里,她在无数坛三十里红的爆炸中涅槃,让这种生命力量达到顶点。

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一股野性,他们的性格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的变化,从桀骜不驯的县长到一身荷尔蒙和匪气交加的余占鳌,再到两条辫子高高竖起,象征着生殖器的的豆官和琪官,三代人身上延续着这种野性的力量。这都是生命之流的一部分,而九儿则是共相,她是生命之流本身。倘若抽离了它,九儿便只是乱世中玲珑的女子,处在父权(县长)和夫权(余占鳌威慑)庇护下的女子,而她最终用牺牲成全了父权社会的延续。所以这绝对不是女性主义的作品。

因此,主宰这种“生命之流”的是男性的视野,剧中最懂九儿的,其实是罗汉,他知道九儿落到井里也能爬出来,落到土匪窝也能自救,知道大少奶奶绝对斗不过她。九儿是抽象意义的“三十里红”,罗汉在欣赏之余,不免也有一种敬畏之心——没人能改造她,她却能改造任何人。在这个意义上说,九儿和酒儿,二少奶奶和三十里红是一样的,她身上的真善美,其实都是生命意志的产物。它根源于直觉(柏格森)、领悟(怀特海)以及精神(奥伊肯),是非物质的,也是不能度量的存在。

和莫言的原著相比,剧中多了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于荣光扮演的朱县长,一个是秦海璐扮演的嫂子——官与家,两者构成封建宗法的结构,戴老三的家长权威(虽然是沦丧的)随着九儿的过门转到大少奶奶身上,从而开始建构家庭内部冲突。她与县长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社会冲突,与余占鳌和张俊杰构成感情冲突。就最终完成的效果来看,这两个增加的人物都没有任何突兀之感,而且强化和扩充了文本中的结构,是创作者的视野和技巧性的直观显现。唯一突兀的角色是灵儿,她完全是一个为剧情而随手拿放的功能性人物,但在整个故事结构中,它仍然可以自圆其说。

每一集都有起承转合,都有起始渐进和高潮,对细部的考究和对风土人情的考据,可见赵冬菱的深厚功力。整部剧在60集的文本里没有松散的部分,每一集都有极大的叙事密度,可谓是剧力澎湃,角色与演员相得益彰。她们自身的特点与剧中人物的性格极度吻合,让这种生命之流的呈现,达到了最和谐的效果。

野合的一场戏用多机位和大全景展示,拍得极其诗意。这是整部剧的基调,在莫言和张艺谋那里,凸显的是一群大老爷们祭酒神时的荷尔蒙的力量,那一个个光头象征的勃起的力量。但在这部剧中,余占鳌轴心的地位被九儿取代,但这个人物身上有着两面性——处理日常事务的高度理性和对待感情的高度非理性,野合作为一个情节点,有着生命之流共振的力量。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力量,存在于一个扛活的轿夫,而不是饱读诗书的少爷身上。

生命哲学家肯定生命的精神性,却不肯定生命的思想性,在他们眼里,思想只是属于人生命的一种特殊的形式,于是,知识构成了野性的反面,张俊杰呈现的迂腐和高密人的形态格格不入,这意味着他必然地要与九儿擦肩而过,与此同时,九儿在余占鳌身上(一直到落草)渐渐找到更多的认同,这是一种生命之流自身的吸引力。张俊杰是剧中最理性的一个人,后来成为了共产党,成为完成统战的最重要的角色,这在很大意义上是意识形态的无奈之举。在这个文本里,他是一个很“职业”的形象,也是最缺乏野性的一个形象。这正如柏格森所说的:“理智没有能力处理活的、创造性的、自由的东西,它们只能是直观的对象。”

剧中建构起一个白道(朱豪三)、黑道(余占鳌、黑眼、花脖子)、流氓(戴大牙、钱玉郎)、地主(单家和张家)、百姓(四奎娘)等为结构的男性主导的社会体系。九儿立足于这种是非杂陈的乱世,很大程度上在于她巧用黑白道上的潜规则——倘若仅把她看做一个人的话。这个地上秩序和地下秩序也分别象征着父权和夫权。若说这是生命之流,它最终还是流入男性权力的结构中,在单家烧锅,最后被供为酒神的是作为男性的罗汉。

而花脖子、钱玉郎、恋儿等人则是“生命之流”的逆行,结果是扩张、松弛、堕落,他们都付出了死亡的代价。

剧中九儿慷慨赴死之前,用歌声引开敌人,那种高度穿透力性“绵延”诉说着生命的意义,她的死不应被看做是纯粹意义上的牺牲,而应该是回归大地,回归那片象征生命力的高粱地。这是一种生命的循环,归于土地,再重新长成。

她的死也保全了男性社会的中坚力量——余占鳌、张俊杰和作为儿子的豆官(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女儿琪官也牺牲了),匪帮和警备队退往根据地,延续着父权社会的结构。夫为妻纲的情形,是一直贯彻在电影中的,大少奶奶陪罗汉殉情,孙大脚陪朱豪三赴死,女人虽然有豪气,到头也只是男性身旁的一个华丽的陪葬物罢了。

说到底,红高粱讲的是生命之流,围绕着一个女人,讲述了一个男权社会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深层,九儿叹息:“我没办法,这都是命!”

 5 ) 这不是一吻别

之前看到电视剧《红高粱》的官方微博上配图说莫言老师看剧看哭了,莫言老师哭得楚楚动人我见犹怜,当时就被打动了,一定要追剧。追了六集就知道莫言老师为什么哭了,改成这样,也只能哭了。
  周迅拿出刘晓庆不老的勇气和赵雅芝不变的容颜演19岁的九儿,本来也没有什么违和感。但看到九儿在母亲死了之后的表现,那么不正常,之前还逢人下跪想救母亲,母亲死了之后就在院子里胡闹,完全不管母亲的尸体挂在那里,情感反应那么出戏。这当然不怪周迅,编剧的问题,最起码不应该把一个尸体掉在那里,掉在观众的心头不放下来,这即使在不怎么讲价值观的中国也是也不对的,死者为大,况且剧中人物九儿有勇有谋更应该先把母亲的尸体放下来。在这个地方应该是表现价值观的地方,编剧错过了。母亲去世这么大的事情,对九儿就好像没有什么事似的,马上就跟情人张俊杰准备结婚,甚至私奔了。
  两人约定私奔,互换草做的戒指,还接吻。不说这段表达的多么21世纪,多么西方。总体还是很浪漫,很感人。万万没想到,张俊杰被母亲套话,被父亲出卖,九儿被花脖子掳上山了。九儿误会是张俊杰出卖了自己。尽管张俊杰一个人不顾父亲的反对上了强盗山来救九儿,但九儿铁了心,认定是张俊杰出卖了自己,自己高攀不上张俊杰。还反过来让花脖子也绑了张俊杰,帮助花脖子赚钱。这个剧情扭转真是天雷滚滚啊。不说前一天你们刚刚私定终身啊,你们还是亲梅竹马好了很多年不是兄妹恰如情侣。九儿还是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一个人,怎么突然那么铁了心呢,哪怕你用被你玩得团团转的花脖子的脑袋想想,张俊杰会是出卖你的人吗?出卖了还会做孤胆英雄上山来救你吗?这个情感大逆转,编剧用自己的情感代替了九儿的情感,花脖子没有办了九儿,编剧亲自办了。
  还是价值观的问题,怎么就那么容易不相信爱的人,对爱的人怎么就那么不信任,对爱为什么没有理解和宽容。同样是用误会这种编剧技巧,想起同时在播《唐顿庄园》第五季中贝茨发现安娜竟然用避孕药,而他们两个一直想要个孩子,贝茨大怒。但马上一个更大的秘密被公开就是其实贝茨一直知道安娜是被强奸了,他一直没有说破,他爱她,两个真正爱着的人即使对方真有秘密不说,彼此也知道一定是因为爱,也是能够理解能够原谅能够继续相爱甚至爱得深的。
  我们的爱情就那么浅薄吗?这不是一夜情,不是一吻别,这是爱情。
  算了,弃剧。
  

 6 ) 红高粱

《红高粱》讲述的是一个很老的故事,老的不是我这个年纪的人喜爱去看的。一开始听到《红高粱》这个名字,以为是诉说一个很完美的感情故事,在红色的高粱地里,有一对青梅竹马分分合合最终又到了一齐,是一个唯美的感情故事。或许像我们这一代人看惯了情情爱爱的电视电影,什么都能联想到情与爱,恰不知这个故事截然相反。
  《红高粱》讲述的是抗战时期的故事,却又不是真正好处上的抗战故事。
  一个苦命的女生即将嫁给一个麻风病的老头,一个轿夫爱上了这个苦命的女生。其间发生的一切讲述他们了的感情平平淡淡,也讲述了那时人们的生活简简单单。这个故事是发生在那些长满茂盛高粱的高粱地里,也给故事增添了一翻韵味
  这个故事一开始讲的却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儿无用处,为改善生活把女儿卖给一个将死的麻风病老头,难道自古女生的命就这么贫贱!我想控诉的是:那时的女生没有地位,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爹娘为了点钱就把女儿给卖了,也太过于绝情了。故事中的女主角凤莲把自己交给了轿夫余占鳌,即使不算是感情,但是这个男生起码比麻风病老头要好上不知道多多少少!这一幕但是是想告诉观众女生要的只是一个能够照顾自己得好男生,而不是为了金钱而把自己给卖了。却也庆幸,老头被杀了,幸福来到了。我们要坚信幸运之神一向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是好好对待生活,生活是不会对我们吝啬的。
  感情有了结果,孩子慢慢长大了;上等的高粱酒酿成了;生活越来越红火。当日子过的和和美美的时候,总会有那么点事发生。日本人的车辆践踏了平和的高粱地,于是乎这个村庄不再平静,日本人的残暴,与中国人的善良构成鲜明的比较。日本人残忍的要屠户剥人皮,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想也知道只有日本人才会做。不然发生在中国的细菌战又怎样会出现呢?
  这个故事也是在告诉我们,让我们谨记历史的惨痛,日本人的惨无人道,我们中国人要自强不息,不能输给小日本!
  说实话,关于这个故事我看的不是很懂,也并不是很明白。但故事中的道理常人都是明白的,讲述了人性、自由、生活、团结,更是对当时人们生活的赞美,那样的淳朴简单,没有虚假伪装的一面,直面现实。并不是每个故事都能够这么直白的讲述一些真理的,像我们这一代的人需要多看些这样题材的电影,才会懂得那时人们的生活,才会真正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真理,是抨击现实,还是赞美历史……
男生超拽网名
  《红高粱》这个片名切合这个故事,故事的开始发生在高粱地,故事的结尾也离不开高粱地,这片高粱地留给了村庄的人们财富和历史的印记。

 7 ) 有些槽点不吐不快

     首先要肯定一下女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敢爱敢恨,追求爱情自由。我没看过原著,看到电视剧后不由觉得这就是乡村玛丽苏。台词设定得太做作,再好的演员演出来也不真实。
      男主基本上没什么智商,说话语气也几乎没正常过,就差没把二百五仨字写脑门上了。至于为啥后来能当土匪头子,全靠主角光环呗~这样的智商和性格,现实中换成谁都死得快。跑到寡妇家门口嗷嗷着自己跟她搞过了,不怕一起被浸猪笼还是怎么着。那种年代连流言都能杀人,这货倒好,敢于直面被浸猪笼的现实。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女主能看上他也就算了,滚高粱地也算了,我就是理解不了她为何如此理直气壮。昨天播出的一集:女主被嫂子要求把自己儿子过继给她,女主说了句,也好,省得有人再非议豆官的身份。尼玛要是没看过前面肯定以为豆官就是单家嫡亲孙子,其他人全是图谋家产的造谣者。虽然咱开了挂,但咱能低调点吗?如果搁今天,亲子鉴定一做你就彻底没戏唱了。
      看见男主给女主写信的桥段,我又被雷了。男主居然识字啊~~~~果然深藏不露,前面一点都看不出来你丫居然识字。
      注:写信这段我是在预告里看到的,刚写完这篇就看见新更的一集:原来人家高智商,现学现卖。来找我辩论的你就省省吧,如果嫌我拖低了评分,那评也评过了,改不了了。如果是因为演员,请读第一段最后一句。如果因为片子本身,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可以去打五星的评论页面参与讨论。

 8 ) 豆(斗)官,琪(骑)官

   那两娃的名字太难听了,也太张扬了,朱县长这么抖机灵的人都没听出弦外音?说明九儿还是很赞同余占螯当土匪的嘛。

 短评

挺喜歡周迅,所以看了一集。她美得那麼少女,演談戀愛時看不出破綻,演到求情演到母親之死時演技的薄弱暴露無遺,遠遠不夠情節的處理。忍不住重新看電影版紅高粱,開場幾分鐘內年輕的鞏俐就用幾個眼神展示了真正的演技派,真的只是眼神就完完全全表達了全部滋味好嘛。

8分钟前
  • 无量河
  • 还行

说真的,不能怪我腐,最后女主都死了,土匪头子余占鳌和张家少爷这对的脑洞真是更关不掉了

12分钟前
  • fre_issey
  • 推荐

好喜欢周迅。好演员的厉害之处是台词不过关的地方也能用表演给捋顺了,这句说的是韩童生。

13分钟前
  • 布鲁索姆
  • 还行

女神周公子挂帅,必须五星伺候…

16分钟前
  • TK
  • 力荐

《橘子红了》+《让子弹飞》+高密版《乡村爱情故事》。周迅毋庸置疑是位优秀演员,但骨子里确实缺少我奶奶野性泼辣爽利的东西。朱亚文虽远不能和姜文比肩,但可塑性很强,演得了端木蕻良的自私懦弱,也驾驭得住余占鳌的血气野性。

17分钟前
  • 喻鸣
  • 还行

前面几集尚可,朱亚文倒是把那种原始生命力表现得挺好。接下来就不行了,又是妯娌间的“宫心计”,又是抗日剧的,七荤八素搅在一起的,乱

21分钟前
  • 曾于里
  • 还行

周迅的剧都好看,很不错

25分钟前
  • 暖暖的阳光
  • 推荐

太喜欢朱亚文了,想嫁给他,太爷们儿了周迅也好看,有少女感男二笑起来也帅~

26分钟前
  • 胖胖小君君
  • 推荐

周迅饰演的九儿扮相很水嫩,完全看不出年近四十的状态。小精灵般的周迅就是天生吃演员这碗饭的,各种情绪表达十分精准,再配合朱亚文荷尔蒙爆表的演绎,真是让人看得欲罢不能,少于四颗星我绝不答应。

31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最突出的是每个演员的演技都很好,特别是周迅的演技无可挑剔,九儿最后牺牲有感动到我。

36分钟前
  • 爱情海
  • 力荐

看了前三集说实话,拍得太烂!镜头感相当过时干巴巴的直跳戏,从片头到片尾到整个画面美术都是又糙又low!!剧情又散又乱衔接非常生硬,台词是那种赶工来不及斟酌修改的感觉!而且情节硬伤很多!演员大都不在状态没有啥火花,后期太糙,最丧尽天良的是朱亚文原声那么迷人竟然给他用配音!郑晓龙败人品!

37分钟前
  • 一枝花儿
  • 较差

不得不说,这部戏表演上用力过猛,立意上自视甚高,台词上从不走心,制作上得过且过,逻辑上前后脱节。没有用心的作品,永远没法成为经典,哪怕他顶着经典的牌子。

38分钟前
  • Joshhhhhhh
  • 较差

喜欢看朱亚文的戏,特爷们

41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前几集的时候,男主痞痞的,有点小坏劲,还行。但是痞痞的男人,脑袋不好使,那就没看头了。明年周迅40岁,可她在红高粱里扬着下巴倔强的样子依然是个灵气逼人的小少女。

42分钟前
  • 杉小爱|好姑娘,咱们走起来
  • 还行

周迅看起来还是很灵啊

45分钟前
  • 杨大志°
  • 还行

40岁的周迅演19岁的九儿真的太厉害了,或笑或哭,眼角没有半点褶子。朱亚文,黄轩也都挺让人心水的~而且还没有让电影版先入为主把形象占据!电视剧追了~19

49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迅迅时隔这么多年重回电视界,感动开心之余把橘子红了和宫词一口气重温了一遍…好感动好感动…虽然不再有李少红和归亚蕾了有点伤感。和朱传武的对手戏也很期待。就是这性感的小嗓音配着东北话实在是……

54分钟前
  • 荆棘
  • 力荐

那会老爸天天看的剧,质量还是挺高的,演员都表演挺给力,尤其男女主。歌曲九儿经典!

57分钟前
  • 蓝色啄木鸟
  • 推荐

“红高粱”应该改名“绑架”,三天两头绑人交换人质的烂梗戏码轮番上演。还有跟不上的三观,追不上的逻辑,见人就认干闺女的桥段尼玛也是醉了,看的劳资心力交瘁…

1小时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周迅到底是老了,再童颜的脸39岁的她也演不出19岁的九儿了,再者他演的九儿缺少点,怎么形容呢,肉欲吧,北方的那种原始的性感,高粱地里火热的女人,勾起男人原始欲望的肉,恩,就这个,周迅太干瘪了。依旧给8分,冲周迅跟郑晓龙。PS:我很爱周公子

1小时前
  • 持刀少女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